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蠟染圖案中點線面的運用_第1頁
苗族蠟染圖案中點線面的運用_第2頁
苗族蠟染圖案中點線面的運用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苗族蠟染圖案中點線面的運用

1藍白中藍白間的織物蠟染色是一種染色技術,將蠟作為防染色材料涂在制作的圖案上。染色后,無蠟的部分呈藍色,染色后的部分僅為織物本身顏色。染色完成后,可以得到一組藍色和白色的圖案。傳統(tǒng)的蠟染圖案以藍底白花和白底藍花為主,多使用藍靛為染色劑,較少使用鮮艷的植物染料,配上手工藝人們對生活的理解加以創(chuàng)作設計,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和收藏價值。2染色主題類別2.1自然圖案的外觀2.1.1苗家女性希望植物紋樣在蠟染的整個構圖中,很多是以主體紋樣出現(xiàn)的,這些植物紋樣取自大自然,寄托著苗家女性美好的祝愿和希望。青山綠水中生長著豐富的植物種類,有花卉,有果實,它們都為苗族人民的藝術創(chuàng)作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靈感,靈秀的苗族人民模仿蘭,蓮,桃,菊,石榴,雞冠花,浮萍,水藻等花卉果實紋樣創(chuàng)作出了許多極具藝術價值的紋樣。2.1.2養(yǎng)魚紋的設計在豐富多彩的動物紋樣中,有簡練生動,千變萬化的的蝴蝶紋,象征著生殖和美的化身;也有造型豐滿的魚紋,蘊含著吉祥如意,年年有余,多子多孫的美好寓意;這些紋樣精巧別致,優(yōu)美動人,體現(xiàn)了少數(shù)民族人民對生命的敬畏與感恩。2.1.3加鳥的翅和血清在傳統(tǒng)的蠟染文化中,也有一些充滿趣味性,甚至怪誕夸張的圖案,例如,牛頭龍,蝴蝶翅鳥等,就如同文字所描述的那樣,蝴蝶鳥翅就是將鳥的翅膀與蝴蝶的翅膀畫在一起;單一的具象圖案通過夸張,變形,再組合就形成精巧別致的異形圖案。這種美麗動人的異形圖案,既準確的把握了物象的特征,又體現(xiàn)了高度抽象概括能力。2.2保世以神紋為中心的回歸性生活幾何紋樣,即自然物象幾何化的紋樣,大多都是經過祖先口授的,包含有漩渦紋,螺旋紋(窩妥紋),太陽紋,牛角紋等,它們表達了苗族對社會生活的認識與理解,寄托著他們熱愛生活的情感和祈福消災的愿望。3蠟紡藝術的審美特征3.1雕塑造型3.1.1點與線的組合苗族人民創(chuàng)作了許多具有獨特藝術美感的蠟染作品,這其中就不乏點線面結合形成的蠟染作品。受工具與工藝的影響,在蠟染藝術中,點的運用較為普遍,“點蠟”也更具有較強的表現(xiàn)力,或圓點,或方點,或多邊形點,或不規(guī)則點,這些造型不一的點在適當?shù)那闆r下結合上曲直有度,形態(tài)萬變的線條,一定程度可指引蠟染藝術的風格與特色,而點的排列,線的組合又適時形成簡練傳神的民間蠟染圖案。點線面的巧妙結合使整個圖案色調和層次豐富,簡潔明快。3.1.2“完美與和諧,完美與和諧”傳統(tǒng)蠟染圖案所表現(xiàn)的對象都符合形式完美的原則,動物的頭部不會為了表達近大遠小,近實遠虛的透視效果而被描繪的不齊全,不管是從那個角度看到這個頭部都具備雙耳,雙眼,只有這樣才能滿足他們對于“完美與齊全,圓滿與和諧”的認知。3.1.3.利用組合方法蠟染紋飾造型基于對自然的觀察與體驗,采用夸張,變形的組合方法進行大膽創(chuàng)作。比如我們經??吹降漠愋渭y樣,蝴蝶鳥翅,就是通過蝴蝶和鳥的組合所形成的,這種將生活中常用的兩個物象組成一個物象的創(chuàng)作手法,是對這種組合方法的應用。這種蠟染圖案集浪漫于一身,不受外形所限,體現(xiàn)了少數(shù)民族人民思維的活躍和開放。3.2規(guī)律3.2.1少數(shù)民族女性書寫的形象苗族女性在創(chuàng)作蠟染作品時會常用散點式構圖法,這種構圖方式不受客觀事物局限,展現(xiàn)的空間大而遠,將不同時間,不同空間,不同類型的形象按照一種自然,結實,穩(wěn)健的方法構架到一起,少數(shù)民族女性筆下所描繪的這些形象通常代表著最美好的事物,因為他們忠實于生活,忠實于一種逍遙自在的生活方式。3.2.2輔助紋樣與中點紋樣的交替多數(shù)蠟染紋樣在構圖上講究對稱和均衡,通常是以中點或中線為軸,上下對稱,左右對稱,或四角對稱,主體紋樣與輔助紋樣互相配合,交替出現(xiàn),視覺上給人營造出一種規(guī)整且富有韻律的美感。3.2.3少數(shù)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式結構方圓兼顧的構圖方式給傳統(tǒng)的蠟染圖案奠定了一個四方八位,四梁八柱的中國故宮式的結構,少數(shù)民族人民因此創(chuàng)作了許多精美的蠟染作品,以傳統(tǒng)的城界花紋為例,方形的框架代表著城墻,四邊小方形表示角樓,黑底上并列的白點表示河流中的石頭,連續(xù)的三角形象征山嶺,這些極為普通的元素表達著人間場景,記錄著民族歷史。3.3文化內涵3.3.1少數(shù)民族藝術抽象的藝術精神從事生產活動的人們,將自己在自然界中觀察到的物象描繪出來,具象運用于蠟染作品中,再經過歷史的演變,形成抽象的紋樣,這不僅是少數(shù)民族人民日常生活與民俗文化的真實寫照,還體現(xiàn)出了少數(shù)民族人民極高的藝術抽象概括能力。3.3.2更自由的幾何圖形在少數(shù)民族蠟染的歷史上,圖騰紋樣隨著蠟染歷史的不斷演進已逐漸抽象化為更加親近實際的幾何圖形,如,谷粒紋與谷神崇拜有關;太陽紋與太陽崇拜有關。這些傳統(tǒng)紋樣源自對宗教圖騰的崇拜,是少數(shù)民族人民感知世界的一種方式。3.3.3生殖崇拜少數(shù)民族蠟染的許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