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腦炎-教學查房_第1頁
森林腦炎-教學查房_第2頁
森林腦炎-教學查房_第3頁
森林腦炎-教學查房_第4頁
森林腦炎-教學查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森林(sēnlín)腦炎

教學查房內蒙古林業(yè)(línyè)總醫(yī)院神經內科2017.6.22第一頁,共二十四頁。編輯課件神經內科一療區(qū)30床姓名:劉XX性別:女年齡:43歲入院(rùyuàn)時間:2017-06-17第二頁,共二十四頁。編輯課件主訴(zhǔsù)蜱咬傷8天,頭痛(tóutòng)伴發(fā)熱2天第三頁,共二十四頁。編輯課件現(xiàn)病史(bìnɡshǐ)患者于入院前8天上山栽樹過程中不慎被蜱叮咬左耳后及左腰部,當時將蜱完整取出后無任何不適,未予特殊治療。近2天來無明顯誘因出現(xiàn)頭痛伴發(fā)熱癥狀,以全頭持續(xù)性脹痛為主,程度中等(zhōngděng),伴有發(fā)熱,體溫最高可達38.7℃,未特殊治療,今為進一步診治來我院。門診以"蜱咬傷"收住神經內科,病程中無惡心及嘔吐,無肢體活動受限及言語不清,無抽搐發(fā)作及意識不清,精神可,飲食可,二便正常,夜間睡眠可。第四頁,共二十四頁。編輯課件既往史平素健康狀況良好,否認傳染病史,否認手術史、外傷史,否認藥物過敏史,否認輸血(shūxuè)史:否認森林腦炎疫苗接種史。第五頁,共二十四頁。編輯課件體格檢查體溫:36.4℃脈搏:92次/分呼吸(hūxī):19次/分血壓:120/80mmHg,發(fā)育正常,營養(yǎng)中等,自動體位,查體合作,頭顱大小適中,鼻通耳暢,口唇無發(fā)紺,雙肺呼吸(hūxī)音清,未聞及干濕羅音,心律齊,未聞及雜音,腹平軟,肝脾未觸及,雙下肢無浮腫。第六頁,共二十四頁。編輯課件體格檢查神經系統(tǒng):神清,語利,雙瞳孔等大等圓,直徑約3mm,直接及間接對光反射靈敏,雙側鼻唇溝對稱,伸舌居中,頸軟,克氏征陰性,四肢肌力5級,四肢肌張力正常(zhèngcháng),深淺感覺正常(zhèngcháng),共濟運動準確,四肢腱反射對稱,雙側巴彬斯基征陰性。第七頁,共二十四頁。編輯課件【概述】森林腦炎(forestencephalitis)又名蜱傳腦炎(tickborneencephalitis)是由森林腦炎病毒所致的一種急性中樞神經系統(tǒng)傳染病,1934年5~8月間在蘇聯(lián)東部的一些森林地帶首先發(fā)現(xiàn)本病,故又稱蘇聯(lián)春夏腦炎。野生動物,尤其是野鼠(yěshǔ)是本病的傳染源,蜱為其傳播媒介,人群普遍易感。臨床上以突發(fā)高熱、腦膜刺激癥、意識障礙和癱瘓為其特征。腦脊液有異常變化,常有后遺癥第八頁,共二十四頁。編輯課件【病原學】本病的病原體屬披膜病毒黃病毒屬的第四亞群。呈20面體對稱,直徑(zhíjìng)為30nm,外包裹網狀脂蛋白膜,故呈線球狀,內部有包繞蛋白殼體的核心,為單股RNA.在發(fā)病7日內可從患者腦組織內分離到病原體,也可在其他臟器和體液,如脾、肝、血液、腦脊液、尿液等中檢出,但陽性率較低病毒對外界因素的抵抗力不強,煮沸立即死亡,加熱至60℃10分鐘即補滅活,對乙醚、丙酮均敏感。病毒在腦組織中可保存70天,在50%甘油中可保存3個月以上(4℃),在低溫下可保存更久病后15天約10%患者血清中出現(xiàn)中和抗體,可長期存在。補體結合抗體在感染后1個月始出現(xiàn),半年后明顯下降。血凝抑制抗體出現(xiàn)較早,在血清中存在時間較長第九頁,共二十四頁。編輯課件【發(fā)病機理】

●病毒侵入人體后,在局部淋巴結等單核-吞噬細胞系統(tǒng)中復制后入血,引起病毒血癥

●由于特異性抗體的形成,大多數(shù)患者呈隱性感染或表現(xiàn)為輕型的不典型病例,僅一小部分患者,病毒進入中樞神經系統(tǒng)而產生病變。在小白鼠實驗感染中,最初48小時內病毒存在于淋巴系統(tǒng)和血循環(huán)中,以后進入腦組織和其它臟器,8天后腦(hòumǎo)內病毒量達高峰,而其他臟器由于特異性抗體的出現(xiàn),病毒量逐漸下降【病理改變】本病的病理變化與乙腦相似,神經系統(tǒng)出現(xiàn)廣泛的炎癥病變,灰質、白質和腦膜均被累及,有滲出性和退行性病變,并有膠質細胞反應和淋巴血管套形成。神經細胞有變性、壞死,和腦組織軟化灶等,常累及基底節(jié)-視丘和腦干,也可累及脊髓,以頸上段較著,重癥患者的病變可波及延髓。除神經系統(tǒng)外,心、肝、腎亦可有退行性病變。第十頁,共二十四頁。編輯課件【流行病學】本病的流行有嚴格的季節(jié)性,自5月上旬開始,6月為高峰,7~8月下降,呈散發(fā)狀態(tài),約80%病例發(fā)生在5~6月間。本病分布具嚴格的地區(qū)性,我國主要見于東北和西北的原始森林地區(qū)。人群普遍易感,所有病人均與森林作業(yè)有關,尤多見于采伐工人,以20~30歲青壯年居多。感染后可有較持久(chíjiǔ)的免疫力

病毒在自然界循環(huán)于蜱和野生動物中,嚙齒動物如灰鼠、野鼠、刺猬等均為本病的傳染源。當蜱吸吮受染嚙齒動物的血液后,病毒在蜱體內繁殖,并可越冬和經卵傳代,故蜱不僅是傳播媒介也是重要的儲存宿主。當易感者進入有本病存在的森林地帶,被帶有病毒的蜱叮咬后即可感染得病第十一頁,共二十四頁。編輯課件第十二頁,共二十四頁。編輯課件第十三頁,共二十四頁。編輯課件第十四頁,共二十四頁。編輯課件【臨床表現(xiàn)】

潛伏期一般為10~15天,也有長達1個月者1.發(fā)熱一般在38℃以上,大多數(shù)持續(xù)5~10天,以稽留熱為最常見,也有呈雙峰熱或弛張熱者。偶有出血性皮疹,部分病例出現(xiàn)心肌炎癥狀2.神經系統(tǒng)(shénjīngxìtǒng)癥狀以意識障礙、腦膜刺激征和癱瘓為主半數(shù)以上病例有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由嗜睡、譫妄、昏睡,以至深度昏迷狀態(tài)。亦有表現(xiàn)為狂躁不安、驚厥和神經錯亂等。腦膜刺激征是本病最早出現(xiàn)和最常見的癥狀和體征。頭痛及嘔吐癥狀常見

3.癱瘓以發(fā)生于頸部、肩胛肌和上肢肌肉為主,其次為偏癱和下肢癱瘓,顱神經癱瘓不多見;發(fā)生在頸部或肩胛肌時出現(xiàn)本病特有的頭部下垂癥狀;癱瘓一般經2~3周后逐漸恢復,約半數(shù)出現(xiàn)肌肉萎縮4.本病病程長短不一,一般約1周左右,體溫恢復正常后癥狀逐漸消失,但癱瘓仍可繼續(xù)存在第十五頁,共二十四頁。編輯課件【臨床(línchuánɡ)分型】1輕度森林腦炎:突然起病,發(fā)熱,伴頭痛、惡心、嘔吐等癥狀,體溫多在一周內恢復正常;血清特異性抗體IgM或IgG陽性2中度森林腦炎:前述表現(xiàn)加重,并出現(xiàn)頸項強直及陽性Kernig征、Brudzinski征等腦膜刺激征3重度森林腦炎:上述表現(xiàn)加重,并具有下列情況之一者:a)頸肩部或肢體肌肉遲緩性癱瘓(tānhuàn);b)吞咽困難;c)語言障礙;d)意識障礙或驚厥;e)呼吸衰竭第十六頁,共二十四頁。編輯課件【輔助檢查】

1血常規(guī)一般正常,白細胞偶可見偏低。肝功能異常(yìcháng)多見。AST及ALT升高為主

2腦脊液壓力稍高,細胞計數(shù)一般0.2×109以下,淋巴細胞占多數(shù)。糖及氯化物正常3血清免疫熒光檢測:血清效價1:20或以上陽性可臨床確診

4病毒分離:病初以血清與腦脊液分離病毒,但陽性率低,死后可取腦組織分離病毒第十七頁,共二十四頁。編輯課件【診斷】1明確的蜱叮咬史或疫區(qū)暴露史2典型的臨床表現(xiàn)3查體可無陽性體征或有腦膜刺激征、頸部肌肉(jīròu)癱瘓(特征性表現(xiàn))、單肢癱、不同程度意識障礙等4腦脊液檢查符合一般的病毒性感染腦脊液特點5血清免疫熒光檢測:血清效價1:20或以上陽性可確診第十八頁,共二十四頁。編輯課件【治療】

(一)一般治療及對癥治療:護理、降溫、止痙以及呼吸衰竭機械通氣治療等以及常規(guī)抗病毒治療(二)免疫療法1血清療法起病3天內患者可用森林腦炎恢復期病人的血清20~40ml肌注2人血免疫丙種球蛋白2.5g/次,6-8小時一次,至體溫降至38℃以下停用

3干擾素、轉移因子、免疫核糖核酸,核糖核酸酶均可酌情(zhuóqíng)采用。第十九頁,共二十四頁。編輯課件人粒細胞無形體(xíngtǐ)病第二十頁,共二十四頁。編輯課件森林(sēnlín)腦炎的預防措施

1、一旦被蜱蟲叮咬皮膚時,千萬不可用手強行拔除。正確的方法是,用乙醚、煤油、松節(jié)油、旱煙油涂在蜱蟲的頭部,或在蜱蟲旁點蚊香,數(shù)分鐘后蜱蟲被“麻醉”,就自行松口;或用液體石蠟、甘油厚涂蜱蟲的頭部,使其窒息松口。同時,趕緊就醫(yī)

2、蜱蟲將頭鉆入皮膚內時頭有倒勾越拉越緊,自行取出容易將頭留在皮膚內繼續(xù)感染。如發(fā)生此現(xiàn)象建議去醫(yī)院取出蜱蟲頭部。

3、出現(xiàn)全身中毒癥狀時可給予抗組胺藥和皮質激素。發(fā)現(xiàn)蜱咬熱及蜱麻痹時除支持(zhīchí)療法外,作相應的對癥處理,及時搶救

4、進入有蜱地區(qū)要穿防護服,扎緊褲腳、袖口和領口。外露部位要涂擦驅避劑(避蚊胺、避蚊酮、前胡揮發(fā)油),或用驅避劑噴涂衣服。防止蜱叮咬是預防本病的重要措施

5、每年3月份應對入林人員普遍進行預防接種注射森林腦炎疫苗第二十一頁,共二十四頁。編輯課件第二十二頁,共二十四頁。編輯課件謝謝!第二十三頁,共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