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yǎng)青年學生的法制觀念_第1頁
培養(yǎng)青年學生的法制觀念_第2頁
培養(yǎng)青年學生的法制觀念_第3頁
培養(yǎng)青年學生的法制觀念_第4頁
培養(yǎng)青年學生的法制觀念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培養(yǎng)青年學生的法治觀念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他們與社會的接觸越來越多,紛繁復雜的社會現(xiàn)象對他們的行為和思想都有著巨大的影響。青年學生社會閱歷淺,是非辨別能力比較差,行為模仿能力強,如果不教育他們正確地認識社會現(xiàn)象,學校正面教育的作用會在很大程度上被社會上的不良現(xiàn)象所抵消。教育學生正確看待社會現(xiàn)象,單靠空洞的說教是不夠的,必須密切聯(lián)系實際,采用平等對話的方法,擺事實,講道理,這樣做,才能使人心服口服。當今社會上的兩類現(xiàn)象對學生的負面影響比較大,一是國家干部的腐敗行為,二是流氓惡勢力的犯罪行為。這兩類現(xiàn)象不斷地被新聞媒體報道出來,對青年學生可能會產生一些負面影響。由于青年學生看問題比較容易產生片面性,他們可能會因此得出一個結論:現(xiàn)代社會一團糟,哪有什么法治。一談到干部腐敗,學生往往義憤填膺,并提出為了懲治腐敗要大開殺戒,實際上,問題遠遠不是那么簡單。腐敗作為人類社會的一個痼疾,確實難以解決。當年朱元璋為了懲治貪官,就規(guī)定官員貪污六十兩銀子就應梟首示眾,甚至對貪官可以采取“剝皮實草”的酷刑,但最后明朝還是滅亡在了貪官身上。懲治腐敗,最根本的手段還是靠法治,就象有的學者指出的一樣,對法治的威脅和危害主要不是來自公民個人,而是來自公共權力和官員,依法治國首先是治權、治吏。如果官員的產生、評價、罷免的權利真正掌握在群眾手中,腐敗現(xiàn)象就可以降低到最低限度。現(xiàn)在,新聞媒體常說某某拿著“人民賦予的權利”怎樣怎樣,實際上,一些官員很明白,他是在拿著“上級賦予的權力”怎樣怎樣。針對學生面對社會現(xiàn)象產生的一些片面認識,教師應當正確的加以引導,首先要求學生從自我做起,自己不要危害社會,同時教育學生,要使我們這個社會變的更加美好,最有效的手段還是依靠法治,并要鼓勵學生做一個法治的實踐者、維護者、宣傳所謂意識是一種觀念形態(tài)的東西,是與物質相對應的。馬克思主義早就告訴我們,意識不是從來就有的,是物質世界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意識一開始就是社會的產物,而且只要人們還存在著,它就仍然是這種產物”,〔1〕意識是人腦對物質的反應,是人腦的機能、“觀念的東西不外是移入人的頭腦并在人的頭腦中改造過的物質的東西而已”。〔2〕意識根據(jù)它的對象和內容不同,可作不同分類,如自我意識、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又可進一步細分,法律意識就是社會意識的一種。

法律意識是社會意識的一種形式,它是人們的法律觀點和法律情感的總和,其內容包括對法的本質、作用的看法,對現(xiàn)行法律的要求和態(tài)度,對法律的評價和解釋,對自己權利和義務的認識,對某種行為是否合法的評價,關于法律現(xiàn)象的知識以及法制觀念等?!?〕

據(jù)此,我們可以將大學生法律意識表述為:大學生群體對法、法律或其現(xiàn)象的反應形式,即心理、知識、觀點和思想,包括對法律的情感、認知、評價和信仰等的內心體驗。這種反應和體驗是積極的,能動的。這種表述可以概括出大學生法律意識的不同層次和組成部分,正如劉旺洪教授所言:“法律意識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體系,是社會主體對社會法的現(xiàn)象的主觀把握方式,是人們對法的理性、情感、意志和信念等各種心理要素的有機綜合體。”〔4〕大學生法律意識是我國社會主義法律意識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既具備社會主義現(xiàn)代法律意識的基本內容和特征,又有自己的特征,同時還區(qū)別于一般社會群體的法律意識。就其主體而言,大學生的年齡層次、受教育程度有別于其他社會群體或社會公眾;就其內容而言,由于大學生尚未形成成熟的科學人生觀和世界觀,致使觀察問題、分析問題還不夠全面,因此,他們的法律意識帶有明顯的易變性和不成熟性。雖然客觀上講,大多數(shù)學者都認為法律意識必然包括法律思想體系的理論內容,但就實際狀況而言,在當代大學生的法律意識中,法律思想體系理論內容的比重還是較低的。

一、大學生法律意識的結構

大學生法律意識是一個多要素、多層次的復雜系統(tǒng),它包括法律心理、法律觀念、法律理論、法律信仰四個基本要素,這四要素之間相互聯(lián)系、相互作用、相互滲透,形成由低級向高級,由深層到表層,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多層次結構。只有當四要素產生最佳組織效應時,才能實現(xiàn)整體功能的最優(yōu)化。

1.大學生法律心理,即大學生在現(xiàn)代社會環(huán)境下對現(xiàn)代法及法律現(xiàn)象的直接心理反應、感受、體驗等,是大學生對法及法律現(xiàn)象反應過程中所形成的直接的心理狀態(tài)。大學生的法律心理是在對法律觀念、法律理論、法律理念的向往與勇于接受的基礎上和導引下而形成的直觀而不片面、具體而不盲目的感性認識。這種感性認識可使片面性、盲目性、自發(fā)性降至最低限度,是大學生以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辯證法為指導,克服自身的偏激性而獲取的。因此,大學生法律心理具有如下特征:

(1)辯證自覺的感性認識能力。主要是指大學生在對法及法律現(xiàn)象的感性認識中,能夠克服傳統(tǒng)法律心理及青年人的偏激心理,使其更具全面、客觀、正確的成份。

(2)樂于接受新的法及法律現(xiàn)象的心理取向。指大學生對新的法事物、法現(xiàn)象不是持漠然態(tài)度,而是積極主動學習、遵守、運用和維護新法律、新法規(guī)。

(3)主動積極的訴訟心理。大學生應摒棄避訟、厭訟、懼訟的心理,以主動積極的態(tài)度參與訴訟。

(4)揚棄傳統(tǒng)法律文化的心理機制。指大學生對于傳統(tǒng)法律文化能夠辯證接受的心理。

(5)對現(xiàn)代法制的充分信任感和依賴感。即相信現(xiàn)代法律制度符合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有利于社會的進步和人類的發(fā)展與完善,司法機關能夠秉公執(zhí)法,維護社會成員的合法權益(包括自身利益);以此法律制度所建立起來的社會秩序是合乎人性的,能夠實現(xiàn)秩序、正義、自由、效率等法律價值。從而確信在涉及法律問題時,依靠司法機關解決是可信賴的。

2.大學生法律觀念,即大學生在現(xiàn)代社會環(huán)境下對法及法律現(xiàn)象反應過程中所形成尚未系統(tǒng)化的思想觀念形態(tài)。它是在法律心理基礎上形成的法律意識,是法律心理與法律理論的中介和過渡,處于法律意識水平的中間層次,在大學生法律意識中居于重要的地位。法律觀念的有無以及是否正確,直接影響到法律意識的強弱。

3.大學生法律理論,即大學生在現(xiàn)代社會環(huán)境下對法及法律現(xiàn)象反應過程中所形成的整體化、系統(tǒng)化的理性思維體系,是現(xiàn)代法律觀的理論表現(xiàn)。具有系統(tǒng)化形態(tài)、指導性地位等特點,居于大學生法律意識水平的高級階段,為大學生法律觀念的形成和發(fā)展提供方向性指導。

大學生法律理論應包括以下內容:

(1)中國特色馬克思主義法學的一般理論(法理學)。它居于法學知識體系的最高層次,擔負著探討法律的普遍原理、為各部門法學和法史學提供理論根據(jù)和思想指導的任務。

(2)中國特色馬克思主義部門法學,即以馬克思主義法律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通過對現(xiàn)行法律(國內法、國際法)的研究而形成的理論體系。具體包括憲法學、民商法學、刑法學、行政法學、國際私法學、國際經濟法學等內容。除此而外,還包括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法律史學、比較法學及其與其它學科之間的邊緣學科。

4.大學生法律信仰,即大學生在現(xiàn)代社會環(huán)境下對法及法律現(xiàn)象反應過程中所形成的法律理想信念,在大學生法律意識結構中居于最高理性層次。它是大學生對于“作為人格化了的法律過于抽象,要真正喚醒學生的法律意識,應采取一些更具體,更行之有效的辦法,針對大學生年齡及性格特點,把法律意識的培養(yǎng)同組織活動相結合、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里,筆者談幾個這方面的建議。1、組織學生開展“模擬法庭”活動。學生通過自己模擬法官、律師、檢察官、被告等角色,能更加深刻地把我國一些訴訟法程序掌握,也通過模擬對犯罪分子的審判,對旁聽的學生起到震懾作用,提高他們守法的警惕性,從而自覺守法。2.組織一些有關法學方面的知識智力競賽,如前所述,我們的法學課程由于課時少,在教學;中,我們只能采用“少而精”的方法,在部門法選擇上,磨刀能控與崇全有密切共連的幾門部門法,但中國法學精深,我們要全方位了解我國法律,從而更全面提高我們的法律意識。則可通過開展以“某法”為主題展開知識智力競賽,學生通過這一活動,能主動去學習合同法內容,提高學法興趣,何樂而不為。第三,可組織學生去法院旁聽。大學生在大學期間,很多是課一堂——宿舍——食堂三點一線,大學生涯極為枯燥,通過組織學生去校外分聽法庭審理,能開拓視野,也能深入社會,了解社會的某方面,從而使學生能更深切地體會到用法律保護自己的重要性。另外,對于現(xiàn)今社會上的一些著名案例,諸如“胡長青受賄案”、“遠華特大走私案”等一些重大復雜案例,可組織學生看錄像,或請有關辦案人員或著名法學專家來校開講座,既能讓學生了解時事,也能更深切體會法律的權威,樹立“法大于權”的論點,從另一層面提高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最后,要徹底培養(yǎng)學生法律意識,轉變大學生某些錯誤觀念,也要重視提高大學生的文化思想道德水平,特別要同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價值觀結合起來,一個人樹立了正確的價值觀,道德觀就為其法律意識的形成和發(fā)展提供了主觀要件。(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指出要培養(yǎng)大學生法律素質,并把法律素質作為現(xiàn)代人素質的主要方面。大學生是未來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骨干力量,不學法,不懂法,沒有相應的法律知識.就不適應時代需要。因此,我們應努力提高法學教學質量,真正培養(yǎng)出一批具有全面法律意識的大學生大學生違法犯罪是因為法律意識的貧乏,而法律意識的缺陷是由于其心理發(fā)展不成熟。心理健康教育使大學生掌握了基本的心理衛(wèi)生知識,具有較強的意志力、穩(wěn)定的情緒、樂觀向上的進取精神,從而抵制各種不良風氣的影響,以提高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增強法制觀念。北京大學精神研究所研究員王玉鳳研究表明:大學生中有16%至25.4%的有心理障礙,尤以焦慮不安、神經衰弱、強迫癥等為主。如今年在云南大學發(fā)生的“2.23”特大殺人案,馬加爵于3月15日晚上在海南省三亞市被抓獲。云南人力資源中心心理咨詢服務中心惠主任說,從提供的資料來看,馬加爵可能是一個有人格障礙的人。這從兩個方面來看,一方面屬分裂性質,表現(xiàn)在他性格內向、孤僻、不愛與人打交道;另一方面則屬攻擊性質的人格分裂,表現(xiàn)在從提供照片上看,馬加爵蠻有攻擊性。兩者結合在一起,可以看出他平時很壓抑,如遇上某些事情的話,就有可能爆發(fā),且喜歡報復打擊。當今導致大學生犯罪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不良情緒占主導地位,而不良情緒源自于家庭、社會及自我心理調節(jié)能力低下,社會優(yōu)勝劣汰的競爭原則,家庭過高的期望值與自身能力差異所產生的壓力,有的找不到正確的方式排解,久而久之,使他們有可能通過犯罪的方式而釋放出來綜上所述,高校培養(yǎng)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對其個人的成長,中國的法制化進程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高校為了使其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