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實驗室生物安全講一詳解演示文稿本文檔共63頁;當前第1頁;編輯于星期二\1點22分(優(yōu)選)實驗室生物安全講一本文檔共63頁;當前第2頁;編輯于星期二\1點22分3歷史上的實驗室感染事件1886年郭霍第一次報告了一例霍亂病的實驗室感染事件。1951年美國統(tǒng)計的1342個實驗室感染病例,涉及69種不同的微生物。1967德國馬爾堡病毒實驗室感染事件,37人感染,1/4死亡。1979年4月,前蘇聯(lián)一實驗室發(fā)生泄露事故,泄露出的炭疽芽胞粉劑和爆炸釋放出的大量毒霧,造成附近1000多人發(fā)病,數(shù)百人死亡。1993年美國CDC報告了17名實驗室人員因職業(yè)接觸感染HIV。SARS冠狀病毒引起的實驗室感染事件:2003年臺灣一研究人員在BSL-4實驗室被感染;2003年新加坡一名博士后研究生在實驗室被感染;2004年北京一個國家級病毒病研究機構,一名安徽醫(yī)科大學研究生被感染。本文檔共63頁;當前第3頁;編輯于星期二\1點22分4與致病微生物接觸就存在安全問題
1974年丹麥某醫(yī)院臨床生化實驗室的工作人員體檢時發(fā)現(xiàn)肝炎發(fā)病率比普通人群高出7倍。1976年英國某醫(yī)學實驗室的工作人員體檢時發(fā)現(xiàn)結核菌感染者比其他人群高5倍。1978年英國報告一個商業(yè)洗衣房因清洗來自一Q熱實驗室的衣褲時發(fā)生6例雇員和1例參觀者感染。本文檔共63頁;當前第4頁;編輯于星期二\1點22分5據(jù)統(tǒng)計,從事病原微生物研究的工作人員發(fā)生實驗室感染的概率較普通人群高5~7倍。實驗室感染事件將不僅損害實驗室工作人員的健康,給所在單位和部門帶來不利影響,甚至可造成疾病的流行,危及廣大群眾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乃至妨礙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以及和諧社會的建設,造成嚴重的后果。為此,防止實驗室生物危害,保障公眾健康和安全,實驗室生物安全必須引起高度重視。本文檔共63頁;當前第5頁;編輯于星期二\1點22分6第一章
實驗室生物安全概述本文檔共63頁;當前第6頁;編輯于星期二\1點22分7第一節(jié)實驗室生物安全的概念本文檔共63頁;當前第7頁;編輯于星期二\1點22分8一、生物危害(biologicalharm)(一)概念
廣義的生物危害是指各種生物因子對人、環(huán)境和社會造成的危害或潛在危害。狹義的生物危害是指在實驗室進行感染性致病因子的科學研究過程中對實驗室人員造成的危害和對環(huán)境的污染。
本文檔共63頁;當前第8頁;編輯于星期二\1點22分9(二)生物危害的來源
1.來源于人和動物的各種致病性微生物。如:鼠疫;霍亂;SARS;瘋牛??;禽流感。
2.來自外來生物的入侵。我國原來沒有的外來生物引起人,農(nóng)作物,牲畜病蟲害的致病因子,如美國白蛾。
3.來自轉基因生物可能的潛在危險。
1998年研究發(fā)現(xiàn)老鼠食用轉基因土豆后免疫系統(tǒng)受到破壞,轉基因的生物安全評價成為人們日益關注的焦點。
4.來自生物恐怖事件。
2001年9.11后美國炭疽桿菌引起的感染和死亡事件。本文檔共63頁;當前第9頁;編輯于星期二\1點22分10二、生物安全(biosafety)(一)概念1.生物安全:是指防范、處理微生物及其毒素對人體危害的綜合措施。2.實驗室生物安全(Laboratorybiosafety):是指以實驗室為科研和工作場所時,避免危險生物因子造成實驗室人員暴露、向實驗室外擴散并導致危害的綜合措施。
即當實驗室工作人員所處理的實驗對象含有致病的微生物及其毒素時,通過實驗室的設計建造(二級屏障)、使用個體防護裝置(一級屏障)、嚴格遵從標準化的工作及操作程序等綜合措施:
(1)確保實驗室工作人員不受實驗對象侵染。(2)確保周圍環(huán)境不受其污染。本文檔共63頁;當前第10頁;編輯于星期二\1點22分11(二)生物安全的相關術語1.有害生物因子(biohazardousagents):是指那些能夠對人、環(huán)境和社會造成危害作用的生物因子,如病原微生物、來自高等動植物的毒素和過敏原、來自微生物代謝產(chǎn)物的毒素和過敏原、基因結構生物體等。
2.
危害廢棄物(hazardouswaste):具有潛在生物危險、可燃、易燃、腐蝕、有毒、放射和起破壞作用的對人、環(huán)境有害的一切廢棄物。本文檔共63頁;當前第11頁;編輯于星期二\1點22分123.
氣溶膠(aerosol)
懸浮于氣體介質中的固態(tài)或液態(tài)微小粒子形成的相對穩(wěn)定的分散體系(粒徑一般為0.001-10μm)。
微生物氣溶膠(microbialaerosol):微粒中含有微生物。
感染性氣溶膠(infectiousaerosol):微粒中含有致病微生物。
飛沫
(droplet):由于動物打噴嚏、咳嗽和鳴叫等產(chǎn)生的以唾液、粘液和微生物等為主要成分的氣溶膠。飛沫核(deopletcore):當飛沫中的水分蒸發(fā)后剩余的粘液蛋白和微生物等。飛沫有90%以上的直徑小于5μm,飛沫核的直徑一般為1~2μm,均能長期飄浮在空氣中,是引起動物疾病傳播的重要途徑。本文檔共63頁;當前第12頁;編輯于星期二\1點22分134.緩沖間(bufferroom)設置在清潔區(qū)、半污染區(qū)和污染區(qū)相臨兩區(qū)之間的緩沖密閉室,具有通風系統(tǒng),其兩個門具有互鎖功能,且不能同時處于開啟狀態(tài)。
5.生物安全柜(biologicalsafetycabinet,BSC)是生物安全實驗室中極為重要的設備,其主要原理是使安全柜內保持負壓,氣流只能從外部進入安全柜,使柜內的病原微生物不能溢出,從而保護工作人員;同時其循環(huán)風和排風經(jīng)過高效過濾器過濾,又能保護環(huán)境。6.個人防護裝備(personalprotectiveequipment,PPE)人們在實驗室進行科研活動過程中,為防御各種有害因子而穿戴和配備的各種用品的總稱。本文檔共63頁;當前第13頁;編輯于星期二\1點22分14
第二節(jié)實驗室感染的類型和來源本文檔共63頁;當前第14頁;編輯于星期二\1點22分15一、實驗室感染的類型
有三種類型:1.氣溶膠導致的實驗室感染-------由于實驗室中的病原微生物可以以氣溶膠的形式飄散在空氣中,工作人員吸入了這種污染的空氣而造成感染。
2.事故性感染------因為實驗室人員操作過程中的疏忽,使本來接觸不到的病原微生物污染環(huán)境,直接或間接感染實驗室人員甚至危及周圍環(huán)境。
3.人為破壞------有意播散生物制劑。本文檔共63頁;當前第15頁;編輯于星期二\1點22分16二、實驗室感染的來源(一)標本
1.檢測標本:實驗室標本;臨床標本。
2.菌毒種:一類;二類;三類;四類。(二)儀器設備使用過程中產(chǎn)生的污染
1.離心機:可能造成實驗室感染的有氣溶膠、飛濺物和離心管泄漏等。
2.組織勻漿器、粉碎器及研磨器:可能造成實驗室感染的有氣溶膠、漏和容器破碎等。
3.超聲波器具:氣溶膠。本文檔共63頁;當前第16頁;編輯于星期二\1點22分174.真空冷凍干燥機及離心濃縮機:氣溶膠;直接接觸污染。5.培養(yǎng)攪拌器、振蕩器和混勻器:氣溶膠;飛濺物;溢出物。6.恒溫水浴器和恒溫震蕩水浴器:微生物生成;氣溶膠7.厭氧罐:爆裂,散布傳染性物質。8.干燥罐:內爆,散布傳染性物質。9.冷凍切片機:飛濺物。本文檔共63頁;當前第17頁;編輯于星期二\1點22分18本文檔共63頁;當前第18頁;編輯于星期二\1點22分19(三)操作過程產(chǎn)生的污染1.接種:氣溶膠。應使用無彈力的鉑絲接種環(huán),細菌接種后接種環(huán)火焰滅菌易崩散,酒精燈燒灼時要特別注意。2.混勻:氣溶膠。吸管吸吹菌液時不要產(chǎn)生氣泡,應沿容器壁排出。3.研磨:氣溶膠。最好使用組織研磨器,乳缽易產(chǎn)生氣溶膠。4.移液:吸管上端的棉花松緊要適度,吸液時要從管底吸取,吹出時要輕緩,不要全部吹凈,以免產(chǎn)生氣泡,形成氣溶膠。5.開封:溢出。要避免壓力和氣流的急劇變化。本文檔共63頁;當前第19頁;編輯于星期二\1點22分206.離心:離心管套底墊要完好,使用匹配的管、套、離心頭,加蓋。7.注射:做好個人防護,正確使用注射器。8.搬運:室內移動要避免滑落,移出室外要有堅實密閉的外包裝。(四)實驗動物接種于實驗動物體內的病原微生物,可通過呼吸、糞便等途徑排出體外。污染室內環(huán)境。試驗人員防護或操作不當可造成感染。本文檔共63頁;當前第20頁;編輯于星期二\1點22分21本文檔共63頁;當前第21頁;編輯于星期二\1點22分22本文檔共63頁;當前第22頁;編輯于星期二\1點22分23本文檔共63頁;當前第23頁;編輯于星期二\1點22分24
第三節(jié)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本文檔共63頁;當前第24頁;編輯于星期二\1點22分25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為了避免實驗室中有害的或有潛在危害的生物因子對人、環(huán)境和社會造成危害和潛在危害而采取防護措施和管理措施。
硬件:實驗室設計建造、設備的配置和使用個人防護裝備。
軟件:標準化的操作規(guī)程和嚴格的管理規(guī)程。生物安全防護的目的:當研究各種對人或動物有致病或生命危險的病原微生物或有害生物因子時,將可能產(chǎn)生的危險降到最低,最大限度的保護人類健康和生態(tài)環(huán)境。本文檔共63頁;當前第25頁;編輯于星期二\1點22分26一、實驗室防護-----硬件(一)一級屏障(primarybarrier)是操作者和被操作對象之間的隔離,以防止操作人員被感染為目的,也稱一級隔離。如:安全設備---生物安全柜
個體防護裝備---防護服;手套;安全眼鏡;呼吸防護裝置;緊急沖洗裝置;鞋套等。(二)二級屏障(secondarybarrier)是生物安全實驗室和外部環(huán)境的隔離,也稱二級隔離。是一級屏障的外圍設施。以防止實驗室以外的人員被感染為目的。如:實驗室的建筑、結構和裝修、電氣和自控、通風和凈化、給水排水和氣體供應、消防和滅菌等。本文檔共63頁;當前第26頁;編輯于星期二\1點22分27本文檔共63頁;當前第27頁;編輯于星期二\1點22分28二、規(guī)范化實驗室管理-----軟件生物安全實驗室相關制度及標準化的操作規(guī)程的建立。
(一)實驗室管理規(guī)章制度:包括培訓制度、準入制度、健康監(jiān)測報告制度、個人良好行為制度、意外事故報告制度等。
(二)標準操作程序:包括實驗廢棄物處置標準操作程序、進出實驗室標準程序、菌毒種使用標準操作程序、實驗室消毒標準操作程序、意外事故處理標準操作程序及各種儀器設備和實驗標準操作程序等。本文檔共63頁;當前第28頁;編輯于星期二\1點22分29第四節(jié)生物安全法規(guī)
本文檔共63頁;當前第29頁;編輯于星期二\1點22分30一、國際組織和國外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相關法規(guī)和指南1.《實驗室生物安全手冊》(WHO)
1988年第一版,1993第二版,2004年第三版2.《微生物危險等級的分類》(歐洲經(jīng)濟共同體EEC)指令93/883.《微生物和生物醫(yī)學實驗室生物安全手冊》
(美國)
1983年第一版,1993年第三版,1999年第四版;4.《生物危害主要防護:生物安全柜的選擇、安裝和使用》
(美國)2000年第二版;5.《實驗室生物安全指南》(加拿大)
1990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4年第三版本文檔共63頁;當前第30頁;編輯于星期二\1點22分31二、我國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相關法規(guī)和標準1.《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2004年8月28日通過修訂版,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2.《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國務院424號令(2004年11月5日通過,2004年11月12日實施)3.《醫(yī)療廢物管理條例》
(2003年6月4日國務院第十次常務會議通過,2003年6月16日公布實行)4.《中國醫(yī)學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辦法》
(1985年3月23日衛(wèi)生部)5.GB19489-2004《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2004年10月1日施行。6.WS233-2002《微生物和生物醫(yī)學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準則》2002年12月03日發(fā)布2003年08月01日實施7.GB50346-2004《生物安全實驗室建設技術規(guī)范》2004年08月03日發(fā)布2004年09月01日實施本文檔共63頁;當前第31頁;編輯于星期二\1點22分32衛(wèi)生部頒布的配套文件1.《人間傳染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實驗室和實驗活動生物安全審批管理辦法》衛(wèi)生部第50號令,2006年7月10日發(fā)布施行2.《可感染人類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種或樣本運輸管理規(guī)定》衛(wèi)生部第45號令,2005年11月24日發(fā)布2006年2月1日起施行3.《人間傳染的病原微生物名錄》衛(wèi)科教發(fā)[2006]15號衛(wèi)生部
本文檔共63頁;當前第32頁;編輯于星期二\1點22分33國務院生物安全管理條例《條例》共7章,依次為:1、總則;2、病原微生物的分類和管理;3、實驗室的設立與管理;4、實驗室感染控制;5、監(jiān)督管理;6、法律責任;7、附則。共72條。
目的:加強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保護實驗室工作人員和公眾的健康。適用范圍:境內的實驗室及其從事的實驗活動的生物安全。實驗活動:指實驗室從事與病原微生物菌(毒)種、樣本有關的研究、教學、檢測、診斷等活動。本文檔共63頁;當前第33頁;編輯于星期二\1點22分34《條例》規(guī)定:國家對病原微生物實行分類管理。根據(jù)其傳染性、感染后對個體或群體的危害程度,將病原微生物分為一~四類,其中一、二類統(tǒng)稱為高致病病原微生物?!稐l例》規(guī)定對實驗室實施分級管理,按防護水平和國家標準的規(guī)定,將實驗室分為一至四級。對三級、四級實驗室實行強制認可。本文檔共63頁;當前第34頁;編輯于星期二\1點22分35第二章實驗室生物安全風險評估本文檔共63頁;當前第35頁;編輯于星期二\1點22分36所有生物實驗室進行生物實驗研究必須進行生物安全評估。實驗室生物安全評估可幫助實驗操作者正確選擇生物安全水平(設施、設備和操作),評估職業(yè)性疾病風險、制定相應的操作規(guī)程和管理規(guī)程,采用相應安全防護措施,減少危險性事件的發(fā)生。本文檔共63頁;當前第36頁;編輯于星期二\1點22分37第一節(jié)病原微生物的風險評估本文檔共63頁;當前第37頁;編輯于星期二\1點22分38一、病原微生物的風險等級中國的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分類(2006年我國衛(wèi)生部制定的《人間傳染的病原微生物名錄》):第一類病原微生物:能夠引起人類或者動物非常嚴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國尚未發(fā)現(xiàn)或者已經(jīng)宣布消滅的微生物。如:鼠疫耶爾森菌、霍亂弧菌;天花病毒、新疆出血熱病毒、埃博拉病毒、猴痘病毒等29種病原體。第二類病原微生物:
能夠引起人類或者動物嚴重疾病,比較容易直接或者間接在人與人、動物與人、動物與動物間傳播的微生物。如:炭疽桿菌、布氏桿菌、結核分枝桿菌、艾滋病病毒、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乙型腦炎病毒、脊髓灰質炎病毒、狂犬病毒、SARS冠狀病毒、西尼羅病毒等70種。
第一類、第二類病原微生物統(tǒng)稱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本文檔共63頁;當前第38頁;編輯于星期二\1點22分39第三類病原微生物:
能夠引起人類或者動物疾病,但一般情況下對人、動物或者環(huán)境不構成嚴重危害,傳播風險有限,實驗室感染后很少引起嚴重疾病,并且具備有效治療和預防措施的微生物。如:沙眼衣原體、破傷風梭菌致病性大腸桿菌、腦膜炎球菌、傷寒沙門菌、志賀菌、葡萄球菌;鉤端螺旋體;白假絲酵母菌;腸道病毒、輪狀病毒、肝炎病毒、風疹病毒、流感病毒、皰疹病毒等275種。第四類病原微生物:
在通常情況下不會引起人類或者動物疾病的微生物。如:小鼠白血病病毒;減毒、弱毒菌株,以及不屬于以上三類的各種低致病性微生物菌種。本文檔共63頁;當前第39頁;編輯于星期二\1點22分40本文檔共63頁;當前第40頁;編輯于星期二\1點22分41本文檔共63頁;當前第41頁;編輯于星期二\1點22分42第二節(jié)實驗室活動的風險評估
實驗室活動的風險評估是在實驗室活動中可能涉及的傳染或潛在傳染因子等其他因素的基礎上,結合產(chǎn)生危險的實驗操作而進行的綜合評價。本文檔共63頁;當前第42頁;編輯于星期二\1點22分43實驗室內的多種情況都可以造成實驗室工作人員感染和實驗室環(huán)境污染。如:對病原體的操作達不到相應的生物安全操作水平,缺乏嚴格消毒、隔離等保護措施;對操作過程中產(chǎn)生的微小飛濺、氣泡、爆破性氣溶膠等沒有防止逃逸的設備和措施等。
實驗操作涉及:
1.含有已知感染性病原體的物質。
2.含有未知感染性病原體的物質。
3.可能含有未知感染性病原體的物質。
4.含有重組DNA分子的物質。
5.動物研究。本文檔共63頁;當前第43頁;編輯于星期二\1點22分44第三節(jié)實驗室儀器設備相關的危險與風險評估實驗儀器設備是微生物學試驗是必不可少的技術裝備,在使用中亦有不同程度的感染性生物因子污染的風險,若使用不當也將造成生物危害。尤其是實驗室常用儀器,由于與感染性生物因子接觸機會較大,更應當注意安全使用規(guī)范。
本文檔共63頁;當前第44頁;編輯于星期二\1點22分45實驗室儀器設備的風險評估應從以下各方面進行:
1.所有儀器設備是否都經(jīng)過安全使用認證。
2.在對儀器設備進行維護之前,是否進行了清除污染工作。
3.生物安全柜和通風櫥是否進行定期檢測和保養(yǎng)。
4.高壓滅菌器和其他壓力容器是否定期檢查。
5.離心機的離心吊桶及轉子是否定期檢查。
6.是否有盛放碎玻璃的安全容器。
7.是否配備并使用供丟棄銳器的容器。
8.是否配備并使用污染廢棄物專用容器。本文檔共63頁;當前第45頁;編輯于星期二\1點22分46第四節(jié)實驗室生物安全的
環(huán)境評估
微生物學實驗室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感染性生物因子的風險,良好的實驗室環(huán)境是保證生物因子污染最小化的必要條件。本文檔共63頁;當前第46頁;編輯于星期二\1點22分47實驗室生物安全環(huán)境評估因素涉及:
1.實驗室建筑
2.儲存設施
3.環(huán)境衛(wèi)生和工作人員設施
4.實驗室生物安全保障
5.暖氣和通風
6.照明實驗室建筑總體是否整齊,并且周圍沒有障礙物實驗室建筑是否清潔地板是否有任何結構缺陷,是否防滑活動空間和走廊是否滿足人員通行和大型儀器設備的搬運試驗臺表面是否耐溶劑和腐蝕性化學品的侵蝕是否每個實驗室房間都有洗手池實驗室建筑在結構和維護中能否避免嚙齒類動物和節(jié)肢動物進入及滯留所有暴露在外的蒸汽管道和熱水管道是否采取了隔熱或防護措施來保護人員安全是否配備有斷電時使用的獨立供電系統(tǒng)是否安排了儲存設備、儲存架來確保儲存物品不會滑動、倒塌或掉落儲存設施里是否堆積有易造成人員絆倒、火災、爆炸和昆蟲匿藏的垃圾、閑雜材料和物品冰箱和儲存區(qū)域是否上鎖建筑物是否處于清潔、有序和衛(wèi)生的狀態(tài)是否有飲用水是否提供冷熱水、肥皂和毛巾是否分別給男女工作人員提供了更衣間實驗室的每一位成員是否都配備了存放日常服裝的設施是否有實驗室人員進行午餐等活動的房間是否有適當?shù)臋C構來收集和處理普通生活垃圾噪聲水平是否在可接受范圍內普通照明是否充分試驗臺上是否有工作照明日光燈色彩是否和諧是否已經(jīng)進行了定性的危險度評估來明確規(guī)定安全保障系統(tǒng)所保護的范圍在不用時整個建筑物是否可以安全的鎖上門和窗是否是防破碎的裝有危害性物品以及貴重儀器設備的房間是否上鎖使用這樣的房間、儀器和物品是否進行控制并需批準工作溫度是否舒適對于直接暴露在陽光下的窗戶是否裝有避光窗簾是否有足夠的通風換氣通風系統(tǒng)是否裝有高效空氣過濾器機械通風系統(tǒng)是否會影響生物安全柜和通風櫥內部及周圍氣流本文檔共63頁;當前第47頁;編輯于星期二\1點22分48本文檔共63頁;當前第48頁;編輯于星期二\1點22分49第三章實驗室生物安全水平本文檔共63頁;當前第49頁;編輯于星期二\1點22分50一.實驗室生物安全的分級
根據(jù)所操作的生物因子的危害程度和采取的防護措施,將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水平(biosafetylevel,BSL)分為4級,1級防護水平最低,4級防護水平最高。分別以BSL-1、BSL-2、BSL-3、BSL-4表示實驗室的相應生物安全防護水平。以ABSL-1、ABSL-2、ABSL-3、ABSL-4表示動物實驗室的相應生物安全防護水平。一級、二級實驗室不得從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實驗活動。本文檔共63頁;當前第50頁;編輯于星期二\1點22分51
P1,P2,P3,P4級實驗室---實驗室的物理封閉水平。為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NIH)的分級標準。
現(xiàn)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和國際社會許多國家則采用BSL名稱----生物安全水平。
P1------BSL-1P2------BSL-2P3------BSL-3P4------BSL-4本文檔共63頁;當前第51頁;編輯于星期二\1點22分52二、生物安全實驗室分級
----與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分類相對應一級、二級實驗室不得從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實驗活動。三、四級實驗室從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實驗活動,要通過國家認可,頒發(fā)相應級別的生物安全實驗室證書,證書有效期為5年。本文檔共63頁;當前第52頁;編輯于星期二\1點22分53生物安全實驗室的分級實驗室分級處理對象危險等級BSL-1對人體和環(huán)境危害較低,不會引發(fā)健康成人疾病。Ⅰ級四類BSL-2對人體和環(huán)境有中等危害或具有潛在危險的致病因子。Ⅱ級三類BSL-3主要通過呼吸途徑使人傳染上嚴重的甚至是致命疾病的致病因子。通常有預防治療措施。Ⅲ級二類BSL-4對人體有高度危險性,通過氣溶膠途徑傳播或傳播途徑不明的微生物。尚無預防治療措施。Ⅳ級一類本文檔共63頁;當前第53頁;編輯于星期二\1點22分54(一)基礎實驗室1.一級生物安全實驗室(P1/BSL-1):一級生物安全水平:能夠安全操作,對實驗室工作人員和動物無明顯致病性的、對環(huán)境危害程度微小的、特性清楚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安全水平。用途:(1)教學用的微生物學實驗室等。
(2)從事具有明確生物學特征的、已知在健康成人中不引起疾病的活的微生物菌(毒)株的研究;安全裝備:
(1)一般不需要生物安全柜;(2)工作人員在實驗室應穿工作服,
(3)必要時戴手套或眼罩;(4)配備常規(guī)的實驗及清潔用具;本文檔共63頁;當前第54頁;編輯于星期二\1點22分55一級生物安全實驗室本文檔共63頁;當前第55頁;編輯于星期二\1點22分56實驗室設施要求:實驗室應設洗手池(靠近出口處)。實驗室設計易于清潔。實驗臺面不透水,耐腐蝕、耐熱。實驗室窗戶應設置紗窗。有專門放置生物廢棄物容器的臺(架)。接觸微生物或含有微生物的物品后,脫掉手套后和離開實驗室前要洗手。禁止在工作區(qū)飲食、處理隱形眼鏡、化妝及存儲食物。制定尖銳器具的安全操作規(guī)程。按照實驗室安全規(guī)程操作,降低濺出和氣溶膠的產(chǎn)生。每天至少消毒一次工作臺面,活性物質濺出后要隨時消毒。所有培養(yǎng)物、廢棄物在運出實驗室前須進行滅活(如高壓),需運出實驗室滅活的物品必須放在專用密閉容器內。本文檔共63頁;當前第56頁;編輯于星期二\1點22分572.二級生物安全實驗室(P2/BSL-2)二級生物安全水平:能夠安全操作對實驗室工作人員和動物致病性低的、對環(huán)境有輕微危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安全水平。用途:臨床、診斷、教學,實驗室里所有的中等風險因子,存在于人群并與某些嚴重性人類疾病有關,但具有有效的治療和預防措施。安全裝備:
(1)生物安全柜(II級);(2)實驗外罩、手套等在離開時必須留在實驗室中;不能污染非實驗區(qū)。
(3)在生物安全柜(II級)外操作感染性物質,要使用個體防護(手套,口罩或眼罩);(4)實驗室提供帶鎖的門,以及相應的實驗清潔設備。本文檔共63頁;當前第57頁;編輯于星期二\1點22分58二級生物安全實驗室本文檔共63頁;當前第58頁;編輯于星期二\1點22分59實驗室設施要求:滿足一級實驗室(標準微生物操作規(guī)程)各款要求外,還應該滿足以下要求:(1)消毒設施(高壓滅菌鍋、化學消毒裝置等)(2)洗眼裝置(3)可自動關閉的門鎖(4)門口有發(fā)光指示裝置實驗室入口貼上生物危險標志。制定實驗室特定的生物安全操作規(guī)則,培訓制度。工作人員應接受必要的免疫接種和檢測(如乙型肝炎疫苗,卡介苗等)實驗設備在運出修理或維護前必須進行消毒。人員暴露于感染性物質時,及時向實驗室負責人匯報,并記錄事故經(jīng)過和處理方案。禁止將無關動物帶入實驗室。本文檔共63頁;當前第59頁;編輯于星期二\1點22分60緊急處理措施皮膚針刺傷或切割傷:立即用肥皂和大量流水沖洗,盡可能擠出損傷處的血液,用70%乙醇或其它消毒劑消毒傷口。皮膚污染:用水和肥皂沖洗污染部位,并用適當?shù)南緞┙荩?0%乙醇或其它皮膚消毒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服裝商務匯報
- 智能照明布線施工合同
- 借支逾期處理與催收
- 影視行業(yè)招投標與合同管理流程
- 4S店店長招聘合同模板
- 三亞市電動自行車道路施工通告
- 稀土礦場地平整服務協(xié)議
- 在線培訓系統(tǒng)服務器租賃合同
- 化妝品工程水暖系統(tǒng)施工合同
- 汽車制造招投標管理流程
- 工業(yè)產(chǎn)品質量安全風險管控清單及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記錄表
- 七年級上學期期中家長會 (共31張PPT)
- 聚合反應工程基礎
- Linux操作系統(tǒng)實用教程-統(tǒng)信UOS 課件 第2章 國產(chǎn)操作系統(tǒng)圖形化界面使用
- 各種泥漿處理劑性能簡介
- 排水管網(wǎng)清淤疏通方案(技術方案)
- 噴錫工藝參數(shù)與流程培訓
- 全國文物保護工程施工一級資質單位
- 小學四年級家長會ppt模板下載
- 心肺復蘇的推廣與普及課件
- 有趣的英國文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