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恩施市三中2023年高考語文第二次模擬考試題卷(含解析)_第1頁
湖北恩施市三中2023年高考語文第二次模擬考試題卷(含解析)_第2頁
湖北恩施市三中2023年高考語文第二次模擬考試題卷(含解析)_第3頁
湖北恩施市三中2023年高考語文第二次模擬考試題卷(含解析)_第4頁
湖北恩施市三中2023年高考語文第二次模擬考試題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湖北恩施市三中2023年高考語文第二次模擬考試題卷(含解析)2023年高考語文第二次模擬考試題卷

(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7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中國人的最高信仰,乃是天、地、人三者之合一。借用耶教術(shù)語來說,便是天、地、人之“三位一體”。在中國,天地可合稱為天,人與天地合一,便是所謂“天人合一”。

中國的社會風(fēng)俗里面也有“三位一體”的信仰之存在。如言時令,有二十四個節(jié)氣,但同時有人造的節(jié)日。中國人把此二項混合看待,不加區(qū)別,如清明、冬至是自然節(jié),端午、中秋、重陽是人造節(jié)。中國人在節(jié)日中,又多增添一些神話故事,使得人文自然益加親密配合,社會禮俗隨著天時節(jié)氣而多彩多姿。這亦是一種天人相應(yīng),把我們的日常生活推衍到大自然變化中而與之呼應(yīng)。這就是那人文參加進自然里面而演化成為一體了。此中有信仰、有希望、有娛樂,極富禮樂意義,極富藝術(shù)性,亦極富傳統(tǒng)性,極富有關(guān)于民族文化信仰之啟示性與教育性。但到最近,大家對自己文化無了解、無信心,因此對此種節(jié)日亦覺無趣味、無意義。中國社會上之新年節(jié)日不廢而漸廢,耶誕節(jié)日代之而興。中國社會并非一耶教社會,中國文化亦非一耶教文化,而中國人則追步西方,來過耶誕節(jié)日。這里面自不免夾雜著許多無情無理之盲目效顰。

再講中國的藝術(shù),一幅山水畫,就是天、地、人三位一體的一種結(jié)構(gòu)。一幅畫上定有空白,有春、夏、秋、冬四季分別,那都是天。一座山、一溪水、一棟房子、一座亭榭,那都是地。中間畫著一漁翁,或是趕著騾子做生意的,或是讀書彈琴的,或是倚著一杖在那里看天看地的,這都是人。這是畫中之主。天有氣象,地有境界,人有風(fēng)格。在此氣象境界之中有此風(fēng)格,配合起來,這是一個藝術(shù)的世界。中國畫便要此“氣象”“境界”與“風(fēng)格”之三者合一。中國畫也不愿酷肖自然,而要把人文意境融入,另成一天地。如畫梅、蘭、竹、菊,只是自然,但有生命,而且有人文理想作襯托,故稱“四君子”。天地大自然,一切是景,里面有了主人,有了生意,便有了“情”。中國畫要求在畫中見性情。

再來講中國文化的終極理想,究竟人類理想最后要達到一個怎樣的境界?耶穌教說,世界末日到來,能上天堂的就上天堂,不能上天堂的就下地獄,上帝不能天天老在愛著這世界。佛教講最后的清靜寂滅,一個無余涅槃的世界,到此便超脫了輪回眾生界。中國人則只講“世界大同”“天下太平”,其終極理想還是在這個世界上。

《三字經(jīng)》說:人之初,性本善?!靶员旧啤比?,即是中國人的最高信仰。中國古人說,人性稟賦自天,人人可以善,“人皆可以為舜堯”,每一人的人格德性都可做得一理想至高的善人。人人做一善人,才是世界大同,才是天下太平。不是說大家有飯吃,大家在法律之下有平等,永遠不打仗,便是天下大同了。還要有更高的“文化融和”,還要“天、地、人三位一體”,那才能真到達大同太平的境界。我們?nèi)澜缛祟?,都能到達一最高人格的話,那世界就自然會大同。這是最民主、最平等、最獨立、最自由的。這是我們中國人的最高信仰,同時亦是我們中國人的最后理想。

(摘編自錢穆《中國文化中的最高信仰與終極理想》)

材料二:

中華文化的當代意義不僅在于對中華民族發(fā)展及當代中國社會建設(shè)具有重要性,從人類生活面臨的矛盾沖突中也可進一步了解中華文化的價值所在和當代意義。當代人類生活面臨著五大沖突急需解決,即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他人、人與自我(心靈)、文明與文明的矛盾沖突,這些矛盾沖突有史以來一直不同程度地存在,但現(xiàn)代性的展開加劇了這些矛盾,沖突日趨緊張,已經(jīng)成為世界的難題。人們已經(jīng)越來越認識到,僅靠西方現(xiàn)代性的價值是不可能解決這些矛盾、化解這些沖突的。有識之士把眼光轉(zhuǎn)向包括中華文明在內(nèi)的其他文明。中華文化的“天人合一”,關(guān)注人與自然的和諧,有利于化解人與自然的緊張;“忠恕之道”秉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精神,有利于處理人與人的矛盾沖突;“和而不同”的態(tài)度有利于處理不同文明之間的關(guān)系;“群己合一”之道有利于解決個人與社會的矛盾。中華文化中有許多思想理念對解決當代人類面臨的沖突提供了有益的啟示。

因此,推動中華文化的傳承發(fā)展,一個重要的目的是圍繞當今世界發(fā)展面臨的重大問題,著力提出能夠體現(xiàn)中國立場、中國智慧、中國價值的理念、主張、方案,讓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一起為人類提供所需要的精神指引。什么是體現(xiàn)“中國”的方案?就是用中華文化的理念智慧,結(jié)合中國的實踐,提出既合乎中國的具體實際又具有普遍意義的理念。像孔子在2500年前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而不同”,不僅是人類處理相互關(guān)系的普遍原理,也深刻體現(xiàn)了中華文明處理人類難題的智慧。

(摘編自陳來《中華文化的當代價值與意義》)

1.下列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清明節(jié)民俗包括踏青賞春、祭拜祖先等,故其雖屬自然節(jié)氣,也蘊含著人文精神,也是一種天人相應(yīng)。

B.中國山水畫講究天地人三位一體,除畫中之主“人”外,畫上定有代表天的天空,代表地的山水亭屋等。

C.中國文化的終極理想是天下大同太平,這也是最民主、最平等、最獨立、最自由的人類理想的境界。

D.傳承和發(fā)展中華文化,既能助力中華民族發(fā)展及中國社會建設(shè),也有助于解決當今世界面臨的難題。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對中西方文化進行了比較,在論述中都采用立論與駁論相結(jié)合的方式,破立并重。

B.傳統(tǒng)的新年節(jié)日不廢而廢,國人盲目效顰過耶誕節(jié)日,原因是國人不了解自己文化,缺乏文化自信。

C.中國人信仰“性本善”,這并非意味著人生而至善,而是說人人均可以為善,都能到達一最高人格。

D.法律和戰(zhàn)爭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人類社會的紛爭,要實現(xiàn)世界大同,修養(yǎng)至高的人格德性才是關(guān)鍵。

3.結(jié)合材料內(nèi)容,下列選項不屬于處理人類生活五大沖突的思想理念的一項是()(3分)

A.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禮記·大學(xué)》)

B.故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墨子·兼愛》)

C.是故明君制民之產(chǎn),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孟子·梁惠王上》)

D.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fù)奚疑!(《歸去來兮辭》)

4.國畫大師傅抱石說:“中國繪畫是中國民族精神的最大表白?!闭埥Y(jié)合材料一簡析中國畫是如何體現(xiàn)中國人的精神特點的。(4分)

5.如何傳承與發(fā)展中華文化,實現(xiàn)其當代價值與意義?請綜合材料信息簡要回答。(4分)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8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文本一:

團圓(節(jié)選)

巴金

晚會結(jié)束,小劉打手電給我照路,走原路回去。一路上我很興奮。不僅是王芳的演唱,所有的節(jié)目都使我激動。我接觸到那么豐富的精神面貌,那么廣闊的心靈。

我離開軍政治部的那天,到王主任的房里辭了行回來,小劉給我打好了鋪蓋卷,在住室里等我。他要回到原來那個連隊去。他向我表示了歉意。他雖然高興回連隊,可是他的講話和舉動都流露出依依不舍的感情。我也不愿意這么匆匆地跟他分別。最后我同他約定過兩個月到那個連隊去看他。

我并不曾失信??墒俏胰ネ砹诵?,已經(jīng)是好幾個月以后了。這中間我到過幾個部隊。我常常懷念小劉,因為我一直沒有得到他的消息。我后來忽然聽說小劉在的那個連隊打了勝仗,把敵人占據(jù)的一個無名高地拿下來了。這些日子為了迎接國慶三周年,為了歡迎第二屆祖國人民赴朝慰問團,志愿軍前沿各個部隊都在打勝仗,到處都聽得見這樣的說法:“爭取立功,迎接親人。”我聽到了許多捷報以后,再得到那個連隊的勝利消息,我很難制止想會見小劉的欲望。過了國慶節(jié),我便動身到那個連隊去。我們在坑道里見到了連長。他已經(jīng)得到了通知,又熱情又親切地接待我。我和他交談了半個鐘頭的光景,便提起小劉的名字,還說我想見見小劉。

“對,對,劉正清,是個好戰(zhàn)士!”連長點頭說。

我連忙說明我跟劉正清很熟,并且把那次分別的情形也講了。

“不湊巧,他回國去了?!斑B長略略皺起眉毛說。

我詫異地問道:“他回國去干什么呢?”我自己馬上興奮地接下去說:“參加國慶節(jié)觀禮嗎?”

連長搖搖頭說:“他掛了花,送回去了。”

“他掛了花?傷重不重?”我愣了一下,驚問道。

連長看了我一眼,聲音低沉地答道:“兩條腿都斷了?!蔽易兞四樕?,著急地追問:“危險嗎?”

連長昂起頭說:“這個小青年還嚷著要回朝鮮來打美國鬼子呢!”

“他能回來嗎?”我順口問了這一句。話出口我才覺察到它是多余的了。

連長看了我一眼,激動地說:“要是真依他的話,他一定要回來。那天他跟著我上戰(zhàn)場,打到最后,主峰上還有個敵人的大母堡攻不下來,火力猛得很,我們犧牲了幾個同志。我十分著急,拿起一包炸藥,打算自己沖上去炸掉它。劉正清拉住我的衣服,要求我把任務(wù)交給他。他一上去就把母堡解決了??墒撬约簼M身是血,兩條腿都完了。擔(dān)架員來抬他,他還說‘我要堅持,我要打’。我后來去看他,他皺著眉頭,臉上沒有一點血色,我卻沒聽見他哼過一聲。我告訴他要給他請功,他還說自己沒有好好完成任務(wù),應(yīng)當檢討?!?/p>

……

小劉雖然回國,但是我總算踐了約,我在這個連隊住下來了。

頭兩三天我睡在炕上,半夜里好像總聽見小劉在講夢話,其實全是我自己在做夢。我本來打算在這里多住些時候,可是忽然接到王主任的電話,說是祖國來的慰問團就要到了,叫我馬上回到軍政治部去。

我到了政治部,還是住在從前住過的地方。我?guī)讉€月不來,山溝里也有了不小的改變。人多了,路寬了,房屋增加了,樹木也茂盛了。溝口用松枝搭了一個牌樓,上面有這樣九個字:“歡迎祖國人民慰問團。”走了一段路,見到好些熟人,還隱約聽見文工團同志們的歌聲。我放好行李就去見王主任。

王主任在房里跟王芳談話,一面在看手里的幾張稿紙。他見我進去,跟我握了手,就把稿紙塞到我手里讓幫忙修改。我攤開稿紙一看,原來是她寫的一首歡迎慰問團的《獻詩》。我還看到王主任修改的句子。她看見我不提什么意見,便挑出幾個她自己認為不大妥當?shù)木渥右姨嫠鉀Q。這次我總算給她幫了一點忙。她滿意地拿回詩稿就向我告辭。我要留住她,她卻笑著說:“我還要準備節(jié)目,再不回去,我們陳團長可要急死了。下次來吧。”

我就說:“那么我陪你走一段吧?!彼€要推辭,我卻跟著她走出了洞子。

出得洞來,我一開口就問起小劉的事情。她聽到小劉的名字,馬上說:“小鬼有個東西要我交給你!”我連忙問:“什么東西?”她側(cè)過頭看了我一眼,臉色馬上變了,壓低聲音說:“筆記本。小鬼還說——”

“他怎么說?”我打斷了她的話。

“他說他等了你幾個月,他還以為你回國去了呢!”她答道,埋下頭往前走,也不再看我了。我過了半晌,才再問一句:“他傷得怎樣?”我心里不好過,我好像又看到小劉那張皮球似的臉,他笑得那么高興地說:“我一定等著你!”

王芳一面走,一面說,好像在自言自語:“小鬼從醫(yī)療所上車回國的時候,兩條腿都鋸掉了,他還在哼《歌唱祖國》,還說裝好了假腿就回到前線來。他比我堅強多了?!?/p>

她一直不講話,我后來實在忍不住又問一句:“他沒有危險吧?”

她忽然抬起頭,提高聲音說:“他一定會活下去,比我們還活得久。他沒有腿,也能做許多、許多好事情?!彼芗?,不過聲音很堅決。但是這以后她又不作聲了。

我們默默地走到了文工團的住室。我拿到筆記本,馬上打開翻看,在第一頁上,我看見小劉親筆寫的四行字:

“忠于團,

就要忠于自己的工作;

愛祖國,

就要愛自己的同志?!?/p>

王芳站在我旁邊,低聲念出了這兩句話,然后解釋道:“小鬼說他以后不一定能再見到你,請你留下這個做紀念吧。這些字是他入團的時候?qū)懙摹!?/p>

我鄭重地放好了筆記本,跟王芳緊緊地握一次手,一個人慢慢地走回去。

(有刪改)

文本二:

巴金的小說理論是他大量小說創(chuàng)作經(jīng)驗的總結(jié)和升華。他視創(chuàng)作為表達自己內(nèi)心情感的需要,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主張創(chuàng)作面向讀者,“把心交給讀者”,和讀者進行誠摯的情感交流;同時認為“藝術(shù)的最高境界是無技巧”,肯定情感是創(chuàng)作的主要內(nèi)容,形式和技巧只是它的附庸。

(摘編自許德《論巴金的小說理論與批評》)

【注】1952年3月,以巴金為團長由文學(xué)藝術(shù)家組成的17人訪朝代表團奔赴朝鮮前線,慰問志愿軍戰(zhàn)士,在戰(zhàn)火紛飛的前線度過了300多天;1961年,巴金根據(jù)在朝鮮的真實經(jīng)歷創(chuàng)作了中篇小說《團圓》。

6.下列對小說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當“我”離開軍政治部時,小劉作為通訊員的種種表現(xiàn)透露出對“我”這個祖國來的客人無微不至的關(guān)懷和依依不舍的深厚情誼。

B.為迎接國慶三周年和歡迎祖國人民赴朝慰問團,志愿軍前沿捷報頻傳,“爭取立功,迎接親人”的口號彰顯出熱愛祖國、為國爭光的革命豪情。

C.小說通過寫“我”向連長了解小劉的情況和夜里做夢兩件事,表現(xiàn)了“我”對小劉的思念之深,也有對他受傷之后的牽掛,更有未能按時赴約的愧疚。

D.從寫王芳創(chuàng)作歡迎慰問團的《獻詩》和請人反復(fù)修改稿件的情節(jié)中,可以看出她是一個富有才情、做事認真、具有革命熱情的文工團青年。

7.下列對小說有關(guān)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小說主要采用側(cè)面描寫,通過連長和王芳的講述和“我”的回憶,塑造了小劉的好戰(zhàn)士形象。

B.小劉兩條腿都鋸掉了,還是堅信自己能回到前線去,表現(xiàn)出勇敢執(zhí)著、堅強樂觀的人物特征。

C.小說在塑造人物時主要運用了襯托的手法,用王芳的膽小懦弱反襯出志愿軍戰(zhàn)士的英勇無畏。

D.小說中“我”的形象帶有一定的作家自我抒發(fā)的色彩,讀者可以從中窺測到作家的家國情懷。

8.文本一以“我”的視角來敘述故事,請分析這種寫法的好處。(6分)

9.文本二中巴金的小說創(chuàng)作理論在《團圓》中是如何體現(xiàn)的?請結(jié)合文本加以分析。(6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冬十二月,或告右丞魏征私其親戚,上使御史大夫溫彥博按之,無狀。彥博言于上曰:“征不存形跡,遠避嫌疑,心雖無私,亦有可責(zé)。”上令彥博讓征。他日,征入見,言于上曰:“臣聞君臣同體,宜相與盡誠。若上下但存形跡,則國之興喪尚未可知,臣不敢奉詔。”上瞿然曰:“吾已悔之。”征再拜曰:“臣幸得奉事陛下,愿使臣為良臣,勿為忠臣。”上曰:“忠良有以異乎?”對曰:“稷、契、皋陶,君臣協(xié)心,俱享尊榮,所謂良臣。龍逢、比干,面折廷爭,身誅國亡,所謂忠臣。”

上神采英毅,群臣進見者皆失舉措。上知之,每見人奏事,必假以辭色,冀聞規(guī)諫。嘗謂公卿曰:“人欲自見其形必資明鏡君欲自知其過必待忠臣茍其君愎諫自賢其臣阿諛順旨君既失國臣豈能獨全如虞世基等諂事煬帝以保富貴,煬帝既弒,世基等亦誅。公輩宜用此為戒,事有得失,無惜盡言?!?/p>

或上言秦府舊兵宜盡除武職,追入宿衛(wèi)。上謂之曰:“朕以天下為家,惟賢是與,豈舊兵之外皆無可信者乎?汝之此意,非所以廣朕德于天下也。”上謂公卿曰:“昔禹鑿山治水而民無謗者,與人同利故也。秦始皇營宮室而民怨叛者,病人以利己故也。夫靡麗珍奇,固人之所欲,若縱之不已,則危亡立至。朕欲營一殿,材用已具,鑒秦而止。王公已下,宜體朕此意?!庇墒嵌觊g,風(fēng)俗素仆,衣無錦繡,公私富給。

上謂侍臣曰:“吾聞西域賈胡得美珠,剖身以藏之,有諸?”侍臣曰:“有之。”上曰:“人皆知笑彼之愛珠,而不愛其身也。吏受賕抵法,與帝王徇奢欲而亡國者,何以異于彼胡之可笑邪?”魏征曰:“昔魯哀公謂孔子曰:“人有好忘者,徙宅而忘其妻。'孔子曰:“又有甚者,桀紂乃忘其身。”亦猶是也?!鄙显唬骸叭?。朕與公輩宜戮力相輔,庶免為人所笑也?!?/p>

(選自《通鑒紀事本末·貞觀君臣論治》,有刪改)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人欲自見/其形必資明鏡/君欲自知其過/必待忠臣/茍其君愎/諫自賢其臣阿諛順旨/君既失國/臣豈能獨全/

B.人欲自見其形/必資明鏡/君欲自知其過/必待忠臣/茍其君愎諫自賢/其臣阿諛順旨/君既失國/臣豈能獨全/

C.人欲自見/其形必資明鏡/君欲自知其過/必待忠臣/茍其君愎諫自賢/其臣阿諛順旨/君既失國/臣豈能獨全/

D.人欲自見其形/必資明鏡/君欲自知其過/必待忠臣/茍其君愎/諫自賢其臣阿諛順旨/君既失國/臣豈能獨全/

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再拜,古代禮節(jié),拜兩拜,表示恭敬;也做敬辭,用于書信的開頭或末尾。

B.弒,殺、殺死,古代專指臣下殺死君主,是專用詞匯,不能用于普通百姓。

C.“若縱之不已”與“沛公已出”(《鴻門宴》)兩句中的“已”字含義不同。

D.西域,漢代以后對玉門關(guān)、陽關(guān)以西地區(qū)的總稱,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因有人告發(fā)魏征,太宗派溫彥博調(diào)查卻查無實據(jù),溫彥博認為魏征不避嫌疑,應(yīng)予責(zé)備;魏征認為君臣要竭誠相待,上下一心。

B.太宗長相英偉剛毅,大臣們朝見時都手足失措,因此太宗在有人奏事時,總和顏悅色,希望聽到規(guī)諫的話,還拿隋朝的事來勸朝臣暢所欲言。

C.有人向太宗進言主張秦王府原來的士兵都應(yīng)授予軍職,讓他們擔(dān)任皇帝的警衛(wèi),太宗則認為只要是賢良之士都應(yīng)親近、任用。

D.在談?wù)撚腥似书_身體來收藏美珠時,太宗認為官吏受賄、帝王窮奢極欲與此相同,魏征則拿孔子的話及夏桀和商紂的行為加以印證。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秦始皇營宮室而民怨叛者,病人以利己故也。(4分)

(2)然。朕與公輩宜戮力相輔,庶免為人所笑也。(4分)

14.魏征認為忠臣與良臣有什么區(qū)別?請簡要說明。(3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

漁家傲①

王安石(宋)

燈火已收正月半,山南山北花撩亂。聞?wù)f洊亭新水漫,騎款段,穿云入塢尋游伴。

卻拂僧床褰素幔,千巖萬壑春風(fēng)暖。一弄松聲悲急管,吹夢斷,西看窗日猶嫌短。

注:①本詞寫于王安石晚年退隱金陵時期。

1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3分)

A.前二句點明具體節(jié)令,描繪山間春意盎然的美好景象。

B.詞人外出春游,在高崗與低谷間穿行,游興非常濃厚。

C.下片寫詞人游興已盡,回山寺就寢,有孤枕難眠之感。

D.全詞即事寫景,以白描手法勾勒,物象清幽,氣韻蕭散。

16.晚年的王安石雖身居山林,卻似閑非閑,他也曾寫出“我欲拋山去,山仍勸我還”這樣流露矛盾心境的詩句。請結(jié)合全詞分析作者的這種矛盾心理。(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陸游《書憤》中“_______,_______”用典明志,追慕先賢的業(yè)績,表明自己的愛國熱情至老不減。

(2)姚鼐《登泰山記》中“_______,_______”兩句抓住了日出時色彩的瞬間變化,靜動有序,堪稱“有物有序、清新簡潔”的典范。

(3)長江是古代詩文中常見的意象,古人常常借其表達時間意識、生命感悟,如“_______,_______”兩句。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3小題,11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對1996年遠赴太平洋島國巴布亞新幾內(nèi)亞傳授菌草技術(shù)之艱難,林占熺____。那時該國大部分地區(qū)還處于刀耕火種階段。他們看到了這里迫切期盼脫貧的村民和發(fā)展菌草業(yè)_____的土壤氣候條件,于是_____,利用遍地可見的咖啡殼和野草做菌草原料進行栽培,讓這里的人們一步步擺脫了貧困,蓋起了夢寐以求的新房。

“巴布亞新幾內(nèi)亞樣本”是菌草項目對外援助的縮影,逐步推廣至南非、盧旺達、斐濟……國際援助項目接二連三,林占熺帶著中國菌草團隊,①以草的頑強堅韌在世間一塊塊貧瘠的土壤上扎根;②像高速的風(fēng)一樣,傳播于大洋與大洲之間;③讓繁茂的菌,成為不同膚色人們的食用之源。

誰會懷疑中國方案呢?萊索托的婦女作證,她們?yōu)榫輨?chuàng)作了民歌:“有人說,她是野草;她,是食物,也是藥物;她,是希望之物……”菌草在奔跑,如期而至,輕風(fēng)拂面,罩著世界每一個潰爛的傷口。林占熺和菌草團隊每到異國他鄉(xiāng),都和當?shù)厝嗣窠Y(jié)下了深情厚誼,他因為“點草成金”而成了國際英雄,被聯(lián)合國授予“國際生態(tài)安全科學(xué)院院士”稱號。

18.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3分)

19.仿照畫橫線句①,改寫第②、③句。要求:與句①結(jié)構(gòu)相同;不改變原意,可適當改變個別詞語。(4分)

①以草的頑強堅韌在世間一塊塊貧瘠的土壤上扎根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使用了設(shè)問和擬人的修辭手法,請結(jié)合材料簡要分析其表達效果。(4分)

(二)語言文字運用II(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我國早在2008年6月就開始實行“限塑令’,在此之前,我國城鄉(xiāng)居民每天買菜要用掉10億個塑料袋,塑料袋使用量年均增速一度超過20%。①,塑料袋使用量年均增速下降到3%以內(nèi),主要商品零售場所塑料袋使用量年均減少20萬噸。②,但規(guī)模依然龐大。“白色污染”的治理形勢因“限塑令”在外賣餐飲和快遞行業(yè)迅速發(fā)展的沖擊下淪為一種擺設(shè)而更加嚴峻。

實踐證明,尋找塑料替代品是減少塑料使用、減輕塑料污染、從源頭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诖?,我國與國際竹藤組織聯(lián)合倡議并啟動“以竹代塑”全球行動計劃,以有效治理塑料污染。竹子作為綠色、低碳、可降解的生物材料,在這一領(lǐng)域大有可為。據(jù)悉,我國現(xiàn)有竹子500余種,竹林面積超過700萬公頃,到2025年,全國竹產(chǎn)業(yè)總產(chǎn)值將突破7000億元;到2035年,全國竹產(chǎn)業(yè)總產(chǎn)值將超過1萬億元??梢?,③,我國不妨先行一步。

21.下列句子中的“是”和文中加點的“是”,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A.這個秘密我是絕對不會告訴你的。

B.是個有良知的人都會像我這么做的。

C.教室講桌上的那本語文書是我的。

D.“學(xué)習(xí),永遠不晚?!备郀柣缡钦f。

22.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6分)

四、寫作(60分)

23.閱讀下面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生活中,賽道無處不在,如體育賽道、科技賽道、人生賽道,等等。身處賽道,最美的姿態(tài)是奔跑,要敢于爭取超越,如蘇軾所言“犯其至難而圖其至遠”,不負習(xí)總書記的寄語“在青春的賽道上奮力奔跑,爭取跑出當代青年的最好成績”。

“新賽道”是《咬文嚼字》編輯部評選出來的2022年十大流行語之一,泛指一切新的領(lǐng)域、新的起點、新的征程、新的氣象……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開辟發(fā)展新領(lǐng)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fā)展新動能新優(yōu)勢”。

以上材料頗具啟示意義。請結(jié)合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語文答案解析

(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7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中國人的最高信仰,乃是天、地、人三者之合一。借用耶教術(shù)語來說,便是天、地、人之“三位一體”。在中國,天地可合稱為天,人與天地合一,便是所謂“天人合一”。

中國的社會風(fēng)俗里面也有“三位一體”的信仰之存在。如言時令,有二十四個節(jié)氣,但同時有人造的節(jié)日。中國人把此二項混合看待,不加區(qū)別,如清明、冬至是自然節(jié),端午、中秋、重陽是人造節(jié)。中國人在節(jié)日中,又多增添一些神話故事,使得人文自然益加親密配合,社會禮俗隨著天時節(jié)氣而多彩多姿。這亦是一種天人相應(yīng),把我們的日常生活推衍到大自然變化中而與之呼應(yīng)。這就是那人文參加進自然里面而演化成為一體了。此中有信仰、有希望、有娛樂,極富禮樂意義,極富藝術(shù)性,亦極富傳統(tǒng)性,極富有關(guān)于民族文化信仰之啟示性與教育性。但到最近,大家對自己文化無了解、無信心,因此對此種節(jié)日亦覺無趣味、無意義。中國社會上之新年節(jié)日不廢而漸廢,耶誕節(jié)日代之而興。中國社會并非一耶教社會,中國文化亦非一耶教文化,而中國人則追步西方,來過耶誕節(jié)日。這里面自不免夾雜著許多無情無理之盲目效顰。

再講中國的藝術(shù),一幅山水畫,就是天、地、人三位一體的一種結(jié)構(gòu)。一幅畫上定有空白,有春、夏、秋、冬四季分別,那都是天。一座山、一溪水、一棟房子、一座亭榭,那都是地。中間畫著一漁翁,或是趕著騾子做生意的,或是讀書彈琴的,或是倚著一杖在那里看天看地的,這都是人。這是畫中之主。天有氣象,地有境界,人有風(fēng)格。在此氣象境界之中有此風(fēng)格,配合起來,這是一個藝術(shù)的世界。中國畫便要此“氣象”“境界”與“風(fēng)格”之三者合一。中國畫也不愿酷肖自然,而要把人文意境融入,另成一天地。如畫梅、蘭、竹、菊,只是自然,但有生命,而且有人文理想作襯托,故稱“四君子”。天地大自然,一切是景,里面有了主人,有了生意,便有了“情”。中國畫要求在畫中見性情。

再來講中國文化的終極理想,究竟人類理想最后要達到一個怎樣的境界?耶穌教說,世界末日到來,能上天堂的就上天堂,不能上天堂的就下地獄,上帝不能天天老在愛著這世界。佛教講最后的清靜寂滅,一個無余涅槃的世界,到此便超脫了輪回眾生界。中國人則只講“世界大同”“天下太平”,其終極理想還是在這個世界上。

《三字經(jīng)》說:人之初,性本善。“性本善”三字,即是中國人的最高信仰。中國古人說,人性稟賦自天,人人可以善,“人皆可以為舜堯”,每一人的人格德性都可做得一理想至高的善人。人人做一善人,才是世界大同,才是天下太平。不是說大家有飯吃,大家在法律之下有平等,永遠不打仗,便是天下大同了。還要有更高的“文化融和”,還要“天、地、人三位一體”,那才能真到達大同太平的境界。我們?nèi)澜缛祟?,都能到達一最高人格的話,那世界就自然會大同。這是最民主、最平等、最獨立、最自由的。這是我們中國人的最高信仰,同時亦是我們中國人的最后理想。

(摘編自錢穆《中國文化中的最高信仰與終極理想》)

材料二:

中華文化的當代意義不僅在于對中華民族發(fā)展及當代中國社會建設(shè)具有重要性,從人類生活面臨的矛盾沖突中也可進一步了解中華文化的價值所在和當代意義。當代人類生活面臨著五大沖突急需解決,即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他人、人與自我(心靈)、文明與文明的矛盾沖突,這些矛盾沖突有史以來一直不同程度地存在,但現(xiàn)代性的展開加劇了這些矛盾,沖突日趨緊張,已經(jīng)成為世界的難題。人們已經(jīng)越來越認識到,僅靠西方現(xiàn)代性的價值是不可能解決這些矛盾、化解這些沖突的。有識之士把眼光轉(zhuǎn)向包括中華文明在內(nèi)的其他文明。中華文化的“天人合一”,關(guān)注人與自然的和諧,有利于化解人與自然的緊張;“忠恕之道”秉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精神,有利于處理人與人的矛盾沖突;“和而不同”的態(tài)度有利于處理不同文明之間的關(guān)系;“群己合一”之道有利于解決個人與社會的矛盾。中華文化中有許多思想理念對解決當代人類面臨的沖突提供了有益的啟示。

因此,推動中華文化的傳承發(fā)展,一個重要的目的是圍繞當今世界發(fā)展面臨的重大問題,著力提出能夠體現(xiàn)中國立場、中國智慧、中國價值的理念、主張、方案,讓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一起為人類提供所需要的精神指引。什么是體現(xiàn)“中國”的方案?就是用中華文化的理念智慧,結(jié)合中國的實踐,提出既合乎中國的具體實際又具有普遍意義的理念。像孔子在2500年前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而不同”,不僅是人類處理相互關(guān)系的普遍原理,也深刻體現(xiàn)了中華文明處理人類難題的智慧。

(摘編自陳來《中華文化的當代價值與意義》)

1.下列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清明節(jié)民俗包括踏青賞春、祭拜祖先等,故其雖屬自然節(jié)氣,也蘊含著人文精神,也是一種天人相應(yīng)。

B.中國山水畫講究天地人三位一體,除畫中之主“人”外,畫上定有代表天的天空,代表地的山水亭屋等。

C.中國文化的終極理想是天下大同太平,這也是最民主、最平等、最獨立、最自由的人類理想的境界。

D.傳承和發(fā)展中華文化,既能助力中華民族發(fā)展及中國社會建設(shè),也有助于解決當今世界面臨的難題。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除畫中之主‘人’外,畫上定有代表天的天空,代表地的山水亭屋等”錯,原文材料一“一幅山水畫,就是天、地、人三位一體的一種結(jié)構(gòu)”中國山水畫講究的是“三位一體”,也就是說三者合一,不能說“人”是畫中之“主”。

故選B。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對中西方文化進行了比較,在論述中都采用立論與駁論相結(jié)合的方式,破立并重。

B.傳統(tǒng)的新年節(jié)日不廢而廢,國人盲目效顰過耶誕節(jié)日,原因是國人不了解自己文化,缺乏文化自信。

C.中國人信仰“性本善”,這并非意味著人生而至善,而是說人人均可以為善,都能到達一最高人格。

D.法律和戰(zhàn)爭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人類社會的紛爭,要實現(xiàn)世界大同,修養(yǎng)至高的人格德性才是關(guān)鍵。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學(xué)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對中西方文化進行了比較,在論述中都采用立論與駁論相結(jié)合的方式”錯,材料二“中華文化的當代意義不僅在于對中華民族發(fā)展及當代中國社會建設(shè)具有重要性,從人類生活面臨的矛盾沖突中也可進一步了解中華文化的價值所在和當代意義”開篇即亮明觀點,沒有對中西方文化進行比較,也沒有采用駁論的方式進行論述。

故選A。

3.結(jié)合材料內(nèi)容,下列選項不屬于處理人類生活五大沖突的思想理念的一項是()(3分)

A.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禮記·大學(xué)》)

B.故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墨子·兼愛》)

C.是故明君制民之產(chǎn),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孟子·梁惠王上》)

D.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fù)奚疑?。ā稓w去來兮辭》)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文中信息進行分析、運用的能力。

根據(jù)材料二,處理人類生活五大沖突的思想理念是“天人合一”“忠恕之道”“和而不同”“群己合一”等。

C.賢明的君主要給百姓一定的產(chǎn)業(yè),使他們能夠有保障養(yǎng)活妻子兒女的能力,能夠在好的年成里得以豐衣足食,在年成不好的時候也不致餓死,只有這樣,才能使百姓容易接受道德教化而具有一定的道德心,從而對統(tǒng)治者更加服從,社會才能保持安定。講的是明君如何治理天下,不符合處理人類生活五大沖突的思想理念。

故選C。

4.國畫大師傅抱石說:“中國繪畫是中國民族精神的最大表白?!闭埥Y(jié)合材料一簡析中國畫是如何體現(xiàn)中國人的精神特點的。(4分)

【答案】(1)中國畫要“氣象”“境界”與“風(fēng)格”三者合一;(2)中國畫有人文理想作襯托;(3)中國畫在畫中見性情。

【解析】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對內(nèi)容的理解、概括能力。

結(jié)合“天有氣象,地有境界,人有風(fēng)格。在此氣象境界之中有此風(fēng)格,配合起來,這是一個藝術(shù)的世界。中國畫便要此‘氣象’‘境界’與‘風(fēng)格’之三者合一”可知,中國畫要“氣象”“境界”與“風(fēng)格”三者合一;

結(jié)合“中國畫也不愿酷肖自然,而要把人文意境融入,另成一天地。如畫梅、蘭、竹、菊,只是自然,但有生命,而且有人文理想作襯托,故稱‘四君子’”可知,中國畫有人文理想作襯托;

結(jié)合“天地大自然,一切是景,里面有了主人,有了生意,便有了‘情’。中國畫要求在畫中見性情”可知,中國畫在畫中見性情。

5.如何傳承與發(fā)展中華文化,實現(xiàn)其當代價值與意義?請綜合材料信息簡要回答。(4分)

【答案】(1)應(yīng)樹立文化自信,不盲目追隨西方,堅守對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熱愛。(2)讓“世界大同”“天下太平”作為我們中國人的最高信仰和最高理想。(3)用中華文化中的思想理念解決當代人類面臨的沖突問題。(4)提出能夠體現(xiàn)中國立場、中國智慧、中國價值的理念、主張、方案,為人類提供精神指引。

【解析】本題考查學(xué)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的能力。

結(jié)合材料一“大家對自己文化無了解、無信心,因此對此種節(jié)日亦覺無趣味、無意義。中國社會上之新年節(jié)日不廢而漸廢,耶誕節(jié)日代之而興”可知,應(yīng)樹立文化自信,不盲目追隨西方,堅守對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熱愛。

結(jié)合材料一“中國人則只講‘世界大同’‘天下太平’,其終極理想還是在這個世界上”“我們?nèi)澜缛祟?,都能到達一最高人格的話,那世界就自然會大同。這是最民主、最平等、最獨立、最自由的。這是我們中國人的最高信仰,同時亦是我們中國人的最后理想”可知,讓“世界大同”“天下太平”作為我們中國人的最高信仰和最高理想。

結(jié)合材料二“從人類生活面臨的矛盾沖突中也可進一步了解中華文化的價值所在和當代意義”“當代人類生活面臨著五大沖突急需解決”“中華文化中有許多思想理念對解決當代人類面臨的沖突提供了有益的啟示”可知,用中華文化中的思想理念解決當代人類面臨的沖突問題。

結(jié)合材料二“推動中華文化的傳承發(fā)展,一個重要的目的是圍繞當今世界發(fā)展面臨的重大問題,著力提出能夠體現(xiàn)中國立場、中國智慧、中國價值的理念、主張、方案,讓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一起為人類提供所需要的精神指引”可知,提出能夠體現(xiàn)中國立場、中國智慧、中國價值的理念、主張、方案,為人類提供精神指引。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8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文本一:

團圓(節(jié)選)

巴金

晚會結(jié)束,小劉打手電給我照路,走原路回去。一路上我很興奮。不僅是王芳的演唱,所有的節(jié)目都使我激動。我接觸到那么豐富的精神面貌,那么廣闊的心靈。

我離開軍政治部的那天,到王主任的房里辭了行回來,小劉給我打好了鋪蓋卷,在住室里等我。他要回到原來那個連隊去。他向我表示了歉意。他雖然高興回連隊,可是他的講話和舉動都流露出依依不舍的感情。我也不愿意這么匆匆地跟他分別。最后我同他約定過兩個月到那個連隊去看他。

我并不曾失信??墒俏胰ネ砹诵呀?jīng)是好幾個月以后了。這中間我到過幾個部隊。我常常懷念小劉,因為我一直沒有得到他的消息。我后來忽然聽說小劉在的那個連隊打了勝仗,把敵人占據(jù)的一個無名高地拿下來了。這些日子為了迎接國慶三周年,為了歡迎第二屆祖國人民赴朝慰問團,志愿軍前沿各個部隊都在打勝仗,到處都聽得見這樣的說法:“爭取立功,迎接親人。”我聽到了許多捷報以后,再得到那個連隊的勝利消息,我很難制止想會見小劉的欲望。過了國慶節(jié),我便動身到那個連隊去。我們在坑道里見到了連長。他已經(jīng)得到了通知,又熱情又親切地接待我。我和他交談了半個鐘頭的光景,便提起小劉的名字,還說我想見見小劉。

“對,對,劉正清,是個好戰(zhàn)士!”連長點頭說。

我連忙說明我跟劉正清很熟,并且把那次分別的情形也講了。

“不湊巧,他回國去了。“連長略略皺起眉毛說。

我詫異地問道:“他回國去干什么呢?”我自己馬上興奮地接下去說:“參加國慶節(jié)觀禮嗎?”

連長搖搖頭說:“他掛了花,送回去了?!?/p>

“他掛了花?傷重不重?”我愣了一下,驚問道。

連長看了我一眼,聲音低沉地答道:“兩條腿都斷了?!蔽易兞四樕钡刈穯枺骸拔kU嗎?”

連長昂起頭說:“這個小青年還嚷著要回朝鮮來打美國鬼子呢!”

“他能回來嗎?”我順口問了這一句。話出口我才覺察到它是多余的了。

連長看了我一眼,激動地說:“要是真依他的話,他一定要回來。那天他跟著我上戰(zhàn)場,打到最后,主峰上還有個敵人的大母堡攻不下來,火力猛得很,我們犧牲了幾個同志。我十分著急,拿起一包炸藥,打算自己沖上去炸掉它。劉正清拉住我的衣服,要求我把任務(wù)交給他。他一上去就把母堡解決了??墒撬约簼M身是血,兩條腿都完了。擔(dān)架員來抬他,他還說‘我要堅持,我要打’。我后來去看他,他皺著眉頭,臉上沒有一點血色,我卻沒聽見他哼過一聲。我告訴他要給他請功,他還說自己沒有好好完成任務(wù),應(yīng)當檢討?!?/p>

……

小劉雖然回國,但是我總算踐了約,我在這個連隊住下來了。

頭兩三天我睡在炕上,半夜里好像總聽見小劉在講夢話,其實全是我自己在做夢。我本來打算在這里多住些時候,可是忽然接到王主任的電話,說是祖國來的慰問團就要到了,叫我馬上回到軍政治部去。

我到了政治部,還是住在從前住過的地方。我?guī)讉€月不來,山溝里也有了不小的改變。人多了,路寬了,房屋增加了,樹木也茂盛了。溝口用松枝搭了一個牌樓,上面有這樣九個字:“歡迎祖國人民慰問團?!弊吡艘欢温罚姷胶眯┦烊?,還隱約聽見文工團同志們的歌聲。我放好行李就去見王主任。

王主任在房里跟王芳談話,一面在看手里的幾張稿紙。他見我進去,跟我握了手,就把稿紙塞到我手里讓幫忙修改。我攤開稿紙一看,原來是她寫的一首歡迎慰問團的《獻詩》。我還看到王主任修改的句子。她看見我不提什么意見,便挑出幾個她自己認為不大妥當?shù)木渥右姨嫠鉀Q。這次我總算給她幫了一點忙。她滿意地拿回詩稿就向我告辭。我要留住她,她卻笑著說:“我還要準備節(jié)目,再不回去,我們陳團長可要急死了。下次來吧。”

我就說:“那么我陪你走一段吧?!彼€要推辭,我卻跟著她走出了洞子。

出得洞來,我一開口就問起小劉的事情。她聽到小劉的名字,馬上說:“小鬼有個東西要我交給你!”我連忙問:“什么東西?”她側(cè)過頭看了我一眼,臉色馬上變了,壓低聲音說:“筆記本。小鬼還說——”

“他怎么說?”我打斷了她的話。

“他說他等了你幾個月,他還以為你回國去了呢!”她答道,埋下頭往前走,也不再看我了。我過了半晌,才再問一句:“他傷得怎樣?”我心里不好過,我好像又看到小劉那張皮球似的臉,他笑得那么高興地說:“我一定等著你!”

王芳一面走,一面說,好像在自言自語:“小鬼從醫(yī)療所上車回國的時候,兩條腿都鋸掉了,他還在哼《歌唱祖國》,還說裝好了假腿就回到前線來。他比我堅強多了?!?/p>

她一直不講話,我后來實在忍不住又問一句:“他沒有危險吧?”

她忽然抬起頭,提高聲音說:“他一定會活下去,比我們還活得久。他沒有腿,也能做許多、許多好事情。”她很激動,不過聲音很堅決。但是這以后她又不作聲了。

我們默默地走到了文工團的住室。我拿到筆記本,馬上打開翻看,在第一頁上,我看見小劉親筆寫的四行字:

“忠于團,

就要忠于自己的工作;

愛祖國,

就要愛自己的同志?!?/p>

王芳站在我旁邊,低聲念出了這兩句話,然后解釋道:“小鬼說他以后不一定能再見到你,請你留下這個做紀念吧。這些字是他入團的時候?qū)懙摹!?/p>

我鄭重地放好了筆記本,跟王芳緊緊地握一次手,一個人慢慢地走回去。

(有刪改)

文本二:

巴金的小說理論是他大量小說創(chuàng)作經(jīng)驗的總結(jié)和升華。他視創(chuàng)作為表達自己內(nèi)心情感的需要,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主張創(chuàng)作面向讀者,“把心交給讀者”,和讀者進行誠摯的情感交流;同時認為“藝術(shù)的最高境界是無技巧”,肯定情感是創(chuàng)作的主要內(nèi)容,形式和技巧只是它的附庸。

(摘編自許德《論巴金的小說理論與批評》)

【注】1952年3月,以巴金為團長由文學(xué)藝術(shù)家組成的17人訪朝代表團奔赴朝鮮前線,慰問志愿軍戰(zhàn)士,在戰(zhàn)火紛飛的前線度過了300多天;1961年,巴金根據(jù)在朝鮮的真實經(jīng)歷創(chuàng)作了中篇小說《團圓》。

6.下列對小說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當“我”離開軍政治部時,小劉作為通訊員的種種表現(xiàn)透露出對“我”這個祖國來的客人無微不至的關(guān)懷和依依不舍的深厚情誼。

B.為迎接國慶三周年和歡迎祖國人民赴朝慰問團,志愿軍前沿捷報頻傳,“爭取立功,迎接親人”的口號彰顯出熱愛祖國、為國爭光的革命豪情。

C.小說通過寫“我”向連長了解小劉的情況和夜里做夢兩件事,表現(xiàn)了“我”對小劉的思念之深,也有對他受傷之后的牽掛,更有未能按時赴約的愧疚。

D.從寫王芳創(chuàng)作歡迎慰問團的《獻詩》和請人反復(fù)修改稿件的情節(jié)中,可以看出她是一個富有才情、做事認真、具有革命熱情的文工團青年。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小說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能力。

C.“更有未能按時赴約的愧疚”說法錯誤。愧疚之情是在向王芳詢問小劉的情況,得知他等了自己幾個月后。

故選C。

7.下列對小說有關(guān)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小說主要采用側(cè)面描寫,通過連長和王芳的講述和“我”的回憶,塑造了小劉的好戰(zhàn)士形象。

B.小劉兩條腿都鋸掉了,還是堅信自己能回到前線去,表現(xiàn)出勇敢執(zhí)著、堅強樂觀的人物特征。

C.小說在塑造人物時主要運用了襯托的手法,用王芳的膽小懦弱反襯出志愿軍戰(zhàn)士的英勇無畏。

D.小說中“我”的形象帶有一定的作家自我抒發(fā)的色彩,讀者可以從中窺測到作家的家國情懷。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小說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能力。

C.“用王芳的膽小懦弱反襯出志愿軍戰(zhàn)士的英勇無畏”說法有誤。原文只是說“王芳一面走,一面說,好像在自言自語:‘小鬼從醫(yī)療所上車回國的時候,兩條腿都鋸掉了,他還在哼《歌唱祖國》,還說裝好了假腿就回到前線來。他比我堅強多了?!辈]有說王芳膽小懦弱,而是通過王芳的贊揚之語正襯小劉的英勇。

故選C。

8.文本一以“我”的視角來敘述故事,請分析這種寫法的好處。(6分)

【答案】①增強故事的真實感。以第一人稱來敘述,用“我”的耳聞目睹,向讀者講述發(fā)生在朝鮮戰(zhàn)場上的故事,更加真實可信,感染力更強;

②有利于故事的展開。小說以“我”對小劉的感情為線索,貫穿全文,使情節(jié)更加集中連貫;

③有利于表現(xiàn)志愿軍戰(zhàn)士的形象。通過“我”的視角,直接感受到他們崇高的精神品質(zhì),表現(xiàn)我對志愿軍戰(zhàn)士的親近感和崇敬之情。

【解析】本題考查學(xué)生賞析小說敘述第一人稱作用的能力。

“一路上我很興奮。不僅是王芳的演唱,所有的節(jié)目都使我激動。我接觸到那么豐富的精神面貌,那么廣闊的心靈”,以第一人稱來敘述,用“我”的耳聞目睹,向讀者講述發(fā)生在朝鮮戰(zhàn)場上的故事,更加真實可信,感染力更強。增強故事的真實感。

“我也不愿意這么匆匆地跟他分別。最后我同他約定過兩個月到那個連隊去看他”“頭兩三天我睡在炕上,半夜里好像總聽見小劉在講夢話,其實全是我自己在做夢”“出得洞來,我一開口就問起小劉的事情”“我心里不好過,我好像又看到小劉那張皮球似的臉,他笑得那么高興地說:‘我一定等著你!’”“我鄭重地放好了筆記本,跟王芳緊緊地握一次手,一個人慢慢地走回去”,小說以“我”對小劉的感情為線索,貫穿全文,使情節(jié)更加集中連貫有利于故事的展開。

“我接觸到那么豐富的精神面貌,那么廣闊的心靈”“劉正清拉住我的衣服,要求我把任務(wù)交給他。他一上去就把母堡解決了??墒撬约簼M身是血,兩條腿都完了。擔(dān)架員來抬他,他還說‘我要堅持,我要打’。我后來去看他,他皺著眉頭,臉上沒有一點血色,我卻沒聽見他哼過一聲”“我告訴他要給他請功,他還說自己沒有好好完成任務(wù),應(yīng)當檢討”“小鬼從醫(yī)療所上車回國的時候,兩條腿都鋸掉了,他還在哼《歌唱祖國》,還說裝好了假腿就回到前線來。他比我堅強多了”,通過“我”的視角,直接感受到他們崇高的精神品質(zhì),表現(xiàn)“我”對志愿軍戰(zhàn)士的親近感和崇敬之情,有利于表現(xiàn)志愿軍戰(zhàn)士的形象。

9.文本二中巴金的小說創(chuàng)作理論在《團圓》中是如何體現(xiàn)的?請結(jié)合文本加以分析。(6分)

【答案】①在戰(zhàn)場的真實經(jīng)歷感染了作者,給了他強烈的創(chuàng)作沖動,讓他有了表達自己內(nèi)心情感的需要;

②作者把與志愿軍的真摯情誼和對志愿軍的由衷贊美通過小說訴諸讀者,體現(xiàn)了“把心交給讀者”;

③小說敘述故事時以順敘娓娓道來,語言質(zhì)樸,情感自然,體現(xiàn)了“藝術(shù)的最高境界是無技巧”。

【解析】本題考查學(xué)生評價作者表現(xiàn)出的價值判斷和審美取向的能力。

由文本二“他視創(chuàng)作為表達自己內(nèi)心情感的需要,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可知,在戰(zhàn)場的真實經(jīng)歷感染了作者,給了他強烈的創(chuàng)作沖動,讓他有了表達自己內(nèi)心情感的需要,這也可以從注釋“1952年3月,以巴金為團長由文學(xué)藝術(shù)家組成的17人訪朝代表團奔赴朝鮮前線,慰問志愿軍戰(zhàn)士,在戰(zhàn)火紛飛的前線度過了300多天;1961年,巴金根據(jù)在朝鮮的真實經(jīng)歷創(chuàng)作了中篇小說《團圓》”得到證明。

由文本二“‘把心交給讀者’,和讀者進行誠摯的情感交流”可知,作者把與志愿軍的真摯情誼和對志愿軍的由衷贊美通過小說訴諸讀者,體現(xiàn)了“把心交給讀者”。

由文本二“同時認為‘藝術(shù)的最高境界是無技巧’,肯定情感是創(chuàng)作的主要內(nèi)容,形式和技巧只是它的附庸”可知,小說《團圓》敘述故事時以順敘娓娓道來,語言質(zhì)樸,情感自然,體現(xiàn)了“藝術(shù)的最高境界是無技巧”。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冬十二月,或告右丞魏征私其親戚,上使御史大夫溫彥博按之,無狀。彥博言于上曰:“征不存形跡,遠避嫌疑,心雖無私,亦有可責(zé)?!鄙狭顝┎┳屨?。他日,征入見,言于上曰:“臣聞君臣同體,宜相與盡誠。若上下但存形跡,則國之興喪尚未可知,臣不敢奉詔。”上瞿然曰:“吾已悔之。”征再拜曰:“臣幸得奉事陛下,愿使臣為良臣,勿為忠臣?!鄙显唬骸爸伊加幸援惡??”對曰:“稷、契、皋陶,君臣協(xié)心,俱享尊榮,所謂良臣。龍逢、比干,面折廷爭,身誅國亡,所謂忠臣?!?/p>

上神采英毅,群臣進見者皆失舉措。上知之,每見人奏事,必假以辭色,冀聞規(guī)諫。嘗謂公卿曰:“人欲自見其形必資明鏡君欲自知其過必待忠臣茍其君愎諫自賢其臣阿諛順旨君既失國臣豈能獨全如虞世基等諂事煬帝以保富貴,煬帝既弒,世基等亦誅。公輩宜用此為戒,事有得失,無惜盡言?!?/p>

或上言秦府舊兵宜盡除武職,追入宿衛(wèi)。上謂之曰:“朕以天下為家,惟賢是與,豈舊兵之外皆無可信者乎?汝之此意,非所以廣朕德于天下也?!鄙现^公卿曰:“昔禹鑿山治水而民無謗者,與人同利故也。秦始皇營宮室而民怨叛者,病人以利己故也。夫靡麗珍奇,固人之所欲,若縱之不已,則危亡立至。朕欲營一殿,材用已具,鑒秦而止。王公已下,宜體朕此意?!庇墒嵌觊g,風(fēng)俗素仆,衣無錦繡,公私富給。

上謂侍臣曰:“吾聞西域賈胡得美珠,剖身以藏之,有諸?”侍臣曰:“有之。”上曰:“人皆知笑彼之愛珠,而不愛其身也。吏受賕抵法,與帝王徇奢欲而亡國者,何以異于彼胡之可笑邪?”魏征曰:“昔魯哀公謂孔子曰:“人有好忘者,徙宅而忘其妻。'孔子曰:“又有甚者,桀紂乃忘其身。”亦猶是也?!鄙显唬骸叭弧k夼c公輩宜戮力相輔,庶免為人所笑也?!?/p>

(選自《通鑒紀事本末·貞觀君臣論治》,有刪改)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人欲自見/其形必資明鏡/君欲自知其過/必待忠臣/茍其君愎/諫自賢其臣阿諛順旨/君既失國/臣豈能獨全/

B.人欲自見其形/必資明鏡/君欲自知其過/必待忠臣/茍其君愎諫自賢/其臣阿諛順旨/君既失國/臣豈能獨全/

C.人欲自見/其形必資明鏡/君欲自知其過/必待忠臣/茍其君愎諫自賢/其臣阿諛順旨/君既失國/臣豈能獨全/

D.人欲自見其形/必資明鏡/君欲自知其過/必待忠臣/茍其君愎/諫自賢其臣阿諛順旨/君既失國/臣豈能獨全/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學(xué)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句意:人想要看見自己的形體,必須借助明鏡。君主如果想知道自己的過錯,必須依靠忠臣。假如君主剛愎自用,那么他的臣子就會阿諛奉承,屈從旨意,君主失去了國家,臣子怎么能獨自保全。

“人欲自見其形”“君欲自知其過”結(jié)構(gòu)一致,“形”后斷開,排除AC;

“其君愎諫自賢”“其臣阿諛順旨”結(jié)構(gòu)一致,各自斷開,排除D。

故選B。

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再拜,古代禮節(jié),拜兩拜,表示恭敬;也做敬辭,用于書信的開頭或末尾。

B.弒,殺、殺死,古代專指臣下殺死君主,是專用詞匯,不能用于普通百姓。

C.“若縱之不已”與“沛公已出”(《鴻門宴》)兩句中的“已”字含義不同。

D.西域,漢代以后對玉門關(guān)、陽關(guān)以西地區(qū)的總稱,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學(xué)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學(xué)文化常識及文言一詞多義的能力。

A.正確。

B.錯誤。“專指臣下殺死君主,是專用詞匯,不能用于普通百姓”解說錯誤。封建時代臣殺君、子殺父母均可稱為“弒”,并不是“專指臣下殺死君主”。

C.正確,“已”字含義不同。停止;已經(jīng)。句意:如果無止境地放縱欲望。/沛公已經(jīng)出去。

D.正確。

故選B。

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因有人告發(fā)魏征,太宗派溫彥博調(diào)查卻查無實據(jù),溫彥博認為魏征不避嫌疑,應(yīng)予責(zé)備;魏征認為君臣要竭誠相待,上下一心。

B.太宗長相英偉剛毅,大臣們朝見時都手足失措,因此太宗在有人奏事時,總和顏悅色,希望聽到規(guī)諫的話,還拿隋朝的事來勸朝臣暢所欲言。

C.有人向太宗進言主張秦王府原來的士兵都應(yīng)授予軍職,讓他們擔(dān)任皇帝的警衛(wèi),太宗則認為只要是賢良之士都應(yīng)親近、任用。

D.在談?wù)撚腥似书_身體來收藏美珠時,太宗認為官吏受賄、帝王窮奢極欲與此相同,魏征則拿孔子的話及夏桀和商紂的行為加以印證。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

A.“溫彥博認為魏征不避嫌疑,應(yīng)予責(zé)備”錯誤。根據(jù)原文溫彥博所說“征不存形跡,遠避嫌疑,心雖無私,亦有可責(zé)”可知,溫彥博是認為魏征做事沒有留下痕跡,遠遠避開嫌疑之事,內(nèi)心即使沒有私心,也有可以責(zé)備之處。

故選A。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秦始皇營宮室而民怨叛者,病人以利己故也。(4分)

(2)然。朕與公輩宜戮力相輔,庶免為人所笑也。(4分)

【答案】(1)秦始皇修建宮殿而百姓怨怒反叛,是因為他使百姓困苦而使自己獲利。

(2)對。我與你們應(yīng)該同心合力相互輔助治國理政,希望可以避免被人恥笑。

【解析】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營”,修建;“病人”,使百姓困苦;“利己”,使自己獲利;“……者……也”表判斷。

(2)“然”,對;“戮力”,盡力,合力;“庶”,表示可能或期望。

14.魏征認為忠臣與良臣有什么區(qū)別?請簡要說明。(3分)

【答案】①良臣與君主同心,也與君主共享尊榮。②忠臣和君主當面爭論,自己被殺,國家也滅亡了。

【解析】本題考查學(xué)生篩選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①根據(jù)“稷、契、皋陶,君臣協(xié)心,俱享尊榮,所謂良臣”可得出:良臣與君主同心,也與君主共享尊榮。

②根據(jù)“龍逢、比干,面折廷爭,身誅國亡,所謂忠臣”可得出:忠臣和君主當面爭論,自己被殺,國家也滅亡了。

參考譯文:

冬十二月,有人報告說右丞相魏征袒護他的親戚,唐太宗派御史大夫溫彥博調(diào)查此事,但查無所獲。溫彥博對太宗說:“魏征做事沒有留下痕跡,遠遠避開嫌疑之事,內(nèi)心即使沒有私心,也有可以責(zé)備之處?!碧诿顪貜┎┴?zé)備魏征。有一天,魏征入朝覲見,對太宗說:“我聽說君主和臣下應(yīng)該上下一心,互相竭誠相待。如果上下都有所保留,那么國家興亡就難以預(yù)料了,我不敢奉詔?!碧隗@訝地說:“我已經(jīng)后悔了?!蔽赫髟俅喂虬菡f:“我有幸能侍奉陛下,愿陛下能使我成為良臣,不要成為忠臣。”太宗說:“忠臣和良臣有差別嗎?”魏征回答說:“稷、契、皋陶,君臣同心,共享尊榮,這就是所謂的良臣。龍逢、比干在朝廷上和君主當面爭論,自己被殺,國家也滅亡了,這就是所謂的忠臣?!?/p>

唐太宗神采奕奕,英偉剛毅,大臣們覲見時都手足失措。太宗知道這種情況,每次有人奏事,總是盡量和顏悅色,希望聽到規(guī)諫的話。太宗曾對公卿們說:“人想要看見自己的形體,必須借助明鏡。君主如果想知道自己的過錯,必須依靠忠臣。假如君主剛愎自用,那么他的臣子就會阿諛奉承,屈從旨意,君主失去了國家,臣子怎么能獨自保全。像虞世基等人諂媚侍奉隋煬帝以保持自己的富貴,煬帝被殺,虞世基等人也被誅殺了。你們應(yīng)以此為戒,政事如有過失,一定要無所保留暢所欲言。”

有人向唐太宗進言主張秦王府原來的士兵都應(yīng)授予軍職,補進御林軍中。太宗對他說:“我以天下為一家,只要是賢良之士我都親近、任用,怎么能認為舊屬士兵之外就沒有可以信賴的人呢?你的這種意思,不是讓我的德行廣布于天下?!碧趯湔f:“從前大禹鑿山治水而百姓沒有指責(zé)的怨言,原因在于他能與民同利。秦始皇修建宮殿而百姓怨怒反叛,是因為他使百姓困苦而使自己獲利。奢華珍奇的東西,固然都是人們想擁有的,但如果無止境地放縱欲望,那么國家的危亡很快就會到來。我曾想修建一座宮殿,材料已準備好了,鑒于秦朝滅亡的教訓(xùn)又停止了。王公及以下的群臣,應(yīng)該體會我的此番用意?!睆拇硕觊g,社會風(fēng)氣樸素,沒有人穿錦繡的衣服,官府百姓都很富足。

唐太宗對侍臣說:“我聽說西域的胡商得到美珠,就剖開身體來收藏它,有這樣的事情嗎?”侍臣說:“有?!碧谡f:“人們都知道嘲笑胡商愛珠,卻不知道愛惜自己的身體。然而,接受賄賂而觸犯法律的官吏和窮奢極欲而亡國的帝王,和那些胡商的可笑之處有什么差別呢?”魏征說:“過去魯哀公對孔子說:‘有個非常健忘的人,搬家卻把自己的妻子給忘掉了。’孔子說:‘還有比這更嚴重的,夏桀和商紂貪戀身外之物,竟然把自己都忘掉了?!蚕襁@樣的人。”太宗說:“對。我與你們應(yīng)該同心合力相互輔助治國理政,希望可以避免被人恥笑?!?/p>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

漁家傲①

王安石(宋)

燈火已收正月半,山南山北花撩亂。聞?wù)f洊亭新水漫,騎款段,穿云入塢尋游伴。

卻拂僧床褰素幔,千巖萬壑春風(fēng)暖。一弄松聲悲急管,吹夢斷,西看窗日猶嫌短。

注:①本詞寫于王安石晚年退隱金陵時期。

1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3分)

A.前二句點明具體節(jié)令,描繪山間春意盎然的美好景象。

B.詞人外出春游,在高崗與低谷間穿行,游興非常濃厚。

C.下片寫詞人游興已盡,回山寺就寢,有孤枕難眠之感。

D.全詞即事寫景,以白描手法勾勒,物象清幽,氣韻蕭散。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詩歌的綜合理解和賞析能力。

C.“有孤枕難眠之感”錯誤。下片寫僧齋晝寢,詞人游興已盡,依然回歸山寺,就床而臥。因為孤身棲居山寺,故要拂拭僧床,撩起白色的帷帳。“僧床”、“素幔”,寫明作者生活清寂雅素,也突出了寄身山寺的生活特點?!扒r萬壑”承上“山南山北”,“春風(fēng)暖”回應(yīng)“正月半”。值此東風(fēng)駘蕩,春光融融,詞人怡然自適的心境也仿佛與大地春色融契而為一,加之游山的困乏,于是他漸漸沉入靜謐而深穩(wěn)的夢中,但那松濤猶嗚咽悲鳴,把他驚醒,體現(xiàn)作者內(nèi)心的不平靜。

故選C。

16.晚年的王安石雖身居山林,卻似閑非閑,他也曾寫出“我欲拋山去,山仍勸我還”這樣流露矛盾心境的詩句。請結(jié)合全詞分析作者的這種矛盾心理。(6分)

【答案】①上片體現(xiàn)了詞人心閑意靜、恬然自若的心境。詞人探奇攬勝,醉心于春色,足見其內(nèi)心之恬靜悠閑。②下片體現(xiàn)了詞人難以忘懷往事的不平靜心境。詞人沉入夢鄉(xiāng),但松濤卻把他驚醒。那松濤猶嗚咽悲鳴,融入了詞人強烈的感彩,體現(xiàn)作者身雖悠閑,但內(nèi)心并不平靜的情感狀態(tài)。

【解析】本題考查學(xué)生評價詩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上片寫一次騎驢春游,起拍二句點明節(jié)令,描繪鐘山春意盎然的景象。宋時元夜燈節(jié),熱鬧異常?!傲脕y”,寫出山花爭奇斗艷,撩惹行人。這次正是騎毛驢野游,心閑意靜,恬然自若,什么升沉得失、堯桀是非,仿佛早拋至九霄云外,其精神超然塵外。“穿云入塢尋游伴”,連用“穿”“入”“尋”三個動作詞,充分表現(xiàn)了詞人一心尋春的濃厚游興,描繪出他自命“山野之人”的生活情趣。詞人探奇攬勝,醉心于春色,足見其內(nèi)心之恬靜悠閑。

下片寫僧齋晝寢,詞人游興已盡,依然回歸山寺,就床而臥。因為孤身棲居山寺,故要拂拭僧床,撩起白色的帷帳?!吧病薄八蒯!保瑢懨髯髡呱钋寮叛潘?,也突出了寄身山寺的生活特點?!扒r萬壑”承上“山南山北”,“春風(fēng)暖”回應(yīng)“正月半”。值此東風(fēng)駘蕩,春光融融,詞人怡然自適的心境也仿佛與大地春色融契而為一,在野游尋春與大自然的默契中,得到了心境的恬靜,沉入了暫時的酣眠,然而,一時的心理平衡,卻被四周突然闖入的急切悲涼的松濤聲所打破,“悲急管”,謂松濤猶如急切的笛聲,在深山中嗚咽地悲鳴,把他驚醒,松聲帶有作者的感彩,這正隱隱透露了作者身雖幽閑而內(nèi)心并不平靜的精神狀態(tài)。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陸游《書憤》中“_______,_______”用典明志,追慕先賢的業(yè)績,表明自己的愛國熱情至老不減。

(2)姚鼐《登泰山記》中“_______,_______”兩句抓住了日出時色彩的瞬間變化,靜動有序,堪稱“有物有序、清新簡潔”的典范。

(3)長江是古代詩文中常見的意象,古人常常借其表達時間意識、生命感悟,如“_______,_______”兩句。

【答案】①.出師一表真名世②.千載誰堪伯仲間③.極天云一線異色④.須臾成五采⑤.無邊落木蕭蕭下⑥.不盡長江滾滾來(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

【解析】

【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錯字:堪、臾、采、蕭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3小題,11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對1996年遠赴太平洋島國巴布亞新幾內(nèi)亞傳授菌草技術(shù)之艱難,林占熺____。那時該國大部分地區(qū)還處于刀耕火種階段。他們看到了這里迫切期盼脫貧的村民和發(fā)展菌草業(yè)_____的土壤氣候條件,于是_____,利用遍地可見的咖啡殼和野草做菌草原料進行栽培,讓這里的人們一步步擺脫了貧困,蓋起了夢寐以求的新房。

“巴布亞新幾內(nèi)亞樣本”是菌草項目對外援助的縮影,逐步推廣至南非、盧旺達、斐濟……國際援助項目接二連三,林占熺帶著中國菌草團隊,①以草的頑強堅韌在世間一塊塊貧瘠的土壤上扎根;②像高速的風(fēng)一樣,傳播于大洋與大洲之間;③讓繁茂的菌,成為不同膚色人們的食用之源。

誰會懷疑中國方案呢?萊索托的婦女作證,她們?yōu)榫輨?chuàng)作了民歌:“有人說,她是野草;她,是食物,也是藥物;她,是希望之物……”菌草在奔跑,如期而至,輕風(fēng)拂面,罩著世界每一個潰爛的傷口。林占熺和菌草團隊每到異國他鄉(xiāng),都和當?shù)厝嗣窠Y(jié)下了深情厚誼,他因為“點草成金”而成了國際英雄,被聯(lián)合國授予“國際生態(tài)安全科學(xué)院院士”稱號。

18.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3分)

【答案】記憶猶新得天獨厚因地制宜

【解析】本題考查學(xué)生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

第一空,后文寫林占煌的回憶,所以這里可填“記憶猶新”。記憶猶新:對過去的往事還記得很清楚,好像最近發(fā)生的一樣。

第二空,這里修飾“條件”,結(jié)合語境可知,巴布亞新幾內(nèi)亞的土壤和氣候是有利于發(fā)展菌草業(yè)的,所以可填“得天獨厚”。得天獨厚:具有特殊優(yōu)越的條件。多指人的資質(zhì)或自然環(huán)境而言。

第三空,依據(jù)后文“利用遍地可見的咖啡殼和野草做菌草原料進行栽培”可知,這是利用了當?shù)氐木唧w情況進行栽培,所以可填“因地制宜”。因地制宜:根據(jù)各地的具體情況,采取行之適當?shù)拇胧?/p>

19.仿照畫橫線句①,改寫第②、③句。要求:與句①結(jié)構(gòu)相同;不改變原意,可適當改變個別詞語。(4分)

①以草的頑強堅韌在世間一塊塊貧瘠的土壤上扎根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以風(fēng)的速度在大洋與大洲之間傳播②.以菌的繁茂給不同膚色的人們提供食用之源

【解析】本題考查學(xué)生變換句式的能力。

首先要分析句①的結(jié)構(gòu),即“以……的……在……上……”,然后修改后兩個句子。

“以草的頑強堅韌”可對應(yīng)“以風(fēng)的速度”“以菌的繁茂”,“在世間一塊塊貧瘠的土壤上扎根”對應(yīng)“在大洋與大洲之間傳播”“給不同膚色的人們提供食用之源”。

改為:以風(fēng)的速度在大洋與大洲之間傳播;以菌的繁茂給不同膚色的人們提供食用之源

20.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使用了設(shè)問和擬人的修辭手法,請結(jié)合材料簡要分析其表達效果。(4分)

【答案】①設(shè)問先用“誰會懷疑中國方案呢”提問,然后自己作答,能起到提請注意、強化回答內(nèi)容的表達效果;②擬人:把菌草比擬成會奔跑的人,投射了作者對菌草的感情,使表達比較活潑。

【解析】本題考查學(xué)生賞析修辭手法以及表達效果的能力。

設(shè)問手法本身就具有“提醒注意,引起思考”的作用,“誰會懷疑中國方案呢?萊索托的婦女作證,她們?yōu)椤辈捎迷O(shè)問修辭,自問自答。突出了“中國方案”(菌草業(yè))在萊索托的良好發(fā)展和對當?shù)仄鸬降淖饔谩?/p>

“菌草在奔跑,如期而至”使用了擬人的修辭,把菌草比擬成會奔跑的人,生動形象地表達了作者對菌草治療傷口、助人脫貧的高度肯定之情。

(二)語言文字運用II(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