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溫故而知新——文言文復習(一)復習目標:加強對文言文實詞特別是“四詞”的積累掌握加強對幾種常見文言虛詞的理解與積累鞏固基本文學常識
復習要點一:掌握重點作品的作家作品常識
對于《三峽》,你知道哪些關于這篇文章的作家作品常識。(提示:作品出自哪里,作者的生平,文學地位,作品的基本體裁,作品的重大歷史意義等)文學常識:1.本文選自《》,作者是___,他是我國___杰出的___家,他所著的《____》是我國古代最全面最系統(tǒng)的綜合性地理著作,文筆絢爛,語言清麗。2.孟子名(),()時期的思想家,()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后人尊稱為()。水經注校正酈道元北魏地理學水經注軻戰(zhàn)國儒“亞圣”我國民間有“一門三父子,都是大文豪”的說法,其中的“三父子”是本文的作者____________,其弟____________、其父_____________。他們都屬于“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是()《記承天寺夜游》韓愈,柳宗元,“三蘇”,王安石,曾鞏,歐陽修蘇軾蘇轍蘇洵
復習要點二: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章中的含義。實詞一般意義的實詞特殊實詞通假字一詞多義詞類活用古今異義文言詞語1——通假字(因音通假)略無闕處(通“缺”空隙缺口)《三峽》文言詞語----通假字窺谷忘反千轉不窮
《與朱元思書》通“返”,返回“轉”通“囀”,鳥叫聲文言詞語------通假字曾益其所不能衡于慮法家拂士(通“增”增加)(同“橫”指不順)(同“弼”輔弼,輔佐)《<孟子>三章》《愚公移山》(1)始一反焉
(2)汝之不惠
(3)無隴斷焉“反”同“返”,往返“惠”同“慧”,聰明“隴”同“壟”,高地軍士吏被甲(同“披”,穿著)改容式車(同“軾”,車前橫木。這里用作動詞,指扶軾)通假字《周亞夫軍細柳》文言詞語2——一詞多義1、自三峽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2、沿溯阻絕
絕巘多生怪柏
哀轉久絕(在,從,介詞)(如果,副詞)(阻斷,動詞)(極,最,形容詞)(斷絕,消失,動詞)《三峽》一詞多義
(1)且(2)焉(3)以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始一反焉:且焉置土石:以殘年余力:河曲智叟亡以應:將近
況且語氣詞疑問代詞,哪里介詞,憑借連詞,用來軍軍霸上(駐軍、駐扎)上自勞軍(軍隊)一詞多義詔不聞天子之詔(皇帝發(fā)布的命令)于是上乃使使持節(jié)詔將軍(告訴)《周亞夫軍細柳》文言詞語3——詞類活用1、乘奔御風2、良多趣味3、空谷傳響(這里指飛奔的馬,動詞用作名詞)(在空蕩的山谷,名詞用作狀語)(甚,很,形容詞用做副詞)4.每至晴初霜旦(下霜,結霜。名詞用作動詞)《三峽》任意東西皆生寒樹猛浪若奔互相軒邈
《與朱元思書》向東向西漂流,名詞作動詞使人看了有寒意,形容詞作動詞飛奔的快馬,動詞活用為名詞軒:高;邈:遠,這里均為動詞文言詞語3——詞類活用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使┅┅痛苦使┅┅勞累使┅┅饑餓使┅┅貧困使┅┅錯亂用來使…….驚動使……堅韌《<孟子>三章》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動詞的使動用法詞類活用
(1)吾與汝畢力平險:
(2)吾與汝畢力平險:
(3)箕畚運于渤海之尾:副詞作動詞,盡?全形容詞作名詞,險峻的大山名詞作狀語,用箕畚裝土石《愚公移山》文言詞語4----古今異義(1)至于夏水襄陵
(2)或王命急宣
(3)雖乘奔御風
古義:到了……的時候今義:指可能達到某種程度古義:有時
今義:或許;或者古義:即使
今義:雖然《三峽》古今異義(1)達于漢陰(2)投諸渤海之尾
(3)曾不能毀山之一毛
古義:指山的北面?水的南面,與“陽”相對今義:不見陽光;幽暗;昏暗古義:相當于“之于”
今義:眾,許多古義:指草木今義:動植物的皮上所生的絲狀物《愚公移山》方法點撥翻譯單個的文言字詞時,分以下四種情況:1、如果此文言字詞書本上有注釋,翻譯時需和書本上注釋保持一致。2、如書本上注釋沒有此文言字詞,須將包含此文言字詞的句子對號入座進行翻譯,然后看此文言字詞對應哪一個現(xiàn)代漢語的意思。3、通假字解釋時,應先解釋其意義,最后在意義后面寫上其本字。4、特殊字詞務必牢記。理解常見文言虛詞(之、其、而、以等)在文章中的含義和用法。復習點三------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章中的含義虛詞“之”的用法“之”字有以下幾種用法:1.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稱。譯為“他”(他們)、“它”(它們)2.可以作結構助詞,譯為“的”;有的還作為語氣助詞,可不翻譯。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3.還可以作為動詞,譯作“到、往、去”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4.賓語前置的標志,不譯如“何陋之有?”《陋室銘》虛詞“其”的用法1.作人稱代詞,譯為“他(她,它),他(她,它)們”“他(她,它)的,他(她,它)們的”2.作指示代詞,“其中”“這”,或者“那”3.作副詞,常用于句首,表示委婉語氣,反問語氣等。譯為:恐怕,大概,難道4.用在“如……何”前面,加強反問語氣虛詞“而”的用法“而”字主要作連詞用,連接詞與詞,短語與短語,句子與句子,表示前后兩部分的并列、順接、轉折、修飾等關系。方法點撥
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章中的含義和用法,可以把需要解答的虛詞放在文章中,按直譯的方法先對號入座,從而確定這個虛詞的含義及用法。(4)其(5)之其妻獻疑曰:其如土石何:懼其不已也:以君之力:跳往助之:雖我之死:代詞,他的語氣助詞,用在“如……何”前面加強反問語氣代詞,他助詞,的代詞,代指愚公助詞,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不譯《愚公移山》而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孟子>三章》連詞,表轉折連詞,表順承連詞,表并列老師寄語你有多努力的現(xiàn)在,
就有多不懼的未來!1、文中側面寫山之高的句子是:2、文中側面寫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
3、寫三峽全景的句子是:
4、寫兩岸連山的句子是:
5、寫山高的句子是:
6、作者寫了春冬之時八種景物的特點和給予作者的感受是:
7、文章寫三峽春冬景色時,既描寫了\'\'的靜景,也描寫了\‘
\'的動景,動靜結合,相得益彰。
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
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重巖疊嶂,隱天蔽日
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素湍綠潭,回清倒影懸泉瀑布,飛漱其間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精要練習1用原文回答:表現(xiàn)群山高峻的句子是:表現(xiàn)水流急速的句子是:表現(xiàn)春冬清流緩的句子是:表現(xiàn)秋季凄清蕭瑟的句子是: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素湍綠潭,回清倒影林寒澗肅,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復習點四:理解性背誦、原文默寫2005湖北襄樊21、本文寫景善于抓住景物特點進行描寫,寥寥幾筆,便能將景物的神韻表現(xiàn)出來,如只用“□□□□,□□□□”8個字,便寫出了春冬之時的江水澄澈,景色明媚。(2分)(出自《三峽》)素湍綠潭,回清倒影2006湖北黃岡34.填空:文中用“
”描繪了山形的挺拔險峻,用“
”寫盡了深秋的凄婉幽美。(2分)(出自《三峽》)重巖疊嶂,隱天蔽日林寒澗肅
復習點五:理解并翻譯文章中的句子句子翻譯11、兩岸連山,略無闕處。2、自非亭午夜分不見羲月。3、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4、素湍綠潭,回清倒影。兩岸都是相連的高山,沒有中斷的地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見太陽和月亮。即使騎上快馬,駕著風,也沒有這樣快。雪白的急流,碧綠的潭水,回旋著清波,倒影著各種景物的影子。句子翻譯25、清榮峻茂,良多趣味。6、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7、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8、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水清,樹榮,(茂盛),山高,草盛,實在有很多趣味。每當?shù)搅顺跚缁蚪Y霜的早晨,樹林和山澗顯出一片清涼和寂靜。有時高處的猿猴放聲長叫,聲音持續(xù)不斷,異常凄涼。空蕩的山谷里傳來猿叫的回聲,悲哀婉轉,很久才消失。方法再現(xiàn)翻譯文言文的句子時,一般以直譯為主,也就是把句子中每個文言字詞都翻譯出來,再把這些譯出來的句子或短語串連起來,就能準確的譯出此句。檢查時也按此法進行檢查,看每一個具有實際意義的文言字詞是否都譯出來了?!咀詈髾z查無誤后可以按現(xiàn)代漢語的習慣適當調整語序】復習點六:理解文章的基本內容,歸納文章內容要點。
你認為《三峽》的內容要點是什么?本文通過對三峽四季山水景物的描寫,表現(xiàn)了三峽的壯麗風光。先寫“山”后寫“水”。寫“山”,突出連綿不斷,遮天蔽日的特點;寫“水”,描繪出不同季節(jié)的不同景象。
復習點七:分析概括文章所表達的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你認為《三峽》所表達的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是什么?表現(xiàn)作者對祖國山水的熱愛之情。
復習點八:對文章的內容、語言和寫法有自己的體會和見解。
你認為作者是從哪些方面描寫三峽自然景觀的?文段中引用“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有什么作用?閱讀課文,找出文中寫景的句子,體會它們的語言特點。《三峽》與朱自清的《春》在寫法上有什么相同處?試簡要說明。
復習點一:掌握重點作品的作家作品常識復習點二: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章中的含義。復習點三
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復習點四:理解性背誦,原文默寫復習點五:理解并翻譯文章中的句子復習點六:理解文章的基本內容,歸納文章內容要點。復習點七:分析概括文章所表達的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
復習點八:對文章的內容、語言和寫法有自己的體會和見解。1、作家作品常識(1分)2、解釋加點字詞(3分)3、原文默寫(2分)4、翻譯句子(4分)5、考查內容要點(2分)6、從內容、語言、寫法中任選一個方面出題(2分)通假字是中國古書的用字現(xiàn)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假借”,即用讀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種種原因,書寫者沒有使用本字,而臨時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來替代。解答時,必須按照本字的含義,而不能按照借字的含義去解釋。要先寫出“…”通“…”,然后再解釋它的意思,讀音讀所借用的那個字的讀音。一詞多義一詞多義指的是同一個詞在不同的語境中具有不同的含義。一詞多義主要以單音詞為主,各個義項之間都已一定的聯(lián)系。在一個句子里某個詞的具體含義只能是確定的一項詞類活用指在古漢語中,某些詞在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又可以靈活運用,臨時改變它的基本功能,在句子中充當其他類詞。溫故而知新——文言文復習(二)復習目標:根據(jù)已有的文言知識正確地朗讀:學會斷句,劃分節(jié)奏理解并翻譯文章的句子常見題型一)明名詞、代詞文言文中,名詞、代詞常作主語和賓語,所以我們拿到一個文段后先找出其中的人名、地名、事名、物名、朝代名、國名、官職名、謚號等,找出其中的代詞,如人稱(自、吾、爾、汝、余、我、予、彼),謙稱(寡人、臣、妾、朕、孤),敬稱(君、公、卿、子、先生、足下),再考慮:什么人?辦什么事?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結果?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現(xiàn)時往往用全稱,以后再出現(xiàn)就只提名不提姓了。如《赤壁之戰(zhàn)》中“初,魯肅聞劉表卒”,先用全稱,以下“肅徑迎之”“肅宣權旨”就不再提姓了。示例:管寧華歆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寧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捉而擲去之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寧讀如故歆廢書出看寧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分析:上面語段中,人名“管寧”“華歆”反復出現(xiàn),應視為斷句的重要標志。再根據(jù)動詞弄清人物之間的關系,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事。
答案:管寧華歆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寧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捉而擲去之/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寧讀如故/歆廢書出看/寧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世說新語·德行》)(二)明動詞
古漢語和現(xiàn)代漢語一樣,主謂結構居多,但主語常省略,關鍵是抓住動詞,以動詞為中心,找前后結構關系,確定主干,整體把握句意,進而可以正確斷句。
示例:有婦人晝日置二小兒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馳來婦人倉皇沉水避之二小兒戲沙上自若
分析:找出其中的動詞“置、浣、沉、避、戲”,就能判斷婦人、虎、二小兒分別做了什么事,就可以斷開答案:有婦人晝日置二小兒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馳來/婦人倉皇沉水避之/二小兒戲沙上自若(蘇軾《書〈孟德傳〉后》)(三)明虛詞
古人的文章沒有標點符號,為了明辨句讀,虛詞就成了重要的標志。尤其是語氣詞和連詞的前后,往往是該斷句的地方。
1、句首的發(fā)語詞和謙敬副詞,“其、蓋、凡、諸、唯、盍、夫、則、夫、且夫、若夫、竊、請、敬”等前面可斷句。
2、常用于句首的相對獨立的嘆詞,如“嗟夫、嗟乎、嗚呼”等,前后都可斷句;
3、句末語氣詞,“者、也、矣、歟、哉、耶、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斷句;
4、有些常用在句首的關聯(lián)詞,“茍、縱、是故、于是、向使、然而、無論、至若、是以、繼而、縱使、然則”等前面大多可以斷句;5、常在句首的時間詞,“頃之、向之、未幾、已而、既而、俄而”等一般前后都可斷句。
示例:(趙困于秦)齊人、楚人投趙。趙人乏食,粟于齊,齊王弗許。周子曰:“夫趙之于齊楚?筑捍蔽也?筑猶齒之有唇也?筑唇亡則齒寒?筑今日亡趙?筑明日患及齊楚矣?筑且救趙?筑高義也?筑卻秦師?筑顯名也?筑不務為此而愛粟?筑為國計者過矣。”(選自《資治通鑒·周紀五》)找句式
文言文中涉及到很多文言句式,如判斷句、被動句、省略句、倒裝句(主謂倒裝、賓語前置、定語后置、狀語后置)。還有一些固定句式如“……者……也”是典型的判斷句式(有些省略“者”或“也”的判斷句,或表示判斷關系的詞,如“為、乃、即、則”等);“不亦┅┅┅乎”“孰與┅┅乎”“其┅┅乎”“安┅┅哉”“何┅┅為”等反問句式;“為┅┅所┅┅”“受┅┅于┅┅”“見┅┅于┅┅”等被動句式;還有“如┅┅何”“況┅┅乎”“何(以)┅┅為”等固定句式。這些都是我們斷句時很好的“幫手”。
如:以殘年之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如:而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而位居我上。(《廉頗藺相如列傳》)在這個句子中"以……為"連用,表判斷不能斷開,相當于現(xiàn)代漢語的"認為……"、"把……當作"、"憑借(依靠)……作為"等,整句話翻譯為可是藺相如僅僅只憑借一點說話的技巧作為功勞,職位卻在我的上面??磳υ?/p>
文言文中,對話最易被發(fā)現(xiàn),因為這里涉及到一些表示對話的標志性字詞,如“曰、云、言”。但在這里我們需注意兩點:一是對話中又有對話的情況,二是文中省略說話人和“曰”字的。
示例:湖陽公主新寡帝與共論朝臣微觀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圖之后弘被引見帝令主坐屏風后因謂弘曰諺言貴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聞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顧謂主曰事不諧矣分析:第一步劃出人名,根據(jù)人物與動詞關系確定主語,這一段中,有表對話的標志性詞“曰”,就不難做出正確答案了。
答案:湖陽公主新寡∕帝與共論朝臣∕微觀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圖之∕后弘被引見∕帝令主坐屏風后∕因謂弘曰∕諺言貴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聞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顧謂主曰∕事不諧矣
示例:龐蔥與太子質于邯鄲謂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
分析:這一段中,有表對話的標志性詞“曰”,但中間有兩句省略了說話人和“曰”,就要特別注意了。此答案:龐蔥與太子質于邯鄲∕謂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戰(zhàn)國策》)據(jù)修辭
文言文中往往會用到排比、對偶、反復、頂真等修辭手法,句式整齊,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點。利用好這些特點對我們斷句很有幫助。古文中兩個相同詞語連用,如果不屬于形容詞、名詞的重疊形式,一般來說是用了頂真手法,它們分屬兩句話,應當從中間斷開。例如《愚公移山》:“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木工工藝研發(fā)與創(chuàng)新資助合同
- 2025年門禁產品銷售與客戶定制化解決方案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度農藥殘留檢測技術服務合同書2篇
- 2025年度噴泉景區(qū)旅游推廣及市場營銷合同
- 艾滋病病毒王利沙HIV講解
- 2025年度宅基地使用權及房產繼承合同
- 2025年度旅游行業(yè)導游及服務人員派遣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雛雞養(yǎng)殖與休閑農業(yè)融合發(fā)展合同4篇
- 2025版民間抵押資產處置合同樣本3篇
- 2025年建筑行業(yè)自動化的機遇與挑戰(zhàn)
- 2024年湖南高速鐵路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數(shù)學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國旗班指揮刀訓練動作要領
- 2024年國家工作人員學法用法考試題庫及參考答案
- 國家公務員考試(面試)試題及解答參考(2024年)
- 《阻燃材料與技術》課件 第6講 阻燃纖維及織物
- 2021-2022學年遼寧省重點高中協(xié)作校高一上學期期末語文試題
- 同等學力英語申碩考試詞匯(第六版大綱)電子版
-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遞等式計算100道及答案
- 墓地個人協(xié)議合同模板
- 2024年部編版初中語文各年級教師用書七年級(上冊)
- 2024年新課標全國Ⅰ卷語文高考真題試卷(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