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復習十個虛詞課件_第1頁
高考復習十個虛詞課件_第2頁
高考復習十個虛詞課件_第3頁
高考復習十個虛詞課件_第4頁
高考復習十個虛詞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十個虛詞因為所以之于何其乃而十個虛詞因為所以之(一)介詞。

1.依照,根據(jù)。

①罔不因勢象形。(《核舟記》)②變法者因時而化。③善戰(zhàn)者因其勢而利導之。

2.依靠,憑借。

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過秦論》)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燭之武退秦師》)③又因厚幣(賄賂)用事者臣靳尚。(《屈原列傳》)

一、因(一)介詞。一、因3.趁著,趁此。

①不如因而厚遇之。(《鴻門宴》)②因擊沛公于坐。(《鴻門宴》)

4.通過,經(jīng)由。

①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鴻門宴》)

5.因為,由于。

①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諫太宗十思書》)

3.趁著,趁此。(二)連詞。

1.于是,就;因而。

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戰(zhàn)》)

2、因為因造玉清宮,伐山取材,方有人見之。

(三)名詞

原因,緣由,機緣。

于今無會因。(《孔雀東南飛》)(二)連詞。(三)動詞

1.根據(jù)

①故事因于世,而備適于事(《五蠹》)

2.沿襲,繼續(xù)。

①蒙故業(yè),因遺策。(《過秦論》)②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三)動詞1、名詞1)原因善因得善果,惡因得惡果2)機會,緣由,機緣

于今無會因1、連詞1)于是,就

因出己蟲,納比籠中2)因為,因此、因而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復習1、名詞1)原因善因得善果,惡因得惡果2)機會,緣由,機緣2、介詞善戰(zhàn)者因其勢而利導之1)依照,根據(jù)

2)依靠,憑借

我欲因之夢吳越3)趁著,趁此

不如因而厚遇之4)通過,經(jīng)由

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3、動詞因遺策

沿襲2、介詞善戰(zhàn)者因其勢而利導之1)依照,根據(jù)2)依靠,憑借因拔刀斫前奏案變法者因時而化高祖因之以成帝業(yè)因擊沛公于坐后因伐木,始見此山因秦宮室,據(jù)其府庫驢不勝怒,蹄之?;⒁蛳?計之因使唐雎使于秦練習于是根據(jù)依靠趁機因為沿襲于是因而因拔刀斫前奏案練習于是因

因()能授官,不以門第取人,且不因()舊制,此乃曹操成大業(yè)之因()。其常因()人不備,襲取之,如烏巢焚糧。此一役,動搖袁紹軍心,因()乘勢擊破之,成官渡大捷。此亦因()許攸之力而得,此正如因()枯木變?yōu)闃s木也。途經(jīng)紹墓,其尚因()眾人至前拜祭。其量非常人可比。因

因()能授官,不以門第取人,且不因()舊制,二、為1、動詞1)做,作,干可以為師2)治理

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3)變成,成為

禍,何遽不為福4)是

人在江湖皆為兄弟二、為1、動詞1)做,作,干可以為師2)治理為國者無使為積5)學習,研究

群臣為學,門子好辯6)以為;認為

為汝多智。7)作為,當作

斬木為兵,揭竿為旗8)有

頑童之為是心也。9)通“偽”,裝作

為善者,非善也5)學習,研究群臣為學,門子好辯6)以為;認為為汝多智。3)為了慎勿為婦死4)給,替

于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5)對,向。

不足為外人道也2、介詞1)被——引出動作行為的主動者身死國滅,為天下笑2)于,在——表示時間或處所今之時人,辭官而隱處為鄉(xiāng)邑之下。3)為了慎勿為婦死4)給,替于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5)3、連詞因為

非不賢也,為其不可得而法4、助詞句末語氣詞,表示疑問或反詰

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3、連詞因為非不賢也,為其不可得而法4、助詞句末語氣詞,1)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2)為之,則難者亦易矣3)子墨子解帶為城4)項燕為楚將5)竊為大王不取也6)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7)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8)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9)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10)為將者在外而不受君命11)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歟12)為君翻作《琵琶行》練習成為做作為是認為被語氣心理治理擔任為了替1)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練習成為為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贝藶椋ǎ┲晾恚敒椋ǎ┦廊搜灾?,切勿使之為()巫所惑。巫者,以詭為()業(yè),其所為()皆為利也。故為()其來也,即斥之以此理,彰其用心。為()天下除殘去穢,乃吾輩本分,何辭為()?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贝巳?、所1、名詞“所”假借為“處”。處所;地方成反復自念,得無教我獵蟲所耶?2、助詞1)與后面的動詞結(jié)合,構(gòu)成名詞性結(jié)構(gòu)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2)用作賓語提前的標志,多與“唯”字配合使用,相當于“是”臣唯命所試。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三、所1、名詞“所”假借為“處”。處所;地方成反復自念,得無3)與“為”呼應,構(gòu)成“為…所…”句式,表示被動。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4)與介詞“從”“由”“自”結(jié)合,組成所字結(jié)構(gòu),表示與動作有關的地方、原因、對象等是時以大中丞撫吳者為魏之私人,周公之逮所由使也。撫軍不忘所自,無何,宰以卓異聞。問帝崩所病,立者誰子,年幾歲。3)與“為”呼應,構(gòu)成“為…所…”句式,表示被動。為國者無使3、量詞用于地點、位置,相當于“處”“座”“幢”等離宮別館三十六所大約。用在數(shù)量詞后面,表示大概的數(shù)目父去里所,復還。4、不定數(shù)詞5)和介詞“以”組成“所以”這一短語,根據(jù)“以”的不同用法與具體語言環(huán)境,有不同的意思,解釋為“…的原因、方法、工具”此殆天所以資將軍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3、量詞用于地點、位置,相當于“處”“座”“幢”等離宮別館三1)某所,而母立于茲2)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3)故釋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為法。4)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5)巨是凡人,偏在遠郡,行將為人所并6)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7)百濟國西南海中有大島十五所8)從弟子女十人所。住所所結(jié)構(gòu)的方法的原因被所結(jié)構(gòu)座大約練習1)某所,而母立于茲住所練習所

“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藺相如此言,足使之為天下所()欽。以其所()居位,能如此,豈他人可及?察其言,觀其行,可見其所()言非偽飾耳。與之相伯仲者,信陵君也,其于眾人廣坐之中,不宜有所()過之時,前訪朱亥,其度豈常人哉?此二人皆所()以教人向上者也。

“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

】A.今金才已誅,次且取公,宜蚤為計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B.道塞,無所歸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C.平生不知死地乃在此今其智乃反不能及D.李密之降,關東地未有所屬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四、以1、介詞1)把,拿,用表示對事物的處置.必以長安君為質(zhì)愿以十五城請易璧。將以釁鐘。2)依,按,憑表示動作行為的憑借或前提。以大中丞撫吳者。以勇氣聞于諸侯四、以1、介詞1)把,拿,用表示對事物的處置.必以長安3)在,于表示行動的時間、處所或范圍賞以春夏而刑以秋冬2、動詞1)認為,以為老臣以媼為長安君計短也。4)按照、依照、依據(jù)余船以次俱進。貴以近知遠5)因為趙王豈以一璧之故欺秦邪?3)在,于表示行動的時間、處所或范圍賞以春夏而刑以秋冬22)任用

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

3、連詞(等于而)1)吾騎馬挾矢以助戰(zhàn)2)夫夷以近,則游者眾3)樊噲側(cè)其盾以撞。4)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2)任用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3、連詞(等于而)1)吾騎馬四、助詞1)用在單純方位詞或時間詞之前,表示時間、方位、數(shù)量、質(zhì)量、范圍之類的界限日觀以西峰受命以來,夙夜憂嘆2)作語助,起調(diào)整音節(jié)作用。

逆以煎我懷。四、助詞1)用在單純方位詞或時間詞之前,表示時間、方位、數(shù)量

(五)通假

1.通“已”,已經(jīng)。

①固以怪之矣。②日以盡矣。

2.通“已”,止。①無以,則王乎?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臣竊以為其人勇士虎視之,龐然大物也,以為神以為(五)通假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以為【以是】【是以】相當\'因此\',引出事理發(fā)展或推斷的結(jié)果。

①余是以記之,蓋嘆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鐘山記》)②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復返也(《信陵君竊符救趙》)

【有以】【無以】意思分別是“有什么辦法用來……”“沒有什么辦法用來……”

①項王未有以應,曰:“坐?!保ā而欓T宴》)②王語暴以好樂,暴未有以對也(《莊暴見孟子》)③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勸學》)④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陳情表》)【以是】【是以】相當\'因此\',引出事理發(fā)展或推斷的結(jié)果。此獨以跛之故,父子相保。留五百人鎮(zhèn)之,以斷洄曲及諸道橋梁屬予作文以記之余與四人擁火以入。

忽魂悸以魄動。何以為計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具告以事皆以美于徐公。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皆好辭而以賦見稱策之不以其道指從此以往十五都予趙以八月十三斬于市醫(y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然得而臘之以為餌。因為以便來修飾并列拿用把認為憑憑按照范圍在把…當作把…制成練習此獨以跛之故,父子相保。因為練習以

“秉燭夜游,良有以()也?!比粢裕ǎ┘好烙谂税?,則出無傷;否則,以()如吾之容現(xiàn)于當衢,則恐驚人。故自當以()書卷為伴,效“挾泰山以()超北?!敝溃健皳砘鹨裕ǎ┤肷钛ā敝?,醉“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之美,暢游書海以()極夫天地之樂,如此,以()帝位予我,亦棄之也,豈以()一冕之故而棄心神之逸?吾雖以()康熙六年至京師,然終未以()權貴交,以()上乃吾心之剖白,希汝能察之,故不必有“賢不見用,忠不見以()”之嘆。以

“秉燭夜游五、之1、動詞往,朝某方向走,到…去佯狂不知所之者2、代詞指示人或事物,相當于“他”“我”“你”“這個”“那個”等為之,則難者亦易矣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媼之送燕后也,持其踵為之泣五、之1、動詞往,朝某方向走,到…去佯狂不知所之者2、代詞指3、助詞1)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表示領屬關系或一般的修飾關系,解釋為“的”東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2)用于主謂結(jié)構(gòu)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3)作賓語前置的標志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4)作定語后置的標志

爪牙之利,筋骨之強5)調(diào)整音節(jié),無實義

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

3、助詞1)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表示領屬關系或一般的修飾關練習1)阿母得聞之,槌床便大怒2)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3)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4)王見之,曰:“牛何之?”5)然后驅(qū)而之善6)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7)何功之有哉?8)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9)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10)石之鏗然有聲者這些話的/兵器的代詞/往向這些賓前置我主謂之定后置練習1)阿母得聞之,槌床便大怒這些話之

一僧欲之()南海,詢于唐僧,唐僧不之()應。久之(),此僧以簞食瓢飲之()助至南海,夸之()于唐僧:“此何難之()有?”唐僧曰:“汝之()百折不撓,實可欽佩。然汝之()言亦過矣,君將驕而笑之()乎?”

一僧欲之()南海,詢于唐僧,唐僧不之六、于1、介詞1)擇師而教之,于其身也,則恥師焉2)乃設九賓禮于庭3)燕王欲結(jié)于君4)從徑道亡,歸璧于趙5)青,取之于藍6)苛政猛于虎也7)君幸于趙王8)事急矣,請求救于孫將軍對在和到從比被向六、于1、介詞1)擇師而教之,于其身也,則恥師焉對在和到從【于是】

1.相當于“于+此”,在這時,在這種情況下,對此,從此,因此。例:

①于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在這時)

②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這種情況下)(《捕蛇者說》)③于是余有嘆焉。(對此)(《游褒禪山記》)④遂墨以葬文公,晉于是始墨。(從此)【于是】

1.相當于“于+此”,在這時,在這種情況下2.連詞,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關系,與現(xiàn)代漢語“于是”相同。例:①于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缻。(《廉頗藺相如列傳》)②吳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厲聲以呵,則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記》)③于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質(zhì)于齊。(《觸龍說趙太后》)【見……于】表示被動。①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秋水》)②今是溪獨見辱于愚,何哉?(《愚溪詩序》)2.連詞,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關系,與現(xiàn)代漢語“于是”相同。1)貧者語于富者曰2)莫若遣腹心自結(jié)于東,以共濟世業(yè)3)指通豫南,達于漢陰4)墨子聞之,起于魯5)于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悔6)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7)故內(nèi)惑于鄭袖,外欺于張儀8)不拘于時,學于余9)我以天下之利盡歸于己。對和到從在…方面從/比被受/向給練習1)貧者語于富者曰對練習于

“黃鳥于()飛,差池其羽”,何其美也。然于()吾等,則久別矣。自十年前偶見之,于()今已十載,未睹其姿。今造林還草,生態(tài)漸復,黃鳥復見,其鳴之美則倍于()昔。吾鄉(xiāng)之美已聞于()四方。于是吾等暢飲抒懷,陶然醉于()是,不亦樂乎?

“黃鳥于()飛,差池其羽”,何其美也。然于(七、何1、疑問代詞1)什么子何恃而往?2)怎么樣如土石何?3)哪里,什么地方笑問客從何處來。4)誰

不知何氏之女。5)哪樣,哪點何有于我哉?七、何1、疑問代詞1)什么子何恃而往?2)怎么樣如土石何?32、動詞問,盤問,詰問陳利兵而誰何。3、副詞甚;多么水何澹澹。4、語氣詞隱隱何甸甸。啊2、動詞問,盤問,詰問陳利兵而誰何。3、副詞甚;多么水何澹澹1)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托于趙?2)如太行、王屋何?3)豫州今欲何至?4)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國!5)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者二者之為,何哉?6)徐公何能及君也?練習什么怎么樣哪里多么什么原因怎么1)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托于趙?練習什么何

“徐公何()能及君也”本謬也,懂其理者,何()可勝道也哉?然其妻如此言者,何()也?其所據(jù)何()為?原其理,當為愛之深也。可見,情之誤,何()其大也!然何()人能忘情耶?何()以除此弊,望君以良策教我,何()如?何

“徐公何()能及君也”本謬也,懂其理者,何(八、其1、名詞通“諅”,周年、滿一年喪:父母三年,妻、后子三年,父、叔父、弟兄、庶子其,戚、族人五月。2、代詞1)人稱代詞你、我、他(她)、它、你們、我們、他們等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避其銳氣,擊其惰歸八、其1、名詞通“諅”,周年、滿一年喪:父母三年,妻、后子三你的,我的、他的等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他日歸,則有饋其兄生鵝者2)指示代詞其日牛馬嘶,新婦入青廬這樣,如此不乏其人果其然也。根據(jù)情況所指的、提到的或認為的那個[人、物、意思或時間]你的,我的、他的等鳥之將死,其鳴也哀2)指示代詞其日牛馬嘶三、副詞1)表推測語氣:也許;大概王好樂,則國其庶幾乎2)表示祈使:當、可、還

吾其還也3)表示詰問。通“豈”,難道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4)將,將要今殷其淪喪。5)極,甚開地數(shù)千里,此其大功也。三、副詞1)表推測語氣:也許;大概王好樂,則國其庶幾乎2)表四、連詞還是。表選擇其真無馬耶,其真不知馬耶。五、助詞1)附著于形容詞前、后,起加強形容的作用北風其涼,雨雪其雰。2)句中助詞,無義,只增加一個音節(jié)雖僻遠其何傷四、連詞還是。表選擇其真無馬耶,其真不知馬耶。五、助詞1)附練習1)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2)吾有卿之名,而無其實3)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4)亦各言其志也5)妻跪問其故。6)且行千里,其誰不知7)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8)不嫁義郎體,其往欲何云?9)此其患不見於今,而將見於他日。10)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吾其還也。11)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12)其若是,孰能御之?他們的它的其中的自己的代事難道那個那這種還是大概如果練習1)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他們的其人言,藺相如徒以其()口舌之功垂于竹帛,以吾觀之,則非徒口舌耳。相如觀秦王無意償趙城,則卻立睨柱,秦王恐其()破璧,遂許之齋戒,因得以完璧歸趙,其()僅口舌哉?若與庸人議之,其()必曰:“吾其()予之?!毖筛胰绱??

歸國,將相失和。途遇廉頗,即轉(zhuǎn)退避,當其()時,何人能如此?門客詢以因,相如則言:“先國家之爭而后私仇?!庇^古今英杰之所為,其皆出于此乎?

故吾以為,汝其()勿以他人之言為訓。且吾意相如之才,罕有其()匹,古今英杰僅其()一二。其()是耶,其()非耶?其()若是,則雖見霰雪紛其()無垠,亦無恨矣,吾亦無有“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之憾了。其人言,藺相如徒以其()口舌之功垂于竹帛,以吾觀之,九、乃1、代詞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2)他的1)你、你的乃心在咸陽。1)是、就是,用在判斷句中,起確認作用,可譯為\'是\'\'就是\'等。①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赤壁之戰(zhàn)》)②嬴乃夷門抱關者也。《信陵君竊符救趙》③無傷也,是乃仁術也,見牛未見羊也(《齊桓晉文之事》)2、副詞九、乃1、代詞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2)他的1)你、2)剛剛,才,表示事情發(fā)生得晚或結(jié)束得晚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3)只,僅僅唯虛心乃能進步4)竟,竟然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何怪也!5)于是;就乃令張儀佯去秦,厚幣委質(zhì)事楚。3、連詞可是,然而乃一路奇景,不覺引余獨往。2)剛剛,才,表示事情發(fā)生得晚或結(jié)束得晚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1)陳涉乃立為王號為張楚。2)設九賓于廷,臣乃敢上璧。3)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強步。4)視之,乃龐德也5)問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漢6)爾其無忘乃父之志7)零落難堪,似成棄物;乃摘而藏之,又備經(jīng)年裹物之用。練習于是才卻就是竟然你的可是1)陳涉乃立為王號為張楚。練習于是乃

嘗聞放翁志節(jié),畢現(xiàn)《示兒》,乃()讀之。至“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一句,大為感佩,其真乃()忠貞之士也!然亦有人不齒,乃()曰:“此徒沽名耳?!北娙速|(zhì)之以理,其辭窮,乃()不得已而謝。

嘗聞放翁志節(jié),畢現(xiàn)《示兒》,乃()讀之。至“十、而1.連詞從古沿用下來的連詞,可連接詞、短語和分句,表示多種關系.1)永州之野產(chǎn)異蛇,黑質(zhì)而白章。2)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3)余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fā)于水上。4)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5)諸君而有意;瞻余馬首可也。6)吾恂恂而起。7)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十、而1.連詞從古沿用下來的連詞,可連接詞、短語和分句,表2、代詞余知而無罪也。而翁歸,自與汝復算耳。1)同“爾”,你;你的2)這樣,此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3、助詞1)與“上”、“下”、“前”、“后”、“來”、“往”連用,相當于“以”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2、代詞余知而無罪也。1)同“爾”,你;你的2)這樣,此同是2)用于句中,表示反問語氣,相當于“難道”,“豈”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3)用于句末,相當于“耳”,“哪”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4、動詞(三)通“如”:好像,如同。溺死者千有余人,軍驚而壞都舍。2)用于句中,表示反問語氣,相當于“難道”,“豈”為仁由己,【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語氣助詞,相當于“罷了”。

①未幾而搖頭頓足者,得數(shù)十人而已。(《虎丘記》)②聞道有先后,術業(yè)有專攻,如是而已。(《師說》)③我決起而飛,槍榆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遙游》)【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盡瘁,死而后已。②三月而后成?!径选糠旁诰淠?,表示限止的語氣助詞,相當于“罷了”?!径径鴽r】即“何況”,用反問的語氣表示更進一層的意思。

①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诩冀?jīng)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③臣雖下愚,知其不可,而況于明哲乎(《諫太宗十思疏》)【既而】不久,一會兒。①既而以吳民之亂請于朝,按誅五人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為悲,搶呼欲絕③既而將訴于舅姑,舅姑愛其子,不能御【而況】即“何況”,用反問的語氣表示更進一層的意思?!炯榷?)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2)掩口胡盧而笑。3)人而無信,不知其可。4)蟹六跪而二螯5)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6)若欲死而父。7)如是而已。8)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9)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練習轉(zhuǎn)折修飾假設并列承接你的罷了何況遞進1)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練習轉(zhuǎn)折而兵者,危道也。須戮力而()同心,切勿如蟹六跪而()二螯,否則,何以勝?故馮婉貞曰:“諸君而()有意,瞻予馬首可也。”馮氏雖小,然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更勝其父。婉貞博學而()日參省乎己,非只效書生終日而()思也。三思而()后行,故有抗敵之大捷。非而()所謂小女子也,乃巾幗英杰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