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唐秀華)第二章 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_第1頁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唐秀華)第二章 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_第2頁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唐秀華)第二章 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_第3頁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唐秀華)第二章 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_第4頁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唐秀華)第二章 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章 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第一節(jié)

認識與實踐一、實踐是認識的基礎二、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三、認識運動的基本規(guī)律第二節(jié)

真理與價值一、真理的客觀性、絕對性和相對性二、真理的檢驗標準三、真理與價值的辯證統(tǒng)一第三節(jié)

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一、一切從實際出發(fā)二、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fā)展真理三、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第一節(jié)

認識與實踐一、實踐是認識的基礎二、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三、認識運動的基本規(guī)律一、實踐是認識的基礎(一)實踐和認識的主體與客體(二)實踐對認識的決定作用(一)實踐和認識的主體與客體1.實踐活動中的主體、客體與中介實踐活動是以改造客觀世界為目的、主體與客體之間通過一定的中介發(fā)生相互作用的過程。主體是指具有思維能力、從事社會實踐和認識活動的人;客體是指實踐和認識活動所指向的對象;中介是指各種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運用、操作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一)實踐和認識的主體與客體2.主體與客體的關系及相互作用的過程主體和客體的相互關系,從根本上說是認識關系和實踐關系。主體和客體的關系不僅僅是認識和被認識的關系,而且也是改造和被改造的關系;主體反映客體的過程,也是主體改造客體的過程。(二)實踐對認識的決定作用1.實踐是認識的基礎第一,實踐是認識的來源。第二,實踐是認識發(fā)展的動力。第三,實踐是檢驗認識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標準。第四,實踐是認識的目的。(二)實踐對認識的決定作用1.實踐是認識的基礎第一,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二)實踐對認識的決定作用觀書有感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是南宋大學問家朱熹的一首膾炙人口的名詩。(二)實踐對認識的決定作用1.實踐是認識的基礎第二,實踐是認識發(fā)展的動力。恩格斯指出:“社會一旦有技術上的需要,這種需要就會比十所大學更能把科學推向前進。”——《馬克思恩格斯選集》(二)實踐對認識的決定作用1.實踐是認識的基礎第三,實踐是檢驗認識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標準?!叭说乃季S是否具有客觀的真理性,這并不是一個理論的問題,而是一個實踐的問題?!薄蛾P于費爾巴哈提綱》(二)實踐對認識的決定作用1.實踐是認識的基礎第四,實踐是認識的目的?!罢軐W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薄蛾P于費爾巴哈提綱》2.認識、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認識特別是反映事物本質(zhì)和規(guī)律性的理性認識,對實踐具有能動的反作用。首先,人的實踐活動不同于動物的本能活動,它是受意識支配的,實踐的這種本質(zhì)特性決定它不能離開認識的指導。其次,認識活動及其成果具有相對獨立性,遵循其特有的活動方式和發(fā)展規(guī)律,它一經(jīng)形成,便能反作用于實踐。再次,認識對實踐的指導作用表現(xiàn)在許多方面。最后,認識反作用于實踐有兩種情況:一是正確的認識指導實踐,會使實踐順利進行,達到預期的效果;二是當錯誤的認識誤導實踐時,就會對實踐產(chǎn)生消極的乃至破壞性的作用,使實踐失敗。二、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一)認識的含義1.兩條根本對立的認識路線一條是堅持從物到感覺和思想的唯物主義路線。另一條是堅持從思想和感覺到物的唯心主義路線。唯物主義哲學堅持反映論的立場。唯心主義哲學把認識看做是先于物質(zhì)、先于實踐經(jīng)驗的東西。主觀唯心主義認為人的認識是主觀自生的,是“內(nèi)心反省”的結(jié)果,是心靈的自由創(chuàng)造物??陀^唯心主義認為人的認識是上帝的啟示或絕對精神的產(chǎn)物。2.能動反映論與直觀反映論的區(qū)別舊唯物主義即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認識論,把人的認識看成是消極地、被動地反映外界對象。舊唯物主義的兩個嚴重缺陷:一是離開實踐考察認識問題,因而不了解實踐對認識的決定作用;二是離開辯證法來考察認識問題,不了解認識的辯證性質(zhì),不能把認識看作是不斷發(fā)展的過程,而認為認識是一次性完成的。3.能動反映論的主要內(nèi)容認識是主體在實踐基礎上對客體的能動反映。主要內(nèi)容:第一,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反映。第二,主體對客體的反映是一個能動的創(chuàng)造性的過程。第三,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是以實踐為中介而實現(xiàn)的。(二)認識運動的基本規(guī)律1.從實踐到認識: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認識的第一次飛躍)感性認識是認識的低級階段,是人在實踐中通過感官對

事物外部形態(tài)的直接的、具體的反映,它包括感覺、知覺、表象三種形式。感性認識的特點是直接性和

具體性。理性認識是認識的高級階段,是人通過思維對事物內(nèi)部聯(lián)系的間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包括概念、判斷、推理以及假說和理論等形式。理性認識的特點是它的間接性和抽象性。(3)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辯證聯(lián)系首先,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存在質(zhì)的區(qū)別?!笆熘坏扔谡嬷?,“感覺到了的東西,我們不能立刻理解它”。其次,在實際的認識過程中,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又是互相交織、互相滲透的。一方面,感性中滲透著理性的因素。另一方面,理性中滲透著感性的因素。黑格爾說過,對于同一句格言,出自飽經(jīng)風霜的老年人之口與出自缺乏閱歷的青少年之口,其內(nèi)涵是不同的。(4)從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的飛躍,必須具備兩個基本條件:一是勇于實踐,深入調(diào)査,獲取十分豐富和合乎實際的感性材料。這是正確實現(xiàn)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基礎。二是必須經(jīng)過理性思考的作用,將豐富的感性材料加工制作,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才能將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2.從認識到實踐:理性認識到實踐的飛躍(認識的第二次飛躍)(1)認識的第二次飛躍的重要性從實踐的角度看,理性認識向?qū)嵺`的飛躍是一個認識指導實踐的過程,理性認識只有回到實踐才能指導實踐,達到改造世界的目的;從認識的角度看,理性認識向?qū)嵺`的飛躍是一

個在實踐中檢驗認識的過程,理性認識只有回到實

踐,才能使認識受到實踐的檢驗而得到修正、補充、豐富和發(fā)展。(2)從理性認識到實踐的飛躍必須具備的條件:第一,從實際出發(fā),堅持理論和實踐相結(jié)合的原則。第二,把關于客觀事物本質(zhì)和規(guī)律的認識同主體自身的需要和利益的認識結(jié)合起來,形成正確合理的實踐觀念。第三,把理論的正確性與現(xiàn)實的可行性統(tǒng)一

起來,尋求實現(xiàn)理想客體的具體途徑和工作方法。第四,理論必須被群眾掌握,內(nèi)化為群眾的自覺行動。要最終把實踐觀念和行動方案變?yōu)楝F(xiàn)實,還必須通過人的實踐活動。3.認識過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理性因素是指人的理性直觀、理性思維等能力,它在認識活動中的作用主要有:①指導作用。

②解釋作用。非理性因素是指人的情感、意志,包括動機、欲望、信念、信仰、習慣、本能等,以非邏輯形式

出現(xiàn)的幻想、想象、直覺、靈感等也屬非理性因素。情感、意志、欲望和需要等非理性困素,雖不屬于

人的認識能力,但對人的認識活動的發(fā)生與停止,

對主體認識能力的發(fā)揮與抑制起著重要的控制和調(diào)

節(jié)作用。①動力作用。

②誘導作用。

③激發(fā)作用。4.認識過程的反復性和無限性認識過程的反復性是指,人們對于一個復雜事物的認識往往要經(jīng)過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再由理性認識到實踐的多次反復才能完成。認識發(fā)展的無限性是指,對于事物發(fā)展過程的推移來說,人類的認識是永無止境、無限發(fā)展的,它表現(xiàn)為“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無限循環(huán),由低級階段向高級階段不斷推移的永無止境的前進運動。這種認識的無限發(fā)展過程,在形式上是循環(huán)往復,在實質(zhì)上是前進上升。5.人類認識運動的基本規(guī)律人類認識運動的基本規(guī)律從實踐到認識、從認識到實踐,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認識運動不斷反復和無限發(fā)展,這是人類認識運動的辯證發(fā)展過程。我們的結(jié)論是主觀和客觀、理論和實踐、知和行的具體的歷史的統(tǒng)一,反對一切離開具體歷史的‘左’的或右的錯誤思想。第二節(jié)

真理與價值一、真理的客觀性、絕對性和相對性二、真理的檢驗標準三、真理與價值的辯證統(tǒng)一一、真理的客觀性、絕對性和相對性真理的客觀性真理是人們對于客觀事物及其規(guī)律的正確認識。真理具有客觀性,凡真理都是客觀真理。真理的客觀性或客觀真理有兩層含義一是指真理的內(nèi)容是客觀的,真理中包括不以人的意志為轉(zhuǎn)移的客觀內(nèi)容。二是指真理的標準是客觀的,客觀的社會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2.真理的絕對性和相對性(1)真理的絕對性或絕對真理有三層含義一是就真理的客觀性而言,任何真理都是對客觀事物及其規(guī)律的正確認識,都包含不依賴于人的意識的客觀內(nèi)容,這是無條件的、絕對的。二是就人類認識的本性來說,完全可以正確認

識無限發(fā)展的物質(zhì)世界,每個真理的獲得都是對無

限發(fā)展的物質(zhì)世界的接近,這是無條件的、絕對的。三是從真理的發(fā)展來說,無數(shù)相對真理的總和構成絕對真理。(2)真理的相對性或相對真理真理的相對性或相對真理是指人們在一定條件下的正確認識是有限度的。真理的相對性三層含義:一是從廣度上說,它只是對客觀世界的一定范圍、方面的正確認識,有待于擴展;二是從深度上說,它只是對特定事物的一定程度、層次的近似正確的認識,有待于深化;三是從進程上說,它只是對事物的一定發(fā)展階段的正確認識,有待發(fā)展。(3)絕對真理和相對真理的辯證關系第一,絕對真理和相對真理是同一客觀真理的兩重屬性。任何客觀真理都是絕對真理和相對真理的統(tǒng)一。第二,絕對真理和相對真理是相互聯(lián)結(jié)、相互包含的。一方面,相對之中有絕對,絕對真理寓于相對真理之中,任何相對真理中都包含有絕對真理的顆粒;另一方面,絕對之中有相對,絕對真理通過相對真理表現(xiàn)出來,無數(shù)相對真理的總和構成絕對真理。第三,絕對真理和相對真理又是辯證轉(zhuǎn)化的。真理是

由相對走向絕對的永無止境的過程,任何真理性的認

識都是由相對真理向絕對真理轉(zhuǎn)化過程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4)絕對主義和相對主義承認真理是絕對性和相對性的辯證統(tǒng)一,就必須以科學的態(tài)度對待一切真理,既要反對絕對主義又要反對相對主義。絕對主義片面夸大真理的絕對性,否認真理的

相對性,把已有的理論看成永恒不變的教條。這種

絕對主義在實際生活中表現(xiàn)為教條主義和思想僵化。相對主義片面夸大真理的相對性,否認真理的絕對性、客觀性,懷疑科學理論的可靠性,把真理看成是主觀隨意的東西。這種相對主義在實際生活中表現(xiàn)為懷疑主義和詭辯論。3.真理的具體性真理是具體的,而不是抽象的。真理的具體性所包含的內(nèi)容和要求是:真理是全面的,真理是歷史的,真理是有條件的。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時間、地點、條件下主觀與客觀的符合,它要受條件的制約,并隨條件的變化而變化;離開具體的時間、地點和條件,真理就是抽象的、無意義的。4.真理與謬誤真理與謬誤的區(qū)別真理:人們對于客觀事物及其規(guī)律的正確認識。真理的本性是主觀和客觀的一致、符合。真理與謬誤的根本區(qū)別在于主觀是否與客觀符合。真理和謬誤的聯(lián)系真理和謬誤又是統(tǒng)一的,它們相互依存、相互包含又相互轉(zhuǎn)化。真理和謬誤相比較而存在,沒有真理也無所謂謬誤,沒有謬誤也無所謂真理;真理中包含著某種以后會暴露出來的錯誤的方面或因素,謬誤中也隱藏著以后會顯露出來的真理的成分或萌芽;在一定條件下,真理和謬誤可以相互轉(zhuǎn)化。真理和謬誤在一定范圍內(nèi)的對立是絕對的,但超出一定范圍,它們就會互相轉(zhuǎn)化,真理變成謬誤,謬誤變成真理。二、真理的檢驗標準1.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實踐的特點所決定的。真理的本性是主觀和客觀的一致、符合。所謂檢驗認識的真理性,就是檢驗人的主觀認識是否同客觀對象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實踐是主觀見之于客觀的物質(zhì)活動,是溝通主觀和客觀的“橋梁”,它不僅具有普遍性的特點和優(yōu)點,而且具有直接現(xiàn)實性的特點和優(yōu)點。2.實踐標準與邏輯證明的關系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并不排斥邏輯證明的作用。邏輯證明是根據(jù)前提條件推斷出某種結(jié)論的思維過程,它是探索真理、論證真理和擴大真理范圍的重要手段,是對實踐標準的一個重要補充,但不是檢驗真理的標準。3.實踐標準的確定性與不確定性實踐作為檢驗認識真理性的標準,既是確定的,又是不確定的,是確定性和不確定性的統(tǒng)一。實踐標準的確定性是指: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此外再無別的標準;凡經(jīng)過實踐證明了的一切認識都是客觀真理,都具有不可推翻的性質(zhì);實踐能夠檢驗一切認識,即使當前的實踐還不能加以判定,最終也會被以后的實踐作出裁決。實踐標準的不確定性是指:一定歷史階段

上的具體實踐具有局限性,它往往不能充分證明或

駁倒某一認識的真理性;實踐檢驗真理是一個過程,不是一次完成的;已被實踐檢驗過的真理還要繼續(xù)

經(jīng)受實踐的檢驗。三、真理與價值的辯證統(tǒng)一1.實踐活動的真理尺度和價值尺度實踐的真理尺度是指人們在實踐中所必須遵循的反映了實踐對象的客觀規(guī)律和本質(zhì)的真理。實踐的價值尺度是指人們在實踐中所必須遵循的以滿足人們需要為內(nèi)容的特定的價值目標。任何實踐活動都是上述真理尺度和價值尺度的統(tǒng)一,是合規(guī)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統(tǒng)一。2.價值及其特性(1)價值哲學上的“價值”是揭示外部客觀世界對于滿足人的需要的意義關系的范疇,是指具有特定屬性的客體對于主體需要的意義。即概括出其中所包含的外部客觀世界的事物(客體)對于人(主體)的需要滿足與否(意義)的關系。價值由兩方面構成,一方面是主體的需要和利益;另一方面是客體的某種屬性或性能。價值是在二者的關系中發(fā)生和形成的。(2)價值的特性價值的特性有四個方面:①價值具有客觀性。②價值具有主體性。③價值具有社會歷史性。④價值具有多維性。3.價值評價及其特點價值評價的主要特點:①評價是以主客體的價值關系為認識對象的。②評價結(jié)果與評價主體有直接聯(lián)系,是依主體的特點而轉(zhuǎn)移的。③評價結(jié)果的正確與否依賴于相關的知識性認識。價值評價的特點表明,評價并不是一種主觀隨意性的認識活動,而是具有客觀性的認識活動。4.價值評價的功能價值評價在實踐中起著激勵、制約和導向作用。首先,價值評價作為人們對自身的客觀需要和要求的自覺反映,是推動實踐不斷實現(xiàn)價值的精神驅(qū)動力量。其次,價值評價作為實踐的主體尺度是實踐發(fā)展的規(guī)范因素。最后,價值評價作為實踐活動的目標是實踐活動發(fā)展的導向因素。5.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價值觀是人們關于價值本質(zhì)的認識以及對人和事物的評價標準、評價原則和評價方法的觀點和體系。價值觀對人的行為起著規(guī)范和導向的作用。正確的價值觀是先進的社會集團或階級在實踐中形成的,反映了人民群眾的要求,對歷史發(fā)展和社會進步起著促進作用。社會主義價值觀體現(xiàn)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所倡導的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共產(chǎn)主義而奮斗的社會政治理想、為人民服務的人生觀,崇尚科學追求真理的科學觀、集體主義的道德觀,真善美相統(tǒng)一的積極健康的審美觀等。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發(fā)展和繁榮、促進社會進步的重要工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首次明確提出的一個科學命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中國整體社會價值體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發(fā)揮著主導作用,決定著整個價值體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包括四個方面的基本內(nèi)容,即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nèi)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這四個方面的基本內(nèi)容相互聯(lián)系、相互貫通,共同構成辯證統(tǒng)一的有機整體。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靈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主題。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精髓。社會主義榮辱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任何社會都有自己的核心價值體系。所謂價值體系即主體以其需求系統(tǒng)為基礎,對主客體之間的價值關系進行整合而形成的觀念形態(tài),集中體現(xiàn)主體的愿望、要求、理想、需要、利益等。在中國古代,先秦典籍《管子·牧民》就提出過“國之四維,一維絕則傾,二維絕則

危,三維絕則覆,四維絕則滅。傾可正也,

??砂惨玻部善鹨?,滅不可復錯也。何謂

四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焙髞?,“禮義廉恥,國之四維”之說融入儒

家禮教思想之中,成為中國封建社會的核心

價值體系。八

恥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以團結(jié)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6.真理和價值的關系(1)追求真理和創(chuàng)造價值是人類認識活動和實踐活動的兩大主題,真理原則和價值原則是人類活動的兩個基本原則。所謂真理原則是指人類必須按照世界的本來面目去認識和改造世界,追求和服從真理。所謂價值原則是指人類必須按照自己的需要去認識和改造世界,創(chuàng)造和實現(xiàn)價值。(2)真理原則和價值原則的區(qū)別①真理原則側(cè)重于客體性,價值原則側(cè)重于主體性;②真理原則主要表明人的活動中的客觀制約性,價值原則主要表明人的活動的目的性;③真理原則體現(xiàn)了社會活動中的統(tǒng)一性,價值原則體現(xiàn)了社會活動中的多樣性。真理原則與價值原則的差異和矛盾,說明追求真理和創(chuàng)造價值之間具有矛盾性,但真理與價值的統(tǒng)一是人類活動的內(nèi)在要求。第三節(jié)

認識與實踐的統(tǒng)一一、一切從實際出發(fā)二、在實踐中堅持和發(fā)展真理三、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一、一切從實際出發(fā)(一)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和解放思想1、實事求是,就是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從中找出其固有的規(guī)律即事物的內(nèi)部聯(lián)系,作為我們的向?qū)А?、解放思想,是指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破除一切不符合客觀實際的陳舊觀念和主觀偏見的朿縛,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使主觀和客觀相符合,也就是實事求是。3、黨的思想路線基本內(nèi)容是: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理論聯(lián)系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fā)展

真理。其精髓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二)在實踐中堅持和發(fā)展真理人類的實踐和認識是永無止境的過程,要求我們不斷地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在實踐的基礎上不斷創(chuàng)新?!皠?chuàng)新是—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fā)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一個政黨永葆生機的源泉?!薄瓭擅瘢?000年)創(chuàng)新包括理論創(chuàng)新和實踐創(chuàng)新,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chuàng)新是社會發(fā)展和變革的先導。通過理論創(chuàng)新推動制度創(chuàng)新、科技創(chuàng)新、文化創(chuàng)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創(chuàng)新,不斷在實踐中探索前進,這是我們的治黨治國之道,是堅持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之道,也是我們每個人學習和工作的成功之道。三、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類創(chuàng)造歷史的兩種基本活動。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既是認識和改造客觀

世界的過程,也是認識和改造主觀世界的過程。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改造客觀世界和改造主觀世界的過程,也就是從必然走向自由的過程。自由是對必然的認識和對客觀世界的改造。認識必然,爭取自由,是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目標,是一個世界歷史性的過程。本章知識點小結(jié)實踐觀點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首要的和基本的觀點主體和客體的相互關系實踐對認識的決定作用實踐與認識的辯證關系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對認識的不同回答辯證唯物主義和舊唯物主義對認識的不同回答認識運動的基本規(guī)律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辯證關系非理性因素在認識中的作用認識過程的第二次飛躍認識過程的反復性和無限性真理的絕對性和相對性的辯證關系真理和謬誤的辯證關系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真理尺度與價值尺度在實踐中的辯證統(tǒng)一在實踐中堅持和發(fā)展真理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辯證統(tǒng)一一、單項選擇題(06.2)“只有音樂才能激起人的音樂感;對于沒有音樂感的耳朵說來,最美的音樂也毫無意義”。這表明(

)人的認識是主體與客體相互作用的過程和結(jié)果人的感覺能力決定認識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

C.人的認識能力是由人的生理結(jié)構決定的

D.事物因人的感覺而存在(06.2)A(05.3)未來學家尼葛洛龐蒂說:“預測未來的最好辦法就是把它創(chuàng)造出來?!睆恼J識與實踐的關系看,這句話對我們的啟示是A.認識總是滯后于實踐

B.實踐是認識的先導

C.實踐高于認識D.實踐與認識是合一的(05.3)C(09.2)1978年關于真理標準大討論是一場新的思想解放運動。實踐之所以成為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是由(

)A.真理的主觀性和實踐的客觀性所要求的

B.真理的相對性和實踐的絕對性所預設的

C.真理的屬性和實踐的功能所規(guī)定的D.真理的本性和實踐的特點所決定的二、多項選擇題(11.17)1971年,迪斯尼樂園的路徑設計獲得了

“世界最佳設計”獎,設計師格羅培斯卻說,“其實那不是我的設計”。原因是在迪斯尼樂園主體工程完工后,格羅培斯暫停修筑樂園里的道路,并在空地上撒上草種。五個月后,樂園里綠草茵茵,草地上被游客踏出了不少寬窄不一的小路。格羅培斯根據(jù)這些行人踏出來的小路鋪設了人行道,成了“優(yōu)雅自然、簡捷便利、個性突出”的優(yōu)秀設計。格羅培斯的設計智慧對我們認識和實踐活動的啟示是

)要從生活實踐中獲取靈感要尊重群眾的實際需求不要對自然事物做任何改變要對事物本來面目做直觀反映(09.2)D(11.17)AB(08.18)19世紀英國作家惠茲里特說:“一個除了書本以外一無所知的純粹學者,必然對書本也是無知的。”與這句話在內(nèi)涵上相一致的名言還有(

)A.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B.盡信書,則不如無書C.感覺到了的東西我們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東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覺它D.飽經(jīng)風霜的老人與缺乏閱歷的少年對同一句格言的理解是不同的三、分析題(10.3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早年,梅蘭芳與人合演《斷橋》,也就是《白蛇傳》,劇情是白娘子和許仙兩個人悲歡離合的愛情故事,梅蘭芳在劇中飾演白娘子。劇中,白娘子有一個動作就是面對負心的丈夫許仙追趕、跪在地上哀求她的時候,她愛恨交加、五味雜陳,就用一根手指頭去戳許仙的腦門兒,不想,梅蘭芳用力過大,跪在那里扮演許仙的演員毫無防備地向后仰去。這是劇情里沒有設計的動作,可能是梅蘭芳入戲太深,把對許仙的恨全都聚集在了手指頭上,才造成了這樣的失誤。眼見許仙就要倒地,怎么辦?梅蘭芳下意識地用雙手去扶許仙。許仙是被扶住了,沒有倒下??擅诽m芳馬上意識到,我是白娘子,他是負心郎許仙我去扶他不合常理,這戲不是演砸了嗎?大師到底是大師,梅蘭芳隨機應變,在扶住他的同時,又輕輕地推了他一下。所以劇情就由原來的一戳變成了一戳、一扶和一推,更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出了白娘子對許仙愛恨交織的復雜心情。這個動作,把險些造成舞臺事故的錯誤演得出神入化,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從此,在以后的演出中,梅蘭芳就沿用了這個動作,而且,其他劇種也都移植采用了這個動作處理,這個動作成了經(jīng)典之作。(08.18)ABD由此可見,不僅在舞臺上,在各行各業(yè),在各個崗位,在工作中,在生活中,無論是大師還是普通人,失誤和錯誤是難免的,關鍵是出現(xiàn)失誤和錯誤以后怎么去對待,怎么去處理。處理不當,會釀成事故,導致全盤失?。惶幚淼卯?,能敗中取勝,化腐朽為神奇。為什么“無論是大師還是普通人,失誤和錯誤是難免的”?梅蘭芳為什么能“把險些造成舞臺事故的錯誤”變?yōu)槌晒Φ摹敖?jīng)典之作”?當我們在認識和實踐活動中出現(xiàn)錯誤或失敗該怎樣對待和處理?(10.34)【答案要點】(1)①人類的認識和實踐是一個復雜的過程,人們對于一個復雜事物的認識往往要經(jīng)過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再由理性認識到實踐的多次反復才能完成。②人類的認識活動受主客觀條件的限制和制約,從客觀方面看,事物的各個側(cè)面及其本質(zhì)的暴露有一個過程;從主觀方面看,人的認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