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診法-切診(中醫(yī)基礎(chǔ)課件)_第1頁
中醫(yī)診法-切診(中醫(yī)基礎(chǔ)課件)_第2頁
中醫(yī)診法-切診(中醫(yī)基礎(chǔ)課件)_第3頁
中醫(yī)診法-切診(中醫(yī)基礎(chǔ)課件)_第4頁
中醫(yī)診法-切診(中醫(yī)基礎(chǔ)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切診

切診------通過用手觸摸的方式獲得病情資料的一種診察方法。切診又分為:脈診按診

脈診概念:是醫(yī)生用手指切按患者動脈,根據(jù)其不同的形象來了解病情,辨別病證的診察方法。目的要求

1、掌握診脈的部位和方法;

2、掌握常見病脈的脈象與臨床意義;3、熟悉脈診的原理,脈象的生理變異;4、熟悉相兼脈概念與主病規(guī)律;5、了解遍診法、三部診法概念、方法。

切診寸關(guān)尺的定位

1、先定關(guān):以高骨(橈骨莖突)為標記

2、再定寸、尺:

關(guān)前為寸關(guān)后為尺切診寸口分候臟腑

寸——心左手關(guān)——肝尺——腎(陽)寸——肺右手關(guān)——脾尺——腎(陰)二、脈診的方法和注意事項平息和體位

平息:“人一呼脈再動,一吸脈亦再動,呼吸定息,脈五動閏以太息,命曰平人”。

體位:坐位、臥位與心臟等高。診脈時間:平旦為佳,安靜。切診三、脈診的指法指法:手指略成弓形傾斜,指腹對脈脊。高大者宜疏,矮小者宜密,小兒用拇指定關(guān)法。

1、舉:輕取

2、按:重取

3、尋:中取循法、推法、總按、單按。切診平脈的特征1、胃:脈來從容、和緩、流利。 (1)脈位居中,不浮不沉……(位) (2)脈率調(diào)勻,不快不慢……(數(shù)) (3)脈道適中,不大不小……(形) (4)脈力充盈,不強不弱……(勢) (5)脈勢和緩,從容流利2、神:應(yīng)指有力,節(jié)律整齊。3、根:尺脈沉取有力,按之不絕。

切診脈象的生理變異

1、與年齡、性別、形體有關(guān):

年齡:越小脈越快(嬰兒120-140次/分)體質(zhì):身高者脈長,身矮者脈短;瘦人脈浮,肥人脈沉。2、與精神情志有關(guān):激動時其脈必快(數(shù)),抑郁時其脈沉緩或遲3、與季節(jié)、地理、氣候有關(guān):

春弦、夏洪、秋浮、冬沉。4、幾種生理變異:斜飛脈、反關(guān)脈。切診

(1)

浮脈

1、脈象特征:輕取即得,重按反減;

舉之有余,按之不足;崔氏《脈訣》:“浮脈法天,輕手可得,泛泛在上,如水漂木?!薄对\宗三昧》:“浮脈者,下指即顯浮象,按之稍減而不空?!鼻性\脈位分類浮脈2、臨床意義:主表證,亦主里虛(虛陽外越)。1)主表證--外邪侵襲,人體正氣趨向于表,故脈浮。2)主里虛--久病精氣衰竭,陰不斂陽,虛陽外越。

(2)

沉脈

1、脈象特征:輕取不應(yīng),重按始得;舉之不足,按之有余。

《瀕湖脈學》“如石投水,必極其底?!?/p>

《脈訣匯辨》“有深深下沉之勢。”

《脈訣刊誤》“輕手于皮膚之間不可得,徐徐按至肌肉中部間應(yīng)指,又按至筋骨下部乃有力,此沉脈也?!鼻性\脈位分類沉脈

2、臨床意義:主里證。常見于下痢、浮腫、嘔吐、郁結(jié)氣滯等。

沉而有力——里實:氣血內(nèi)困于里;多因水、寒、積滯所致(寒主收引,水性沉潛,積滯則陽氣伏郁)。

沉而無力——里虛:陽氣虛不能升舉。(3)

遲脈

1、脈象特征:脈來遲緩,一息脈動3-4

至(一分鐘不滿60次)。

《脈訣匯辨》:“往來遲緩,三至一息?!?/p>

《診家樞要》:“遲,不及也,呼吸之間,脈僅三至?!鼻性\脈率分類遲脈2、臨床意義:主寒證,亦主邪熱結(jié)聚里實證。1)主寒證--有力為實寒;無力為虛寒。

實寒:寒邪凝滯,陽氣失于宣通。虛寒:陽氣虛弱失于溫運。

2)亦主熱證--邪熱結(jié)聚,經(jīng)隧阻滯。多見于里熱實證(陽明腑實證、腸傷寒、腦膜炎)。

(4)

數(shù)脈

1、脈象特征:脈來急促,一息5-6至。

《瀕湖脈學》:“一息六至,脈流薄疾?!?/p>

《脈訣啟悟》:“不似滑脈之往來流利,動脈之厥厥動搖,疾脈之過于急疾?!鼻性\脈率分類數(shù)脈

2、臨床意義:主熱證,亦主虛證。1)主熱證--因熱迫血妄行,故脈數(shù)。2)主虛證--精血耗損,元氣虧虛,脈來虛數(shù)。多見于虛勞日久之人。張景岳曰:“愈虛則脈愈數(shù)?!?5)洪脈

1、脈象特征:脈形寬大,滔滔滿指,來盛去衰。

《診家正眼》:“洪脈極大,狀若洪水,來盛去衰,滔滔滿指。”

《瀕湖脈學》:“洪脈來時拍拍然,去衰來盛似波瀾。”切診脈的寬度分類洪脈

2、臨床意義:主熱甚(氣分熱甚)。

里熱內(nèi)盛,氣盛血涌故脈來洪。亦主虛證--若洪大無力,則不主氣分熱盛,乃陰精耗竭,孤陽欲外越之兆。(6)

微脈

1、脈象特征:極細極軟,按之欲絕,若有若無。

2、主?。簹庋撋酰枤馑ノ?。正氣將絕,鼓動無力,故脈微欲絕。

《傷寒論》:“

少陰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通脈四逆湯主之。”切診

(7)

細脈

1、脈象特征:脈細如線,應(yīng)指明顯,按之不絕。

《脈經(jīng)》:“細脈,小大于微,常有,但細耳?!?/p>

《診家正眼》:“細直而軟,累累縈縈,狀若絲線,較顯于微?!?/p>

《瀕湖脈學》:“小于微而常有,細直而軟,若絲線之應(yīng)指。”切診脈的寬度分類細脈2、臨床意義:主氣血兩虛,諸虛勞損;主濕侵。

1)氣血不足:不能充盈脈道,則脈來細而無力。

2)濕侵:脾虛濕盛或感受濕邪,濕邪阻礙脈道,故脈細。(9)

虛脈

1、脈象特征:舉之無力,按之空豁,應(yīng)指松軟。是一切無力脈的總稱。

《脈經(jīng)》:“虛脈,遲大而軟,按之無力,隱指豁豁然空?!?/p>

《三指禪》:“虛脈大而松,遲柔少力充?!?。切診脈力度分類虛證2、臨床意義:主虛證。血虛不能充盈,氣虛不斂而外張??梢娪诰貌√搫凇顨怅巸蓚?。

《診家樞要》:“虛,氣血俱虛之診也,為暑,為虛煩多汗,為恍惚多驚。”

(10)

實脈1、脈象特征:應(yīng)指幅幅,舉按皆然。是一切有力脈的總稱。

《瀕湖脈學》:“浮沉皆得大而長,應(yīng)指無虛幅幅強?!?/p>

《診宗三昧》:“實脈有力,長大而堅?!鼻性\脈力分類實脈

2、臨床意義:主實證。

邪盛正實,正邪相搏,氣血涌盛脈道充滿故實。凡邪氣有余,陽熱內(nèi)郁所致高熱譫語,腑實便堅,三焦火盛,食滯脅痛等,皆可見實脈。

(11)

滑脈

1、脈象特征:往來流利,如盤走珠,應(yīng)指圓滑。

《診家正眼》:“滑脈替替,往來流利,盤珠之形,荷露之義?!?/p>

《脈經(jīng)》:“與數(shù)脈相似?!鼻性\脈流利度分類滑脈2、臨床意義:主痰飲、食滯、實熱諸證。

1)主痰飲:痰飲為陰滑之物,痰濕聚于體內(nèi),足使脈內(nèi)陰液增加,血流如粒而現(xiàn)滑象。

2)主食滯:宿食化熱,氣實血涌。

3)主實熱:正盛邪實,氣血涌盛。脈流利度分類滑脈主婦人的孕脈:氣血充盛。

《景岳全書》“婦女脈滑數(shù)而經(jīng)斷者,為有孕?!?/p>

見于正常人:滑緩為平人之常,多見于青壯年,尤以女性明顯。

《景岳全書》“若平人脈滑而和緩,此自營衛(wèi)充實之佳兆?!?/p>

(12)

澀脈1、脈象特征:往來艱澀,如輕刀刮竹。

《瀕湖脈學》“如雨沾砂,如病蠶食葉?!?/p>

《脈經(jīng)》“細而遲,往來艱,或一止復(fù)來?!?/p>

特點:脈管細、流速慢、不流暢。切診脈流利度分類澀脈

2、臨床意義:主傷精、血少、痰食內(nèi)停,氣滯血瘀。

1)澀而無力--傷精、血少。

2)澀而有力--實證(痰食積滯、瘀血)。

氣、血、食、痰阻礙脈道,脈行不暢。(13)

長脈

1、脈象特征:脈體較長,超過寸關(guān)尺。

《診家正眼》:“長脈迢迢,首尾俱端,直上直下,如循長竿?!?/p>

《瀕湖脈學》:“長脈不大不小,迢迢自若,如循長竿末梢,為平;如引繩,如循長竿,為病?!薄斑^于本位脈名長,弦則非然但緊張,弦脈與長爭較遠,良工尺度自能量。”,切診脈長度分類長脈

2、臨床意義:主陽證、實證、熱證。多由邪氣盛實,正氣不衰,邪正搏擊所致。

《素問·脈要精微論》:“長則氣治?!闭H藲庋ⅲ珰馐M,脈氣盈余。(14)

短脈1、脈象特征:只現(xiàn)于關(guān)部,它部不顯。李中梓:“兩頭低而沉下,中間突而浮起。”

《瀕湖脈學》:“不及本位,應(yīng)指而回,不能滿部?!?、臨床意義:主氣病。有力為氣郁,無力為氣損。氣郁不能展,氣虛不能鼓動故脈短。切診(15)

弦脈1、脈象特征:端直以長,如按琴弦。

《脈經(jīng)》:“按之如弓弦狀?!?/p>

《脈訣刊誤》:“狀若箏弦,從直中過,挺然于指下,曰弦?!?/p>

《瀕湖脈學》:“如張弓弦,按之不移,綽綽如按琴瑟弦。”

特點:脈管細、脈力強、兩端繃緊,觸手點長。切診脈的緊張度分類弦脈2、臨床意義:主肝膽病、諸痛癥、痰飲、瘧疾等。

弦為肝脈,為氣機不暢之象。凡肝氣脅痛、腹痛、冷痹、疝瘕、瘧疾等多見弦脈。

《內(nèi)經(jīng)》:“陽弦頭痛,陰弦腹痛?!?17)

緊脈

1、脈象特征:脈形緊急,如牽繩轉(zhuǎn)索。

《脈經(jīng)》:“如切繩狀?!?/p>

《診家正眼》:“緊脈有力,左右彈指,如絞轉(zhuǎn)索,如切緊繩。”切診脈的緊張度分類緊脈

2、臨床意義:主寒證、痛證、宿食。

寒主收引,脈管內(nèi)縮故緊。多見于寒邪內(nèi)侵引起的傷寒發(fā)熱,頭痛咳嗽,心腹痛或脹滿,嘔吐瀉利,陰疝痃癖等。

《脈訣刊誤》:“緊為寒為痛”。(25)

促脈

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