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漫藝術概論教案_第1頁
動漫藝術概論教案_第2頁
動漫藝術概論教案_第3頁
動漫藝術概論教案_第4頁
動漫藝術概論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動漫藝術概論教案第一篇:動漫藝術概論教案動漫藝術概論說課教案動漫組張琴詩一、教材1.我選用的教材是21世紀高職高專藝術設計規(guī)劃教材《動畫概論》,由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2.教材分析:今天我所講的課題是第七章動畫片的欣賞和文藝批評的第二講,這堂課是動畫片欣賞課,強調的是學生如何深入而“內行”的影視鑒賞和掌握恰當的影視鑒賞的方法和策略。本章是全書的重點內容之一,為學生今后的動畫學習之路打下良好的基礎。二、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學習和掌握動畫片的鑒賞方法2.能力目標:⑴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分析能力⑵使學生學會如何把所學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影片欣賞中3.德育目標:通過國產精品動畫片的欣賞,提升學生對國產動畫產業(yè)的信心和對民族元素的深層理解三、重點難點1.重點:對動畫影視作品鑒賞方法的理解與掌握2.難點:把鑒賞方法應用到動畫片欣賞當中去四、學生狀況分析動漫藝術概論是動漫專業(yè)一年級的專業(yè)基礎課。動漫06級的學生是初涉專業(yè)知識的新生,繪畫能力和專業(yè)知識都很有限,對專業(yè)領域只停留在感興趣和普通的表面認識階段。在高科技快速發(fā)展的知識時代,學生正處于成長和積累的年齡,有強烈的求知欲和交流欲望,同時又追求個性,如何有效并合理的吸收各種專業(yè)知識,就需要一定的方法,所以,通過影視動畫鑒賞方法的學習,可以使學生在短時間內收集和積累各部經典動畫片的知識和精華,提升自身的內在修養(yǎng)和經驗,為今后的專業(yè)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五、教學方法這是一節(jié)教學生如何欣賞動畫影片并引導他們有自己一套鑒賞方法的課程。在理論知識的學習方面,我主要采用了分析講解并舉例說明的方法,使學生記住書中的關鍵內容和我所歸納的經驗;在提高學生興趣方面,我采用了把理論融入到實際的多媒體實例演示的方法;并根據學生的特點,留給他們自由發(fā)揮的空間,采用了課堂討論的方法。達到知識的積累,并且活躍了課堂氣氛,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觀賞和討論過程中自然而然的學會了本堂課的重點和難點,并有一定的自我想法,充分展現了以突出技能為主導思想的職教方法。六、學習方法通過我的課堂教學,使學生培養(yǎng)出:1.學會如何鑒賞影視動畫的方法2.學會貫通前后課程,使自己條理分明,學習任務明確3.學會如何提高自身的欣賞水平4.學會如何活躍自己的思維5.學會如何提高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6.學會如何培養(yǎng)自己的學習興趣七、教學時間分配1.組織教學1’2.復習與導課7’3.新課⑴理論10’⑵影片動畫欣賞12’⑶討論5’4.練習8’5.總結1’6.作業(yè)1’八、教學過程步驟一復習目的:1.指出所給圖片屬于哪部經典動畫影片,使學生進入專業(yè)課的學習氣氛2.復習本章已經學過的知識點,使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新內容在全章中所在的位置有所把握1.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部分國內外經典動畫片的圖片,讓學生回答相應的影片名稱。例如:《大鬧天宮》、《白雪公主》、《三個和尚》、《千與千尋》、《花木蘭》等。從而了解學生觀看過的動畫片的數量和情況,并提醒學生本課的學習目的——如何從“外行看熱鬧”轉變成“內行看門道”的鑒賞影視動畫的方法,使學生對本課起到應有的重視,進入學習氣氛中來。2.本章的學習內容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動畫影片的欣賞:①研究動畫片欣賞的意義②欣賞的本質③動畫影視作品客體的認識和分析④動畫影視藝術鑒賞的主體——鑒賞者的分析二、影視動畫作品的批評上一講已經學到了動畫影片的欣賞中的第三個問題,為了使學生更順利的進入第四個問題主體的認識和分析的學習,我針對所學知識點提出以下問題,學生可以看書后回答。1.作品欣賞的客體是_______,主體是_______。2.舉例說明動畫影視作品的客體的審美特征?3.影視語言的文學鑒賞方式有_______與_______。敘事結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別舉例說明)。4.從視聽方面欣賞動畫,需要了解的方面?通過復習,使學生心中自然聯(lián)想到下一個部分,就是本課的重點,即動畫鑒賞主體的認識和分析。步驟二導課目的:抓住學生的好奇心,給學生想象的空間,從而導出新課首先,通過下列給出的四組條件數據和對應的動畫片名稱,讓學生進行連線,找出它們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小學6-12歲中國《老人與海》高中16-18歲中國《小蝌蚪找媽媽》小學6-12歲日本《灌籃高手》本科19-23歲設計師《櫻桃小丸子》得出的結論是由于文化程度、年齡、地理區(qū)域、社會職業(yè)等方面的不同,影視動畫的觀眾群體對動畫片的觀賞有著不同的特點和審美需求,從而進入新課,即“動畫影視藝術鑒賞的主題——鑒賞者的認識分析”上來了。步驟三新課目的:通過理論學習,使學生能夠從不同層面,多個角度審視和評析動畫作品,達到教與學的目的1.首先,講授教材81-83頁的理論知識,通過列表圖逐一講解分析,影片鑒賞應從哪幾個方向入手:一是欣賞者目的需求,二是欣賞者的基礎—經驗,并舉例說明,使學生有更深刻的印象,并強調出需要重點記憶的地方。之后,還要提到影視動畫作品的批評,這一部分雖然不是重點,但是需要學生有所了解。2.欣賞:播放國產動畫片《三個和尚》。欣賞前給學生幾個剛學的關鍵詞,如:作品的風格、形式和內容等,要求帶著問題到影片欣賞中去思考。3.討論:讓學生舉手發(fā)言,從觀看影片前所給出的幾個方面評論這部動畫片。把觀看動畫片提升到理論高度上來,把本課的難點簡單易懂的融入到其中。通過新課的學習后,學生會感覺到從理論—實踐—理論的一個升華的過程。步驟四練習目的:通過對動畫片的簡單分析理解,鞏固和拓展本課所學知識點,起到舉一反三的作用回到復習時提到的幾部大家耳熟能詳的動畫片上來,請兩名學生選擇各自其中一部進行分析評論。步驟五總結目的:使學生對本章內容有一個整體把握和理解簡要概括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并統(tǒng)籌整章的內容,使學生對重點和難點一目了然。步驟六作業(yè)目的:學生通過寫作業(yè),對本章內容有更深入細致的理解欣賞一部自己感興趣的經典動畫影片,寫一份影評(不少于800字)板書設計九、教學效果預測通常在整個教學過程結束后,我會對本課教學進行效果預測。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能夠基本掌握動畫片的鑒賞方法,并提高了自身的分析理解能力,加深了學生對國產動畫事業(yè)的熱愛和關注,并對民族元素在動畫片中的應用方法有了不同的思考,少部分同學能夠延伸自己的想法,發(fā)展出屬于個人的鑒賞風格,以達到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第二篇:藝術概論教案復習大綱第一章藝術的形態(tài)教學目標通過本章內容的學習,使學生了解藝術形態(tài)是什么,理解藝術形態(tài)的種類、特點、構成關系及藝術形態(tài)與主體世界的關系,在此基礎上掌握藝術的本質及規(guī)律性特征。本章重點本章節(jié)重點有:藝術是意識形態(tài),也是生產形態(tài);藝術形態(tài)的特點;時空藝術;造型與造型綜合藝術;內在世界與外在世界的整體性顯現;藝術形態(tài)與主體世界的關系。本章難點時間藝術;空間藝術;造型藝術;非造型藝術;直接面向外在世界——通過外在世界展示內在世界;直接面向內在世界——通過內在世界折射外在世界。講授內容第一節(jié)藝術是意識形態(tài),也是生產形態(tài)一、為什么要學習《藝術概論》(一)什么是藝術概論藝術概論是對藝術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規(guī)律、基礎知識和問題作專門性研究、思考的學科。具體而言,是藝術理論家運用一定的理論觀點和方法,對藝術的本質特征、作用、發(fā)生發(fā)展、藝術家和藝術作品、藝術創(chuàng)作和批評等問題所作的專門性研究。(二)、藝術概論的特征1、綜合性。2、系統(tǒng)性。3、開放性。4、國際性。5、實踐性。(三)、藝術概論的目的1、藝術本身的運作規(guī)律。2、藝術與人的生存。二、藝術是意識形態(tài),也是生產形態(tài)(一)、藝術是意識形態(tài)。(二)、藝術是生產形態(tài)。(三)藝術作為意識形態(tài)和生產形態(tài),具有相對的獨特性1、具有相對穩(wěn)定性、繼承性、超越時空的獨立自在性。2、具有審美價值、精神價值。3、它標志著一個民族、一個時代所擁有的那種寶貴的,獨一無二的藝術創(chuàng)造力或者叫做藝術生產力水平。4、藝術是社會的審美觀念、社會意識和社會文化心理的反映。5、藝術創(chuàng)造在反映自然界物質存在的同時,也在改變著后者。(四)什么是藝術?藝術作為意識形態(tài)和生產形態(tài)的有機結合體,我們就可以把它定義為它是人類借助于一定的物質材料和工具,借助于一定的審美能力和技巧,在精神與物質材料、心靈與審美對象相互作用、相互結合的情況下,充滿激情與活力的創(chuàng)造性勞動,即它是一種:精神文化的創(chuàng)造行為?!比?、藝術形態(tài)的特點(一)、強烈的主體性。(二)、它是對象化的存在。(三)、它是美的形式構成。藝術的形式美主要體現在1、勻稱和比例。如古代畢達哥拉斯學派的“黃金分割率”。2、節(jié)奏。凡高的《星空》,激動奔放的線條增強了畫面的節(jié)奏感。3、對稱。4、均衡。5、對比。對比中求和諧。6、漸進。7、多樣統(tǒng)一。它包括了以上所有的形式美,是形式美中最基本、最核心的法則。第二節(jié)藝術形態(tài)的劃分一、物化結構與藝術形態(tài)(一)、時間藝術1、時間藝術的物化結構形式,主要是在一定的時間過程中延續(xù)地展開,它為欣賞者提供的藝術形式,也是在一定時間里具有程序性的存在,大體要經過起始、高潮和尾聲,在這一時間過程中去召喚欣賞者的審美期待和審美體驗,從而使其藝術內涵、情緒情感的表達都得以動態(tài)性地實現,最終顯示其生命活力和魅力。藝術的這種物化結構方式,促使藝術與時間的結緣,這種藝術也因此被稱為“時間藝術”。2、時間藝術的產生(1)音樂是伴隨著原始人的生產活動萌芽的。(2)音樂的產生還源于原始的巫術儀式。3、在原始巫術儀式中,在人類的宗教活動和精神生活中,音樂為何如此重要?(1)它的“聲音”的本性具有召喚心靈的感染力。(2)音樂語言“音響“具有純粹感覺的沖力。(3)音樂的造型力量。(二)、空間藝術1、繪畫和雕塑的物化結構形式,主要是在一定的空間內并列式的展開。繪畫給人以正面觀的空間性幻覺,雕塑給人以面面觀的空間性幻覺。通過與空間結緣,繪畫、雕塑的藝術內涵、情緒情感得到表達,從而顯示出它們的生命力和魅力,美學上把它們稱為“空間藝術”。2、運用色彩傳達審美體驗的三種形式:(1)紋章學的(裝飾性色彩)(2)色調表情的構成(寫生色彩)(3)純粹的色彩構成(三)、時空藝術(舞蹈)1、舞蹈是人用自己的身體按照一定的節(jié)奏所進行的連續(xù)性的運動,它既是時間藝術、又是空間藝術,故稱之為“時空藝術”。2、舞蹈藝術的特點是通過身體的“動作”——能量與力——去表現某種觀念和情感3、舞蹈的三要素:姿勢(形態(tài)的情態(tài))、結構(與空間相關聯(lián)的形象)、動作(包括空間的、時間的和力度的)三要素。只有這三者融合成一個整體,舞蹈固有的那種韻致和節(jié)律才能出現。二、符號體系與藝術形態(tài)1、造型藝術:一般訴諸視覺感官,符號體系是靜態(tài)的,有按照自然原形準確塑型的特質,給人以視觸覺感,仿佛是可視可見,可以觸摸的實體存在。繪畫、雕塑屬于造型藝術。2、非造型藝術:一般訴諸聽覺感官,符號體系是動態(tài)的,帶有超越物象原型,自由變化的特質,給人以聽觸覺感,仿佛是轉瞬即逝,撲朔迷離,虛幻性的精神存在。音樂、舞蹈很有代表性。3、造型與造型綜合藝術:戲劇表演藝術、文學音樂等。第三節(jié)藝術形態(tài)的構成關系一、直接面向外在世界——通過外在世界展示內在世界(一)、外在世界:指物質世界、自然世界、實體世界。內在世界:指精神世界、社會文化意識的世界、心靈世界。(二)、1、首先,必須明確在任何形態(tài)的藝術作品中,外在世界和內在世界都達到了雙重的實現。即既有外在世界的刻畫,由有內在世界的展示。直接面向外在世界——通過外在世界展示內在世界。在再現性藝術作品中表現得較為突出,藝術作品通過現象的、個別的、可變的物質實體的利用,展示的是一種本質的、共同的、不變性的情緒、情感,從而使藝術作品獲得了特殊的生命力。2、有的藝術作品通過展示外在世界,體現了多層次的情感內涵,如時代精神、社會文化心理和民俗學的以及哲學的、美學的等本質性的東西。3、還需要注意的是,即使不同藝術家描繪的外在世界相同,那么他們所展示的內在世界也有可能是不同的。二、直接面向內在世界——通過內在世界折射外在世界(一)、這種藝術形態(tài)的構成關系和第一種恰恰相反:通過內在世界呈現外在世界,通過精神世界呈現物質世界,由于對外在世界的呈現需通過藝術家內在世界的折射,轉形為精神化了的形態(tài),故稱“折射”。這種藝術形態(tài)的特點是活的程序性,是一種動態(tài)性的形式構成。(二)、音樂藝術正是沿著這第二種形態(tài)的構成途徑在拓展、前進。1、動態(tài)性的形式構成,延續(xù)性地展開。2、是滿足人類真正的人的精神生活的得力手段和語言。(三)、同時,音樂又包括對客觀世界的認識、評價。(四)、另外像巴赫、貝多芬等人的作品,還具有哲理性的內涵。三、內在世界與外在世界的綜合性體現(一)、表演藝術的特征是1、善于在種種錯綜復雜的矛盾中去洞見人生,去關照人生,如戲劇就通過緊張的矛盾沖突刻畫人物,揭示性格。2、善于在物質世界與精神世界,外在世界與內在世界轉化的過程中實現對人類生活內外全部景觀的綜合性、整體性顯現。3、其形象具有并列展開與延續(xù)展開相重合的巨大可能。4、具有揭示心理變異,表現矛盾倒轉的巨大可能。(二)、表演藝術中四個重要的命題1、感覺。2、表情。3、臺詞。4、“第四堵墻”。(三)、書法藝術——作為內在世界與外在世界的綜合顯現1、中國字起始于象形文字。2、中國字的書寫用毛筆。3、書法藝術的四要素:用筆、結體、意態(tài)、風神。第四節(jié)藝術形態(tài)與主體世界一、藝術形態(tài)與主體世界的關系(一)、內在世界的多元性導致藝術形態(tài)的多樣性。(二)、藝術形態(tài)影響著藝術家心靈呈現的直接性和間接性。(三)、不同藝術形態(tài)中感情與思想的存在方式不同。第二章藝術的發(fā)生、發(fā)展和社會功用教學目標通過本章內容的學習,使學生了解藝術是怎樣產生的,理解藝術發(fā)展的各種規(guī)律,并從理論上掌握藝術起源的各種學說以及藝術的發(fā)生、發(fā)展和社會功用。同時希望學生能用自己的理論學習指導實踐創(chuàng)作,達到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反過來加深自己的理論認識。本章重點本章節(jié)重點有:原始藝術與生產勞動的緊密關系;模仿說;游戲說;巫術說;表現說;“潛意識”說;藝術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藝術發(fā)展的歷史繼承性;藝術的社會功用。本章難點勞動作為藝術發(fā)生的主要動因。講授內容第一節(jié)藝術的發(fā)生一、原始“藝術”藝術首先應該具備兩個最起碼的條件(一)、它是人創(chuàng)造出來的。(二)、其主要價值在于審美價值而非實用價值二、原始藝術與生產勞動的緊密關系:(一)、導致藝術發(fā)生的最初的也是最基本的動力,乃是人的社會實踐活動,尤其是人類為了自身的生存和發(fā)展而進行的生產勞動。(二)、人類早期的藝術活動,是和生產勞動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它們或者是生產勞動的一部分,或者是為生產勞動的目的服務。(三)、原始藝術與生產勞動的緊密關系,還表現在它所描寫的內容上。(四)、藝術與生原始產勞動的緊密關系,也表現在藝術形式方面。三、有關藝術起源的其他學說(一)、模仿說。(二)、游戲說。(三)、巫術說。(四)、表現說。(五)、“潛意識”說。第二節(jié)藝術的發(fā)展一、藝術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一)、藝術隨人類自身的發(fā)展而發(fā)展。(二)、藝術隨人類文明的進步而發(fā)展。(三)、藝術隨時代的嬗變而發(fā)展。藝術的發(fā)展還深刻地受到藝術家個體因素的影響。二、藝術發(fā)展的內在規(guī)律(一)、藝術發(fā)展的歷史繼承性:1、形式方面的繼承表現的最為明顯。2、藝術內容發(fā)面的繼承。3、藝術的歷史繼承性還表現在民族的藝術傳統(tǒng)和創(chuàng)作方法上。4、藝術的歷史繼承性還體現在一些偉大的藝術家所取得的巨大藝術成就上。(二)、藝術繼承中的革新創(chuàng)造、第三節(jié)藝術的社會功用一、審美教育功用。二、認識功用。三、社會組織功用。第三章藝術作品教學目標通過本章內容的學習,使學生了解什么是藝術作品,理解有關藝術作品的構成因素,并從外部和內部對藝術作品進行本體論上的把握。希望通過本章內容的學習,學生們能掌握最基本的理論內容,同時建議他們能結合自己的創(chuàng)作體驗完成這部分內容的學習。本章重點本章節(jié)重點有:藝術作品;藝術作品是獨立存在的藝術實踐的產品;藝術作品是“意象”的物態(tài)化;藝術作品是審美對象;藝術語言的構成要素。本章難點“有意味的形式”。講授內容第一節(jié)什么是藝術作品一、藝術作品它是藝術語言的具體形態(tài),是獨立自在的藝術實踐的產品,是“意象”的物態(tài)化,是“有意味的形式”,是審美欣賞的對象。二、藝術作品是獨立存在的藝術實踐的產品。(一)、藝術實踐具有相對的獨立性。(二)、要有一個相對獨立自在的創(chuàng)作環(huán)境。(三)、藝術家要具備獨立的人格。三、藝術作品是“意象”的物態(tài)化。四、藝術作品是“有意味的形式”(一)、藝術是有意味的形式,是英國藝術評論家克萊夫·貝爾提出的命題,當時是針對視覺藝術,尤其是繪畫藝術提出來的,他認為,只有能激起人們審美感情的才能稱為藝術作品,那么這種藝術作品的各個組成部分所組成的審美的感人的形式,就是有意味的形式。(二)、有意味的形式的效果有意味的形式的效果是指形式由于不同的排列組合方法而造成不同的效果,歸納起來大致有兩種:表現的與再現的。五、藝術作品是審美欣賞的對象。第二節(jié)藝術語言一、藝術作品是藝術語言的具體形態(tài)。二、各門類藝術語言的特征及相互作用三、藝術語言的構成要素:歸納起來,任何藝術作品的藝術語言都由兩大類構成,即隱性因素和表性因素。(一)、隱性因素:語言中的隱性因素,也稱隱性藝術語言,它是指潛藏在藝術作品內部不易被欣賞者直接迅速的感知,而又對藝術作品起著重要作用的藝術語言。1、意或意象。2、藝術規(guī)律。3、藝術方法。(二)、表性因素:藝術語言的表性因素,亦稱表性的藝術語言。相對于隱性因素,它是指在藝術作品中能直接被欣賞者感知到的藝術語言。具體表現在三方面:1、象。2、形式。3、工具材料及技術第三節(jié)藝術作品的屬性一、藝術作品的審美屬性(基本)二、藝術作品的商品屬性(衍生)第四章藝術家教學目標通過本章內容的學習,使學生了解什么是藝術家,結合自身的體驗理解作為一個藝術家應該具備的基本條件,并進一步掌握他對社會和人類生活應該起到的作用以及由此引起的人們對于他的評價問題。希望學生們能以自己的所得來規(guī)范和約束自己,做一個高素養(yǎng)的藝術創(chuàng)造者。本章重點本章節(jié)重點有:藝術家的構成要素;藝術家的作用和地位。本章難點藝術家的價值。講授內容第一節(jié)藝術家的特點一、藝術家的主體性二、藝術家的情感性1、藝術家的構成要素(一)、必須具備豐富的情感。(二)、必須具備藝術技能。(三)、必須具備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生命。三、藝術家的創(chuàng)造性1、藝術家為什么必須具備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生命?(1)人類情感的豐富性、更新性要求藝術家不斷創(chuàng)造。(2)藝術欣賞心理,要求藝術家不斷創(chuàng)造。(3)重復意味著藝術生命的完結。2、藝術創(chuàng)造的含義。3、藝術家怎樣才能有所創(chuàng)造?(1)要有創(chuàng)造的意識。(2)要有深厚的修養(yǎng)。四、藝術家與社會生活第二節(jié)藝術家與藝術創(chuàng)新一、創(chuàng)新是藝術家的使命二、藝術家的個性在創(chuàng)作中起主導作用三、藝術創(chuàng)作需要創(chuàng)新和繼承第三節(jié)藝術家的作用、價值和地位一、藝術家的作用(一)、表達和記錄人類情感。(二)、調劑人類精神。(三)、創(chuàng)造審美對象,進行審美教育。二、藝術家的價值(一)、社會價值。(二)、本體價值。三、藝術家的地位藝術家地位的高低,是由主觀與客觀上的因素直接決定的。(一)、從客觀看,首先,一定社會給予藝術學科存在的地位高低,直接決定和影響著藝術家地位的高低。其次,社會對個體或群體在社會結構中擔任的身份和扮演的角色的認定態(tài)度與評價的高低程度,也直接決定和影響藝術家地位的高低。再次,社會的綜合發(fā)展水平高低,也直接決定和影響著藝術家地位的高低。(二)、從主觀講,首先,藝術家個體的藝術創(chuàng)造實踐的深度和廣度,將直接影響藝術家地位的高低。其次,藝術家個體的生活水平和修養(yǎng)水平,也將直接影響和決定藝術家的地位高低。第五章藝術創(chuàng)作教學目標通過本章內容的學習,使學生在了解藝術創(chuàng)作和理解相關理論的基礎上,能結合自己的創(chuàng)作實踐對藝術創(chuàng)作的過程做出理論分析和總結,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掌握藝術創(chuàng)作理論及類型。而且,希望通過本章內容的學習,能促使學生進行自覺的理論學習和探索,不斷提高自己的理論素養(yǎng)。本章重點本章節(jié)重點有:藝術的創(chuàng)作過程。本章難點再現論及再現性藝術;表現論及表現性藝術;構成論及實驗性藝術;自然論和中國的藝術精神。講授內容:第一節(jié)創(chuàng)作理論及創(chuàng)作類型一、再現論及再現性藝術一般將那種側重于對外部客觀世界的再現和模仿,通過外部客觀世界表達內部主觀世界的藝術理論,藝術創(chuàng)作統(tǒng)稱為再現論、模仿論和再現性藝術、模仿性藝術。二、表現論及表現性藝術一般將那種側重于對內部主觀世界的表現,通過內部主觀世界間接或曲折地表達外部客觀世界的藝術理論,藝術創(chuàng)作統(tǒng)稱為表現論及表現性藝術。三、構成論及實驗性藝術不模仿自然,而是通過形、色、線的選擇,加以排列組合以表達人類純粹精神和感情,這樣的藝術理論、藝術創(chuàng)作被成為構成論及實驗性藝術。四、自然論和中國的藝術精神(一)、天人統(tǒng)一觀。(二)、心物統(tǒng)一觀。(三)、神形統(tǒng)一觀。(四)、文質統(tǒng)一觀。第二節(jié)藝術的創(chuàng)作過程一、藝術靈感與藝術感受體悟。二、藝術構思。三、藝術傳達。四、藝術作品的誕生。第六章藝術欣賞教學目標通過本章內容的學習,使學生了解藝術欣賞的涵義和特點,理解藝術欣賞的條件、藝術欣賞的心理層次和藝術欣賞的方法及藝術欣賞的復雜性等問題,并對藝術欣賞有一個較為全面的理論把握。本章重點藝術欣賞的涵義和特點;藝術欣賞的條件;藝術欣賞的方法及藝術欣賞的復雜性。本章難點藝術欣賞的心理層次。講授內容第一節(jié)藝術欣賞也是一種創(chuàng)造活動一、藝術欣賞的含義藝術欣賞就是欣賞主體與客體相互作用而產生的一種心物感應、物我交融的復雜的心理過程和審美、反審美的創(chuàng)造活動。二、藝術欣賞的特點(一)、藝術欣賞具有較強的審美或反審美的情感認識特征。(二)藝術欣賞創(chuàng)造性。(三)、藝術欣賞具有較強的個體差異性。第二節(jié)藝術欣賞與審美經驗藝術欣賞的客觀條件所謂藝術欣賞的客觀條件,就是指可供欣賞者進行審美或反審美感知的客觀存在的藝術作品。藝術欣賞的主觀條件(一)、必須具備健全的社會化了的欣賞感官機能。(二)、有良好的藝術修養(yǎng)和文化素養(yǎng)。(三)、欣賞者必須具有全面的藝術體悟力和較強的欣賞判斷力。(四)、藝術欣賞者應具有健康的思想意識和藝術趣味。第三節(jié)藝術欣賞的心理過程一、物質媒介層:感覺與直覺。二、形式化、圖式化層面:知覺、想象、聯(lián)想等。三、意義判斷層面:理解。四、形而上意蘊曾:共鳴、頓悟等。第四節(jié)藝術欣賞與藝術批評一、藝術欣賞的方法(一)、休閑式的欣賞方法。(二)、官能性的欣賞方法。(三)、情感性的欣賞方法。(四)、理智性的欣賞方法。(五)、綜合性的欣賞方法。二、藝術欣賞的復雜性的原因(一)、作者創(chuàng)作本意的模糊性,是導致藝術欣賞復雜性的根本原因。(二)、欣賞者欣賞領悟詮釋的個體差異性,是導致藝術欣賞復雜性的重要原因。(三)、藝術批評家評論詮釋的自由超然性,也是導致藝術欣賞行為復雜性的客觀外在的原因。(四)、欣賞方法的多樣性,也是導致藝術欣賞行為復雜性的重要原因。第三篇:藝術概論教案《藝術概論》教案一、教學目的“藝術概論”是介紹藝術文化的本質、價值、范疇、藝術作品、藝術鑒賞、藝術批評等基礎性知識和原理性的必修理論形態(tài)課程。幫助學習者認知藝術文化與藝術基本原理。引導學生體會藝術與人生的密切關系,提升藝術文化修養(yǎng)、實現意義化生存夢想。奠定專業(yè)學習與藝術創(chuàng)造的藝術學理論基礎,觀察和分析藝術領域的各種現象,研究藝術的發(fā)展規(guī)律,探究自我的藝術意識與藝術觀念。二、教學要求了解并掌握藝術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提高藝術鑒賞力與藝術修養(yǎng),增強人文素養(yǎng),從美學與文化學角度了解和認識從藝術創(chuàng)作到藝術接受的全過程。三、教學內容本大綱以講授內容劃分章節(jié),共有九章。第一章總論(2學時)第二章藝術本質論(2學時)第三章藝術范疇論(4學時)第四章藝術作品論(2學時)第五章藝術鑒賞論(4學時)第六章藝術批評論(2學時)第七章藝術創(chuàng)作論(2學時)第八章藝術民族論(2學時)第九章藝術家論(2學時)第一章總論(2學時)1、教學內容(1)對“藝術文化”的認識狀況。①藝術與文藝②藝術與文學③藝術與藝術學(2)藝術理論形態(tài)課程的“藝術概論”(3)學習“藝術概論”的任務目標2、教學重難點:基本框架;基本脈絡3、教學要求:(1)認識“藝術概論”的陳述背景。(2)分析“藝術概論”及其研究對象與方法。(3)探討“藝術概論”的研究方法并充分理解“潤澤藝術教育”的意義所在。4、本章重難點分析:(一)基本框架由“藝術總論”、“藝術種類”和“藝術系統(tǒng)”三部分(三編)組成?!八囆g總論”包括:“藝術的本質與特征”、“藝術的起源”、“藝術的功能與藝術教育”和“文·1·化系統(tǒng)中的藝術”四章。“藝術種類”包括:“實用藝術”、“造型藝術”、“表情藝術”、“綜合藝術”和“語言藝術”五章?!八囆g系統(tǒng)”包括“藝術創(chuàng)作”、“藝術作品”、“藝術鑒賞”等章。(二)基本脈絡第一層:“藝術總論”→“藝術種類”→“藝術系統(tǒng)”。第二層:“藝術總論”:“藝術的本質與特征”→“藝術的起源”→“藝術的功能與藝術教育”→“文化系統(tǒng)中的藝術”。第三層:“藝術的本質與特征”:“客觀精神說”→“主觀精神說”→“模仿說”(或“再現說”)。第二章藝術本質論(2學時)1、教學內容(1)什么叫藝術(2)藝術的價值(3)藝術的形態(tài)(4)藝術形態(tài)的多元化(5)藝術形態(tài)的成因2、教學重難點:藝術的起源;藝術的本質與特征3、教學要求(1)了解藝術的內涵和本質特征。(2)了解藝術的價值及其形態(tài)。4、本章重難點分析:(一)藝術的起源藝術起源的五種學說:藝術起源于“模仿”、藝術起源于“游戲”、藝術起源于“表現”、藝術起源于“巫術”、藝術起源于“勞動”。從根本上講,藝術的起源最終應歸結為人類的實踐活動。(二)藝術的本質與特征1、關于藝術的本質這個藝術學學科的根本問題,藝術史上的幾種主要看法:“客觀精神說”、“主觀精神說”、“模仿說”或“再現說”。2、“藝術的特征”:形象性、主體性、審美性。第三章藝術范疇論(4學時)1、教學內容(1)認識藝術范疇的價值(2)藝術范疇的內涵2、教學重難點:文化系統(tǒng)中的藝術、藝術分類法、實用藝術、造型藝術3、教學要求·2·(1)認知藝術范疇及其確立的價值。(2)分析藝術范疇及其內涵。4、本章重難點分析:(一)文化系統(tǒng)中的藝術1.藝術在人類文化中的地位。2.哲學與藝術的相互關系。3.藝術與宗教的關系。4.藝術與道德的關系:道德影響藝術、藝術影響道德。5.藝術中的道德內容。6.藝術與科學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7.現代科學技術對藝術的滲透和影響。(二)藝術分類藝術分類法主要有以下六種:第一種:以藝術形象的存在方式為依據,將藝術區(qū)分為時間藝術(音樂、文學)、空間藝術(雕塑、繪畫)和時空藝術(戲劇、影視)。第二種:以藝術形象的審美方式為依據,將藝術區(qū)分為聽覺藝術(如音樂)、視覺藝術(如繪畫)和視聽藝術(如戲?。?。第三種:以藝術作品的內容特征為依據,將藝術區(qū)分為表現藝術(音樂、舞蹈、建筑、抒情詩等)和再現藝術(繪畫、雕塑、戲劇、小說等)。第四種:以藝術作品的物化形式為依據,將藝術區(qū)分為動態(tài)藝術(音樂、舞蹈、戲劇、影視等)和靜態(tài)藝術(繪畫、雕塑、建筑、實用工藝等)。第五種:在歐美等國家新興的分類法,把藝術分為:視覺藝術,包括繪畫、雕塑、攝影藝術、建筑、工藝,以及現代藝術設計、廣告藝術、電影藝術、計算機三維動畫等;表演藝術,包括音樂、舞蹈、戲劇,以及在發(fā)達國家近年來廣受歡迎的音樂劇等。(三)實用藝術實用藝術指實用與審美相結合的表現性空間藝術。包括建筑藝術、園林藝術、工藝美術與現代設計等。實用藝術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實用原則與美觀原則相結合,既有實用價值,又有審美價值。(四)造型藝術造型藝術是指運用一定的物質材料(如顏料、紙張、泥石、木料等),通過塑造靜態(tài)的視覺形象來反映社會生活與表現藝術家思想情感。造型藝術分為:繪畫藝術、雕塑藝術。攝影藝術、書法藝術。造型藝術的審美特征:造型性與直觀性、瞬間性與永固性、再現性與表現性。第四章藝術作品論(2學時)1、教學內容:(1)什么是藝術作品(2)藝術作品的構成要素(3)藝術流派2、教學重難點:藝術作品的層次、典型和意境3、教學要求·3·(1)認知藝術作品的內涵和價值。(2)分析藝術作品的構成要素。4、本章重難點分析:(一)藝術作品的層次:藝術語言、藝術形象、藝術意蘊。(二)典型和意境典型:又稱典型人物、典型性格或典型形象,是指藝術作品中塑造得成功的人物形象。意境:是中國古典美學傳統(tǒng)的一個重要范疇。中國古典詩、畫、文、賦、書法、音樂、建筑、戲劇都十分重視意境。意境就是藝術中一種情景交融的境界,是藝術中主客觀因素的有機統(tǒng)一。第五章藝術鑒賞論(4學時)1、教學內容:(1)鑒賞藝術是一種愛①鑒賞藝術是一種愛②鑒賞藝術③鑒賞藝術的特征(2)藝術鑒賞的形態(tài)(3)鑒賞藝術的方法(4)藝術鑒賞的環(huán)節(jié)2、教學重難點:藝術鑒賞的含義;藝術鑒賞的意義;藝術鑒賞的內容;藝術鑒賞力的提高、藝術鑒賞的審美心理與審美過程3、教學要求(1)認知藝術鑒賞的內涵和價值。(2)分析藝術鑒賞的條件、方法和過程。4、本章重難點分析:(一)藝術鑒賞,是指讀者、觀眾、聽眾憑借藝術作品而展開的一種積極的、主動的審美再創(chuàng)造活動。(二)藝術鑒賞的意義接受美學首先確立了讀者的中心地位;另一方面,在藝術鑒賞中,作為鑒賞主體的讀者、觀眾和聽眾是積極、主動地進行著審美創(chuàng)造活動。(三)藝術鑒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藝術家創(chuàng)作出來的藝術品,必須通過鑒賞主體的審美再創(chuàng)造活動,才能真正發(fā)揮它的社會意義和美學價值。第二,鑒賞主體在藝術鑒賞活動中是積極主動地進行著審美再創(chuàng)造。第三,藝術鑒賞是人類自身主體力量在審美活動中的自我肯定與自我實現。(四)藝術鑒賞力的提高表現在:第一,藝術鑒賞力的培養(yǎng)與提高,離不開大量鑒賞優(yōu)秀作品的實踐。第二,藝術鑒賞力的培養(yǎng)與提高,離不開熟悉和掌握藝術的基本知識和規(guī)律。第三,藝術鑒賞力的培養(yǎng)與提高,離不開一定的歷史、文化知識。第四,藝術鑒賞力的培養(yǎng)與提高,離不開相應的生活經驗與生活閱歷。第五,美育與藝術教育在培養(yǎng)和提高藝術鑒賞力方面,具有特別重要的地位與作用。(五)藝術鑒賞的審美心理與審美過程藝術鑒賞的審美心理:注意、感知、聯(lián)想、情感、理解。藝術鑒賞的審美過程:藝術鑒賞中的審美直覺、藝術鑒賞中的審美體驗、藝術鑒賞中的審美升華?!?·第六章藝術批評論(2學時)1、教學內容:(1)藝術批評陳述(2)藝術批評主體(3)藝術批評學2、教學重難點:全面認識藝術批評3、教學要求(1)全面認識藝術批評。(2)分析藝術批評者的素養(yǎng)。(3)學習藝術批評的實踐及其作用。4、本章重難點分析:認識藝術批評藝術批評作用:1、幫助人們更好地鑒賞藝術作品,提高鑒賞能力和鑒賞水平2、通過對藝術作品的評價,形成對藝術創(chuàng)作的反饋3、豐富和發(fā)展藝術理論,推動藝術科學的繁榮發(fā)展。藝術批評的主要任務:1、對藝術作品的分析和評價2、對于各種藝術現象(如思潮、流派)的考察和探討藝術批評的特征:科學性、藝術性。藝術批評的標準:思想性和藝術性的完美統(tǒng)一。第七章藝術創(chuàng)作論(2學時)1、教學內容(1)論藝術的創(chuàng)作(2)論藝術研究(3)論藝術教育2、教學重難點:藝術的功能與藝術教育、藝術創(chuàng)作過程、藝術風格、藝術流派、藝術思潮3、教學要求(1)認識藝術創(chuàng)作。(2)分析藝術研究。(3)認識藝術教育的價值。4、本章重難點分析:(一)藝術的功能與藝術教育藝術的社會功能:審美認知作用、審美教育作用、審美娛樂作用。藝術教育:一是普及藝術的基本知識,提高人的藝術修養(yǎng)。二是健全審美心理結構,充分發(fā)揮人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三是陶冶人的情感,培養(yǎng)完美的人格?!?·(二)藝術創(chuàng)作過程可以分為藝術體驗活動、藝術構思活動和藝術傳達活動。(三)藝術風格藝術風格是指藝術家在創(chuàng)作總體上表現出來的獨特創(chuàng)作個性與鮮明的藝術特色。藝術風格多樣性的形成原因:第一,藝術家獨特的創(chuàng)作個性。第二,藝術家獨特的人生道路、生活環(huán)境、閱歷修養(yǎng)和藝術追求。第三,審美需求的多樣化。(四)藝術流派藝術流派是指在中外藝術一定歷史時期里,由一批思想傾向、美學主張、創(chuàng)作方法和表現風格方面相似或相近的藝術家們所形成的藝術派別。藝術流派有以下三種類型:一種是具有相同藝術主張的藝術家們形成的藝術流派。另一種是藝術風格相近或相似的藝術家形成的藝術流派。再一種只是由于藝術風格的相似或相近,被后世人們在藝術鑒賞或藝術批評中,將其歸納為特定的流派。(五)藝術思潮指在一定社會歷史條件下,特別是在一定的社會思潮和學術思潮的影響下,藝術領域所發(fā)生的具有廣泛影響的思想潮流和創(chuàng)作傾向。第八章藝術民族論(2學時)1、教學內容(1)藝術的民族論(2)中國氣派的藝術(3)民間藝術2、教學重難點:藝術風格的民族特色、中國傳統(tǒng)藝術精神3、教學要求(1)認識藝術的族群性和中國氣派的藝術,幫助理解藝術文化生態(tài)。(2)認知民間藝術的價值。4、本章重難點分析:(一)藝術風格的民族特色藝術風格的民族特色,是由本民族的地理環(huán)境、社會狀況、文化傳統(tǒng)、風俗習慣等多種因素決定的,體現出本民族的審美理想和審美需要,但歸根結底還是根源于本民族的社會基礎與經濟生活。(二)中國傳統(tǒng)藝術精神中國傳統(tǒng)藝術深深植根于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豐厚土壤之中,體現出中華民族的文化心理和審美意識。對中國傳統(tǒng)藝術影響最為巨大的主要是儒家美學、道家美學和禪宗美學:道、氣、心、舞、悟、和。第九章藝術家論(2學時)1、教學內容(1)藝術創(chuàng)造主體·6·(2)藝術家存在的責任與價值(3)藝術創(chuàng)造主體2、教學重難點:藝術家;藝術家與社會生活;藝術家的藝術才能與文化修養(yǎng)3、教學要求(1)認識藝術創(chuàng)造者的內涵和特征。(2)認知藝術家的構成要素。(3)分析藝術家角色的責任與價值。4、本章重難點分析:(一)藝術家藝術家是藝術生產的創(chuàng)造者。第一,藝術家內部有多種多樣的職業(yè)和分工。第二,真正的藝術家往往具有為藝術而獻身的精神。第三,藝術家具有敏銳的感受、豐富的情感和生動的想象能力。第四,藝術家具有卓越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鮮明的創(chuàng)作個性,具有強烈的創(chuàng)新意識。第五,藝術家必須具有專門的藝術技能,熟悉并掌握某一具體藝術種類的藝術語言和專業(yè)技巧。(二)藝術家與社會生活社會生活作為藝術創(chuàng)作客體,為藝術家提供了創(chuàng)作的素材和靈感;社會生活又對藝術家的思想情感和創(chuàng)作風格產生深刻的影響。(三)藝術家的藝術才能與文化修養(yǎng)藝術才能,是指藝術家創(chuàng)造藝術形象的能力,它是先天稟賦和后天訓練培養(yǎng)相融合而形成的藝術創(chuàng)造力。藝術家的文化修養(yǎng),需要長期勤奮的學習和實踐。包括學習和借鑒前人的經驗,也包括學習和借鑒同時代本國和外國藝術家的經驗,還包括學習和借鑒其它姊妹藝術的經驗,更包括學習哲學、歷史、文學、美學、倫理學、心理學、社會學和自然科學等多方面的廣博知識?!?·第四篇:《藝術概論》教案《藝術概論》教案緒論[教學的目的和要求]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們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為藝術設計、服裝設計專業(yè),為藝術創(chuàng)作者從理論上認識藝術的本質,特性及有關規(guī)律,從宏觀上把握美的特點和規(guī)律,樹立健康向上的審美理想,培養(yǎng)學生運用科學的美學觀分析和解決藝術實踐當中所遇到的問題,激發(fā)對藝術學習的歷史責任感,使學生們的藝術創(chuàng)作更有自覺性、更有思想性、更有創(chuàng)新性,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貢獻。[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藝術概論》的學習目的;《藝術概論》的研究方法第一章藝術本質論[教學的目的和要求]理解并掌握藝術的社會本質、歷史本質、認識本質、審美本質。[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藝術與其它意識形態(tài)之間的關系、藝術的形象性、藝術反映世界的真實性、情感在藝術中的作用和地位;藝術生產、人與現實審美關系的建立第一節(jié)藝術的社會本質藝術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形態(tài)和特殊的精神生產形態(tài),通過生產實踐活動,反映從物質世界到精神世界、從生產關系到思想關系的人類的全面的社會生活,創(chuàng)造美的精神產品,滿足人類精神上的審美需要。社會性是藝術的首要本質和第一層面的本質一、藝術在社會中的位置(一)藝術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tài),是經濟基礎的上層建筑。藝術這種社會事物是一種相對于物質關系的社會意識形態(tài);是建立在一定經濟基礎之上,并從根本上說是為經濟基礎所決定的上層建筑,它反映經濟基礎,也反作用于經濟基礎。(二)幾種不同的社會意識形態(tài),它們的共性上層建筑包括兩個部分:1、政治、法律等制度及相應的機構、措施。2、社會意識形態(tài)。社會意識形態(tài)主要指:政治觀點、法律觀點、道德觀念,以及哲學、宗教、藝術、各種不同的情感、幻想等等。各種不同的社會意識形態(tài)的共同性:政治、法律、宗教、哲學、文學、藝術等的發(fā)展,是以經濟發(fā)展為基礎的。但它們又都相互影響并對經濟基礎發(fā)生影響。社會主義文學藝術是為社會主義經濟基礎所制約、所決定的,為社會主義經濟基礎服務,為發(fā)展社會生產力、促進社會前進服務。這是“文藝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真實含義。(三)藝術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形態(tài)藝術、文學、宗教、哲學等等在各種不同的意識形態(tài)中,是“更高的”、“懸浮于空中的”“更遠離物質經濟基礎的”特殊的意識形態(tài)。而政治、法律及道德屬于藝術等意識形態(tài)與經濟基礎之間的“中間環(huán)節(jié)”。(四)藝術通過“中間環(huán)節(jié)”聯(lián)系于經濟基礎,它同“中間環(huán)節(jié)”的關系作為更高的、更遠離經濟基礎的特殊意識形態(tài)的藝術,同經濟基礎的聯(lián)系不是直接的,而要通過政治、法律、道德等“中間環(huán)節(jié)”,它同“中間環(huán)節(jié)”的關系是直接的、密切的。1、藝術與政治的關系政治對于藝術是在上層建筑領域里的相互影響的關系,不是決定與被決定的關系,也不是平行的關系。經濟基礎主要通過政治的中介影響藝術,藝術也主要通過政治的中介反作用于經濟基礎。2、藝術與道德的關系道德是人們根據自己的社會地位和階級關系而形成的關于社會生活的規(guī)范,能指導人們一般的言論和行動,也能影響藝術家的思想意識及其在藝術作品中對于社會生活的反映。藝術同政治、道德等“中間環(huán)節(jié)”的關系,是在上層建筑領域內的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關系。它們一方面不是決定與被決定的關系:另一方面,藝術與經濟基礎的聯(lián)系必須通過“中間環(huán)節(jié)”,因此,影響不可避免。(五)藝術與宗教、哲學等意識形態(tài)的關系藝術與它們之間有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相互滲透的關系。1、藝術與宗教的關系藝術與宗教是兩種不同的社會意識形態(tài),在一定歷史時期,是相互影響的;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當宗教成為支配的社會意識形態(tài)時,宗教對藝術的影響是巨大的,而藝術也反映出一定的宗教觀念,給宗教以影響。最終決定宗教和藝術發(fā)展的是經濟基礎,它們反映經濟基礎,為經濟基礎所決定。2、藝術與哲學的關系哲學作為一定的世界觀,必然要對藝術創(chuàng)作互動發(fā)生影響,藝術不但要反映一定的哲學觀念,而且給一定的世界觀的形成以積極的影響。二、藝術與社會生活(一)藝術來源于社會生活,是社會生活的反映(二)藝術反映全面的社會生活藝術反映全面的社會生活,是社會生活中,各種領域、各種事物的全面的反映。三、藝術與社會生產(一)藝術是一種生產形態(tài)藝術不僅是社會意識形態(tài),而且又是一種生產形態(tài)。(二)藝術是一種特殊的生產形態(tài),即精神生產形態(tài)藝術作為一種生產形態(tài),也有著生產的一般性質;藝術創(chuàng)作活動作為一種生產勞動活動,也有著一般生產勞動所具有的實踐性、目的性、知覺性、工藝過程的可控性、材料媒介的可選擇性、整個生產勞動過程的可表述性,等等;產品即藝術作品,也與一般物質產品相似,有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的商品的二重性。但藝術生產的本質是精神生產,是一種精神生產形態(tài)。(三)藝術作為“藝術生產”的實質和意義藝術反映社會生活和對生活的審美認識、審美情感、審美理想。藝術作為“藝術生產”是一種自由的精神生產,審美創(chuàng)造,審美是它的本質特征。第二節(jié)藝術的認識本質一、藝術以特有的方式“掌握”世界(一)藝術是對世界的一種認識藝術是社會生活的反映,實際上就是對社會生活、對世界的一種認識。(二)藝術以特有的方式“掌握”世界1、藝術與宗教的區(qū)別宗教的“掌握世界的方式”或反映社會生活的途徑,主要是通過“佛”、“菩薩”、“上帝”、“真主”等虛幻的觀念,顛倒實際的。藝術的方式是真實地認識世界和反映社會生活,真實性是藝術的生命。一切優(yōu)秀的藝術作品都有一定的真實性。作為宗教對象的神,顯示的是人的本質的異化,人們在對它頂禮膜拜時,只能感到一股壓迫自己的巨大力量;而藝術形象顯示的是人的本質力量的對象化,人們在欣賞藝術美的時候,也認識到自身的本質力量,從而得到審美的享受。2、藝術與哲學的區(qū)別哲學在本質上是尋求真理的,在追求真理或真實性上,與宗教完全不同,而與藝術相同或相似。但在“掌握世界的方式”上,哲學與藝術迥異。哲學是抽象的,藝術的形象是具體可感、鮮明生動的。哲學主要是作用于人們的理智,而藝術作用于人們的理智的同時,還強烈地作用于人們的情感,給人以審美享受。二、藝術用形象反映世界藝術與其他社會意識形態(tài)的根本不同,最基本的一點是具體可感的形象性。(一)形象性是藝術的基本特征藝術形象有三大特征:具體性、概括性、感染性。(二)藝術形象是感性與理性的統(tǒng)一感性與理性的統(tǒng)一,是藝術形象的一個重要特征。(三)藝術形象是主觀與客觀的統(tǒng)一藝術形象是藝術家按照他對社會生活的獨特的審美認識創(chuàng)造出來的,既有客觀的現實生活的根源,又有主觀的意識作用,是主觀與客觀的統(tǒng)一。三、藝術反映世界的真實性藝術形象的真實性,是一切優(yōu)秀藝術作品的基本要求。(一)藝術反映客觀世界的真實性――再現的真實藝術品的形象要符合它所反映的客觀事物實際,符合它所反映的社會生活實際。這是一般再現形或再現性藝術的基本要求和基本特征。(二)藝術反映主觀世界的真實性――表現的真實表現,是指藝術家運用藝術表現手段表達自己的情感體驗和審美理想,在創(chuàng)作手法上偏重于理想地、情感地表現對象或拋棄具體的物象,追求超感覺的內容和觀念,常常采取象征、寓意、夸張、變形、抽象等藝術語言,以突破感受的經驗習慣;在創(chuàng)作傾向上,偏重于表現主體意識,直抒胸懷。表現性藝術具有震撼人心、高度概括、不求形似等特點,是中外藝術史上的另一主要傾向。藝術的真實性包括兩個相互聯(lián)系、融合、統(tǒng)一的方面:A、反映客觀世界的真實或再現的真實。B、反映主觀世界的真實或表現的真實。(三)高度真實的藝術形象與藝術典型第三節(jié)藝術的審美本質審美是藝術區(qū)別于其他社會事物的根本性質。一、藝術與美的關系(一)藝術反映現實美(二)藝術創(chuàng)造藝術美藝術不僅可以反映現實美,而且可以創(chuàng)造藝術美,可以通過主體的意識作用把現實中原本不美的或丑的事物轉化為藝術美。(三)藝術是審美對象藝術作為社會意識形態(tài),是現實美的反映,也是整個社會生活的反映;藝術作為特殊的精神生產形態(tài),又是生產藝術作品、創(chuàng)造藝術美的;藝術作品一旦創(chuàng)作完成,就成為一件物態(tài)化了的社會文化財富,成為欣賞者即觀眾的審美對象。二、藝術的審美本質(一)人與現實的審美關系審美關系:作為審美主體的人,通過審美實踐活動,在審美客體中發(fā)現、感知、認識和欣賞它的美,或把握它的其他美學特征,如崇高、滑稽、丑等等。人與現實的審美關系,就是審美主體與審美客體的美學關系。(二)美的本質與美感的本質藝術作品的藝術美,是真、善、美三位一體、高度統(tǒng)一的。在審美基礎上形成的審美觀念,是美感產生的根源。當客觀事物的美與審美主體的審美觀念相符合,于是產生了美的感受與感動,既有感官的快適,又有理性的滿足,整個身心都感到愉悅,這就是美感。(三)藝術是藝術家審美觀念的表現形態(tài)藝術是藝術家對現實生活審美認識的表現形式。藝術反映現實生活,反映現實中的自然美和社會美,但它并不就是客觀的現實生活,不就是現實中的美;而是通過藝術家的審美意識,反映現實生活和現實生活中的美,并且用物質手段將他的審美觀念傳達出來,表現出來。藝術在本質上說,就是藝術家審美意識或審美觀念的一種表現形態(tài)。三、情感在藝術中的作用和地位(一)藝術的一般審美特征1、實踐性與主體性2、合目的性與合規(guī)律性3、形象性4、形式美與形式感5、創(chuàng)造性6、情感性(二)藝術的情感特征一切文學藝術都是情感的藝術,沒有情感也就沒有藝術。在美感中,情感是美感的重要構成因素,沒有美的感受與感動之情,則不成其為美感。第二章藝術門類論[教學的目的和要求]了解藝術門類的多樣性、各主要藝術門類的基本情況,理解并掌握藝術門類的最科學劃分方法(a表演藝術:音樂、舞蹈、雜技;b造型藝術:繪畫、雕塑、工藝、建筑、園林、盆景、化妝、攝影、書法、篆刻、現代設計;c語言藝術:詩歌、小說、散文、曲藝文學、戲曲文學、廣播文學、電影文學、電視文學;d綜合藝術:曲藝、戲曲、電影、電視、網絡藝術)充分理解各主要藝術門類的根本特征以及各門類藝術之間的關系。[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藝術的分類方法、各主要藝術門類的根本特征以及各門類藝術之間的關系;各門類藝術之間的關系,即藝術的通感第一節(jié)藝術的分類整個藝術系統(tǒng),由眾多不同的藝術門類組成。各門類有特殊規(guī)律。一、藝術門類的多樣性:原始狀態(tài)的藝術只有兩種類型:造型藝術與歌舞藝術。隨著生產力的發(fā)展和社會文化生活的演進,以及藝術本身在實踐過程中的發(fā)展,藝術門類漸趨多樣化。二、藝術門類的劃分1、以藝術形態(tài)的存在方式為標準,分為三個類型:空間藝術,包括繪畫、工藝美術、攝影藝術、建筑藝術和園林藝術等。時間藝術,包括音樂、文學、曲藝等。時空藝術,包括戲劇、電影、電視劇、舞蹈和雜技等。2、以藝術形態(tài)的感知方式為標準,分為四個類型:(1)視覺藝術:繪畫、雕塑、工藝美術、攝影藝術、舞蹈、雜技、建筑藝術和園林藝術等。(2)聽覺藝術:音樂、曲藝等。(3)視聽藝術:戲劇、電影、電視劇等。(4)想象藝術:文學等。3、以藝術形態(tài)的創(chuàng)造方式為依據,分為四個類型:(1)造型藝術:繪畫、雕塑、工藝美術、攝影藝術、建筑藝術和園林藝術等。(2)表演藝術:音樂、舞蹈、戲劇、曲藝和雜技等。(3)語言藝術:文學的各種樣式。(4)綜合藝術:電影、電視劇等。第二節(jié)主要藝術門類一、美術“美術”是采用造型手段塑造視覺形象的眾多藝術類型的總稱。(一)美術的主要特征造型性與造型性相一致的是視覺性靜止性美術作品中可視的造型又是靜止的(二)美術的主要類型繪畫:是以線條、色彩、塊面等造型手段,塑造具有一定內涵和意味的平面視覺形象的藝術樣式。繪畫因為使用的物質材料和技法的不同,可分為:油畫、水墨畫、版畫、水彩畫、水粉畫、壁畫、素描等。雕塑:是最具有實體感的造型藝術類型。雕塑題材,只適合于可以通過靜態(tài)形體來表現的內容。形象具有單純性,注重發(fā)揮材質的審美作用。工藝美術:品類繁多,有陶瓷工藝、金屬工藝、竹木工藝、編織工藝、印染工藝、玻璃工藝、漆器工藝、服裝工藝和石雕、玉雕、骨雕等也有專供觀賞的工藝美術品,如玉雕、景泰藍工藝、陶瓷雕塑、金銀擺件和一些其他特種工藝?,F代工業(yè)設計:對美化生活有突出貢獻。是二十世紀中葉發(fā)展起來的一個新興藝術范疇。書法:是文字書寫的藝術,藝術特征主要把握兩點:其一是抽象性,通過用筆、結構和章法等技巧的運用,創(chuàng)造特有的形式美。其二是形與意的結合,在抽象的形式之中,包涵著深厚的意識。書法根據字體的不同,分為篆、隸、楷、行、草五個基本類型。篆書起源于古老的甲骨文,秦漢之際,演化為隸書。魏晉南北朝,盛行楷書,然后出現行書和草書。二、音樂(一)音樂的主要特征音樂是“以聲表情”的藝術,是在時間過程中展示的訴諸聽覺的一門藝術?;臼侄问怯糜薪M織的樂音構成有特定精神內涵的音響結構形式。1、音響的藝術:樂音使用的物質材料,是由物體震動所發(fā)出的音響,是音響的藝術。音樂藝術的實體是樂曲。樂曲由旋律、節(jié)奏、調式、曲式、和聲、復調等要素構成。2、抒情的藝術:音樂特別專注于表現情感(1)音樂不再現現實生活中的物質形式,而只是表現從其中體驗到的情感。(2)音樂中表現的情感是抽象的、直接的。(3)音樂表達情感的特殊方式,還帶來欣賞的特殊性。(二)音樂的類型按照使用工具的不同,分為器樂和聲樂兩大類。器樂中又分為管弦樂、銅管樂和打擊樂。按體裁不同,分為獨奏、齊奏、重奏、交響曲、協(xié)奏曲、奏鳴曲、組曲和獨唱、重唱、合唱、歌劇等。(1)獨奏:是由一個RY奏的器樂作品(2)交響曲:是充分發(fā)揮各種樂器的功能和表現的大型樂曲(3)協(xié)奏曲:是一件或幾件樂器的獨奏與管弦樂隊的演奏相互配合的大型樂曲,一般以獨奏樂器而定名。如鋼琴協(xié)奏曲、小提琴協(xié)奏曲等等。(4)鳴奏曲:是由三個或四個樂章構成的大型樂曲,可以由鋼琴獨奏,也可以由一件其他樂器與鋼琴合奏。(5)重唱:是每個聲部由一RY唱的多聲部聲樂形式,有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等等。(6)合唱:是一種大型聲樂形式。(7)歌?。菏且詰騽⌒问絹碚故镜囊魳匪囆g。三、舞蹈(一)舞蹈的主要特征舞蹈是在一定的空間與時間中展示的視覺藝術,以有韻律的人體動作(律動)為主要表現手段。主要特征:動作性、抒情性、同音樂的密切聯(lián)系。(1)動作性:舞蹈是用手勢說話的藝術。動作有一定標準:第一舞蹈動作必須具備規(guī)范性和技巧性第二必須有內涵。舞蹈演員的一招一式、一動一靜,都與所扮演的人物內心活動相對應。第三要講究形式美。動作經過高度美化和規(guī)范化。具有嚴格的程式,講究節(jié)奏和韻律。第四要注重風格。如西班牙舞的風格特點是瀟灑熱烈。(2)抒情性舞蹈長于抒情。(3)與音樂的密切聯(lián)系舞蹈與音樂共生共存,要與音樂結合在一起,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1)舞蹈與音樂之間存在著共同點:節(jié)奏、抒情性、都是在時間過程中展示。(2)舞蹈需要音樂的激發(fā)與強化。離開樂音,舞蹈難以充分表達感情。(3)舞蹈創(chuàng)作要對照音樂來進行。由于舞蹈與音樂有著共同的節(jié)奏、韻律、和情感內容,而且是同步展示的,兩者必須高度地協(xié)調一致。(二)舞蹈的類型兩個方面來劃分:(1)按體裁分:獨舞、雙人舞、群舞和舞劇。獨舞:也稱單人舞,即由一人表演的舞蹈。雙人舞:有兩人表演的舞蹈。有獨立的作品,也有屬于舞劇或其他大型舞蹈中的片斷。群舞:人數不等的多人舞。舞?。河袘騽∏楣?jié)的最大型的舞蹈藝術樣式,具有較強的綜合性。(2)按美學特征:芭蕾舞、中國古典舞、民間舞和現代舞等。芭蕾舞:原是西方最主要的舞蹈類型,近代以來傳遍了世界。原文有兩個涵義:一個是指一種西方的古典舞蹈;另一個是指舞劇。中國古典舞:是具有深厚傳統(tǒng)和鮮明民族特色的中國主要的舞蹈類型。講究“手、眼、身、法、步”的應用和“精、氣、神”的張揚。民間舞:泛指各個國家、民族和地區(qū)長期流傳于民間的舞蹈樣式。現代舞:二十世紀初期在歐洲興起的現代主義藝術的一部分。四、戲劇戲劇是由演員扮演人物、當眾展示故事情節(jié)的藝術門類。戲劇有四個要素:演員、導演、劇本和舞臺美術。(一)戲劇的主要特征主要特征:戲劇行動和戲劇沖突(1)戲劇行動:行動是最基本的表現形式與手段。必須符合戲劇藝術特定的要求。(2)戲劇沖突:戲劇情節(jié)內容的特點是沖突。戲劇包括一切具有戲劇特征的藝術種類和樣式。除了話劇之外,還有戲曲、歌劇、舞劇、和音樂劇等等。戲劇表演的歌舞化,是戲曲藝術最突出的一個特征。戲曲:是中國傳統(tǒng)戲劇形式。包括京劇和各種地方戲曲。戲曲除了具備戲劇的基本要素和特征之外,還有形式手法的特殊性。音樂?。浩鹪从跉W洲的通俗歌舞劇,十九世紀中葉之后在美國紐約得到發(fā)展,逐漸成為富有商業(yè)性的大眾化的藝術品種,并流傳到世界各地。(二)戲劇的類型類型的劃分,一般是從話劇著眼:傳統(tǒng)的觀點分為悲劇、喜劇和正劇三大類?,F代,(1)以題材為標準,分為歷史劇、現代劇、神話劇、童話劇等等(2)從演出形式來分,有劇場的戲劇、街頭劇、廣場劇等。1、悲?。浩鹪从诠畔ED。思想內涵一般表現正義斗爭在一定條件下不可避免地遭受挫折或失敗,以美好理想的破滅,斥惡揚善,給人以激勵和啟迪。悲劇由于題材范圍的不同,分為四種類型:(1)英雄悲劇。表現英雄人物,歌頌崇高精神和偉大人格。(2)性格悲劇。由于人物內在性格的矛盾或弱點,所導致的悲劇。(3)命運悲劇。惡劣的命運所產生的悲劇。(4)社會悲劇。由于社會生活中存在的深刻矛盾所造成的悲劇。2、喜?。涸从诠畔ED的狂歡歌舞和滑稽戲。喜劇必須具有可笑性。喜劇的類型:諷刺喜?。阂话闶菍ι鐣母鄤萘M行揭露和諷刺。幽默喜?。喝缭s劇《李逵負荊》歡樂喜劇:給人以輕松愉快和美好的感覺。正喜?。阂韵矂〉男问胶褪址?,嘲笑和否定腐朽勢力,贊美進步勢力和高尚人格。鬧?。禾貏e追求喜劇效果,手法高度夸張,人物漫畫化,情節(jié)可以離奇怪誕,使人不斷開懷大笑。3、正?。菏浅霈F較晚的戲劇類型。靈活地運用了喜劇、悲劇的有利因素,加強了表現生活的能力,適應戲劇發(fā)展的需要。五、攝影攝影的產生有賴于近代科學技術,1839年發(fā)明攝影術之后,攝影藝術成為最大眾化的藝術門類之一。(一)攝影的主要特征:造型性、空間性、靜止性、瞬間性等等。區(qū)別于造型藝術其他門類的有:(1)紀實性攝影藝術獨特的本質特性。(2)光與影的藝術光線和影調(包括彩色攝影的色調)是攝影的獨特造型手段,攝影被看作是光與影的藝術。(二)攝影藝術的類型按題材來劃分:新聞攝影、生活攝影、風光攝影、人像攝影、體育攝影、舞臺攝影、花卉攝影、靜物攝影和廣告攝影等等按體裁來劃分:獨幅照片、成組照片、連續(xù)照片和剪輯照片等。六、電影與電視電影是在攝影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電視在二次大戰(zhàn)后才進入實際應用。(一)電影與電視的主要特征:(1)運動的畫面語言。電影與電視主要依靠畫面來表現,由畫面構成的藝術語言是第一要素。(2)聲畫結合(3)時空轉換的自由性(4)追求逼真電影與電視基本特征一致,觀賞條件不同,藝術上有一些差異,電影的篇幅有較嚴格的限制,結構緊湊、描述簡練,畫面大,有利于呈現場面、渲染氣氛。(二)電影與電視的類型:電影的主要類型:故事片、美術片、科學教育片、新聞紀錄片四大片種。電視的主要類型:包括電影的類型,比電影更廣。有電視劇、音樂電視、電視散文、電視詩歌、電視文獻片等等。電視劇的類型:連續(xù)劇、系列劇、單本劇、短劇和小品等。電視文獻片:有如電視藝術中的報告文學。內容涉及歷史、人文、風光、政治、經濟等。七、文學以語言作為材料和手段來塑造形象和反映現實的,也稱為語言藝術。在藝術系統(tǒng)中,處于基礎地位,與其他藝術門類有廣泛聯(lián)系。(一)文學的主要特征(1)形象塑造的間接性。文學用語言塑造藝術形象,(2)藝術表現的廣泛性。文學使用的語言手段擁有無比廣泛的表現能力,有極大的廣泛性和靈活性。(二)文學的類型三種方式:“二分法”:韻文和散文“三分法”:敘事文學、抒情文學、戲劇文學“四分法”:詩歌、散文、小說、戲劇。詩歌最早的文學樣式,從詩、歌舞“三位一體”的原始藝術形式中分化出來。具有節(jié)奏性和韻律性,注重抒情,高度凝練。有抒情詩、敘事詩。根據語言格式不同,分為格律詩和自由詩。根據內容分為史詩、頌詩、愛情詩、諷刺詩、風景詩等等。散文應用廣泛,形式多樣,手法靈活,題材不受限制,“形散神不散”,表達方式自由靈活,主題立意集中,不尚虛構。小說塑造形象鮮明、富有個性的人物和設計生動的故事情節(jié)來反映生活、表達思想感情。同時使用多種表達方式和手法。類型有:短篇、中篇、長篇小說。戲劇文學也稱劇本,供戲劇演出用的文本。特點:利用人物對話刻劃人物性格、反映生活和表達思想感情;符合戲劇要求,有戲劇性;選材有限制、表現集中。戲劇文學中包含了電影文學劇本和電視文學劇本。八、建筑與園林旨在改造和美化人類自身的生活環(huán)境。(一)建筑:在原始的巢居、穴居基礎上發(fā)展起來,基本形式是利用固體材料來建造空間,滿足人的居住需要。1、建筑藝術的主要特征:(1)空間與實體統(tǒng)一在建筑中,空間與實體互為條件、相互依存,構成完整的建筑作品。如故宮的壯麗輝煌、巴黎圣母院的巍峨奇巧等。(2)藝術與技術結合建筑的藝術創(chuàng)作,必須憑借技術的支撐。意大利現代建筑家奈爾維說:“建筑是,而且必須是技術與藝術的綜合體,而并非是技術加藝術?!保?)風格性與象征性建筑體現著一個時代的物質和文化的發(fā)展水平。同時也顯示著那個時代的意識形態(tài)和美學觀念。具有時代標記的意義,反映了時代的面貌。具有民族和地域的特征。如歐洲的教堂、中國的陵園。表現特定的精神內涵。如紀念碑、殿堂、陵墓等。2、建筑的類型以功能為標準來劃分:民用建筑、公共建筑、工業(yè)建筑、賓館建筑、文教衛(wèi)生建筑、交通建筑、園林建筑、紀念性建筑、宗教性建筑、宮殿陵墓建筑等等。(二)園林1、園林藝術的主要特征:利用自然因素同時也利用人文因素旨在改善和美化生活環(huán)境所創(chuàng)造的一種場所。是人造的景觀,是自然的和自在的景觀的藝術再現。同時具有三個要素:(1)占有較大的固定空間,能夠容納人的游園活動(2)利用自然界的材料首先是植物材料(3)經過審美創(chuàng)造而且具有景觀的意義。2、園林的類型:園林一般指各種游憩境域。有庭院、宅園、花園、公園、植物園、動物園、城市綠化地帶和自然風景區(qū)等。從世界范圍看,園林的主要流派有三個:歐洲園林、阿拉伯園林和東方園林。(1)歐洲園林以法國園林為代表。呈規(guī)整性的幾何圖案,花壇、道路、水池、草坪、和修剪過的矮樹等互相配合,平坦寬闊、一覽無余。其中有精美的雕像,華麗、高雅。如凡爾賽宮園林。(2)阿拉伯園林發(fā)端于古巴巴比倫和波斯。因干旱缺水,重視水的利用。波斯園林以十字形道路交叉處的水池為中心,花圃下沉,低于地面,以利保持水分。建筑物位于園地一端。該格局成為一種傳統(tǒng),遍及中東、北非、西班牙和印度等地。(3)東方園林發(fā)端于中國,以中國園林為代表。中國園林建設始于殷周時代。秦漢時的帝皇宮苑以具很大規(guī)模。以湖水為中心,堆山建島,修筑宮室。這“一池三山”的格局,形成中國園林的傳統(tǒng)。中國園林分北方園林和南方園林兩大派。北方園林如頤和園,規(guī)模宏大、豪華富麗,南方園林如蘇州園林,設計精巧,風格雅致。3、園林與建筑的密切聯(lián)系;一般來說,園林中不能沒有某些形式的建筑,而建筑只要有條件,就會帶上園林。從中國園林看,用于園林的建筑,一般是亭、臺、橋、廊和水榭、塔、樓、堂、館等。九、其它藝術門類(一)曲藝:中國傳統(tǒng)說唱表演藝術的總稱。1982年統(tǒng)計,現代國內流傳的曲藝品種有341種。其中漢族的曲種可歸為四大類:評話、鼓曲、快板和相聲。還有東北、內蒙古的二人轉、四川清音、河南墜子、安徽鳳陽花鼓、維吾爾族說唱、蒙古族的好來寶等等。(二)木偶;由人操作人工制作的擬人形象進行表演的一種藝術形式。由于造型手段和操作技法的不同,分為多種類型,如提線木偶、布袋木偶等。第三節(jié)各門藝術之間的關系一、各種藝術的相互聯(lián)系藝術各門類之間的關系,不知是相互區(qū)別、相互獨立,而又是相互聯(lián)系和相互通融的。如電影藝術,綜合了攝影、文學、戲劇表演和美術、音樂等多種因素。不同的藝術門類能夠相互聯(lián)系并結合在一起,是因為:1、有共同的本質,即都是客觀世界在人的意識領域的審美反映,都是以感性形象來反映世界。2、不同的藝術門類之間具有共同的特點。如雕塑和建筑都是在空間展示的,同屬于空間藝術。3、有些藝術門類表現方式或功能有不可分離的關系,如舞蹈和音樂。不同藝術之間的聯(lián)系和通融,存在著多種不同的方式。主要方式大致可以歸納為以下幾種:(一)吸收與借鑒一種藝術經常會從其他藝術中吸收自己需要的東西。(二)配合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藝術出現在一件作品中,形成統(tǒng)一和諧的整體,但是并不改變各自的性質。(三)結合兩種以上的藝術結合成為一個整體,不可分離,也沒有各自獨立的價值。二、藝術在分化與綜合中發(fā)展藝術在自身的發(fā)展中,不斷地經歷著分化與綜合的過程。詩歌和音樂從原始歌舞藝術中分離出來,成為各自獨立的藝術門類,這可能是第一次分化。文學在詩歌之后,又出現了散文,繼而出現了小說、戲劇文學等。音樂逐漸形成器樂和聲樂兩大部分,其中器樂又發(fā)展為各自演奏形式,直到規(guī)模較大的交響樂;聲樂也形成了許多樣式,與戲劇結合,產生了歌劇。舞蹈也在發(fā)展中形成了獨舞、雙人舞、群舞和舞劇等等。第三章藝術發(fā)展論[教學的目的和要求]了解藝術發(fā)生的歷史過程、歷史上對藝術發(fā)展規(guī)律的研究及世界各民族藝術的多元存在,理解藝術發(fā)生的根本動力是生產勞動實踐,洞悉各民族藝術的相互影響與融合,掌握藝術發(fā)生的幾種主要理論、藝術發(fā)展的他律性和自律性、藝術民族性與世界性的辨證關系。[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藝術發(fā)生的幾種主要理論,特別是深刻領會馬克思主義的生產勞動實踐論。正確理解藝術發(fā)展的他律性和自律性、藝術民族性與世界性的辨證關系;藝術發(fā)展的他律性和自律性第一節(jié)藝術的發(fā)生一、歷史上關于藝術發(fā)生的幾種主要理論(一)游戲說游戲說由十八世紀德國思想家席勒和十九世紀英國哲學家斯賓塞提出,藝術史家曾把這種學說稱之為“席勒――斯賓塞理論”。席勒認為,藝術發(fā)生的真正原因是以外觀為目的的游戲沖動。為什么會游戲呢?精力過剩。游戲就是過剩精力的發(fā)泄。當人擺脫了實用的功利目的,才能產生自由的游戲,正是這種無功利的、無目的的自由游戲,推動了藝術的發(fā)生。喜悅的無規(guī)則的跳躍逐漸成為舞蹈,發(fā)之于情的聲音逐漸成為歌曲。斯賓塞近一步發(fā)揮了席勒的理論。他認為,游戲與審美有一個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兩者都不能直接有助于維持生命,都于功利無關。游戲雖然沒有實際的功利價值,游戲對個人和整個民族都具有生物學上的價值。普列漢諾夫在《論藝術――沒有地址的信》一書中對游戲說做了激烈的批評。他認為勞動先于游戲,先于藝術。先有勞動,然后才有游戲,才有藝術。(二)巫術說藝術起源于巫術,是二十世紀以來西方藝術發(fā)生學中影響最大的一種理論。巫術說最早由英國人類學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書中提出,原始藝術起源于原始巫術,而原始巫術根植于原始人萬物有靈的世界觀,他說:“野蠻人的世界觀就是給一切現象憑空加上無所不在的人格化的神靈的任性作用……古代的野蠻人讓這些幻象來塞滿自己的住宅、周圍的環(huán)境、廣大的地面和天空。”另一位英國人類學家弗雷澤,在他的名著《金枝》中則把這種關系歸納為倆類:“基于相似律的法術叫做”順勢巫術“或”模擬巫術“?;诮佑|律或觸染律的法術叫做'接觸巫術'。”原始人想使某人死掉,便收集他身上的指甲、頭發(fā)、眉毛、唾液,用蜂蠟粘成人像,連續(xù)七夜在燈焰上烤化。通過接觸仇人的指甲等物可稱之為“接觸巫術”,模仿人像可稱為“模擬巫術”。(三)勞動說沃拉斯切克、畢歇爾、希爾恩都強調音樂、舞蹈的特征是節(jié)奏,而音樂、舞蹈的節(jié)奏又來源于勞動的節(jié)奏,因而勞動是藝術發(fā)生的直接動力。普列漢諾夫贊成藝術發(fā)生于勞動的觀點。他說:“原始人在勞動時總是伴著唱歌。音調和歌詞完全是次要的。主要的是節(jié)奏。歌的節(jié)奏恰恰再現著工作的節(jié)奏,――音樂起源于勞動?!庇终f:“原始社會的生產者所服從的拍子又是由什么決定的呢?為什么在他的生產性運動中恰好遵照著這種而非另一種節(jié)奏呢?這決定于一定生產的技術。在原始部落那里,每種勞動都有自己的歌,歌的拍子總是十分精確地適應于這種勞動所特有的生產勞動的節(jié)奏。”二藝術發(fā)生的根本動力(一)生產勞動實踐為藝術的發(fā)生創(chuàng)造了前提首先,勞動使猿爪變?yōu)槿耸?,猿腦變?yōu)槿四X,這是從猿到人轉化中具有決定意義的一步。其次,勞動推動了語言的產生,勞動與語言又進一步推動了意識的產生,“這便是人同其他動物的最后的本質的區(qū)別”。再次,勞動推動了工具的制造。當勞動促進了人手、人腦、語言、意識產生之后,經過了幾千萬年的量的積累,終于產生了自然界進化過程中最有意義的飛躍:第一把石刀產生了,人成為制造生產工具的動物,工具的產生是猿轉變?yōu)槿说臉酥?。恩格斯說:“勞動是從制造工具開始的?!庇终f:“人類社會區(qū)別于猿群的特征又是什么呢?是勞動?!痹诠ぞ吆腿祟惿鐣a生之前的勞動是“萌芽狀態(tài)的勞動”。隨著工具的產生,轉變?yōu)椤罢嬲膭趧印比说漠a生為藝術的發(fā)展提供了前提。只有人的靈巧的雙手才產生了繪畫和雕塑,人的歌喉產生動聽的歌曲,人的肢體產生優(yōu)美的舞姿。(二)生產勞動實踐推動著思想與感情的產生,為藝術的發(fā)生創(chuàng)造了第一個必要的條件。勞動是人們有意識、有目的的使用工具、征服自然以滿足自己物質需要的活動。第一種結果是勞動的結果與原來的預想不一致,導致了圖騰和巫術的產生。第二種結果:勞動的結果與原來預想的一致,導致人的征服欲、創(chuàng)造欲的發(fā)生。(三)生產勞動推動著審美意識的產生和發(fā)展,為藝術的發(fā)生創(chuàng)造了第二個必要的條件。審美是人類在生產勞動實踐中產生的。當人類制成擺脫動物界的第一把石刀時,是否成為第一個審美對象呢?不。那第一把石刀僅僅是為了實用,而不是為了審美。實用的觀點先于審美的觀點。審美的發(fā)生過程大約經歷三個階段:僅僅具有實用性而沒有審美性――既具有實用性又具有審美性――僅僅具有審美性。美感發(fā)生過程中最大的一次歷史飛躍就是人們終于擺脫了對象的實用價值和功利內容,僅僅把對象的形式視為審美對象。藝術,從一定意義上說,就是人創(chuàng)造的具有審美價值的、表現思想感情的精神產品。所以,人是藝術發(fā)生的前提,審美性、情感性是藝術發(fā)生的必要條件,當前提和條件具備之后,藝術的發(fā)生就是必然的了。(四)生產勞動實踐是原始藝術發(fā)生的直接動因。生產勞動不僅創(chuàng)造了藝術發(fā)生的前提和條件,而且成為藝術發(fā)生的直接動因。建筑藝術黑格爾說,藝術史的起點是建筑。從建筑到建筑藝術的飛躍是美與情感在建筑物上的凝固。建筑。是人類征服自然的重大勝利,是人的本質力量的對象化,會引起人們精神上的巨大喜悅。于是,在實用的基礎上美化它,使建筑邁入了藝術的殿堂。人類最古老的藝術種類就是這樣在勞動的基礎上產生了。造型藝術原始造型藝術的主要特點是:第一,題材是動物而不是植物,由原始的狩獵生活所決定。第二,高度的寫實性。決定于原始的狩獵生活。有對客觀對象的敏銳的、正確的觀察能力;有應用感覺器官與運動器官的創(chuàng)作能力。裝潢藝術原始裝潢藝術根源于原始生產實踐活動。第一類是對人類或動物形態(tài)的模擬。第二類是幾何形圖形。第三類是刻在武器上的圖形。那是部落的標志,源于狩獵生活。舞蹈原始舞蹈是原始的審美情感直率、有力的表現。分為模仿式與操練式兩種。根源于生產勞動實踐。音樂在人類發(fā)展的最初階段,音樂最突出的特征不是旋律,而是節(jié)奏。大多為舞蹈做伴奏,舞蹈有鮮明的節(jié)奏;最初的樂器是打擊樂器,在石片上磨制一孔,懸掛敲擊出簡單的節(jié)奏。因為節(jié)奏是原始音樂的突出特點,無法表達復雜的思想,因而,音樂、舞蹈、詩歌三位一體的形式就成為必然。詩歌原始人在集體勞動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