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屆楊浦區(qū)一模語文_第1頁
2011屆楊浦區(qū)一模語文_第2頁
2011屆楊浦區(qū)一模語文_第3頁
2011屆楊浦區(qū)一模語文_第4頁
2011屆楊浦區(qū)一模語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上海市語文散裝同步試卷(楊浦區(qū)第一學(xué)期期末抽查考)閱讀(80分)(一)閱讀下文,完成1一6題。(15分)兩種美

朱光潛①自然界有兩種美:老鷹古松是一種,嬌鶯嫩柳又是一種。倘若你細心體會,凡是配用“美”字形容的事物,不屬于老鷹古松的一類,就屬于嬌鶯嫩柳的一類,否則就是兩類的混和。有兩句詩說:“駿馬秋風(fēng)冀北,杏花春雨江南?!边@兩句詩每句都只提起三個狀貌,

可以象征一切美。你遇到任何美的事物,都可以拿它們做標準來分類。比如說峻崖,懸瀑,狂風(fēng),暴雨,沉寂的夜或是無垠的沙漠,墳下哀歌的項羽或是床頭捉刀的曹操,你可以說這是“駿馬秋風(fēng)冀北”的美;比如說清風(fēng),皓月,暗香,疏影,青螺似的山光,媚眼似的湖水,葬花的林黛玉,你可以說這是“杏花春雨江南”的美。

②我說“駿馬秋風(fēng)冀北”時,你會想到“雄渾”,“勁健”,我說“杏花春雨江南”時,你會想到“秀麗”,“纖濃”;前者是“氣概”,后者是“神韻”;前者是剛性美;后者是柔性美。在同一種藝術(shù)之中也有剛?cè)嶂畡e。如音樂,貝多芬的第三合奏曲和《熱情曲》固然像狂風(fēng)暴雨,極沉雄悲壯之致,而《月光曲》和第六合奏曲則溫柔委婉,如悲如訴。

③藝術(shù)是自然和人生的返照,創(chuàng)作家往往因性格的偏向,而作品也因而剛或柔。米開朗琪羅在性格上和藝術(shù)上都是剛性美的極端的代表。你看他的《摩西》!火焰有比他的目光更烈的么?鋼鐵有比他的須髯更硬的么?你看他的《大衛(wèi)》!他那副腦里怕藏著比亞力山大的更驚心動魄的雄圖吧?他那只龐大的右臂遲一會兒怕要拔起喜馬拉雅山去撞碎哪一個星球吧?亞當(dāng)是上帝首創(chuàng)的人,可是要結(jié)識世界第一個理想的偉男子,你須得到羅馬西斯丁教寺的頂壁上去物色,這一幅大氣磅礴的創(chuàng)世紀記,沒有一個面孔不露著超人的意志,沒有一條筋肉不鼓出海格立斯的氣力。

④達·芬奇恰好替米開朗琪羅做一個反襯?!睹赡取惿纺乔f重中寓著嫵媚的眼,那輕盈而神秘的笑,那豐潤而靈活的手,藝術(shù)家們已摸索了不知幾許年代,到達·芬奇才算尋出,這是多么大的一個成功!米開朗琪羅畫“夏娃”和“圣母”,像他畫“亞當(dāng)”一樣,都是用他雕“大衛(wèi)”和“摩西”的那一副手腕,始終脫不去那種崢嶸巍峨的氣象。達·芬奇的天才是比較的多方面的,他的世界中固然也有些魁梧奇?zhèn)サ哪凶?,可是他的特長確為佩特所說的,全在“能勾魂”?!妒ゼs翰授洗者》活像女子化身固不用說,《酒神》也只是一位帶醉的《蒙娜·麗莎》。再看《最后的晚餐》中的耶穌!他披著發(fā),低著眉,在慈祥的面孔中現(xiàn)出悲哀和惻隱。⑤歷來藝術(shù)家對于剛?cè)醿煞N美分得很嚴。在詩方面有李、杜與王、韋之別,在詞方面有蘇、辛與溫、李之別,在畫方面有石濤、八大與六如、十洲之別,在書法方面有顏、柳與褚、趙之列。這種分別常與地域有關(guān)系,大約北人偏剛,南人偏柔,所以藝術(shù)上的南北派已成為柔性派與剛性派的別名。清朝陽湖派和桐城派對于文章的爭執(zhí)也就在對于剛?cè)岬氖群貌煌?。⑥統(tǒng)觀全局,中國的藝術(shù)是偏于柔性美的。中國詩人的理想境界大半是清風(fēng)皓月疏林幽谷之類。環(huán)境越靜越好,生活也越閑越好。他們很少肯跳出那“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的宇宙,而憑視八荒,遙聽諸星奏樂者。他們以“樂天安命”為極大智慧,因此,他們的詩也大半是微風(fēng)般的蕩漾,輕燕般的呢喃。過激烈的顏色,過激烈的聲音,和過激烈的情感都是使它們畏避的。他們描寫

_的時候百倍于描寫

。《二十四詩品》中只有“雄渾”,“勁健”,“豪放”,“悲慨”四品算是剛性美,其余二十品都偏于陰柔。我讀《舊約·約伯記》,莎土比亞的《哈雷姆特》,彌爾頓的《失樂園》諸作,才懂得西方批評學(xué)者所謂“宇宙的情感”?;仡^在中國文學(xué)中尋實例,除著《逍遙游》,《齊物論》,《論語·子在川上》章,陳子昂《幽州臺懷古》,李白《日出東方隈》諸作以外,簡直想不出其他具有“宇宙的情感”的文字?!靶蹨啞?“勁健”,“莊嚴”諸詞都只能得其片面的意義。中國藝術(shù)缺乏剛性美在音樂方面尤易見出,比如彈七弦琴.盡管你意在高山,意在流水,它都是一樣單調(diào)。

⑦剛?cè)犭m是兩種相反的美,有時也可以混合調(diào)和,在實際上,老鷹有棲柳枝的時候,嬌鶯有棲古松的時候,也猶如男子中之有楊六郎,女子中之有麥克白夫人,西子湖濱之有兩高峰,西伯利亞荒原之有明媚的貝加爾。說李太白專以雄奇擅長么?他的《閨怨》,《長相思》,《清平調(diào)》諸作之艷麗微婉,亦何減于《金鑒》,《浣花》?說陶淵明專從樸茂清幽人勝么?“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俱”,又是何等氣概?(有刪節(jié))1、第①段中對全文起引領(lǐng)作用的一句話是(2分)

2、第①段中空格處填上恰當(dāng)?shù)年P(guān)聯(lián)詞。此復(fù)句表達這一詩句的(2分)

3、第⑥段空格處應(yīng)選擇正確的項是:(2分)(

)A、花

B、海

C、天

D、月

日4、根據(jù)文意,“藝術(shù)美”的形成有

因素。(2分)5、對于第⑥段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中國詩人的“清風(fēng)皓月疏林幽谷”和西方人的“宇宙情感”是不同的境界。B.陶淵明的詩《歸園田居》對中國詩人的影響很大。

C.中國藝術(shù)偏于“柔性美”有其背后深遠的文化淵源。

D.文中提到《逍遙游》、《齊物論》、《論語·子在川上》章等體現(xiàn)了說理的嚴密性。6、以高中教材為范圍,選擇以下一位詩人或詞人的作品(“在詩方面有李、杜與王、韋之別,在詞方面有蘇、辛與溫、李之別”)來說明“剛”或“柔”之美。(4分)

(二)閱讀下文,完成7—12題。(22分)

魚鱗瓦上的鄉(xiāng)愁陶方宣

①不知道為什么,我一見到老房子上的魚鱗瓦,心中就會升起一縷鄉(xiāng)愁,魚鱗瓦上的鄉(xiāng)愁。秋天在江南旅行,沿著新安江或富春江一路走,見得最多的便是魚鱗瓦和煙雨,雨水一路纏著我,走過徽州大山,走過蘇南古鎮(zhèn),浙浙瀝瀝的雨落在揚州平山堂,落在姑蘇寒山寺,落在皖南西遞村那鱗鱗千瓣的魚鱗瓦上,像敲著鋼琴黑白的鍵。馬思聰思鄉(xiāng)的旋律像窗外的煙雨一樣在心頭彌漫。

②我喜歡江南山水,喜歡在江南山水間旅行,在一片青山秀水之間看到一處處魚鱗瓦覆蓋的黑瓦白墻的古村落,無邊的鄉(xiāng)愁就在心中涌動,我要尋找的就是這種感覺,它與我心里的一種疼痛相對應(yīng),鄉(xiāng)愁就是這種生命深處的隱痛,它總在細雨如麻的黃昏折磨著一些無法回歸家園的人,不管這家園是地理上的還是心理上的。在西遞村那座魚鱗瓦覆蓋的老房子里,應(yīng)天齊的版畫藝術(shù)再現(xiàn)了古村落的封閉和凋殘,他把生命深處的痛一刀一刀刻在木板上,畫面背后那一片濃得化不開的鄉(xiāng)愁就是一種思鄉(xiāng)的病,這種病傳染給了所有參觀的人。這就像我在姑蘇寒山寺聽到的鐘聲,你想想看,在那一片高低錯落的老房子里,鐘聲突然響起來了,群鴉驚飛雨起,楓葉片片凋零,張繼的吟詠就傳了過來: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月落、烏啼、夜半、晚鐘,還有那寒山寺,這里烘托的是一個宏大的鄉(xiāng)愁場景,讓我們對古典的故鄉(xiāng)久久眺望,望斷天涯望穿秋水。鄉(xiāng)愁是中國文化中最動人的章節(jié),甚至可以說是中國文化的根把靈魂皈依在故鄉(xiāng)的懷里,一代代文化人就這樣在思鄉(xiāng)的背景下病著,這是一種無法根治的傳染病,他們的詩文書畫就是他們的病中吟,張繼、溫庭筠是這樣;李商隱、鄭板橋是這樣;白先勇、余光中更是這樣。如今,我們一見到魚鱗瓦,就把它當(dāng)成故鄉(xiāng)老家的屋頂,在中國,任何一處魚鱗瓦覆蓋的老房子都是我們的家園,你都能找到家的感覺——房梁上的棕葉與艾草、雕花桌案上的青花瓷壇與線裝書、甚至河灘上頭插桅子花的二丫和斷角牛。

③魚鱗瓦是江南的家常,它們魚鱗一樣排列,像彎彎的眉又像彎彎的月,覆蓋著茅盾筆下的烏鎮(zhèn)、又覆蓋著沈從文紙上的鳳凰;它是周作人的苦雨齋、豐子愷的緣緣堂;它是戲院、它是宗祠。那些與魚鱗瓦有關(guān)的建筑細節(jié)——花窗、飛檐、雕梁和隔扇,早已脫離了一般建筑上的點綴,有一種文化精神上的指向,指向古典,指向唯美,指向東方。

④我在寫作此文時,雨又下起來了,但這是紅塵萬丈的商業(yè)都會,沒有魚鱗瓦供它敲打,就是在鄉(xiāng)村,農(nóng)民們蓋房子也不再用魚鱗瓦了,就用水泥鋼筋澆注。魚鱗瓦有一天會不會消失呢?這個我說不上,但魚鱗瓦上的鄉(xiāng)愁已一點一滴滲人我們的文化、滲人我們的生命里,成為中國文化人精神生活中最詩意動人的部分。(附)鄉(xiāng)愁余光中小時候,鄉(xiāng)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長大后,鄉(xiāng)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后來呵,鄉(xiāng)愁是一方矮矮的墳?zāi)梗以谕忸^,母親在里頭;而現(xiàn)在,鄉(xiāng)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7、第②段中“地理”和“心理”兩個詞語前后不能顛倒的理由是(3分)

8、根據(jù)文章信息,印證第②段中“(鄉(xiāng)愁)這是一種無法根治的傳染病”這句話。(3分)“無法根治”

“傳染病”

9、第③段中劃線句“它們魚鱗一樣排列,像彎彎的眉又像彎彎的月,覆蓋著茅盾筆下的烏鎮(zhèn)、又覆蓋著沈從文紙上的鳳凰”用了比喻,其中包含著作者

情感和思想。(2分)10、下列對文章理解不正確的兩項是(6分)(

)(

)A.“魚鱗瓦”是文章的線索,“鄉(xiāng)愁”由此展開。

B.作者內(nèi)心的“疼痛”是來源于故鄉(xiāng)的“封閉”和“凋殘”。

C這是一篇懷念故鄉(xiāng)的文章,故鄉(xiāng)有著作者魂牽夢繞的童年往事。

D.文章超越“魚鱗瓦”的形式意義,賦予其更加深刻的內(nèi)涵。

E.文章第④段寫到?jīng)]有“魚鱗瓦”的“商業(yè)都會”時頗有遺憾。

F.文章情理互現(xiàn),讓讀者深受感染的同時又引發(fā)對文化傳統(tǒng)的思考。

11、余光中曾說“我的鄉(xiāng)愁應(yīng)該是對包括地理、歷史和文化在內(nèi)的整個中國的眷戀”。上面兩個文本都體現(xiàn)了這個特征,請加以說明。(4分)

《魚鱗瓦上的鄉(xiāng)愁》

《鄉(xiāng)愁》

12、上面兩個文本雖都是表達鄉(xiāng)愁,但文體不同。你更喜歡哪一篇(首)?請說明理由。(4分)

《三)默寫。(6分)【任選6空。超過6空,按前6空評分】(1)

,白鷺未已(《詩經(jīng)》)(2)起舞弄清影,

。(蘇軾《水調(diào)歌頭》)(3)鷲翎金仆姑,

。(盧綸《塞下曲》)(4)最喜小兒無賴,

。(辛棄疾《清平樂,村居》)(5)

,吾未見其明也(。(韓愈《師說》)(6)青樹翠蔓,

,參差披拂。(柳宗元《小石潭記》)(7)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晝短苦夜長,

。(無名氏《古詩十九首》)(8)至人無己,神人無功,

,

。(莊子《逍遙游》)(四)閱讀下面的一首詞,完成,4—6題。(8分)水調(diào)歌頭黃庭堅瑤草一何碧?春人武陵溪①。溪上桃花無數(shù),花上有黃鸝。我欲穿花尋路,直入白云深處,浩氣展虹霓。只恐花深里,紅露濕人衣。

坐玉石,欹玉枕,拂金徽。謫仙何處?無人伴我白螺杯。我為靈芝仙草,不為朱唇丹臉②長嘯亦何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歸。注:①此處開始作者展開想象。②“我為靈芝仙草”兩句,表白詞人到此探索的真意?!跋刹荨奔撮_頭的“瑤草”,“朱唇丹臉”指第三句“溪上桃花”,用意如李白《擬古十二首》之四所謂“恥掇世上艷,所貴心之珍”。14、“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無數(shù)”典出于《

》,表達了詞人

(2分)15、對這首詞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坐玉石,欹玉枕,拂金徽”喻高潔的品行。

B.“滴仙”指李白,此句表達作者對李白的懷念和崇敬之情。

C.“長嘯亦何為?”意為不必去為得不到功名利祿而嘆息

D.“明月逐人歸”有回到現(xiàn)實之意,寫得很有情趣。16.這首詞運用了浪漫主義的手法。請從此角度加以鑒賞。(3分)

(五)閱讀下文完成17—21題。(16分)狄仁杰為兒童時,門人被害者,縣吏就詰之。眾咸移對,仁杰堅坐讀書。吏責(zé)之,仁杰曰:“黃卷之中,圣賢備在,猶未對接,何暇偶俗人而見耶!”以資授汴州判佐,工部尚書閻立本黜陟①河南,仁杰為吏人誣告,立本驚謝曰:“仲尼云:“觀過,斯知仁矣?!阆驴芍^海曲明珠,東南遺寶?!碧厮]為并州法曹。其親在河陽別業(yè),仁杰赴任,于并州登太行,南望白層孤飛,謂左右曰:“吾親所居,近此云下?!北鼇辛?,久之,候云移乃行。注:黜陟使,使職名17、寫出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4分)(1)縣吏就詰之

(2)眾咸移對

(3)立本驚謝曰

(4)其親在河陽別業(yè)18.下列各組中加點詞的用法和意義相同的一項是:A.仁杰為吏人誣告

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

B.吏責(zé)之

悲泣佇立,久之

C.何暇偶俗人而見耶

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D.以資授汴州判佐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19、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5分)

(l)黃卷之中,圣賢備在,擾未對接,何暇偶俗人而見耶!譯文:

(2)悲泣佇立,久之,候云移乃行。

譯文:

20、下列刻畫狄仁杰形象時運用的手法是:(2分)

“眾咸移對,仁杰堅坐讀書”

“立本驚謝曰:……”

21.上文反映了狄仁杰

的品性。(3分)六)閱讀下文,完成22—26題。(13分)游趵突泉記清懷應(yīng)聘①趵突泉者,在山東濟南郊外,為天下奇觀。其游而見之者,無不咄咄稱異。余心向往久矣,而未得親觀其勝。②甲子歲,余適齊魯間,大中丞徐暾庵招余飲,即偕游趵突泉。泉有三穴,中間相去不數(shù)十步,其水自三穴中涌出,各高二三尺。怒起躍突,如三柱鼎立,并勢爭高,不肯相下。噴珠飛沫,又如冰雪錯雜,自相斗擊。嗚呼!水之勁挺一至此哉!③夫水,柔物也。方之則方,圓之則圓;挹之則盈掬,揮之則散落;環(huán)之則為池沼,決之則為川流。狎弄撓攏,無不如意。即深如長江,險如黃河,為人患害者,莫有加焉。然不過因風(fēng)鼓浪,觸石生濤,挾魚龍諸怪物以自雄耳。假使無風(fēng)石之險,無魚龍諸怪物以助其勢,其為平流直瀉者,與眾水無異也。曾有獨起卓立,首聳發(fā)豎,若與山峰競其高下如趵突泉者呼!世有戴天履地,目視日月,耳辨聲音,手持足行,生而命為人者,無不有心、有性、有情、有識,其為浩然之氣,更當(dāng)何如?而一遇君國大故,濡忍不決,生死一迫,隨即披靡,隨波順流,往而不返,曾不若茲泉之介然自立,足以厲廉恥而砥節(jié)行也,豈不哀哉!嗚呼!同一水耳,誰實使之然邪?豈潤下之名水不樂居,故以至柔之質(zhì)而發(fā)為至剛之慨,以自見其奇邪?抑水亦有不平于中而怒氣迸發(fā),排空直上,勢不可遏,如荊卿悲歌,漸離擊筑,壯士發(fā)沖冠時邪?泉之上有呂祖閣,亭中題詠屬對,后先唱和者不一人。余今與暾庵相對,不能無感于茲泉矣,故記之。22、全文圍繞著一對矛盾展開,它們是“□”與“□”。(2分)23、趵突泉“獨起卓立,首聳發(fā)豎,若與山峰競其高下”的力量來自于:(用自己的話概括)(2分)①

24、第③段中的“豈不哀哉?”“哀”指(3分)(用自己的話概括)

25、“以山水抒懷抱”是我國古代游記的一大傳統(tǒng)。請結(jié)合上文對此進行簡述。(3分)

26、這篇文章論述具有雄辯性,讀來氣勢恢宏。請從語言表達的角度加以鑒賞。(3分)

寫作(7O分)27.根據(jù)以下材料,選取一個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寫成詩歌)。近來對語文教材的熱議一波又一波。

一、重版上世紀三十年代的國語讀本,一時間洛陽紙貴。由葉圣陶、豐子愷兩位大師編寫和插畫的《開明國語讀本》,受到無數(shù)人追捧。不少家長表示:不僅孩子愛看,而且也能讓成年人重歸平靜的心靈,感受一些最純真的東西。二、教材變臉。北京版語文教材《雪山飛狐》pk掉《阿Q正傳》。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賈平凹的《秦腔》等被選人教材;不少外國現(xiàn)當(dāng)代文學(xué)作品,如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卡夫卡的《變形記》等進人了教材;我國古代文學(xué)作品的數(shù)量減少,《六國論》、《過秦論》、《病梅館記》、《石鐘山記》、《項脊軒志》等名篇被撤下。

三.網(wǎng)絡(luò)調(diào)查:你最難忘的課文是什么?老教材就像是舊照片,總能勾起人們內(nèi)心各種各樣的心緒。一篇課文對人一生的影響,也許要超出日后一本書乃至很多本書的影響。

楊浦區(qū)第一學(xué)期期末抽查考答案一、閱讀(80分)1、不屬于老鷹古松的一類,就屬于嬌鶯嫩柳的一類,否則就是兩類的混和。(2分)(寫“老鷹古松是一種,嬌鶯嫩柳又是一種?!苯ol分)2、然而(卻);言簡意賅(2分)

3、D(2分)

4、性格、地域(2分)

5、B(3分)

6、(作家詩詞舉例l分,闡述3分)

7、“地理”指具體的故鄉(xiāng),“心理”指精神卜的歸依,是抽象意義上的?!靶睦怼鄙系泥l(xiāng)愁比“地理”上的鄉(xiāng)愁更強烈,更進一層。所以前后不能顛倒。(3分)

8、①“魚鱗瓦上的鄉(xiāng)愁已一點一滴滲入我們的文化、滲入我們的生命里,成為中國文化人精神生活中最詩意動人的部分?!?/p>

②應(yīng)天齊的版畫、張繼的《楓橋夜泊》感染了人:鄉(xiāng)愁在文人身上一代一代相傳。(共3分)

9、“眉”和“月”喻“魚鱗瓦”的美好,同時表現(xiàn)其文化意蘊。(2分)

10、B、C(6分)

11、《魚鱗瓦上的鄉(xiāng)愁》:文中的鄉(xiāng)愁已經(jīng)突破了個人的體驗,成為群體的生命感受。

《鄉(xiāng)愁》:從個人遭遇土升到兩岸人的民族情感(共4分)

12、(應(yīng)抓住散文和詩不同的特質(zhì)來展開。切入點2分,闡述2分)

(提示:《魚鱗瓦上的鄉(xiāng)愁》內(nèi)容豐富,從古到今展現(xiàn)了鄉(xiāng)愁的文化傳承?!多l(xiāng)愁》凝練、富有韻律、怠象準確、達意。)

13、(6分)

(l)蒹葭采采(2)何似在人間(3)燕尾繡蝥弧(4)溪頭臥剝蓮蓬

(5)小學(xué)而大遺(6)蒙絡(luò)搖綴(7)何不秉燭游(8)圣人無名

14、《桃花源記》;歸隱出世之念。(2分)

15、B(3分)

16、作品中游歷桃源是非現(xiàn)實的。作品通過浪漫主義的想象來寄托的理想。借托武陵桃源、白云、玉石、玉枕、金徽來表達自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