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蛇防蜂安全常識教育_第1頁
防蛇防蜂安全常識教育_第2頁
防蛇防蜂安全常識教育_第3頁
防蛇防蜂安全常識教育_第4頁
防蛇防蜂安全常識教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防蛇防蜂安全教育安質部2017年6月1整理ppt第一部分毒蛇咬傷的防治

概述診斷預防急救2整理ppt

1、毒蛇的頭多呈三角形,頸部較細,尾部短粗,色斑較艷。一般有特殊的花紋,咬人時嘴張得很大,牙齒較長。2、毒蛇咬傷部常留兩排深而粗的牙痕。3、無法判定是否毒蛇咬傷時,按毒蛇咬傷急救。一、概述3整理ppt常見的毒蛇種類

頭部呈三角形,頸部明顯,身體比較短,一般在80厘米。色斑的變化較大,背部鱗片的顏色大多是灰褐色和土紅色,上布灰褐色的原型板塊或波浪形的橫紋。蝮蛇的腹部顏色灰黑色,散布這許多不規(guī)則的小黑白點。(一)腹蛇(又名土灰蛇、土巴呆、土夫蛇、草上飛)

4整理ppt(二)紅脖頸槽蛇(俗名野雞項、紅脖游蛇、扁脖子)5整理ppt(三)赤練蛇別名火赤鏈、紅斑蛇、紅花子、鏈子蛇、桑樹根6整理ppt(四)竹葉青蛇又名青竹蛇,焦尾巴。7整理ppt5、銀環(huán)蛇:俗稱過基峽、白節(jié)蛇、金錢白花蛇、銀甲帶。(較少見)8整理ppt6、尖吻蝮(五步蛇):9整理ppt(一)

診斷蛇毒咬傷時要考慮并解決以下問題是否為蛇咬傷是否為毒蛇咬傷是哪一種毒蛇咬傷二、診斷10整理ppt(二)毒蛇的分類1.神經(jīng)毒:侵犯神經(jīng)系統(tǒng)為主,局部反應較少,會出現(xiàn)脈弱,流汗,惡心,嘔吐,視覺模糊,昏迷等全身癥狀。(銀環(huán)蛇)2.血液毒:侵犯血液系統(tǒng)為主,局部反應快而強烈,一般在被咬后30分鐘內,局部開始出現(xiàn)劇痛,腫脹,發(fā)黑,出血等現(xiàn)象。時間較久之后,還可能出現(xiàn)水泡,膿包,全身會有皮下出血,血尿,咳血,流鼻血,發(fā)燒等癥狀。(竹葉青)3.混合毒:兼有神經(jīng)毒和血液毒的毒蛇:(蝮蛇)11整理ppt(三)急救處理1、保持冷靜

千萬不可以緊張亂跑奔走求救,這樣會加速毒液散布。盡可能辨識咬人的蛇有何特征,不可讓傷者使用酒、濃茶、咖啡等興奮性飲料。2、立即縛扎

用止血帶縛于傷口近心端上5-10厘米處,如無止血帶可用毛巾,手帕或撕下的布條代替。扎縛時不可太緊,應可通過一指,其程度應以能阻止靜脈和淋巴回流不妨礙動脈流通為原則(和止血帶止血法阻止動脈回流不同),每兩小時放松一次即可(每次放松一分鐘)。而以前的觀念認為15至30分鐘中要放松30秒至1分鐘,臨床視實際狀況而定,如果傷處腫脹迅速擴大,要檢查是否綁得太緊,綁的時間應縮短,放松時間應增多,以免組織壞死。12整理ppt3、沖洗切開傷口,適當吸吮在將傷口切開之前必須先以生理鹽水,蒸餾水,必要時亦可用清水清洗傷口。(沖洗方法是:最好用干凈的流水,從上到下,反復沖洗,盡量把毒液擠出沖掉)。再將傷口以消毒刀片切開成十字型,以吸吮器將毒血吸出,施救者宜避免直接以口吸出毒液,若口腔內有傷口、齲齒可能引起中毒。蛇藥片(如季德勝蛇藥片)口服,或將蛇藥片用清水溶成糊狀涂在創(chuàng)口四周。注意:

1、沒有沖洗傷口,千萬不要先行擴創(chuàng),防止留在傷口外面的毒液,在擴創(chuàng)時流入體內;2、在擴創(chuàng)時要檢查傷口內有否殘留蛇的毒牙,如有發(fā)現(xiàn)應立即設法取出;3、被五步蛇咬傷,,一般不擴大傷口,尤其是在傷口流血不止的情況下,更應注意;4、擴創(chuàng)不宜橫刀和深挖,以免傷及血管、骨胳,以免使傷口難以愈合而感染。13整理ppt4、立即送醫(yī)除非肯定是無毒蛇咬傷,否則還是應視作毒蛇咬傷,并送至醫(yī)院接受進一步治療。14整理ppt(一)防治措施1、公共場所有蛇區(qū)設立相關提示,并定期投灑驅蛇藥粉;2、因工作需要進入有蛇區(qū)應著厚靴及厚帆布綁腿;3、夜行應持手電筒照明,并持竹竿在前方左右撥草將蛇趕走;4、野外露營時應將附近之長草,泥洞,石穴清除,以防蛇類躲藏;5、平時應熟悉各種蛇類之特征及毒蛇咬傷急救法,配備蛇藥片及防蛇器具(包扎帶、止血帶、吸氣式拔火罐)四、毒蛇預防15整理ppt(二)防蛇小常識1、蛇是變溫動物,氣溫達到18度以上才出來活動。通常5~10月分是蛇傷發(fā)病高期。特別是在悶熱欲雨或雨后初晴時蛇經(jīng)常出洞活動。雨前、雨后、洪水過后的時間內要特別注意防蛇。蛇傷主要集中在白天9~15時,晚上18~22時。2、盡量避免抓著樹枝借力,在伐取灌木、采摘水果前要小心觀察,一些蛇類經(jīng)常棲于樹木之上。翻轉石塊或圓木以及掘坑挖洞時使用木棒,不可徒手進行這類活動。16整理ppt蜜蜂蟄傷第二部分防蜂安全教育胡蜂蟄傷蜂蟄傷的預防17整理ppt蜜蜂是“吃素的”,以花粉為主要食物源。蜜蜂腹部末端的蜇針連接著毒腺和內臟器官,針尖端還有幾個倒鉤,當蜜蜂的毒針蜇人時,小倒鉤也牢牢鉤住了皮膚,當蜜蜂拔出毒針的瞬間,自身的一部分內臟也被拉了出來,蜜蜂很快就會因此喪命。被蜜蜂蜇傷的一般病情較輕,不會輕易致死。一、蜜蜂蟄傷18整理ppt蜜蜂蜇傷處理:

被蜜蜂蜇咬后,傷口往往留有蜂刺,可以用針或鑷子挑出蜂刺,切勿用手去擠壓傷口的刺。蜜蜂毒呈酸性,可用肥皂水和堿液清洗患部,以中和毒液;必要時可用冰敷以減輕紅腫疼痛。如果感到疼痛、發(fā)癢,可以咨詢醫(yī)生,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應用抗過敏的藥物。19整理ppt

胡蜂是肉、素兼食性昆蟲,胡蜂的蜇針細長且沒有倒鉤,蜇人后蜇針容易拔出,對人實行攻擊后能夠毫無損傷地抽身逃走,因此可以反復蜇人。秋季是胡蜂活動頻繁的季節(jié),需要大量攝取食物,性情也變得暴躁,對驚擾異常敏感,容易蜇人。加之繁殖季節(jié)會加速筑巢,當有人或者動物靠近巢穴時,胡蜂感覺到危險,就會發(fā)動群體性襲擊。二、胡蜂蟄傷

胡蜂蜇人時排出的毒液含有神經(jīng)性或血液性毒素,對呼吸系統(tǒng)、心血管系統(tǒng)有顯著影響。毒液進入人體或動物體內后,會引起肝、腎、心臟等器官功能衰竭,嚴重的可引發(fā)休克或身亡。20整理ppt胡蜂蜇傷處理:

①被胡蜂蜇傷,可以用針或鑷子挑出蜂刺,但不要用手拔或擠壓,以免剩余的毒素進入體內。

②胡蜂的毒液是堿性的,在拔出毒刺后,可用食醋或硼酸溶液沖洗傷口,用毛巾包上冰塊濕敷傷處,也有助于暫時緩解疼痛。切記不可用碘酒或紅藥水涂抹,這樣只會加重腫痛的程度。

注意:蜜蜂毒呈酸性,與胡蜂的堿性毒液處理不同。

③如果發(fā)現(xiàn)被蜇傷者呼吸困難、呼吸聲音變粗、帶有喘息聲,頭暈、胸悶、手足麻木等全身性癥狀,要立即送醫(yī)急救。從被蜇傷到送達醫(yī)院的時間要盡快,患者及家屬不要猶豫,爭分奪秒,而且要盡量送到有急救能力的正規(guī)醫(yī)院,不要輕信所謂的偏方、秘方,拖延病情。21整理ppt

1、胡蜂喜歡在花草較多、陰涼潮濕的地方筑巢。遇蜂巢,最好繞行時,注意不要驚擾胡蜂。2、野外活動最好戴帽子,不要穿太過艷麗的衣服,并隨身攜帶急救藥品(如醋、息斯敏等)3、不應在空曠地方擺放沒有掩蓋的糖類食物及飲品,以免胡蜂集結。4、化妝品內含的化學合成物質和氣味往往模仿天然花香,容易招蜂,出行前不要飲酒、使用化妝品。三、蜂蟄傷的預防22整理ppt5、胡蜂是色盲,零星幾只在身邊飛舞時不必理會;胡蜂停落在頭上、肩上時,輕輕抖落即可,不要拍打。6、野外活動時如遇見單飛的胡蜂在周圍盤旋表示你已接近它的警戒范圍,絕不要揮趕或騷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