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病害課件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75ab7c06ec8087149fdf7cd8681952f/375ab7c06ec8087149fdf7cd8681952f1.gif)
![小麥病害課件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75ab7c06ec8087149fdf7cd8681952f/375ab7c06ec8087149fdf7cd8681952f2.gif)
![小麥病害課件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75ab7c06ec8087149fdf7cd8681952f/375ab7c06ec8087149fdf7cd8681952f3.gif)
![小麥病害課件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75ab7c06ec8087149fdf7cd8681952f/375ab7c06ec8087149fdf7cd8681952f4.gif)
![小麥病害課件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75ab7c06ec8087149fdf7cd8681952f/375ab7c06ec8087149fdf7cd8681952f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xx小麥病害
小麥銹病及小麥赤霉病1xx小麥主要病害種類
小麥銹病、小麥白粉病、小麥赤霉病、小麥紋枯病、小麥黑穗病類、小麥全蝕病、小麥病毒病、小麥線蟲病、毒麥等。
2xx小麥銹病
三種銹病的共同特點是在被害處產(chǎn)生夏孢子堆,后期在病部生成黑色的冬孢子堆?!皸l銹成行、葉銹亂、稈銹是個大紅斑”。3xx小麥銹病△癥狀條銹病
主要為害葉片,也為害葉鞘、稈和穗部。夏孢子堆鮮黃色,長橢圓形,成行排列。冬孢子堆黑色,狹長形,埋于表皮下,表皮不開裂。4xx小麥銹病△癥狀葉銹病
主要為害葉片,很少危害葉鞘、莖稈。夏孢子堆橘紅色,圓形至長橢圓形,排列不規(guī),散出黃褐色夏孢子。冬孢子堆黑色,長橢圓形,散生,埋于表皮下。5xx小麥銹病△癥狀稈銹病
主要發(fā)生在莖稈及葉鞘上,嚴重時,葉及穗上也可發(fā)生。夏孢子堆大,長橢圓形,深褐色,排列不規(guī)則,表皮很早開裂并外翻。冬孢子堆黑色,長橢圓形,表皮開裂,散出冬孢子。6xx小麥銹病△癥狀
小麥銹病1條銹2條銹菌夏孢子3條銹菌冬孢子4葉銹5葉銹菌夏孢子6葉銹菌冬孢子7稈銹8稈銹菌夏孢子9稈銹菌冬孢子7xx小麥銹病△癥狀(條銹病)夏孢子堆冬孢子堆8xx小麥銹病△癥狀(葉銹病)夏孢子堆9xx小麥銹病△癥狀(桿銹病)夏孢子堆10xx小麥銹病△病原
三種銹病均屬擔子菌亞門,柄銹菌屬真菌。
小麥條銹病的病原菌為條形柄銹菌PucciniastriiformisWest.f.sp.triticiEriks.;小麥葉銹病的病原菌為小麥隱匿柄銹菌PucciniareconditeRob.exDesm.f.sp.triticiErikss.etHenn.;在我國轉主寄主未得到證實,國外證實是唐松草和小烏頭。小麥稈銹病的病原菌為禾柄銹菌PucciciniagraminisPers.f.sp.triticiErikss.etHenn.,轉主寄主是小檗和十大功勞。小麥銹菌均為專性寄生,有明顯的生理分化現(xiàn)象。
11xx小麥銹病△發(fā)病特點
小麥銹病的病原菌只能在寄主上發(fā)育和繁殖,并通過夏孢子傳播為害,氣流是主要傳播媒介。當夏孢子成熟后,只要有輕微的氣流,就會從夏孢子堆中向外飛散,可隨氣流上升到5000km以上的高空,傳送到幾百km以外的地區(qū),造成小麥病害的大流行。
12xx小麥銹病△發(fā)病特點
夏孢子萌發(fā)產(chǎn)生芽管侵入寄主,在寄主表皮下形成夏孢子堆。夏孢子成熟后突破表皮隨氣流傳播,進行多次再侵染,造成銹病流行。小麥三種銹菌對濕度的要求基本相同,都需要有飽和濕度。小麥葉片及孢子表面必須有4~6h的水膜存在,病菌才能侵入寄主。故多雨、多霧或田間濕潤、結露的情況下,銹病容易流行。13xx小麥銹病△防治方法
農(nóng)業(yè)防治
(1)選用抗病品種是防治小麥銹病最經(jīng)濟而有效的辦法。(2)精耕細耙,消滅雜草和自生麥苗,控制越夏菌源。(3)避免過早播種,可顯著減輕冬小麥幼苗發(fā)病,減少越冬菌源。14xx小麥銹病△防治方法
農(nóng)業(yè)防治
(4)合理密植和適量適時追肥,避免過多過晚施用氮肥,增施磷、鉀肥,促進小麥生長發(fā)育。(5)銹病發(fā)生時,南方多雨麥區(qū)要開溝排水,北方干旱麥區(qū)要及時灌水,可減少損失。15xx小麥銹病△防治方法
藥劑防治
條銹病和葉銹病在病葉普遍率1%~10%時,開始防治;稈銹病在病稈嚴重率在1%以上時,立即防治。16xx小麥銹病△防治方法
藥劑防治
(1)藥劑拌種在冬小麥苗期常發(fā)病區(qū),可選用2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用種子重量的0.3%拌種。(2)藥劑噴霧冬小麥苗期發(fā)病早的地區(qū)或地塊,可用25%三唑酮,或萎銹散,或葉銹特可濕性粉劑噴灑幼苗。一般噴藥1~2次,如果流行時間早,流行速度快,又是感病品種,則噴藥2~3次。17xx小麥銹病小結
小麥銹病的種類:條銹、葉銹和桿銹小麥銹病的癥狀:夏孢子堆與冬孢子堆小麥銹病的病原:均為真菌擔子菌亞門柄銹菌屬。小麥銹病的發(fā)生特點:以菌絲在病株內越冬,以夏孢子通過高空氣流傳播。專性寄生,葉銹與桿銹有轉主寄生現(xiàn)象。條銹發(fā)生最早、葉銹發(fā)生最普遍、桿銹為害最重。小麥銹病的防治:關鍵是選用抗病品種.18xx小麥銹病作業(yè)
如何從癥狀上區(qū)別三種小麥銹病?小麥銹病是由什么病原引起的?調整小麥播種期能否減輕小麥銹病的發(fā)生?為什么?小麥銹病的發(fā)生特點如何?19xx小麥赤霉病
小麥赤霉病屬于世界性病害,主要分布在氣候濕潤多雨的溫帶地區(qū)。小麥赤霉病不僅影響小麥產(chǎn)量,而且使小麥品質下降,出粉率降低。感病麥粒內含有多種毒素,可引起人、畜中毒。20xx小麥赤霉病
21xx小麥赤霉病
※癥狀
小麥赤霉病在小麥各個生育期均能發(fā)生。在苗期形成苗枯,在成株期形成莖基腐爛和穗腐,其中以穗腐危害最嚴重。22xx小麥赤霉病
※癥狀苗枯
種子帶菌引起苗枯,使芽鞘和根鞘變成黃褐色、水漬狀腐爛,地上部葉色發(fā)黃,重者幼苗出土不久即死亡。23xx小麥赤霉病
※癥狀基腐
小麥的莖基部變褐腐爛,嚴重時整株枯死。穗腐
發(fā)病初期在小穗基部產(chǎn)生水漬狀斑點,后逐漸褪色失綠呈褐色病斑,潮濕時在穎殼合縫處及小穗基部產(chǎn)生粉紅色霉層。病害可向上、向下蔓延擴展,使小穗甚至整個麥穗變黃枯死。后期在病部出現(xiàn)紫黑色粗糙的小顆粒。24xx小麥赤霉病
※癥狀25xx小麥赤霉病
※病原
有性態(tài)為玉蜀黍赤霉Gibberellazeae(Schw.)Petch.,屬子囊菌亞門,赤霉屬真菌。無性態(tài)為禾谷鐮刀菌FusariumgraminearumSchw.,屬半知菌亞門,鐮孢屬真菌。病菌腐生能力強。26xx小麥赤霉病
※發(fā)病特點
以子囊殼、菌絲體和分生孢子在各種寄主植物的病殘體上越冬。此外土壤和帶病種子也是重要的越冬場所。帶病種子和病殘體上的子囊殼、分生孢子是下一生長季節(jié)的主要初侵染來源。小麥抽穗至揚花末期是最易感病期。此時,越冬場所的子囊孢子借氣流和風雨傳播落在麥穗上,萌發(fā)侵入花藥,在潮濕條件下,病部可產(chǎn)生分生孢子,借氣流和雨水傳播進行多次再侵染。
27xx小麥赤霉病
※發(fā)病特點
菌源數(shù)量大;開花期雨日多,地勢低洼,排水不良,造成田間濕度大,有利于病害發(fā)生。28xx小麥赤霉病
※防治方法1.農(nóng)業(yè)防治(1)因地制宜選用抗(耐)病品種。(2)精選種子,減少種子帶菌率。(3)在小麥揚花前盡可能處理完病殘體;小麥收獲后及時翻耕滅茬,促使病殘體快速腐爛,減少田間菌源數(shù)量。(4)合理密植;控制氮肥的施用量;多雨地區(qū)要注意排水降濕。29xx小麥赤霉病
※防治方法2.藥劑防治(1)種子處理可選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每l00kg種子用藥100~200g濕拌。(2)噴藥防治小麥揚花達10%以上時選用25%施??巳橛停?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常規(guī)噴霧。30xx小麥赤霉病
小結小麥赤霉病的為害:小麥赤霉病的癥狀:病狀為穗腐;病征為前期為粉紅色的霉層、后期為黑色的粒物。病原:1、真菌擔子菌亞門赤霉屬;2、粉紅色的霉層為分生孢子;后期為黑色的粒物為子囊殼,內生子囊多個,子囊內生8個紡錘形多隔的子囊孢子。3、子囊孢子腐生性很強。發(fā)生規(guī)律:侵染循環(huán)以菌絲在土表基物上越冬,春季產(chǎn)生子囊殼、子囊、子囊孢子隨氣流傳播到開花的花藥、花絲上腐生,再形成菌絲寄生使之穗腐并形成粉紅色霉層。后期形成黑色粒狀物。子囊孢子隨氣流傳播到土表基物上進行腐生,后越冬。綜合防治:農(nóng)業(yè)防治是基礎,輔以藥劑防治。藥劑防治的關鍵是抽穗揚花期。31xx小麥赤霉病
作業(yè)1、小麥赤霉病的病狀是什么?病征是什么?2、小麥赤霉病的藥劑防治關鍵是什么?3、為什么冬麥區(qū)藥劑防治小麥赤霉病的關鍵時期是在抽穗揚花期?4、小麥赤霉病是由什么病原引起的?32xx小麥病害
小麥白粉病及麥類黑穗病33xx小麥白粉病★癥狀
在苗期至成株期均可發(fā)生。主要侵染葉片,嚴重時也可以侵染葉鞘、莖稈和穗部。初期在病部產(chǎn)生黃色小點,以后逐漸擴大為圓形或橢圓形的病斑,在葉片上產(chǎn)生一層白粉狀霉層,后期霉層逐漸變?yōu)榛野咨?,最后淺褐色,其上生有許多黑色的小顆粒。病斑多時常愈合成片,使葉片發(fā)黃枯死。發(fā)病嚴重的植株矮小細弱,穗小粒少,千粒重下降,嚴重影響產(chǎn)量。
34xx小麥白粉病★癥狀小麥白粉病1病株2閉囊殼萌發(fā)3子囊4串生的分生孢子35xx小麥白粉病★癥狀36xx小麥白粉病★病原
病原的分類地位:真菌子囊菌亞門白粉菌屬
;無性時期為粉孢菌
屬半知菌亞門,粉孢屬真菌。病原生理特點:表面寄生菌,在寄主植物體上表生,無色,以吸器伸入寄主的細胞內吸收營養(yǎng);專性寄生。37xx小麥白粉病★病原
3、病原的形態(tài)
小麥白粉病1病株2閉囊殼萌發(fā)3子囊4串生的分生孢子38xx小麥白粉病★發(fā)病特點
在低溫干燥地區(qū)以閉囊殼在病殘體上越冬,在夏季氣溫較低的地區(qū),以分生孢子在自生麥苗上繼續(xù)侵染繁殖,或以潛伏菌絲狀態(tài)越夏。病菌越夏后,先侵染越夏區(qū)秋苗,產(chǎn)生分生孢子向附近麥田傳播,分生孢子還可借助高空氣流遠距離傳播到非越夏區(qū)。以菌絲體潛伏在植株下部葉片或葉鞘上越冬。39xx小麥白粉病★發(fā)病特點
1、品種的抗病性2、種植密度過大有利于發(fā)病3、田間濕度過大有利于發(fā)病。4、偏施氮肥有利于病害發(fā)生。40xx小麥白粉病★防治方法
1.農(nóng)業(yè)防治
(1)選用抗病品種。(2)在病原菌越夏區(qū),麥播前要盡可能消滅自生麥苗,減少菌源,降低秋苗發(fā)病率;在病原菌閉囊殼越夏的地區(qū),麥播前要妥善處理帶病麥秸。(3)適期適量播種;增施磷鉀肥,避免偏施氮肥;合理灌水,降低田間濕度。41xx小麥白粉病★防治方法
2.藥劑防治
在春季病葉率達到10%以上時,選用20%三唑酮,或12.5%烯唑醇等藥劑噴霧防治。
42xx小麥紋枯病★癥狀近年該病已成為我國麥區(qū)常發(fā)病害。小麥受紋枯菌侵染后,在各生育階段出現(xiàn)爛芽、病苗枯死、花稈爛莖、枯株白穗等癥狀。1.爛芽芽鞘褐變,后芽枯死腐爛,不能出土;2.病苗枯死發(fā)生在3—4葉期,初僅第一葉鞘上現(xiàn)中間灰色,四周褐色的病斑,后因抽不出新葉而致病苗枯死;3.花稈爛莖拔節(jié)后在基部葉鞘上形成中間灰色,邊緣淺褐色的云紋狀病斑,病斑融合后,莖基部呈云紋花稈狀;4.枯株白穗病斑侵入莖壁后,形成中間灰褐色,四周褐色的近圓形或橢圓形眼斑,造成莖壁失水壞死,最后病株因養(yǎng)分、水分供不應求而枯死,形成枯株白穗。此外,有時該病還可形成病侵交界不明顯的褐色病斑。病部葉鞘內側高濕時能產(chǎn)生菌核.
43xx小麥紋枯病★癥狀
44xx小麥紋枯病★病原
屬擔子菌亞門真菌柔膜革菌屬菌落初無色,2—3天后表現(xiàn)產(chǎn)生白色絮狀氣生菌絲,8—10天后菌絲集結成菌核,菌核初無色,漸變黃白色,后成褐色,菌核小菌絲體生長溫限7—40℃,適溫為26—32℃,菌核在26—32℃和相對濕度95%以上時,經(jīng)10—12天,即可萌發(fā)產(chǎn)生菌絲,菌絲生長適宜pH值為pH5.4—7.3。相對濕度高于85%時菌絲才能侵入寄主。45xx小麥紋枯病★發(fā)生特點
1.病菌以菌絲或菌核在土壤和病殘體上越冬和越夏。2.播種后開始侵染為害。冬前發(fā)病期小麥中發(fā)芽后,接觸土壤的葉鞘被紋枯菌侵染,癥狀發(fā)生在土表處或略高于土面處,嚴重時病株率可達50%左右。越冬期外層病葉枯死后,病株率和病情指數(shù)降低,加部分季前病株帶菌越冬,并成為翌春早期發(fā)病重要侵染源。春季2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氣溫升高,病菌在麥株間傳播擴展,病株率迅速增加,此時病情指數(shù)增加。46xx小麥紋枯病★防治方法
1、農(nóng)業(yè)防治:
應采取農(nóng)業(yè)措施與化防相結合的綜防措施,才能有效地控制其為害。(1)選用抗病、耐病品種。如鄭引1號、揚麥1號、豐產(chǎn)3號、華麥7號、鄂麥6號、阿夫、7023、8060、7909、魯麥14號、儀寧小麥、淮849-2、陜229、矮早781、鄭州831、冀84-5418、豫麥10號、豫麥13號、豫麥16號、豫麥17號、百農(nóng)3217、百泉3039、博愛7422、溫麥4號等。215953雖然病指高,但產(chǎn)量損失少。(2)施用酵素菌漚制的堆肥或增施有機肥,采用配方施肥技術配合施用氮、磷、鉀肥。不要偏施、施氮肥,可改良土壤理化性狀和小麥根際微生物生態(tài)環(huán)境,促進根系發(fā)育,增強抗病力。(3)適期播種,避免早播,適當降低播種量。及時清除田間雜草。雨后及時排水。
47xx小麥紋枯病★防治方法
2.藥劑防治
①播種前藥劑拌種用種子重量0.2%的33%紋霉凈(三唑酮加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或用種子重量0.03%—0.04%的15%三唑醇(羥銹寧)粉劑、或0.03%的15%三唑酮(粉銹寧)可濕性粉劑或0.0125%的12.5%烯唑醇(速保利)可濕性粉劑拌種。②翌年春季冬、春小麥拔節(jié)期,用5%井崗霉素水劑或15%三唑醇粉劑或20%三唑酮乳油,12.5%烯唑醇可濕性粉劑,或50%利克菌噴霧,此外還可選用33%紋霉凈可濕性粉劑或50%甲基立枯靈(利克菌)可濕粉400倍液。48xx小麥紋枯病★防治方法
2.藥劑防治
③于小麥拔節(jié)孕穗期葉面噴灑力克麥得防治紋枯病,兼防小麥白粉病和銹病。3.生物防治提倡施用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研制的B#力粉拌種,防效可達60%以上,促進小麥種子發(fā)芽.49xx小麥白粉病與小麥紋枯病小結
癥狀:發(fā)生部位不同病原:都為真菌,不同的是白粉病為子囊菌;紋枯病為擔子菌;發(fā)生特點:越冬越夏場所不同,但發(fā)生條件相近.防治:農(nóng)業(yè)防治相似;但藥劑防治的藥劑種類不同.50xx小麥白粉病與小麥紋枯病作業(yè)
小麥白粉病與小麥紋枯病的癥狀及發(fā)生部位有什么不同?小麥白粉病與小麥紋枯病的病原分別是什么?小麥白粉病與小麥紋枯病的是如何越冬越夏的?采用什么農(nóng)業(yè)防治措施可以既能防治小麥白粉病又能防治小麥紋枯病?51xx麥類黑穗病
麥類黑穗病常見的有小麥散黑穗病和小麥腥黑穗病。麥類黑穗病的共同特點是病菌破壞穗部產(chǎn)生大量的黑粉,不僅使小麥減產(chǎn),而且降低品質。小麥腥黑穗病病菌孢子含有毒物質及腥臭的三甲胺等,不能食用。52xx麥類黑穗病
53xx麥類黑穗病
癥狀
小麥散黑穗病和腥黑穗病均為系統(tǒng)性侵染病害,癥狀主要表現(xiàn)在穗部。54xx麥類黑穗病
癥狀
小麥散黑穗病
病株直立、較矮。整個病穗成為黑色粉狀物,穗內無籽粒,穗外包一層灰色薄膜,膜破裂散出黑粉,僅殘留主穗軸,病穗無氣味。小麥腥黑穗病
病株較健株稍矮。麥穗松散,穎片張開較大,病粒微露,膜不易破裂。籽粒變成灰褐色粉狀物,含有毒物質三甲胺,有魚腥惡臭味。
55xx麥類黑穗病
小麥散黑穗病小麥腥黑穗病56xx麥類黑穗病
病原
小麥散黑穗病
有性態(tài)為散黑粉菌Ustilagonuda(Jons)Rost,屬擔子菌亞門,黑粉菌屬真菌。麥穗上的黑粉為冬孢子。冬孢子萌發(fā)產(chǎn)生先菌絲,先菌絲四個細胞可分別長出單核分枝,但不產(chǎn)生擔孢子。57xx麥類黑穗病
病原
小麥腥黑穗病
病原菌主要有網(wǎng)腥黑粉菌Tilletiacaries(DC)Tul和光腥黑粉菌Tilletia
foetida(Wajjr.)Liro。屬擔子菌亞門,腥黑粉菌屬真菌。冬孢子萌發(fā),先產(chǎn)生不分隔的管狀擔子,在其頂端產(chǎn)生4~12個成束的長柱形單核擔孢子,擔孢子在擔子上常結合成“H”形,萌發(fā)產(chǎn)生雙核侵染絲58xx麥類黑穗病
發(fā)病特點小麥散黑穗病
小麥散黑穗病菌屬花器侵染的系統(tǒng)性侵染病害,一年只侵染一次。小麥開花期病穗散出冬孢子,借風力傳播到小麥健康的花器上。當柱頭剛剛開裂并有濕潤分泌物時,冬孢子萌發(fā)直接侵入,當籽粒成熟時,以厚壁休眠菌絲狀態(tài)潛伏在種胚內越冬。帶病種子播種后,潛伏在胚里的菌絲隨著麥苗生長到達生長點,隨著植株生長而伸展,形成系統(tǒng)性侵染。59xx麥類黑穗病
發(fā)病特點小麥散黑穗病
孕穗期到達穗部后繼續(xù)生長發(fā)育,菌絲形成冬孢子,成熟后散出。上一年小麥開花期遇有多霧、細雨和溫度高的環(huán)境,有利于冬孢子萌發(fā)和侵入,種子帶菌率高;一般穎片開張大的品種較感病。60xx麥類黑穗病
發(fā)病特點小麥腥黑穗病
小麥腥黑穗病是幼苗期侵入的系統(tǒng)性侵染病害。初侵染來源是帶菌種子、糞肥和土壤。小麥播種出苗時,冬孢子萌發(fā),產(chǎn)生菌絲,從芽鞘侵入,隨著麥苗生長到達生長點,孕穗期到達穗部侵入子房,破壞麥穗,形成冬孢子。
61xx麥類黑穗病
發(fā)病特點小麥腥黑穗病
病菌只能侵染未出土的幼苗,播種過深、覆土過厚,麥苗出土慢,增加病菌侵染的機會,加重病害的發(fā)生;冬小麥播種過晚和春小麥播種過早發(fā)病均重。62xx麥類黑穗病
防治方法1.加強檢疫
小麥矮腥黑穗是我國對外檢疫對象,為防止病害隨種子或商品傳播,應加強植物檢疫工作。2.農(nóng)業(yè)防治
建立無病留種田,使用無病種子;精選種子;施用無病肥;及時拔除田間病株;適期播種,播種不宜過深,促進幼苗早出土,減少病菌侵染的機會;與非寄主作物實行1~2年輪作;種植抗病品種。63xx麥類黑穗病
防治方法3.藥劑拌種
藥劑拌種是防治麥類黑穗病經(jīng)濟有效的措施。可選用2%立克秀濕拌種劑100~150g加水1.5L濕拌種100kg;也可選用12%三唑醇、或12.5%烯唑醇,每100kg種子用藥20~30g拌種;或選用50%多菌靈,每100kg種子用藥200~300g拌種。64xx小麥病毒病
主要種類及癥狀小麥黃矮病:幼苗期被侵染的植株表現(xiàn)是:根系分部淺、分蘗少、植株矮小,由葉片開始褪綠變黃并逐漸向莖部發(fā)展,冬季易死苗。來春未死亡的病株,先從基部葉片顯病,從下向上發(fā)展,葉片變黃,植株嚴重矮化,旗葉變小,不能抽穗,即使抽穗后,穗粒數(shù)和粒重都很低。拔節(jié)期感病,則從中部葉片向旗葉發(fā)展,葉尖變黃,葉脈綠色,最后全葉干枯,植株矮化不明顯,癟穗增多,粒重降低。抽穗期感病,主要是旗葉發(fā)病,植株不矮化,影響子粒的飽滿度和千粒重
65xx小麥病毒病
主要種類及癥狀小麥叢矮病:植株嚴重矮縮,分蘗無限增多,葉色濃綠,心葉有黃白色長短不一的斷續(xù)細線條,逐漸發(fā)展為不均勻黃綠相間的條紋。染病植株大多不能越冬而死亡,如能越冬的,春季分孽叢生,植株矮化,一般不能抽穗,提前枯死。染病遲的,要到返青拔節(jié)后才陸續(xù)表現(xiàn)病癥,特點是,植株矮化,莖粗,上部新葉有黃白條紋,不抽穗或抽穗而不能結實,秕粒多。孕穗期染病的植株,癥狀表現(xiàn)不明顯。
66xx小麥病毒病發(fā)生特點小麥黃矮病是由蚜蟲傳播的,已發(fā)現(xiàn)有18種蚜蟲能傳播黃矮病病毒。其中以麥二叉蚜最為重要.小麥叢矮病的是灰飛虱傳播的,灰飛虱在有病毒的小麥上取食后,體內帶毒,可以終身傳毒。但不能把毒傳給后代。小麥播種后,灰飛虱從雜草或禾本科作物上遷入麥田,并傳播病毒。一般情況下,小麥田內經(jīng)過整地播種后基本上無雜草,灰飛虱是從田外的雜草上遷入的,由于該蟲不太活動,因此叢矮病多在田邊地頭發(fā)生。夏秋多雨,雜草繁茂對灰飛虱越夏和繁殖有利.小麥紅矮病只能由葉蟬傳播,條沙葉蟬是主要的。葉蟬和紅矮病的寄主一樣。條沙葉蟬喜歡干燥的氣候,所以干旱的年份和地區(qū)蟲多,病毒病為害重。
67xx小麥病毒病防治方法病毒病的防治首先考慮的是使用抗、耐病品種,有的病毒病很容易找到抗病品種、而且抗性持久,如小麥紅矮病和土傳花葉病毒病。有的只能找到比較耐病的品種,如黃矮病。
2.農(nóng)業(yè)防治措施(1)輪作換茬不與禾本科作物連作可以減輕病毒病。(2)間套作麥田必須重視除草可以減輕發(fā)病。(3)調整播種期,避免過早播種,可以減輕病毒病,適當遲播可降低植株發(fā)病率,減輕損失。(4)在病田中注意增施氮肥,可以促進生根,快生新葉,延緩和減輕受害程度,提高成穗率。
68xx小麥病毒病防治方法3.化學防治目前,尚未發(fā)現(xiàn)有效殺滅植物病毒的藥劑,但是可以通過藥劑防治傳媒害蟲,來減輕病毒病的效果還是比較明顯的。在小麥播種時用種子用量的0.2%~0.3%的391拌種,可以有效地防治蚜蟲,減輕病害。
也可在生長期中使用抗蚜威每畝4~6克或40%樂果乳油20~30毫升加水稀釋10倍液,低容量噴霧,可以防治蚜蟲。對于灰飛虱和葉蟬等傳毒媒介,可用氧化樂果、撲虱靈、葉蟬散等噴霧防治。
69xx小麥全蝕病癥狀又稱小麥立枯病、黑腳病。全蝕病是一種根部病害,只侵染麥根和莖基部1—2節(jié)。苗期病株矮小,下部黃葉多,種子根和地中莖變成灰黑色,嚴重時造成麥苗連片枯死。拔節(jié)期冬麥病苗返青遲緩、分蘗少,病株根部大部分變黑,在莖基部及葉鞘內側出現(xiàn)較明顯灰黑色菌絲層。抽穗后田間病株成簇或點片狀發(fā)生早枯白穗,病根變黑,易于拔起。在莖在部表面及葉鞘內布滿緊密交織的黑褐色菌絲層,呈“黑腳”狀,后顏色加深呈黑膏藥狀,上密布黑褐色顆粒狀子囊殼。該病與小麥其他根腐型病害區(qū)別在于種子根和次生根變黑腐敗,莖基部生有黑膏藥狀的菌絲體
70xx小麥全蝕病癥狀又稱小麥立枯病、黑腳病。全蝕病是一種根部病害,只侵染麥根和莖基部1—2節(jié)。苗期病株矮小,下部黃葉多,種子根和地中莖變成灰黑色,嚴重時造成麥苗連片枯死。拔節(jié)期冬麥病苗返青遲緩、分蘗少,病株根部大部分變黑,在莖基部及葉鞘內側出現(xiàn)較明顯灰黑色菌絲層。抽穗后田間病株成簇或點片狀發(fā)生早枯白穗,病根變黑,易于拔起。在莖在部表面及葉鞘內布滿緊密交織的黑褐色菌絲層,呈“黑腳”狀,后顏色加深呈黑膏藥狀,上密布黑褐色顆粒狀子囊殼。該病與小麥其他根腐型病害區(qū)別在于種子根和次生根變黑腐敗,莖基部生有黑膏藥狀的菌絲體
71xx小麥全蝕病癥狀
72xx小麥全蝕病病原
屬子囊菌亞門真菌。在自然條件下不產(chǎn)生無性孢子。子囊殼在子座上常不連生。子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中學市場營銷專員聘請合同
- 2025年電商培訓項目申請報告
- 2025年個人施工合同規(guī)范文本
- 2025年水分計項目立項申請報告模式
- 2025年公務員勞動合同官方版
- 2025年五金制品購銷合同樣本大全
- 2025年甾體藥物項目規(guī)劃申請報告
- 2025年婚約取消財產(chǎn)恢復協(xié)議標準化范本
- 2025年個人車位共享合同樣本
- 2025官方版土地買賣合同協(xié)議范本
- 醫(yī)美注射類知識培訓課件
- 2025年學校春季開學典禮校長講話致辭 (匯編11份)
- 2025年廣電網(wǎng)絡公司工作計劃(3篇)
- 2025年餐飲部主管年度工作計劃
- 貨運車輛駕駛員服務標準化培訓考核試卷
- 銀行行長2024年個人年終總結
- 財務BP經(jīng)營分析報告
- 2024年全國統(tǒng)一高考英語試卷(新課標Ⅰ卷)含答案
- 2024年認證行業(yè)法律法規(guī)及認證基礎知識 CCAA年度確認 試題與答案
- 2024年濰坊工程職業(yè)學院高職單招(英語/數(shù)學/語文)筆試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2屆“一本、二本臨界生”動員大會(2023.5)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