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初中物理競賽試題精編(八年級上):第7講-運動的快慢(解析版)_第1頁
全國初中物理競賽試題精編(八年級上):第7講-運動的快慢(解析版)_第2頁
全國初中物理競賽試題精編(八年級上):第7講-運動的快慢(解析版)_第3頁
全國初中物理競賽試題精編(八年級上):第7講-運動的快慢(解析版)_第4頁
全國初中物理競賽試題精編(八年級上):第7講-運動的快慢(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全國初中物理競賽試題精編第7講—運動的快慢一、單選題如圖所示,沿同一條直線向東運動的物體A、B,其運動相對同一參考點O的距離S隨時間t變化的圖象,以下說法正確的個數(shù)有

①兩物體由同一位置O點開始運動,但物體A比B遲3s才開始運動②t=0時刻,A在O點,B在距離O點5m③從第3s開始,vA>vB.在第5s末④在前5s內(nèi),A和B的平均速度相等A.1個 B.2個 C.3個 D.4個【答案】B

【解析】①由圖象可知兩個物體不是從同一地點同時出發(fā)的,B是從距離O點5m處出發(fā)的;

②t=0時刻,A在O點,B在距離O點5m處;

③從第3s開始,vA>vB,5s末A、B相遇;

④5s內(nèi),A、B運動的路程不相同,所用時間相同,根據(jù)v=st可知A、一列火車以10米/秒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車內(nèi)一乘客以2米/秒的速度從車頭方向走向車尾方向。若乘客走了24秒,則在這段時間內(nèi)人相對于地面走的距離為(

)A.48m B.192m C.240m D.288m【答案】B

【解析】相對于地面來說人的運動速度v=v車?v人=10m/s?2m/s=8m/s,

∵v=st,

∴在這段時間內(nèi)人相對于地面走的距離:s=vt=8m/s×24s=192m,故ACD兩名同學在周長為100m的圓形冰面上一起進行溜冰活動,活動規(guī)則如下:兩人必須同時從同一地點出發(fā),沿圓形跑道運動,速度大小保持不變。由于兩人出發(fā)速度不同,速度快的同學超出一圈追上速度慢的同學時向前推一把,于是雙方正好“互換速度”;原先速度慢的同學由于速度變快,從而會超出后面的同學一圈,此時也向前推一把,雙方再次“互換速度”…如此循環(huán)下去,當雙方都完成了活動規(guī)定要滑的圈數(shù)時,最后到達終點的同學所用的時間將記為該組的成績。假設這兩名同學的出發(fā)速度分別為10m/s和12.5m/s,并且規(guī)定每人都要完成2500m,則該組同學的成績?yōu)?

)A.225s B.224s C.222s D.220s【答案】B

【解析】解:

(1)設開始時甲快、乙慢,甲要追上乙,甲應比乙多跑一圈,耗時t,

則12.5m/s×t?10m/s×t=100m,解得t=40s,

S甲=v甲t=12.5m/s×40s=500m,

S乙=v乙t=10m/s×40s=400m,

即:甲跑了5圈500m、乙跑了4圈400m,甲剛好追上乙,該過程甲乙共滑行900m、用時40s,

(2)接下來是乙追甲,也是40s,乙跑500m,甲跑400m,乙追上甲;如此反復,兩人你追我追,共有5次追上和被追上,用時200s,在這過程里,甲有3次跑500m,2次跑400m,共跑2300m;乙有3次跑400m,2次跑500m,共跑了2200m,照這樣算來甲還有200m,要用10m/s去跑,到達終點還要20s;乙還有300m,用一學生在百米賽跑中,測得他在50m處的瞬時速度為6m/s,16s末到達終點的瞬時速度為7.5m/s,則它在全程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

)A.6m/s B.6.25m/s C.6.75m/s D.7.0m/s【答案】B

【解析】由題知:s=100m,t=16s,平均速度v=st=100m16s=6.25m/s,故ACD錯誤,Ba、b兩輛小車從同一地點同方向出發(fā),沿水平地面做直線運動,它們運動v?t圖象如圖所示,由圖象可知0?60s過程中(

)A.兩小車在40s時相遇

B.40s時,a、b兩小車相距最遠

C.40s時,小車b在小車a的前方

D.兩小車在20?40s內(nèi)都做勻速直線運動,且v【答案】B

【解析】解:

AC、由v?t圖象可知,在40s時兩小車的速度相等;

由圖象還可知,a小車比b小車早出發(fā)20s,在0?40s內(nèi)(不含40s),a車的速度大于b車,所以由s=v平均t可知,a車通過的路程大于b車,所以在40s時兩車還沒有相遇,此時b小車在a小車的后方,故AC錯誤;

B、由v?t圖象可知,在0?40s內(nèi)(不含40s),a車的速度大于b車(且a車在前方),則a、b兩車之間的距離逐漸增大;

而40s以后,b車的速度大于a車,則a、b兩車之間的距離逐漸減小;

所以可知40s時(速度相等時),a、b兩小車相距最遠,故B正確;

D、由圖象可知,a小車在20?40s內(nèi)做勻速直線運動,b小車在20?40s內(nèi)做加速直線運動,故D錯誤。

甲、乙兩車從相距14米的P、Q兩點同時出發(fā),相向而行做勻速直線運動,經(jīng)過6秒兩車相距2米。在如圖所示的a、b、c三條圖線中,兩車的s?t圖(

)A.一定是ab B.一定是ac C.可能是bc D.可能是ab【答案】C

【解析】解:根據(jù)s=vt可得6s時,甲車行駛的路程s甲=6s×v甲,乙車行駛的路程s乙=6s×v乙,

由題知,甲、乙兩車分別從P、Q兩點同時相向運動,

并且經(jīng)過6s時甲、乙相距2m,有兩種情況(即甲、乙還沒有相遇時相距2m、甲、乙相遇后相距2m);

①如圖1,則P、Q間的距離:sPQ=s甲+s乙+2m=6s×v甲+6s×v乙+2m=14m,則v甲+v乙=2m/s,

②如圖2,則P、Q間的距離:sPQ'=s甲+二、多選題A、B兩物體從甲地運動到乙地,設A物體前半段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v1,后半段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v2;B物體前半段路程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v1’,后半段路程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v2’,則A、B兩物體的平均速度分別是(分別用v1、v2及v1’、v2’A.A物體:v1+v2 B.B物體:2v1,v2’【答案】BC

【解析】(1)設A物體運動的總時間為2t,由v=st可得:

A物體前半段時間所走的路程s1=v1t,后半段時間所走路程s2=v2t,

則A物體的平均速度:vA=sA2t=s1+s22t=v1t+v2t2t=(v1+v2)某學習小組對一輛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線運動的小車進行了觀測研究,他們記錄了小車在某段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與所用時間,并根據(jù)記錄的數(shù)據(jù)繪制了路程與時間的關系圖象,如圖所示,根據(jù)圖象可以判斷(

)A.0~5s內(nèi),小車的平均速度是0.4m/s

B.0~7s內(nèi),小車的平均速度是1.5m/s

C.2~5s內(nèi),小車做勻速直線運動

D.5~7s內(nèi),小車做勻速直線運動【答案】AD

【解析】A.由圖象可知,在0?5s的時間內(nèi)小車運動的路程為2m,小車的平均速度v=st=B.由圖象可知,在0?7s的時間內(nèi)小車運動的路程為6m,小車的平均速度v'=s't'=6m7s≈0.86m/s,故B錯誤;

C.由圖象可知,在2s?5s的時間內(nèi)小車運動的路程為0m,小車是靜止的,故C錯誤;

D如圖是沿同一條直線向東運動的物體A、B,其運動相對同一參考點O的s?t圖象,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5?s內(nèi),A,B的平均速度相等

B.t=0時刻,A在O點,B在距離O點5?m處

C.從第3?s開始,vA>vB,第5?s時A,B【答案】BC

【解析】A.由圖知,5s內(nèi)A通過的路程為10m,B通過的路程為10m?5m=5m,因為平均速度等于路程與時間之比,所以A的平均速度大,故A錯誤;

B.由圖知,t=0時刻,A在O點,B在距離O點5m處,故B正確;

C.在s?t圖象中圖線的斜率等于速度,從t=3s起,A的斜率大、速度大,即有vA>vB,第5s末兩物體到達同一位置,兩物體相遇,故C正確;

D.A從原點出發(fā),而B從距原點正方向上5m處出發(fā),A在B運動3s后開始運動,故D錯誤。

交通部門常用測速儀來檢測車速。測速原理是測速儀前后兩次發(fā)出并接收到被測車反射回的超聲波信號,再根據(jù)兩次信號的時間差,測出車速,如下圖甲。某次測速中,測速儀發(fā)出與接收超聲波的情況如下圖乙所示,x表示超聲波與測速儀之間的距離。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假設超聲波的速度為340m/s,且聲速與車速均保持不變)(

)A.汽車收到第一次信號時,距測速儀204m

B.汽車遇到兩次信號的時間間隔內(nèi)行駛了32m

C.汽車的速度約為26.15m/s

D.汽車兩次收到信號的時間差為1.3s【答案】CD

已知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為v1,在鋼軌中的傳播速度為v2,有人用錘子敲了一下鋼軌的一端,另一人在另一端聽到兩次聲音的時間間隔為t,下列說法正確的是(vA.鋼軌的長為v1v2v2?v1t

B.鋼軌的長為【答案】AC

【解析】設鋼軌長度為L,

因為v=st,

所以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時間t1=Lv1;

在鋼軌中傳播的時間為t2=Lv2;

時間間隔t=t1?t2=Lv1如圖所示,水平傳送帶A、B兩端相距s=2m,工件與傳送帶的接觸面粗糙。工件從斜面滑上A端瞬時速度vA=10m/s,若傳送帶不動,到達B端的瞬時速度為vB=5m/sA.若傳送帶以速度v=4m/s逆時針勻速轉動,則到B端的瞬時速度為vB=5m/s

B.若傳送帶以速度v=10m/s順時針勻速轉動,則到B端的瞬時速度為vB=5m/s

C.若傳送帶以速度v=5m/s順時針勻速轉動,則到達B端的瞬時速度為vB=5m/s

D.【答案】ACD

【解析】解:若傳送帶不動,工件在滑動摩擦力的作用下做勻減速直線運動,

由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位移公式得:vB2?vA2=2as,即(5m/s)2?(10m/s)2=2a×2m,解得:a=?18.75m/s2;

A.若傳送帶以速度v=4m/s逆時針勻速轉動,工件在滑動摩擦力的作用下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工件的加速度仍為a=?18.75m/s2,工件的運動情況跟傳送帶不動時的一樣,則到B端的瞬時速度為vB=5m/s,故A正確;

B.若傳送帶以速度v=10m/s順時針勻速轉動,與工件的速度相等,工件在傳送帶上處于靜止狀態(tài),則到B端的瞬時速度為vB=10m/s,故B錯誤;

C.若傳送帶以速度v=5m/s順時針勻速轉動,工件在滑動摩擦力的作用下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工件的加速度仍為a=?18.75m/s2,工件的運動情況跟傳送帶不動時的一樣,則到B若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v1,在鋼軌中的傳播速度為v2,有人用錘子敲了一下鋼軌的一端,另一人在另一端聽到兩次聲音的時間間隔為t,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聲音沿鋼軌傳播的時間為t B.鋼軌的長度為(v2?v1)t

C.【答案】CD

【解析】(1)設鋼軌的長度為L,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時間t1=Lv1;

聲音在鋼軌中傳播的時間為t2=Lv2;

時間間隔t=t1?t2=Lv1?Lv2如圖,河寬為L,河水流速為u,甲、乙兩船同時出發(fā)渡河且相對水的速度均為v。出發(fā)時兩船相距d,行駛過程中兩船船身均與岸邊成45°,乙船最終到達正對岸的A點,兩船始終沒有相遇。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v:u=2:1 B.兩船行駛的路程相等

C.兩船同時到達河對岸 D.L<【答案】ACD

【解析】解:

AC、乙船恰好能直達正對岸的A點,根據(jù)速度合成與分解,知vcos45°=u,解得:v=2u,即v:u=2:1;

將小船的運動分解為平行于河岸和垂直于河岸兩個方向,抓住分運動和合運動具有等時性,兩船在垂直河岸方向的速度大小相等,則有甲乙兩船到達對岸的時間相等,故A、C均正確。

B、由圖可知,甲船在水中行駛的路程大于乙船的路程,故B錯誤;

D、由題意可知,兩船在垂直河岸方向的位移總是相等,且兩船在水流方向的速度大小相等,因不相遇,則d應大于2L,即d>2L,所以L<d2,故Da、b、c三個物體在同一條直線上運動,三個物體運動的s?t圖象如圖所示,圖象c是一條過坐標原點的曲線,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a、b兩物體都做勻速直線運動,c物體做曲線運動

B.a、b兩物體都做勻速直線運動,兩個物體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在0~5s內(nèi),當t=5s時,a、b兩物體相距最遠

D.在0~10s內(nèi),物體C的平均速度是1m/s【答案】BCD

【解析】A、在s?t圖象中,傾斜的直線表示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故a、b兩物體都做勻速直線運動;

由題知,a、b、c三個物體在同一條直線上運動,故c物體也做直線運動;由于圖象c是一條過坐標原點的曲線,說明路程與時間不成正比,則c物體做變速直線運動;故A錯誤;

B、由s?t圖象可知,a、b兩物體在5s內(nèi)通過的路程均為10m,即相同時間通過的路程相同,說明兩物體的速度大小相等;由s?t圖象還可知,隨著時間的增加,b離坐標原點是越來越近,a離坐標原點越來越遠,所以兩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反,故B正確;

C、由圖象可知,在0~5s內(nèi),a沿遠離坐標原點方向運動,b沿靠近坐標原點方向運動,當t=5s時,a、b兩物體相距最遠,故C正確;

D、由圖象可知,在0~10s內(nèi),物體C的平均速度:v=st=10m10s=1m/s,故三、填空題一個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其速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a所示,在t0時刻該圖象所圍成的陰影部分的面積所表示的物理量是______?,F(xiàn)在有甲、乙兩個物體由靜止開始運動,它們運動時速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b所示。在t0時刻,甲通過的路程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通過的路程。【答案】路程

小于

【解析】解:圖象橫軸表示時間,縱軸表示速度,

則由圖a可知,在t0時刻該圖象所圍成的陰影部分的面積所表示的物理量是路程;

由圖b可知,甲在t0時刻之前速度一直小于甲的速度,在t0時刻,甲乙兩車速度相等,t0時刻之后,速度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甲、乙兩個物體由靜止開始運動,運動時間相同,

根據(jù)v=s甲乙兩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如果甲乙速度之比為4:3,乙通過的路程為甲的2倍,則甲、乙所用時間之比為____________?!敬鸢浮?8【解析】由t=sv可得:t甲t乙=已知兩物體A、B做勻速直線運動,它們的速度之比是3:2,經(jīng)過的路程之比是4:3,則它們的時間之比是______。另一物體C在某次運動過程中,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為v1,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為v2,全過程的平均速度為v,已知v1:v2=2:3,則v1【答案】8:9

5:6

【解析】解:由題知,vA:vB=3:2,sA:sB=4:3,

由速度公式可得,A、B兩物體的運動時間之比:tAtB=sAvAsBvB=sAvBsBvA=4×23×3=89;

物體在前一半路程的運動時間:t1=12沿同一條直線向東運動的物體甲、乙.其相對同一參考點O運動的距離S隨時間t變化的圖象如圖.則:

(1)甲在乙運動______s后開始運動,乙的速度為______

m/s.

(2)兩物體相遇時,乙車行駛的距離是______m.

(3)相遇前,兩物體最遠相距______m.【答案】3;1;5;8

【解析】解:(1)由圖象可知,橫軸表示時間,縱軸表示路程,甲在乙運動3s后開始運動,

當t乙=5s時,運動的路程s乙=10m?5m=5m,乙的速度v乙=s乙t乙=5m5s=1m/s;

(2)由圖象可知,兩車在10m處相遇,乙車行駛的距離是10m?5m=5m;

(3)由圖象可知,甲在乙運動3s后開始運動,甲運動前與乙相距四、計算題為了設計合理的交通機制,交巡警平臺模擬十字路口交通情況。具體如下:紅燈攔停了很多汽車,攔停的汽車排成筆直的一列,最前面汽車的前端與停車線相齊,相鄰兩車前端之間的距離均為10m。假設行車綠燈亮起瞬間,每輛車都同時加速啟動,5s后速度都達到10m/s,該過程中小車通過了25m,之后以10m/s的速度勻速通過路口。該路口綠燈亮的時間20s,而且按倒計時顯示。另外交通規(guī)則規(guī)定:原綠燈通行的汽車,綠燈結束時,車頭越過停車線的汽車允許通過。求:

(1)小車啟動加速到10m/s的過程中,它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一次行綠燈時間有多少輛汽車能通過路口?

(3)與汽車同時等待的還有與車道平行的人行橫道的人(人與第一輛車頭齊平),車行與人行綠燈同時亮起,人行橫道上的小胡與汽車同時啟動。已知v人=1.5m/s,人行橫道長22.5m。當綠燈亮起時,在小胡通過人行橫道的時間里,有多少輛汽車從小胡身邊通過(車頭超過人就算通過)?【答案】解:(1)每輛車都同時加速啟動,5s后速度都達到10m/s,該過程中小車通過了25m,小車的平均速度:v=st=25m5s=5m/s;

(2)一次綠燈時間內(nèi)汽車的運動分為兩個過程:加速運動和勻速運動,

汽車勻速運動通過的路程為:s1=v1t1=10m/s×(20s?5s)=150m,

汽車行駛的總路程為:s2=s+s1=25m+150m=175m,

相鄰兩車之間的距離均為10m,所以可通過的汽車為:n=175m10m=17.5,即有17輛車完全通過,第18輛車的車頭已越過停車線,也可通過,所以一次綠燈時間內(nèi)有18輛汽車能通過路口;

(3)綠燈亮人開始走,人通過人行橫道的時間:t3=s3v人=22.5m1.5m/s=15s,據(jù)統(tǒng)計,全國發(fā)生的車禍中有超過四分之一是超速引起的!為此,四川高管近年來加大了道路限速監(jiān)控管理,一種是“定點測速”,即監(jiān)測汽車在某點的車速:另種是“區(qū)間測速”,就是利算出汽車在某一區(qū)同行駛的平均速度,如果超過了該路段的最高限速,即被判為超速,若監(jiān)測點A、B相距18km,全程限速120km/?,一輛轎車通過監(jiān)測點A、B的速度分別為100km/?和110km/?通過兩個監(jiān)測點的時間如圖所示。

(1)采用“區(qū)間測速”,這輛轎車在該路段會不會被判超速?(請通過計算進行說明)

(2)停在公路旁的公安巡邏車定點測速時,利用超聲波可以監(jiān)測車速:巡邏車上測速儀發(fā)出并接收超聲波脈沖信號,根據(jù)發(fā)出和接收到的信號間的時間差,就能測出車速。在圖(b)中,P1、P2是測速儀先后發(fā)出的超聲波信號,n1、m2分別是測速儀檢測到的P1、P2經(jīng)反射后的信號。設測速儀勻速掃描,P1與P2之間的時間間隔為0.9s,超聲波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為340m/s,假設被測汽車沿直線勻速行駛。求:

【答案】解:(1)圖中所示轎車在該路段所用的時間是10:41?10:31=10min=16?;

所以轎車在該路段的速度v1=s1t1=18km16?=108km/?<120km/?,所以這輛轎車在該路段不會被判超速;

(2)

①P1、P2的間隔的刻度值為4.5個格,時間長為0.9s,已知tpin1=0.3s,測速儀第一次發(fā)出超聲波后經(jīng)0.15s到達了汽車處,而信號從汽車處返回測速儀,也行駛了0.15s;

第一次檢測到超聲波信號時聲音傳播的路程為:s=v聲t=340m/s×0.15s=51m;

P2、n2之間間隔的刻度值1個格,tpin2=0.2s,測速儀第二次發(fā)出超聲波時,經(jīng)過了0.1s到達了汽車處,而信號從汽車處返回測速儀,也行駛了0.1s;

測速儀第一次發(fā)出的信號從汽車處返回到測速儀時,汽車距測速儀:

s1=12v如圖1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甲、乙兩小球分別位于A、B兩點,同時開始沿互相垂直的方向勻速運動,已知AC=50?cm、BC=90?(1)甲小球由A點到C點的時間t.(2)為使兩小球剛好在C點相碰,求乙小球的速度.(3)保持其他條件不變,現(xiàn)將乙小球換成長MN=10?cm的滑塊(寬度很窄),N端放于B點,如圖【答案】解:(1)甲小球由A點到C點的時間t=sACv甲=0.5m0.2m/s=2.5s.(3)甲小球剛好和N端相碰時,滑塊的速度等于乙小球的速度,即為0.36?m/s.

甲小球剛好和M端相碰時,滑塊在2.5?s內(nèi)運動的路程s=sBC+LMN研究發(fā)現(xiàn):人在飲酒后駕車的應急反應時間是未飲酒時的2~3倍。反應時間是指司機從看到意外情況到踩剎車需要的這段時間;在反應時間內(nèi)汽車要保持原速前進一段距離,這段距離叫反應距離。如圖所示,某司機酒后駕車沿馬路直線行駛,車頭中央距馬路邊沿3m,汽車在到達A點位置時,發(fā)現(xiàn)一行人正從路邊出發(fā)闖紅燈過人行橫道,此時汽車的速度為15m/s,距離行人的行走路線為30m,若該司機的反應時間為1.2s,剎車后汽車由于慣性還要繼續(xù)行駛,再經(jīng)過1s剛好行駛到人的行走路線。

(1)求這輛汽車的反應距離是多少?

(2)若行人以1.5m/s的速度勻速行走,請用計算說明汽車是否有撞上行人的可能。(提示:該車寬度約為1.8m)

(3)請你為駕駛人員和行人各擬寫一條文明交通的警示語。【答案】解:(1)因為司機的反應時間是1.2s,且這段時間內(nèi)保持15m/s的原速前進;

所以s車=v車t反=15m/s×1.2s=18m;

答:這輛汽車的反應距離是18m;

(2)汽車從A點到行人的行走路線用時:

t總=t反+t=1.2s+1s=2.2s;

在這段時間內(nèi),行人行走的路程:

跳傘是一項極具挑戰(zhàn)的運動,現(xiàn)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在某次跳傘訓練過程中,一體重為500N的運動員從空中懸停的直升機上由靜止開始豎直跳下,其速度與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經(jīng)15s下落210m后,開始做勻速直線運動直至落地,整個過程用時30s,求在這個過程中:

(1)運動員下落的平均速度;

(2)重力做的功;

(3)勻速下降時重力做功的功率?!敬鸢浮拷猓?1)由題可知,運動員在0?15s下落的路程為s前=210m,

由圖像可知,15s后運動員以6m/s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

則運動員在15?30s通過的路程為:s后=vt后=6m/s×15s=90m;

運動員通過的總路程為:s=s前+s后=210m+90m=300m,

總時間為t=30s,

則整個過程中運動員下落的平均速度:

v'=st=300m30s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