匝道設(shè)計標準課件_第1頁
匝道設(shè)計標準課件_第2頁
匝道設(shè)計標準課件_第3頁
匝道設(shè)計標準課件_第4頁
匝道設(shè)計標準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5-4匝道設(shè)計標準

2023/7/221一.設(shè)計速度互通式立交匝道的設(shè)計速度主要是根據(jù)立交的等級,轉(zhuǎn)彎交通通量的大小以及用地和投資費用等條件確定。立交的等級是確定匝道計算行車速度的主要依據(jù)匝道的計算行車速度和設(shè)計交通量是確定匝道線形指標和匝道橫斷面幾何尺寸的主要依據(jù)匝道的通行能力則是檢驗匝道適應交通的能力2023/7/222(1)為了行車順適安全速度不宜過小,一般為主線的50%~70%(2)變速車道問題(3)是否收費問題(4)匝道形式問題2023/7/223(一)立交的等級

公路互通式立交根據(jù)相交道路的等級劃分為三級。

道路等級高速公路一級公路二級公路三級公路四級公路高速公路一二(一)三(二)三三一級公路二(一)三(二)(三)(三)(三)二級公路三(二)(三)///三級公路三(三)///四級公路三(三)///表5-4-1用于該立交建成使用后第10年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不小于l0000輛的情況,2023/7/2242023/7/2252023/7/2262023/7/227(二).匝道的設(shè)計依據(jù)匝道的設(shè)計依據(jù)主要有立交的等級、計算行車速度、設(shè)計交通量以及通行能力。立交的等級是確定匝道計算行車速度的主要依據(jù)匝道的計算行車速度和設(shè)計交通量是確定匝道線形指標和匝道橫斷面幾何尺寸的主要依據(jù)匝道的通行能力則是檢驗匝道適應交通的能力。2023/7/228(1)立交的等級 公路互通式立交根據(jù)相交道路的等級劃分為三級,其分級如表5-4-1所示。表中括號內(nèi)等級適用于該立交建成使用后第10年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不小于10000輛的情況,或交通量雖小于此值,但因特殊需要而設(shè)置互通式立交時。城市道路立交未作分級規(guī)定。(2)計算行車速度 匝道的計算行車速度主要是根據(jù)立交的等級、轉(zhuǎn)彎交通量的大小以及用地和建設(shè)費用等條件選定。由于地形、用地和建設(shè)費用等限制,匝道的2023/7/229計算行車速度通常都較正線低,但降低不得過大,以免車輛在離開或進入正線時產(chǎn)生急劇的減速或加速,導致行車危險和不順暢。最佳值以接近主線平均行駛速度為宜。當受用地或其它條件限制時,匝道計算行車速度可適當降低。公路立交匝道計算行車(設(shè)計)速度的規(guī)定見表5-4-3。城市道路立交匝道計算行(設(shè)計)車速度的規(guī)定見表5-4-4。2023/7/2210相交道路計算行車速度(km/h)主線計算行車速度(km/h)相交道路計算行車速度(km/h)主線計算行車速度12080605040120806050408060~4050~40///50/40~3035~2530~20/6050~4045~3540~30//40//30~2030~2025~20城市道路立交匝道設(shè)計(計算行車)速度(km/h)5-4-42023/7/2211主線計算行車速度(km/h)1201008060互通式立體交叉分級一級80~5070~4060~3550~35二級70~4060~3550~3040~30三級60~3550~3545~3035~30公路立交匝道設(shè)計(計算行車)速度(km/h)表5-4-32023/7/2212選用匝道計算行車速度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滿足最佳車速要求為確保行車安全及通行能力的要求,并考慮占地及行駛條件,匝道計算行車速度宜接近最佳車速(即匝道達到最大通行能力時的車速),其簡化計算公式為:

式中:L―――車長(m);L0―――安全距離(m),一般取5~10m;C―――制動系數(shù)(s2/m),一般取0.15~0.3。

最佳車速通常為VK=40~50km/h。(m/s)(5-4-1)2023/7/2213

2.按匝道的不同形式選用同一座立交各條匝道的計算行車速度應有所同,原則上應根據(jù)匝道的形式選用。(1)右轉(zhuǎn)匝道宜采用上限和中間值;(2)定向式左轉(zhuǎn)匝道宜采用上限或接近上限值;(3)半定向式宜采用中間或接近中間值;(4)環(huán)圈式宜采用下限值;3.適應出、入口行駛狀態(tài)的需要2023/7/2214(1)駛出匝道分流端的計算行車速度不能小于主線計算行車速度的50%~60%;(2)駛?cè)朐训琅c加速車道連接處的計算行車速度應保證車輛駛至加速車道末端的速度能達到主線的70%;(3)接近收費站或次要道路的匝道末端,計算行車速度可酌情降低。4.考慮匝道的交通組織

雙向無分隔帶的匝道應取同一計算行車速度;2023/7/2215 雙向獨立的匝道依交通量的不同而分別選用。(三)設(shè)計交通量 匝道的設(shè)計交通量主要根據(jù)相交道路的交通量,結(jié)合交通調(diào)查資料,來進行直行、左行和右行方向交通量的分配。圖5-4-5為某交叉口交通量流向與流量圖。2023/7/2216圖5-4-52023/7/2217

(四)通行能力1.匝道的通行能力匝道的通行能力取決于匝道本身的通行能力、入口處的通行能力和出口處的通行能力,以三者之中較小者作為采用值。通常出口和入口處的通行能力與匝道本身通行能力相比甚小,故匝道的通行能力主要受出、入口處通行能力的控制。出、入口處的通行能力可按如下六種情況計算:(1)單車道匝道駛?cè)雴蜗螂p車道主線(圖5-4-6a)

取較小者

(5-4-2)2023/7/22182023/7/2219式中:Vr―――出口或入口處的通行能力(pcu/h);VD―――主線每一車道設(shè)計通行能力(pcu/h);

Vf―――主線單向合計交通量(pcu/h)。 (2)單車道匝道駛出單向雙車道主線(圖5-4-6b)

(5-4-3)2023/7/2220

(3)單車道匝道駛?cè)雴蜗蛉嚨乐骶€(圖5-4-6c)

取較小者(5-4-4)

(4)單車道匝道駛出單向三車道主線(圖5-4-6d)(5-4-5)

2023/7/2221(5)雙車道匝道駛?cè)雴蜗蛉嚨乐骶€(圖5-4-6e)

取較小者(5-4-6) (6)雙車道匝道駛出單向三車道主線(圖5-4-6f)

(5-4-7)

2023/7/22222考慮匝道交織路段的通行能力 交織是互通式立交常用的交通組織方式之一。如環(huán)形立交、部分苜蓿葉式或全苜蓿葉式立交本身就存在交織運行。另外,為消除沖突點,常在匝道上為交叉車流設(shè)置一段公共匝道,形成交織路段。雙向無分隔帶的匝道:取相同的計算車速,雙向獨立匝道:可分別取。2023/7/2223二.匝道的線形設(shè)計標準

Theline’sdesignedstandardofcircuit

(一)匝道的平面線形匝道的平曲線行應根據(jù)匝道設(shè)計速,交叉類型,交通量,地形,用地條件,造價等因素確定。1.匝道平曲線半徑匝道的平曲線半徑直接影響著匝道的式、用地、規(guī)模、造價以及行車的安全性與舒適性。匝道圓曲線最小半徑計算公式與第四章公式相同。表5-4-6為公路立交匝道圓曲線最小半徑,通常應選用大于一般值的半徑,當受地形條件或其它特殊情況限制時,方可采用極限值。城市立交可參考采用。2023/7/2224匝道圓曲線最小半徑

表5-4-6匝道計算行車速度(km/h)806050403530圓曲線最小半徑(m)一般值280150100604030極限值23012080453525城市立交曲線最小半徑的規(guī)定如表5-4-7所示,選用時宜采用大于或?qū)τ诒砹谐?2%的最小半徑,有條件的地方可以采用不設(shè)超高的最小半徑。2023/7/2225匝道計算行車速度(km/h6050454035302520橫向系數(shù)0.180.160.14超高12080655040352515超高13090756045352520超高145100806045403020不設(shè)超高的最小半徑(m)1801251008060453530平曲線最小半徑(m)10085756560504035表5-4-72023/7/2226對環(huán)圈式匝道的圓曲線半徑,除滿足上述規(guī)定外,還應有足夠的長度以保證曲率的緩和過渡以及上下線的展線長度要求。可按下式計算:

(m)(5-4-8)

式中:H―――上下線要求的最小高差(m);α―――匝道的轉(zhuǎn)角;

i―――匝道的設(shè)計縱坡度(%)。2023/7/2227

2.匝道回旋線參數(shù)匝道及其端部曲率變化較大處均應設(shè)置緩和曲線。緩和曲線應采用回旋線,其參數(shù)以A≤1.5R為宜,并不小于表5-4-8所列數(shù)值。反向曲線的兩個回旋線參數(shù)宜相等,不相等時其比值應小于1.5。

匝道計算行車速度(km/h)80706050403530回旋線參數(shù)A(m)1401007050353020回旋線長度(m)70605040353020公路匝道回旋線參數(shù)及長度表5-4-82023/7/2228(二)匝道的縱斷面線形1.匝道最大縱坡

考慮到匝道上行車速度較低,故匝道縱坡一般比正線縱坡大,見表5-4-9。若機動車與非機動車混行時,考慮非機動車的行車要求,其縱坡不宜大于3%。匝道計算行車速度(km/h)806050≤40最大縱坡(%)一般地區(qū)455.56特殊地區(qū)566/匝道的最大縱坡表5-4-92023/7/2229匝道計算行車速度(km/h)80,7060,5040,35,30最大縱坡(%)出口匝道上坡345下坡334入口匝道上坡334下坡345注:因地形困難或用地緊張時可增大1%。非冰凍積雪地區(qū)在特殊困難情況下可增大2%匝道的最大縱坡表5-4-102023/7/2230(三)匝道橫斷面及加寬1.匝道橫斷面匝道橫斷面由車道、路緣帶、硬路肩和土路肩(城市道路不設(shè))組成,對向分離雙車道匝道還包括中央分隔帶。匝道橫斷面布置形式如表5-4-11所示2023/7/22312.匝道豎曲線半徑各計算行車速度對應的豎曲線最小半徑及最小長度見表5-4-12。城市立交匝道最大匝道的最大縱坡規(guī)定如表5-4-132023/7/2232匝道豎曲線的最小半徑及長度

表5-4=12匝道計算行車速度(km/h)806050403530豎曲線最小半徑(m)凸形一般值450020001600900700500極限值30001400800450350250凹形一般值300015001400900700400極限值20001000700450350300豎曲線最小長度(m)一般值1007060403530極限值7050403530252023/7/2233公路立交匝道計算行車速度(km/h)80小或等對于60最大縱坡(%)冰凍地區(qū)44非冰凍地區(qū)45城市立交匝道最大匝道的最大縱坡表5-4-132023/7/2234

匝道各組成部分的寬度:車道寬度一般為3.5~4.0m,公路立交一般多用3.5m。中央分隔帶的寬度為1.0m(設(shè)剛性護欄時可為0.6m),路緣帶寬度為0.5m。土路肩寬度為0.75m或0.5m。單車道匝道應設(shè)硬路肩,其寬度包括路緣帶2.5m,特殊情況下可取1.5m,左側(cè)硬路肩寬度為1.0m。匝道的車道、硬路肩寬度與正線不同時,應在匝道范圍內(nèi)設(shè)置漸變率為1/20~1/30的過渡段。2.匝道園曲線的加寬值匝道園曲線的加寬值,應根據(jù)園曲線半徑按表5-4-14所示數(shù)值采用。2023/7/2235匝道圓曲線的加寬值

表5-4--15圓曲線半徑(m)單向單車道匝道≥7258~<7248~<5842~<4836~<4232~<3629~<3227~<2925~<2723~<2521~<2315~<21///單向雙車道或雙向雙車道匝道≥4743~<4739~<4336~<3933~<3631.~<3329~<3127~<2926~<2725~<2624~<2523~<2422~<2321~<2215~<21加寬值(m)00.250.500.751.001.251.501.752.002.252.502.753003.253.752023/7/2236

(四)匝道的超高及其過渡1.超高值匝道上的園曲線應根據(jù)規(guī)定設(shè)置必要的超高,超高值按表5-4-16選用。當園曲線半徑大于表5-4-17所列值時,可不設(shè)超高。2.超高過渡段匝道上直線與園曲線間或兩超高不同的園曲線間應設(shè)置超高過渡段,其長度應根據(jù)計算行車速度、橫斷面類型、旋轉(zhuǎn)軸的位置以及超高漸變率等因素確定。超高過渡段計算公式與正線相同。2023/7/2237匝道圓曲線的超高

表5-4-16匝道計算行車速度(km/h)圓曲線半徑(m)80280以下28033033038038045045054054067067087087012401240以上60140以下140180180220220270270330330420420560560800800以上5090以下90120120160160200200240240310310410410590590以上4050以下5070709090130130160160210210280280400400以上3540以下40505060609090110110140140220220280280以上30/30以下30404060608080110110150150220220以上超高(%)9~108~97~86~75~64~5432

不設(shè)超高的圓曲線半徑(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