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馬俑作文6篇_第1頁
兵馬俑作文6篇_第2頁
兵馬俑作文6篇_第3頁
兵馬俑作文6篇_第4頁
兵馬俑作文6篇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兵馬俑作文6篇作文是當下的社會及學習中最常見的文書之一,寫作文最立竿見影的方法就是平時多去閱讀書籍,XX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兵馬俑作文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兵馬俑作文篇1

7月1日星期四晴

上午8:30,我們從皇后大酒店出發(fā),先去游覽西安的古城墻和古城門。西安的古城墻大概有兩層樓高,我們爬上古城墻,可以看到城墻內有護城河,城墻又寬又長,上面有很多瞭望亭,城墻的中間是美麗的紫云閣,正對著的是城門,城門內也有瞭望亭,這些都是我們的祖先防御敵人用的。

接著我們到臨潼游覽華清池,這是唐朝皇帝唐玄宗和楊貴妃居住和游玩的地方。華清池里面特別漂亮,有很多名貴樹木,其中從西域引進來的石榴樹,棗樹和柿子嫁接的黑棗柿子最有名,里面的房子都是古香古色。華清池里面有皇帝、太子和楊貴妃的沐浴的池子,沐浴的水都是溫泉。我還用溫泉洗了手和臉,舒服極了。

最后,我們參觀了秦始皇兵馬俑。秦始皇兵馬俑有三個館,有兩個已經發(fā)掘,還有一個已經建了展覽館,還沒有發(fā)掘。已經發(fā)掘的的兩個館兵馬俑很多很多,都像古時候的真的兵馬一樣,有的排著隊整整齊齊地站在那里,有的變成了碎片靜靜地躺在土里,好壯觀好壯觀。

西安有這么多的名勝古跡,真不愧是歷史名城啊!

兵馬俑作文篇2

我們的祖國擁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歷史,無數(shù)的奇跡與瑰寶在歷史的長河中沉積下來,在三秦大地矗立著一座舉世無雙的世界奇跡秦始皇兵馬俑,那是勞動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結晶,更是我們偉大歷史文明的見證。

坐了六個多小時車,我們終于來到了萬人矚目的兵馬俑文化遺跡。

兵馬俑分4個展廳,最引人注目的是秦王的靈魂戰(zhàn)車,其余是三個戰(zhàn)士兵馬俑坑。現(xiàn)在我就給大家逐一進行介紹。

一號展廳里站著許多兵馬俑,他們表情各異,連每個人的發(fā)型都不相同,一個個身姿挺拔,以最好的軍容保護著他們心中最崇敬的君王。三號展廳和二號展廳雖然沒有一號展廳那么恢弘壯觀,但已無時無處不彰顯著古代軍隊的雄壯與威武。

秦始皇銅馬車的四個世界第一:車蓋最薄,車蓋最大,是至今發(fā)現(xiàn)過保存最完好的,最古老的。銅馬車有兩輛,其大小是按實物一比二制作,銅車馬主體為青銅所鑄,其設計之精巧窮極華麗、工藝之高超,無與倫比。兩車各駕有四匹駿馬,車上各有一名御手,造型十分逼真?zhèn)魃?。兩輛馬車共由三千余個零部件組裝而成,反映當時秦代冶煉與機械制造技術已經達到當時世界極高水準。兩輛馬車采用了鑄接、焊接、鑲嵌、套接、活絞鏈等十多種工藝,結構復雜程度被譽為“青銅之冠”。馬車上有大量金銀構件,僅二號銅車馬上就有黃金三公斤,黃金以公斤計算真是嚇人,其工藝制作方法至今仍是一個不解之謎。

觀賞了秦始皇陵兵馬俑我又再一次被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所折服,我為我生在一個這樣擁有悠久歷史的國家而驕傲!

兵馬俑作文篇3

同學,你是否也像我一樣對歷史很著迷今天讓我給你講一講秦始皇兵馬俑吧!

秦始皇兵馬俑是秦始皇嬴政死前為自己建造的一座皇帝陵,因為她覺得人死后,會到另一個世界去,所以就需要地下軍隊來保護,所以就做了現(xiàn)在的兵馬俑。

秦始皇兵馬俑位于陜西省的臨潼往東五公里。這是秦始皇嬴政的皇帝陵。陵區(qū)分為陵園區(qū)和從葬區(qū)兩部分。

陵園的占地面積近218萬平方公里,見外內城兩重。封土呈四方錐形,底部略平,高55米,在1987年12月被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他不僅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座皇帝陵,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帝陵。1974年以來,出土的陶俑就有近8000件了、戰(zhàn)車百成以及數(shù)萬件實物兵器文物;1980年又在陵園西側出土青銅鑄大型車馬2乘。引起了全世界的震驚與關注。還被譽為“世界第八奇跡"。

出土的兵馬俑的神態(tài),長相,穿著與動作不一,你根本找不出兩個一模一樣的。你看!這個弓弩的手中緊握弓箭,他嚴肅的目視前方,似乎下一秒敵人就會出現(xiàn)似的。這個武士俑的眼睛笑成了月牙,嘴張著,似乎正在與同伴分享了打勝仗的喜悅。還有這個軍官,身披鐵甲戰(zhàn)衣,嚴肅的眼神射出了兩道嚴厲的目光,似乎要刺穿你,一雙長靴踏在腳上,與這身戰(zhàn)甲正好相符。

怎么樣你是不是對兵馬俑有了更多的了解歷史的奧秘大吧!

兵馬俑作文篇4

一到兵馬俑停車場,就見高大的秦始皇雕像,右手一指,仿佛口中念念有詞,“請往這邊走”。

兵馬俑一號坑與三號坑被開挖得較多,考古學家已作大批修復,人俑排排站立,地下王國,名不虛傳。栩栩如生的人俑,承載著無數(shù)工匠的心血與生命,講解員說,如今停車場的下方,就是當年工匠的陪葬坑,七層白骨,刑具相伴,更有許多活埋填坑,觸目驚心。

孔子說,始作俑者,其無后乎。始皇以大批人俑陪葬,最終秦二世而亡,這難道是巧合嗎?不僅是人俑,還有難以計數(shù)的活人陪葬,千年之后聽聞此事,依舊令人心驚膽寒,這實在不是積德的事。佛家有因果輪回報應之說,我一向相信。正是在長安,在同一片土地,漢武帝以輪臺詔罪己,開墾荒地,安置邊民,這是積德,之后就有昭宣承平,唐太宗使三千怨女出后宮,四百死囚來歸案,這也是積德,之后便有大盛世。

君王的福報惡報,關乎天下,豈能不謹慎。

在博物館里,還有兩組青銅車馬,我很是喜歡。館內人群熙熙攘攘,嘈雜無比,然這玻璃柜內的青銅車馬仿佛來自另一個世界,莊嚴肅穆,館內的滔天喧囂與它毫無關系,透過人群遠遠望去,儼然有超脫之氣,帶著沉淀了兩千年的靜謐與安穩(wěn)。

站在秦始皇的陵墓前,遠望驪山。驪山已看了兩千年的人世悲歡功過,從來沉默。

晚上驅車進城,看到了傳說中閃閃發(fā)光、亮麗奪目的古城樓,還有許多鳥雀徘徊飛繞,很有意思。另外,lyl開始掰著手指收集城門。

兵馬俑作文篇5

在我的故鄉(xiāng)陜西省有不少的名勝古跡,而在西安市的臨潼區(qū),向東五公里驪山北麓,有一處古今中外的名勝古跡——秦始皇兵馬俑。

秦始皇兵馬俑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秦始皇靈墓的陪葬坑,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軍事博物館。據(jù)史書記載,從秦始皇十三歲即位開始營建陵園,修建時間長達三十八年,工程十分浩大,有七十二萬人之多修筑陵園。

來到一號坑,十分的震撼,面積約為14220平方米,一號坑共有陶俑6000多件,出土的青銅兵器上萬件,是以步兵、戰(zhàn)車、弩兵、車兵、騎兵為主,弩兵張弓作待發(fā)姿勢,高度集中,準備一觸即發(fā),而車兵手握兵器跟在戰(zhàn)車的后面,騎兵則是一手握著兵器,一手牽著馬,規(guī)模十分的龐大,每個俑每一個的神情都不同,服飾也不同,胖瘦高矮都各不相同,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特點,我站在上方,就像率領著這個雄偉的軍隊。

2號坑又有所不同,面積約5000平方米,是由多種兵種組成的特殊部隊,也是戰(zhàn)斗力最強的一支部隊,是由四方陣組成,有的人皺起眉頭,有的人堅定而剛毅……

第三號坑面積約520平方米,是一號坑和二號坑的總指揮,有六十四尊衛(wèi)士俑拿的不是兵器、威嚴的物品,可能是整個軍隊的總指揮部指揮著千軍萬馬去攻打外族人,那氣勢是多么雄偉,多么宏偉啊!

這次親眼見證了這個偉大的古跡,之所以它是古今中外的名人古跡,是因為它是多么雄偉壯觀呀。

兵馬俑作文篇6

西安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古城,被稱為十三朝古都,一共出了74代皇帝。這么有歷史的地方,愛好旅行的我怎會錯過?所以前年暑假,媽媽妹妹和我慕名前去一睹古城風貌。

先不說西安的大雁塔、古城墻,最要緊的是先去參觀被稱作世界第八大奇跡的兵馬俑。我在書本上早就學過關于兵馬俑的文章,可是它究竟長的是什么樣的,我要親眼去看看。

我們頂著炎炎烈日來到了秦始皇兵馬俑的參觀景點,排隊參觀的游客真多!看來跟我一樣想親眼目睹兵馬俑真面目的人真不少。兵馬俑分別有1號坑,2號坑和3號坑。一號坑規(guī)模最大,東西長216米,寬62米,面積13260平方米。二號坑東西長124米,寬98米,面積為6000平方米。三號坑面積520平方米。

我們重點參觀的是一號坑。走進一號坑,我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巨大的深坑中排列著一隊隊兵馬俑,令人眼花繚亂,不知從何看起。正好有大學生志愿者講解員,我們就請一位大哥哥帶我們參觀。

我們在一號坑看到的兵馬俑大都是完整的,是灰土色的,這都是出土后經過修復的。而它們在出土時大部分都已經損壞了,要不沒有腦袋,要不沒有手臂,要不沒有腳,要不沒有上半身,很多都是殘片了,原本的的顏色也是五顏六色。

考古學家證明,從根據(jù)挖掘的兵馬俑坑來看,兵馬俑曾經被毀壞過。在如今發(fā)掘出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