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力分析計算課件_第1頁
受力分析計算課件_第2頁
受力分析計算課件_第3頁
受力分析計算課件_第4頁
受力分析計算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整體起立各部受力計算和分析桿塔整體起立施工設計中,需要考慮的各部主要受力有:(1)固定鋼繩(千斤繩)的受力;(2)總牽引鋼繩的受力;(3)抱桿本身的受力;(4)制動鋼繩(攀根)的受力;(5)臨時拉線(橫繩)的受力。整體起立各部受力計算和分析桿塔整體起立施工設計中,需要考慮的整體起立各部受力計算和分析桿塔整體起立施工設計中,需要考慮的4.5整體起立各部受力計算和分析一般施工計算中,并不要求桿塔起立全部過程中各部受力,只要根據(jù)起立瞬間各部靜力分析,換算出各部最大受力值,連乘以動荷系數(shù)、不平衡系數(shù)、及鋼繩安全系數(shù)作為各部所承受的綜合計算力。各種起重索具之容許作用力要等于或小于它們各自綜合計算力。整體起吊布置簡化單線圖4.5整體起立各部受力計算和分析一般施工計算中,并不要求桿4.5整體起立各部受力計算和分析一般施工計算中,并不要求桿起立瞬間各部靜力計算砼桿重心高度H0的計算等徑桿荷重為均勻分布,而拔稍桿荷重為非均勻分布。吊繩受力的合力F1的計算吊繩合力分吊繩受力

起立瞬間各部靜力計算砼桿重心高度H0的計算等徑桿荷重為均勻分起立瞬間各部靜力計算砼桿重心高度H0的計算等徑桿荷重為均勻分抱桿受力N及總牽引鋼繩受力F2的計算制動鋼繩靜力T0的計算解方程臨時拉線受力t的計算拔梢桿、寬基鐵塔等徑桿、窄基鐵塔35kV110kV抱桿受力N及總牽引鋼繩受力F2的計算制動鋼繩靜力T0的計算解抱桿受力N及總牽引鋼繩受力F2的計算制動鋼繩靜力T0的計算解雙桿整立時設備受力的計算當整立雙桿時可將雙桿化為單桿,計算桿塔重量按雙桿總重一半,抱桿受力和牽引鋼繩受力只要將按單桿計算數(shù)值乘2即得,而吊繩受力還要進行換算。換算的原則是:單桿計算時的吊繩是按投影長度考慮的,而實際吊繩長度要長,故吊繩受力也要按比例增加。雙桿整立時設備受力的計算當整立雙桿時可將雙桿化為單桿,計算桿雙桿整立時設備受力的計算當整立雙桿時可將雙桿化為單桿,計算桿雙桿整立時設備受力的計算設抱桿有效高度為,初始傾角為,吊繩與桿身初始角為,則吊繩的投影長度為:雙桿根開為時,吊繩實際長度為:吊繩實際受力為:。

也可用圖解法,矩形三角形一條直角邊為,另一條直角邊為,則斜邊即為。雙桿整立時設備受力的計算設抱桿有效高度為,初始雙桿整立時設備受力的計算設抱桿有效高度為,初始桿塔整立過程中,桿塔承受著自重(包括均布和集中荷重)、固定點反力、支點反力等荷重,使桿(塔)身產(chǎn)生主彎矩、附加彎矩、軸向力和剪切力。由于剪切力對桿塔強度影響很小,通常不必驗算。主彎矩是由桿身自重、桿身支座反力及吊繩張力的垂直桿身的分力產(chǎn)生的,它是桿塔的主要荷重,一般占桿塔構件全部應力的70%~80%;附加彎矩是由桿身支座反力、吊繩及制動鋼繩張力的平行桿身分力,沒有作用在桿身軸線方向而引起的偏心彎矩,在普通桿塔施工中它對桿塔強度影響較?。惠S向力由桿身自重、桿身支座反力及吊繩張力的平行桿身分力產(chǎn)生的,它對桿塔強度的影響,與主彎矩相比要小得多。桿(塔)身強度驗算桿塔整立過程中,桿塔承受著自重(包括均布和集中荷重)、固定點桿塔整立過程中,桿塔承受著自重(包括均布和集中荷重)、固定點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的計算(1)桿身主彎矩計算(2)桿身軸向力的計算(3)軸向力產(chǎn)生的偏心彎矩的計算(4)桿塔強度驗算桿(塔)身強度驗算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的計算桿(塔)身強度驗算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的計算桿(塔)身強度驗算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桿(塔)身強度驗算(1)桿身主彎矩計算

1)等徑桿單點固定主彎矩數(shù)解法圖4-78為單點固定整立混凝土單桿時桿身受力示意圖。圖中:q為桿身自重(均布荷重);P1

、P2

為橫擔、金具等的集中荷載;F1為吊繩受力;RY為桿身支座垂直桿身軸線的分力;Oc1距離為H;c1j1為h1;c1K為h3

;clj2

為h2

;γ為砼桿起立過程中砼桿和地面夾角。則有:桿(塔)身強度驗算(1)桿身主彎矩計算桿(塔)身強度驗算(1)桿身主彎矩計算桿(塔)身強度驗算(1桿(塔)身強度驗算(1)桿身主彎矩計算

1)等徑桿單點固定主彎矩數(shù)解法①Oc1段主彎矩為這段彎矩極大值發(fā)生在對γ取導數(shù)并等于零的位置,即桿(塔)身強度驗算(1)桿身主彎矩計算桿(塔)身強度驗算(1)桿身主彎矩計算桿(塔)身強度驗算(1桿(塔)身強度驗算(1)桿身主彎矩計算

1)等徑桿單點固定主彎矩數(shù)解法②Kcl段主彎矩:可從另一端起算在K向j1

段按增大;在j1j2段,還應加入力矩;在j2c1段則還應加入力矩。這力矩是逐級增加的,所以最大值發(fā)生在C1點

桿(塔)身強度驗算(1)桿身主彎矩計算桿(塔)身強度驗算(1)桿身主彎矩計算桿(塔)身強度驗算(1桿(塔)身強度驗算

(1)桿身主彎矩計算

3)多點固定起立主彎矩計算特點兩點固定則求出兩個固定點的垂直桿身分力,如圖4-81所示。兩固定點之間彎矩則成為自重彎矩和兩部分集中力(支座反力及c1點反力)彎矩之差值圖4-82。多點固定則依次類推。

桿(塔)身強度驗算(1)桿身主彎矩計算桿(塔)身強度驗算(1)桿身主彎矩計算桿(塔)身強度驗算桿(塔)身強度驗算

(1)桿身主彎矩計算

3)多點固定起立主彎矩計算特點兩點固定則求出兩個固定點的垂直桿身分力,如圖4-81所示。兩固定點之間彎矩則成為自重彎矩和兩部分集中力(支座反力及c1點反力)彎矩之差值圖4-82。多點固定則依次類推。桿(塔)身強度驗算(1)桿身主彎矩計算桿(塔)身強度驗算(1)桿身主彎矩計算桿(塔)身強度驗算桿(塔)身強度驗算

(1)桿身主彎矩計算

4)雙桿桿身主彎矩計算特點

整立雙桿時,除了垂直荷重對桿身產(chǎn)生彎矩外,由于吊繩在雙桿平面內(nèi)產(chǎn)生一指向雙桿中心軸線的分力F1-2

,如果綁扎點無補強橫木或橫擔來承受這個分力,則使桿身產(chǎn)生一個橫向彎矩M2

,這時桿身主彎矩為M1和M2合成組成,兩者相差90o,故主彎矩M為桿(塔)身強度驗算(1)桿身主彎矩計算桿(塔)身強度驗算(1)桿身主彎矩計算桿(塔)身強度驗算桿(塔)身強度驗算

(3)軸向力產(chǎn)生的偏心彎矩的計算偏心彎矩是由于吊繩、制動鋼繩和砼桿綁扎時偏心,軸向分力不作用在桿身軸心而引起。偏心彎矩的計算式為

Me0=N*e0式中Me0——偏心彎矩,N?m;

N——軸向力,N;

e0——偏心距,m。不同連接方式時偏心距的計算方法不同。砼桿和鋼繩間用穿心螺栓連接時,偏心距e0=0。砼桿和鋼繩間綁扎時,制動繩在起立初始位置時,一般假定偏心距e0=1/3D(D為砼桿外徑)。當砼桿入底盤后,則偏心距e0=1/2D。

注:彎矩疊加時,要注意方向和符號。桿(塔)身強度驗算(3)軸向力產(chǎn)生的偏心彎矩的計算桿(塔)身強度驗算(3)軸向力產(chǎn)生的偏心彎矩的計算桿(塔)桿(塔)身強度驗算

(4)桿塔強度驗算

1)按彎矩驗算砼桿強度砼桿整立過程中砼桿強度,主要是受彎矩控制的。若砼桿極限抗彎強度為MP

,整立過程中綜合彎矩為M,則其比值應滿足

式中

K——砼桿整立過程中的強度安全系數(shù)。根據(jù)《架空送電線路設計技術規(guī)程》規(guī)定:普通鋼筋混凝土構件強度設計安全系數(shù),不應小于1.7;預應力混凝土構件強度設計安全系數(shù),不應小于1.8。在砼桿整立施工中,可取1.8~2.5(一般可取2.0)。

常用環(huán)形斷面鋼筋混凝上桿的極限抗彎強度可由圖表查得。桿(塔)身強度驗算(4)桿塔強度驗算桿(塔)身強度驗算(4)桿塔強度驗算桿(塔)身強度驗算(桿(塔)身強度驗算

(4)桿塔強度驗算

2)綜合彎矩計算

電桿綜合彎矩M應是主彎矩和偏心彎矩的矢量和,其值的計算式為

其中

式中M1——主彎矩的縱向分量,N·m;

M2

——主彎矩的橫向分量,此值一般不很大,往往被忽略,N·m;

MP

——考慮鋼筋砼桿長細比、制造及安裝誤差后的偏心彎矩,N·m;

e0——施工中固定、制動鋼繩綁扎時偏心距,m;

yX——考慮制造、安裝引起的桿身初撓度[(y0

按程規(guī)定取y0=

2l0/1000

)],m;

yi——鋼筋砼桿計算撓度;

η——偏心距增大系數(shù)。

有時為了確保鋼筋混凝土桿在整立過程中不出現(xiàn)裂縫,還需要進行裂縫計算。桿(塔)身強度驗算(4)桿塔強度驗算桿(塔)身強度驗算(4)桿塔強度驗算桿(塔)身強度驗算(桿塔整立狀態(tài)作圖方法單點固定整立桿塔作圖單點固定整立桿塔作圖方法桿塔整立狀態(tài)作圖方法單點固定整立桿塔作圖單點固定整立桿塔作圖桿塔整立狀態(tài)作圖方法單點固定整立桿塔作圖單點固定整立桿塔作圖兩點固定整立桿塔作圖兩點固定整立桿塔兩點固定整立桿塔作圖兩點固定整立桿塔兩點固定整立桿塔作圖兩點固定整立桿塔兩點固定整立桿塔作圖兩點桿塔整立過程各種設備受力計算桿塔整立施工方案設計需計算吊繩受力F1

、牽引鋼繩受力F2

、抱桿受力N、制動鋼繩受力T等。這些力的計算,可以用圖解法,也可以用數(shù)解法,這里重點介紹數(shù)解法。數(shù)解法是利用力系平衡原理來推導出各設備受力的計算公式。這里以單點固定舉例說明。桿塔整立過程各種設備受力計算桿塔整立施工方案設桿塔整立過程各種設備受力計算桿塔整立施工方案設桿塔整立過程各種設備受力計算當單桿起立至某個起立角γ

時,單點固定各設備受力如圖3-24所示。1)吊繩受力F1

的計算公式。取各力對桿身支點O的力矩為0,推導出吊繩受力F1

的計算公式為:桿塔整立過程各種設備受力計算當單桿起立至某個起立角γ時,單桿塔整立過程各種設備受力計算當單桿起立至某個起立角γ時,單桿塔整立過程各種設備受力計算2)制動鋼繩的受力計算公式為桿塔整立過程各種設備受力計算2)制動鋼繩的受力計算公式為桿塔整立過程各種設備受力計算2)制動鋼繩的受力計算公式為桿桿塔整立過程各種設備受力計算3)抱桿受力N和牽引鋼繩受力F2

的計算公式為式中HO——桿塔重心至桿身支點O的距離,m;

H

——桿身固定點C1至桿身支點O的距離,m;

G0

——桿塔質(zhì)量,kg;

γ

——桿身與地面夾角;

α——抱桿與地面夾角;

β——牽引鋼繩與地面夾角。桿塔整立過程各種設備受力計算3)抱桿受力N和牽引鋼繩受力F2桿塔整立過程各種設備受力計算3)抱桿受力N和牽引鋼繩受力F2各設備受力與桿塔起立角γ

的關系桿塔起立過程中,桿塔本身的內(nèi)力與各主要起吊工器具的受力,隨著桿塔起立角的變化,按一定規(guī)律不斷改變。發(fā)生極大值的位置和確定極大值數(shù)值對正確選擇工器具,保證桿塔可靠、安全整立有重要意義。

(1)吊繩受力F1與桿(塔)身起立角γ的關系對數(shù)解法求出的的表達式求導,并使,可得到F1max

和出現(xiàn)最大值時γ

角的表達式。經(jīng)分析可知:

1)發(fā)生F1max

時γ值位置由抱桿參數(shù)(抱桿座落點位置、抱桿有效高度、抱桿初始角)確定的,在0o≤γ≤γK(γK為抱桿失效時抱桿起立角),一般情況γ=10o~35o之間。

2)F1max與F10初始值之比,在1.01~1.15之間。各設備受力與桿塔起立角γ的關系桿塔起立過程各設備受力與桿塔起立角γ的關系桿塔起立過程各設備受力與桿塔起立角γ

的關系(2)牽引鋼繩受力F2與桿身起立角γ的關系用同樣分析方法可求得F2max表達式。經(jīng)分析可知:

1)是鍋底形曲線;開始時F2隨γ增大而減??;在失效前又開始上升;到抱桿失效時,F2又達到另一個峰值,隨后較快下降。故F2

的極大值發(fā)生在γ=0o或γ

=γK時刻。

2)a/h較大時,F2下降速度放慢,α0

對F2

影響也基本相同。a是抱桿落腳點與支點O間距離,即說明抱桿前移較多,牽引鋼繩受力下降變慢。

3)在h/H、α0不變時,只要調(diào)整a/h值,就能保證γ

=0o時的F20于抱桿失效時的F2K

,即F20>F2K

。

4)h/H較小時曲線下降速度較快,H是支點到吊繩綁扎點(或合力線與桿身交點)之間的距離,即說明桿塔綁固點一定時,抱桿越高,牽引鋼繩受力下降速度較快。各設備受力與桿塔起立角γ的關系(2)牽引鋼繩受力各設備受力與桿塔起立角γ的關系(2)牽引鋼繩受力各設備受力與桿塔起立角γ

的關系

(3)抱桿受力N與桿身起立角γ關系由分析得知,抱桿受力N的極大值發(fā)生在整立的初始狀態(tài),即γ=0o時。隨砼桿起立而下降,而后又上升。(4)制動鋼繩受力與桿身起立角關系由分析得知

即T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R,隨γ增大而增大,與現(xiàn)場布置無關;第二部分P是吊繩產(chǎn)生的軸向壓力,與F1的變化有關。制動鋼繩受力隨增大而增大,知道制動鋼繩失去作用。各設備受力與桿塔起立角γ的關系(3)抱桿受力N與各設備受力與桿塔起立角γ的關系(3)抱桿受力N與各設備受力與桿塔起立角γ

的關系(5)桿身彎矩M與桿身起立角γ的關系

桿身彎矩包括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垂直桿身軸線的荷重產(chǎn)生的主彎矩,γ=0o時占總彎矩的80%~90%,它隨γ的增大按余弦關系下降;第二部分為軸向力偏心作用產(chǎn)生的附加彎矩。在剛開始起吊時,不一定是極大值位置,而是隨γ的增大而略有增加,到γ=20o~30o后才開始明顯下降,故M極大值的位置一般發(fā)生在0o≤γ≤30o的位置。各設備受力與桿塔起立角γ的關系(5)桿身彎矩M與桿身起立各設備受力與桿塔起立角γ的關系(5)桿身彎矩M與桿身起立固定式抱桿整立包括單抱桿整立和人字抱桿整立兩種,主要適用于鋼筋砼桿和輕型鐵塔的整立。

固定式抱桿整立桿塔1在整立過程中,人字抱桿隨著桿塔的轉動(即起立)而轉動,直到人字抱桿失效。起吊過程中受力情況,防止桿身受力超過允許值而產(chǎn)生裂紋。

倒落式抱桿整立2防止倒桿塔措施的發(fā)生,做好保證立塔安全的技術措施。

安全措施3內(nèi)容小結所需工器具規(guī)格和數(shù)量,主要和桿塔形式、外型尺寸、重量、重心高及整立方法等因素有關。

施工組織4根據(jù)起立瞬間各部靜力分析,換算出各部最大受力值,連乘以動荷系數(shù)、不平衡系數(shù)、及鋼繩安全系數(shù)作為各部所承受的綜合計算力。

受力計算分析5固定式抱桿整立包括單抱桿整立和人字抱桿整立兩種,主要適用于鋼固定式抱桿整立包括單抱桿整立和人字抱桿整立兩種,主要適用于鋼

固定式抱桿整立有哪些常見的施工方法?

請簡述單抱桿整立鋼筋砼桿的步驟?

固定式抱桿整立的優(yōu)缺點有哪些?

請簡述倒落式抱桿整立的現(xiàn)場布置要求?

倒桿塔的原因有哪些?如何確保立塔安全?12345練習固定式抱桿整立有哪些常見的施工方法?12345練固定式抱桿整立有哪些常見的施工方法?12345練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

教學要求了解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的特點掌握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的整體布置方法掌握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的操作方法掌握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各設備的受力計算和分析教學重點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的整體布置方法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的操作方法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各設備的受力計算和分析教學難點外拉線抱桿分解組裝鐵塔過程中各設備的受力計算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教學要求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教學要求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教學要求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一、概述外拉線抱桿分解組立鐵塔施工方法,是利用鐵塔分段的特點。先用外拉線抱桿把鐵塔最低層一段組裝起來,固定在基礎上。然后,把外拉線抱桿上升,固定在已經(jīng)組裝好的一段鐵塔上,再組裝上一段鐵塔。這樣,使用一副外拉線抱桿,就能把鐵塔分段,按照由塔腿至塔頭的順序,分解組立起來。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的所用抱桿的長度只要滿足吊裝全鐵塔最高的一段的要求,故組立幾十米高的鐵塔,僅用7~8米、最長也不超過11~13米的抱桿即可。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一、概述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一、概述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一、概述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一、概述因此,組塔設備輕巧,安裝簡單迅速。但由于分解組塔,要一吊一吊地在高處進行安裝,如圖3-25所示。因此,施工時要格外細心,要由較高技術和熟練的工人,嚴格遵守有關安全工作規(guī)程,進行塔上高處作業(yè)。

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從使用抱桿數(shù)量上來劃分,可分為外拉線單抱桿組塔、外拉線雙抱桿組塔和四根抱桿組塔三種;從起吊構件的分段上劃分,可分為分段起吊組塔法、分片起吊組塔法和單腿起吊組塔法三種。各種方法現(xiàn)場布置、施工工藝和受力計算基本相同。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一、概述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一、概述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一、概述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二、現(xiàn)場布置

1、整體布置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的現(xiàn)場布置都是以一根抱桿為中心組成一個起吊系統(tǒng),或用兩副抱桿各自系住一個構件的兩端部,同時進行起吊安裝。圖3-26為外拉線抱桿分解組立鐵塔的現(xiàn)場布置示意圖。在現(xiàn)場布置的要求如下:

1)將抱桿置于帶腳釘?shù)乃壬蟍即圖3-26(b)中D腿],以利抱桿根部固定;

2)臨時拉線地錨應位于基礎對角線的延長線上,其距基礎中心的距離應不小于塔高;

3)放置抱桿的塔腿的臨時拉線及地錨應加強;

4)牽引機具地錨應選在AB腿或BC腿之間的方位上,其與塔位中心的距離應視塔高而定,一般不應小于25米。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34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34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34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34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二、現(xiàn)場布置

2.抱桿(1)抱桿的長度抱桿的長度應按同類型鐵塔最高的一段確定,對于酒杯型、貓頭型等鐵塔,則應按塔頸段高度而定。根據(jù)施工實踐,抱桿的長度,常用抱桿長度為7~13m。(2)抱桿的構造抱桿由頭部、身部和根部三部分組成。抱桿的頭部系有四根外拉線以穩(wěn)定整根抱桿,在靠近外拉線綁扎處,系有起吊滑車。抱桿的頂端焊接四塊鋼板,四根外拉線用型螺栓連接。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二、現(xiàn)場布置

2.抱桿抱桿的根部,在組裝鐵塔腿部時,座落在地面上;在抱桿提升后,組裝上部各段時,都座落在鐵塔的主材上。為了使抱桿座落牢靠,綁扎方便,木質(zhì)抱桿的根部加工成圖3-27的形狀。將木抱桿根部削去高70mm、寬20mm,并在削去部位用扒釘固定一條3分短鋼繩。鋼繩的長度由抱桿根徑?jīng)Q定,其原則應使鋼繩能在鐵塔主材上綁扎兩道以上(長度一般不應短于l.5~2.0m),鋼繩的兩端插套,并帶一個型掛鉤。另外應在離抱桿根部500~800mm處,固定兩個型套環(huán),供提升抱桿時使用。鋼管抱桿和角鋼組合斷面抱桿的根部位置,也要根據(jù)不同情況固定一根鋼繩,以便綁扎固定抱桿根部用。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二、現(xiàn)場布置

3.外拉線外拉線起著固定抱桿的作用。由于抱桿在起吊塔材(分段、分片、分腳)過程中,有一定傾角,同時起吊塔材時,為防止塔材與塔身相碰,也需要設置調(diào)節(jié)大繩,向外拉塔材,故外拉線受力較大。外拉線一端固定于抱桿頂端,另一端通過調(diào)節(jié)拉線長度裝置(如制動器)固定在臨時地錨上。因此外拉線一般由拉線、拉線長度調(diào)節(jié)裝置、地錨三部分組成。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二、現(xiàn)場布置

3.外拉線(1)拉線拉線所用鋼絲繩直徑應根據(jù)拉線受力大小來選定,直徑一般不小于4mm。拉線通常采用四根,成十字形布置,拉線與地面的夾角應在30~50之間。外拉線布置原則是:要使抱桿在傾斜起吊時有兩根拉線同時受力,避免一根拉線單獨受力的不利情況。如圖3-26所示。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二、現(xiàn)場布置

3.外拉線(1)拉線拉線所用鋼絲繩直徑應根據(jù)拉線受力大小來選定,直徑一般不小于4mm。拉線通常采用四根,成十字形布置,拉線與地面的夾角應在30o~50o

之間。外拉線布置原則是:要使抱桿在傾斜起吊時有兩根拉線同時受力,避免一根拉線單獨受力的不利情況。如圖4-95所示。分段起吊時,抱桿固定在主材的外側,起吊不同段時抱桿位置只有上下移動。因此,拉線布置時以抱桿頂部在地面投影點為中心,拉線與順、橫線路方向成45o夾角布置;分片、單根起吊時抱桿均固定在一根主材里側,在起吊不同塔片、主材時,抱桿傾角和方向不一樣,分片起吊時可按塔位中心為中心,單根起吊時可按抱桿吊裝對角主材時抱桿頂部投影地面的一點為中心,拉線與順、橫線路方向成45o夾角布置,但單根起吊時最好采用兩組拉線的布置方式。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二、現(xiàn)場布置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二、現(xiàn)場布置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二、現(xiàn)場布置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二、現(xiàn)場布置

4.起吊系統(tǒng)將牽引鋼繩的一端綁扎住被起吊塔材,然后從塔身外部穿過安置在抱桿頂部的起吊滑車,再順著抱桿依次通過腰滑車和位于塔身底部的轉向滑車,最后引至牽引動力。起吊系統(tǒng)如圖4-98所示。起吊滑車固定在抱桿頂端,外拉線的下部,起吊滑車應轉向靈活,綁固牢靠。

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二、現(xiàn)場布置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二、現(xiàn)場布置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二、現(xiàn)場布置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二、現(xiàn)場布置

4.起吊系統(tǒng)一般情況下,牽引鋼繩自起吊滑車順著抱桿直至轉向滑車。但是,當抱桿傾角較大或塔身坡度較大時,在抱桿根部系一個腰滑車,使牽引鋼繩順著抱桿,經(jīng)腰滑車再順塔身坡度至轉向滑車,這樣可以減少抱桿的水平分力(亦即減少外拉線的受力)。腰滑車的受力不大,選用0.5~1噸的起重滑車做腰滑車即可。轉向滑車都系在鐵塔基礎的外露部位,為了防止受力后把混凝土擠壞,應在綁鋼繩套處墊以木板、草袋。對于塔腳落地式鐵塔,則應系在主材露出地面處。若受力較大,綁在一根主材上容易使之彎曲,可同時系到兩個塔腿的主材上。轉向滑車的受力,可按1.41~1.60倍最大起吊重量估算。外拉線分解組塔起吊重量一般不超過1.5噸,因此,都將牽引鋼繩直接連到牽引設備上。

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二、現(xiàn)場布置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二、現(xiàn)場布置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二、現(xiàn)場布置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三、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操作方法

1.地面對料組裝根據(jù)地形考慮吊裝的方向和吊裝的方便;先吊裝的先對料,并放在基礎附近;先選主材置于塔基兩側,主材下部指向基礎,然后再將連接板、斜材、水平材按圖紙組裝;連接時,應注意連接螺栓規(guī)格和規(guī)定方向;各吊隨帶的水平材、斜材、輔助材要求帶全。

2.抱桿始放及起立分片、分腿吊裝時,應將抱桿立于塔位中心,抱桿可用叉桿起立或小人字抱桿整立。按圖3-29布置,利用牽引設備,通過滑輪組,先后將兩側腿部塔片起吊。

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三、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操作方法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三、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操作方法外拉線抱桿分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三、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操作方法

1.地面對料組裝根據(jù)地形考慮吊裝的方向和吊裝的方便;先吊裝的先對料,并放在基礎附近;先選主材置于塔基兩側,主材下部指向基礎,然后再將連接板、斜材、水平材按圖紙組裝;連接時,應注意連接螺栓規(guī)格和規(guī)定方向;各吊隨帶的水平材、斜材、輔助材要求帶全。

2.抱桿始放及起立分片、分腿吊裝時,應將抱桿立于塔位中心,抱桿可用叉桿起立或小人字抱桿整立。按圖3-29布置,利用牽引設備,通過滑輪組,先后將兩側腿部塔片起吊。

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三、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操作方法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三、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操作方法外拉線抱桿分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三、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操作方法

中小型鐵塔塔腿可采用人工組立,如圖3-30所示。分段起吊時,應將抱桿置于塔基外。兩側底部塔片,可用小人字抱桿先后扳立,然后組立好底段,在底段抱桿固定側上方掛滑車,穿牽引繩,結扎抱桿頂部,收緊牽引鋼繩始立抱桿。

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三、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操作方法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三、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操作方法外拉線抱桿分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三、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操作方法

3.提升抱桿提升抱桿布置圖如圖3-31所示,在已組好鐵塔上層主材處,安放輔助滑車,牽引鋼繩并回抽20m左右,放入輔助滑車,在抱桿下端用背扣方法綁好。在離抱桿根部1.0~1.5m處系一腰繩,松緊適度,放松抱桿頂部臨時拉線,啟動牽引動力,專人拉住抱桿的尾繩,隨抱桿徐徐上升。抱桿升到合適高度,固定好抱桿尾繩、外拉線,打開輔助滑車活門,取出牽引鋼繩,解開牽引鋼繩在抱桿下端背扣,恢復起吊狀態(tài)。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三、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操作方法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三、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操作方法外拉線抱桿分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三、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操作方法

4.塔片的綁扎和補強塔片綁扎要用U形環(huán),鋼繩套等專用工具,以易于固定和解脫;綁扎點應在重心以上,以防起吊中塔片翻轉;綁扎時要使兩根主材同時受力;起吊中某部構件需要補強時,必須按要求綁扎補強木。

5.抱桿的固定抱桿一般都座落在帶腳釘主材上,用抱桿根部處鋼繩將抱桿和主材綁扎二道以上,用U形環(huán)連好;輕輕敲擊鋼絲繩套,使其受力均衡;找好抱桿傾角后,固定好四側臨時拉線,并在離抱桿根部0.5m處,用腰繩把抱桿和主材捆綁起來。

6.塔身吊裝起吊時應注意塔片、塔段方位;起吊過程中應控制大繩,使塔片(段)平穩(wěn)上升,并不碰塔身;隨時檢查外拉線和腰繩受力情況;起吊高度宜稍高于連接點,先使一側主材落到合適高度,用尖扳子就位,裝上一側螺栓后,繼續(xù)松牽引鋼繩,使另一側主材就位,裝好螺栓。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三、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操作方法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三、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操作方法外拉線抱桿分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三、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操作方法

7.塔頭安裝各種塔型塔頭變化很大,安裝時采取不同的順序。干字塔、上字形塔頭,可先吊上橫擔,然后利用上橫擔作抱桿吊下橫擔;酒杯形塔頭采用分片吊裝,其順序如圖3-32所示,先分前后兩片吊裝形塔材,然后吊上曲臂,兩側形結構主材用雙鉤交叉補強,最后吊裝橫擔、地線支架。8.降抱桿組裝完畢后,在橫擔上或塔頭頂上固定一輔助滑車;將牽引鋼繩固定在抱桿上部,并放入輔助滑車內(nèi);拉緊牽引鋼繩,解開抱桿尾繩和腰繩,緩降抱桿,松開四根外拉線。塔上、塔下作業(yè)人員須戴安全帽,注意安全。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三、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操作方法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三、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操作方法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四、受力分析計算外拉線抱桿分解組裝鐵塔過程中,受力計算主要包括:

1)起吊系統(tǒng)的受力計算:包括調(diào)整大繩、牽引鋼繩、起吊滑車、轉向滑車、牽引設備等受力;

2)抱桿和外拉線受力;

3)部件吊裝時受力計算,決定是否需要補強。在組塔過程中,抱桿的傾角和每吊重量是不相同的。一般的規(guī)律是:塔身部分每吊重量下部大,上部逐漸減輕;由于塔下部根開大,所以在吊裝時抱桿的傾角要大,但這時調(diào)整大繩與地面的夾角較小,而牽引鋼繩與抱桿的夾角較大;塔身的上部則相反,根開小,抱桿的傾角較小,但調(diào)整大繩與地面的夾角較大,牽引鋼繩與抱桿的夾角較小。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四、受力分析計算(1)調(diào)整大繩的受力設起吊構建的重量為G、調(diào)整大繩的受力為P、牽引鋼繩的受力為F2、調(diào)整大繩與地面的夾角為、牽引鋼繩與桿塔軸線的夾角為,如圖3-33所示。根據(jù)節(jié)點平衡原理,得下列方程組:得: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得: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得: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得: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四、受力分析計算

(2)牽引鋼繩在起吊時的牽引力(3)起吊滑車受力[圖3-34(a)]取兩倍牽引鋼繩受力即可。(4)轉向滑車受力[如圖3-34(b)]取1.41~1.6倍牽引鋼繩受力。

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5)外拉線受力T

在分解組塔時,為了起吊和安裝方便,抱桿要有一傾斜角度,一般為10o~15o,在起吊構件的重量作用下,只考慮兩條拉線受力。在理論上,當抱桿傾斜起吊時,兩根外拉線平均受力,但考慮到拉線布置時位置的誤差,以及抱桿傾斜及起吊構件的方位都不可能做到很正確,因此計算時,可采用3∶7或4∶6的比例分配(或采用不平衡系數(shù)K2=1.3),其受力圖如圖3-35所示。

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5)外拉線受力T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5)外拉線受力T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5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圖中F2——牽引鋼繩受力(kg);

F2?——經(jīng)起重滑車后牽引鋼繩受力(kg),;

η——滑車效率,一般取0.90~0.95;

N——抱桿受力(kg);

T——拉線受力(kg)。

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圖中F2——牽引鋼繩受力(kg)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圖中F2——牽引鋼繩受力(kg)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5)外拉線受力T

作圖法:用作圖法較便捷,畫F2和F2?的合力F2合,在F2合的上部畫抱桿受力N,方向已知,大小未知,在F2合的尾部畫拉線合力,方向已知,大小未知[圖3-35(b)],得封閉三角形,已知F2合的大小,用相應得比例,量得N和拉線合力T大小。

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5)外拉線受力T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5)外拉線受力T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5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5)外拉線受力T

計算法:從抱桿支點,向拉線合力線T和牽引鋼繩合力線F2合作垂直線R2

和R1

。取抱桿的支點為力矩中心線:也可用下式計算:式中

θ——抱桿與地面間的夾角;

φ——拉線與抱桿間的夾角。

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5)外拉線受力T也可用下式計算: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5)外拉線受力T也可用下式計算:外拉線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5)外拉線受力T

一條拉線的受力T1:

或式中

γ——兩拉線間的夾角。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5)外拉線受力T或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5)外拉線受力T或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6)抱桿受力圖解法如圖3-35(b)所示,其計算式如下:

式中

β1——牽引鋼繩合力F2合與抱桿間的夾角。抱桿受力也可按下式計算:

如果忽略起吊滑車的摩阻力,則上式可簡化為:在實際施工中,抱桿受力有時直接按最大起吊重量的兩倍考慮。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6)抱桿受力式中

β1——牽引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6)抱桿受力式中

β1——牽引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7)牽引動力受力

n為滑輪組工作系數(shù),其它符號同前。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7)牽引動力受力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7)牽引動力受力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小結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是利用鐵塔分段的特點,先用外拉線抱桿把鐵塔最低層一段組裝起來,固定在基礎上。然后,把外拉線抱桿上升,固定在已經(jīng)組裝好的一段鐵塔上,再組裝上一段鐵塔。其所用抱桿的長度只要滿足吊裝全鐵塔最高的一段的要求,故組立幾十米高的鐵塔,僅用7~8米、最長也不超過11~13米的抱桿即可。在組塔過程中要按要求布置現(xiàn)場,以及計算各設備的受力情況。作業(yè)

簡述外拉線抱桿組塔的施工工藝。

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小結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小結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小結謝謝!謝謝!謝謝!謝整體起立各部受力計算和分析桿塔整體起立施工設計中,需要考慮的各部主要受力有:(1)固定鋼繩(千斤繩)的受力;(2)總牽引鋼繩的受力;(3)抱桿本身的受力;(4)制動鋼繩(攀根)的受力;(5)臨時拉線(橫繩)的受力。整體起立各部受力計算和分析桿塔整體起立施工設計中,需要考慮的整體起立各部受力計算和分析桿塔整體起立施工設計中,需要考慮的4.5整體起立各部受力計算和分析一般施工計算中,并不要求桿塔起立全部過程中各部受力,只要根據(jù)起立瞬間各部靜力分析,換算出各部最大受力值,連乘以動荷系數(shù)、不平衡系數(shù)、及鋼繩安全系數(shù)作為各部所承受的綜合計算力。各種起重索具之容許作用力要等于或小于它們各自綜合計算力。整體起吊布置簡化單線圖4.5整體起立各部受力計算和分析一般施工計算中,并不要求桿4.5整體起立各部受力計算和分析一般施工計算中,并不要求桿起立瞬間各部靜力計算砼桿重心高度H0的計算等徑桿荷重為均勻分布,而拔稍桿荷重為非均勻分布。吊繩受力的合力F1的計算吊繩合力分吊繩受力

起立瞬間各部靜力計算砼桿重心高度H0的計算等徑桿荷重為均勻分起立瞬間各部靜力計算砼桿重心高度H0的計算等徑桿荷重為均勻分抱桿受力N及總牽引鋼繩受力F2的計算制動鋼繩靜力T0的計算解方程臨時拉線受力t的計算拔梢桿、寬基鐵塔等徑桿、窄基鐵塔35kV110kV抱桿受力N及總牽引鋼繩受力F2的計算制動鋼繩靜力T0的計算解抱桿受力N及總牽引鋼繩受力F2的計算制動鋼繩靜力T0的計算解雙桿整立時設備受力的計算當整立雙桿時可將雙桿化為單桿,計算桿塔重量按雙桿總重一半,抱桿受力和牽引鋼繩受力只要將按單桿計算數(shù)值乘2即得,而吊繩受力還要進行換算。換算的原則是:單桿計算時的吊繩是按投影長度考慮的,而實際吊繩長度要長,故吊繩受力也要按比例增加。雙桿整立時設備受力的計算當整立雙桿時可將雙桿化為單桿,計算桿雙桿整立時設備受力的計算當整立雙桿時可將雙桿化為單桿,計算桿雙桿整立時設備受力的計算設抱桿有效高度為,初始傾角為,吊繩與桿身初始角為,則吊繩的投影長度為:雙桿根開為時,吊繩實際長度為:吊繩實際受力為:。

也可用圖解法,矩形三角形一條直角邊為,另一條直角邊為,則斜邊即為。雙桿整立時設備受力的計算設抱桿有效高度為,初始雙桿整立時設備受力的計算設抱桿有效高度為,初始桿塔整立過程中,桿塔承受著自重(包括均布和集中荷重)、固定點反力、支點反力等荷重,使桿(塔)身產(chǎn)生主彎矩、附加彎矩、軸向力和剪切力。由于剪切力對桿塔強度影響很小,通常不必驗算。主彎矩是由桿身自重、桿身支座反力及吊繩張力的垂直桿身的分力產(chǎn)生的,它是桿塔的主要荷重,一般占桿塔構件全部應力的70%~80%;附加彎矩是由桿身支座反力、吊繩及制動鋼繩張力的平行桿身分力,沒有作用在桿身軸線方向而引起的偏心彎矩,在普通桿塔施工中它對桿塔強度影響較?。惠S向力由桿身自重、桿身支座反力及吊繩張力的平行桿身分力產(chǎn)生的,它對桿塔強度的影響,與主彎矩相比要小得多。桿(塔)身強度驗算桿塔整立過程中,桿塔承受著自重(包括均布和集中荷重)、固定點桿塔整立過程中,桿塔承受著自重(包括均布和集中荷重)、固定點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的計算(1)桿身主彎矩計算(2)桿身軸向力的計算(3)軸向力產(chǎn)生的偏心彎矩的計算(4)桿塔強度驗算桿(塔)身強度驗算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的計算桿(塔)身強度驗算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的計算桿(塔)身強度驗算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桿(塔)身強度驗算(1)桿身主彎矩計算

1)等徑桿單點固定主彎矩數(shù)解法圖4-78為單點固定整立混凝土單桿時桿身受力示意圖。圖中:q為桿身自重(均布荷重);P1

、P2

為橫擔、金具等的集中荷載;F1為吊繩受力;RY為桿身支座垂直桿身軸線的分力;Oc1距離為H;c1j1為h1;c1K為h3

;clj2

為h2

;γ為砼桿起立過程中砼桿和地面夾角。則有:桿(塔)身強度驗算(1)桿身主彎矩計算桿(塔)身強度驗算(1)桿身主彎矩計算桿(塔)身強度驗算(1桿(塔)身強度驗算(1)桿身主彎矩計算

1)等徑桿單點固定主彎矩數(shù)解法①Oc1段主彎矩為這段彎矩極大值發(fā)生在對γ取導數(shù)并等于零的位置,即桿(塔)身強度驗算(1)桿身主彎矩計算桿(塔)身強度驗算(1)桿身主彎矩計算桿(塔)身強度驗算(1桿(塔)身強度驗算(1)桿身主彎矩計算

1)等徑桿單點固定主彎矩數(shù)解法②Kcl段主彎矩:可從另一端起算在K向j1

段按增大;在j1j2段,還應加入力矩;在j2c1段則還應加入力矩。這力矩是逐級增加的,所以最大值發(fā)生在C1點

桿(塔)身強度驗算(1)桿身主彎矩計算桿(塔)身強度驗算(1)桿身主彎矩計算桿(塔)身強度驗算(1桿(塔)身強度驗算

(1)桿身主彎矩計算

3)多點固定起立主彎矩計算特點兩點固定則求出兩個固定點的垂直桿身分力,如圖4-81所示。兩固定點之間彎矩則成為自重彎矩和兩部分集中力(支座反力及c1點反力)彎矩之差值圖4-82。多點固定則依次類推。

桿(塔)身強度驗算(1)桿身主彎矩計算桿(塔)身強度驗算(1)桿身主彎矩計算桿(塔)身強度驗算桿(塔)身強度驗算

(1)桿身主彎矩計算

3)多點固定起立主彎矩計算特點兩點固定則求出兩個固定點的垂直桿身分力,如圖4-81所示。兩固定點之間彎矩則成為自重彎矩和兩部分集中力(支座反力及c1點反力)彎矩之差值圖4-82。多點固定則依次類推。桿(塔)身強度驗算(1)桿身主彎矩計算桿(塔)身強度驗算(1)桿身主彎矩計算桿(塔)身強度驗算桿(塔)身強度驗算

(1)桿身主彎矩計算

4)雙桿桿身主彎矩計算特點

整立雙桿時,除了垂直荷重對桿身產(chǎn)生彎矩外,由于吊繩在雙桿平面內(nèi)產(chǎn)生一指向雙桿中心軸線的分力F1-2

,如果綁扎點無補強橫木或橫擔來承受這個分力,則使桿身產(chǎn)生一個橫向彎矩M2

,這時桿身主彎矩為M1和M2合成組成,兩者相差90o,故主彎矩M為桿(塔)身強度驗算(1)桿身主彎矩計算桿(塔)身強度驗算(1)桿身主彎矩計算桿(塔)身強度驗算桿(塔)身強度驗算

(3)軸向力產(chǎn)生的偏心彎矩的計算偏心彎矩是由于吊繩、制動鋼繩和砼桿綁扎時偏心,軸向分力不作用在桿身軸心而引起。偏心彎矩的計算式為

Me0=N*e0式中Me0——偏心彎矩,N?m;

N——軸向力,N;

e0——偏心距,m。不同連接方式時偏心距的計算方法不同。砼桿和鋼繩間用穿心螺栓連接時,偏心距e0=0。砼桿和鋼繩間綁扎時,制動繩在起立初始位置時,一般假定偏心距e0=1/3D(D為砼桿外徑)。當砼桿入底盤后,則偏心距e0=1/2D。

注:彎矩疊加時,要注意方向和符號。桿(塔)身強度驗算(3)軸向力產(chǎn)生的偏心彎矩的計算桿(塔)身強度驗算(3)軸向力產(chǎn)生的偏心彎矩的計算桿(塔)桿(塔)身強度驗算

(4)桿塔強度驗算

1)按彎矩驗算砼桿強度砼桿整立過程中砼桿強度,主要是受彎矩控制的。若砼桿極限抗彎強度為MP

,整立過程中綜合彎矩為M,則其比值應滿足

式中

K——砼桿整立過程中的強度安全系數(shù)。根據(jù)《架空送電線路設計技術規(guī)程》規(guī)定:普通鋼筋混凝土構件強度設計安全系數(shù),不應小于1.7;預應力混凝土構件強度設計安全系數(shù),不應小于1.8。在砼桿整立施工中,可取1.8~2.5(一般可取2.0)。

常用環(huán)形斷面鋼筋混凝上桿的極限抗彎強度可由圖表查得。桿(塔)身強度驗算(4)桿塔強度驗算桿(塔)身強度驗算(4)桿塔強度驗算桿(塔)身強度驗算(桿(塔)身強度驗算

(4)桿塔強度驗算

2)綜合彎矩計算

電桿綜合彎矩M應是主彎矩和偏心彎矩的矢量和,其值的計算式為

其中

式中M1——主彎矩的縱向分量,N·m;

M2

——主彎矩的橫向分量,此值一般不很大,往往被忽略,N·m;

MP

——考慮鋼筋砼桿長細比、制造及安裝誤差后的偏心彎矩,N·m;

e0——施工中固定、制動鋼繩綁扎時偏心距,m;

yX——考慮制造、安裝引起的桿身初撓度[(y0

按程規(guī)定取y0=

2l0/1000

)],m;

yi——鋼筋砼桿計算撓度;

η——偏心距增大系數(shù)。

有時為了確保鋼筋混凝土桿在整立過程中不出現(xiàn)裂縫,還需要進行裂縫計算。桿(塔)身強度驗算(4)桿塔強度驗算桿(塔)身強度驗算(4)桿塔強度驗算桿(塔)身強度驗算(桿塔整立狀態(tài)作圖方法單點固定整立桿塔作圖單點固定整立桿塔作圖方法桿塔整立狀態(tài)作圖方法單點固定整立桿塔作圖單點固定整立桿塔作圖桿塔整立狀態(tài)作圖方法單點固定整立桿塔作圖單點固定整立桿塔作圖兩點固定整立桿塔作圖兩點固定整立桿塔兩點固定整立桿塔作圖兩點固定整立桿塔兩點固定整立桿塔作圖兩點固定整立桿塔兩點固定整立桿塔作圖兩點桿塔整立過程各種設備受力計算桿塔整立施工方案設計需計算吊繩受力F1

、牽引鋼繩受力F2

、抱桿受力N、制動鋼繩受力T等。這些力的計算,可以用圖解法,也可以用數(shù)解法,這里重點介紹數(shù)解法。數(shù)解法是利用力系平衡原理來推導出各設備受力的計算公式。這里以單點固定舉例說明。桿塔整立過程各種設備受力計算桿塔整立施工方案設桿塔整立過程各種設備受力計算桿塔整立施工方案設桿塔整立過程各種設備受力計算當單桿起立至某個起立角γ

時,單點固定各設備受力如圖3-24所示。1)吊繩受力F1

的計算公式。取各力對桿身支點O的力矩為0,推導出吊繩受力F1

的計算公式為:桿塔整立過程各種設備受力計算當單桿起立至某個起立角γ時,單桿塔整立過程各種設備受力計算當單桿起立至某個起立角γ時,單桿塔整立過程各種設備受力計算2)制動鋼繩的受力計算公式為桿塔整立過程各種設備受力計算2)制動鋼繩的受力計算公式為桿塔整立過程各種設備受力計算2)制動鋼繩的受力計算公式為桿桿塔整立過程各種設備受力計算3)抱桿受力N和牽引鋼繩受力F2

的計算公式為式中HO——桿塔重心至桿身支點O的距離,m;

H

——桿身固定點C1至桿身支點O的距離,m;

G0

——桿塔質(zhì)量,kg;

γ

——桿身與地面夾角;

α——抱桿與地面夾角;

β——牽引鋼繩與地面夾角。桿塔整立過程各種設備受力計算3)抱桿受力N和牽引鋼繩受力F2桿塔整立過程各種設備受力計算3)抱桿受力N和牽引鋼繩受力F2各設備受力與桿塔起立角γ

的關系桿塔起立過程中,桿塔本身的內(nèi)力與各主要起吊工器具的受力,隨著桿塔起立角的變化,按一定規(guī)律不斷改變。發(fā)生極大值的位置和確定極大值數(shù)值對正確選擇工器具,保證桿塔可靠、安全整立有重要意義。

(1)吊繩受力F1與桿(塔)身起立角γ的關系對數(shù)解法求出的的表達式求導,并使,可得到F1max

和出現(xiàn)最大值時γ

角的表達式。經(jīng)分析可知:

1)發(fā)生F1max

時γ值位置由抱桿參數(shù)(抱桿座落點位置、抱桿有效高度、抱桿初始角)確定的,在0o≤γ≤γK(γK為抱桿失效時抱桿起立角),一般情況γ=10o~35o之間。

2)F1max與F10初始值之比,在1.01~1.15之間。各設備受力與桿塔起立角γ的關系桿塔起立過程各設備受力與桿塔起立角γ的關系桿塔起立過程各設備受力與桿塔起立角γ

的關系(2)牽引鋼繩受力F2與桿身起立角γ的關系用同樣分析方法可求得F2max表達式。經(jīng)分析可知:

1)是鍋底形曲線;開始時F2隨γ增大而減?。辉谑坝珠_始上升;到抱桿失效時,F2又達到另一個峰值,隨后較快下降。故F2

的極大值發(fā)生在γ=0o或γ

=γK時刻。

2)a/h較大時,F2下降速度放慢,α0

對F2

影響也基本相同。a是抱桿落腳點與支點O間距離,即說明抱桿前移較多,牽引鋼繩受力下降變慢。

3)在h/H、α0不變時,只要調(diào)整a/h值,就能保證γ

=0o時的F20于抱桿失效時的F2K

,即F20>F2K

。

4)h/H較小時曲線下降速度較快,H是支點到吊繩綁扎點(或合力線與桿身交點)之間的距離,即說明桿塔綁固點一定時,抱桿越高,牽引鋼繩受力下降速度較快。各設備受力與桿塔起立角γ的關系(2)牽引鋼繩受力各設備受力與桿塔起立角γ的關系(2)牽引鋼繩受力各設備受力與桿塔起立角γ

的關系

(3)抱桿受力N與桿身起立角γ關系由分析得知,抱桿受力N的極大值發(fā)生在整立的初始狀態(tài),即γ=0o時。隨砼桿起立而下降,而后又上升。(4)制動鋼繩受力與桿身起立角關系由分析得知

即T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R,隨γ增大而增大,與現(xiàn)場布置無關;第二部分P是吊繩產(chǎn)生的軸向壓力,與F1的變化有關。制動鋼繩受力隨增大而增大,知道制動鋼繩失去作用。各設備受力與桿塔起立角γ的關系(3)抱桿受力N與各設備受力與桿塔起立角γ的關系(3)抱桿受力N與各設備受力與桿塔起立角γ

的關系(5)桿身彎矩M與桿身起立角γ的關系

桿身彎矩包括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垂直桿身軸線的荷重產(chǎn)生的主彎矩,γ=0o時占總彎矩的80%~90%,它隨γ的增大按余弦關系下降;第二部分為軸向力偏心作用產(chǎn)生的附加彎矩。在剛開始起吊時,不一定是極大值位置,而是隨γ的增大而略有增加,到γ=20o~30o后才開始明顯下降,故M極大值的位置一般發(fā)生在0o≤γ≤30o的位置。各設備受力與桿塔起立角γ的關系(5)桿身彎矩M與桿身起立各設備受力與桿塔起立角γ的關系(5)桿身彎矩M與桿身起立固定式抱桿整立包括單抱桿整立和人字抱桿整立兩種,主要適用于鋼筋砼桿和輕型鐵塔的整立。

固定式抱桿整立桿塔1在整立過程中,人字抱桿隨著桿塔的轉動(即起立)而轉動,直到人字抱桿失效。起吊過程中受力情況,防止桿身受力超過允許值而產(chǎn)生裂紋。

倒落式抱桿整立2防止倒桿塔措施的發(fā)生,做好保證立塔安全的技術措施。

安全措施3內(nèi)容小結所需工器具規(guī)格和數(shù)量,主要和桿塔形式、外型尺寸、重量、重心高及整立方法等因素有關。

施工組織4根據(jù)起立瞬間各部靜力分析,換算出各部最大受力值,連乘以動荷系數(shù)、不平衡系數(shù)、及鋼繩安全系數(shù)作為各部所承受的綜合計算力。

受力計算分析5固定式抱桿整立包括單抱桿整立和人字抱桿整立兩種,主要適用于鋼固定式抱桿整立包括單抱桿整立和人字抱桿整立兩種,主要適用于鋼

固定式抱桿整立有哪些常見的施工方法?

請簡述單抱桿整立鋼筋砼桿的步驟?

固定式抱桿整立的優(yōu)缺點有哪些?

請簡述倒落式抱桿整立的現(xiàn)場布置要求?

倒桿塔的原因有哪些?如何確保立塔安全?12345練習固定式抱桿整立有哪些常見的施工方法?12345練固定式抱桿整立有哪些常見的施工方法?12345練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

教學要求了解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的特點掌握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的整體布置方法掌握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的操作方法掌握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各設備的受力計算和分析教學重點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的整體布置方法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的操作方法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各設備的受力計算和分析教學難點外拉線抱桿分解組裝鐵塔過程中各設備的受力計算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教學要求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教學要求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教學要求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一、概述外拉線抱桿分解組立鐵塔施工方法,是利用鐵塔分段的特點。先用外拉線抱桿把鐵塔最低層一段組裝起來,固定在基礎上。然后,把外拉線抱桿上升,固定在已經(jīng)組裝好的一段鐵塔上,再組裝上一段鐵塔。這樣,使用一副外拉線抱桿,就能把鐵塔分段,按照由塔腿至塔頭的順序,分解組立起來。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的所用抱桿的長度只要滿足吊裝全鐵塔最高的一段的要求,故組立幾十米高的鐵塔,僅用7~8米、最長也不超過11~13米的抱桿即可。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一、概述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一、概述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一、概述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一、概述因此,組塔設備輕巧,安裝簡單迅速。但由于分解組塔,要一吊一吊地在高處進行安裝,如圖3-25所示。因此,施工時要格外細心,要由較高技術和熟練的工人,嚴格遵守有關安全工作規(guī)程,進行塔上高處作業(yè)。

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從使用抱桿數(shù)量上來劃分,可分為外拉線單抱桿組塔、外拉線雙抱桿組塔和四根抱桿組塔三種;從起吊構件的分段上劃分,可分為分段起吊組塔法、分片起吊組塔法和單腿起吊組塔法三種。各種方法現(xiàn)場布置、施工工藝和受力計算基本相同。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一、概述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一、概述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一、概述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二、現(xiàn)場布置

1、整體布置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的現(xiàn)場布置都是以一根抱桿為中心組成一個起吊系統(tǒng),或用兩副抱桿各自系住一個構件的兩端部,同時進行起吊安裝。圖3-26為外拉線抱桿分解組立鐵塔的現(xiàn)場布置示意圖。在現(xiàn)場布置的要求如下:

1)將抱桿置于帶腳釘?shù)乃壬蟍即圖3-26(b)中D腿],以利抱桿根部固定;

2)臨時拉線地錨應位于基礎對角線的延長線上,其距基礎中心的距離應不小于塔高;

3)放置抱桿的塔腿的臨時拉線及地錨應加強;

4)牽引機具地錨應選在AB腿或BC腿之間的方位上,其與塔位中心的距離應視塔高而定,一般不應小于25米。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93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34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93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34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二、現(xiàn)場布置

2.抱桿(1)抱桿的長度抱桿的長度應按同類型鐵塔最高的一段確定,對于酒杯型、貓頭型等鐵塔,則應按塔頸段高度而定。根據(jù)施工實踐,抱桿的長度,常用抱桿長度為7~13m。(2)抱桿的構造抱桿由頭部、身部和根部三部分組成。抱桿的頭部系有四根外拉線以穩(wěn)定整根抱桿,在靠近外拉線綁扎處,系有起吊滑車。抱桿的頂端焊接四塊鋼板,四根外拉線用型螺栓連接。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二、現(xiàn)場布置

2.抱桿抱桿的根部,在組裝鐵塔腿部時,座落在地面上;在抱桿提升后,組裝上部各段時,都座落在鐵塔的主材上。為了使抱桿座落牢靠,綁扎方便,木質(zhì)抱桿的根部加工成圖3-27的形狀。將木抱桿根部削去高70mm、寬20mm,并在削去部位用扒釘固定一條3分短鋼繩。鋼繩的長度由抱桿根徑?jīng)Q定,其原則應使鋼繩能在鐵塔主材上綁扎兩道以上(長度一般不應短于l.5~2.0m),鋼繩的兩端插套,并帶一個型掛鉤。另外應在離抱桿根部500~800mm處,固定兩個型套環(huán),供提升抱桿時使用。鋼管抱桿和角鋼組合斷面抱桿的根部位置,也要根據(jù)不同情況固定一根鋼繩,以便綁扎固定抱桿根部用。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二、現(xiàn)場布置

3.外拉線外拉線起著固定抱桿的作用。由于抱桿在起吊塔材(分段、分片、分腳)過程中,有一定傾角,同時起吊塔材時,為防止塔材與塔身相碰,也需要設置調(diào)節(jié)大繩,向外拉塔材,故外拉線受力較大。外拉線一端固定于抱桿頂端,另一端通過調(diào)節(jié)拉線長度裝置(如制動器)固定在臨時地錨上。因此外拉線一般由拉線、拉線長度調(diào)節(jié)裝置、地錨三部分組成。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二、現(xiàn)場布置

3.外拉線(1)拉線拉線所用鋼絲繩直徑應根據(jù)拉線受力大小來選定,直徑一般不小于4mm。拉線通常采用四根,成十字形布置,拉線與地面的夾角應在30~50之間。外拉線布置原則是:要使抱桿在傾斜起吊時有兩根拉線同時受力,避免一根拉線單獨受力的不利情況。如圖3-26所示。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二、現(xiàn)場布置

3.外拉線(1)拉線拉線所用鋼絲繩直徑應根據(jù)拉線受力大小來選定,直徑一般不小于4mm。拉線通常采用四根,成十字形布置,拉線與地面的夾角應在30o~50o

之間。外拉線布置原則是:要使抱桿在傾斜起吊時有兩根拉線同時受力,避免一根拉線單獨受力的不利情況。如圖4-95所示。分段起吊時,抱桿固定在主材的外側,起吊不同段時抱桿位置只有上下移動。因此,拉線布置時以抱桿頂部在地面投影點為中心,拉線與順、橫線路方向成45o夾角布置;分片、單根起吊時抱桿均固定在一根主材里側,在起吊不同塔片、主材時,抱桿傾角和方向不一樣,分片起吊時可按塔位中心為中心,單根起吊時可按抱桿吊裝對角主材時抱桿頂部投影地面的一點為中心,拉線與順、橫線路方向成45o夾角布置,但單根起吊時最好采用兩組拉線的布置方式。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二、現(xiàn)場布置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二、現(xiàn)場布置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二、現(xiàn)場布置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二、現(xiàn)場布置

4.起吊系統(tǒng)將牽引鋼繩的一端綁扎住被起吊塔材,然后從塔身外部穿過安置在抱桿頂部的起吊滑車,再順著抱桿依次通過腰滑車和位于塔身底部的轉向滑車,最后引至牽引動力。起吊系統(tǒng)如圖4-98所示。起吊滑車固定在抱桿頂端,外拉線的下部,起吊滑車應轉向靈活,綁固牢靠。

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二、現(xiàn)場布置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二、現(xiàn)場布置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二、現(xiàn)場布置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二、現(xiàn)場布置

4.起吊系統(tǒng)一般情況下,牽引鋼繩自起吊滑車順著抱桿直至轉向滑車。但是,當抱桿傾角較大或塔身坡度較大時,在抱桿根部系一個腰滑車,使牽引鋼繩順著抱桿,經(jīng)腰滑車再順塔身坡度至轉向滑車,這樣可以減少抱桿的水平分力(亦即減少外拉線的受力)。腰滑車的受力不大,選用0.5~1噸的起重滑車做腰滑車即可。轉向滑車都系在鐵塔基礎的外露部位,為了防止受力后把混凝土擠壞,應在綁鋼繩套處墊以木板、草袋。對于塔腳落地式鐵塔,則應系在主材露出地面處。若受力較大,綁在一根主材上容易使之彎曲,可同時系到兩個塔腿的主材上。轉向滑車的受力,可按1.41~1.60倍最大起吊重量估算。外拉線分解組塔起吊重量一般不超過1.5噸,因此,都將牽引鋼繩直接連到牽引設備上。

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二、現(xiàn)場布置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二、現(xiàn)場布置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二、現(xiàn)場布置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三、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操作方法

1.地面對料組裝根據(jù)地形考慮吊裝的方向和吊裝的方便;先吊裝的先對料,并放在基礎附近;先選主材置于塔基兩側,主材下部指向基礎,然后再將連接板、斜材、水平材按圖紙組裝;連接時,應注意連接螺栓規(guī)格和規(guī)定方向;各吊隨帶的水平材、斜材、輔助材要求帶全。

2.抱桿始放及起立分片、分腿吊裝時,應將抱桿立于塔位中心,抱桿可用叉桿起立或小人字抱桿整立。按圖3-29布置,利用牽引設備,通過滑輪組,先后將兩側腿部塔片起吊。

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三、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操作方法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三、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操作方法外拉線抱桿分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三、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操作方法

1.地面對料組裝根據(jù)地形考慮吊裝的方向和吊裝的方便;先吊裝的先對料,并放在基礎附近;先選主材置于塔基兩側,主材下部指向基礎,然后再將連接板、斜材、水平材按圖紙組裝;連接時,應注意連接螺栓規(guī)格和規(guī)定方向;各吊隨帶的水平材、斜材、輔助材要求帶全。

2.抱桿始放及起立分片、分腿吊裝時,應將抱桿立于塔位中心,抱桿可用叉桿起立或小人字抱桿整立。按圖3-29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