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秋天的況味林語堂教學目標1.了解歷來詩文對“秋”的歌吟和感慨。2.把握本文所寫“秋天的況味”的精髓。要點聚焦1.本文如何傳神地捕捉、傳達秋之“況味”。2.秋天的況味中昭示了怎樣的人生的況味。
林語堂:
福建龍溪(現福建省漳州市平和縣坂仔鎮(zhèn))人。原名和樂,后改玉堂,又改語堂。筆名毛驢、宰予、豈青等,中國當代著名學者、文學家、語言學家。早年留學國外,回國后在北京大學等著名大學任教,1966年定居臺灣,一生著述頗豐。生平:林語堂(1895-1976)
1895年出生于福建一個基督教家庭,父親為教會牧師。
1912年林語堂入上海圣約翰大學,畢業(yè)后在清華大學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學文學系。1922年獲文學碩士學位。同年轉赴德國入萊比錫大學,專攻語言學。1923年獲博士學位后回國,任北京大學教授、北京女子師范大學教務長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為《語絲》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廈門大學任文學院長寫雜文,并研究語言。1927年任外交部秘書。1932年主編《論語》半月刊。1934年創(chuàng)辦《人間世》,1935年創(chuàng)辦《宇宙風》,提倡“以自我為中心,以閑適為格凋”的小品文,成為論語派主要人物。1935年后,在美國用英文寫《吾國與吾民》《風聲鶴唳》,在法國寫《京華煙云》等文化著作和長篇小說。
生平:林語堂1944年曾一度回國到重慶講學。1945年赴新加坡籌建南洋大學,任校長。1947年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美術與文學主任。1952年在美國與人創(chuàng)辦《天風》雜志。1966年定居臺灣。1967年受聘為香港中文大學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舉為國際筆會副會長。1976年3月26日去世于香港,四月移靈臺北,長眠于故居后園中,享年八十二歲。作品年表:
1928:翦拂集上海北新書局
1930:LettersofaChineseAmazonandWartimeEssays(林語堂時事述譯匯刊)上海開明書店1930:開明英文讀本(三冊)上海開明書店1930:英文文學讀本(二冊)上海開明書店1930:開明英文文法(二冊)上海開明書店1931:ReadinginModernJournalisticProse(現代新聞散文選)上海商務印書館1933:語言學論叢上海開明書店1934:大荒集上海生活書店1934:我的話上冊(行素集)上海時代圖書公司1935:開明英文講義(三冊)林語堂、林幽合編上海商務印書館
作品年表:1935:TheLittleCritic:Essays,SatiresandSketchesonChina,FirstSeries:1930-1932(英文小品甲集)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TheLittleCritic:Essays,SatiresandSketchesonChina,SecondSeries:1933-1935(英文小品乙集)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ConfuciusSawNancyandEssaysaboutNothing(子見子南及英文小品文集)上海商務印書館初版1935:MyCountryandmyPeople(吾國與吾民)NewYork:Reynal&Hitchcock,Inc.,(AJohnDayBook)1936:我的話下冊(披荊集)上海時代圖書公司1936:AHistoryofthePressandPublicOpinionChina(中國新聞輿論史)上海別發(fā)洋行1936: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37:TheImportanceofLiving(生活的藝術)Reynal&Hitchcoca,Inc.,(AJohnDayBook)
作品年表:1938:TheWisdomofConfucius(孔子的智慧)RandomHouse,TheModernLibrary1939:MomentinPeking(京華煙云)AJohnDayBookCompany1940:WithLove&Irony(諷頌集)AJohnDayBookCompany1940:LeafintheStorm(風聲鶴唳)AJohnDayBookCompany1941:語堂文存(第一冊)上海林氏出版社初版1942:TheWisdomofChinaandIndia(中國印度之智慧)RandomHouse1943:BetweenTears&Laughter(啼笑皆非)AJohnDayBookCompany1944:TheVigilofNation(枕戈待旦)AJohnDayBookCompany1947:TheGayGenius:TheLifeandTimesofSuTungpo(蘇東坡傳)AJohnDayBookCompany作品年表:1948:ChinatownFamily(唐人街)AJohnDayBookCompany1948:TheWisdomofLaotse(老子的智慧)RandomHouse1950:ontheWisdomofAmerica(美國的智慧)AJohnDayBookCompany1951:Widow,NunandCourtesan:ThreeNovelettesFromtheChineseTranslatedandAdaptedbyLinYutang(寡婦,尼姑與歌妓:英譯重編傳奇小說)AJohnDayBookCompany1952:FamousChineseShortStories,RetoldbyLinYutang(英譯重編傳奇小說)AJohnDayBookCompany1953:TheVermilionGate(朱門)AJohnDayBookCompany1955:LookingBeyond(遠景)PrenticeHall1957:LadyWu(武則天傳)WorldPublishingCompany1958:TheSecretName(匿名)Farrar,StrausandCudahy
作品年表:1973:Chinese-EnglishDictionaryofModernUsage(當代漢英辭典)香港中文大學1974:無所不談合集臺北文星1976:紅樓夢人名索引臺北華岡1978:《語堂文集》開明1986:《林語堂經典名著》(1—35卷)臺灣金蘭文化出版社1986:《文人剪影》(散文集)與人合集重慶人民出版社1988:《中國人》(雜文集)浙江人民1988:《賴柏英》(長篇小說)湖南文藝1988:《人生的盛宴》(散文集)湖南文藝
2002:《圣哲的智慧》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作品年表:1959:TheChineseWayofLife(中國的生活)WorldPublishingCompany1959:FromPagantoChristianity(信仰之旅)WorldPublishingCompany1960:ImperialPeking:SevenCenturiesofChina(帝國京華:中國在七個世紀里的景觀)CrownPublishers1961:TheRedPeony(紅牡丹)WorldPublishingCompany1962:ThePleasureofaNonconformist(不羈)WorldPublishingCompany1963:JuniperLoa(賴柏英)WorldPublishingCompany1964:TheFlightofInnocents(逃向自由城)G.P.Putnam\'sSons1965:無所不談一集臺北文星1966:平心論高鶚臺北文星1967:無所不談二集臺北文星
文本詳析:本文最初發(fā)表于1933年12月15日《申報?自由談》,后收入林語堂《有不為齋文集》,是寫“秋”的現代名篇。郁達夫寫“秋”名篇《故都的秋》,其中說到:“有些批評家說,中國的文人學士,尤其是詩人,都帶著很濃厚的頹廢色彩,所以中國的詩文里,頌贊秋的文字特別的多。但外國的詩人,又何嘗不然?我雖則外國詩文念得不多,也不想開出賬來,做一篇秋的詩歌散文鈔,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詩人的集子,或各國的詩文的An-thology來,總能夠看到許多關于秋的歌頌與悲啼。各著名的大詩人的長篇田園詩或四季詩里,也總以關于秋的部分。寫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足見有感覺的動物,有情趣的人類,對于秋,總是一樣的能特別引起深沈,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觸來的。”這是郁達夫所概括的中外文人對秋的普遍的感覺和感慨。
本文寫到:“向來詩文上秋的含義”,本多秋風蕭瑟、秋風落葉、秋風殘照之類悲涼、肅殺氣氛的寫照。中國古代詩文中,類似名句頗多,如:秋日凄凄,百卉俱腓(féi,?。#ā对娊?小雅?四月》)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屈原《九歌?湘夫人》)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宋玉《九辯》)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劉徹《秋風辭》)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曹丕《燕歌行》)??智锕?jié)至,昆黃華葉衰。(漢樂府《長歌行》)櫚庭多落葉,慨然知已秋。(陶淵明《酬劉柴?!罚┹蛰滔沅N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李璟《浣溪沙》
描寫“秋”之舉例:古臺搖落后,秋入望鄉(xiāng)心。(劉長卿《秋日登吳公臺上寺遠眺》)秋草獨尋人去后,寒林空見日斜時。(劉長卿《長沙過賈誼宅》)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杜甫《登高》)三湘秋鬢逢秋色,萬里歸心對月明。(盧綸《晚次鄂州》)海畔尖山似劍芒,秋來處處割愁腸。(柳宗元《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吳文英《唐多令》)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范仲淹《蘇幕遮》)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柳永《雨霖鈴》)歐陽修之《秋聲賦》:更集中筆力,盡寫秋色慘淡,秋氣栗冽,秋意蕭條,秋聲凄切……。秋之“正面”意象:
秋風送爽、金風玉露、秋高氣和、春華秋實劉禹錫《秋詞》:“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崩畎渍f:“我覺秋興逸,誰言秋興悲?山將落日去,水與晴空宜。”楊萬里云:“秋氣堪悲未必然,輕寒正是可人天?!泵虾迫坏溃骸俺钜虮∧浩?,興是清秋發(fā)?!蓖蹙S:“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币陨暇鶎懸蚯锞岸鹈篮玫母惺堋G锏奈幕瘋鹘y:綜上:與一切自然景色和物象一樣,“秋”所給人的印象、感觸,或者說,人所感興趣的那個“秋”,無論“悲秋”還是“喜秋”,其實都是人的“心象”、“心證”——心境不同,筆下景色之味亦自不同。正所謂“一切景語皆情語”也。由自然景物之改換,牽連至身心變化,及于人生之嘆,古今文人,可謂千秋同慨。了解這個傳統,對體味本文,頗有益處。林語堂如何寫“秋”:
文章之美意:作者當時也可謂人過中年,自然感發(fā)萬端。但與歐陽修“奈何以非金石之質,欲與草木而爭榮”的人生悲感不同的是,不直接寫秋之景、秋之色,而是捕捉了“況味”這種主觀感覺來做文章。人生品得的味道:夫“況味”之為物,乃目不可睹、身不可觸,只能感受和體味。它卻恰合了作者此時的需要:描述一種感覺、氛圍,如煙、如霧,如熏、如染。由此展開聯想,抒發(fā)對秋之意味的賞樂之情。關于他的小品文:一般論者多指林語堂小品只求“閑適”,不問社會情狀,不及人生困境。其實多有誤解。且不論他前期即《語絲》時期,多有尖銳潑辣、“凌厲浮躁”之作,見于其《剪拂集》等著;即便《論語》時期,也不乏“寄沉痛于悠閑”的筆觸。
本文思想脈絡:文章伊始,寫“我”獨坐黃昏,雪茄在手,寧靜愜意的氛圍中,思緒如煙,飄忽蕩漾開來。暗指人一旦與“大千世界”相浮沉,亦即面對現實世界,則其情緒的內涵,恐怕就不盡是輕松、自由了,故只有“情緒的況味”可以捕捉。從這很“虛”的一筆,也不難覺察出其間蘊藏著的壓抑、憂郁及悲涼,所謂意在言外者也。當然,這種情緒只不過略一閃露,旋即收回。重點還是在艱難時世中捕捉自然的況味,以求得人生意義的啟迪。
本文思想脈絡:接著,文章寫“我”看繚煙明滅,香氣漂浮,聯想到縹緲、飛浮、靜寂、溫暖、和煦的情調,溫和、溫香的感受,于是由煙而及秋。寫煙,恰好引領、烘托了“況味”的出現。作者也覺察到自己的感覺——溫香在抱、煙霞溫煦,似與歷來詩文中秋的含義不符,于是乃有一番分辯。畢竟是現代社會中人,作者揭示的是秋的“另一意味”:于景物,為秋林古色;于文章,為純熟煉達,宏毅堅實;于各色物事,為古老、純熟、熏黃、熟練??傊锸谴沓墒斓墓派n蘢之慨,不單以蔥翠爭榮。與古來以秋為悲涼、以秋為肅殺的基調完全不同,而賦予秋天以特有的“正面”意涵。
本文思想脈絡:接著,連用一系列喻指,來象征、描摹、鋪陳和渲染秋天的意味。用來作喻的事物,有雪茄、鴉片、老字典、舊書桌,有熏黑的招牌、蒼勁的書法,甚至熏黑陶鍋慢火燉肉的徐吟,乃至成熟女性的風韻。比喻多方。這種擇選三五物事,勾勒景象,烘托氛圍的手法,是作者的“拿手戲”。如,寫讀書佳境則云:“或在暮春之夕,與你們的愛人,攜手同行,共到野外讀離騷經;或在風雪之夜,靠爐圍坐,佳茗一壺,淡巴菰一盒,哲學經濟詩文,史籍十數本狼籍橫陳于沙發(fā)之上,然后隨意所之,取而讀之,這才得了讀書的興味?!保ā蹲x書的藝術》)寫理想中的生活方式則云:“換上便服,帶一漁竿,攜一本《醒世姻緣》,一本《七俠五義》,一本《海上花》,此外行杖一枝,雪茄五盒,到一世外桃源,暫作葛天遺民,領現在可行之樂,補平生未讀之書。”(《我個人的夢》)作者寫作特色:十分善于營造一種氣氛,就像熟練的畫家一樣,隨手抓來幾件景物,略加點染,氛圍全出,并引誘讀者也浸潤其中。本文于此更顯自然脫略,不露痕跡。至此,為讀者勾畫了一幅寧靜幽遠深醇的“純熟的秋”的圖景,令人神往。
秋的解讀:
可以明顯感到,作者既是贊美秋,實際更是在體味“正得秋而萬寶成”的人生。此意蘊解讀有二:1.如果一個人沒有促使生命成熟的人生歷練,也就不易感受秋的況味;2.如果我們不能從自然中尋到啟迪,學會捕捉和把握秋之真味,在生活中也無從體會華麗恢奇、純熟練達、內涵豐厚的人生境界。
不同的理解:
有人認為本文對成熟、純熟的秋的贊頌,暗含了一種反潮流的意味。五四”以來,隨著進化論的流行,“新青年”成為新的時代形象,青年總勝過老年,青年代表著希望、進取、革新、開創(chuàng)、未來等正面賦值。林語堂當年“凌厲浮躁”,與魯迅一道,諷刺軍閥,譏諷“正人君子”,不正是青年的行徑嗎?青年的象征是早晨、太陽、朝露、晨光、春天、朝霞……雖經“五四”的“退潮”,篤信進化論的魯迅業(yè)已反思,獨尊青年的社會風氣已趨淡化,但這潮流的流風余韻尚在。故已人入中年的林語堂輩,對這“新青年”備受推崇的流風有所反思或意在反撥,也未可知。有人說有,有人言無,則屬見仁見智了。
秋的寓意與啟示:本文感受:自然的季候,也就是人生的季候;秋的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證券從業(yè)資格證經驗交流試題及答案
- 項目商業(yè)價值評估考題及答案
- 受歡迎的2025年證券從業(yè)考試試題及答案
- 安徽省淮南一中2025年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語文試卷含解析
- 資格認證考試注意事項及建議試題及答案
- 2025年銀行從業(yè)資格考試思考方式探討試題及答案
- 企業(yè)財務年度工作總結范文(17篇)
- 審計風險應對策略試題及答案
- 如何應對項目管理專業(yè)人士考試試題及答案
- 注會考試高效復習的結構性思維試題及答案
- 井蓋管理應急預案
- 鵪鶉蛋脫殼機的設計
- 項目管理進度表模板(全流程)
- 行為安全觀察behaviorbasedsafety研究復習過程
- 動火作業(yè)風險告知牌
- 鍋爐專業(yè)術語解釋及英文翻譯對照
- 《小石潭記》作業(yè)設計
- 體育測量與評價PPT課件-第五章身體素質的測量與評價
- 過程分層審核檢查表
- 氣井地面排采技術方案
- 旅行社等級評定申報材料完整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