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度測量及其測量工具的選擇_第1頁
長度測量及其測量工具的選擇_第2頁
長度測量及其測量工具的選擇_第3頁
長度測量及其測量工具的選擇_第4頁
長度測量及其測量工具的選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長度測量及其測量工具的選擇知識梳理一、游標卡尺構(gòu)造:主尺、游標尺(主尺和游標尺上各有一個內(nèi)、外測量爪)、游標尺卡上還有一個深度尺.(如圖所示)內(nèi)科量低用途:測量厚度、長度、深度、內(nèi)徑、外徑.3.原理:利用主尺的最小分度與游標尺的最小分度的差值制成.不管游標尺上有多少個小等分刻度,它的刻度部分的總長度比主尺上的同樣多的小等分刻度少1mm.常見的游標卡尺的游標尺上小等分刻度有10個的、20個的、50個的,其規(guī)格見下表:刻度格數(shù)(分度)刻度總長度每小格與1mm的差值精確度(可精確到)109mm0.1mm0.1mm2019mm0.05mm0.05mm5049mm0.02mm0.02mm4.讀數(shù):若用x表示從主尺上讀出的整毫米數(shù),K表示從游標尺上讀出與主尺上某一刻度線對齊的游標的格數(shù),則記錄結(jié)果表示為(x+Kx精確度)mm.二、螺旋測微器的使用1.構(gòu)造:如圖1所示,B為固定刻度,E為可動刻度.圖12.原理:測微螺桿F與固定刻度B之間的精密螺紋的螺距為0.5mm,即旋鈕D每旋轉(zhuǎn)一周,F(xiàn)前進或后退0.5mm,而可動刻度E上的刻度為50等份,每轉(zhuǎn)動一小格,F(xiàn)前進或后退0.01mm,即螺旋測微器

的精確度為0.01mm.讀數(shù)時估讀到毫米的千分位上,因此,螺旋測微器又叫千分尺.3.讀數(shù):測量值(mm)=固定刻度數(shù)(mm)(注意半毫米刻度線是否露出)+可動刻度數(shù)(估讀一位)x0.01(mm).如圖2所示,固定刻度示數(shù)為2.0mm,半毫米刻度線未露出,而從可動刻度上讀的示數(shù)為15.0,最后的讀數(shù)為:2.0mm+15.0x0.01mm=2.150mm.典型例題如圖3甲所示的三把游標卡尺,它們的游標尺從上至下分別為9mm長10等分、19mm長20等分、49mm長50等分,它們的讀數(shù)依次為 mm、mm、mm.使用螺旋測微器測量金屬絲的直徑,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則金屬絲的直徑是 mm.圖3針對練習圖(a)所示讀數(shù)為mm,圖(b)所示讀數(shù)為[測量儀器的讀數(shù)]某同學利用螺旋測微器測量一金屬板的厚度.該螺旋測微器校零時的示數(shù)如圖8(a圖(a)所示讀數(shù)為mm,圖(b)所示讀數(shù)為所測金屬板的厚度為 mm.2.完成下列讀數(shù)(如圖所示)。a.mmb.mmc.mmd?2.完成下列讀數(shù)(如圖所示)。a.mmb.mmc.mmd?mme.mm.課后作業(yè)用游標卡尺測量擺球直徑。游標位置如右圖所示,可知擺球直徑 mm。有一游標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是1mm,游標上有20個小的等分刻度。用它測量一工件的長度,如下左圖所示,圖示的讀數(shù) mm。3HII|||11左圖所示,圖示的讀數(shù) mm。3HII|||114HI10lll|1110一游標卡尺的主尺最小分度為1mm,游標上有10個小等分間隔,現(xiàn)用此 芝卡尺來測量工件的直徑,如上右圖所示。該工件的直徑為mm。TH=用螺旋測微器測圓柱體直徑時,示數(shù)如右圖,此示數(shù)為 mm。一 邱_下左圖為用游標為50分度的卡尺(測量值可準確到0.02mm)測定某圓筒的內(nèi)徑時,卡尺上的演如圖6.上右圖為用游標為50分度的卡尺(測量值可準確到6.上右圖為用游標為50分度的卡尺(測量值可準確到0.02mm)測定某圓柱的直徑時,卡尺上的示數(shù)如My.板W7uuluIIII11^'11111\oIf圖??勺x出圓柱的直徑為mm。7.下圖所示,甲、乙游標卡尺的示數(shù)分別為甲圖mm。.mm,7.下圖所示,甲、乙游標卡尺的示數(shù)分別為甲圖mm。.mm,乙圖甲圖乙圖8.(1)已知不同的工具測量某物體的長度時,有下列不同的結(jié)果:A.2.4cmB.2.37cmC.2.372cmD.2.3721cm其中,用最小分度值為厘米的刻度尺測量的結(jié)果是;用游標尺上有10個等分刻度的游標卡尺測量的結(jié)果是。(2)一同學用一游標尺上標有20等分刻度的游標卡尺測一物體的長度.測得的結(jié)果如圖所示,則該物體的長度L=m。 2 3 4II■illIIIIIIIIIIIII1111I1"11I"I""I

0 10 209.下圖是用螺旋測微器測量三根金屬棒直徑的示意圖,從左到右三根金屬棒的直徑依次為:mm、mm、mm。螺旋測微器的讀數(shù)為10.游標卡尺讀數(shù)為10螺旋測微器的讀數(shù)為10.游標卡尺讀數(shù)為10讀出下圖中游標卡尺和螺旋測微器的讀數(shù)游標卡尺的讀數(shù)為mm.;螺旋測微器的讀數(shù)為下圖中50分度游標卡尺和螺旋測微器的讀數(shù)分別為 mm和mm。0Illi0Illi11111111ini』3IIIlli5IIHnil6cm11110Tnriii七3 4II5[hi6w78Illi9Illi)0圖甲為用螺旋測微器、圖乙為用游標尺上有50個等分刻度的游標卡尺測量工件的情況,請讀出它們的讀數(shù).甲:讀數(shù)為mm乙:讀數(shù)為mm(1)使用游標為10個小等分刻度的游標卡尺測量一物體的尺寸,得到圖中的游標卡尺的讀數(shù),由于遮擋,只能看到游標的后半部分,圖中游標卡尺的讀數(shù)為cm;(2(1)使用游標為10個小等分刻度的游標卡尺測量一物體的尺寸,得到圖中的游標卡尺的讀數(shù),由于遮擋,只能看到游標的后半部分,圖中游標卡尺的讀數(shù)為cm;(2)從圖中讀出金屬絲的直徑為 mm。6g 7rjIJJ,1'I■M1IrrlF| \o"CurrentDocument"5 10讀出游標卡尺和螺旋測微器的讀數(shù):⑴讀數(shù)為cm.⑵讀數(shù)為cm.5 60 5 10圖甲為用螺旋測微器、圖乙為用游標尺上有50個等分刻度的游標卡尺測量工件的情況,請讀出它們的讀數(shù).甲:讀數(shù)為mm乙:讀數(shù)為mm.甲III!HIIIHIIH甲III!HIIIHIIH1IIIIIHIIHIlliIIHWwwIIIIIHIIHW06^ "4567g9〔0 1 2 3 4 5 6cm乙05 1005 10某學生用螺旋測微器在測定某一金屬絲的直徑時,測得的結(jié)果如下左圖所示,則該金屬絲的直徑d= mm。另一位學生用游標尺上標有20等分刻度的游標卡尺測一工件的長度,測得的結(jié)果如下右圖所示,則該工件的長度L=cm。 —25|||二|111=200二^^^15圖一中螺旋測微器讀數(shù)為mm。圖二中游標卡尺(游標尺上有50個等分刻度)讀數(shù)為圖一lllllllllllIIIIIIllllllllllllllllll/lllll10\\\1III2[Ill|llll|llll|l345III1III111LII|1111I1I1r111"3111111119 0圖二01234/56參考答案典型例題(1)17.723.853.18(2)2.150圖一lllllllllllIIIIIIllllllllllllllllll/lllll10\\\1III2[Ill|llll|llll|l345III1III111LII|1111I1I1r111"3111111119 0圖二01234/56參考答案典型例題(1)17.723.853.18(2)2.150中間圖讀數(shù):整毫米是23,不足1毫米數(shù)是17x0.05mm=0.85mm,最后結(jié)果是23mm+0.85mm=23.85mm.最下面圖讀數(shù):整毫米是3,不足1毫米數(shù)是9x0.02mm=0.18mm,最后結(jié)果是3mm+0.18mm=3.18mm.(2)固定刻度示數(shù)為2.0mm,不足半毫米的從可動刻度上讀,其示數(shù)為15.0,最后的讀數(shù):2.0mm+15.0x0.01mm=2.150mm.針對練習0.0106.8706.860解析題圖(a)的讀數(shù)為1.0x0.01mm=0.010mm.題圖(b)的讀數(shù)為6.5mm+37.0x0.01mm=6.870mm,故金屬板的厚度d=6.870mm—0.010mm=6.860mm.a.0.486(0.484?0.488)b.0.536(0.534?0.538)c.4.078(4.077?4.079)d.5.663(5.661?5.665)e.11.14課后作業(yè)(16.9或17.0)(104.00)(29.8)(8.115+0.001)

5.(52.12)6.(42.10或42.12)7.(甲0.15,乙8.95或9.00)8.(A;B。20.30x10-3或20.45x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