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傳》讀后感:國家不幸詞家幸_第1頁
《李煜傳》讀后感:國家不幸詞家幸_第2頁
《李煜傳》讀后感:國家不幸詞家幸_第3頁
《李煜傳》讀后感:國家不幸詞家幸_第4頁
《李煜傳》讀后感:國家不幸詞家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李煜傳》讀后感:國家不幸詞家幸

國家不幸詞家幸

一讀《李煜傳》有感

吳軍榮

冬曰閑暇,蟄居小室,研讀《千秋詞主李煜傳》。掩卷沉思,感慨良多。筆之記之,以求教大方人家。

——題記

李煜,才華橫溢,工書善畫,能詩擅詞,通音曉律,是被后人千古傳誦的一代詞人。他,本無心爭權(quán)奪利,一心向往歸隱生活,無奈命運弄人,當上了南唐國君。

李煜嗣位之時,北宋趙匡胤經(jīng)略中國、獨霸天下之心早已埋下摧垮南唐江山的伏筆。可嘆這位君王,缺乏政治擔當,缺少軍事謀略,一味求和忍讓,與北宋互送禮品,以示友好,以期和平。他怎知"臥榻之側(cè),豈容他人酣睡?"的至理名言,終敵不過北宋的鐵騎與計略,最后受降歸順北宋。

趙匡胤以勝利者的姿態(tài),以君赦天下之風度,賜李煜府第,封號違命侯,并與之談詩論詞,酒宴歡飲。作為降君的李煜,依舊沉浸在詞國里,感傷的情懷、凄美的意境成為這段日子的主旋律。他不同于阿斗劉禪,不可能也不會滋生"樂不思蜀"之感。無能昏庸的劉禪給后世人的唯一貢獻就是創(chuàng)造了"樂不思蜀"這一流傳千古的成語。李煜雖無劉禪之昏庸,又無雄心大略"勵精圖治,卷土重來",一味"隱姓埋名,寫詩填詞".

不幾年,北宋政權(quán)更迭。"金匱之盟"造就了"燭影斧聲",趙匡胤之大弟趙光義登基稱帝,改年號太平興國。趙光義召見李煜,依然談詩論詞,附庸風雅,但醉翁之意不在酒,他嫉妒李煜之才之情,他對李煜的《虞美人》詞作耿耿于懷如骨骾在喉。表面上,以文友相處,談笑風生,封李煜為隴西郡公,由"侯"改"公",地位與身份、待遇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但是,趙光義滅李煜之心不死,甚或使用了極為惡毒的伎倆:

一是召小周后入宮陪宴。趙光義早已對小周后的美貌動了心,此次名為陪宴,實則"行幸",確切講就是強奸。以至高無上的皇權(quán),強暴了小周后。同時,毫無廉恥讓宮庭畫師現(xiàn)場描摹寫真"行幸圖",從心理上擊倒了小周后,進而擊碎了李煜。二是在李煜生日那天,即七月初七,賜皇家美酒一壇。李在得知小周后遭受欺凌之際,無奈含淚吞飲毒酒……時年四十二歲,不久,小周后悲哀不自勝,亦卒。

自此,一個孱弱無能的亡國之君消失在歷史煙塵之中,一代蓋世之詞主卻能萬古流芳。

這是人生,也是宿命。李煜的一生,留給人們不只是嘆息,還有啟示。

一、平臺至關(guān)重要。平臺關(guān)乎一個人的生與死。李煜生性怯弱,善辭文章,對血腥、戰(zhàn)爭、政權(quán)毫無興趣,竭力回避政權(quán)斗爭。但是,追求權(quán)力的人死于非命,規(guī)避權(quán)力的人卻擁有至高無上的權(quán)力。李煜之父在位時,曾之長子為太子,孰料太子鋒芒外露,整治朝綱與官吏,遭父彈賅。前邊幾個哥哥或因病早亡,或因文辭過差不招父王喜歡,作為排行老六的李煜,在毫無思想準備、毫無政治智慧與擔當?shù)那闆r下,坐上了君主的寶座。這位公子哥兒,只知倚紅偎翠,軟玉溫香,填詞作詩,荒廢朝政。固然,北宋取代南唐統(tǒng)一天下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洪流,但亡國之君的不作為不擔當也難逃其責?。∵@方平臺,成就了亡國之君,成就了千秋詞主,成就了千古絕唱《虞美人》,而《虞美人》加速了李煜生命的終結(jié)。

二、性格缺陷,性情率真造就了矛盾的李煜。性格與生俱來,也與后天環(huán)境及際遇有關(guān)。李煜性情天真,為人仁義謙和,本無可厚非,但作為帝王,則是致命的缺點。他與小周后的風流韻事,坊間傳聞已久,以至于成婚大禮上,大街上出現(xiàn)"珊瑚枕上一對新人,翠翡衾中兩般舊物"這樣一幅不甚雅觀甚至侮辱性的對聯(lián),李煜聽后也一笑了之!競連太監(jiān)也驚訝至極。作為國君,他以蓮峰居士自稱,整天談經(jīng)論佛。與小周后和身邊的婢女秋水、流珠在一起談詞作詩之時,若秋水流珠見解分析正確之時,他當著小周后的面獎賞她們的竟是擁抱親吻……更有甚者,他的二公子出生,大宴群臣,賞"洗兒果",一位大臣在謝恩中說了一句謙恭的話:"沒有寸功而慚愧",原本是客套話,他卻給臣下回了個不雅的戲言:"此事上朕何如讓愛卿有功?"如此輕浮,怎不令朝野唏噓嘆息?

三、詞國冕旒,詞世界威儀無比。李煜天生就不是作帝王的料,骨子里是一種文人的凄美氣質(zhì),若讓他入職宣傳部長或文化部長,再合適再恰當不過了。他一進入詩詞世界,便忘卻一切,忘卻煩惱,忘卻權(quán)力斗爭,忘卻君臣之禮,忘卻人間煙火,在詞國他最強大最有力量,天不怕地不怕,唯我獨尊。吟唱了"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千古絕句。

縱觀李煜之一生,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結(jié)論:

作為詞人,是李的大幸;作為帝王,是李的大不幸。兩者互為條件互為因果:作為詞人的大幸,恰恰導(dǎo)致帝王的大不幸;而作為帝王的大不幸,又恰恰造就了詞人的大幸!正如趙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