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四念處經(jīng)_第1頁
佛說四念處經(jīng)_第2頁
佛說四念處經(jīng)_第3頁
佛說四念處經(jīng)_第4頁
佛說四念處經(jīng)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佛說四念處經(jīng)

第一品---

如是我聞,一時佛游拘摟族,在劍摩瑟曇那都邑中。爾時佛告比丘:‘諸比丘!’諸比丘應(yīng)諾:“世尊。”佛言:“諸比丘,有一妙道可凈眾生,可度憂悲,可滅苦惱,可達正道,可證涅槃,此妙道即四念處?!?/p>

“何謂四念處?”1、“諸比丘,今有比丘,即身觀身而住,精進警覺,念念分明,可滅世間貪憂。”2、“即受觀受而住,精進警覺,念念分明,可滅世間貪憂?!?、“即心觀心而住,精進警覺,念念分明,可滅世間貪憂。”4、“即法觀法而住,精進警覺,念念分明,可滅世間貪憂?!?/p>

第二品

“諸比丘,比丘云何即身觀身而住耶?

“若有比丘,步入林間,或樹下,或于空寂無人處,跏趺而坐,身軀端直,當前奮起正念,專心系念于出息入息。彼入息時,知道自己正在入息。彼出息時,知道自己正在出息。彼作長入息時,心中了了分明,‘我正在作長入息?!俗鏖L出息時,心中了了分明,‘我正在作長出息?!俗鞫倘胂r,心中了了分明,‘我正在作短入息’彼作短出息時,心中了了分明,我正在作短出息'.

“彼須如是訓練自己:‘入息,我對我的整個身體了了分明。出息,我對我的整個身體了了分明。入息,我使身體的活動平息下來。出息,我使身體的活動平息下來。

“諸比丘,猶如熟巧之木鏇工,于鏇盤做長轉(zhuǎn)時,心中了了分明,‘我在做長轉(zhuǎn)?!阪洷P做短轉(zhuǎn)時,心中了了分明,‘我在做短轉(zhuǎn)。’比丘亦如是。彼作長入息時,心中了了分明,‘我正在作長入息?!俗鏖L出息時,心中了了分明,‘我正在作長出息?!俗鞫倘胂r,心中了了分明,‘我正在作短入息?!俗鞫坛鱿r,心中了了分明,‘我正在作短出息?!?/p>

‘彼須如是訓練自己:入息,我對我的整個身體了了分明。出息,我對我的整個身體了了分明。入息,我使身體的活動平息下來。出息,我使身體的活動平息下來。

'彼如是即身觀身而住。彼觀察身內(nèi)或身外,或兼顧身內(nèi)與身外。彼觀察身內(nèi)之生起,或身內(nèi)之壞滅,或兼顧觀察身內(nèi)之生起與壞滅。由此專心系念,彼知其身無非如其所念、如其所知而已。彼于此事,心中了了分明,直到智慧和圓滿的覺照生起。彼因觀身而住,自由自在,不為任何塵慮所系縛。諸比丘,彼應(yīng)如是修習即身觀身。

復次,諸比丘,彼于走路時,心中了了分明,我在走路。彼于站立時,心中了了分明,‘我在站立。”彼于坐時,心中了了分明,‘我在坐著?!擞谔膳P時,心中了了分明,‘我在躺臥。’無論身體處于何種姿勢,彼于其身體之姿勢,心中都了了分明。

“比丘如是即身觀身而住。彼觀察身內(nèi)或身外,或兼顧身內(nèi)與身外。彼觀察身內(nèi)之生起,或身內(nèi)之壞滅,或兼顧觀察身內(nèi)之生起與壞滅。由此專心系念,彼知其身無非如其所念、如其所知而已。彼于此事,心中了了分明,直到智慧和圓滿的覺照生起。彼因觀身而住,離于執(zhí)著,不為任何塵慮所系縛。諸比丘,彼應(yīng)如是修習即身觀身。

“復次,諸比丘,比丘于進退之際,對其進退,施以圓滿覺照,心中了了分明。彼于前瞻后顧、彎腰站起之際,對其所做之事,亦施以圓滿覺照,心中了了分明。彼于穿衣持缽之際,對其所做之事,施以圓滿覺照,心中了了分明。彼于飲食嚼嘗之際,對所有這一切,施以圓滿覺照,心中了了分明。彼于大小便利之際,對所做之事,施以圓滿覺照,心中了了分明。彼于行、住、坐、臥、睡、醒、語、默之際,對所有這一切,施以圓滿覺照,心中了了分明。

“彼如是即身觀身而住。彼觀察身內(nèi)或身外,或兼顧身內(nèi)與身外。彼觀察身內(nèi)之生起,或身內(nèi)之壞滅,或兼顧觀察身內(nèi)之生起與壞滅。由此專心系念,彼知其身無非如其所念、如其所知而已。彼于此事,心中了了分明,直到智慧和圓滿的覺照生起。彼因觀身而住,離于執(zhí)著,不為任何塵慮所系縛。諸比丘,彼應(yīng)如是修習即身觀身。

“復次,諸比丘,彼應(yīng)觀想自身,自足底而上,自頭發(fā)而下,此身為皮囊所包裹,種種不凈充滿,而作是言:“我此身中,有發(fā)、毛、爪、齒、皮、肉、筋、骨、髓、腎、心、肝、肋膜、脾臟、大腸、腸膜、肺、胃、屎、尿、膽汁、痰、膿、血、汗、脂肪、淚、淋巴、涕、唾、滑液。

“諸比丘,猶如一只兩面開口的袋子,內(nèi)中盛滿各種,種子。諸如粳米、糙米、菜豆、豌豆、芝麻、精米。聰明之士,打開袋子,于中觀見分明,曰:此是粳米,此是糙米,此是菜豆,此是豌豆,此是芝麻,此是精米。諸比丘,彼觀此身,亦復如是,自足底而上,自頭發(fā)而下,此身為皮囊所包裹,種種不凈充滿,而作是言:我此身中,有此身中,有發(fā)、毛、爪、齒、皮、肉、筋、骨、髓、腎、心、肝、肋膜、脾臟、大腸、腸膜、肺、胃、屎、尿、膽汁、痰、膿、血、汗、脂肪、淚、淋巴、涕、唾、滑液。

“彼如是即身觀身而住。彼觀察身內(nèi)或身外,或兼顧身內(nèi)與身外。彼觀察身內(nèi)之生起,或身內(nèi)之壞滅,或兼顧觀察身內(nèi)之生起與壞滅。由此專心系念,彼知其身無非如其所念、如其所知而已。彼于此事,心中了了分明,直到智慧和圓滿的覺照生起。彼因觀身而住,離于執(zhí)著,不為任何塵慮所系縛。諸比丘,彼應(yīng)如是修習即身觀身。

“復次,諸彼丘,彼身無論處于何種姿勢,彼應(yīng)依界(組成身體之四大)而觀其身,曰:此身之中有地、水、火、風等四大種。

“諸比丘,猶如熟練屠夫,或其學徒,坐于四衢大道,殺牛剝皮,支解成塊。諸彼丘依界觀身,亦復如是,曰:于此身有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等四大種。

“彼如是即身觀身而住,彼觀察身內(nèi)或身外,或兼顧身內(nèi)與身外。彼觀察身內(nèi)之生起,或身內(nèi)之壞滅,或兼顧觀察身內(nèi)之生起與壞滅。由此專心系念,彼知其身無非如其所念、如其所知而已。彼于此事,心中了了分明,直到智慧和圓滿的覺照生起。彼因觀身而住,離于執(zhí)著,不為任何塵慮所系縛。諸比丘,彼應(yīng)如是修習即身觀身。

“復次,諸比丘,彼觀見死尸,棄于冢間,或死一日,或死二日,或死三日,膨脹瘀黑,膿爛充滿。如彼自比,而作是言:我此身體,如彼一般,性質(zhì)相同,將來亦當如是,無可逃避。

"彼如是即身觀身而住。彼觀察身內(nèi)或身外,或兼顧身內(nèi)與身外。彼觀察身內(nèi)之生起,或身內(nèi)之壞滅,或兼顧觀察身內(nèi)之生起與壞滅。由此專心系念,彼知其身無非如其所念、如其所知而已。彼于此事,心中了了分明,直到智慧和圓滿的覺照生起。彼因觀身而住,離于執(zhí)著,不為任何塵慮所系縛。諸比丘,彼應(yīng)如是修習即身觀身。

“復次,諸比丘,彼觀見死尸,棄于冢間,或為烏鴉所啄,或為禿鷲所食,或為野犬所叼,或為狐貍所咬,或為各類昆蟲所食。如彼自比,而作是言:我此身體,如彼一般,性質(zhì)相同,將來當亦如是,無可逃避。

"彼如是即身觀身而住。彼觀察身內(nèi)或身外,或兼顧身內(nèi)與身外。彼觀察身內(nèi)之生起,或身內(nèi)之壞滅,或兼顧觀察身內(nèi)之生起與壞滅。由此專心系念,彼知其身無非如其所念、如其所知而已。彼于此事,心中了了分明,直到智慧和圓滿的覺照生起。彼因觀身而住,離于執(zhí)著,不為任何塵慮所系縛。諸比丘,彼應(yīng)如是修習即身觀身。

‘復次,諸比丘,彼觀見死尸棄于冢間,骸骨筋絡(luò)連系,略有余血余肉。如彼自比,而作是言:我此身體,如彼一般,性質(zhì)相同,將來亦當如是,無可逃避。

“彼如是即身觀身而住。彼觀察身內(nèi)或身外,或兼顧身內(nèi)與身外。彼觀察身內(nèi)之生起,或身內(nèi)之壞滅,或兼顧觀察身內(nèi)之生起與壞滅。由此專心系念,彼知其身無非如其所念、如其所知而已。彼于此事,心中了了分明,直到智慧和圓滿的覺照生起。彼因觀身而住,離于執(zhí)著,不為任何塵慮所系縛。諸比丘,彼應(yīng)如是修習即身觀身。

“復次,諸比丘,彼觀見死尸棄于冢間,只余骸骨,皮肉盡脫,血跡斑斑,筋腱尚存。如彼自比,而作是言:我此身體,如彼一般,性質(zhì)相同,將來亦當如是,無可逃避。

“彼如是即身觀身而住。彼觀察身內(nèi)或身外,或兼顧身內(nèi)與身外。彼觀察身內(nèi)之生起,或身內(nèi)之壞滅,或兼顧觀察身內(nèi)之生起與壞滅。由此專心系念,彼知其身無非如其所念、如其所知而已。彼于此事,心中了了分明,直到智慧和圓滿的覺照生起。彼因觀身而住,離于執(zhí)著,不為任何塵慮所系縛。諸比丘,彼應(yīng)如是修習即身觀身。

‘復次,諸比丘,彼觀見死尸,棄于冢間,只余骸骨筋腱,無血無肉。如彼自比,而作是言:我此身體,如彼一般,性質(zhì)相同,將來亦當如是,無可逃避。

“彼如是即身觀身而住。彼觀察身內(nèi)或身外,或兼顧身內(nèi)與身外。彼觀察身內(nèi)之生起,或身內(nèi)之壞滅,或兼顧觀察身內(nèi)之生起與壞滅。由此專心系念,彼知其身無非如其所念、如其所知而已。彼于此事,心中了了分明,直到智慧和圓滿的覺照生起。彼因觀身而住,離于執(zhí)著,不為任何塵慮所系縛。諸比丘,彼應(yīng)如是修習即身觀身。

‘復次,諸比丘,彼觀見死尸棄于冢間,骸骨支解,四散分離,手骨一處,足骨一處,脛骨一處,臂骨一處,脊骨一處。如彼自比,而作是言:我此身體,如彼一般,性質(zhì)相同,將來亦當如是,無可逃避。

“彼如是即身觀身而住。彼觀察身內(nèi)或身外,或兼顧身內(nèi)與身外。彼觀察身內(nèi)之生起,或身內(nèi)之壞滅,或兼顧觀察身內(nèi)之生起與壞滅。由此專心系念,彼知其身無非如其所念、如其所知而已。彼于此事,心中了了分明,直到智慧和圓滿的覺照生起。彼因觀身而住,離于執(zhí)著,不為任何塵慮所系縛。諸比丘,彼應(yīng)如是修習即身觀身。

‘復次,諸比丘,彼觀見死尸棄于冢間,骸骨慘白,如海螺殼。如彼自比,而作是言:我此身體,如彼一般,性質(zhì)相同,將來亦當如是,無可逃避。

“彼如是即身觀身而住。彼觀察身內(nèi)或身外,或兼顧身內(nèi)與身外。彼觀察身內(nèi)之生起,或身內(nèi)之壞滅,或兼顧觀察身內(nèi)之生起與壞滅。由此專心系念,彼知其身無非如其所念、如其所知而已。彼于此事,心中了了分明,直到智慧和圓滿的覺照生起。彼因觀身而住,離于執(zhí)著,不為任何塵慮所系縛。諸比丘,彼應(yīng)如是修習即身觀身。

‘復次,諸比丘,彼觀見死尸棄于冢間,白骨各異,四散堆積,經(jīng)年日久。如彼自比,而作是言:我此身體,如彼一般,性質(zhì)相同,將來亦當如是,無可逃避。

“彼如是即身觀身而住。彼觀察身內(nèi)或身外,或兼顧身內(nèi)與身外。彼觀察身內(nèi)之生起,或身內(nèi)之壞滅,或兼顧觀察身內(nèi)之生起與壞滅。由此專心系念,彼知其身無非如其所念、如其所知而已。彼于此事,心中了了分明,直到智慧和圓滿的覺照生起。彼因觀身而住,離于執(zhí)著,不為任何塵慮所系縛。諸比丘,彼應(yīng)如是修習即身觀身。

“復次,諸比丘,彼觀見死尸棄于冢間,骨殖枯腐,化為齏粉。如彼自比,而作是言:我此身體,如彼一般,性質(zhì)相同,將來亦當如是,無可逃避。

‘彼如是即身觀身而住。彼觀察身內(nèi)或身外,或兼顧身內(nèi)與身外。彼觀察身內(nèi)之生起,或身內(nèi)之壞滅,或兼顧觀察身內(nèi)之生起與壞滅。由此專心系念,彼知其身無非如其所念、如其所知而已。彼于此事,心中了了分明,直到智慧和圓滿的覺照生起。彼因觀身而住,離于執(zhí)著,不為任何塵慮所系縛。諸比丘,彼應(yīng)如是修習即身觀身。

第三品

“諸比丘,比丘云何即受觀受而住耶?

‘諸比丘,彼正感覺樂受時,心中了了分明,‘我正感覺樂受。彼正感覺苦受時,心中了了分明,我正感覺苦受。彼正感覺非苦非樂時,心中了了分明,我正感覺非苦非樂受。彼正感覺身體之樂受時,心中了了分明,我正感覺身體之樂受。彼正感覺心靈之樂受時,心中了了分明,我正感覺心靈之樂受。彼正感覺身體之苦受時,心中了了分明,我正感覺身體之苦受。彼正感覺心靈之苦受時,心中了了分明,我正感覺心靈之苦受。彼正感覺身體之非苦非樂受時,心中了了分明,我正感覺身體之非苦非樂受。彼正感覺心靈之非苦非樂受時,心中了了分明,我正感覺心靈之非苦非樂受。

“彼如是即受觀受而住。彼于內(nèi)觀察其受,彼于外觀察其受,彼于內(nèi)外觀察其受,或觀察受之生起,或觀察受之壞滅,或觀察受之生起與壞滅。由此專心系念,彼知其受無非如其所念、如其所知而已。彼于此事,心中了了分明,直到智慧和圓滿的覺照生起。彼因觀受而住,離于執(zhí)著,不為任何塵慮所系縛。諸比丘,彼應(yīng)如是修習即受觀受。

第四品

‘諸比丘,比丘云何即心觀心而住耶?

“諸比丘,彼貪欲熾盛,心中了了分明,我貪欲熾盛。彼心離貪欲,心中了了分明,我心離貪欲。彼嗔恚熾盛,心中了了分明,我嗔恚熾盛。彼心離嗔恚,心中了了分明,我心離嗔恚。彼愚癡熾盛,心中了了分明,我愚癡熾盛。彼心離愚癡,心中了了分明,我心離愚癡。彼心念鎮(zhèn)定,心中了了分明,我心念鎮(zhèn)定。彼心念彼鎮(zhèn)定,心中了了分明,我心念不鎮(zhèn)定。彼心念散亂,心中了了分明,我心念散亂。彼心念不散亂,心中了了分明,我心念不散亂。彼心志廣大,心中了了分明,我心志廣大。彼心志狹小,心中了了分明,我心志狹小。彼心智能趨上,心中了了分明,我心智能趨上。彼心智不能趨上,心中了了分明,我心智不能趨上。彼心力集中,心中了了分明,我心力集中。彼心力散漫,心中了了分明,我心力散漫。彼心得解脫,心中了了分明,我心得解脫。彼心不得解脫,心中了了分明,我心不得解脫。彼如是即心觀心而住。彼于內(nèi)觀察其心,彼于外觀察其心,彼于內(nèi)外觀察其心,或觀察心之生起,或觀察心之壞滅,或觀察心之生起與壞滅。由此專心系念,彼知其心無非如其所念、如其所知而已。彼于此事,心中了了分明,直到智慧和圓滿的覺照生起。彼因觀心而住,離于執(zhí)著,不為任何塵慮所系縛。諸比丘,彼應(yīng)如是修習即心觀心。

第五品

“諸比丘,比丘云何即法觀法而住耶?

‘諸比丘,彼當于五蓋觀察諸法。云何觀察耶?

‘諸比丘,彼有貪欲,心中了了分明,我有貪欲。彼無貪欲,心中了了分明,我無貪欲。尚未生起之貪欲云何會生起,心中了了分明。已生起之貪欲如何棄舍,心中了了分明。已棄除之貪欲如何令未來不生,心中了了分明。

“彼有嗔恚,心中了了分明,我有嗔恚。彼無嗔恚,心中了了分明,我無嗔恚。尚未生起之嗔恚云何會生起,心中了了分明。已生起之嗔恚如何棄舍,心中了了分明。已棄舍之嗔恚如何令未來不生,心中了了分明。

“彼有昏沉,心中了了分明,我有昏沉。彼無昏沉,心中了了分明,我無昏沉。尚未生起之昏沉云何會生起,心中了了分明。已生起之昏沉如何棄舍,心中了了分明。已棄除之昏沉如何令未來不生,心中了了分明。

“彼有掉悔,心中了了分明,我有掉悔。彼無掉悔,心中了了分明,我無掉悔。尚未生起之掉悔云何會生起,心中了了分明。已生起之掉悔如何棄舍,心中了了分明。已棄除之掉悔如何令未來不生,心中了了分明。

“彼有疑惑,心中了了分明,我有疑惑。彼無疑惑,心中了了分明,我無疑惑。尚未生起之疑惑云何會生起,心中了了分明,已生起之疑惑如何棄舍,心中了了分明。已棄除之疑惑如何令未來不生,心中了了分明。

‘彼如是于五蓋即法觀法而住。彼于內(nèi)觀察諸法,彼于外觀察諸法,彼于內(nèi)外觀察諸法,或觀察諸法之生起,或觀察諸法之壞滅,或觀察諸法之生起與壞滅。由此專心系念,彼知諸法無非如其所念、如其所知而已。彼于此事,心中了了分明,直到智慧和圓滿的覺照生起。彼因觀察諸法而住,離于執(zhí)著,不為任何塵慮所系縛。諸比丘,彼應(yīng)如是修習于五蓋即法觀察諸法。

“復次,諸比丘,彼當于五取蘊觀察諸法。云何觀察耶?

‘諸比丘,彼當如是觀察:如是即是色,如是即是色之生起,如是即是色之消滅。如是即是受,如是即是受之生起,如是即是受之消滅。如是即是想,如是即是想之生起,如是即是想之消滅。如是即是行,如是即是行之生起,如是即是行之消滅。如是即是識,如是即是識之生起,如是即是識之消滅。

“彼如是于五取蘊即法觀法而住。彼于內(nèi)觀察諸法,彼于外觀察諸法,彼于內(nèi)外觀察諸法,或觀察諸法之生起,或觀察諸法之壞滅,或觀察諸法之生起與壞滅。由此專心系念,彼知諸法無非如其所念、如其所知而已。彼于此事,心中了了分明,直到智慧和圓滿的覺照生起。彼因觀察諸法而住,離于執(zhí)著,不為任何塵慮所系縛。諸比丘,彼應(yīng)如是修習于五取蘊即法觀察諸法。

“復次,諸比丘,彼當于六根與六塵觀察諸法。云何觀察耶?

‘諸比丘,彼應(yīng)了了分明眼根,了了分明色塵,了了分明依次二者生起之束縛,了了分明尚未生起之束縛云何生起,了了分明已生起之束縛如何棄舍,了了分明已棄舍之束縛如何令未來不生。

“諸比丘,彼應(yīng)了了分明耳根,了了分明聲塵,了了分明依此二者生起之束縛,了了分明尚未生起之束縛云何生起,了了分明已生起之束縛如何棄舍,了了分明已棄舍之束縛如何令未來不生。

“諸比丘,彼應(yīng)了了分明鼻根,了了分明香塵,了了分明依此二者生起之束縛,了了分明尚未生起之束縛云何生起,了了分明已生起之束縛如何棄舍,了了分明之棄舍之束縛如何令未來不生。

“諸比丘,彼應(yīng)了了分明舌根,了了分明味塵,了了分明依此二者生起之束縛,了了分明尚未生起之束縛云何生起,了了分明已生起之束縛如何棄舍,了了分明已棄舍之束縛如何令未來不生。

“諸比丘,彼應(yīng)了了分明身根,了了分明觸塵,了了分明依此二者生起之束縛,了了分明尚未生起之束縛云何生起,了了分明已生起之束縛如何棄舍,了了分明已棄舍之束縛如何令未來不生。

“諸比丘,彼應(yīng)了了分明意根,了了分明法塵,了了分明依此二者生起之束縛,了了分明尚未生起之束縛云何生起,了了分明已生起之束縛如何棄舍,了了分明已棄舍之束縛如何令未來不生。

“彼如是于六根六塵即法觀法而住。彼于內(nèi)觀察諸法,彼于外觀察諸法,彼于內(nèi)外觀察諸法,或觀察諸法之生起,或觀察諸法之壞滅,或觀察諸法之生起與壞滅。由此專心系念,彼知諸法無非如其所念、如其所知而已。彼于此事,心中了了分明,直到智慧和圓滿的覺照生起。彼因觀察諸法而住,離于執(zhí)著,不為任何塵慮所系縛。諸比丘,彼應(yīng)如是修習于六根六塵即法觀察諸法。

“復次,諸比丘,彼當于七覺支觀察諸法。云何觀察耶?

‘諸比丘,彼有念覺支,心中了了分明,我有念覺支。彼無念覺支,心中了了分明,我無念覺支。彼應(yīng)了了分明尚未生起之念覺支如何生起,了了分明已生起之念覺支如何圓滿。

“彼有擇法覺支,心中了了分明,我有擇法覺支。彼無擇法覺支,心中了了分明,我無擇法覺支。彼應(yīng)了了分明尚未生起之擇法覺支如何生起,了了分明已生起之擇法覺支如何圓滿。

"彼有精進覺支,心中了了分明,‘我有精進覺支’。彼應(yīng)了了分明尚未生起之精進覺支如何生起,了了分明已生起之精進覺支如何圓滿。

“彼有喜覺支,心中了了分明,‘我有喜覺支’。彼無喜覺支,心中了了分明,‘我無喜覺支’.彼應(yīng)了了分明尚未生起之喜覺支如何生起,應(yīng)了了分明已生起之喜覺支如何圓滿。

“彼有輕安覺支,心中了了分明,我有輕安覺支。彼無輕安覺支,心中了了分明,我無輕安覺支。彼應(yīng)了了分明尚未生起之輕安覺支如何生起,應(yīng)了了分明已生起之輕安覺支如何圓滿。

“彼有定覺支,心中了了分明,我有定覺支。彼無定覺支,心中了了分明,我無定覺支。彼應(yīng)了了分明尚未生起之定覺支如何生起,應(yīng)了了分明已生起之定覺支如何圓滿。

“彼有舍覺支,心中了了分明,我有舍覺支。彼無舍覺支,心中了了分明,我無舍覺支。彼應(yīng)了了分明尚未生起之舍覺支如何生起,應(yīng)了了分明已生起之舍覺支如何圓滿。

“彼如是于七覺支即法觀法而住。彼于內(nèi)觀察諸法,彼于外觀察諸法,彼于內(nèi)外觀察諸法,或觀察諸法之生起,或觀察諸法之壞滅,或觀察諸法之生起與壞滅。由此專心系念,彼知諸法無非如其所念、如其所知而已。彼于此事,心中了了分明,直到智慧和圓滿的覺照生起。彼因觀察諸法而住,離于執(zhí)著,不為任何塵慮所系縛。諸比丘,彼應(yīng)如是修習于七覺支即法觀察諸法。

“復次,諸比丘,彼當于四圣諦即法觀察諸法。云何觀察耶?

‘諸比丘,彼應(yīng)如實了知“此是苦”,如實了知‘此是集’,如實了知‘此是滅’,如實了知‘此是道’。

“彼如是于四圣帝即法觀法而住。彼于內(nèi)觀察諸法,彼于外觀察諸法,彼于內(nèi)外觀察諸法,或觀察諸法之生起,或觀察諸法之壞滅,或觀察諸法之生起與壞滅。由此專心系念,彼知諸法無非如其所念、如其所知而已。彼于此事,心中了了分明,直到智慧和圓滿的覺照生起。彼因觀察諸法而住,離于執(zhí)著,不為任何塵慮所系縛。諸比丘,彼應(yīng)如是修習于四圣諦即法觀察諸法。

第六品

“諸比丘,無論何人,能依法修習四念處七年,可得二果報之一,或于現(xiàn)世獲凈智,其或未然,余習未了,亦得不還果。

“諸比丘,且不談七年,有人依法修習四念處六年,五年,四年,三年,二年,或一年,可得二果報之一,或現(xiàn)世獲凈智,其或未然,余習未了,亦得不還果。

“諸比丘,且不談一年,有人依法修習四念處七個月,六個月,五個月,四個月,三個月,二個月,一個月,或半個月,可得二果報之一,或現(xiàn)世獲凈智,其或未然,余習未了,亦得不還果。

“諸比丘,且不談半月,有人依法修習四念處七天,可得

二果報之一,或現(xiàn)世獲凈智,其或未然,余習未了,亦得不還果。

‘諸比丘,這就是我為什么開宗明義第一句話說四念處是無上妙道-----可凈眾生,可度憂悲,可滅苦惱,可達正道,可證涅槃-----的原因。

“諸比丘等,于世尊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講解】

《佛說四念處經(jīng)略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愿解如來真實意。我們今天講這個《四念處經(jīng)》,我就這樣講,按照這個意思,總體上一遍講過去,這個經(jīng)非常重要,是佛陀這個根本經(jīng)典,可以講南傳佛教整個的修行都是建立在四念處基礎(chǔ)上的。按照四念處的體系,可以概括整個佛法的修行,如果按照四念處來劃分,三十七道品都包含在四念處上。我們今天就比較正式地來了解什么叫四念處,它跟我們的本身修行有什么關(guān)系?現(xiàn)在談到修行,中午的時候講過大慈宗的概念,這里面告訴我們修行不同的次第,告訴我們整個佛法它的脈絡(luò)是什么。那么要說到修行就是要解脫,要解脫就是要去掉內(nèi)心的煩惱,就是要證悟空性,或者如來的智慧,這條道路呢都是在心上用功夫的,所以都是心地法門,心地法門是最直截了當?shù)姆ㄩT,在經(jīng)書里有提到,要想成就即身成就解脫,四念處是最快的,而且所有的法離不開四念處,四念處所謂身受心法,如果處在一種昏沉掉舉的狀態(tài),那不管修什么法,那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說,這就告訴我們,為什么佛陀說這是唯一的道路呢?大家應(yīng)從多方面去理解,在實踐當中去體會。這個法完全是實踐的法,它靠實踐中來體會,它并不是靠思想去思考得出的結(jié)論,他是在實際的念住實踐當中完成對法的認識的。所以我們必須把這個法修行的目標、這個法所建立的基礎(chǔ)、這個法是怎么實踐的整個過程必須搞清楚,才有辦法投入實修。那么講到修行首先一個很重要的就是發(fā)心,你有沒有開始正確的發(fā)心,心有沒有真正地發(fā)起來了。這個發(fā)心的問題就不好說了,這要靠大家前面的聞思修慢慢地增長,經(jīng)常聽聞佛法,思考佛法,修行佛法,這樣才有辦法真實地發(fā)心,發(fā)一顆出離的心,這是最起碼的。但是目前很多人的出離心沒有發(fā)起來,所以修行根本就進不去,因為我們講的是即身解脫的法門,好好修這個法,今生完全可以證果,可以得到解脫。而且這個法很難聽聞,剛才說過這個法是靠實踐而產(chǎn)生的法,靠證量而產(chǎn)生的,根本不是經(jīng)書文字。如果要修習這樣的法,如果沒有遇到具德的善知識根本不可能。所以這些因緣很難有,生難遭難逢之想,然后把它融入到生命里面一個很重要的這個支柱,這樣法就會進入心中,那么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管你遇到什么,從此呢就具備有法義,法的意義,修行佛法的意義,不然人生真的沒有什么其它更多的意義?因為在這個世間說起來是個輪回、無常、苦、空、無我的世界,自已也做不了主,苦惱是不斷的,無論投生在哪里,當下就是一種痛苦,為什么這么說呢?本質(zhì)上就是痛苦,本質(zhì)上就是一種無明,就是一種執(zhí)著貪著不舍,不如意,從內(nèi)心深處他就是苦。不管你用什么方式逃避,不管你用什么方式壓抑,不管你提供怎么美妙的一種說辭,他還是個苦,這是佛陀首先告訴我們的,我們對此必須有認識,然后開始慢慢地明白因果,形成一種正確的思維進行抉擇善惡,才是走上學佛修行的路。所以說輪回六道都是苦,因果業(yè)力絲毫不爽,如影隨形,心迷惑就造業(yè),造業(yè)就成果報,果報加深這種迷惑,迷惑又造業(yè),造業(yè)又果報,循環(huán)反復。所以整個六道都是不安寧的,都是痛苦,所以必須超出三界超越這個輪回才有辦法徹底解脫。而個個輪回最重要的是我們一顆愛憎之心,都是一顆自我固執(zhí)的心,他出于無明,他導致無邊無際的痛苦,所以如果能夠修習四念處,打破這個我執(zhí)的話,放下我愛,那么他就解脫了。哪怕是悟到人我空,這也足以證到小乘的初果;悟到法我空,可以進入大乘菩薩乘;徹底了知究竟圓滿就是佛果。所以要想到因緣非常難得,外緣圓滿,內(nèi)緣圓滿,發(fā)心圓滿,這非常不容易。然后要想到生命無常,我們今天雖然感覺歲數(shù)可以多活幾年,其實沒有多少,當你這樣想的時候,佛法是多么的重要,人生其實都微不足道,所謂的家庭,所謂的暫時的幸福,所謂的人世間的種種的煩惱,當你的出離心生起的時候,這些東西實在是不重要,也不構(gòu)成我們的打擾,為什么?隨緣吧,生活該怎樣就怎樣,關(guān)鍵是心要修行,當你心能放下的時候,何處不道場,菜市場也可以念安那般那,怎么樣都可以念住四念處。這樣,我們就進入我們今天所講的正題《佛說四念處經(jīng)》,這個在三藏經(jīng)典里面非常重要,這里面分為三個大部分,一個緒言部分,一個正文部分,一個是流通分。先講緒言部分,緒言先講到教起因緣(序分),我們來看一下教起因緣怎么說?!尽叭缡俏衣?。一時世尊在拘樓族,劍磨室曇那市鎮(zhèn)?!薄看蠹铱梢詫φ者@個法本看,這個法本有兩本,我剛才給了你一本,那算了,不對照就直接聽吧,剛才已經(jīng)叫你們看過。這個拘樓族是一個民族的人,這個人非常地聰明,他在這個地方,世尊開始講這個法,這里面講得很簡潔,這緣起是這樣的。

【是時世尊告諸比丘曰:[諸比丘。]】

比丘就回答世尊言:

【[世尊。]】

佛陀一叫,大家就應(yīng),很相應(yīng)。而且大家注意看,這本經(jīng)佛陀無問自說,沒有人問,佛陀直接講,因緣到他就直接講。所以有的時候講法非請就說,有的時候講法請而不說。非請即說是有緣因的,因為因緣到了,你相應(yīng)了,即時不請也會對你說,有的時候說也是因為你沒有辦法請,你不知道有這樣一件事情,所以非請即說。那么請而不說呢?也有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不相應(yīng),整個過程不相應(yīng)不到位,另外一種是機緣不契,這個時候緣不具足,沒有辦法實現(xiàn)。好,我們來看這個佛陀不問自說的經(jīng)典,他為什么這么重要?這個經(jīng)里面沒有講任何的神通境界,完完全全是平常生活的事情,就和《金剛經(jīng)》里面講的一模一樣,日常生活中蘊涵如來大智慧,如果認真地看《金剛經(jīng)》,再對照看這本《大念處經(jīng)》,你會發(fā)現(xiàn),一個是實實在在的修行,一個是最終證悟的境界,是一樣的。

【世尊作如是言】

下面看正教所說,首先標題講:

【“諸比丘,為凈眾生,為度憂悲,為滅苦惱,為達正道(八正道),為證涅盤,有此唯一趣向途徑,即四種奮發(fā)提起醒覺念處觀照。云何四種?諸比丘,今有比丘,即身觀身而住,矢勤矢慎矢懇矢切,具足醒定覺照,降伏世間貪憂;即受(感受)觀受而住,矢勤矢懇,具足醒覺照顧,降伏世間貪憂;即心觀心而住,矢懇矢勤具足醒定覺照,降伏世間貪憂;即法觀法而住,矢勤矢懇,具足醒覺照顧,降伏世間貪憂?!薄看蠹易⒁饪?,四種覺照,看佛陀怎么說?佛陀是對出家受具足戒的比丘而言的,什么叫受具足戒的比丘而言呢?他們在外相上已經(jīng)放棄了世俗的生活和貪愛,他的身體已經(jīng)完全放棄,但是他的心還沒有到,這時候?qū)@樣根器眾生他說了這樣的法。我們在家人行持這個法有難度,難在哪里呢?難在發(fā)心,我們很難有比丘這種發(fā)心?今天這個社會,你說阿蘭若或者修行的場所不夠,時間不夠,其實也不是,很多出家人其實時間更忙,在家人有很多反而有更多的時間去修行,那是發(fā)心難?!爸T比丘,為凈眾生”,什么叫凈化眾生?眾生很濁亂,充滿了煩惱,對自已而言也是眾生,煩惱叢生,對他人而言是一個個苦惱的人,為凈化眾生,為度憂悲,度就是救度的度,憂愁悲傷,人生大敵如此,為滅苦惱,為滅掉苦患種種煩惱,為了達到正道,佛給我們開示了八正道,所謂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yè)、正命、正念、正定等等一共八條正道,八條正道是從八個不同的方面來說這個道。好,為了走上這條圣解之道走上這條解脫之道,也就是為了證得這個涅盤,涅盤就是寂滅,離開世間對待進入解脫狀態(tài),內(nèi)心不生不滅,這就是佛教所說的解脫的果實。他說要想達到這個有一個由此唯一趣向途徑,注意這句話“唯一趣向途徑”。為什么很多巴利文經(jīng)典絕大多數(shù)的巴利文經(jīng)典都這么說,也就是佛經(jīng)傳下來在講四念處里面絕大多數(shù)經(jīng)典都有提到唯一這個字,可見這個很真實,佛陀可能真的是這么說的,然后我們通過修行我們發(fā)現(xiàn)確實如此,即四種奮發(fā)提起醒覺念處觀照。怎么樣趣向途徑呢,就是一種正念,這正念分成四種,啥叫正念?奮發(fā)提起,這里翻譯得很好,奮發(fā)振作精神,因為我們要克服種種惰性,克服種種業(yè)障,奮發(fā)意志堅定,提起醒覺,這是個要點。什么叫提起醒覺?有一句話叫做打起精神來,這個在修行上叫提起醒覺,大家注意一下,什么叫醒覺?提起醒覺,好好體會,醒,清醒,覺,覺知到東西的存在,然后進一步覺知到東西是怎么樣呢?最后覺知到東西究竟的實相是如何。干什么?念處觀照,有四種念處,念這個字怎么寫,今天現(xiàn)今當下的心叫念,心念在哪里?這是有四種禪修對象,系念的對象稱為念。即四種奮發(fā)提起醒覺念處觀照。好,下面分解云何四種來略說?!爸T比丘,今有比丘,即身觀身而住”什么叫即身觀身而住?即此身來觀查這個身,不管你是什么身。“矢勤矢慎矢懇矢切,具足醒定覺照,降伏世間貪憂;”注意看,修這個四念處最終目標是降伏世間的貪愛和憂愁。什么叫矢勤矢慎矢懇矢切?我們來看一下勤、慎、懇、切這個字的意思就知道了,他要求我們具足醒定覺照,清醒的、一心不亂為定,覺就是覺知,照就象手電筒照住一個地方不動,怎樣進行呢?勤就是精進不偷懶的意思;慎就是小心再小心,細心再細心;懇就是真誠熱烈誠懇來自熱情地去觀察,懇切地;切就是直接觀察念住本身,切實實在著實地,而且還有個急切的意思,就是非常迫切地去做,把他看清楚。定有什么意思?剛才講到,具足醒定覺照,定就是正定安穩(wěn),就是一心不亂。定有第二個意思是使之確定不移動,這就是一心的意思。所以一心不亂這個就是定的意思。好,注意看他修法的品質(zhì)。這是講即身觀身而住,在此安住。第二,即受(感受)觀受而住,矢勤矢懇,具足醒覺照顧,降伏世間貪憂。你看到?jīng)]有,這語言,勤懇地醒覺照顧,這里面不用醒定覺照。對于我們的感受,其實感受千變?nèi)f化,有身體的感受,有心里的感受,領(lǐng)納為受,我們感覺,我們感受到什么,要清醒地覺知它,然后加以照顧,照顧聽得懂嗎,就是照顧這個話頭這個念頭,要用心觀照它看著它。這個時候因為感覺他是遍布全身的,感覺單一的就是一種感覺,他的把握比較抽象,所以這里面講你定在一個什么地方好象也不知道,所以這里面講具足醒覺照顧也能降伏世間貪憂。注意了,怎么降伏世間貪憂?就這樣降伏,通過覺而降伏,這是實際的運用。我們?nèi)硕加袀€本來的覺性,但是往往忽略它,佛陀就把這么簡單的東西提起來,開始向內(nèi)觀照,這是佛陀開示的不共的圣道。其實高境界的東西往往簡單,越簡單的東西往往一修行起來非常具有實效。我們來看,第三,

【“即心觀心而住,矢懇矢勤具足醒定覺照,降伏世間貪憂;即法觀法而住,矢勤矢懇,具足醒覺照顧,降伏世間貪憂?!薄?/p>

大家看這個分別有所側(cè)重,講心講感受都講到勤和懇切,因為感受和這心可以講最難觀照,為什么?因為人都追逐這種快樂的心,都在追逐那種舒適的感受。你觀照的時候肯定要進入那種不舒適不快樂的感受,那我們就不想觀照,所以特別強調(diào)勤懇二字,熱切地觀照,要精進不斷,不偷懶。然后講最后觀法而住,也是講到矢懇矢勤,說明法義深妙難查。比如說我們講心是什么,有來嗎,有去嗎,這個東西摸也摸不著,看也看不見,心如果不細無從觀起,所以這時候很強調(diào)一點勤懇,連續(xù)不斷地觀照,精進。然后上面就講到觀察身體講到矢慎矢切,觀身而住的時候觀察身體很容易粗糙,我知道我坐著,我知道我躺著,我知道我站著,他就是這樣觀照,這就是缺乏小心謹慎。慎就是謹慎,切就是切實的意思,這怎么觀照呢?這本經(jīng)書雖然語言上很簡單,但是包含的東西確實很多,大家一定要朝向細處。這個四念處修法你如果心不細的話,不是普普通通實實在在的實修的話那是聽不懂的。有兩個不懂,一個是不知道他的意義是什么,你這樣弄弄有什么意義?。康诙€是不懂是沒有覺受,他沒去修他不知道里面說什么。再看觀身。

【“諸比丘,比丘云何即身觀身而住耶?”】

這里面就講到一個觀身,如何即身觀身而住?第一個講觀出入息,看觀出入息。

【“諸比丘,有比丘,赴森林中,或赴樹下,或赴空寂處,結(jié)跏直身跌坐,奮發(fā)覺照(念慮所對之境)在當前。”】

即念住所對之境在當下。這里面看到,要到森林中,或到樹下,或到空寂處,沒有人打擾的地方,所謂阿蘭若處,乃至身體采取結(jié)跏夫坐,這個時候奮發(fā)覺照系念在當前,這很重要,說明這個法它要求細細地去參,平常這種散心的環(huán)境不宜成辦這個事業(yè),所以我們每天都要找出這個時間來修行四念處。這個觀察呼吸的進和出在巴利文稱為安那般那,安那般那就是呼吸的進和出都清清楚楚,這個被佛陀稱為兩大甘露法之一,另一個是修不凈觀,分別對治眾生這種散亂的心和這種貪欲色相的心,所以稱為二大甘露法。這個安那般那呼吸非常重要,佛陀成道的時候就是示現(xiàn)觀呼吸成道,最后觀呼吸觀成了他就示現(xiàn)成佛。好了,確實了了照顧其入息,了了照顧其出息,什么意思?照顧,心里顧念著,了了分明。大家注意,進、出了了分明,進,出,要想了了分明他必需豎立正念,正念就需要一心不亂,你不要被外面的東西所擾了,才會安住在念住的對境上,要確實地了了照顧其入息,了了照顧其出息,如是了知其出入息。正當入息長,如實了知之,心里面這樣說,曰:「我入息長」。這是個方便,佛陀開示的,這時候不要講什么我相不我相的,通過這種概念的引導使我們確認我這時候吸氣是長的,但是慢慢慢慢觀照這個我就可以去掉,這是直接地觀照長和短。或當出息長,如實了知之,曰「我出息長」?;虍斎胂⒍?,如實了知之,曰:「我入息短」。又當出息短,如實了知之,曰:「我出息短」??催@里先是照顧進和出,然后漸漸知道長和短,這樣深入。好,他這樣修行,彼修練中怍是言:「我吸入息體驗此整個(氣息之)身」。彼修練中作是言:「我呼出息體驗此整個(氣息之)身」。在吸入息和呼出息中體現(xiàn)此整個氣息(正在呼吸的這個身體)之身。彼修練中作是言:「我吸入息,寧靜此(氣息)身之動作」。彼修練中作是言:「我呼出息,寧靜此(氣息)身之動作」。這里面就告訴我們,這樣修下去我們會覺知什么?身體漸漸地會停止,身體停止不是不動,而是在妄動當中身體會漸漸安靜下來,所以他這個身體會變得優(yōu)雅、舉止穩(wěn)重,身體也不會充滿了一種焦渴,他很穩(wěn)定,所以長期修四念處的人他不會有這種慌慌亂亂、燥動不安的動作,是寧靜此身之動作,而這一切都在念住呼吸的進和出當中完成。好了,下面打個比喻,怎樣觀察呼吸的進出和長短呢?猶如熟巧轆轤技工或其學徒,什么叫轆轤,就是在井里打水的時候放下去轉(zhuǎn)的那個東西,繩子放下去長,繩子收起來短。轉(zhuǎn)(轆轤)長,如實了知之,曰「我轉(zhuǎn)之長」?;蜣D(zhuǎn)(轆轤)短,如實了知之,曰:「我轉(zhuǎn)之短」。比丘吸入息長,如此了知之。注意這句話,如實,他本來就是啥樣,當下是啥樣,了知之。曰[我吸入息長]或[我呼出息短]。如是諸比丘:比丘吸入息長,如實了知之,曰:「我吸入息長」?;蚝舫鱿㈤L,如實了知之,曰:「我呼出息長」。吸入息短,如實了知之,曰:「我入息短」。呼出息短,如實了知之,曰:「我出息短」。這個進出息了了分明。好,彼修練中作是言:「體驗此整個(氣息)身體,我吸入息」。彼修練中作是言:「體驗此整個(氣息)身體,我呼出息」。彼修練中作是言:「我寧靜此(氣息)身之動作,我吸入息」。彼修練中作是言:「寧靜此(氣息)身之動作,我呼出息」。就在這個一進一出之間體會身的境界,如是于內(nèi)即身觀身而住。(不要閉著眼睛聽法,要集中聽清楚在說什么體驗什么。)什么叫于內(nèi)即身觀身而???或于外即身觀身而???或于內(nèi)及外,間錯一時于內(nèi)一時于外,即身觀身而???這個內(nèi)外怎么講呢?內(nèi)外有兩種意思,從我們自身來講,身體里面的體驗稱為內(nèi),身體外面的叫外;從自他相對來說,我的身體叫做內(nèi),別人的身體叫做外。有時候四念處修的時候他通過觀察這個人的一舉一動清清楚楚,他也是一種四念處的修行。但通常觀察別人不如觀自已,所以有的時候他也可以通過這樣,所以四念處修成的人他非常地明媚,他絕對是有智慧的,因為他當下很清醒,他觀身而住。然后身體外身體內(nèi)觀照,即此身觀法生而住,即此身觀法滅而住。法,所有的東西都叫做法。比如說我身體現(xiàn)在想喝杯水,喝水就是一個法。喝水是怎樣開始的,然后整個過程我喝水怎么結(jié)束的,觀法滅而住?;蚣创松黹g錯觀法生滅而住。一會兒我呼吸進去,我就專門地看這個細節(jié),呼吸結(jié)束,專門地看結(jié)束的時候,交叉進行,總而言之就是在觀察,誠然,其覺照斯得完成,作如是言:「此身存在」,其(存在)則視乎智識及憶念所合應(yīng)需要者耳。他覺知到身體的實相。我們平常對身體的認識感知無非就是一種頭腦思維分別和心里面意念所應(yīng)該需要的,這個含義很深刻,就是說我們在造一種身體的印象并不是身體的實相,所以我們貪著這個身體,認為身體必須怎么樣,或者身體怎么樣怎么樣存在,怎么樣可愛,怎么樣需要去做什么,心生貪著,那么則住著也離,而于世也無取無執(zhí)。如果能夠看到這個身心身體的實相,他不貪著這個身體,那么他對世間也無取無執(zhí)了,那世間無取無執(zhí)就是解脫了,所以要靠看清實相才能得到。他認識到這個身體無非就是我平常意識分別意念所想來的。其實漂亮這個字喜歡這個字來自于我們的想象,人為什么在回憶想象當中也會有這種感覺這種貪愛,他無非就是意想而已。然后你覺得這個人很動人,這無非是自已現(xiàn)有的智慧和意識所判斷的結(jié)果。那不同的判斷感覺就不一樣。身無所謂美和丑,身其實是九孔常流不凈,所以智者并不貪戀身體,而于是也無取無執(zhí)了。所以諸比丘,比丘誠如是,即身觀身而住。好了這個講到叫你看呼吸進出,即所謂安那般那,來看清這個呼吸的身體的實相,不生貪著,這是講呼吸。第二,四種威儀。

【復次,】

(這時候比丘站起來了,不能老坐著。)

【諸比丘,比丘行時,如實了知之曰:「我行」。或住時,如實了知之曰:「我住」?;蜃鴷r,如實了知之曰:「我坐」?!?/p>

我坐下來了,姿勢怎么樣。

【或臥時,如實了知之曰:「我臥」?!?/p>

看躺下來的這個過程是怎么樣的。我躺下來了,姿勢怎么樣?;虼伺e動何狀,的確如實了知。再看qita,這里觀照的清清楚楚,這里面有很多技巧,剛開始動作緩慢,不斷地鍛煉,就是要達到念住身之行住坐臥四種威儀。如是于內(nèi)即身觀身而住,于外即身觀身而??;于內(nèi)外(間錯),即身觀身而住。云云(qita文字跟上面是一樣的)。通過這樣這樣的認識,就會使心平定下來,然后也發(fā)現(xiàn)了我們所觀察的對象無非就是我們心里所想或者是目前我們有限的認識,其實沒什么好貪著的。這個叫第二——四種威儀念住。蓮花笑

2010-7-1416:243#續(xù)

2第三,照顧及圓滿醒覺念住。也被稱為全念住,有的地方叫念茲在茲。那好了,行住坐臥單純地產(chǎn)生那我們還要做很多的事情因為身體有很多的動作。大家注意看了沒有,他這里觀察這個身先觀察呼吸,然后觀察行住坐臥,然后觀察他所做的任何一件事情,同時講身體的運動,他沒有直接去觀察身體里面的細胞,他觀察不到。他對身體的總集所造色進行觀察。注意看,圓滿醒覺,這個心行這個覺生要圓滿,圓滿就是都照顧到,都能了知到。如果說你只是盯著這個東西看,qita東西都不了知,執(zhí)著在這個上面,就不會有圓滿。心靜靜地平靜,通過念住呼吸達到周圍清清楚楚,這個需要禪修的力量的加強,漸漸深入,漸入佳景。復次,諸比丘,比丘在往來動作中,無不具足圓滿醒覺。在注視及離去注視動作中,無不具足圓滿醒覺。在著僧伽梨(僧伽梨就是比丘的福田衣),執(zhí)持衣缽動作中,無不具足醒定覺照。在穿衣服等動作中和我們是一樣的。在飲食嚙嘗動作中,無不具足醒定覺照。有的吃飯的時候囫圇吞棗,修四念處以后清清楚楚,安安定定地看住它,覺知它,照住它。在大小便利動作中,無不具足醒定覺照。在上廁所走路等動作中都看住它,無不具足醒定覺照。在行,住,坐,臥,語,默,覺,寤(醒過來和睡著了)動作中,無不具足醒定覺照。那為了培養(yǎng)在任何動作中都具備圓滿醒覺,首先我們要知道我們現(xiàn)在在做什么事情,目標是什么?我現(xiàn)在正在做什么?所做事為何,所做為何事?我們平常人經(jīng)常都不知道,走路都不知道我們自已在干什么,在這個過程當中還迷迷糊糊的。所以平常聽經(jīng)的時候迷迷糊糊,不知道在說什么,他是被那種感覺所吸引,或者一種聲音,或者是一種感覺,但是他的心不能圓滿醒覺,所以這是一個鍛煉。好了,這講到全念住。如是于內(nèi)即身觀身而住,于外即身觀身而?。挥趦?nèi)外(間錯),即身觀身而住。云云(余文同上)。這樣他就能夠慢慢看清實相,心遠離貪執(zhí)。比丘,比丘誠如是,即身觀身而住。這是講的第三種。再看第四種,觀身不凈。這是講觀身,觀身前面講過觀呼吸講過行住坐臥,講過全念住。這個在平常生活當中平常工作當中你就可以帶進去修行,當然剛開始的時候你一定要專門找一個地方靜靜地來修,清清楚楚地去修,因為這種動作平常要放得很慢才能覺察其了知,平常工作中也一樣的相似地修,只是說不能采取這種動作很慢啊,或者為了這樣去觀察去嘗試,而是盡量做事而保持觀照,他這種觀照不會象專修那樣深入,他會有這樣一種意識,哦,我在這里,哦,我正在做什么?他只要能覺知當下念住就好。當然,你如果專門修行的時候這種覺照力越來越強的時候,平常的時候出定以后他的這種力量就會帶出去,到時候你動作雖然做得飛快,但每個細節(jié)清清楚楚,這個是前面講的身體動作的觀照,這是念身法里面最主要的。然后還要做一種配合,佛陀在《念身經(jīng)》還有講過,如果我們在這個過程當中突然感覺到念頭不對,我們應(yīng)該采取用對治的方法,用對的念頭善的念頭。比如我們生了庸俗心我們要觀想道的心,然后對治它,把原來惡的念頭熄滅讓它消失,這是屬于一種輔助性。然后我們?nèi)缡怯^察身體。然后再看第四個部分,觀身不凈,這個很顯然是對治我們身體的貪戀。這個我們對身體一缺乏覺知,二貪戀身體,執(zhí)著為清凈,所以深深染著,這種貪戀對于我們世間人來說就是那么一回事,天天抱著它,如果他不去修這個東西,他不能從中脫離,他能解脫嗎?

【復次,諸比丘,比丘忖度此身為皮所包裹,不凈充滿,這樣觀想,佛陀告訴我們。其實身體是皮包著骨頭,看起來很好看,其實里面是臟得要命,一個臭皮囊,不凈充滿。從上自發(fā)頂,至下及足踵(腳跟),而作是言:「此身中有頭發(fā)、身毛、爪,齒、皮、肉、筋(脈絡(luò),神經(jīng),肌肉,腱)、骨、髓、腎、心、肝、肋、脾、肺、胃臟、腸、腸膜、屎、膽汁、痰、膿、血、汗、脂、淚、淋巴液、唾、粘液、關(guān)節(jié)液、尿?!埂?/p>

也就是我們整個身體是由這樣的不凈物充滿,不會干凈。你看街上那個豬肝它很干凈嗎?其實把人體解剖鋪開來也是這樣臭不可聞,而且天天也就是這樣,我們每天睡覺,肚子里面是一沱屎,我們六根九孔常流不凈,我們的這種身體跟天人的身體相差太遠了,跟佛身比無法比啊,佛身那種報身是清凈無染的童瓶身。再看啊,然后打比喻,這個怎么修怎么觀察,一個個來觀察。喻說:以什么作比喻呢?(以載谷物之袋作喻)。我們這樣看。諸比丘,有如兩口之袋,你看我們嘴巴吃進去肛門把東西拉出來,尤如兩口松緊帶扎緊,滿載種種谷物如稻,粳,綠豆,豆顆,胡麻,糙米等。有目之士解袋檢視,而言曰:「此是稻,此是粳,此是綠豆,此是豆顆,此是胡麻,此是糙米?!怪T比丘,比丘亦復如是,觀察此身,為皮所包裹,不凈充滿,由上自發(fā)頂至下迄足踵,作如是言:「此身中有頭發(fā),有身毛,有爪,有……」如于內(nèi)(己身),即身觀身而??;或于外(別個),即身觀身而??;或于內(nèi)外(間錯),即身觀身而住。云云。就象上面所說的,通過這樣不斷不斷地觀察,認清他的實相。如是諸比丘,比丘即身觀身而住。有的說但這樣看看看看又看不見,其實通過這樣觀想,經(jīng)常注意檢點自已的身體的構(gòu)造,都有助于我們意識到身體的實相。我們經(jīng)常忽略這些,有時候看到對面來的可愛的人來了感覺是一位美女,會生妄念,其實是沱著一團屎。所以無凈觀修成了,其實覺得人世間這種貪欲很無聊的。這東西有什么可樂的,如果你不是靠著腦袋去想象,你會覺得迷迷糊糊的,所以佛陀告訴我們要觀察身體。其實你只要平平常常的實際去看就成了。這是觀身不凈,觀三十六種不凈。接下來看觀四大觀。人生構(gòu)成由地水火風四大所構(gòu)成,接照四大這四種分類來觀察。

【復次,諸比丘,】

比丘就此身觀察,從(四大)界而觀,如何依(四大)界分類安頓之,

【作如是言:「于此身中有堅礙界】

(地大),堅硬無阻礙;

【有黏液界】

(水大),有水那樣粘粘地流動;

【有暖熱界】

(火大),火大就是身體的溫度,如果沒有火大身體就冰涼了,

【有動搖界】

(風)。」風怎么構(gòu)成呢?這邊擠那邊壓地構(gòu)成了風,比如我們手會動,會爬起來,會形成這種動搖,他這種動搖就形成風界。身體整個就是由地水火風四大所構(gòu)成,我們依次地來分類,由地水火風構(gòu)成。下面打比喻,屠牛喻。

【諸比丘,猶如巧手屠夫,或其學徒,坐四衢道中,宰牛割肉,分作片片。比丘亦復如是,】

觀察此身,從(四大)界,分類安頓,作如是言:「于此身中有堅礙界(這是地),有黏液界(這是水),有煨熱界(這是火),有動搖界(這時風)?!谷缡怯趦?nèi)(自身),即身觀身而住,或于外(別個),即身觀身而住,或于內(nèi)外(間錯),即身觀身而住云云。如是諸比丘,比丘即身觀身而住。啥意思?就是觀察自已再看看別人,別人也是這樣,所以這是一個實相。有時候看一個身體,無非就是這樣了,兩個口皮袋,兩頭扎緊,然后天天吃,天天拉,這無非就是一個身體了,這個身體短暫的不得了,一期果報馬上就消亡了,然后為這個死去活來,這是何苦呢?還是不明白自已的心,其實這是一種無明,。剛才講的是觀察四大。接下來講九種棄尸想觀。就是把人死后丟在荒野中去觀察,這便于我們舍去對身體的貪愛,便于了解身體的實相。人死后什么都是空的,現(xiàn)在暫時寄居在這個業(yè)報身中,我們總覺得美好得不得了,什么都不知道,所以多想想他死后丟在荒郊中是什么樣的感覺,人死后死尸丟在荒郊中,你死后也是這樣,我們現(xiàn)在這個身體無非就是你所看到的實相。第一種新尸想。

【復次,諸比丘,比丘如是觀見死尸棄于冢間(墳墓間),一日,二日乃至三日,膨脹、青黑、腐爛。比丘繼續(xù)思量本身亦復如是?!?/p>

我當時專門閉關(guān)修過這種棄尸觀,修完以后感覺非常好,非常平靜,不再去想很多東西。你看他的膨脹,然后慢慢地變青黑,發(fā)青發(fā)黑,然后慢慢地腐爛,一塊一塊的肉腐爛掉,然后作如是言:

【「今(我)此身亦如是者(有如是性),將來當亦如是,無可逃免如此者。」】

比丘繼續(xù)思量本身亦復如是。如是于內(nèi),即身觀身而住,云云………

【如是諸比丘,比丘即身觀身而住?!?/p>

他通過這樣不斷不斷地觀察就會認識到他的實相,其實這個身體無非是暫時的,觀察這個有很大的意義,漸漸地可以舍去貪愛。第二種尸已被食。再看我們這個身體根本就不能作主,無我的。

【復次,諸比丘,比丘觀見死尸棄諸冢間,鳥鷹鷲啄,犬豺啖噬,及至各種蟲類所食,被各種豺狼蟲類咬著吃,然后作如是言:「今(我)此身亦如是者(有如是性),將來當亦如是,無可逃避如此者。」】

比丘繼續(xù)思量本身亦復如是。

【如是于內(nèi),即身觀身而住,云云?!缡侵T比丘,比丘即身觀身而住。】

所以佛陀講,你如果出離心生不起來的話,最好經(jīng)常到墳墓里去看看,最好能看到尸體。我也是這樣,多可怕,我終究會這樣,就是這樣觀想。如是諸比丘,比丘即身觀身而住。第三種尸只余血肉。

【復次,諸比丘,比丘觀見死尸棄諸冢間;骸骨筋絡(luò)連系,略余有肉有血………】

肉都吃光了,只剩下一點點,骸骨筋絡(luò)連系成一張爛網(wǎng),這就是身體血肉,骸骨里面有血有肉,你到菜市場里面看到那些豬肉殺豬嗎,人也就是如此。第四種骸骨有血無肉。又見骸骨筋絡(luò)連系無肉有血……第五種尸血肉都無。又見骸骨無肉無血,只有筋絡(luò)連系……第六種骨節(jié)解散。

【乃至又見骨頭四散,手骨在此,腳骨在彼,髁骨,腿骨,盤骨、脊骨、頭骨、各散四處,而作是言:「今(我)此身亦如是者(有如是性),將來亦當如是,無可避免者?!埂?/p>

比丘繼續(xù)思量其本身亦復如是。所以修這個法很重要,觀察這個,想想自已也是這樣。如是于內(nèi),即身觀身而住,云云。如是諸比丘,比丘即身觀身而住。我們平??偸遣挥X得自已會死,有時候看到別人死不會想到自已會死,不承認自已會死,一直停留在這種我不會死的妄念當中。我們看那些尸體動物的時候,不知道自已會死終究是這樣,當下應(yīng)覺知,這骨頭最后只剩下白骨一堆。第七種骨白如螺色。

【復次,諸比丘,比丘觀見死尸棄諸冢間,骨白如螺色……】

那骨頭白白的就象海螺一般。第八種骨積棄經(jīng)年。

【又觀骨棄聚曾經(jīng)年……】

這骨頭你想想多少世多少生都是這樣扔著,然后經(jīng)過好幾年好幾年,骨頭越來越腐爛,有時候翻開來看你可別忘了這是以前活生生的生命,我們以前的這個身體多少世來和現(xiàn)在都是一樣會變成這樣。第九種骨碎敗壞變塵。

【“乃至又觀骨碎壞變?yōu)閴m土。作如是言:「今(我)此身亦如是者(有如是性),將來當亦如是,無可避免如此者。」】

比丘繼續(xù)思量,

【本身亦復如是。最終變壞化為塵土。如是于內(nèi)即身觀身而住,于外即身觀身而住,于內(nèi)外(間錯)即身觀身而住。即此身觀法生而住,即此身觀法滅而住?!薄?/p>

什么是法生法滅而?。烤褪莿偛胖v到的骨頭慢慢慢慢壞掉了。即此身觀法生滅而住。誠若是其覺照斯得完成,作如是言:「此身存在」。每一個動作都是這樣,此身存在,我們都知道此身存在。

“其(存在)也視乎智識憶念所合應(yīng)需要為準耳,故其住著也離,而于斯世也無所取求。”

平常我們認為這個身體無非都是我們自已所想象的,不是真實的。既然都不貪求這個身體了,那在這世界上還有什么問題呢?諸比丘,比丘誠如是,即身觀身而住。前面佛陀講了身觀念處,講到這里大家大概了解佛陀所說的身觀念處,很簡單,但又不簡單,他主要從幾個方面呢?大家回憶一下。從念住呼吸安那般若呼吸,到四種威儀行住坐臥,到整個動作過程全念住,到觀身不凈三十六種不凈,四大觀,九種拋棄的尸體,從新尸到慢慢地腐爛,然后尸體被吃,然后被化掉剩下血肉,然后剩下骨頭,骨頭剛開始的時候還白白的,慢慢經(jīng)年累月骨頭變成黑暗,然后慢慢地會爛掉等等,這樣的觀察過程叫做九種木尸觀。以前有的修行者直接在墳墓邊打坐來鍛煉自已,有的時候會覺得害怕,也不是怕鬼,其實是心里面有鬼,佛陀叫我們不要怕,你越怕越要去觀照他,這樣就會生起正見,生起道心,從而得到解脫。不要回避他,整天把他包裝起來以為很好。佛陀叫我們要去看,通過這樣的觀察他這種動作的生生滅滅就可以覺照圓滿醒覺。在這樣的過程中我們的心越來越圓滿覺照,越來越看清死亡看清實相,慢慢地就會悟到這個法義,所謂的無我苦空無常,不再執(zhí)著,不再執(zhí)著心就會產(chǎn)生厭離,厭離他慢慢就會舍離,舍離慢慢地就會遠離,遠離他身上的重擔就會脫落。如果覺苦苦在哪里呢?苦在貪著,天天糾在那里,如果能夠平平靜靜地看著當下就能醒覺,這個已經(jīng)講了那么久了,這要靠平時的實踐當中完成。講了快一個小時了,下面是講觀感受。四念處第二個是觀感受,所謂受念處,觀受。

【“又諸比丘,比丘云何即受(感受)觀受而住耶?

諸比丘,今有比丘覺樂受(感受)時,了知之,作是言:「我覺樂受(感受);」覺苦受(感受)時,了知之,作是言:「我覺苦受(感受);」覺不苦不樂受(感受)時;了知之,作是言:「我覺不苦不樂受(感受);」”】大家注意看,其實感受是千變?nèi)f化的,但大體上就分為這三種,苦的,樂的,不苦不樂的,對不對,這樣觀察,這是總體上觀察。然后再觀察“覺世間樂受(感受)時,了知之,作是言:「我覺世間樂受(感受);」”什么意思,比如說我現(xiàn)在肚子很餓,我吃點東西,我口很渴喝杯水,會很快樂,這是一種有漏的快樂,世間的快樂,對不對,很快他就不舒服了,我身體調(diào)整一下,換個姿勢,可是很快又不舒服了,一個動作保持不下來,又是很痛苦,這個過程是怎么變化的我們都不知道,好了,注意看。然后覺世間樂受(感受)時,了知之,作是言:

【「我覺世間樂受(感受);」】

覺出世間樂受(感受)時,了知之,作是言:

【「我覺出世間樂受(感受);」】

覺世間苦受(感受)時,了知之,作是言:

【「我覺世間苦受(感受);」】

覺出世間苦受(感覺)時,了知之,作是言:

【「我覺出世間苦受(感受);」】

覺世間不苦不樂受(感覺)時,了知之,作是言:

【「我覺世間不苦不樂受(感受)」;】

覺出世間不苦不樂受(感受)時,了知之,作是言:

【「我覺出世間不苦不樂受(感受)?!埂?/p>

這話什么意思?就是把世間和出世間的苦受、樂受和不苦不樂受加以對照地來觀察,觀察這個很有意義的。其實因為我們經(jīng)常講解脫是什么不懂,經(jīng)常聽到一些暗語,這個我不知道,不理解,這個解脫到底是什么啊,我都沒看到,我不相信等等,他們就存在不能區(qū)別世間和出世間的差別,無從了知。那么世尊這里又提出來,在觀察這三種感受的基礎(chǔ)上我們要覺知什么?就是世間的和出世間的不同。比如說通過禪修而獲得快樂,這和世間快樂不一樣,禪修會產(chǎn)生哪幾種快樂,樂明無念三種,樂就是空空無我,禪修進入樂的狀態(tài)就是感到渾身喜樂,但是你如果貪著這樂明無念這三種感受一樣會墮落三界。禪修確實是一種功德的體現(xiàn),能產(chǎn)生安樂的感受。第二個有明的感受,貪著樂就會墮入欲界,貪著明就會墮落色界,貪著無念就會墮落無色界,還是出不了三界。明就是明亮,你說為什么修行有的時候眼睛會洞開,會看見東西。什么東西會變得越來越清楚,有的出現(xiàn)光明,在清醒的時候光明越來越顯現(xiàn),這是明的感受。還有一個是無念,無念就是心很平靜,心里面空空的,不會胡思亂想,也不會睡著,是一種清清明明的狀態(tài),這種狀態(tài)如果安住久了就會出現(xiàn)神通,有時候出現(xiàn)這種無念狀態(tài)的時候,站在屋內(nèi)又跑到屋外去了,屋外又跑到屋內(nèi)去了。那神通會顯現(xiàn),會洞徹,山河石壁無有障礙,所以禪修到后面會產(chǎn)生樂明無念三種感受。好了,世間也好出世間也好都離不開感受,佛陀叫我們這樣觀察,其實后面的世間和出世間的比較都是提示我們在引導我們最終走向覺悟,因為越到后面出世間這種感受就會越微細,感受的心就會越來越覺醒,心越覺醒具備這種覺定醒照、一心不亂、了了分明的品質(zhì)時,他就能覺悟?qū)嵪?。如是于?nèi),即感受觀感受而?。换蛴谕?,即感受觀感受而住;或于內(nèi)外(間錯一時于內(nèi),一時于外)即感受觀感受而住。或于感受觀生法而?。换蛴诟惺苡^滅法而??;或于感受觀(間錯)生滅法而住。若是則覺照成就,作是言:「感受有存在者」,其存在也,等等如上所說,看著感受生起滅去,生起滅去,然后你就會知道這種感受原來是存在的,但是這種存在,憑藉知識所需若何,憑藉憶想所需若何耳。斯則可住于離,而于世也無取無求。知識是講我們現(xiàn)在目前的認識,是想當然的事情,是回憶判斷而來的,并不是真正的思想。那我們就看到感受又何生起,感受怎么被平息,心怎么不再被感受所左右,而是于世也無取無求,這是講觀感受。前面講觀身,是通過觀身來培養(yǎng)對實相的了知,其實有的觀身修法直接就何以證悟。第二是通過觀受來達到實相的了知,有的直接觀受就可以證悟。有的分開觀,也可以同時觀,總而言之都離不開正念。繼續(xù)講下去。第三個講觀心。

【諸比丘,比丘云何即心觀心而住耶?當下這個心觀照他,而安住。諸比丘,今有比丘了知心有貪,作是言:「心有貪」?!?/p>

心里有一種貪,這是講的一種心意的狀態(tài)。其實打個比方,人演來演去都象是有個東西在演戲,心態(tài)就象個舞臺,是個大背景,做什么事情忽略了內(nèi)心的這個心態(tài)是什么,是個什么狀態(tài),其實很多時候都是內(nèi)心的這個狀態(tài),他這樣想這樣做。因為無明的緣故,所以并不懂得去平息這個解脫這個。好了,剛才講到心,觀心。比如剛才這個喉嚨,趕快吃一個雪梨,趕快跑,產(chǎn)生這個念頭的時候他就會動,你如果不繼續(xù)禁止他,他就會越動越嚴重,現(xiàn)在發(fā)生什么也都不知道了,一直動下去。其實我們?nèi)粘.斨卸际潜贿@個所左右著,無明當中被他左右著缺乏一種訓練。四念處告訴我們就從當下的這個開始修行念住他。那時候也沒有想到佛法會這樣的直截了當,好了,這時候是講心有貪。這時候了知心有貪。

【或了知心無貪,作是言:「心無貪」。了知心有嗔,作是言:「心有嗔」?!?/p>

這時候會使心念暫時不能脫離。如果了知心無嗔,作是言:

【「心無嗔」?!?/p>

了知心有癡,作是言:

【「心有癡」?!?/p>

了知心無癡,作是言:

【「心無癡」?!?/p>

看到?jīng)]有,都是了知心有嗔或心無嗔,了知心有癡或心無癡。或了知心有歉疚,作是言:

【「心有歉疚」?!?/p>

或了知心有倒亂,顛倒,作是言:

【「心有倒亂」?!?/p>

或了知心廣大,作是言:「心廣大」。了知心狹小,作是言:

【「心狹小」。】

了知心有趣上,作是言:

【「心有趣上」,】

向上。了知心無趣上,作是言:

【「心無趣上」,】

就是不想進步。了知心得安穩(wěn),作是言:

【「心得安穩(wěn)」。】

了知心不安穩(wěn),作是言:

【「心不安穩(wěn)」?!苛酥牡媒饷摚魇茄裕?/p>

【「心得解脫」。】

了知心不解脫,作是言:

【「心不解脫」。】

這話什么意思,就是一一清醒地辨別心是什么狀態(tài)。剛才佛陀前面所說就是心最平常的狀態(tài)。一個有貪心之下行動的東西和沒貪心這下行動的東西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這是受心的左右。所以如是于內(nèi)即心觀心而??;于外即心觀心而住。于內(nèi)外(間錯)即心觀心而住。要了知這是很困難的心性,因為不習慣。我們平常是習慣追逐這種快樂,平常不舒服馬上就表現(xiàn)出來,不快樂也馬上顯現(xiàn)出來,沒有人在這個時候去觀照去了知他心所想。所以修行修不起來,這個就是入道最快的方式。如果入道心就會越來越明了,就會獲得解脫。又即心觀生法而住;或即心觀滅法而住;或即心(間錯)觀生滅法而住。若是則覺照完成,作是言。「心有存在」。其存在也無非藉賴正智,及正憶念所需若何耳;好那么反過來我們平常因為我們的智識在這種醒定覺照當中,平常這種意識就會變成妙觀察智。你一看就知道是什么,所以平常這種觀心這是反過來描述這種見到實相的境界。是則能住無住處,而于世無取無求。如是諸比丘,比丘即心觀心而住了。這是講觀心。大家知道了知觀心就是指這個。因為我們平常的一切就是在這種心和感受的左右下在行持的。如果再深入地觀察,這就要靠你自已去觀察,你可能就會發(fā)現(xiàn),其實更重要的主宰者是什么,是感受。他這個現(xiàn)在提前說,要靠自已去觀察,反正總而言之,若能這樣來修習的話,對自已的身心實相越來越了知,其實人世間的東西無非如此,是身心這個東西在動來動去,然后臨終的時候你就會實現(xiàn)解脫,因為人臨終的時候一切東西一切現(xiàn)象都是自身顯現(xiàn),你能夠身心自在則一切都圓滿了。最后講觀法。

【諸比丘,比丘云何即法觀法而住耶?】

什么叫法,法就是直接觀察這個佛法。五蓋纏第一。諸比丘,有比丘即五蓋法觀法而住。諸比丘,比丘云何即五蓋法,觀法而住耶?什么叫五蓋,就五樣東西障礙我們獲得禪定。處在這五蓋之中就沒有禪定。比如昏沉掉舉的狀態(tài)。我們來看這五蓋纏。

【諸比丘,今有比丘,倘內(nèi)有貪欲,了知之曰:「我有貪欲」,倘內(nèi)無貪欲,了知之曰:「我內(nèi)無貪欲?!沽酥@種貪欲的存在,如何取舍,心不能鎮(zhèn)定。于未生貪欲,云何生起,彼如實了知之;于已生貪欲,云何銷滅,彼如實了知之;于已滅貪欲,云何能在未來不生起,彼如實了知之。就在現(xiàn)在當下如實了知之。】

這個時候觀察的是法,他真正明白的是啥叫貪欲。理解這個很重要很重要。很多為什么不修行的聽不懂這句話,我們說貪欲我知道

,就是貪欲,不是這個意思。所以世尊提示我們,認知有或沒有,然后再看未起之前是什么,未起以后是什么,滅掉以后是什么,然后又如何令他不生起,甚至如何貪欲漸漸地熄滅。一樣的,或內(nèi)有瞋恚,彼了知之,曰:「我內(nèi)有瞋恚」云云?;騼?nèi)有懈怠,彼了知之,曰:「我內(nèi)有懈怠」云云?;騼?nèi)有掉悔,彼了知之,曰:「我內(nèi)有掉悔」云云?;騼?nèi)有疑惑,彼了知之,曰:「我內(nèi)有疑惑」云云。于未生疑惑,云何生起,彼如實了知之;于已生疑惑,云何銷滅,彼如實了知之;于已滅疑惑,云何未來不生,彼如實了知之。如是于內(nèi),即法觀法而??;于外即法觀法而?。挥趦?nèi)外(間錯)即法觀法而住。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