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東莞市2022-2023學年高三上學期期末生物變式題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d05acbe93f984270d645adf91714a6b/ad05acbe93f984270d645adf91714a6b1.gif)
![廣東省東莞市2022-2023學年高三上學期期末生物變式題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d05acbe93f984270d645adf91714a6b/ad05acbe93f984270d645adf91714a6b2.gif)
![廣東省東莞市2022-2023學年高三上學期期末生物變式題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d05acbe93f984270d645adf91714a6b/ad05acbe93f984270d645adf91714a6b3.gif)
![廣東省東莞市2022-2023學年高三上學期期末生物變式題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d05acbe93f984270d645adf91714a6b/ad05acbe93f984270d645adf91714a6b4.gif)
![廣東省東莞市2022-2023學年高三上學期期末生物變式題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d05acbe93f984270d645adf91714a6b/ad05acbe93f984270d645adf91714a6b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廣東省東莞市2022-2023學年高三上學期期末生物變式題【原卷1題】知識點保護生物多樣性及可持續(xù)發(fā)展,生物多樣性及其價值【正確答案】C【試題解析】【分析】生物圈內所有的植物、動物和微生物等,它們所擁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種各樣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共同構成了生物多樣性。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包括就地保護和易地保護兩大類。生物多樣性包括基因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tài)系統(tǒng)多樣性.生物多樣性的價值包括直接價值、間接價值、潛在價值,間接價值是生態(tài)價值;直接價值包括食用價值、藥用價值、美學價值、研究價值等;潛在價值是目前不清楚的價值。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體現(xiàn)在調節(jié)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功能方面,如濕地可以蓄洪防旱、凈化水質、調節(jié)氣候等【詳解】A、一般來說,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組分越多,食物網(wǎng)越復雜,其自我調節(jié)能力就越強,抵抗力穩(wěn)定性就越高,獼猴的出現(xiàn)增加了生物多樣性,有利于森林公園穩(wěn)定性的提升,A錯誤;B、就地保護是指在原地對被保護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或物種建立自然保護區(qū)以及國家公園等,是對生物多樣性最有效的保護,B錯誤;C、直接價值包括食用價值、藥用價值、美學價值、研究價值等,獼猴吸引市民前來觀賞體現(xiàn)了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C正確;D、變異是不定向的,公園生物多樣性的增加不是生活在其中的生物產生適應性變異的結果,而更多的是生物遷入的結果,D錯誤。故選C。
1-1(基礎)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中提出,推動綠色發(fā)展,保護生物多樣性,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若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可以實現(xiàn)對能量的循環(huán)利用,從而大大提高能量的利用率B.應大力引進外來物種,增加物種多樣性來提高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C.為了追求人與自然協(xié)調一致,應禁止開發(fā)和利用自然資源D.長江“十年禁漁”的措施體現(xiàn)了就地保護是對生物多樣性的最有效保護【正確答案】D1-2(基礎)城市橋體綠化能利用有限空間提高綠化覆蓋率,改善環(huán)境。園林工程師通常選用喜陽、吸塵降噪的植物如月季種植在橋面,選用耐陰植物如八角金盤種植在橋底。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不同的城市橋體綠化,其物種的組成不一定相同D.城市橋體綠化能美化城市景觀,體現(xiàn)了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正確答案】D1-3(鞏固)科學家通過對化石資料的研究發(fā)現(xiàn),在過去的地質年代里,一共發(fā)生五次大滅絕。第六次大滅絕開始于三萬年前,持續(xù)到現(xiàn)在。主要原因是地球人口的增長、人類對動物的捕殺和人類活動造成的生境喪失。下列有關描述錯誤的是()A.人類活動總是使生物群落朝著物種豐富度降低、群落結構簡單的方向發(fā)展B.化石是研究生物進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證據(jù)C.人類活動對野生物種生存環(huán)境的破壞,主要表現(xiàn)為使得某些物種的棲息地喪失和碎片化【正確答案】A1-4(鞏固)某濕地生態(tài)恢復工程通過在河道至河岸道路種植不同植被等措施,改善了濕地水質,美化了濕地景觀。下列說法錯誤的是()B.該濕地生態(tài)恢復過程中主要選用本地物種,其遵循的原理是協(xié)調原理C.該濕地可以蓄洪防旱、凈化水質,體現(xiàn)了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直接價值【正確答案】C1-5(鞏固)近日的龍虎山,秋色斑斕。龍虎山動植物資源豐富,龍虎山屬中亞熱帶溫暖濕潤季風氣候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優(yōu)越,瀘溪河的清澈,獨有的靈氣也吸引了大批生物來此過冬。國際瀕危物種-中華秋沙鴨,今年10月20日它們如約而至,這已經(jīng)是它們連續(xù)第16年到龍虎山過冬了。下列有關龍虎山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敘述,錯誤的是()A.龍虎山旅游區(qū)植樹造林,可以提高生物群落對環(huán)境中二氧化碳的吸收,緩解溫室效應B.鳥類回歸是生態(tài)改善的標志,調查中華秋沙鴨種群密度時,可采用標志重捕法C.龍虎山旅游資源豐富,說明龍虎山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直接價值遠大于間接價值D.龍虎山生態(tài)系統(tǒng)需要不斷得到來自系統(tǒng)外的能量補充,以便維持其正常功能【正確答案】C1-6(提升)冬奧會作為一項國際大型體育賽事,競賽場館、道路等設施的建設,大規(guī)模的人員聚集等,都會對環(huán)境造成一定壓力。為此,北京2022年冬奧會通過建立動植物監(jiān)測系統(tǒng)、動物救助中心、低碳交通保障體系、垃圾回收利用體系等多項舉措,兌現(xiàn)了“綠色辦奧”的莊嚴承諾,成為歷史上首個實現(xiàn)“碳中和”的冬奧會。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冬奧會設計遵循循環(huán)、協(xié)調、整體等生態(tài)學原理【正確答案】B1-7(提升)科研人員設計了一種立體生態(tài)浮床用于水體水質提升、黑臭水體凈化和水體景觀修復,浮床分水生植物層和深度處理層。上層污水進入水生植物層,水生植物和藻類同時利用水生植物吸收水中N、P營養(yǎng)元素。深度處理層從外到內分為A、B和C處理區(qū),下層污水依次進入A、B和C處理區(qū),A處理區(qū)通過廢棄軟殼(主要為雞蛋殼)富集微生物及微小動物并吸附Р元素,B處理區(qū)通過水生動物消化作用將難降解性污染物分解或者轉化,C處理區(qū)通過人工介質(主要為聚乙烯和滌綸絲)富集微生物,去除水中污染物。下列有關該生態(tài)浮床設計目的及用途說法不正確的是()A.生態(tài)浮床具有凈化水質和美化環(huán)境的作用,體現(xiàn)了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和間接價值B.利用該浮床進行水體景觀修復過程中,物種豐富度增加,營養(yǎng)結構更復雜,使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增強C.利用該生態(tài)浮床可以對重金屬含量較高的水體提升水質時,同時浮床中的水生植物還可以用于制作家畜飼料D.通過風機轉動給浮床提供氧氣,更有利于水體的凈化,其原因是對浮床提供氧氣,可以增強水生植物根部的有氧呼吸,促進對無機鹽離子吸收【正確答案】C【原卷2題】知識點細胞器之間的協(xié)調配合【正確答案】D【試題解析】【分析】分泌蛋白的合成與分泌過程:附著在內質網(wǎng)上的核糖體合成蛋白質→內質網(wǎng)進行粗加工→內質網(wǎng)“出芽”形成囊泡→高爾基體進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質→高爾基體“出芽”形成囊泡→細胞膜,整個過程還需要線粒體提供能量。在細胞內,許多由膜構成的囊泡就像深海中的潛艇,在細胞中穿梭往來,繁忙地運輸著“貨物”,而高爾基體在其中起著重要的交通樞紐作用。【詳解】A、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的過程中,3H標記的亮氨酸可先進入游離核糖體,參與脫水縮合過程,在信號肽的引導下進入內質網(wǎng),A正確;B、3H標記的亮氨酸可參與膜蛋白的合成,故帶有放射性標記的物質有可能出現(xiàn)在細胞膜上,B正確;C、在囊泡運輸過程中,需要能量,線粒體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細胞中產生能量最主要的場所,故需要線粒體提供能量,C正確;D、在囊泡運輸過程中,高爾基體起重要交通樞紐作用,D錯誤。故選D。2-1(基礎)分子伴侶是幫助其他蛋白質裝配、轉運、降解,但自身不成為最后功能結構中的組分的一類蛋白質。有些分子伴侶可以先與ATP分子結合,然后介導蛋白質定向進入細胞核、細胞器、細胞膜,也可以介導噬菌體蛋白的正確組裝。通過囊泡運輸?shù)牡鞍踪|一般沒有分子伴侶。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分子伴侶是廣泛存在于真核細胞中的蛋白質,原核細胞沒有【正確答案】B2-2(基礎)缺氧時會導致粗面內質網(wǎng)腔內出現(xiàn)錯誤折疊蛋白和未折疊蛋白聚集等現(xiàn)象,稱為內質網(wǎng)應激。腫瘤細胞有保護機制可在內質網(wǎng)中促進未折疊蛋白的正常折疊并轉運,以維持腫瘤細胞的存活和轉移。下列敘述錯誤的是()【正確答案】C2-3(鞏固)蛋白質分選是依靠蛋白質自身信號序列,從蛋白質合成部位轉運到發(fā)揮功能部位的過程,可分為兩條途徑:一是在游離核糖體上完成肽鏈合成后轉運至葉綠體及細胞核,或成為細胞質基質和細胞骨架的成分,稱為翻譯后轉運;二是在游離核糖體上起始之后由信號肽引導邊合成邊轉入內質網(wǎng)中,再經(jīng)一系列加工運至溶酶體、細胞膜或分泌到細胞外,稱為共翻譯轉運。下圖為共翻譯轉運的部分過程示意圖,其中SRP是能識別新生肽上信號序列的復合體。下列相關分析不正確的是()A.胰島素、血漿蛋白等物質的合成都屬于共翻譯轉運途徑B.用3H標記亮氨酸的羧基可確定某種蛋白質的分選途徑D.細胞中轉運方向不同的蛋白質,其自身信號序列中的氨基酸序列不同【正確答案】B2-4(鞏固)在細胞中存在多種“泡”,功能多種多樣,對細胞的生命活動至關重要。圖甲表示囊泡運輸物質的過程,圖乙是圖甲的局部放大。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性激素的受體是膜蛋白的一種,通過圖乙方式的囊泡運輸產生B.結構⑤可以消化自身衰老的線粒體,完成此過程與結構③無關C.囊泡運輸?shù)倪^程需要多種信號分子參與,但與細胞骨架無關D.囊泡運輸不僅可以運輸?shù)鞍踪|,還可以運輸磷脂和膽固醇【正確答案】D2-5(鞏固)外泌體是一種由活體細胞通過胞吐方式釋放的小囊泡,具有細胞通訊作用,在神經(jīng)系統(tǒng)退行性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外泌體的釋放過程:首先,細胞膜內化形成胞內體,胞內體聚集形成多泡體(),與親本細胞膜融合,通過胞吐作用將外泌體排出細胞。多種因素通過不同途徑影響外泌體釋放,小GTP酶蛋白通過影響膜與細胞膜的融合促進外泌體分泌。下列有關外泌體的說法錯誤的是()B.膜與細胞膜的融合需要蛋白質的參與【正確答案】C2-6(提升)內質網(wǎng)的結構是隔離于細胞質基質的三維管道系統(tǒng),在內質網(wǎng)中加工的蛋白質可以分為運出蛋白和駐留蛋白,KDEL序列是位于蛋白質C端的四肽序列,凡是含此序列的蛋白質都會被滯留在內質網(wǎng)中、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圖中的運出蛋白在核糖體上合成,經(jīng)內質網(wǎng)的初步加工后出芽形成COPⅡ小泡運往高爾基體進行加工、分類及包裝B.KDEL受體蛋白與內質網(wǎng)駐留蛋白結合后可能參與其他分泌蛋白的折疊、組裝、加工C.若駐留蛋白被錯誤的分泌并運輸?shù)礁郀柣w上,無須識別也可被COPI小泡重新回收回內質網(wǎng)中【正確答案】C2-7(提升)研究發(fā)現(xiàn),蛋白質在內質網(wǎng)中進行加工時,錯誤折疊的蛋白質會與內質網(wǎng)中的伴侶蛋白結合而被“扣留”,正確折疊后方可離開,過程如下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C.若蛋白A是抗體,則還需高爾基體對其進一步加工D.伴侶蛋白mRNA可運出細胞核,而伴侶蛋白基因不能運出細胞核【正確答案】B【原卷3題】知識點生物膜結構的探索歷程【正確答案】B【試題解析】【分析】有關生物膜結構的探索歷程:①19世紀末,歐文頓發(fā)現(xiàn)凡是可以溶于脂質的物質,比不能溶于脂質的物質更容易通過細胞膜進入細胞,于是他提出:膜是由脂質組成的。②1925年,兩位荷蘭科學家通過對脂質進行提取和測定得出結論:細胞膜中的脂質分子必然排列為連續(xù)的兩層。③1959年,羅伯特森根據(jù)電鏡下看到的細胞膜清晰的暗-亮-暗三層結構,結合其他科學家的工作提出蛋白質-脂質-蛋白質三層結構模型。流動鑲嵌模型指出,蛋白質分子有的鑲在磷脂雙分子層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雙分子層中,有的橫跨整個磷脂雙分子層。④1970年,科學家通過熒光標記的小鼠細胞和人細胞的融合實驗,證明細胞膜具有流動性。⑤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為流動鑲嵌模型大多數(shù)人所接受。【詳解】A、1895年歐文頓發(fā)現(xiàn)凡是可以溶于脂質的物質,比不能溶于脂質的物質更容易通過細胞膜進入細胞,據(jù)此推理提出了細胞膜是由脂質組成的,A錯誤;B、1925年,戈特和格倫德爾通過實驗,用丙酮從人的紅細胞中提取脂質,在空氣--水界面上鋪展成單分子層,測得單分子層的面積恰好是紅細胞表面積的2倍。這一結果表明:細胞膜中脂質分子必然排列成兩層,B正確;C、1959年羅伯特森根據(jù)電鏡下看到的細胞膜清晰的暗-亮-暗三層結構,結合其他科學家的工作提出蛋白質-脂質-蛋白質三層結構,C錯誤;D、1970年科學家用熒光染料標記的方法,通過人鼠細胞融合實驗,證明了細胞膜具有流動性,D錯誤。故選B。3-1(基礎)科學家們列細胞膜成分和結構的探索經(jīng)歷了漫長的歷程,下列結論或假說錯誤的是()A.歐文頓通過對膜成分的提取和化學分析,提出膜是由脂質組成的B.提取人紅細胞的脂質鋪展成單分子層是其表面積的2倍,說明細胞膜中的磷脂分子排列為連續(xù)的兩層C.通過發(fā)現(xiàn)細胞表面張力明顯低于油—水界面的表面張力,推測細胞膜中還附有蛋白質D.羅伯特森在電鏡下看到細胞膜是清晰的暗—亮—暗結構,認為細胞膜由蛋白質—脂質—蛋白質三層結構構成【正確答案】A3-2(基礎)細胞膜作為系統(tǒng)的邊界,對其成分的探索很多科學家做出了非常突出的貢獻。下列與細胞膜有關的敘述錯誤的是()A.細胞膜和DNA分子共有的元素有C、H、O、N、PC.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在空氣—水界面上鋪成單層的面積是其細胞表面積的2倍【正確答案】D3-3(鞏固)如圖,科學家用綠色熒光物質和紅色熒光物質分別標記小鼠細胞表面蛋白質和人細胞表面蛋白質,將人鼠細胞融合,融合后用激光照射淬滅(漂白)膜上部分熒光,一段時間后熒光區(qū)域恢復。敘述正確的是()A.該實驗也可以采用同位素標記法標記人、鼠細胞【正確答案】D3-4(鞏固)下列關于細胞膜的成分和結構的探索的敘述,正確的是()B.丹尼利和戴維森發(fā)現(xiàn)細胞的表面張力明顯低于油一水界面的表面張力,由此推測細胞膜除含脂質分子外,可能還附有蛋白質C.人一鼠細胞的融合實驗運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法,證明了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D.羅伯特森在電鏡下看到了細胞膜清晰的暗一亮一暗的三層結構,提出所有的生物膜都是由脂質一蛋白質一脂質三層結構構成的【正確答案】B3-5(鞏固)對細胞膜成分和結構的探索經(jīng)歷了漫長的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19世紀末,歐文頓通過對紅細胞細胞膜化學成分的分析,得出細胞膜的成分是脂質和蛋白質B.1925年,戈特和格倫德爾用丙酮提取雞紅細胞的脂質,在空氣一水界面上鋪成單層,測得單層分子的面積是其紅細胞表面積的兩倍C.丹尼利和戴維森發(fā)現(xiàn),細胞的表面張力明顯低于油一水界面的表面張力,由此推測細胞膜除含脂質分子外,可能還附有蛋白質D.羅伯特森用光學顯微鏡觀察到了細胞膜暗一亮一暗的三層結構,提出所有的細胞膜都是由脂質一蛋白質一脂質三層結構構成【正確答案】C3-6(提升)熒光漂白恢復技術在細胞生物學中具有重要的應用,包括三個步驟:綠色熒光染料與膜上的蛋白質結合,細胞膜上呈現(xiàn)一定強度的綠色;激光照射猝滅(漂白)膜上部分綠色熒光;檢測猝滅部位熒光再現(xiàn)速率,實驗過程如下圖甲,結果如下圖乙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該技術說明細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有力反駁了羅伯特森的模型假說B.理論分析,若漂白區(qū)域恢復足夠長的時間,則熒光強度F2與F1不相等C.改變實驗溫度,漂白區(qū)域的熒光強度恢復到F2的時間將延長D.用綠色熒光染料與膜上的磷脂結合開展實驗,猝滅部位熒光也會再現(xiàn)【正確答案】C3-7(提升)圖1是用不同的熒光染料標記人和小鼠細胞表面的抗原(HLA抗原和H—2抗原均為蛋白質)進行融合實驗:圖2是科學家對哺乳動物紅細胞的細胞膜上不同種類的磷脂(SM、PC、PS、PE、PI、CI)進行研究的結果。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圖1結果不支持羅伯特森提出的膜的靜態(tài)結構模型B.圖1中溫度通過影響蛋白質的運動速率而影響兩種抗原均勻分布所需時間【正確答案】D【原卷4題】知識點ATP與ADP的相互轉化,有氧呼吸過程【正確答案】B【試題解析】【分析】椰酵假單胞桿菌是原核生物,沒有線粒體,只能通過細胞質基質產生ATP,原核生物沒有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只有擬核;原核生物除了支原體都具有細胞壁,成分主要是肽聚糖;原核生物具有細胞膜、細胞質和核糖體;原核生物遺傳物質是DNA,DNA為環(huán)狀裸露的,不構成染色體?!驹斀狻緼、椰酵假單胞桿菌是原核生物,ATP產生于細胞質基質,人體細胞產生ATP的場所是線粒體和細胞質基質,二者存在差異,A正確;B、ANT影響細胞質基質中ATP的消耗,影響ADP的生成,間接影響ATP的產生,B錯誤;C、米酵菌酸中毒后,線粒體中的ATP不能進入細胞質基質,會引起細胞供能不足,C正確;D、椰酵假單胞桿菌引起食物中毒多發(fā)生在夏季,與其適應高溫環(huán)境有關,高溫條件下繁殖更快,D正確。故選B。
4-1(基礎)DNP是一種細胞呼吸抑制劑,能抑制線粒體內ATP的合成,黑藻細胞內的Cl?濃度遠大于細胞外的,若用DNP處理黑藻細胞,結果將導致黑藻細胞膜內外的Cl?濃度趨于相等。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經(jīng)DNP處理的黑藻細胞呼吸作用不能生成ATPB.黑藻細胞吸收外界Cl?的方式為協(xié)助擴散C.協(xié)助Cl?進出細胞膜的一定是同種載體蛋白D.協(xié)助Cl?進入細胞的載體蛋白轉運物質時構象會發(fā)生改變【正確答案】D4-2(基礎)2022年10月2日,中國女籃勇奪女籃世界杯亞軍。比賽過程中,運動員的肌肉細胞中進行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若呼吸底物均為葡萄糖,下列相關分析正確的是()A.比賽過程中,運動員肌肉細胞內丙酮酸產生并消耗于細胞質基質B.比賽過程中,運動員肌肉細胞釋放CO2的量明顯多于吸收O2的量C.比賽過程中,運動員消耗葡萄糖中的化學能大部分以熱能形式散失D.比賽結束后,運動員血漿pH將長時間明顯低于血漿正常pH范圍【正確答案】C4-3(鞏固)脂肪細胞分為白色脂肪細胞和褐色脂肪細胞。褐色脂肪細胞產熱是肌肉細胞產熱的5倍以上,褐色脂肪細胞內含有產熱蛋白,該蛋白可被游離的脂肪酸激活,游離脂肪酸的產生又受去甲腎上腺素的調節(jié)。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機體供能不足時,脂肪可大量轉化為糖類為機體供能B.機體去甲腎上腺素分泌減少時,白色脂肪細胞產熱減少D.產熱蛋白可能存在于褐色脂肪細胞的線粒體中,并與細胞呼吸有關【正確答案】D4-4(鞏固)氰化物有劇毒,人體微量攝入即有致命風險。實際上,氰化物廣泛存在于生物界,許多植物可合成氰化物。研究發(fā)現(xiàn),氰化物能夠抑制線粒體內膜上的細胞色素氧化酶(復合體Ⅳ,正常呼吸所需要的酶)活性,而對植物細胞的同在該膜上的交替氧化酶(AOX)活性無影響,使細胞在消耗等量呼吸底物的情況下比正常情況下產生更多的熱量,這種呼吸方式稱為抗氰呼吸。下列推測不合理的是()A.復合體Ⅳ和AOX參與催化NADH與氧氣結合的反應B.氰化物對復合體Ⅳ和AOX的活性影響不同,可知二者結構不同C.在消耗等量的底物情況下,抗氰呼吸產生的ATP不會減少D.AOX能夠提高植物細胞的抗氰能力,對植株在逆境生存有利【正確答案】C4-5(鞏固)呼吸作用的強度受多種因素的影響,通過控制這些因素可以改變呼吸作用強度,有利于生物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呼吸熵(RQ=CO2釋放量/O2吸收量)可作為描述細胞利用不同底物呼吸過程中O2供應情況的一種指標。圖甲、乙表示相關因素對呼吸作用的影響,圖丙表示某植物非綠色器官在不同氧分壓下的呼吸熵。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由甲圖可知,冬季適當升高室內溫度可以升高人體溫度,從而促進人體呼吸作用B.若乙圖D點開始只進行有氧呼吸,則D點后呼吸作用CO2釋放量和O2吸收量不一定相等C.據(jù)丙圖分析,c點以后呼吸作用的強度不再隨氧分壓的增大而變化D.綜上分析,種子萌發(fā)時應在溫度高,氧氣充足的條件下進行【正確答案】B4-6(提升)人線粒體呼吸鏈受損可導致代謝物X的積累,由此引發(fā)多種疾病。動物實驗發(fā)現(xiàn),給呼吸鏈受損小鼠注射適量的酶A和酶B溶液,可發(fā)生下圖所示的代謝反應,從而降低線粒體呼吸鏈受損導致的危害。據(jù)圖分析,以下說法錯誤的是()A.過程②,發(fā)生在細胞質基質,釋放少量的能量,產生少量的ATPB.呼吸鏈受損會導致有氧呼吸異常,代謝物X是乳酸C.過程④將代謝物X消耗,避免代謝產物的積累D.過程⑤中酶B為過氧化氫酶,催化H2O2分解,避免H2O2對細胞的毒害【正確答案】A4-7(提升)如圖所示,有氧呼吸第三階段,有機物中的電子經(jīng)蛋白復合體Ⅰ和Ⅱ、UQ(泛醌)、蛋白復合體Ⅲ和Ⅳ傳遞至O2生成H2O,電子傳遞過程中釋放的能量用于建立膜兩側H+濃度差,使能量轉換成H+電化學勢能,最終H+經(jīng)ATP合成酶運回時釋放能量,合成ATP。很多植物細胞中存在AOX(交替氧化酶)和UCP(線粒體解偶聯(lián)蛋白),前者可將電子直接傳遞給氧氣生成水,后者可將H+通過膜滲透回到線粒體基質中。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A.圖中所示生物膜為線粒體內膜,且甲側為線粒體基質側B.不消耗細胞內化學反應釋放的能量的是ATP合成酶、UCPC.耗氧量不變的情況下,AOX和UCP含量提高,ATP合成量會降低D.據(jù)信息推測,AOX和UCP的存在,可能提高了植物對寒冷環(huán)境的適應性【正確答案】A【原卷5題】知識點細胞的衰老,細胞癌變的原因及防治【正確答案】B【試題解析】【分析】1、細胞衰老的特征:(1)水分減少:細胞內水分減少,結果使細胞姜縮,體積變小,細胞新陳代謝速率減慢;(2)酶活性降低:細胞內多種酶的活性降低;(3)色素積累:細胞內的色素會隨著細胞衰老而逐漸累積,它們會妨礙細胞內物質的交流和傳遞,影響細胞正常的生理功能;(4)細胞內呼吸速度減慢,細胞核的體積增大,核膜內折,染色質收縮,染色加深;(5)細胞膜通透性功能改變,物質運輸功能降低。2、癌細胞的主要特征:(1)無限分裂增殖(2)形態(tài)結構變化(3)細胞物質改變:如癌細胞膜糖蛋白減少,細胞黏著性降低,易轉移擴散。癌細胞膜表面含腫瘤抗原,肝癌細胞含甲胎蛋白等?!驹斀狻緼、癌細胞的形成是原癌基因和抑制基因發(fā)生基因突變的結果,熱量限制可減少癌細胞的能量來源,從而延緩腫瘤生長,不能抑制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轉化,A錯誤;B、熱量限制是指在提供充分的營養(yǎng)成分情況下,限制每日攝取的總熱量。葡萄糖、氨基酸、維生素等都是細胞代謝所需物質,B正確;C、據(jù)題干信息“SPARC蛋白減少,能抑制有害炎癥、改善代謝功能,延長個體壽命”,所以限制SPARC的產生,實驗動物體內炎癥會減弱,則產生的代謝失調會減弱,C錯誤;D、個體壽命的延長可能是細胞的代謝活動極慢導致細胞存活的時間延長,細胞的分裂能力因能量的供應不足而減弱,D錯誤。故選B。
5-1(基礎)長春花堿易溶于水,是一種常見的靜脈注射類抗癌藥物,能干擾細胞膜對氨基酸的轉運,能抑制紡錘體的形成。它療效快,用藥三天后,腫瘤明顯縮小。但緩解期短,部分患者服用維持劑量或停藥2~3周后易復發(fā)。檢測發(fā)現(xiàn),癌細胞的抗藥性與轉運蛋白ABCB1有關,轉運蛋白ABCB1能將進入細胞的長春花堿運出細胞。下列說法錯誤的是()B.ABCB1蛋白的形成可能與高爾基體有關C.腫瘤明顯縮小,是由于停留在間期的癌細胞快速凋亡D.緩解期短可能是由于癌細胞的ABCB1蛋白基因大量表達【正確答案】C5-2(基礎)生物體的衰老過程是機體的組織細胞不斷產生自由基并積累的結果。自由基具有氧化性,會引起DNA損傷導致基因突變,自由基還會攻擊蛋白質,使蛋白質活性下降。重慶梁平柚含有多種抗氧化成分,經(jīng)常食用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A.自由基可能引起細胞衰老,但一定不會引起細胞癌變C.自由基攻擊DNA可能導致細胞膜上蛋白質的種類或數(shù)量發(fā)生改變D.自由基增多和端??s短都會導致DNA受損而引起細胞發(fā)生凋亡【正確答案】C5-3(鞏固)研究表明:有些癌細胞中的IDH基因突變后,可使其分泌D-2HG,D-2HG進入T細胞后,抑制T細胞的乳酸脫氫酶活性,從而使T細胞無法正常發(fā)揮功能。有關分析正確的是()A.癌細胞可通過分泌D-2HG逃避免疫監(jiān)視B.IDH基因突變會導致基因數(shù)目的改變。C.T細胞無法正常發(fā)揮功能只會影響細胞免疫。D.癌細胞和T細胞差異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選擇性表達【正確答案】A5-4(鞏固)腫瘤干細胞(CSCs)是指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并能產生所有突變基因種類的一類癌變細胞。研究表明,CSCs來源于成體干細胞,形成過程一般需要漫長的時間,并且CSCs具有很強的耐藥性,對殺傷腫瘤細胞的外界理化因素不敏感,CSCs的DNA修復能力也非常強大。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A.CSCs可分化產生不同突變類型細胞的根本原因包括基因的選擇性表達B.CSCs對外界理化因素不敏感且DNA修復能力非常強可能導致無法通過化療將其清除C.CSCs可通過免疫系統(tǒng)被清除,該過程體現(xiàn)了免疫系統(tǒng)的免疫自穩(wěn)功能D.成體干細胞可能在DNA不斷復制中累積了原癌基因與抑癌基因發(fā)生的突變【正確答案】C5-5(鞏固)科學家研究癌細胞分裂過程時發(fā)現(xiàn),在常見的染色體外會出現(xiàn)一些環(huán)狀的DNA(染色體外的DNA),即ecDNA。ecDNA上沒有著絲粒,往往是隨機分配到復制后的細胞。這些從染色體上脫落下來的ecDNA上包含的主要是癌基因,ecDNA能夠極大地增強癌細胞中基因的表達,讓癌癥的惡化程度增加。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ecDNA是癌細胞中癌基因的唯一載體B.與染色體上DNA相比,ecDNA不存在游離的磷酸基C.ecDNA可能存在于細胞核中,其遺傳不遵循孟德爾遺傳定律【正確答案】A5-6(提升)研究發(fā)現(xiàn),果糖的過量攝入與腸腫瘤有關,腸絨毛長度增加常引發(fā)腫瘤發(fā)生,腸上皮細胞增殖和死亡的平衡決定了腸絨毛長度,腸上皮細胞在向末端遷移的過程中,逐漸遠離血液供應導致末端細胞缺氧凋亡。研究人員以小鼠為動物模型進行實驗探究,結果如下。以下敘述正確的是()B.圖1結果表明果糖促進腸上皮細胞增殖C.圖2結果表明果糖可減輕缺氧造成的腸上皮細胞的凋亡【正確答案】C5-7(提升)RAD51基因在肝癌組織中高表達。將重組載體導入肝癌細胞(以抑制RAD51基因的表達),然后將一部分肝癌細胞接種于小鼠皮下,另一部分培養(yǎng)72h后檢測有絲分裂相關基因表達情況,結果如圖。下列推測不合理的是()A.RAD51促進NEK7基因的表達B.TACC1和NEK7基因是抑癌基因C.RAD51可能通過TACC1和NEK7調控細胞的增殖D.RAD51有望成為肝癌預防或治療的靶點【正確答案】B【原卷6題】知識點DNA分子的結構和特點,遺傳信息的轉錄【正確答案】A【試題解析】【分析】1、轉錄: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以DNA的一條鏈為模板合成RNA的過程。2、ecDNA是獨立于染色體外存在的環(huán)狀DNA?!驹斀狻緼、因為ecDNA是環(huán)狀DNA,因此ecDNA中的每個脫氧核糖都與2個磷酸基團相連,A錯誤;B、基因的表達包括轉錄和翻譯,ecDNA基因的轉錄過程需RNA聚合酶的參與,B正確;C、ecDNA存在染色體外存在的環(huán)狀DNA,比染色體基因更容易表達,C正確;D、ecDNA基因表達增強與癌癥發(fā)生關系密切,可開發(fā)抑制ecDNA基因表達的藥物來抑制細胞癌變,D正確。故選A。
6-1(基礎)雙微體(DMs)是染色體外成對出現(xiàn)的無著絲粒的環(huán)狀DNA分子,存在于各種類型的癌細胞中,大小不一,可自主復制,經(jīng)常攜帶癌基因和耐藥基因擴增。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DMs上含有遺傳效應片段B.DMs成對存在是同源染色體C.DMs中每個脫氧核糖均連接兩個磷酸基團D.腫瘤惡性程度可能與癌細胞中DMs含量有關【正確答案】B6-2(基礎)下列關于DNA結構和復制的描述中,正確的是()A.在DNA雙鏈中,任意兩個不互補的堿基之和相等,并為堿基總數(shù)的一半B.DNA分子的多樣性與其盤曲、折疊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間結構有關C.DNA在復制開始時,在解旋酶的作用下解開雙鏈,不需要消耗能量D.某DNA片段有100個堿基對,含60個胸腺嘧啶,若連續(xù)復制3次,則第三次復制時需游離的胞嘧啶脫氧核苷酸數(shù)是240個【正確答案】A6-3(鞏固)基因中某個堿基對的替換并不改變對應的氨基酸,這種突變稱為同義突變。近期有研究發(fā)現(xiàn),酵母細胞中有超過3/4的同義突變會降低突變基因對應的mRNA的數(shù)量,對酵母菌顯著有害。下列相關推斷合理的是()A.同義突變的基因中堿基之和“A+G”≠“C+T”C.同義突變不改變對應的氨基酸,也不改變生物性狀【正確答案】B6-4(鞏固)人染色體DNA中存在不表達的串聯(lián)重復序列,對這些序列進行體外擴增、電泳分離后可得到個體的DNA指紋圖譜。該技術可用于親子鑒定和法醫(yī)學分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DNA分子的多樣性、特異性及穩(wěn)定性是DNA鑒定技術的基礎C.指紋圖譜顯示的DNA片段不屬于人體基礎代謝功能蛋白的編碼序列【正確答案】B6-5(鞏固)研究人員采用化學方法人工合成了四種新堿基:P(嘌呤)、Z(嘧啶)、B(嘌呤)、S(嘧啶),其中P和Z配對,B和S配對。研究人員進一步利用上述堿基與天然堿基成功構建了一種合成DNA分子,該DNA與天然DNA擁有十分相似的外形結構。下列關于該合成DNA的推斷,不合理的是()A.P—Z堿基對、B—S堿基對與天然堿基對具有相近的形態(tài)和直徑B.該合成DNA分子也是由兩條反向平行的脫氧核苷酸鏈盤旋而成C.該合成DNA分子中,堿基的比例(A+G+P+Z)/(T+C+B+S)=1D.四種新堿基的加入后,同樣長度的DNA能儲存的遺傳信息量大增【正確答案】C6-6(提升)重疊基因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基因共有一段DNA序列。噬菌體174的遺傳物質是一種特殊的單鏈環(huán)狀DNA.下圖表示該噬菌體部分DNA的堿基排列順序。(圖中的數(shù)字表示對應氨基酸的編號)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噬菌體φ174中的DNA是環(huán)狀,因此比大腸桿菌的DNA結構更穩(wěn)定B.基因的重疊性增大了遺傳信息儲存的容量,基因E的起始密碼子為ATGC.基因E內部插入一個脫氧核苷酸會導致基因D、E和J均發(fā)生基因突變D.基因D和基因E的重疊部分指導合成的肽鏈中對應的氨基酸排列順序不同【正確答案】D6-7(提升)端粒存在于真核細胞的染色體兩端,細胞的每次分裂都會使端粒縮短一截,隨著端粒縮短、消失,細胞將失去分裂能力而衰老,人的端粒酶結構及其催化修復端粒DNA的過程如下圖所示,端粒酶通過修復端粒DNA從而維持端粒長度,控制該酶的基因在癌細胞等不同的細胞中有不同程度的表達。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端粒酶、端粒和T2噬菌體的組成成分相同D.圖示端粒酶能夠延長的重復序列為AAUCCC【正確答案】C【原卷7題】知識點體液免疫,細胞免疫,免疫系統(tǒng)的組成,免疫系統(tǒng)的功能【正確答案】C【試題解析】【分析】細胞2是漿細胞可以分泌抗體,抗體和抗原可以特異性結合,細胞1是輔助性T細胞,B淋巴細胞接受了輔助性T細胞和抗原的雙信號刺激,在細胞因子的作用下發(fā)生增殖分化,產生記憶細胞和漿細胞。機體產生的專門應對抗原的蛋白質,稱為抗體。抗體能與相應抗原發(fā)生特異性結合,即一種抗體只能與一種抗原結合??贵w是一種免疫活性物質,能隨血液循環(huán)和淋巴循環(huán)到達身體的各個部位?!驹斀狻緼、通過分析題圖,細胞2是漿細胞,分裂產生漿細胞的是B淋巴細胞,說明細胞1是輔助性T細胞,輔助T細胞來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細胞,A錯誤;B、細胞2只能產生一種抗體,抗體是蛋白質,能與抗原發(fā)生特異性結合,抗體不含酶,B錯誤;C、僅靠圖示體液免疫過程,不能清除侵入人體的新冠病毒,新冠病毒進入細胞后,需要細胞毒性T細胞將靶細胞裂解,C正確;D、人體清除外來病原體,體現(xiàn)了免疫系統(tǒng)的防衛(wèi)功能,自穩(wěn)功能是指機體清除衰老或損傷的細胞,進行自身調節(jié),維持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的功能,D錯誤。故選C。
7-1(基礎)下圖表示人體通過體液免疫清除破傷風毒素的過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細胞1~細胞5都能夠特異性識別破傷風毒素B.過程③中細胞2與細胞3結合并分泌細胞因子C.細胞4分泌的物質a是一種免疫活性物質D.細胞5再次接觸破傷風毒素會迅速增殖分化【正確答案】A7-2(基礎)當病原體被抗體包被形成的顆粒較大而無法被巨噬細胞吞噬時,NK細胞可釋放胞毒顆粒裂解病原體(如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B.①中抗體與病原體表面的抗原發(fā)生特異性結合C.②中NK細胞通過FCR與抗體結合后被激活【正確答案】A7-3(鞏固)通過刺激免疫系統(tǒng)來攻擊腫瘤是一種很有前途的癌癥治療方法。科學家們正在研究兩種互補的策略來實現(xiàn)這一目標:“關剎車”—解除腫瘤對免疫系統(tǒng)的抑制;“踩油門”—通過免疫刺激藥物激活免疫系統(tǒng)?;罨募毎拘訲細胞表面的PD-1與正常細胞表面的PD-L1一旦結合,T細胞即可“認清”對方,不觸發(fā)免疫反應。腫瘤細胞通過過量表達PD-L1來逃避免疫系統(tǒng)的追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細胞免疫過程中,細胞毒性T細胞的活化需要抗原和細胞因子的直接參與B.過度使用PD-1抗體/PD-L1抗體可能會出現(xiàn)正常細胞受損,這屬于免疫監(jiān)視功能異常C.目前已經(jīng)上市的PD-L1抗體屬于“關剎車”,解除腫瘤對免疫系統(tǒng)的抑制D.“踩油門”的作用機理可能是用藥物激活機體產生抗體從而激活免疫系統(tǒng)【正確答案】C7-4(鞏固)圖甲為人體內眾多免疫細胞的起源和分化示意圖,圖乙表示一正常人注射疫苗后體內抗體產生的反應記錄。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圖甲①~⑦中不需抗原刺激就可形成的只有①②③B.淋巴細胞起源于造血干細胞,①②③都在骨髓中成熟C.圖甲①~⑦中,只有①和⑤不具有識別抗原的能力D.圖乙中m>n,時間d~e短于b~c的主要原因是注射疫苗后機體產生了較多的抗體【正確答案】A7-5(鞏固)下圖表示T細胞通過表面受體(TCR)識別被病毒侵染的靶細胞,啟動特異性免疫的過程。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①表示輔助性T細胞分泌的細胞因子B.過程②形成的記憶細胞能參與二次免疫應答C.過程③表示活化的細胞毒性T細胞識別并裂解靶細胞【正確答案】D7-6(提升)國家衛(wèi)健委發(fā)布了新增新冠病毒特異性IgM和IgG抗體作為血清學診斷標準。下圖曲線表示新冠病毒感染人體后抗體的變化情況,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根據(jù)題圖可知,人體感染病毒后一周左右即可檢測出核酸陽性B.感染病毒兩周潛伏期之后,新冠病毒特異性IgM和IgG抗體才開始產生并逐漸增多,此時才能檢測出抗體C.在病毒被清除后的一段時間內,IgG含量仍處于較高水平,IgM的含量在逐漸下降D.在快速阻斷病毒傳播上,血清檢測比核酸檢測更有優(yōu)勢【正確答案】D7-7(提升)圖1為細胞毒性T細胞通過表面受體(TCR)識別抗原呈遞細胞呈遞的信號分子后被激活,進而攻擊腫瘤細胞的示意圖。圖2為腫瘤細胞的一種免疫逃逸機制示意圖。腫瘤細胞大量表達PD—L1,與細胞毒性T細胞表面的PD—1結合,抑制細胞毒性T細胞活化,從而逃避攻擊。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圖1中抗原呈遞細胞通過胞吞方式攝取腫瘤抗原B.圖1中新的細胞毒性T細胞能特異性識別腫瘤細胞,從而使腫瘤細胞發(fā)生細胞凋亡C.注射抗PD—L1抗體可解除細胞毒性T細胞的活化抑制D.利用單克隆抗體技術制備的PD—L1抗體可以直接對患者進行注射【正確答案】D【原卷8題】知識點血糖調節(jié),激素調節(jié)的特點【正確答案】C【試題解析】【分析】當血糖濃度降低時,胰島A細胞的活動增強,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增加。胰高血糖素主要作用于肝,促進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進入血液,促進非糖物質轉變成糖,使血糖濃度回升到正常水平。【詳解】A、分析圖可知,該實驗的自變量是激素種類以及處理后時間,因變量是血糖濃度,A錯誤;B、激素通過體液運輸至到全身各處,并非定向運輸至靶細胞發(fā)揮作用,B錯誤;C、分析圖可知,三種激素聯(lián)合升血糖效應大于其單獨作用所產生效應的總和,C正確;D、當血糖濃度降低時,胰島A細胞可以直接受血糖的濃度變化的調節(jié),然后產生胰高血糖素,D錯誤。故選C。
8-1(基礎)葡萄糖進入胰島B細胞后的代謝,促進了細胞膜上ATP敏感的K+通道的關閉,引起膜電位發(fā)生變化,這種變化可引起細胞膜上電壓敏感的Ca2+通道開放,使細胞內Ca2+增多,由此引發(fā)胰島素的分泌。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K+通道關閉引起的膜電位的變化會使靜息電位的絕對值變小B.細胞膜ATP敏感的K+通道關閉是因為葡萄糖代謝產生了ATPC.葡萄糖調節(jié)胰島素的分泌依賴胰島B細胞膜上的葡萄糖受體【正確答案】C8-2(基礎)下列有關人體內糖代謝及調節(jié)的敘述,正確的是()A.胰島素促進④、⑤、⑥等過程B.胰島B細胞分泌的激素促進①、③過程C.胰島A細胞分泌的激素促進④過程D.在肌肉、肝臟細胞中,②過程均可發(fā)生【正確答案】A8-3(鞏固)下圖為人體生長激素分泌的調節(jié)示意圖,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A.下丘腦是神經(jīng)系統(tǒng)和內分泌系統(tǒng)聯(lián)系的樞紐。如發(fā)生急性低血糖時,對血糖濃度敏感的神經(jīng)元可通過細胞a促進細胞c分泌。在這個調節(jié)的過程中,下丘腦神經(jīng)內分泌細胞的作用是將神經(jīng)系統(tǒng)活動的電信號轉變?yōu)檎{節(jié)內分泌系統(tǒng)活動的激素信號B.若細胞a分泌的激素對細胞c的分泌具有促進作用,而細胞b分泌的激素對細胞c的分泌具有抑制作用,則這兩種激素對細胞c分泌生長激素的調節(jié)呈協(xié)同作用關系C.激素的作用范圍較廣泛,如生長激素可與全身脂肪細胞和軟骨細胞等靶細胞的受體結合并發(fā)揮作用,這是因為激素通過體液運輸?shù)饺砀魈嶥.運動能提高機體免疫能力,原因之一是生長激素可作用于胸腺,促進T細胞分化【正確答案】B8-4(鞏固)黃芪多糖(APS)具有很好的降血糖作用。為了探究黃芪多糖的降糖機理,科研人員先用高熱量飼料飼喂小鼠8周后,用小劑量鏈脲佐菌素注射小鼠,2周后測定血糖和血清胰島素含量,篩選獲得糖尿病模型鼠。利用Ⅱ型糖尿病模型鼠進行APS降糖實驗,主要處理及實驗結果如下表(其中GLUT4為葡萄糖轉運蛋白)。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組別實驗動物處理5周后實驗結果血糖濃度(mmol?L-1)胰島素濃度(pmol?L-1)GLUT4相對表達量1正常小鼠灌喂生理鹽水84662糖尿病模型鼠灌喂生理鹽水87343正常小鼠灌喂APS溶液86644糖尿病模型鼠灌喂APS溶液8566A.本實驗的無關變量有培養(yǎng)時間、血糖濃度和試劑用量等C.由實驗結果分析該糖尿病模型鼠體內的胰島B細胞嚴重受損D.實驗結果可知,APS降血糖可能是通過提高GLUT4表達量從而降低血糖濃度【正確答案】D8-5(鞏固)胰島素是調節(jié)血糖的重要激素,下圖1是研究者為治療糖尿病新研發(fā)的一種“智能”胰島素(IA)。GT是葡萄糖進入細胞的載體蛋白,而IA中的X能夠抑制GT的功能。為測試葡萄糖對IA與GT結合的影響,研究者將足量的帶熒光標記的IA加入紅細胞膜懸液中處理30分鐘,再在懸液中加入不同濃度的葡萄糖溶液,10分鐘后檢測膜上的熒光強度,結果如圖2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當血糖濃度升高時,胰島素可促進組織細胞對葡萄糖的攝取和利用B.IA既能與紅細胞膜上的胰島素受體結合,又能與GT結合C.隨著懸液中葡萄糖濃度的升高,IA與GT的結合逐漸減少D.正常機體中,血糖濃度下降時胰島素與紅細胞膜上的受體結合增多【正確答案】D8-6(提升)圖1、圖2所示為甲、乙、丙三人空腹及餐后測定的血糖及胰島素濃度(糖尿病血糖濃度標準為:空腹≥7.0mmol/L。餐后2h≥11.1mmol/L,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B.據(jù)圖初步判斷甲、乙是糖尿病患者,需復查血糖C.甲體內血糖較高的原因不可能是自身細胞毒性T細胞持續(xù)殺傷胰島B細胞【正確答案】C8-7(提升)下圖1展示了胰島素分泌和胰島素促進靶細胞吸收葡萄糖的機制,包括圖中①、②、③、④4個步驟。現(xiàn)有4位病人甲、乙、丙、丁、分別在該機制中的①、②、③、④步有缺陷。對病人進行了2項測試:測試1:分離每位病人的肌肉細胞,測定不同胰島素濃度下胰島素結合細胞比例,結果見圖2;測試2:給每位病人注射同樣體重比例的胰島素,分別測量血漿中的血糖濃度,結果見圖3。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病人甲的測試的結果可用曲線a、c表示B.病人乙的測試的結果可用曲線b、c表示C.病人丙的測試的結果可用曲線a、d表示D.病人丁的測試的結果可用曲線b、d表示【正確答案】B【原卷9題】知識點其他植物激素的產生、分布和功能,不同的植物激素對植物生命活動的調節(jié)實驗,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及應用【正確答案】D【試題解析】【分析】植物激素在植物內的含量雖然微少,但是在調節(jié)植物生長發(fā)育上的作用卻非常重要。一般來說,植物激素對植物生長發(fā)育的調控,是通過調控細胞分裂、細胞伸長、細胞分化和細胞死亡等方式實現(xiàn)的。赤霉素的主要作用是促進細胞伸長,從而引起植株增高;促進細胞分裂與分化;促進種子萌發(fā)、開花和果實發(fā)育?!驹斀狻緼、多效唑處理后,植株高度降低,故對木薯抗倒伏具有積極意義,A正確;B、赤霉素可促進細胞伸長,進而促進莖稈生長,多效唑可能會抑制植物體內赤霉素的產生而發(fā)揮作用,導致植株高度降低,B正確;C、多效唑是信息分子,不直接參與細胞代謝過程,也不催化,不提供能量,而是改變細胞原有的生理過程,C正確;D、從表格分析,多效唑濃度為500mg/L塊莖的重量大于1000mg/L,說明并不是多效唑濃度越高越有利于光合產物向塊根轉移,D錯誤。故選D。
9-1(基礎)埋在土中的種子萌發(fā)時,幼苗的下胚軸會因生長素的分布不均發(fā)生彎曲,這種彎曲的結構稱為“頂端彎鉤”。科研人員為了研究茉莉素與乙烯對“頂端彎鉤”形成的影響,進行了如圖的實驗。下列說法錯誤的是()B.為排除內源性激素干擾,實驗中應使用生長素合成缺陷型幼苗C.在“頂端彎鉤”形成中茉莉素和乙烯的作用相抗衡D.“頂端彎鉤”的意義是保護子葉,使其出土過程不受傷害【正確答案】B9-2(基礎)油菜素內酯(BL)是植物體內合成的一種激素,利用BL和生長素(IAA)處理油菜萌發(fā)的種子,觀察其對主根伸長的影響,實驗結果如圖所示,分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圖中可以看出IAA對主根伸長的作用是低濃度促進,高濃度抑制B.IAA濃度為0~10nM時,BL與IAA同時處理對主根伸長的抑制作用逐漸增強C.IAA濃度大于10nM時,BL與IAA同時處理對主根伸長的促進作用增強D.IAA、BL這些非蛋白質類植物激素的合成仍然受植物體內基因組的控制【正確答案】C9-3(鞏固)為探究油菜素內酯對玉米種子萌發(fā)的影響,某實驗小組用不同濃度的油菜素內酯溶液處理玉米種子,并測定了經(jīng)處理后的玉米種子的α-淀粉酶活性。根據(jù)下表實驗數(shù)據(jù),下列敘述正確的有()油菜素內酯濃度(mg/mL)發(fā)芽率(%)α-淀粉酶活性(mg/g-min)080.000.8750.001582.502.0000.01585.003.2100.1583.802.0451.581.251.142A.本實驗的自變量是油菜素內酯的濃度,因變量只有發(fā)芽率B.油菜素內酯可能通過提升α-淀粉酶活性來促進種子萌發(fā)C.低濃度油菜素內酯促進種子萌發(fā),高濃度油菜素內酯抑制種子萌發(fā)D.在生產中,為了盡可能提高玉米種子的發(fā)芽率,可以無需進一步實驗,直接使用0.015mg/mL的油菜素內酯處理種子【正確答案】B9-4(鞏固)為研究細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研究者將菜豆幼苗制成的插條插入蒸餾水中(如圖甲所示)。對插條的處理方法及結果如圖乙。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C.實驗結果表明,用細胞分裂素處理葉片,就會促進B葉生長D.實驗II、III、IV的結果表明,A葉數(shù)量越少,B葉生長越慢【正確答案】C9-5(鞏固)為探究外源添加赤霉素對苜蓿根瘤菌共生體系結瘤過程的影響及其作用機制,某同學通過查閱文獻后初步設定兩個不同的赤霉素濃度處理苜蓿幼苗的根系,接種適量根瘤菌,種植一段時間后檢測根瘤原基數(shù)和固氮酶活性,得到下圖結果。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根瘤菌與苜?;ダ采?,根瘤菌為苜蓿根系細胞提供氮素和有機物B.對照組和實驗組均需要接種等量根瘤菌,接種量與菌種屬于無關變量C.赤霉素誘導苜蓿根系中根瘤原基的分化、提高固氮酶活性、促進苜蓿生長D.建議選用10-9~10-5mol·L-1的赤霉素進一步探究赤霉素誘導根瘤生長的最適濃度【正確答案】B9-6(提升)為研究萘乙酸對擬南芥根生長發(fā)育的影響,進行相關實驗結果如下,據(jù)圖分析,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B.萘乙酸屬于植物激素類似物,能調節(jié)植物生命活動C.萘乙酸能抑制主根的生長,濃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強D.萘乙酸對主根和側根的作用相反,屬于拮抗作用【正確答案】D9-7(提升)科研人員用的200pmol·L-1IAA(吲哚乙酸)和1μmol·L-1的BR(油菜素內酯)處理大麥胚芽鞘切段,同時檢測對照組和BR組IAA的含量。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推測不合理的是()A.據(jù)圖1、2推測,1μmol·L-1的BR可能通過促進細胞的伸長生長來促進胚芽鞘的伸長生長B.同時用200pmol·L-1的IAA和1μmol·L-1的BR處理大麥胚芽鞘的作用效果優(yōu)于單獨使用C.據(jù)圖2可知,1μmol·L-1的BR處理12h后,可以促進IAA的合成D.若用10μmol·L-1的BR處理大麥胚芽鞘后,胚芽鞘長度為1cm,則說明BR也具有兩重性【正確答案】B【原卷10題】知識點種群密度的調查方法及應用【正確答案】D【試題解析】【分析】估算種群密度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樣方法:在被調查種群的分布范圍內,隨機選取若干個樣方,通過計數(shù)每個樣方內的個體數(shù),求得每個樣方的種群密度,以所有樣方種群密度的平均值作為該種群的種群密度估算值。調查草地上蒲公英的密度,農田中某種昆蟲卵的密度,作物植株上蚜蟲的密度、跳蝻的密度等,都可以采用樣方法。【詳解】A、蒲公英等草本植物的調查,樣方的大小一般以1m2
的正方形為宜,A正確;B、對5組數(shù)據(jù)求平均值,可得操場上的蒲公英的種群密度為8株/m2,B正確;C、該實驗對照組是沒有使用新型除草劑的操場,種群密度應該比使用除草劑的實驗組大,C正確;D、跳蝻等小動物活動能力弱,活動范圍小,適合用樣方法,D錯誤。故選D。
10-1(基礎)三江源地區(qū)生活的大批藏野驢,因放牧業(yè)、偷獵等因素影響,其種群數(shù)量逐年下降,為更好地保護藏野驢,科研人員對其進行研究。下列不屬于種群水平上的研究內容是()【正確答案】B10-2(基礎)在生物實驗過程中,需要有效控制實驗的誤差。下列做法可減少實驗誤差的是()A.調查植物種群密度時,若種群數(shù)量較少,可適當擴大樣方面積B.用標志重捕法調查動物種群密度時,需縮短兩次捕獲間隔時間C.對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數(shù)量進行計數(shù)時,吸取試管底部培養(yǎng)液計數(shù)D.調查土壤中小動物類群豐富度時,可以舍去無法確認的小動物【正確答案】A10-3(鞏固)牙嘴鴿生活在薩摩亞,這種不尋常的鴿子表現(xiàn)出強烈的偏好,只生活在未受到任何干擾的原始森林,棲息于樫木樹上。目前野外牙嘴鴿種群數(shù)量約380只左右,農業(yè)用地面積的增加和森林砍伐及狩獵是該物種瀕危的重要原因。下列說法錯誤的是()【正確答案】B10-4(鞏固)異色瓢蟲種群的性別比例有一定的可塑性,能夠反映環(huán)境脅迫的強度。用一定濃度的殺蟲劑處理異色瓢蟲,結果如圖。下列分析錯誤的是()【正確答案】B10-5(鞏固)種群密度的調查方法有很多、比如樣方法、標記重捕法等,對于某些隔離帶的穩(wěn)定種群比如某些昆蟲,可以通過連續(xù)捕捉一定次數(shù),根據(jù)捕獲量的減小來估計種群大小,這就是去除取樣法。由于每次捕獲后不放回,理論上種群數(shù)量應當越來越少,因此,我們把每次捕獲數(shù)加到前面所捕獲的總數(shù)上,得到捕獲積累數(shù),以推算種群數(shù)量。以捕獲積累數(shù)為X軸,每次捕獲數(shù)為Y軸,根據(jù)數(shù)據(jù)描點作直線向右延伸與X軸的交點即為種群估計數(shù)。假如在某田塊(120平方米)連續(xù)捕蟲8次,估算出的種群密度大約是()捕獲次數(shù)12345678每次捕獲數(shù)/只7263443223171615捕獲積累數(shù)/只72135179211234251267282A.3只/平方米B.7只/平方米C.15只/平方米D.22只/平方米【正確答案】A10-6(提升)白鶴1989年被列入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物種,1996年被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瀕危等級。白鶴主要以苦草、眼子菜、苔草、荸薺等植物的莖和塊根為食,也吃水生植物的葉、嫩芽和少量蚌、螺、軟體動物、昆蟲、甲殼動物等動物性食物。白鶴在我國長江中下游越冬,在西伯利亞繁殖。右圖為在鄱陽湖越冬的白鶴近30年種群數(shù)量變化的調查結果。以下分析正確的是()A.鄱陽湖面積廣而且白鶴個體較大,所以調查白鶴數(shù)量時采用目測估計法B.由圖中數(shù)據(jù)可知,越冬白鶴的種群數(shù)量的K值多年維持在3000只左右D.只有研究白鶴種群的特征和數(shù)量變化的規(guī)律,才能采取合理的保護措施【正確答案】D10-7(提升)輸入比率=物種甲播種數(shù)量/物種乙播種數(shù)量,輸出比率=收獲時物種甲的種子數(shù)量/收獲時物種乙的種子數(shù)量,如圖中虛線為某地甲、乙兩種一年生雙子葉草本植物的輸入比率和輸出比率的曲線。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推測甲、乙兩種植物可能是種間競爭關系B.若將等量的甲、乙種子種植后,則甲種群的數(shù)量將小于乙種群的C.調查甲植物的種群密度可采取樣方法,樣方的面積一般是1m2【正確答案】B【原卷11題】知識點發(fā)酵工程的基本環(huán)節(jié),發(fā)酵工程的應用,培養(yǎng)基的成分及其功能,腐乳制作的原理,腐乳制作的步驟及注意事項【正確答案】D【試題解析】【分析】微生物培養(yǎng)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無機鹽,此外還要滿足微生物生長對pH、特殊營養(yǎng)物質以及氧氣的要求。對異養(yǎng)微生物來說,含C、N的化合物既是碳源,也是氮源,即有些化合物作為營養(yǎng)要素成分時并不是起單一方面的作用?!驹斀狻緼、大豆、小麥、麥麩為米曲霉大量增殖提供了充足的碳源、氮源,A錯誤;B、米曲霉發(fā)酵過程不斷攪拌有利于其通過有氧呼吸快速增殖,B錯誤;C、抗生素會抑制細菌增殖,發(fā)酵池中不能加入抗生素,C錯誤;D、醬油的制作是米曲霉、酵母菌等代謝類型不同的微生物共同作用的結果,D正確。故選D。
11-1(基礎)《齊民要術》記載了一種稱為“動酒酢(“酢”同“醋”)法”的釀醋工藝:“大率酒一斗,用水三斗,合甕盛,置日中曝之。七日后當臭,衣(指菌膜)生,勿得怪也,但停置,勿移動,撓攪之。數(shù)十日,醋成”。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B.加水的目的是對酒進行稀釋,避免酒精濃度過高殺死醋酸菌C.“衣”位于變酸的酒表面,是由原酒中的酵母菌大量繁殖形成的D.撓攪有利于酒精與醋酸菌充分接觸,還可以增加溶液中的溶解氧【正確答案】C11-2(基礎)黑曲霉可產生蛋白酶、脂肪酶等多種酶。在工業(yè)生產中,可利用黑曲酶以豆餅為原料發(fā)酵生產醬油。生產醬油的工藝有固態(tài)無鹽發(fā)酵和固態(tài)低鹽發(fā)酵,前者發(fā)酵周期短但醬油風味不足,后者發(fā)酵周期長而醬油風味好。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蛋白酶能將蛋白質水解為多肽和氨基酸,增加醬油的風味B.選用的菌種及生產工藝不同,發(fā)酵所得醬油的品質及風味不同D.常溫條件下,黑曲霉含水量較高時有利于菌種保存【正確答案】D11-3(鞏固)奶酪是人類最古老的食品之一,其種類繁多。如圖是天然奶酪的簡要制作過程,其中凝乳是指凝固的牛奶,酸性物質一般都可以使牛奶變性凝固,小牛的胃中有一種稱為凝乳酶的物質也可以將牛奶凝固成凝乳利于消化。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為了保證奶酪的營養(yǎng)成分,牛奶在乳酸發(fā)酵之前應該煮沸消毒處理C.加熱壓縮過程可以去除凝乳中多余的水分,有利于奶酪的硬化和保存D.由奶酪制作過程可推測,兒童食用天然奶酪比牛奶更容易消化吸收【正確答案】A11-4(鞏固)木聚糖酶可以將木聚糖(植物細胞壁的成分之一)降解為木糖,在釀造、飼料生產中有廣泛應用。木聚糖酶可以用黑曲霉發(fā)酵生產,如圖是生產該酶的連續(xù)發(fā)酵裝置。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B.在發(fā)酵生產中,選育出的優(yōu)良菌種可以直接接種【正確答案】B11-5(鞏固)利用谷氨酸棒狀桿菌發(fā)酵生產谷氨酸,發(fā)酵過程如下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B.維生素B主要為谷氨酸棒狀桿菌的生長提供能量【正確答案】B11-6(提升)黃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類之一。源于中國,與啤酒、葡萄酒并稱世界三大古酒。以糯米、黍米、粟為原料。一般酒精含量為14%~20%,酒的品質取決于菌種。下圖表示釀制黃酒的一種工藝流程。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菌種a能產生淀粉酶,淀粉可作為菌種a的碳源和氮源B.菌種b在增殖過程中,應保證發(fā)酵裝置內嚴格的無氧環(huán)境D.工藝c表示滅菌,目的與“蒸煮”相同【正確答案】C11-7(提升)甜瓣子是豆瓣醬的重要成分,風味受蠶豆蛋白分解產生的氨基酸影響,也受發(fā)酵過程中不同微生物的多種代謝產物影響。其生產工藝如下圖所示。某研究團隊對加鹽水后的發(fā)酵階段的傳統(tǒng)工藝(鹽度15%,溫度37℃,發(fā)酵30天)進行了改良,改良后甜瓣子風味得以提升。兩種工藝的結果比較如下圖。下列關于本研究的描述,錯誤的是()C.定期取樣,使用平板劃線法統(tǒng)計活細菌總數(shù)D.新工藝中甜瓣子風味提升,與前、中期活微生物總數(shù)高和氨基酸終產量高均有關【正確答案】C【原卷12題】知識點動物細胞融合與單克隆抗體的制備【正確答案】B【試題解析】【分析】單克隆抗體技術是把一種B淋巴細胞與能在體外大量增殖的骨髓瘤細胞融合,所得到的融合細胞大量增殖,產生足夠數(shù)量的特定抗體;單克隆抗體能準確地識別抗原的細微差異,與特定抗原發(fā)生特異性結合,并且可以大量制備,因此被廣泛用作診斷試劑,在多種疾病的診斷和病原體鑒定中發(fā)揮重要的作用。【詳解】A、以提純的病毒A作為抗原對小鼠甲進行免疫,使小鼠產生相應的B淋巴細胞,A正確;B、用胰蛋白酶、膠原蛋白酶等處理一段時間,將組織分散成單個細胞獲得單細胞懸液,B錯誤;C、制備過程中篩選1是利用DNA復制途徑不同篩選雜交瘤細胞,篩選2是利用抗原抗體特異性結合篩選產生特定抗體的雜交瘤細胞,故原理和目的均不相同,C正確;D、制備成功的單克隆抗體可用于檢測田間西瓜是否感染病毒A,單克隆抗體特異性強靈敏度高,可快速檢測,D正確。故選B。
12-1(基礎)如圖是科研人員將藥物與單克隆抗體連接形成的抗體-藥物偶聯(lián)物(ADC)的示意圖,它由抗體、接頭和小分子藥物三部分組成,能實現(xiàn)對腫瘤細胞的選擇性殺傷。例如用于治療乳腺癌的Kadcyla是由阿多曲妥珠單抗和藥物美坦新偶聯(lián)的ADC.下列敘述錯誤的是()B.藥物美坦新識別并殺傷乳腺癌細胞體現(xiàn)了抗原-抗體的特異性結合C.ADC中接頭穩(wěn)定性偏低會導致藥物分子容易脫落對正常細胞造成損傷D.ADC設計需綜合考慮抗體選擇、藥物分子大小及其細胞毒性等問題【正確答案】B12-2(基礎)在進行人類基因定位時經(jīng)常使用細胞融合技術,通過分析雜種細胞中染色體的組成來確定某基因所位于的染色體。具體步驟是:首先誘導人細胞和鼠細胞融合(雜種細胞中人的部分染色體會被隨機排斥),其次篩選出各種不同的雜種細胞,然后檢測雜種細胞中的染色體組成。以下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人、鼠細胞的融合依賴于細胞膜具有流動性的結構特點B.雜種細胞仍然具有分化成各種人細胞、鼠細胞的潛能C.可以通過顯微鏡觀察、統(tǒng)計雜種細胞中的染色體數(shù)目及來源【正確答案】B12-3(鞏固)下圖為雜交瘤細胞的制備及初步篩選示意圖。骨髓瘤細胞由于缺乏次黃嘌呤磷酸核糖轉移酶(HGPRT-),在HAT篩選培養(yǎng)液中不能正常合成DNA,無法生長。免疫B細胞(HGPRT+)能在HAT篩選培養(yǎng)液中正常生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從HAT培養(yǎng)液中獲得的抗體即為單克隆抗體B.仙臺病毒處理可使細胞膜發(fā)生一定程度的損傷,進而促進細胞融合C.在HAT培養(yǎng)液中能長期存活的細胞具有特異性強、靈敏度高的特點D.多個B細胞融合形成的多聚細胞在HAT培養(yǎng)液中死亡的原因是不能合成DNA【正確答案】B12-4(鞏固)抗體—藥物偶聯(lián)物(ADC)通過將細胞毒素與單克隆抗體結合,實現(xiàn)了對腫瘤細胞的選擇性殺傷。ADC組成及作用機制如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接頭的主要作用是促進ADC被細胞內吞和溶酶體裂解C.藥物的特異性是ADC能選擇性作用于腫瘤細胞的關鍵【正確答案】B12-5(鞏固)下圖為單克隆抗體制備過程的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每個脾B淋巴細胞可產生多種抗體B.細胞融合可使用滅活病毒,滅活病毒的抗原結構依然存在【正確答案】B12-6(提升)下圖表示利用細胞融合技術進行基因定位的過程,在人-鼠雜種細胞中人的染色體會以隨機方式丟失,通過分析基因產物進行基因定位?,F(xiàn)檢測細胞Ⅰ、Ⅱ、Ⅲ中人的4種酶活性,只有Ⅱ具有芳烴羥化酶活性,只有Ⅲ具有胸苷激酶活性,Ⅰ、Ⅲ都有磷酸甘油酸激酶活性,Ⅰ、Ⅱ、Ⅲ均有乳酸脫氫酶活性。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有()A.加入滅活仙臺病毒的作用是促進細胞融合,原理是細胞膜具有選擇透過性B.細胞Ⅰ、Ⅱ、Ⅲ分別為人-人、人-鼠、鼠-鼠融合細胞C.芳烴羥化酶基因位于2號染色體上,乳酸脫氫酶基因位于11號染色上D.胸苷激酶基因位于11號染色體上,磷酸甘油酸激酶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正確答案】C12-7(提升)一種雜交瘤細胞只能產一種抗體,抗體由兩條相同的重鏈和兩條相同的輕鏈構成??茖W家通過動物細胞融合技術,將兩株不同的雜交瘤細胞(A和B)融合形成雙雜交瘤細胞AB。雙雜交瘤細胞能夠懸浮在培養(yǎng)基中生長繁殖,產生的雙特異性抗體AB如圖。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A.將雜交瘤細胞A、B混合并誘導融合后,利用選擇培養(yǎng)基無法篩選出雙雜交瘤細胞ABB.雙雜交瘤細胞同時識別α、β抗原后,才能產生雙特異性抗體C.對培養(yǎng)到一定密度的雙雜交瘤細胞進行傳代培養(yǎng)時,無需使用胰蛋白酶處理D.將雜交瘤細胞注射到小鼠腹腔,腹水能為細胞提供糖類、氨基酸、無機鹽、維生素等營養(yǎng)條件【正確答案】B【原卷13題】知識點酶的特性,酶促反應的因素及實驗【正確答案】B【試題解析】【分析】該實驗的原理是一定濃度的NaCl溶液會使酶的溶解度降低,從而使酶促反應速率降低,自變量是NaCl溶液的濃度,因變量是酶促反應的速率相對值,酶促反應速率越大,說明酶的溶解度越大,從表格分析可知,濃度為0.30mol/L時酶促反應速率最低,酶的溶解度最低。【詳解】A、該實驗中的酶促反應速率可以用單位時間內淀粉的消耗量表示,淀粉消耗的快,說明酶促反應速率快,酶的溶解度高,A正確;B、低溫條件下酶的空間結構較為穩(wěn)定,但酶的活性低,該實驗溫度是無關變量,應在適宜溫度下進行,B錯誤;C、與濃度為0時比較可知,0.30mol/LNaCl溶液對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反應具有抑制作用,C正確;D、表中反應速率最高值為0.15mol/LNaCl所對應的酶促反應速率,故NaCl溶液提高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速率的最適濃度在0.10~0.20mol/L范圍內,D正確。故選B。
13-1(基礎)酶的“誘導契合學說”認為,底物和酶活性部位結合,會誘導酶發(fā)生構象變化,使酶的活性中心變得與底物的結構互補,兩者相互契合,從而發(fā)揮催化功能。產物從酶上脫落后,酶活性中心又恢復到原構象。圖為酶催化反應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C.酶與底物形成復合物時,為底物轉化成產物提供了活化能D.低溫條件下酶的空間結構穩(wěn)定,所以低溫不會影響酶的催化效率【正確答案】A13-2(基礎)抑制物與底物競爭酶的同一結合部位,阻礙了底物與酶相結合,導致酶促反應速率降低,稱為競爭性抑制;有些抑制物與酶的非活性部位相結合,改變酶的構型,使酶不能與底物結合,導致酶促反應速率降低,稱為非競爭性抑制。呋喃丹對棉鈴蟲頭部乙酰膽堿酯酶活性的抑制方式為競爭性抑制。下列說法錯誤的是()C.非競爭性抑制中,底物濃度的改變不影響酶促反應速率D.抑制物結合的部位阻礙底物和酶的結合,產生空間位阻也可以造成競爭性抑制【正確答案】B13-3(鞏固)紅平菇對纖維素的降解是菌絲分泌纖維素酶作用的結果,纖維素酶活性影響菌株對培養(yǎng)基質的降解能力,影響紅平菇的生產周期。某研究團隊研究了溫度對紅平菇纖維素酶活性的影響,結果如下圖所示。下列分析錯誤的是()B.該實驗結果表明40℃為紅平菇纖維素酶的最適溫度D.為指導生產,還可在此實驗基礎上測定pH等因素對纖維素酶活性的影響【正確答案】B13-4(鞏固)酶A、酶B與酶C是科學家分別從菠菜葉、酵母菌與大腸桿菌中純化出的ATP水解酶。研究人員分別測量其對不同濃度的ATP的水解反應速率,實驗結果如下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在相同ATP濃度下,酶A催化產生的最終ADP和Pi量最多B.各曲線達到最大反應速率一半時,酶C所需要的ATP濃度最低C.ATP濃度相同時,酶促反應速率大小為:酶A<酶B<酶CD.當反應速率相對值達到400時,酶A所需要的ATP濃度最低【正確答案】D13-5(鞏固)為探究蛋清溶菌酶的熱穩(wěn)定性,將酶液加熱至不同的溫度,分別保溫30、60、90min,測定酶的相對活性,結果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溫度是唯一的自變量,保溫時間不影響酶活性B.與30℃相比,酶在60℃下的催化活性更低C.蛋清溶菌酶可以在30℃中保持較高活性D.70℃時,該酶活性下降的速率先快后慢【正確答案】C13-6(提升)酶作用存在競爭性抑制劑和非競爭抑制劑兩種模式。其作用特點如甲圖所示,前者與活性部位結合,后者與結合部位作用后導致酶的空間結構發(fā)生改變。圖乙中a、b、c為同一酶促反應在不同條件下測得的速率曲線。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B.底物濃度會影響競爭性抑制劑效果,而對非競爭性抑制劑影響不大C.若a組為該反應的最適溫度條件,則b組溫度應低于a組D.c組反應速率低于b,可能與c組加入了競爭性抑制劑或非競爭性抑制劑有關【正確答案】C13-7(提升)酪氨酸酶可催化酪氨酸轉化為多巴醌,引起果蔬褐變。螺旋藻多糖可與酪氯酸競爭,結合于酪氨酸酶的活性位點,其機制如圖甲。某科研團隊研究了不同濃度螺旋藻多糖對酪氨酸酶促反應速率的影響,實驗結果如圖乙。據(jù)此分析下列表述錯誤的是()【正確答案】B【原卷14題】知識點自然選擇與適應的形成,基因頻率的改變與生物進化【正確答案】A【試題解析】【分析】不同物種之間、生物與無機環(huán)境之間在相互影響中不斷進化和發(fā)展,這就是協(xié)同進化;在自然選擇的作用下,具有有利變異的個體有更多的機會產生后代,種群中相應基因的頻率會不斷提高;相反,具有不利變異的個體留下后代的機會少,種群中相應基因的頻率會下降。因此,在自然選擇的作用下,種群的基因頻率會發(fā)生定向改變,導致生物朝著一定的方向不斷進化。【詳解】A、變異是不定向的,抗生素對變異進行選擇,不能誘導細菌發(fā)生基因突變,A錯誤;B、進化的實質是自然選擇導致種群基因頻率定向改變,故超級細菌形成的實質是在抗生素的選擇下菌群基因頻率的定向改變,B正確;C、協(xié)同進化是不同物種之間、生物與無機環(huán)境之間在相互影響中不斷進化和發(fā)展,超級細菌的形成和新型抗生素的研發(fā)體現(xiàn)了生物與環(huán)境間的協(xié)同進化,C正確;D、建立抗生素使用檔案并輪換使用不同抗生素,可減少耐藥性的形成,減緩超級細菌形成,D正確。故選A。
14-1(基礎)非洲干旱環(huán)境下生長的金合歡,是具有長達10厘米尖刺的高大樹種,尖刺減少水分散失的同時又可抵御動物的啃食。長頸鹿有長達45厘米的舌頭,柔軟細長的舌頭加上長長的脖子可以輕松吃到被尖刺覆蓋的金合歡嫩葉。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B.生物適應性的形成離不開遺傳、變異與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D.當環(huán)境發(fā)生改變后,長頸鹿的適應性有可能變得不適應【正確答案】C14-2(基礎)用殺蟲劑防治害蟲時,敏感個體容易被殺死,而有抗藥性變異的非敏感個體容易存活;但敏感個體更容易度過越冬期。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該實例說明生物變異的有利與有害是相對的,取決于環(huán)境的變化B.使用殺蟲劑后有計劃地停用,有利于降低種群中抗藥基因的基因頻率C.殺蟲劑誘導害蟲發(fā)生基因突變產生抗藥性變異,為進化提供原材料D.殺蟲劑的使用對該種群性狀進行了篩選,決定了種群進化的方向【正確答案】C14-3(鞏固)傳統(tǒng)的觀點認為大熊貓的瀕危是進化歷程的必然,最新群體遺傳學的研究表明,現(xiàn)存大熊貓并未走到進化的盡頭,仍具有進化潛力,因為大熊貓在末次冰期消融后曾經(jīng)歷了強烈的種群擴張。以下關于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主要觀點和內容,錯誤的敘述是()B.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突變和基因重組都會引起種群基因頻率的定向改變C.如果大熊貓種群仍然保持較高的遺傳多樣性,實際上反映了種群中基因的多樣性D.末次冰期消融后大熊貓的種群擴張,其實質是大熊貓種群基因頻率發(fā)生了動態(tài)變化【正確答案】B14-4(鞏固)人們在億年前的沉積物中發(fā)現(xiàn)了已滅絕的劍尾動物化石,對每個個體背甲的長寬比都進行了測量,長寬比用S表示。在圖中,p曲線表示億年前時該動物S值的分布。在1億年前的沉積物中,在三個不同地點發(fā)現(xiàn)了三個不同劍尾動物的群體,圖中a、b、c分別表示3種動物群體中S值的分布情況,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在a、b、c三個群體中,最可能出現(xiàn)新物種的是c,理由是變異類型最多,有可能出現(xiàn)適應環(huán)境的變異類型而形成新物種B.在發(fā)現(xiàn)該動物的三個地區(qū)中,環(huán)境最可能保持不變的是a,理由是群體性狀與1.5億年前的群體p最相似C.S值的變化實質是反映了基因頻率的變化,這種變化是自然選擇的結果,這種作用還決定了生物進化的方向【正確答案】D14-5(鞏固)椒花蛾有兩種體色,一種淺色有黑色素斑點,另一種完全黑色,受一對等位基因A(黑色)、a(淺色)控制,19世紀淺色的地衣覆蓋在樹干和巖石上,椒花蛾體色多為淺色,之后工業(yè)排出的煤煙將樹干變成黑色,椒花蛾體色多為黑色。根據(jù)進化理論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C.淺色椒花蛾的消失,會導致一個基因庫的消失【正確答案】B14-6(提升)大達夫尼島遇到干旱時,島上的漿果減少,生活在島上的鳥只能更多地取食更大、更硬的堅果。下圖為大達夫尼島干旱發(fā)生前后中地雀種群喙的平均深度的變化曲線。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1975-1979年間中地雀種群能保持遺傳平衡D.控制中地雀喙深度的基因型頻率改變,表明中地雀種群發(fā)生了進化【正確答案】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川味復合調味料合作協(xié)議書
- 2025年五年級品德教學工作總結模版(三篇)
- 2025年代理售后服務合同模板(2篇)
- 2025年代理加工合同標準版本(2篇)
- 2025年九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工作總結范文(二篇)
- 2025年個人簡易倉庫租賃合同(4篇)
- 2025年二手車賣車協(xié)議樣本(4篇)
- 2025年代理合作協(xié)議范例(三篇)
- 2025年人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工作總結范文(二篇)
- 2025年個人工程勞務合同樣本(三篇)
- 2025年全國科技活動周科普知識競賽試題庫及答案
- 工廠生產區(qū)清潔流程及安全規(guī)范
- 化學丨百師聯(lián)盟2025屆高三1月一輪復習聯(lián)考(五)化學試卷及答案
- 2024年全國職業(yè)院校技能大賽中職(酒店服務賽項)備賽試題庫(500題)
- 工程建設項目培訓
- 高速公路巡邏車司機勞動合同
- 2025中國大唐集團內蒙古分公司招聘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充血性心力衰竭課件
- 2025年日歷(日程安排-可直接打印)
- 《VAVE價值工程》課件
- 分享二手房中介公司的薪酬獎勵制度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