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六年級下冊語文文言文兩則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讀準每個字的讀音,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依據(jù)課后解釋聯(lián)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內(nèi)容。
3.能從課文中體會到學習必需用心致志、不行三心二意的道理,學習孔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體會學無止境的道理。
課前預備:1.布置學生了解孔子的生平資料。2.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提醒課題
1.教師談話:文言文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珍貴遺產(chǎn),它言簡意賅,記錄了我國悠久的歷史,絢爛的文明。不少文言文還提醒了深刻的道理。今日,我們一起學習兩篇融學問性、趣味性與哲理性于一體的文言文。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成語導入:“用心致志”這個成語你熟識嗎?誰能講講它的意思?!坝眯闹轮尽边@個成語源自《孟子?告子》中的一篇文言文──《學弈》。(板書:學弈)
介紹孟子資料:孟子(約公元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戰(zhàn)國時鄒國(現(xiàn)山東鄒縣)人。我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以后的儒學大師,被尊稱為“亞圣”,后世將他與孔子合稱為“孔孟”。他確定人性原來是善的,都具有仁、義、禮、智等天賦道德意識。提出了“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猛不能屈”等論點?!睹献印肥敲献优c他的弟子合著的,內(nèi)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動、政治學說、哲學思想和共性修養(yǎng)等。
3.釋題:“弈”指什么?“學弈”又是什么意思呢?(“弈”,原來專指下圍棋,“學弈”就是學下圍棋。現(xiàn)在的“對弈”,就是下棋的意思,但不限于下圍棋。)
4.引導學生就課題質(zhì)疑,準時歸納整理并板書:
⑴誰學下棋?⑵怎么學下棋?⑶學得結(jié)果怎么樣?⑷《學弈》這個故事告知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5.課前同學們已經(jīng)預習了課文,誰能給大家講一講《學弈》這個故事?
二、初讀課文,讀通句子
1.教師范讀課文,努力做到讀得有聲有色,流暢自如(最好能背誦)。從而感染學生,激發(fā)其誦讀興趣。
2.讀后學生評價,準時歸納出朗讀文言文的要點:一是讀的速度要慢,二是停頓要得當。教師也可出示原文和停頓符號,以對學生朗讀有所幫忙。
3.學生仿照教師自由練讀,讀通讀順為止。(教師要給學生充裕的時間反復朗讀)
4.同桌互讀課文,相互正誤。
5.教師運用多種方式指導學生朗讀課文,如指名讀、賽讀、齊讀等,直到讀熟為止。
三、精讀課文,理解文意。
1.學生對比文后解釋,自己嘗試弄懂每句話的意思,理解故事的內(nèi)容,遇有困難教師準時幫忙。
2.同桌相互解疑釋惑,合作學習,爭論每句話的意思,也可向教師請教。教師準時就文中比擬難理解的詞句進展指導:如“之”在不同句子里的意思不同;“與”是通假字,同“歟”,表示疑問或反問,跟“嗎”“呢”一樣;弗若,不如;為是其智弗若與,在這句話里,“為”應讀第四聲;然,這樣。
3.學生對比解釋,講解自己對文中語句的理解,教師準時講解學生理解中的難點。
(《學弈》參考譯文:弈秋是全國最會下棋的人。讓弈秋教兩個人下棋,其中一個人用心致志,只聽弈秋的教育;而另一個人雖然在聽著,可是他心里總以為有天鵝要飛過來,想拿弓箭去射它。這樣,雖然他同前一個人一起學習,卻學得不如前一個。能說這是他的聰慧才智不如前一個人嗎?我說:不是這樣的。)
4.同桌相互講說故事內(nèi)容。
四、自讀思索,體會文中道理:教師引導學生逐一解答就課題提出的問題
1.誰學下棋?誰是教師?——有兩個人學下棋,教師是全國最擅長下棋的弈秋。
2.(這兩個人)怎么學下棋?——“其一人用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其中一個人用心致志,只聽弈秋的教育,留意力非常集中,一心一意);“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而另一個人雖然在聽著,可是他心里總以為有天鵝要飛過來,想拿弓箭去射它,學習時留意力不集中,三心二意)。
3.學得結(jié)果怎么樣?“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雖然后一個人同前一個人一起學習,卻學得不如前一個)。
解答這個問題后,教師可以追問:是什么緣由使“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引導學生理解:兩個人學習結(jié)果不同,并不是由于在智力上有多大差異,而是他們的學習態(tài)度不同——前一個用心致志,后一個三心二意。)
4.學弈這個故事告知我們一個什么道理?(學習、做事必需用心致志,不行三心二意。)
五、聯(lián)系生活,深化熟悉
1.請學生談談學習的體會。(做什么事只有用心致志,一心一意才能勝利。)
2.你能聯(lián)系實際說一說嗎?(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學習中的經(jīng)受充分發(fā)言,熟悉到不用心產(chǎn)生的不良結(jié)果,增加做事用心致志的意識。)
六、復述故事,背誦課文。
1.同桌相互講故事2.指導學生背背誦課文。
其次課時
一、復習穩(wěn)固,導入新課
1.請生背誦《學弈》。
2.板書課題:文言文兩則兩小兒辯日。
3.介紹資料:《兩小兒辯日》選自《列子》,《列子》相傳為列御寇的論集。
4.理解課題,質(zhì)疑問難:(1)看了課題,你知道了些什么?(知道了文中的仆人公是兩個小孩;知道了這篇文章主要是寫兩個小孩辯日這件事)(2)看了課題你還想知道些什么?(①他們?yōu)槭裁礌幷?②他們各自的觀點是什么?依據(jù)是什么?③他們辯論的結(jié)果是什么?教師準時板書學生提出的問題)
二、總結(jié)學法,明確目標。
回憶學習《學弈》一文的過程,總結(jié)學習方法。
(1)理解課題,提出問題。
(2)讀準字詞,讀通課文。
(3)結(jié)合解釋,疏通文意。
(4)解疑釋惑,體會道理。
(5)復述故事,熟讀成誦。
明確方法,小組學習。
三、解疑釋惑,體會道理。
1、溝通對文章的理解,小組派代表匯報,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相機出示對句子的理解。
2、整體歸納回憶:(1)兩小兒為什么爭論?(太陽是遠是近)(2)他們各自的觀點是什么?依據(jù)是什么?
3、教師分析其中緣由,幫忙學生解開懷疑。(多媒體出示“走進科學”)
4、學了這個好玩的故事,你喜愛故事中的哪個人物?為什么?在學生充分的溝通后,引導簡練歸納。(多媒體出示啟發(fā))
4、復述故事,熟讀成誦。(1)分角色朗讀課文。(2)學生分組表演故事。
作業(yè)設計:
1、有感情背誦課文。
2、向?qū)W生推舉閱讀《女媧補天》、《夸父追日》等文言文,培育學生閱讀古文的興趣。
《學弈、兩小兒辯日》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讀準每個字的讀音。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依據(jù)課后解釋聯(lián)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內(nèi)容。
3.能從課文中體會到學習必需用心致志、不行三心二意的道理,學習孔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體會學無止境的道理。
教學重點:
1、對比解釋,把握生字詞,弄清句意。
2、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兩個人的不同表現(xiàn)。
3、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提醒課題
1.教師談話:文言文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珍貴遺產(chǎn),它言簡意賅,記錄了我國悠久的歷史,絢爛的文明。不少文言文還提醒了深刻的道理。今日,我們一起學習兩篇融學問性、趣味性與哲理性于一體的文言文。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成語導入:用心致志這個成語你熟識嗎?誰能講講它的意思。用心致志這個成語源自《孟子告子》中的一篇文言文──《學弈》。(板書:學弈)
介紹孟子資料:孟子(約公元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戰(zhàn)國時鄒國(現(xiàn)山東鄒縣)人。我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以后的儒學大師,被尊稱為亞圣,后世將他與孔子合稱為孔孟。他確定人性原來是善的,都具有仁、義、禮、智等天賦道德意識。提出了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猛不能屈等論點?!睹献印肥敲献优c他的弟子合著的,內(nèi)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動、政治學說、哲學思想和共性修養(yǎng)等。
3.釋題:弈指什么?學弈又是什么意思呢?(弈,原來專指下圍棋,學弈就是學下圍棋?,F(xiàn)在的對弈,就是下棋的意思,但不限于下圍棋。)
4.引導學生就課題質(zhì)疑,準時歸納整理并板書:(1)誰學下棋?(2)怎么學下棋?(3)學得結(jié)果怎么樣?(4)《學弈》這個故事告知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5.課前同學們已經(jīng)預習了課文,誰能給大家講一講《學弈》這個故事?
二、初讀課文,讀通句子
1.教師范讀課文,努力做到讀得有聲有色,流暢自如(最好能背誦)。從而感染學生,激發(fā)其誦讀興趣。
2.讀后學生評價,準時歸納出朗讀文言文的要點:一是讀的速度要慢,二是停頓要得當。教師也可出示原文和停頓符號,以對學生朗讀有所幫忙。
3.學生仿照教師自由練讀,讀通讀順為止。(教師要給學生充裕的時間反復朗讀)
4.同桌互讀課文,相互正誤。
5.教師運用多種方式指導學生朗讀課文,如指名讀、賽讀、齊讀等,直到讀熟為止。
三、精讀課文,理解文意。
1.學生對比文后解釋,自己嘗試弄懂每句話的意思,理解故事的內(nèi)容,遇有困難教師準時幫忙。
2.同桌相互解疑釋惑,合作學習,爭論每句話的意思,也可向教師請教。教師準時就文中比擬難理解的詞句進展指導:如之在不同句子里的意思不同;與是通假字,同歟,表示疑問或反問,跟嗎呢一樣;弗若,不如;為是其智弗若與,在這句話里,為應讀第四聲;然,這樣。
3.學生對比解釋,講解自己對文中語句的理解,教師準時講解學生理解中的難點。
(《學弈》參考譯文:弈秋是全國最會下棋的人。讓弈秋教兩個人下棋,其中一個人用心致志,只聽弈秋的教育;而另一個人雖然在聽著,可是他心里總以為有天鵝要飛過來,想拿弓箭去射它。這樣,雖然他同前一個人一起學習,卻學得不如前一個。能說這是他的聰慧才智不如前一個人嗎?我說:不是這樣的。)
4.同桌相互講說故事內(nèi)容。
四、自讀思索,體會文中道理
教師引導學生逐一解答就課題提出的問題
1.誰學下棋?誰是教師?――有兩個人學下棋,教師是全國最擅長下棋的弈秋。
2.(這兩個人)怎么學下棋?――其一人用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其中一個人用心致志,只聽弈秋的教育,留意力非常集中,一心一意);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而另一個人雖然在聽著,可是他心里總以為有天鵝要飛過來,想拿弓箭去射它,學習時留意力不集中,三心二意)。
3.學得結(jié)果怎么樣?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雖然后一個人同前一個人一起學習,卻學得不如前一個)。
解答這個問題后,教師可以追問:是什么緣由使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引導學生理解:兩個人學習結(jié)果不同,并不是由于在智力上有多大差異,而是他們的學習態(tài)度不同――前一個用心致志,后一個三心二意。)
4.學弈這個故事告知我們一個什么道理?(學習、做事必需用心致志,不行三心二意。)
五、聯(lián)系生活,深化熟悉
1.請學生談談學習本文的體會。
(做什么事只有用心致志,一心一意才能勝利。)
2.你能聯(lián)系實際說一說嗎?
(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學習中的經(jīng)受充分發(fā)言,熟悉到不用心產(chǎn)生的不良結(jié)果,增加做事用心致志的意識。)
六、復述故事,背誦課文。
1.同桌相互講故事
2.指導學生背誦課文。
全文解釋如下:
弈秋(人名),通(全)國之(文言助詞,的)善(擅長)弈(下棋)者(的人)也(文言助詞)。使(讓)弈秋誨(教)二人弈,其(其中)一人用心致志(集中意志),惟(只)弈秋之(文言助詞,有提起動詞性謂語為的作用,從而使句中的弈秋之為取消了句子的獨立性,成為了聽的狀語。――這一點只對教師講,之所以提出這個之字,使為了和本文其他之字含義相區(qū)分。)為聽,一人雖聽之(他,指代弈秋),一心以為鴻鵠(天鵝)將至(原是生絲繩,這里指系著絲繩射鳥用的箭)(到),思(想)援(拉開)弓(弓箭)繳而射之(它,指鴻鵠),雖與(和)之(他,指代另一個學生)俱(一起)學,弗(不)若(如)之(他)矣(文言助詞)。為(由于)是(這,指這個人)其(他的)智(智力、才智)弗若與(文言助詞,同嗎)?曰(說):非(不是)然(這樣)也。
其次課時
一、復習穩(wěn)固,導入新課
1.請生背誦《學弈》。
2.板書課題:文言文兩則兩小兒辯日
3.介紹資料:《兩小兒辯日》選自《列子》,《列子》相傳為列御寇的論集。列御寇,戰(zhàn)國時鄭國人,《列子》共8篇,其中保存了很多民間故事、寓言和神話傳奇,如愚公移山,歧路亡羊,杞人憂天等,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
4.理解課題,質(zhì)疑問難:(1)看了課題,你知道了些什么?(知道了文中的仆人公是兩個小孩;知道了這篇文章主要是寫兩個小孩辯日這件事)(2)看了課題你還想知道些什么?(①他們?yōu)槭裁礌幷??②他們各自的觀點是什么?依據(jù)是什么?③他們辯論的結(jié)果是什么?教師準時板書學生提出的問題)
二、總結(jié)學法,明確目標
1.回憶學習《學弈》一文的過程,總結(jié)學習方法。
(1)理解課題,提出問題。
(2)讀準字詞,讀通課文。
(3)結(jié)合解釋,疏通文意。
(4)解疑釋惑,體會道理。
(5)復述故事,熟讀成誦。
2.明確方法,自主學習
*讀準字詞,讀通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留意語速要慢,適當停頓,到讀通順為止,。
(2)學生多種形式朗讀課文,師生準時評價。
*結(jié)合解釋,疏通文意
(1)對比解釋,弄懂詞句,理解故事的內(nèi)容。
(2)同桌相互解疑釋惑,合作學習,弄明白每句話的意思。
(3)請學生參考解釋,用現(xiàn)代口語復述故事,并依據(jù)學生復述的狀況進展即時疏通點撥。
(譯文如下:孔子到東方去游學,途中觀察兩個小孩在爭辯??鬃釉儐査麄z爭辯的緣由。一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出來時距離人近,而正午時距離人遠。另一個小孩卻認為太陽剛出來時離人遠,而正午時離人近。前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大得像車上的篷蓋,等到正午時就像個盤盂,這不是遠處的小而近處的大嗎另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清涼爽涼,等到正午時就熱得像把手伸進熱水里一樣,這不是近的時候熱而遠的時候涼嗎孔子聽了,不能推斷誰是誰非。兩個小孩笑著說:誰說你知道的事情多呢)
3.解疑釋惑,體會道理
(1)兩小兒為什么爭論?(太陽是遠是近)
(2)他們各自的觀點是什么?依據(jù)是什么?(①一小兒的觀點是: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依據(jù)是: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個小孩認為太陽早上離人近,中午離人遠,他是依據(jù)外形大小來推斷的。②另一小兒的觀點是: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依據(jù)是: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另一個小孩認為太陽早上離人遠,中午離人近,他是依據(jù)溫度來推斷的。)
(3)他們辯論的結(jié)果是什么?(孔子不能決也――孔子也不能推斷誰對誰錯。)
(4)對兩小兒所持觀點,你同意哪一種為什么(引導學生積極發(fā)表看法,愛護他們大膽發(fā)表自己見解的積極性。)
(教師適時補充資料供學生閱讀:其實太陽早上和中午離我們的距離是一樣的。①遠小近大的緣由:A、早晨和中午的時候太陽距離地球的遠近是一樣的。由于視覺的誤差。同一個物體,放在比它大的物體群中顯得小,而放在比它小的物體群中則顯得大。同樣的道理,早晨的太陽,從地平線上升起來的背襯是樹木、房屋及遠山和一小角天空,在這樣的比擬下,此時的太陽就顯得小了。B、同一物體白色比黑色的顯得大些,這種物理現(xiàn)象叫做光滲作用。當太陽初升的時候,背景是黑沉沉的天空,太陽顯得光明;中午時,背景是萬里藍天,太陽與其亮度反差不大,就顯得小些。②日初涼、日中熱的緣由:A、早晨太陽斜射大地,中午太陽直射大地。在一樣的時間、相待的面積里,直射比斜射熱量高。B、在夜里,太陽照耀到地面上的熱度消散了,所以早上感到?jīng)隹?;中午,太陽的熱度照耀到地面上,所以感到熱。?/p>
4.學了這個好玩的故事,你喜愛故事中的哪個人物?為什么?
(1)兩小兒聰慧得意,擅長動腦,對自己不懂的問題大膽質(zhì)疑,勇于爭論。
(2)孔子虛心慎重、實事求是,盡管學識淵博,可是仍舊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引導體會學無止境的道理。
5.復述故事,熟讀成誦。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學生分組表演故事。(學生自由選擇使用現(xiàn)代話或使用文言文表演)
(3)學生背誦課文。
學習目標
1.讀準每個字的讀音。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依據(jù)課后解釋聯(lián)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內(nèi)容。
3.能從課文中體會到學習必需用心致志、不行三心二意的道理,學習孔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體會學無止境的道理。
課前預備:
1.布置學生了解孔子的生平資料。
2.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學習《學弈》)
一、讀通全文,感悟讀法。
1.師:學習文言文最根本的方法是誦讀,最好的方法也是誦讀。先聽教師范讀課文,再跟教師讀課文。(范讀時做到抑揚頓挫、有聲有色、流暢自如,感染學生,激發(fā)誦讀興趣。領讀時有意識地讓學生感悟語速和斷句方法。)
2.學生自由練讀,把不熟悉的字注上音,并在練習本上寫兩遍。
3.在學生把握每一句的正確讀法后,練習熟讀。
二、結(jié)合解釋,疏通文意
1.弈是什么意思?學弈呢?你怎么知道的呢?
2.學生自讀課文,結(jié)合文后的解釋理解每一話,然后說說這篇文章主要講什么內(nèi)容?
3.同桌互講,相互訂正補充,不懂的登記來。
4.小組合作,疏通文意。
5.指名說全文大意。
三、導悟相濟,突破難點
引導學生正確理解課文
1.把你和同學都讀不懂的句子提出來。(結(jié)合學生提問重點理解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思援弓繳而射之、為是其智弗若與、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這幾句話。)
爭論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的緣由是什么?從中能得出一個什么道理?大家談談自己是否有這種經(jīng)受和體會。
(2)指名說說思援弓繳而射之的意思。你從哪個詞知道射的是天鵝呢?(之字。)
(3)指名說說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意思。這句話中的之是指哪個人。
師:同學們,你們覺得驚奇嗎?兩個人一起學習,可是學習效果卻不一樣。用書上的話說說緣由。
指名讀其一人用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
師范讀,讓學生體會怎樣讀聽得更清晰,學生指出教師停頓的地方然后試著讀讀。
(4)為是其智弗若與?這句意思是什么?
師:哪個詞是其次個人?這句話該怎么讀呢?指名讀,齊讀。
四、流利朗讀,積存語言
課件出示全文及朗讀錄音,生邊看邊跟讀體會語感,然后練習把全文朗讀好,最終師生合作背誦全文。
四、遷移訓練、練讀古文
拓展讀揠苗助長、守株待兔、掩耳盜鈴、鷸蚌相爭等淺顯易懂、故事性強又為學生熟知的文言成語故事,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其次課時(學習《兩小兒辯日》)
一、激趣引入,提醒課題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孔子嗎?你能講講他的故事嗎?(學生敘述,教師結(jié)合學生的敘述補充孔子的生平,介紹他是一個極出名的學問家、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等)孔子這么有學問,可是有一次,他在周游列國時,卻被兩個小孩的一個簡潔的問題給難住了,你們想知道孔子遇到什么難題了嗎?今日我們就學習《兩小兒辯日》。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說說題目是什么意思?(重點理解辯字)
二、初讀課文,梳理學法
1.自由讀課文,憑自己的理講解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考察學生對古文的感悟力量)
2.想想我們是怎樣學習《對弈》的?
一是要理解重點字詞;二要讀出詩文韻味;三要感悟人文內(nèi)涵(意境、感情、哲理)。
二、讀熟課文,自學理解
1.自由讀課文,找出不熟悉的字,通過查字典解決。
2.同桌相互讀文,訂正字音。
3.反復讀文,把課文讀熟。
4.學生對比解釋,自己理解課文,登記不懂的問題。
5.按學習《學弈》的方法自學課文,小組內(nèi)溝通學習成果。
三、鼓勵測試,溝通感悟
出示測試題,各小組搶答積分,評出優(yōu)勝學習小組。
1.答復以下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游:其:為:也:
如:此:乎:始出:小兒:
2.兩小兒在辯論什么?(太陽大小?太陽冷熱?太陽遠近?)依據(jù)學生的答復,相機引導讀好兩小兒的話,理解句子的意思。
3.朗讀課文,看哪組能讀出古文韻味。
四、深化感悟,明確寓意。
1.各組提出分歧較大的問題以及不懂的問題,同學溝通爭論。(
(重點引導學生理解這兩個小孩爭的是什么問題,他們各自的理由是什么?o引導學生理解兩個小孩是依據(jù)不同的感覺說明地面距離太陽的遠近。)CoC
2.你同意他們的意見嗎?用科學學問解答兩小兒提出的問題。(依據(jù)學生答復引導學生課下收集資料,將課內(nèi)學習延長到課外。)
3.這個故事中,你最喜愛誰,為什么?你想對他說什么?
(引導學生確定兩小兒敢于稱贊孔子,挑戰(zhàn)權(quán)威;或贊揚孔子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4.練習有感情背誦課文。
5.以表演的形式復述課文內(nèi)容,看哪組理解得好(稍做表演預備)
6.向?qū)W生推舉閱讀《女媧補天》、《夸父逐日》等文言文,培育學生閱讀古文的興趣。
其次課時
一、復習穩(wěn)固,導入新課
1.請生背誦《學弈》。
2.板書課題:文言文兩則兩小兒辯日
3.介紹資料:《兩小兒辯日》選自《列子》,《列子》相傳為列御寇的論集。列御寇,戰(zhàn)國時鄭國人,《列子》共8篇,其中保存了很多民間故事、寓言和神話傳奇,如愚公移山,歧路亡羊,杞人憂天等,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
4.理解課題,質(zhì)疑問難:(1)看了課題,你知道了些什么?(知道了文中的仆人公是兩個小孩;知道了這篇文章主要是寫兩個小孩辯日這件事)(2)看了課題你還想知道些什么?(①他們?yōu)槭裁礌幷??②他們各自的觀點是什么?依據(jù)是什么?③他們辯論的結(jié)果是什么?教師準時板書學生提出的問題)
二、總結(jié)學法,明確目標
1.回憶學習《學弈》一文的過程,總結(jié)學習方法。
(1)理解課題,提出問題。
(2)讀準字詞,讀通課文。
(3)結(jié)合解釋,疏通文意。
(4)解疑釋惑,體會道理。
(5)復述故事,熟讀成誦。
2.明確方法,自主學習
*讀準字詞,讀通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留意語速要慢,適當停頓,到讀通順為止,。
(2)學生多種形式朗讀課文,師生準時評價。
*結(jié)合解釋,疏通文意
(1)對比解釋,弄懂詞句,理解故事的內(nèi)容。
(2)同桌相互解疑釋惑,合作學習,弄明白每句話的意思。
(3)請學生參考解釋,用現(xiàn)代口語復述故事,并依據(jù)學生復述的狀況進展即時疏通點撥。
(譯文如下:孔子到東方去游學,途中觀察兩個小孩在爭辯??鬃釉儐査麄z爭辯的緣由。一個小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長春工業(yè)大學人文信息學院《BM安裝工程計量》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南昌理工學院《現(xiàn)代控制》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昆明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督鹑趯W前沿動態(tài)》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信陽農(nóng)林學院《臺港暨海外華文文學研究》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西安體育學院《大數(shù)據(jù)機器學習》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濰坊工商職業(yè)學院《機器學習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廣東信息工程職業(yè)學院《UML及形式化建模》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西旅游職業(yè)學院《化工原理(Ⅰ)》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湘潭醫(yī)衛(wèi)職業(yè)技術學院《信號分析與處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麗水職業(yè)技術學院《詩歌導讀》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羅森便利店QSC標準課件講義
- 售后服務的流程圖
- 讀《讀懂孩子》讀書心得體會
- 《勞動合同法》普法宣傳資料
- 二年級下冊科學教案-2.3科技產(chǎn)品體驗會 大象版
- 退役軍人優(yōu)待證申領表
- Q∕SY 19001-2017 風險分類分級規(guī)范
- 勞務分包項目經(jīng)理崗位職責
- 幼兒繪本故事:奇怪的雨傘店
- 鋼琴基礎教程教案
- 糖基轉(zhuǎn)移酶和糖苷酶課件(PPT 111頁)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