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真菌復習提綱_第1頁
細菌真菌復習提綱_第2頁
細菌真菌復習提綱_第3頁
細菌真菌復習提綱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章 分布廣泛的細菌和真菌第一節(jié)細菌和真菌的分布1、 菌落:一個細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見的集合體,叫菌落。2、 細菌菌落和真菌菌落的區(qū)別:大小 形態(tài) 顏色細菌菌落特點:較小 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 白色或黃色;真菌菌落特點:較大 絨毛狀、絮狀蛛網(wǎng)狀 紅、綠、黃、褐、黑等3、 培養(yǎng)細菌真菌的方法:①配制培養(yǎng)基(含營養(yǎng)物質的有機物)高溫滅菌(目的:把已有的細菌真菌殺死)接種(將少量細菌真菌放在培養(yǎng)基上的過程)恒溫培養(yǎng)4、 細菌、真菌生存的基本條件:水分、適宜的溫度、有機物(營養(yǎng)物質)一定的生存空間等。另外,有些需氧,而有些則厭氧(即有氧時生命活動受抑制)。5、 細菌真菌的分布范圍廣泛(注意書上的探究實驗)6、 不同的細菌真菌生存條件不相同,對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也不相同。7、 科學家在深海的火山口等極特殊的環(huán)境中,發(fā)現(xiàn)了古細菌。古細菌的存在說明:①古細菌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非常強②細菌的分布很廣泛。8、 炎熱的夏季,食物容易腐敗,得胃腸炎的人很多,原因是:炎熱的夏季,空氣濕度大,溫度高,適于細菌、真菌的繁殖和生長,食物保存不當或時間過長,就會因被細菌、真菌污染而變質,人們吃了變質的食品就會的胃腸炎。9、 洗凈晾干的衣服不會長霉,而臟衣服臟鞋就容易長霉,原因是:洗凈晾干的衣服清潔干燥、缺乏營養(yǎng)物質,不適合真菌的繁殖,所以洗凈晾干的衣服不易長霉;反之,臟衣服給真菌提供了適宜的生長環(huán)境,因此臟衣服容易發(fā)霉。10、 制作泡菜時加蓋后用水封口,其目的是不讓空氣進入壇內,而保持壇內缺氧環(huán)境,因為乳酸菌只有在缺氧或無氧環(huán)境下才能把蔬菜中的有機物分解為乳酸。一旦封口不嚴,會出現(xiàn)“生花”現(xiàn)象,漂浮的白色的“花”是菌落。第二節(jié)細菌1、 17世紀后葉,荷蘭人列文?虎克發(fā)明顯微鏡并發(fā)現(xiàn)細菌。2、 19世紀,“微生物學之父”巴斯德利用鵝頸瓶實驗(或者說肉湯腐敗實驗)證明了細菌的來源:不是自然發(fā)生的,而是原已存在的細菌產生的。(注意這個對照實驗里面的變量、對照組、實驗組)3、 巴斯德的其它貢獻: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防止手術感染方法;發(fā)現(xiàn)了乳酸菌、酵母菌4、 細菌很小,10億個細菌堆積起來只有一顆小米粒大,是單細胞生物。(病毒比它還?。?、 細菌的形狀:桿狀、球狀、螺旋狀6、 細菌的基本結構: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只有DNA集中區(qū)域,無成形的細胞核7、 有些細菌細胞壁外有莢膜(保護作用),有些細菌有鞭毛(用于在水中游動)8、 原核生物是指沒有成形細胞核的生物(如:細菌、藍藻、支原體、衣原體等等)真核生物是指有成形細胞核的生物(如:動物、植物和真菌)9、 細菌的營養(yǎng)方式:大多數(shù)異養(yǎng)(無葉綠體,即只能利用現(xiàn)成的有機物生活,并把有機物分解為簡單的無機物(二氧化碳、水、無機鹽)),少數(shù)自養(yǎng)(如:光合細菌、硝化細菌)10、 大多數(shù)細菌營養(yǎng)方式為異養(yǎng),屬于生態(tài)系統(tǒng)里面的分解者,異養(yǎng)一般包括腐生和寄生。11、 細菌的生殖方式:分裂生殖,繁殖速度很快(計算公式:MX2n)12、 細菌與動植物細胞的主要區(qū)別在于沒有成形的細胞核。13、 有些細菌在生長發(fā)育后期能形成對不良環(huán)境有較強抵抗力的休眠體--芽抱,它不屬于生殖細胞(此時細胞壁增厚)140度高溫才能殺死。14、 掌握細菌結構示意圖15、 細菌的哪些特點和它們的分布有關:(1)細菌是分裂生殖,繁殖速度快、數(shù)量多,且個體微小,極易為各種媒介攜帶;(2)有些細菌在生長發(fā)育后期,個體縮小,細胞壁增厚形成芽抱,芽抱對不良環(huán)境有較強的抵抗能力,且芽抱小而輕,可以隨風四處飄散,落在適當環(huán)境中,就能萌發(fā)為細菌。這些特點都有利于細菌的廣泛分布。16、 動物、植物、細菌、真菌細胞的對比比較動物細胞植物細胞細菌細胞真菌細胞壁XVVV細胞膜VVVV細胞質VVVV細胞核VV無成型細胞核有DNA集中區(qū)域V葉綠體XVXX莢膜XX有些有X鞭毛XX有些有X第三節(jié)真菌1、 真菌的種類:大真菌:蘑菇、靈芝、木耳、銀耳等等(多細胞)小真菌:霉菌(青霉、曲霉等等)(多細胞)酵母菌(單細胞)2、 真菌的基本結構: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和細菌一樣,沒有葉綠體)。3、 真菌特征:菌體由許多細胞連接形成的菌絲構成。4、 真菌與細菌的主要區(qū)別在于有無成形的細胞核。5、 真菌的營養(yǎng)方式:異養(yǎng)(無葉綠體,即只能利用現(xiàn)成的有機物生活,并把有機物分解為簡單的無機物(二氧化碳、水、無機鹽)),屬于生態(tài)系統(tǒng)里面的分解者。6、 真菌的生殖方式:抱子生殖(抱子屬于生殖細胞)7、 酵母菌(單細胞)(1) 結構: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細胞壁、液泡、無葉綠體(2) 營養(yǎng)方式:異養(yǎng)(腐生)有氧:葡萄糖一二氧化碳+水+能量(多)無氧:葡萄糖一二氧化碳+酒精+能量(少)(3) 生殖方式:出芽生殖,特殊情況進行抱子生殖(4) 作用:釀酒(無氧條件);做饅頭、蒸面包(有氧條件)8、 青霉菌(多細胞)(1) 結構:菌體由許多細胞連接形成的菌絲構成(直立菌絲和營養(yǎng)菌絲)青綠色,直立菌絲上著生的抱子成掃帚狀;(2) 營養(yǎng)方式:異養(yǎng)(腐生)(3) 生殖方式:抱子生殖9、 蘑菇(多細胞)(1) 結構:由菌絲和子實體(菌柄和菌蓋)構成(2) 營養(yǎng)方式:異養(yǎng)(腐生)(3) 生殖方式:抱子生殖(4) 生活環(huán)境:生活在溫度適宜、水分充足且富含有機物的地方第四節(jié)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細菌真菌在自然界中作用:作為分解者參與物質循環(huán)。即把動植物遺體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無機鹽,被植物重新吸收利用,制造有機物。故對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質的循環(huán)起重要作用。引起動植物和人患病。這類微生物多營寄生生活,從活的動植物體上吸收營養(yǎng)物質。如鏈球菌引起扁桃體炎,真菌引起癬、小麥葉銹病。注意:腳氣和細菌、真菌沒關系(是缺維生素B1導致的)與動植物共生。共生指一種生物與另一種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賴、彼此有利,不能分開的現(xiàn)象,簡言之,互利共生。如真菌與藻類共生形成地衣、根瘤、珊瑚蟲和藻類。再如:根瘤菌與豆科植物;根瘤菌將空氣中的氮轉化為植物能夠吸收的含氮物質,使土壤中氮元素含量增高,增加土壤肥力,提高農作物產量(氮是植物生活中需要量較大的物質)。與動物:兔、牛、羊內有些細菌幫助分解維生素與人:人的腸道中有一些細菌能制造維生素B12和維生素K對身體有益第五節(jié)人類對細菌和真菌的利用1、人類對細菌和真菌的利用體現(xiàn)在四個方面:食品制作。即發(fā)酵原理的應用,發(fā)酵就是有機物在一定溫度下被酵母或其他菌類分解成某些產物的過程。制作釀酒、做饅頭和面包 酵母菌制作酸奶、泡菜 乳酸菌(分解有機物為乳酸)制作醋 醋酸菌制作醬 霉菌(曲霉分解淀粉為葡萄糖)制作米酒時(1)放入酒曲的目的是為了接種菌種(酵母菌)(2) 在中間挖洞的目的是接觸空氣,讓酵母菌有氧呼吸快速的大量繁殖(3) 密封是為了提供無氧環(huán)境,讓酵母菌無氧呼吸,產生酒精(4) 放在溫暖的地方是為了提供適宜的溫度,讓酵母菌生長繁殖食品保存腐敗原因 細菌和真菌分解食品中的有機物并在其中生長繁殖所導致;保存原理 將細菌和真菌殺死或抑制其生長繁殖;常用保存方法:“巴斯德“消毒法(依據(jù)高溫滅菌原理)罐藏法(依據(jù)高溫消毒和防止于細菌和真菌接觸的原理)冷凍法、冷藏法(依據(jù)低溫可以抑菌的原理)真空包裝法(依據(jù)破壞需氧菌類生存環(huán)境的原理)曬制與煙熏法、腌制法、脫水法、滲透保存法(依據(jù)除去水分防止細菌和真菌生長的原理)使用防腐劑使用射線3、 疾病防治:主要指抗生素治?。ㄈ缜嗝顾兀┡c轉基因技術生產藥品(如胰島素)。抗生素是真菌(另外還有放線菌)產生的可殺死某些致病菌的物質4、 環(huán)境保護:無氧呼吸時一些桿菌、甲烷菌可將引發(fā)污染的有機物發(fā)酵分解,產生甲烷等,而有氧時另外一些細菌(如黃桿菌)可將這些廢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這樣都使污水得到凈化5、 制作饅頭或面包時,要用到酵母菌,它在有氧條件下分解葡萄糖產生的二氧化碳氣體會在面團中形成許多小孔,使饅頭或面包膨大和松軟,而面團中所含的酒精,則在蒸烤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