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滲透_第1頁
淺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滲透_第2頁
淺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滲透_第3頁
淺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滲透_第4頁
淺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滲透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淺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滲透摘要: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滲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目前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關注學生精神世界少、忽視其情感體驗的問題較常見,這與新課改的理念不符。要解決此類問題,就要根據(jù)小學生情感體驗的特點,分析存在的問題及問題的原因。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從教學的目標入手,提出切實可行的方式方法,從而達到陶冶情操、張揚個性、完善人格的目的。關鍵詞:小學生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情感教育教育是培養(yǎng)人的活動,而人是理性與感性的統(tǒng)一體,關注學生的情感問題,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人格,是教育的理想。目前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關注學生精神世界少、忽視其情感體驗的問題較常見,對小學生來說,課堂閱讀教學是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寄情于教學,這是語文教學與數(shù)理化教學的最大區(qū)別。[1]當下,學生的情感問題已引起了國內外許多專家學者的注意,并就這一問題進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僅從具體的課堂閱讀教學行為出發(fā),探索解決此類問題的策略。閱讀教學中情感的滲透意義重大,因此,采取相應的措施在閱讀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顯得十分必要。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情感滲透的重要意義(一)激發(fā)情趣,主動學習情感是跟人的需要聯(lián)系著的。求知欲、對語文的熱愛、語文的美感、愛國主義情感等積極的情感都可以使學生形成強烈的學習動機和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在完成了某一學習任務、達到一定的學習要求之后,又會產生新的需要、新的欲望,驅使他去完成新的學習任務、達到新的學習要求。[2]?

(二)提高認知,豐富情感?情感跟知覺、記憶、思維等認識過程的各種成分都有密切的聯(lián)系,它不但能激發(fā)、調控認識活動,而且能充實認識內容,使認識更加豐富,推動認識發(fā)展。學習成功的喜悅會使學生“越學越有勁”,而學習失敗后的心灰意冷、悲觀失望會影響學習的進步、甚至厭學[3]。國外有人通過研究得出結論:學生成績差異的四分之一可以由個人情感特征加以說明??梢娗楦袑φJ知是多么重要。?

(三)發(fā)揮能力,激勵情感

積極的情感具有增力作用,能增強人的活動能力,促進學習遷移,使學生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自己的能力。一個人在心情愉快時會思維敏銳,無論回憶往事還是接受新知都會比較順利,不但能正常地發(fā)揮自己的水平,有時還會超常地發(fā)揮、解決本來難以解決的問題;而當他不愉快時,則會思維遲鈍,就是簡單問題也可能感到困難,這樣的情況幾乎每個人都曾有過。

?

(四)啟發(fā)情感,增強效果?所謂啟發(fā),不僅是活動的啟發(fā)、智慧的啟發(fā),更重要的是心靈的啟發(fā)、情感的啟發(fā)。沒有心靈的啟發(fā)、情感的啟發(fā),就很難有效地實現(xiàn)活動的啟發(fā)、智慧的啟發(fā)。因此,優(yōu)秀教師都重視用積極的情感來教,用豐富、積極的情感影響學生,使師生協(xié)調地配合。情感是好教學方法發(fā)揮作用的“催化劑”。不注重情感的作用,方法再好也難收到應有的效果。

(五)陶冶情操、張揚個性、完善人格圍繞情感體驗教育,近幾年來,國內興起了一些有影響的教學流派,如李吉林的“情境教育”,它是通過創(chuàng)設一些典型的場景,激發(fā)兒童的情緒,把情感活動與學生的認知活動結合起來的一種教育模式,它的手段就是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讓學生進入情境,參與體驗,使學生受到心靈的教育,陶冶學生的情操[4]。“嘗試教育”其核心便是讓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先行嘗試,張揚個性,使學生在自己學習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坝淇旖虒W”,它是通過學生在自主性、開放性、時代性、發(fā)展性和愉快性自主探究學習中,從內心產生對學校生活的向往,對知識渴求的一種內心體驗。“成功體驗”則是強調讓學生有成功感和自豪感,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來推動學生的學習動機,讓學生想學、樂學。這些教學流派為我們開辟了一條將學生的認知活動與體驗教育結合起來,促進學生主動發(fā)展,完善人格,學得輕松自在的有效途徑,值得我們借鑒。在教學工作中應該強調智力的發(fā)展,但忽視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則是片面的。只有滿足了學生情感上對于成功的渴望及自尊的要求,才能直接提高教學活動的效果,并能使學生的情感品質得以發(fā)展與提高。教學活動是“教”與“學”的過程,也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多向情感互動的過程,而“浸入情感”的語文閱讀教學實際上對師生的人格有潛移默化的改變,讓人更開放、坦誠,更加善于表露自己,也為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創(chuàng)造了條件。二、小學生情感體驗的特征(一)外顯性學生的情感體驗更多地表現(xiàn)為外顯行為,其外顯表現(xiàn)主要是“表情”。表情由面部肌肉變化、聲調變化和身體姿態(tài)變化構成。在學生的情感反應中,通過這三種表情的整合活動來表現(xiàn)心理狀態(tài)。如二年級的《坐井觀天》一課,學生在朗讀課文時表現(xiàn)出的豐富表情就是很好的外顯表現(xiàn)。(二)趣味性興趣是一種情趣狀態(tài),具有行為的內驅力。學生的情感體驗是與學習興趣聯(lián)系在一起的,不同的學習興趣會產生不同的學習體驗和學習期待:對學習有興趣的學生,學習是充滿快樂的;反之,其學習是低效的。同樣《坐井觀天》一課中,教師和學生帶著頭飾表演小鳥和青蛙的情景,學生表現(xiàn)出極大地參與性,跟老師配合得非常愉快。(三)情境性具體的情境可以喚起人們相應的情緒、情感。情境中的各種因素,對學生的情感體驗具有綜合的作用:在歡樂的情境中,學生會產生愉快的情緒;在悲憤的情境中,學生則會產生悲傷的情緒。在一定條件下,一個人的情感可以影響別人,使他產生相關的情感體驗。如教學《再見了親人》一課時,教師提議為學生唱一首歌,然后以飽滿的情緒唱起《志愿軍進行曲》:“雄赳赳,氣昂昂,跨國鴨綠江……”教師的情緒和高亢的令人振奮的歌聲感染了學生[5]。(四)開放性小學生與中學生不同,他們更易與老師溝通與交流,這樣,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容易產生共鳴。如教學《難忘的一課》時,開放性的環(huán)境更有利于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感情,更易激起學生強烈的愛國情感。三、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及原因分析目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關注學生精神世界少、忽視其情感體驗的問題較為常見。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注重學生的認知教育,情感教育處于附庸地位,其突出的特點是以教育者為核心,而不是以受教育者為核心?,F(xiàn)在,更多的強調要關注學生,尤其要關注學生的情感發(fā)展,而培養(yǎng)人格健全、情感和諧的人是教育的理想,關注學生的精神世界,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受到幸福與快樂是教育永恒的追求。雖然現(xiàn)在都在提倡素質教育,呼吁要關注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但在實際的操作中還是很少有人做到。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教師自身教師不能從學生和教材的實際出發(fā),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有些教師過于認真,對課文的理解全靠教師的講解。甚至學生已弄懂了的,也是一句一句地講,學生只是聽,被動地接受,沒有發(fā)言權。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就不濃了,抑制了學生積極性[6]。在《中華少年》一文中,教師對“哈達”“蒙古包”等詞語進行了詳細的講解,而對少數(shù)民族的同學來說這些已非常熟悉,沒有必要再聽一遍。教師一再的講解,讓學生興趣大減。(二)教學方法仍然存在著串講、串問現(xiàn)象,沒有多少價值的“滿堂問”和缺少情感價值的單純課文內容分析仍然存在。如《圓明園的毀滅》一課中,教師從一開始就講,沒有給學生發(fā)揮的空間,最后發(fā)問“聽懂了沒”、“是不是”,當然學生根本沒聽,但會異口同聲的回答“聽懂了”、“是”。問題的關鍵是沒有引起學生的興趣,學生只是應付老師的問(聽課)。(三)教學活動方式仍然存在著“齊步走”的現(xiàn)象。如:課文統(tǒng)一要求讀幾遍,答案強調符合教師的理解、教參的提示等,而忽視學生的獨立見解,學生缺少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空間。在上《山中訪友》時,教師讓學生讀出自己的感受,卻要求全班齊讀,這就沒有讓學生發(fā)揮出自己獨到的見解(聽課)。(四)教學模式以“傳授知識”為主要目標,忽略了學生和對學生的評價。教師只是灌輸知識,聲音沒有一點感情色彩,忽視了小學生的情感體驗特征,忽視了創(chuàng)新思維和良好個性的培養(yǎng),抹殺了“以學生為主體”的基本教學理念,學生必須細聽教師的講解,無法用自己的頭腦進行思考,教學效果只停留在記憶和模仿的層面,創(chuàng)新性無從談起。學生聽著硬邦邦的語言,會很快厭倦學習,影響學生在閱讀中的情感體驗,影響他們的全面發(fā)展。如在《圓明園的毀滅》一課中,講到某一段時,教師讓學生讀出愛國的感情,而自己在示范時卻讀的硬邦邦,沒有體現(xiàn)出一點感情(在支教實習的過程中親自授課或進行聽課所得)。(五)學生學生對閱讀關注太少,對閱讀沒有主動性和積極性。現(xiàn)在學生對生活體驗經(jīng)歷的少,學生對課文中描寫的形象沒有具體的認識,自然,在朗讀時,學生讀得并不理想,不用說情感朗讀,就連流利也做不到。這樣久而久之,學生對讀課文更本不感興趣,更不用說帶著自己的理解和感情來讀啦!因而形成了惡性循環(huán)。在六年級五班,平時喜歡閱讀的同學,讀起課文來朗朗上口,感情豐富,而那些平時不喜歡讀的同學,讀起來則很拗口,越是那樣,他們就越不愛讀。在新疆奇臺縣第三小學(重點小學),雖然所有老師都在努力地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都在積極的嘗試素質教育,但從整體來看,效果不是很明顯。以《圓明園的毀滅》為例,教師只是按照慣有的模式往下講,對學生的關注只是流于形式;課文最后兩個自然段的設置,是讓學生最終感受到字里行間所包含的民族精神和激起學生的愛國熱情,通過對圓明園宏偉建筑和奇珍異寶以及最后被侵略者放火焚燒的講述,讓學生體會到侵略者的可恨,進而激起學生強烈的愛國情感??墒抢蠋熢谥v解時,卻把重點放在了對宏偉建筑和奇珍異寶的了解上,而把最后要體會的感情只是輕描淡寫的用一句話帶過。最后,老師讓學生讀出此時自己的感情,可采用的是齊讀的方法,學生的個性沒有施展出來,也就沒有真正體現(xiàn)出學生自己對課文的真實感受,學生自己的思想感情沒有充分表達出來。究其原因,除學生自己的因素外,更重要的是老師的原因。老師的方法不當,上課不精彩,沒有創(chuàng)造出情感氛圍,致使學生對學習不感興趣,認為學習本來就是枯燥無味的事,所以學生更不愿意學習,長此以往,學生的情感發(fā)展將受到很大的影響。所以,要改變此種現(xiàn)狀,必須從教師和學生兩方面入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情感教育顯得尤為重要,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勢在必行。四、閱讀教學中激發(fā)和加強學生情感的策略(一)情感的激發(fā)語文教學是一門激發(fā)情感的藝術,教師要善于在閱讀教學中進行情感調動。1.動情于師,以情傳情,營造融洽的情感氛圍。

在課堂上,教師的一舉一動都會激起學生的情感波瀾。教師絕不能沒有表情,教師和學生交流時,首先要做到和藹、親切、熱情、面帶微笑,營造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其次,教師在課堂上的喜怒哀樂要與文中作者的情感協(xié)調、同步,使學生隨教學情境而產生情感共鳴,從而進入課文所表達的境界。在《難忘的一課》,教師用高亢而又飽含深情的聲音喊出“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睂W生在老師的感染下,燃起強烈的愛國激情,融入了課文所要表達的境界。

2.挖掘課本的情感因素,恰當移情?,F(xiàn)行的小學語文課本,雖然還未達到盡善盡美的境界,但大部分課文無論是思想內容,還是語言形式,都是適合小學生學習語文的經(jīng)典范文。這些范文蘊含著豐富的情感因素。語文教師在備課時要認真鉆研課文,挖掘課文內在的情感因素,上課時努力抓住課文中的動情點。什么是動情點呢?動情點即作者感情爆發(fā)點、情與景的“焊接”點。如《白楊》這篇文章,其動情點是白楊樹的高大挺秀。在那大戈壁風沙雨雪壓迫下,仍然保持旺盛生命力的白楊“這么筆直,這么高大”,使作者看到了“正直、樸實、偉岸”的品格;“生根、發(fā)芽,長出粗壯的枝干”,又使作者看到了建設者們的積極樂觀精神。課上教學時要抓住這些地方,讓學生著重體會感悟。3.創(chuàng)設特定的情境氛圍,入境生情。

教師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要與課文內容協(xié)調一致,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利用音樂渲染、語言描繪、實物擺設等手段引導學生進入情境之中,產生身臨其境之感,并激發(fā)想象與聯(lián)想,讓學生在情感的氛圍中產生情感體驗,進而發(fā)展認識,陶冶心靈。在學生朗讀時,應充分利用掛圖、幻燈、多媒體、板畫等再現(xiàn)課文的情境,給學生營造出與朗讀目標所吻合的情感氛圍,把書面語言變成生動的畫面,使學生的情緒被默默地牽引達到飽滿的狀態(tài),使有感情的朗讀成為學生情感宣泄的需要,呼之欲出。[7]小學生生活閱歷淺,對不同時代、不同國家的課文往往會產生情感的疑惑,跨越這一個疑惑可以在教學中借助音樂,烘托、渲染課文內容,學生在美的享受中理解課文,獲得情感的體驗。在朗讀中配以合適、貼切的音樂,往往可以使學生在形象音樂的情境中,領會課文中的重點、難點和思想感情,以激起感情的共鳴,得到美的享受。因為在語文教學中,把音樂和文字兩者結合起來,作用于學生的聽覺和視覺,會起到相互滲透、相互補充、相互強化的作用。但在配樂中要注重情感的激發(fā)和音樂節(jié)奏的把握,讓閱讀和音樂有機地融合在一起,讓學生伴隨著音樂進入一個有聲有色的世界,充分享受音樂的美妙和情感朗讀的魅力。如《月光曲》一課,為了幫助學生更真切地感受課文是怎樣借助皮匠兄妹倆的不同感受表現(xiàn)這首優(yōu)美的旋律,讓學生欣賞貝多芬的《月光曲》,讓曲子中時而舒緩柔和、時而快速有力的旋律帶領學生走進貝多芬的內心世界。使讀者、作者、貝多芬、文中人物的感情融為一體,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8]。4.以情帶聲,以聲傳情。?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學語言如果沒有情感的血液在流動,就會蒼白無力,索然寡味,學生對知識的感觸就是遲鈍?!苯處熋鎸顫姾脛拥膶W生,使他們愿意聽、能聽懂是一個起碼的要求,除此之外,還要運用情感的獨特作用。充滿感情色彩的教學語言,直接關系著師生之間情感交流及和諧狀態(tài)的形成。它具有一種吸引力,既可凝聚學生的注意力,又可以使學生的情感和教師的講解、課文的內容形成共鳴,不僅可以讓學生從內容上去感受知識,作用于學生的感官,更作用于學生的心靈。因此,在教學實踐中,就要做到以聲傳情,以情動人,抓住情感觸發(fā)點,讓學生“入境”,使其受到感染?!兜卣鹬械母概c子》這篇課文中,父親與兒子的對話應是感人肺腑、催人淚下的,在讀的時候,要用真情去讀,讀出真情,即用發(fā)自內心的真情來讀,爾后通過聲音傳達出去。5.巧用評價,以評促讀。評價是情感朗讀的催化劑。教師對學生的朗讀進行評價時要多動些腦子,使評價充滿人文關懷,讓評價促進朗讀,激起學生內心的美好情感。學生互相評價時,由于學生個體的差異,學生可以互相幫助、互相啟發(fā),讓每個孩子都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自己的潛能,快樂地學習,努力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學生讀完后,組織學生進行評讀,如“你覺得他讀得怎么樣?”“哪里讀得好?你能像他那樣讀嗎?”“哪里讀得還不夠,你能讀得比他更好嗎?”……在互相評價中,學生既提高了朗讀能力,又彰顯了個性。《難忘的一課》中,學生在讀“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边@句話時,如學生讀得好,則可以說:“你讀得真不錯?!被颉皬哪愕淖x中我聽到了你的一腔愛國熱情。”如學生沒有讀到位,就可以說“你能像他一樣讀嗎?”……(二)情感體驗語文教學是一門情感體驗的藝術,教師要善于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獲得情感體驗。1.注重朗讀,體味真情。

小學語文特級教師王崧舟曾說過:“一堂好的閱讀課應該做到書聲瑯瑯,議論紛紛,情意濃濃”。[9]新課標也強調指出:要在讀中使學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讀教學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yǎng)學生正確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基礎訓練,也是發(fā)展語言和思維的有效途徑。以讀促思、以讀促悟是提高小學生閱讀能力的最佳途徑,在教學中注重朗讀,鍥入情感,激起學生學習的自覺性。語文教學本身就是語言教學,我們應重視朗讀,充分利用課文語言的音韻美、節(jié)奏美、對稱美、聲響美、色彩美、語符美、詩意美來教育學生,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及情感,學生通過聲情并茂的朗讀,真正走進課文,走進作者的內心,獲得與作者脈搏跳動的同頻、心靈呼喚的同聲,才能體味到文章的豐富情感。[10]《語文課程標準》第二部分“課程目標”的“階段目標”中說“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11]人民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敘事抒情的文章最好還是“美讀”,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讀的時候傳達出來。像《可愛的草塘》一課,就要注意充分體現(xiàn)讀的多樣性,并能使學生的情感融入到課文的情感當中,得到充分體驗。美國教育家杜威曾說過:“教學絕不僅僅是一種簡單的告訴,教學應該是一種過程的經(jīng)歷、一種體驗、一種感悟?!薄爸乩首x,重感悟”已漸漸為廣大語文教師所共識。小學語文教材所表達的自然、社會藝術美,也都蘊含其中,教師應重視讓學生多讀多揣摩,也就是“在讀中想”、“在讀中感悟”,這樣才能加深學生對語文的理解和體驗,享受美的教育。2.品詞賞句,領悟深情。?情感是深深地滲透在文章中的每一個詞語、每一個句子之中的。在閱讀教學時,我們要抓住文中關鍵句,講清深層內涵,讓學生“披文入情”,體會文章的“味”,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如抒情散文《海濱仲夏夜》中作者對大海的描寫實意是在表現(xiàn)人的生活,是潮聲,更是心聲、時代聲。“每當一排排波浪涌起的時候,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紅又亮,簡直成了一片霍霍燃燒的火焰,閃爍著、滾動著,消失了,而后面一排又閃爍著、滾動著,涌了過來?!痹谶@里,作者站得高,看得遠,反復使用“涌”“閃爍”“滾動”等動詞,生動地展現(xiàn)了大海波翻濤涌的壯闊景觀。從詞句剖析中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對家鄉(xiāng)、對祖國、對生活的熱愛,培養(yǎng)他們開闊的胸襟和堅強的意志。?3.形象感知,豐富情思。

沒有形象的感受,就沒有情感的激發(fā);沒有形象的閱讀教學,必然成了抽象的、單純的符號活動。因此教師要設法讓學生能看到或仿佛看到課文中描寫的形象和場景。新課標中也特別提到:“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yōu)美的語言”,而“生動的形象”和“優(yōu)美的語言”的感受是揉合在一起的,感受到作品中的生動形象,語言的優(yōu)美也就感悟到了,語言的優(yōu)美領略到了,作品中的生動形象也就不難感受了。如課文《豐碑》,寫一位將軍看到一位老戰(zhàn)士凍死在雪地里,他發(fā)怒了,想責怪軍需處長??伤弥粌鏊赖睦蠎?zhàn)士就是軍需處長,軍需處長為了讓戰(zhàn)士們穿上棉衣而自己沒有棉衣,最后凍死在雪地里。課文中這樣描述:“將軍怔住了,久久地站立,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緩緩地舉起右手,向軍需處長敬了一個軍禮?!苯虒W時不能忽視其中的詞語:久久地、深深地、緩緩地……通過朗讀,讓學生通過語感感受到人物形象,再加上教師本身情感的傳遞,把作者的情感傳到學生的心里,引起共鳴。?4.誦讀抒情,角色體驗,抒發(fā)感情。?誦讀是我國語文教育優(yōu)秀傳統(tǒng)中一種有益于積累、有效提高語文能力的好方法,誦讀比簡單的朗讀更有助于從作品的聲律氣韻入手,體會其豐富的內涵和情感,有助于培養(yǎng)語感、體驗品味、情感投入,通過言為心聲的抒發(fā),在同學之間交流彼此的內心感受,相互啟發(fā),相互感染,并使情感更加明晰、強固。我們在教學實踐中應重視學生的誦讀訓練,對那些文質兼美的文章和片段在學生品讀的基礎上,進一步指導學生誦讀。這不僅僅是對語言的積累,更重要的是情感體驗的一種升華。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設情境,采取學生喜聞樂見的、生動活潑的形式指導學生誦讀練習,讓學生在誦讀中張揚個性,積淀情感。如進行角色體驗表演則是一種很好的方法。角色表演一直是學生喜聞樂見的一種游戲活動。學生閱讀課文的過程,也就是情感積蓄的過程。根據(jù)課文的特點,讓學生扮演角色入情入境地去演一演,通過角色表演把積蓄的情感盡情地抒發(fā)出來。角色體驗伴隨著思維的過程,既體現(xiàn)著語言的內化、錘煉、發(fā)展,也是情感不斷豐富的過程。如教學《將相和》結尾部分時,教師提出問題:廉頗負荊請罪與藺相如相見后,兩人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呢?學生分組討論后,再分角色進行表演。學生不僅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華,也加深了對人物的理解。教育家贊可夫說:“教學一旦觸及學生的情感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便能發(fā)揮其高度有效的作用。”實踐證明,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運用多種方式激發(fā)學生情感,加深學生的體驗,學生就會捕捉到作者熔鑄在作品中的情和意,產生與作者情感上的共鳴。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情感體驗,既是語文教學的一種手段,又是語文教學重要目標之一。因此,語文教學應時時不忘情感熏陶,使“文章情”“教師情”“學生情”三者合一,融為一體,彈奏出優(yōu)美的情感樂章??傊?,教師應全面掌握學生的情緒情感,運用恰當?shù)姆椒ㄕ_引導學生,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參考文獻:[1]呂春燕.HYPERLINK"http://210.26.26.243/kns50/detail.aspx?dbname=CJFD2001&filename=TDXK2001S1052&filet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