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手架的搭設和拆除施工作業(yè)指導書_第1頁
腳手架的搭設和拆除施工作業(yè)指導書_第2頁
腳手架的搭設和拆除施工作業(yè)指導書_第3頁
腳手架的搭設和拆除施工作業(yè)指導書_第4頁
腳手架的搭設和拆除施工作業(yè)指導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橋梁二項目部腳手架的搭設和拆除施工作業(yè)指導書編制:審核:腳手架的搭設和拆除施工作業(yè)指導書1.落地腳手架搭設施工工藝落地腳手架搭設的工藝流程:場地平整、夯實→混凝土基礎澆筑→定位設置通長立桿墊板→排放縱向掃地桿→豎立桿→將縱向掃地桿與立桿扣接→安裝橫向掃地桿→安裝縱向水平桿→安裝橫向水平桿→安裝剪刀撐→安裝連墻件→扎安全網→作業(yè)層鋪腳手板和擋腳板。根據構造要求在建筑物四角用尺量出內、外立桿離墻距離,并做好標記。用鋼卷尺拉直,分出立桿位置,并用小竹片點出立桿標記。墊板應準確地放在定位線上,墊板必須鋪放平穩(wěn),不得懸空。在搭設首層腳手架的過程中,沿四周每框架格內設一道斜支撐,拐角處雙向增設,待該部位與腳手架與主體結構的連墻件可靠拉結后方可拆除。當腳手架操作層高出連墻件兩步時,應采取臨時穩(wěn)定措施,直到連墻件搭設完畢后方可拆除。雙排架宜先立內排立桿,后立外排立桿。每排立桿宜先立兩頭的,再立中間的一根,互相看齊后,立中間部分各立桿。雙排架內、外排兩立桿的連線要與墻面垂直。立桿接長時,宜先立外排,后立內排。2.腳手架的拆除施工工藝拆架程序應遵守由上而下,先搭后拆的原則,一般的拆除順序為:安全網→攔桿→腳手板→剪刀撐→橫向水平桿→縱向水平桿→立桿。不準分立面拆架或在上下兩步同時進行拆架。做到一步一清、一桿一清。拆立桿時,要先抱住立桿再拆開最后兩個扣。拆除縱向水平桿、斜撐、剪刀撐時,應先拆中間扣件,然后托住中間,再解端頭扣。所有連墻桿等必須隨腳手架拆除同步下降,嚴禁先將連墻件整層或數層拆除后再拆腳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應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2步,應增設連墻件加固。應保證拆除后架體的穩(wěn)定性不被破壞,連墻桿被拆除前,應加設臨時支撐防止變形、失穩(wěn)。當腳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長鋼管的高度(約6m3.目標和驗收標準《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表3.0.4-1總分10分,要求全部符合要求,達到10分。檢查和驗收應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JGJ130-2001,2002年版)8.1、8.2要求。4.安全文明施工保證措施4.1材質及其使用的安全技術措施扣件的緊固程度不應小于,且不應大于。對接扣件的抗拉承載力為3kN??奂下菟☉3诌m當的擰緊程度。對接扣件安裝時其開口應向內,以防進雨水,直角扣件安裝時開口不得向下,以保證安全。各桿件端頭伸出扣件蓋板邊緣的長度不應小于100mm鋼管有嚴重銹蝕、壓扁或裂紋的不得使用。禁止使用有脆裂、變形、滑絲等現(xiàn)象的扣件。外腳手架嚴禁鋼竹、鋼木混搭,禁止扣件、繩索、鐵絲、竹篾、塑料混用。嚴禁將外徑48mm與514.2腳手架搭設的安全技術措施腳手架的基礎必須經過夯實處理滿足承載力要求,做到不積水、不沉陷。搭設過程中應劃出工作標志區(qū),禁止行人進入,統(tǒng)一指揮,上下呼應,動作協(xié)調,嚴禁在無人指揮下作業(yè)。當解開與另一人有關的扣件時必先告訴對方,并得到允許,以防墜落傷人。開始搭設立桿時,應每隔6跨設置一根拋撐,直至連墻件安裝穩(wěn)定后,方可根據情況拆除。腳手架及時與結構拉結或采用臨時支頂,以保證搭設過程安全,未完成腳手架在每日收工前,一定要確保架子穩(wěn)定。腳手架必須配合施工進度搭設,一次搭設高度不得超過相鄰連墻件以上兩步。在搭設過程中應由安全員、架子班長等進行檢查、驗收。每兩步驗收一次。4.3腳手架上施工作業(yè)的安全技術措施結構施工階段外腳手架每支搭一層完畢后,經項目部安全員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任何班組長和個人,未經同意不得任意拆除腳手架部件。嚴格控制施工荷載,腳手板不得集中堆料,施工荷載不得大于2kN/m2,確保較大安全儲備。施工時不允許多層同時作業(yè),同時作業(yè)層數不得超過一層。當作業(yè)層高出其下連墻件3.6m以上,且其上尚無連墻件定期檢查腳手架,發(fā)現(xiàn)問題和隱患,在施工作業(yè)前及時維修加固,以達到堅固穩(wěn)定,確保施工安全。4.4腳手架拆除的安全技術措施拆架前,全面檢查待拆腳手架,根據檢查結果,擬訂出作業(yè)計劃,報請批準,進行技術交底后才準工作。架體拆除前,必須察看施工現(xiàn)場環(huán)境,包括架空線路、外腳手架、地面的設施等各類障礙物、地錨、纜風繩、連接桿及被拆架體各吊點、附件、電氣裝置情況,凡能提前拆除的盡量拆除掉。拆架時應劃分作業(yè)區(qū),周圍設繩綁圍欄或豎立警戒標志,地面應設專人指揮,禁止非作業(yè)人員進入。拆除時要統(tǒng)一指揮,上下呼應,動作協(xié)調,需解開與另一人有關的扣件時,應先通知對方采取防范措施,以防墜落。在拆架時,不得中途換人,如必須換人時,應將拆除情況交代清楚后方可離開。每天拆架下班時,不應留下隱患部位。拆架時嚴禁碰撞腳手架附近電源線,以防觸電。所有桿件和扣件在拆除時應分離,不準在桿件上附著扣件或兩桿連著送到地面。所有的腳手板,應自外向里豎立搬運,以防腳手板和垃圾物從高處墜落傷人。拆下的零配件要裝入容器內,用吊籃吊下;拆下的鋼管要綁扎牢固,雙點起吊,嚴禁從高空拋擲。4.5文明施工要求進入施工現(xiàn)場的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高空作業(yè)系好安全帶,穿好防滑鞋等,現(xiàn)場嚴禁吸煙。進入施工現(xiàn)場的人員要愛護場內的各種綠化設施和標示牌,不得踐踏草坪、損壞花草樹木、隨意拆除和移動標示牌。嚴禁酗酒人員上架作業(yè),施工操作時要求精力集中、禁止開玩笑和打鬧。腳手架搭設人員必須是經考試合格的專業(yè)架子工,上崗人員定期體檢,體檢合格者方可發(fā)上崗證,凡患有高血壓、貧血病、心臟病及其他不適于高空作業(yè)者,一律不得上腳手架操作。上架子作業(yè)人員上下均應走人行梯道,不準攀爬架子。護身欄、腳手板、擋腳板、密目安全網等影響作業(yè)班組支模時,如需拆改時,應由架子工來完成,任何人不得任意拆改。腳手架驗收合格后任何人不得擅自拆改,如需做局部拆改時,須經技術負責人同意后由架子工操作。不準利用腳手架吊運重物;作業(yè)人員不準攀登架子上下作業(yè)面,不準推車在架子上跑動,塔吊起吊物體時不能碰撞和拖動腳手架。不得將模板支撐、纜風繩、泵送混凝土及砂漿的輸送管等固定在腳手架上,嚴禁任意懸掛起重設備。在架子上的作業(yè)人員不得隨意拆動腳手架的所有拉接點和腳手板,以及扣件綁扎扣等所有架子部件。拆除架子而使用電焊氣割時,派專職人員做好防火工作,配備料斗,防止火星和切割物濺落。腳手架使用時間較長,因此在使用過程中需要進行檢查,發(fā)現(xiàn)基礎下沉、桿件變形嚴重、防護不全、拉結松動等問題要及時解決。要保證腳手架體的整體性,不得與井架一并拉結,不得截斷架體。施工人員嚴禁凌空投擲桿件、物料、扣件及其他物品,材料、工具用滑輪和繩索運輸,不得亂扔。不使用的工具要放在工具袋內,防止掉落傷人,登高要穿防滑鞋,袖口及褲口要扎緊。腳手架堆放場應做到整潔、擺放合理、專人保管,并建立嚴格領、退料手續(xù)。施工人員應做到“活完料凈腳下清”,確保腳手架施工材料不浪費。運至地面的材料應按指定地點隨拆隨運,分類堆放,當天拆當天清,拆下的扣件和鐵絲要集中回收處理。應隨時整理、檢查,按品種、分規(guī)格堆放整齊,妥善保管。六級以上大風、大雪、大霧、大雨天氣停止腳手架作業(yè)。在冬季、雨季要經常檢查腳手板上有無積水等物。若有則應隨時清掃,并要采取防滑措施。5.應執(zhí)行的強制性條文本外架施工和使用期間應執(zhí)行的強制性條文如下,應重點檢查:5.1鋼管上嚴禁打孔。5.2當腳手架搭設尺寸中的步距、立桿縱距、立桿橫距和連墻件間距有變化時,除計算底層立桿段外,還必須對出現(xiàn)最大步距或最大立桿縱距、立桿橫距、連墻件間距等部位的立桿段進行驗算;5.3主節(jié)點處必須設置一根橫向水平桿,用直角扣件扣接且嚴禁拆除;5.4腳手架必須設置縱、橫向掃地桿。縱向掃地桿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處的立桿上。橫向掃地桿亦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緊靠縱向掃地桿下方的立桿上。當立桿基礎不在同一高度上時,必須將高處的縱向掃地桿向低處延長兩跨與立桿固定,高低差不應大于1m??窟吰律戏降牧U軸線到邊坡的距離不應小于5.5立桿接長除頂層頂步外,其余各層各步接頭必須采用對接扣件連接。5.6一字型、開口型腳手架的兩端必須設置連墻件。連墻件的垂直間距不應大于建筑物的層高,并不應大于4m5.7對高度24m5.8連墻件必須采用可承受拉力和壓力的構造。5.9高度在24m5.10一字型、開口型雙排腳手架的兩端均必須設置橫向斜撐;5.11當腳手架基礎下有設備基礎、管溝時,在腳手架使用過程中不應開挖,否則必須采取加固措施。5.12腳手架必須配合施工進度搭設,一次高度不應超過相鄰連墻件以上兩步。5.13嚴禁將外徑48mm與515.14剪刀撐、橫向斜撐搭設應隨立桿、縱向和橫向水平桿等同步搭設。5.15拆除作業(yè)必須由上而下逐層進行,嚴禁上下同時作業(yè);5.16連墻件必須隨腳手架逐層拆除,嚴禁先將連墻件整層或數層拆除后再拆腳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應大于兩步,如高差大于兩步,應增設連墻件加固;5.17各構配件嚴禁拋擲至地面;5.18舊扣件使用前應進行質量檢查,有裂縫、變形的嚴禁使用,出現(xiàn)滑絲的螺栓必須更換;5.19腳手架搭設人員必須是經過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特種作業(yè)人員安全技術考核管理規(guī)則》GB5036考核合格的專業(yè)架子工。上崗人員應定期體檢,合格者方可持證上崗。5.20作業(yè)層上的施工荷載應符合設計要求,不得超載。不得將模板支架、纜風繩、泵送混凝土和砂漿的輸送管等固定在腳手架上,嚴禁懸掛起重設備。5.21在腳手架使用期間,嚴禁拆除下列桿件:1)主節(jié)點處的縱、橫向水平桿,縱、橫向掃地桿;2)連墻件。6.設計計算6.1荷載傳遞路線豎向荷載:腳手板→橫向水平桿→縱向水平桿→縱向水平桿與立桿連接的扣件→立桿→墊板→地基。水平荷載:立桿→立桿與連墻件的扣件→連墻件→墻體。6.2橫向水平桿強度計算施工均布活荷載標準值:裝修施工階段按一層作業(yè),每層2kN/m2。竹串腳手板均布荷載標準值:0.35kN/m2。滿鋪腳手板層橫向水平桿間距:0.9m抗彎強度驗算橫向水平桿上的線荷載標準值:。橫向水平桿上的線荷載設計值:??紤]活荷載在橫向水平桿上的最不利布置,驗算彎曲正應力、撓度不計懸挑荷載,但計算支座最大支反力要計入懸挑荷載。最大彎矩:。滿足要求。變形驗算按JGJ130-2001中5.1.8要求,撓度不應超過或10mm。此處指不應超過6mm滿足要求。6.3縱向水平桿強度計算a1取0.25m,雙排架縱向水平桿按三跨(每跨中部)均有集中活荷載分布計算??箯潖姸闰炈阌蓹M向水平桿傳給縱向水平桿的集中力設計值:滿足要求。撓度驗算由橫向水平桿傳給縱向水平桿的集中力標準值:按JGJ130-2001中5.1.8要求,撓度不應超過或10mm。此處指不應超過10mm滿足要求。6.4連接扣件抗滑承載力計算直角扣件、旋轉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按JGJ130-2001中表5.1.7取??v向水平桿通過扣件傳給立桿豎向力設計值:滿足要求。6.5立桿穩(wěn)定性計算施工均布活荷載標準值按裝修階段一層操作層考慮:。竹串腳手板自重標準值按滿鋪三層考慮:。操作層竹串腳手板擋板自重標準值:。密目安全網自重標準值:。驗算長細比查JGJ130-2001中表5.3.3(立桿橫距0.9m,連墻件二步三跨布置),長度系數取1.5。長細比,驗算長細比時,應取k=1。計算立桿穩(wěn)定系數時,應取k=1.155。k=1時,。滿足要求。k=1.155時,,根據此長細比查JGJ130-2001附錄C表C得穩(wěn)定系數:。計算密目式安全網全封閉腳手架擋風系數密目式安全網全封閉腳手架應考慮風荷載對腳手架的作用。本外架為密目安全網全封閉架,安全網的網目密度為2300目/100cm2,每目孔隙面積約為A0=1.3mm密目安全網擋風系數:由于外排架步距為0.9m,JGJ130-2001中附錄A表A-3無對應數據,因此,敞開式扣件鋼管腳手架的擋風系數不能查表,應進行計算(公式詳JGJ130-2001條文說明4.2.4密目式安全網全封閉腳手架擋風系數:計算風荷載設計值對立桿段產生的彎矩立桿穩(wěn)定驗算部位取腳手架立桿底部。查《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500009-2001),南寧市基本風壓:0.35kN/m2。市區(qū)內地面粗糙度為C類,立桿底部風壓高度變化系數:。風荷載體型系數:。立桿底部作用于腳手架上的水平風荷載標準值:風荷載設計值對立桿段產生的彎矩:計算組合風荷載時立桿段的軸向力設計值腳手架結構自重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本工程采用的鋼管長度規(guī)格與JGJ130-2001中附錄A表A-1計算依據出入較大(如本工程橫向水平桿長1.5m,而規(guī)范按2.2m計算,表中無步距鋼管重量(q):38.4N/m,縱向水平桿、立桿每根取6m長,每6直角扣件(q1):按每個主節(jié)點處三個,每個自重13.2N。對接扣件(q2):按每6m長鋼管一個,每個自重18.4N旋轉扣件(q3):按剪刀撐每個扣接點一個,每個自重14.6N。橫向水平桿:每個主節(jié)點一根,取1.5m單位輪廓面積上外排架主框架的重量:剪刀撐連續(xù)設置。設兩個10m桿交叉組成一個計算單元,共用長桿4根,每根10m斜桿用2根6m長桿搭接。每個搭接處用3個旋轉扣件,搭接長度為1m。兩個腳手架外排架每米立桿承受的結構自重為:構配件(腳手板、欄桿、擋腳手板、安全網)自重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施工荷載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組合風荷載時立桿段的軸向力設計值:計算不組合風荷載時立桿段的軸向力設計值立桿穩(wěn)定性驗算組合風荷載時:滿足要求。不組合風荷載時:滿足要求。6.6連墻件驗算扣件連接抗滑承載力驗算連墻件均勻布置,受風荷載作用最大的連墻件應在腳手架的最高部位,按高度30m處考慮,風壓高度變化系數:。連墻件水平方向沿每根框架柱設置,高度方向隔步設置,每根連墻件覆蓋面積為:連墻件的軸向力設計值:連墻桿與外架的連接應采用雙扣件,即連墻桿采用直角扣件與腳手架的內、外排立桿均應連接。連墻桿與墻體的連接應采用不少于兩只直角扣件扣牢。連墻桿穩(wěn)定性計算桿件兩端均采用直角扣件連于腳手架及附加在建筑物上的短鋼管上,因此連墻桿的計算長度可取腳手架距墻距離,即,長細比,根據此長細比查JGJ130-2001附錄C表C得穩(wěn)定系數:。滿足要求。6.7立桿地基承載力計算上部結構傳至基礎頂面的軸向力設計值為N=12.37kN。通長設置木墊板寬200mm,厚50mm,作用長度取0.9m,基礎底面積。地基承載力標準值按碎石土回填夯實取240kN/m地基承載力設計值:。立桿基礎底面的平均壓力:。滿足要求。

膠合板模板施工工藝本工藝標準適用于工業(yè)與民用建筑現(xiàn)澆混凝土框架(包括框架剪力墻)、剪力墻及筒體結構模板施工。1材料及主要機具:1.1鋼框木(竹)膠合板塊:長度為900、1200、1500、1800和2400mm;寬度為300、450、600和750mm。寬度為100、150和200mm的窄條,配以組合鋼模板。1.2定型鋼角模:陰角模150mm×150mm×900mm(1200、1500、1800mm);陽角模150×150×900mm(1200、1500、1800);可調陰角模250mm×250mm×900mm(1200、1500、1800mm)及可調T型調節(jié)模板,L型可調模板和連接角模等。1.3連接附件:U形卡、扣件、緊固螺栓、鉤頭螺栓、L型插銷、穿墻螺栓、防水穿墻拉桿螺栓、柱模定型箍。1.4支撐系統(tǒng):定型空腔龍骨(桁架梁)、碗扣立桿、橫桿、斜桿、雙可調早拆翼托、單可調早拆翼托、立桿墊座、立桿可調底座、模板側向支腿、木方。1.5脫模劑:水質隔離劑。1.6工具:鐵木榔頭、活動(套口)板子、水平尺、鋼卷尺、托線板、輕便爬梯、腳手板、吊車等。2作業(yè)條件:2.2.1模板設計:2.1.1確定所建工程的施工區(qū)、段劃分。根據工程結構的形式、特點及現(xiàn)場條件,合理確定模板工程施工的流水區(qū)段,以減少模板投入,增加周轉次數,均衡工序工程(鋼筋、模板、混凝土工序)的作業(yè)量。2.1.2確定結構模板平面施工總圖。在總圖中標志出各種構件的型號、位置、數量、尺寸、標高及相同或略加拼補即相同的構件的替代關系并編號,以減少配板的種類、數量和明確模板的替代流向與位置。2.1.3確定模板配板平面布置及支撐布置。根據總圖對梁、板、柱等尺寸及編號設計出配板圖,應標志出不同型號、尺寸單塊模板平面布置,縱橫龍骨規(guī)格、數量及排列尺寸;柱箍選用的形式及間距;支撐系統(tǒng)的豎向支撐、側向支撐、橫向拉接件的型號、間距。預制拼裝時,還應繪制標志出組裝定型的尺寸及其與周邊的關系。2.1.4繪圖與驗算:在進行模板配板布置及支撐系統(tǒng)布置的基礎上,要嚴格對其強度、剛度及穩(wěn)定性進行驗算,合格后要繪制全套模板設計圖,其中包括:模板平面布置配板圖,分塊圖、組裝圖、節(jié)點大樣圖、零件及非定型拼接件加工圖。2.1.5軸線、模板線(或模邊借線)放線完畢。水平控制標高引測到預留插筋或其它過渡引測點,并辦好預檢手續(xù)。2.2.2模板承墊底部,治模板內邊線用1∶2.2.3設置模板(保護層)定位基準,即在墻、柱主筋上距地面5~8cm2.2.42.2.52.2.52.2.52.2.52.2.5.4組裝完畢的模板,要按圖紙要求檢查其對角線、平整度、外型尺寸及緊固件數量是否有效、牢靠。并徐刷脫模劑,分規(guī)格存3.1柱模板安裝工藝:3.1.1單塊就位組拼工藝流程: 搭設安裝架子 → 第一層模板安裝就位 → 檢查對角線、垂直和位置 → 安裝柱箍 → 第二、三等層柱模板及柱箍安裝 → 安有梁口的柱模板 → 全面檢查校正 → 群體固定3.1.2.1單塊安裝柱模板施工要點:3.1.2回先將柱子第一層四面模板就位組拼好,每面帶一陰角?;蜻B接角模,用U形卡反正交替連接。3.1.2.2使模板四面按給定柱截面線就位,并使之垂直,對角線相等。3.1.2.3用定型柱套箍固定,楔板到位,銷鐵插牢。3.1.2.4以第一層樓板為基準,以同樣方法組拼第二、三層,直至到帶梁口柱模板。用U形卡對豎向、水平接縫反正交替連接。在適當高度進行支撐和拉結,以防傾倒。3.1.2.5對模板的軸線位移、垂直偏差、對角錢、扭向等全面校正,并安裝定型斜撐,或將一般拉桿和斜撐固定在預先埋在樓板中的鋼筋環(huán)上,每面設兩個拉(支)桿,與地面呈45°。以上述方法安裝一定流水段的模板。檢查安裝質量,最后進行群體的水平拉(支)桿及剪刀支桿的固定。3.1.2.6將柱根模板內清理干凈,封閉清理口。3.1.3單片預組拼柱模板工藝流程: 單片預組拼柱組拼 → 第一片柱模就位 → 第二片柱模就位用角模連接 → 安裝第三、四片柱模 → 檢查柱模對角線及位移并糾正 → 自下而上安裝柱箍并做斜撐 → 全面檢查安裝質量 → 群體柱模固定3.1.4單片在組拼模板安裝施工要點:3.1.4.1單片模板,一柱四片,每片帶一角模。組拼時相鄰兩塊板的每一孔都要用U形卡卡緊。大截面柱模設圓型龍骨時,用鉤頭螺栓外墊蝶形扣件與平板邊肋孔卡緊。設空腹方鋼龍骨時,用定型鋼卡與平面板邊脅長孔卡緊。模板組拼要按圖留設清掃口,組裝完畢要檢查模板的對角錢、平整度和外形尺寸,并編號、涂刷脫模劑、分規(guī)格堆放。3.1.4.2吊裝就位第一片模板,并設臨時支撐或用鉛絲與柱主筋綁扎臨時固定。3.1.4.3隨即吊裝第二片柱模,用陰角模(或連接角模)與第一塊柱模連接呈L形。并用U形卡卡緊模板邊肋與角模一翼,作好支撐或固定。3.1.4.4如上述完成第三、四片柱模的吊裝就位與連接,使之呈方桶型。3.1.4.5自下而上安裝柱套箍,要求同3.1.3.3,較正柱模軸線位移、垂直偏差、截面、對角錢。并做支撐,同3.1.3.5。3.1.4.6以上述方法安裝一定流水段柱模后,全面檢查安裝質量后,并做群體的水平拉(支)桿及剪力支桿的固定。3.1.5整體預組拼柱模板安裝工藝流程: 組拼整體柱模板并檢查 → 吊裝就位 → 安裝支撐 → 全面質量檢查 → 柱模群體固定3.1.6整體預組拼柱模板安裝施工要點:3.1.6.1吊裝前,先檢查整體預組拼的柱模板上下口的截面尺寸、對角線偏差,連接件、卡件、柱箍的數量及緊固程度。檢查柱筋是否有有礙柱模的套裝,并用鉛絲將柱頂筋先綁攏在一起,以利柱模從頂部套入。3.1.6.2當整體柱模安裝于基準面上,模板下口服線后,用四根斜撐或帶有花籃螺栓的纜風繩與柱頂四角連接,另一端錨于地面,校正其中心線、柱邊線、柱模桶體扭向及垂直后,支撐固定。當柱高超過6m時,不宜單根支撐,宜幾根柱同時支撐連成構架。3.1.6.3梁柱模板分兩次支設時,最上一層模板應保留不拆,以利于二次支梁柱模板的連接,與接槎通順。3.2墻模板安裝工藝:3.2.1墻模板單塊就位組拼安裝工藝流程: 組裝前檢查 → 安裝門窗口模板 → 安裝第一步模板(兩側) → 安裝內鋼楞 → 調整模板平直 → 調整模板平直 → 安裝第二步至頂部兩側模板 → 安裝內鋼楞調平直 →安裝穿墻螺栓 → 安裝外鋼楞 → 加斜撐并調模板平直 → 與柱、墻、樓板模板連接3.2.2墻模板單塊就位組拼安裝施工要點:3.2.2.1在安裝模板前,按位置線安裝門窗洞口模板,與墻體鋼筋固定,并安裝好預埋件或木磚等。3.2.2.2安裝模板宜采用墻兩側模板同時安裝。第一步模板邊安裝鎖定邊插入穿墻或對拉螺栓和套管,并將兩側模對準墻線使之穩(wěn)定,然后用鋼卡或碟形扣件與鉤頭螺栓固定于模板邊助上,調整兩側模的平直。3.2.2.3用同樣方法安裝其它若干步模板到墻頂部,內鋼楞外側安裝外鋼楞,并將其用方鋼卡或蝶形扣件與鉤頭螺栓和內鋼楞固定,穿墻螺栓由內外鋼楞中間插入,用螺母將蝶形扣件擰緊,使兩側模板成為一體。安裝斜撐,調整模板垂直,合格后,與墻、柱、樓板模板連接。3.2.2.4鉤頭螺栓、穿墻螺栓、對接螺栓等連接件都要連接牢靠,松緊力度一致。3.2.3預拼裝墻模板工藝流程: 安裝前檢查 → 安裝門窗口模板 → 一側墻模吊裝就位 → 安裝斜撐 → 插入穿墻螺栓及塑料套管 → 清掃墻內雜物 → 安裝就位另一側墻模板 → 安裝斜撐 → 穿墻螺栓穿過另一側墻模 → 調整模板位置 → 緊固穿墻螺栓 → 斜撐固定 → 與相鄰模板連接 3.2.4預拼裝墻模板安裝施工要點:3.2.4.1檢查墻模板安裝位置的定位基準面墻線及墻模板編號,符合圖紙后,安裝門窗口等模板及預埋件或木磚。3.2.4.2將一側預拼裝墻模板按位置線吊裝就位,安裝斜撐或使工具型斜撐調整至模板與地面呈75°,使其穩(wěn)定座落于基準面上。3.2.4.3安裝穿墻或對拉螺栓和支固塑料套管。要使螺栓桿端向上,套管套于螺桿上,清掃清模內雜物。3.2.4.4以同樣方法就位另一側墻模板,使穿墻螺栓穿過模板并在螺栓桿端戴上扣件和螺母,然后調整兩塊模板的位置和垂直,與此同時調整斜撐角度,合格后,固定斜撐,緊固全部穿墻螺栓的螺母。3.2.4.5模板安裝完畢后,全面檢查扣件、螺栓、斜撐是否緊固、穩(wěn)定,模板拼縫及下口是否嚴密。3.3梁模板安裝工藝:3.3.1梁模板單塊就位安裝工藝流程: 彈出梁軸線及水平線并復核 → 搭設梁模支架 → 安裝梁底楞或梁卡具 → 安裝梁底模板 → 梁底起拱 → 綁扎鋼筋 → 安裝側梁模 → 安裝另一側梁模 → 安裝上下鎖口楞、斜撐楞及腰楞和對拉螺栓 → 復核梁模尺寸、位置 → 與相鄰模板連固 3.3.2梁模板單塊就位安裝施工要點:3.3.2.1在柱子混凝土上彈出梁的軸線及水平線(梁底標高引測用),共復核。3.3.2.2安裝梁模支架之前,首層為土壤地面時應平整夯實,無論首層是土壤地面或樓板地面,在專用支柱下腳要鋪設通長腳手板,并且樓層間的上下支座應在一條直線上。支柱一般采用雙排(設計定),間距以60~100cm為宜。支柱上連固10cm×10cm木楞(或定型鋼楞)或梁卡具。支柱中間和下方加橫桿或斜桿,立桿加可調底座。3.3.2.3在支柱上調整預留梁底模板的厚度,符合設計要求后,拉線安裝梁底模板并找直,底模上應拼上連接角模。3.3.2.4在底模上綁扎鋼筋,經驗收合格后,清除雜物,安裝粱側模板,將兩側模板與底板連接角模用U形卡連接。用梁卡具或安裝上下鎖口楞及外豎楞,附以斜撐,其間距一般宜為75cm。當粱高超60cm時,需加腰楞,并穿對拉螺栓(或穿墻螺栓)加固。側梁模上口要拉線找直,用定型夾子固定。3.3.2.5復核檢查梁模尺寸,與相鄰梁柱模板連接固定。有樓板模板時,在梁上連接陰角模,與板模拼接固定。3.3.3梁模板單片預組合模板安裝工藝流程: 彈出梁軸線及水平線并做復核 → 搭設梁模支架 → 預組拼模板檢查 → 底模吊裝就位安裝 → 起拱 → 側模安裝 → 安裝側向支撐或梁夾固定 → 檢查梁口平直模板尺寸 → 卡梁口卡 → 與相鄰模板連固 3.3.4梁模板單片預組合模板安裝施工要點:檢查預組拼模板的尺寸、對角錢、平整度、鋼楞的連接、吊點的位置及梁的軸線及標高,符合設計要求后,先把梁底模吊裝就位于支架上,與支架連固并起拱。分別吊裝梁兩側模板,與底模連接。安裝側支撐固定,檢查梁模位置、尺寸無誤后,再將鋼筋骨架吊裝就位,或在梁模上綁扎入模就位??ㄉ狭荷峡诳?,與相鄰模板連固。其操作細節(jié)要點同單塊就位安裝工藝。3.3.5梁模整體預組合模板安裝工藝流程: 彈出梁軸線及水平線并做復核 → 搭設梁模支架 → 梁模整體吊裝就位 → 梁模與支架連固 → 復核梁模位置尺寸 → 側模斜撐固定 → 上梁目口3.3.6梁模整體預組合模板安裝施工要點:復核梁模標高及軸線,搭設雙排梁換支架。短向兩支柱間安裝木(鋼)楞。梁底模長向連固通長鋼(木)楞,以增加底模整體性,便于吊裝。復核預組合梁模的尺寸。連接件、鋼楞及吊點位置,進行試吊。吊運時,梁模上口加支撐,以增加整體剛度。吊裝就位,校正梁軸線、標高、梁模底兩邊長縱楞,與支架橫楞固定。梁側模用斜撐固定。3.4樓板模板安裝工藝:3.4.1樓板模板單塊就位安裝工藝流程: 搭設支架 → 安裝橫縱鋼(木)楞 → 調整樓板下皮標高及起拱 → 鋪設模板塊 → 檢查模板上皮標高、平整度3.4.2樓板模板單塊就位安裝工藝施工要點:3.4.2.1支架搭設前樓地面及支柱托腳的處理同3.2.2.1的有關內容。支架的支柱(可用早拆翼托支柱從邊垮一側開始,依次逐排安裝,同時安裝鋼(木)楞及橫拉桿,其間距按模板設計的規(guī)定。一般情況下支柱間距為80~120cm,鋼(木)楞間距為60~120cm,需要裝雙層鋼(木)楞時,上層鋼(木)楞間距一般為40~60cm。3.4.2.2支架搭設完畢后,要認真檢查板下鋼(木)楞與支柱連接及支架安裝的牢固與穩(wěn)定,根據給定的水平線,認真調節(jié)支模翼托的高度,將鋼(木)楞找平。3.4.2.3鋪設定型組合鋼框竹(木)模板塊:先用陰角模與墻模或梁模連接,然后向垮中鋪設平模。相鄰兩塊模板用U形卡滿安連接。U形卡緊方向應反正相間,并用一定數量的鉤頭螺栓(或按設計)與鋼楞連接。亦可用U形卡預組拼單元片模再鋪設,以減少仰面,在板面下作業(yè)。最后對于不夠整模數的模板和窄條縫,采用拼縫模或木方嵌補,但拼縫應嚴密。3.4.2.4平模鋪設完畢后,用靠尺、塞尺和水平儀檢查平整度與樓板底標高,并進行校正。4.1模板拆除的一般要點:4.1.1側模拆除:在混凝土強度能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損后,方可拆除。4.1.2底模及冬季施工模板的拆除,必須執(zhí)行《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5020402)的有關條款。作業(yè)班組必須進行拆模申請經技術部門批準后方可拆除。4.1.3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構件模板的拆除,除執(zhí)行4.1.2條的規(guī)定外,側模應在預應力張拉前拆除;底模應在結構構件建立預應力后拆除。4.1.4已拆除模板及支架的結構,在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等級后方允許承受全部使用荷載;當施工荷載所產生的效應比使用荷載的效應更不利時,必須經核算,加設臨時支撐。4.2模板拆除的一般要點:4.2.1拆裝模板的順序和方法,應按照配板設計的規(guī)定進行。若無設計規(guī)定時,應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不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部分的模板;自上而下,支架先拆側向支撐,后拆豎向支撐等原則。4.2.2模板工程作業(yè)組織,應遵循支模與拆模統(tǒng)由一個作業(yè)班組執(zhí)行作業(yè)。其好處是,支模就考慮拆模的方便與安全,拆模時,人員熟知情況,易找拆模關鍵點位,對拆模進度、安全、模板及配件的保護都有利。4.3樓板、梁模板拆除工藝:4.3.1工藝流程: 拆除支架部分水平拉桿和剪力撐 → 拆除梁連接件及側模板 → 下調樓板模板支柱頂翼托螺旋2~3m,使模下降 → 分段分片拆除樓板模板、鋼(木)楞及支柱 → 拆除梁底模板及支撐系統(tǒng) 4.3.2拆除工藝施工要點:4.3.2.1拆除支架部分水平拉桿和剪刀撐,以便作業(yè)。而后拆除梁與樓板模板的連接角模及梁側模板,以使兩相鄰模板斷連。4.3.2.2下調支柱頂翼托螺桿后,先拆鉤頭螺栓,以使鋼框竹編平模與鋼楞脫開。然后拆下U形卡和L形插銷,再用鋼釬輕輕撬動鋼框竹編模板,或用木錘輕擊,拆下第一塊,然后逐塊逐段拆除。切不可用鋼根或鐵錘猛擊亂撬。每塊竹編模板拆下時,或用人工托扶放于地上,或將支柱頂翼托螺桿再下調相等高度,在原有鋼楞上適量搭設腳手板,以托住拆下的模板。嚴禁使拆下的模板自由墜落于地面。4.3.2.3拆除梁底模板的方法大致與樓板模板相同。但拆除跨度較大的梁底模板時,應從跨中開始下調支柱頂翼托螺桿,然后向兩端逐根下調,再按4.3.2.2條要求做后續(xù)作業(yè)。拆除梁底摸支柱時,亦從跨中向兩端作業(yè)。4.4柱子模板拆除工藝:4.4.1分散拆除工藝流程: 拆除拉桿或斜撐 → 自上而下拆掉(穿柱螺栓)或柱箍 → 拆除豎楞,自上而下拆鋼框竹編模板 → 模板及配件運輸維護 4.4.2分片拆模工藝流程: 拆掉拉桿或斜撐 → 自上而下拆掉柱箍 → 拆掉柱連接角一側U形卡,分二片或四片拆離 → 吊運片模板4.4.3柱模拆除要點:4.4.3.1分散拆除柱模時,應自上而下、分層拆除。拆除第一層時,用木錘或帶橡皮墊的錘向外側輕擊模板上口,使之松動,脫離柱混凝土。依次拆下一層模板時,要輕擊模邊肋,切不可用撬根從柱角撬離。拆掉的模板及配件用滑板滑到地面或用繩子綁扎吊下。4.4.3.2分片拆除柱模板時,要從上口向外側輕擊和輕撬連接角模,使之松動。要適當加設臨時支撐或在柱上口留一個松動穿墻螺栓,以防整片柱模傾倒傷人。4.5墻模拆除工藝:4.5.1墻模分散拆除工藝流程: 拆除斜撐 → 自上而下拆掉穿墻螺栓及外楞 → 分層自上而下拆除內楞及竹編模板 → 模板及配件運輸及維護4.5.2墻模整體拆除工藝流程: 拆除穿墻螺栓 → 調節(jié)三角斜支腿絲框使底腳離開地面 → 拆除組拼大模板端接縫處連接窄條模板 → 敲擊組拼大模立楞上端,使之脫離墻體 → 用撬棍撬組拼大模底邊肋,使之全部脫離墻體 → 吊運組拼大模 4.5.3墻模拆除工藝施工要點:4.5.3.1分散拆除墻模的施工要點與柱模分散拆除相同。只是在拆各層單塊模板時,先拆墻兩端接縫窄條模板,然后再向墻中心方向逐塊拆除。4.5.3.2整拆墻體組拼大模板,在調節(jié)三角斜支腿絲杠使地腳離地時,以模板脫離墻體后與地面呈75°為宜。無工具型斜支腿時,拆掉斜撐后,拆除穿墻螺栓時,要留下最上排和中排的部分螺栓,使之松開但不退掉螺母和扣件,在模板撬離時,以防傾倒。5.1保證項目:模板及其支架必須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wěn)定性;其支承部分應有足夠的支承面積。如安裝在基土上,基土必須堅實,并有排水措施。對濕陷性黃土,必須有防水措施;對凍脹士,必須有防凍融措施。檢查方法:對照模板設計,現(xiàn)場觀察或尺量檢查。5.2基本項目5.2.1接縫寬度不得大于1.5mm。檢查方法:觀察和用楔形塞尺檢查。5.2.2模板表面清理干凈,并采取防止粘結措施。模板上粘漿和滿刷隔離劑的累計面積,墻板應不大于1000cm2;柱、梁應不大于400cm2。檢查方法:觀察和用尺量計算統(tǒng)計。5.3允許偏差項目,見表4-3。表4-3 允許偏差(mm) 單層、多層 高層框架 多層大模 高層大模 墻、梁、柱軸線位移 5 3 5 3 尺量檢查 標高 ±5 +2-5 ±5 ±5 用水準儀或拉線和尺量檢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