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版本學與古籍整理一、版本與版本學二、版本的類別與流傳三、版本的選擇與鑒別四、古籍整理與版本學的關系古籍整理的涵義和方法工序:古籍整理者,是對原有的古籍作種種加工,而這些加工的目的是使古籍更便于今人以及后人閱讀利用,這就是古籍整理的涵義,或者可以說是古籍整理的領域選擇底本。古籍不論用哪種方法來整理,都必須盡可能選擇好底本。影印校勘輯佚標點注釋今譯索引序跋附錄版本與版本學古代用以寫書的木片通稱為版或板。漢王充云:“斷木為槧,析之為版,刀加刮削,乃成奏牘”許慎也說:“牘,書版也”因為供書寫用的木片呈正方形,所以又稱為方。《莊子天下篇》:“惠施多方,其書五車”《儀禮聘禮》:“百名以上書于策,不及百名書于方”“本”作為書籍講,始見于漢劉向《別錄》:一人讀書,校其上下,得謬誤,為“?!?;一人持本,一人讀書,若怨家相對,為讎。本的原意為樹根。許慎說:“木下曰本,從木,一在其下”引申其義,則據(jù)以校書的書的原本也可稱本。葉德輝說:“雕版謂之板,藏本謂之本。藏本者,官私所藏,未雕之善本也,自雕版盛行,于是版本二字合為一名”“版本”二字連用,始于宋代,據(jù)《宋史?李覺傳》:淳化初,上以經(jīng)書版本有田敏輒刪去者數(shù)組,命覺與孔維詳定?,F(xiàn)代學者王欣夫先生認為:“所謂版本,并不限于雕版印刷的書籍,而實際上包括沒有雕版印刷以前的寫本和以后的鈔本、稿本在內(nèi)?!卑姹緦W:以中國古代圖書為研究對象,以圖書的版本鑒定為核心任務,以考證為自身的主要方法,依靠多學科知識,利用校勘學、借助目錄學全面完成揭示圖書的使命,并忠實地為中國古代各學科服務的一門輔助性科學。版本:廣義的版本包括寫本、刻本等形式,狹義的版本是指雕版或活字印刷的刻本,故版,又作板。由特定工藝制作的、具有特定形式和內(nèi)容的圖書物質(zhì)形態(tài)版本的研究對象一、寫本:手稿本、稿本、抄本、影寫本《四庫全書》(寫本)《資治通鑒》(手稿本)二、石經(jīng):石鼓文三、刻本:時代、地域、刻印主體、刻印先后、版式和字體、墨色、流通等四、活字本:泥、磁、木、銅、鉛、錫
刻本:刻本的分類較為復雜。因不同的劃分標準而又不同的分類。1、以刊刻地域分類2、以刻印單位區(qū)分,有官刻本、家刻本和坊刻本中央機關刻本
代表備注監(jiān)本國子監(jiān)刊刻,明朝有南監(jiān)本與北監(jiān)本經(jīng)廠本明代官刻的一種殿本清武英殿刻本的簡稱內(nèi)府本明清兩朝宮廷內(nèi)部刊印的書的統(tǒng)稱興文署本元代興文署所刻地方機關刻本宋公使庫本宋公使庫以其積余經(jīng)費刻書藩府本專指明代藩王府的刻本書院本書院刻印的書籍地方官學刻本又稱作儒學刻本、郡庠刻本等直省刻本屬明代官刻本一種官書局刻本專指清同、光時代各省書局刻本
家刻本
汲古閣本明末清初著名刻書家毛晉,故又稱毛刻本閔刻本明代閔氏刻印的套印本龍爪本宋代四川費氏所刻《資治通鑒》,用“龍爪槐”所刻坊刻本
陳宅書籍鋪本南宋臨安府棚北大街睦親坊南陳宅書籍鋪本所刻,也叫書棚本建安余氏本余氏世代刻書3、按刻印質(zhì)量區(qū)分邋遢本版本模糊、極不整齊的本子大花臉本墨色深淺不一,字體大小不同,而又印刷模糊的本子書帕本明代官場作為禮品送人所刻的書,錯誤較多寫刻本名家手寫上版刻成的書精刻本內(nèi)容無誤,寫、刻俱佳的本子4、以顏色區(qū)分朱墨本用朱墨二色套印而成的本子朱印本用紅色印刷的本子藍印本明清刻書在版片雕成之后,常用藍色和紅色印刷若干部供校訂之用5、根據(jù)刻印方式和先后分類6、以制版工藝區(qū)分寫本人工抄寫而成的書拓本把鑄刻在金石器皿上的文字圖案用紙拓下來裝訂而成的書刻本雕版印刷而成的書活字本用活字擺印的書套印本將書中的正文、評點等不同內(nèi)容分別各刻一版,然后用不同顏色依次加印在一起而成的書鈐印本用印章直接鈐蓋在紙上的書石印本用藥墨將文字寫在特制藥紙上,再將藥紙上的字跡移置在鐵板上,然后滾刷油墨印成的書影印本將原書逐頁照相制版印成的書饾版一種彩畫的印刷方法拱花一種圖畫的印制方法:用凹凸兩版嵌合,使畫面部分拱起,就像使用鋼印的效果一樣7、根據(jù)開本和版式分類8、以裝訂形式區(qū)分紙書前后有卷軸裝、旋風裝、梵夾裝、經(jīng)摺裝、蝴蝶裝、包背裝、線裝等不同的裝幀形式。卷軸裝:初期紙書在形式上模仿帛書,把鈔成了書紙粘成長卷,用木或竹作軸,粘于最后一副紙上,捲成一帙。這種書籍裝幀形式稱為卷軸裝?!短屏洹纷⒃疲禾菩跁r集賢院藏書“其經(jīng)庫書鈿白牙軸,黃帶、紅牙簽;史庫書鈿青牙軸,縹帶,綠牙簽;子庫書雕紫檀軸,紫帶,碧牙簽;集庫書綠牙軸,朱帶,白牙簽,以為分別?!毙L裝:又稱龍鱗裝、魚鱗裝。即在一素紙長卷上面依次粘貼書頁,每頁正反兩面書寫文字,展開長卷可翻頁閱讀。特點:紙的正反兩面皆書寫,可以節(jié)省紙張、縮小卷軸的體積,也就是擴大了書的容量。逐葉錯開一定距離、粘在卷底上。經(jīng)摺裝:又叫梵夾裝、折子裝。將圖書長卷按一定寬度左右折疊起來,加上書衣,使之成為可以隨時展讀的冊子。歷代刊刻佛經(jīng)道藏,多采用這種裝訂形式。古代奏折、書簡也常采用這一形式。經(jīng)摺裝與梵夾裝梵夾裝:李致忠《英倫閱書記》(《文獻》1987年4期)中言:“梵夾裝,本指古印度用梵文將經(jīng)文書寫在貝多樹葉上的裝幀(zhen),而后依次將貝葉經(jīng)順好,每葉穿一圓孔,用兩塊長條形竹板或木板上下相夾,然后用繩穿過板上圓孔,再逐葉穿過每葉圓孔,最后穿過另一板圓孔。繩頭打起比圓孔大的疙瘩,以防脫出。閱讀時從首逐葉翻了一番閱,穿繩總要擦磨葉孔,故葉孔常有磨痕。收藏時,勒緊一頭,再繞過上下兩板捆緊。這種裝幀由于是兩板相夾,又是梵文書寫,故中國人把它稱為梵葉裝?!?/p>
特點一是所夾為散葉。所以計算采用這種裝式的佛經(jīng),其量詞為夾。由于采用梵夾裝的書,所夾是散葉,如未經(jīng)繩穿,便常會出現(xiàn)丟失書葉的現(xiàn)象。梵夾裝在唐五代時期頗流行。蝴蝶裝:將每頁書在版心處對折,有文字的一面向里,再將若干折好的書頁對齊,粘貼成冊。采用這種裝訂形式,外表與現(xiàn)在的平裝書相似,展開閱讀時,書頁猶如蝴蝶兩翼飛舞,故稱為蝴蝶裝。包背裝:胡蝶裝早在唐末五代時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流行了一個相當長的歷史時期,但是它也有一個明顯的缺點,就是翻閱起來不方便,因為第一葉的后半葉的背面和第二葉前半葉的背面沒有字,又不相粘連,讀下去必須連翻兩頁,因此就有人將印好的書葉按版心的中縫、背面對背面地摺起來,然后再裹以護葉,這樣就產(chǎn)生了包背裝。裝訂方法將背面對摺的書葉粘連在裹背紙上,這種方法除背面對摺外,同胡蝶裝沒有多大差別??紤]到書葉粘連費事,且易脫落,糊多生霉生蟲,由于需粘連的這一邊尚有余紙,于是有人便在邊欄外的余紙上、打兩個或三個孔,用紙捻成線穿成來,再粘上裹背紙。明代的包背裝大部分采用第二種方法。線裝:基本上同包背裝一樣,但不用整紙裏背,而是前后各加一張護紙,用線連同正文訂在一起。蔣元卿《中國書籍裝訂術的發(fā)展》一文,詳細介紹了線裝的各道工序,大概有以下:摺頁;分書;齊線;添副頁;草訂;加書面;截書;打磨;包角;釘眼;穿線;貼簽版本的鑒定與選擇一、根據(jù)形式鑒定版本二、根據(jù)內(nèi)容鑒定版本三、寫本與活字本的鑒定四、古籍版本作偽五、考訂一書的版本源流古籍的結構古籍(線裝)的外形結構:書衣,書簽,書名頁,書首,書根、書腦、書脊等書衣古籍的單頁板式版框——也叫邊欄,指一張印頁四周的圍線。版框有很多種:以欄線的條數(shù)分,有四周單邊、左右雙邊、四周雙邊等。四周邊欄只有一條圍線的,叫四周單邊;左右邊欄各有兩條線組成的,叫左右雙邊;四周邊欄都是兩條圍線的,叫四周雙邊四周雙邊又叫文武欄。以欄線的圖案分,有卍字欄,竹節(jié)欄,博古欄等。卍,本來是古代符咒或宗教的標志。佛教認為,它是“萬德吉祥”之意。武則天長壽二年(693年)規(guī)定它的讀音作“萬”。用竹節(jié)圖案組成的欄線,叫竹節(jié)欄;用各種樂器圖案組成的欄線,叫博古欄。界行:字行之間的分界線,界行和欄線有朱墨二色,紅色欄線朱絲欄,黑色欄線叫烏絲欄。版心——也叫中縫、書口、版口,指每頁正中較窄的一格,格內(nèi)常常刻有書名、卷次、頁碼、字數(shù)和刻工姓名。魚尾——版心全長四分之一處的魚尾標志。魚尾的種類很多。以魚尾數(shù)量區(qū)分,有單魚尾、雙魚尾、三魚尾等:版心只有一個魚尾的,叫單魚尾;版心有兩個魚尾的,叫雙魚尾;版心有三個魚尾的,叫三魚尾。以魚尾的方向區(qū)分,有對魚尾和順魚尾:兩個魚尾方向相反者,叫對魚尾;兩個魚尾方向相同的,叫順魚尾。以魚尾的虛實圖案區(qū)分,有白魚尾、黑魚尾、線魚尾、花魚尾等:只有魚尾外部輪廓的,叫白魚尾;魚尾輪廓用墨填實的,叫黑魚尾;魚尾由線條構成的,叫線魚尾;魚尾由圖案構成的,叫花魚尾。魚尾源于簡策時代編簡上的三角形契口,用于固定編繩。契口下方多有篇名、篇次,從而成為篇名、篇次等檢索文字的標志。到了雕版時代,三角形契口逐漸變成魚尾,并成為書名、卷次等檢索文字的提示符。今日的書名號“《》”亦當由此演變而來。象鼻——連接魚尾和版框的一條線。這條線有粗細之別,粗的叫大黑口或闊黑口,細的叫小黑口、線黑口或細黑口。黑口本“發(fā)明于建本,因為面向大眾,印的數(shù)量多,裝起來費事,有了黑口,折疊時容易找齊,大為方便”。沒有象鼻的,叫白口。白口刻有文字的,叫花口。天頭——也叫書眉,是指上欄以外的空白處地腳——下欄以外的空白處書耳——也叫耳格或耳子,是指版框外邊上端的小方格,用以書寫篇名、室名等。因為宋元時代書用蝴蝶裝,書耳正好在左上方,一翻就看到篇名了。古籍的內(nèi)部結構古籍內(nèi)部結構及其與版本有關的主要名稱有序、目錄、跋、凡例、卷首。卷末、附錄、外集、卷端、小題和大題、牌記、墨釘、墨圍、陰文、白文、行款、藏章、幫手等。序:正文之前說明寫作經(jīng)過、刊刻情況、學術源流等內(nèi)容的文字目錄:正文之前的篇章名目,它包括了全書的所有篇名跋:圖書在流傳過程中寫上的有關版刻源流、流傳源流的文字凡例:全書編制體例的說明文字卷首:正文之前獨立成卷的部分。其內(nèi)容大多是圣諭、先人著述、文字或著者生平資料(行狀、神道碑、墓志、傳記等)。把圣諭放在卷首,以示榮遇。卷末:正文之后獨立成卷的部分。其內(nèi)容多是后人著述文字。著者生平資料、著者同人賦贈之作或與正文相關的一些內(nèi)容。在正文之后附上他人的作品,古人叫做“附驥而行”。附驥而行者大多是后輩或同輩的少量著述文字,間或也有把長輩著述文字附在后面的。附錄:正集之后的附加部分,和卷末的情況基本相同外集——正集之外的部分。一般來說,它比卷末、附錄的篇幅要大。其內(nèi)容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1、釋家以佛理為內(nèi)學,以儒論為外學,因此,釋家別集均以無關佛理的儒理作品為“外集”;儒家以儒論為內(nèi)學,以佛理為外學,因此,儒家別集均以無關儒理的佛理作品為“外集”。2、和內(nèi)集不同文體,不同內(nèi)容的作品。3、補遺之作、卷端:每卷正文前兩三行表示書名、著者、編纂??帐稀婵糖闆r的文字小題和大題:小題指篇名,大題指書名。古籍卷端書名寫在篇名之下者,叫做“小題在上,大題在下”。牌記:刻書者用以宣傳刻書情況的特殊標識。墨釘:正文中表示闕文的墨色方塊,如“■”墨圍:為了強調(diào)“注”、“疏”等有關字眼,在其四周圍上墨線。陰文:筆畫凹下的字,多用于“注”、“疏”等字。白文:只有正文、不含注疏的本子。行款:書頁版面的行數(shù)和字數(shù),一般以半頁為計算單位,稱“×行××字”藏章:也叫藏書印,是古籍中在流傳過程中鈐上的印章。幫手:指藏章、序跋等可以幫助鑒定版本的一些東西。一、書名頁書名頁有四類:1、只有書名。如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刻本《賴古堂集》書名頁僅題“賴古堂集”四字。2、除了書名之外,還有刻書者(或藏版者)。如清雍正九年(1731年)陸氏水云漁屋刻本《南宋詩選》書名頁除了書名以外,于左下角題“水云漁屋刊本”六字;3、除了書名、刻書者(藏版者)之外,還有刻書時間。如清嘉慶四年(1799年)席氏掃葉山房刻本《錢塘遺事》書名頁中題大字書名,右上小字題“嘉慶己未年鐫”,左下小字題“掃葉山房藏板”4、除了書名之外,還有廣告式的文字和插圖。如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翠巖精舍刻本《廣韻》書名頁除題大字書名之外,右邊小字“五音四聲切韻圖譜詳明”十字,左邊小字題“至正丙申仲夏繡梓印行”十字,橫眉題“翠巖精舍校正無誤”八字關于“藏版”問題書名頁常見“藏版”二字。“藏版”者,收藏書版也??贪妗⒉匕婧退⒂∈侨齻€不同的概念。古籍書版刻好之后,只要書版完好無損,就可以一直印刷下去。即使書版?zhèn)€別地方漫漶斷裂,經(jīng)過修補仍然可以繼續(xù)刷印。書版?zhèn)魇兰染茫赡転榭贪嬲呤来洳?,也可能?shù)易其主。藏版者可能是刻版者,也可能是“二傳”、“三傳”等。因此不能簡單地把藏版者同刻書者劃上等號。藏版者是否是刻書者,要參考其他條件才能確定。二、序跋序跋概說:序又叫做“敘”或“引”,這是由于避諱所造成的。序的位置今古不一。漢代多在書后,這是由于寫作時間的先后而定的,寫書之始,要從正文第一章寫起,一直寫到最后一章。只有在全書寫完后才有可能回顧一下全書內(nèi)容或交待一下寫作經(jīng)過,才有可能寫序。(對讀者而言)因此,漢代以后,為了方便讀者,抄書者或刻書者就把序移到書前,我們今天看到的書,大多數(shù)序是在書前的。序的種類很多。就作者而言,有自序和他序。他序如能實事求是,對于引薦人才、獎掖后進具有重要作用,但有些他序也是充當了吹鼓手的作用序的范圍而言,有總序和篇序(或類序):總序針對全書而寫,范圍較大;篇序(或類序)是針對謀篇而言,范圍較小?!端膸烊珪偰俊匪牟?之首各有總序,各類之首也有類序。就寫序的時間先后而言,有原刻序、重刻序等:原刻序又叫初刻序,就是一書=初刻所寫的序;重刻序就是指重刻一書時所寫的序。序的數(shù)量多少也不等。一般是一書一序,但一書多序也并不罕見。一書在流傳過程中幾經(jīng)傳刻,內(nèi)容有所增刪,是造成一書多序的主要原因。明刻本的序言往往是很多的,這與當時的社會風氣有關。序的內(nèi)容也很復雜,大致有以下四種:一、解釋書名,交代卷數(shù)。二、介紹作者生平及寫作經(jīng)過。三、介紹學術源流,評論得失。四、介紹刊刻情況?!こ诵蛑猓偶蠖嘤邪稀ぐ霞s始于南北朝,據(jù)唐李綽《尚書故實》:“《清夜游西園圖》,顧長康畫,有梁朝諸王跋尾處。”顧長康是晉代畫家顧愷之的字,這是可考最早題跋之一?!ぞ唧w的說,跋與序有三點不同:第一,就位置而言,跋在正文之后,即“綴于末簡”;而序一般在正文之前(后序除外)。第二,就寫作時間而言,跋為“后覽者”所寫,一般是在圖書流傳過程中寫,成書時沒有;而序則是成書時固有的第三,就詳略而言,跋略而序詳,跋的篇幅一般沒有序長。書跋大約始于唐代,“跋”作為一種文體正式出現(xiàn)宋代。宋代以后,不少讀書人都有題跋的習慣,一書讀完以后,乘興握管,或敘述著者身世,或詳察學術源流,或考訂版本原委,足資參考。明清題跋(尤其是清跋),重視傳承、??焙桶姹?,每多深思熟慮,言不虛發(fā),一篇題跋猶如一篇濃縮的考證論文。(坊本不在此例)序跋與版本鑒定張元濟先生認為根據(jù)序跋鑒定版本是一件非常復雜的工作,為了避免差錯,要注意以下問題:1、根據(jù)序跋確定刻版年代,要把原刻和翻刻加以區(qū)別。有些重刻本往往將原刻序跋照樣刻出,這樣,原刻序跋只能向我們提供原刻本的刻印情況,并不能說明重刻本的刻印情況。重刻本的刊刻年代、刊刻地點和刊刻者只能根據(jù)重刻序跋和其他特點考察2、有的書正文是原刻,序(跋)是若干年后增刻的,這樣的書應仍以原刻時代、原刻地和原刻者為準。3、根據(jù)序跋所確定的刻版年代,應與刻書者、抄書者的時代一致4、根據(jù)序跋所確定的刻版年代,應與校注者的時代一致。5、根據(jù)序跋所確定的刻版年代,應與諱字的時代一致三、牌記牌記的內(nèi)容:一是反映刻書情況;二是反映圖書內(nèi)容情況牌記的作用:一是申明版權;二是廣告宣傳·牌記,俗稱書牌子,又叫墨圍、碑牌、木記、條記。牌記在書中的位置不確定,可以在內(nèi)封面、扉頁,在序跋后、目錄凡例后、校刊人姓名后、音圖后、附錄后,卷端、卷一末,某卷末、全書末,甚至一書當中會有幾塊不同的牌記。牌記的價值:首先,牌記可以作為鑒定版本的重要依據(jù),因為牌記文字大多反映了刻書時間、刻書地點、刻書者和版本類別,這就為鑒定版本提供了條件。但是,利用牌記鑒定版本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第一,一部書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牌記,要進行綜合分析。第二,翻刻本常將原刻本的牌記照樣刻出,這類牌記只能說明原刻本的刻書情況,并不說明翻刻本的刻書情況。第三、補刻之書,應據(jù)牌記所稱時間定為遞修本或補配本,不應單以牌記所稱原刻時間或補刻時間作為出版時間。四、卷端卷端書名冠詞書名是一書之名。書名冠詞與版本的關系比較密切。書名冠詞比較復雜,歸納起來有以下幾種情況:第一、反映內(nèi)容情況的冠詞。這類冠詞或反映內(nèi)容編排,或反映內(nèi)容多寡,國反映插圖情況,或反映內(nèi)容類別,或反映內(nèi)容朝代等。反映內(nèi)容編排的冠詞多有“新編”“分類”等字樣《新編禮法大成》《集千家注分類杜工部詩》反映內(nèi)容多寡的冠詞有“增訂”“附”“廣”等字樣,有的直接表明卷回數(shù)?!稄V文選》《四十四回紅樓夢》反映內(nèi)容朝代的冠詞有兩種情況:一是直接表明朝代的名稱?!短茣贰端挝倪x》另一種是不直接表明“唐”“宋”等字眼,而用另外的字眼表示朝代歸納起來,這種情況又分為兩類:1、用“國朝”“皇朝”“昭代”“熙朝”等字眼表示作者所在朝代,這些字眼都有光明正大的意識,是古代作者對本朝的尊稱。如宋呂祖謙編宋人文集為一書,叫《皇朝文鑒》;2、用“勝國”“勝朝”等字眼表示作者所在朝代的前一朝。第二、反映著者及著作方式的冠詞。這類冠詞:或反映著者,《幽蘭居士東京夢華錄》或反映著者時代,《唐元次山文集》或反映著者籍貫,《豫章羅先生文集》或反映著者官職,《翰林楊仲弘詩》或反映著作方式,《注解傷寒論》或反映評注批校者,《六臣注文選》或反映皇帝參與著述,多有冠詞“御定”“欽定”“御纂”等字樣,《御定康熙字典》第三、反映版本情況的冠詞這類冠詞或反映刊刻年代,《元刊夢溪筆談》或反映刊刻者,《三桂堂王振華刊本警世通言》或反映版本類別,《百衲本二十四史》或反映版次,《重刊拜經(jīng)樓叢書》或反映底本,《舊時真本紅樓夢》或綜合反映版刻情況等?!端慰硐浔景私?jīng)》第四、綜合性冠詞。這類冠詞內(nèi)容復雜,全書內(nèi)容、著者、刊刻等情況兼而有之五、行款行款有廣狹二義,廣義的“行款”指文字的書寫順序和排列形式。世界各國文字書寫的行款不盡相同,有自左往右寫的,有自右往左寫的,還有一種“牛耕式”的行款,即第一行由左往右,第二行又由右往左。我國古籍一般都是直行書寫的格式,字序自上而下,行序自右往左。狹義的“行款”是指古籍書面版面的行數(shù)和字數(shù),或叫行格、行字。行款與版本鑒定一種書的同一版本,不管其印數(shù)如何多,其行款都是絕對一致的;而同種書的不同版本,除影刻等情況外,其行款多數(shù)是不相同的。另外,版本學所謂“大字本”、“小字本”也與行款有關,一般古書版框高20厘米,半頁寬13-14厘米,行款為半頁十行、行二十字左右。大字本,字大如錢,其行款小于次數(shù);小字本行緊字密,其行款大于此數(shù)六、避諱“避諱”就是封建時代對于君主、圣賢或尊長的名字,避免直接說出和寫出的種種規(guī)定。避諱的方法(改字、空字、缺筆)改字,即用同音字或同義字代替諱字。避父名改字;避君主名改地名;避諱更改姓名;避諱更改書名;避諱更改著者人名;
·空字,即碰到諱字,用“某”或“上諱”等字代替,或用符號“□”表示?!妒酚洝ば⑽谋炯o》:子某最長,純厚慈仁,請建以為太子?!と惫P,即省去諱字的最后一筆不寫。宋刻本上常見的如“匡”字缺末筆底橫,“胤”缺豎彎鉤,“構”缺末筆一橫,“慎”缺右下末筆等?!h字,如隋韓擒虎,在唐修《隋書》中只稱韓擒,避高祖李淵祖父李虎之諱。利用諱字鑒定版本的具體做法是:1、將一部古書中的所有諱字,全部查找并記錄下來;2、將諱字依時間順序排列,確定其書諱字的下限,即“某書避諱至某字止”;3、再檢查下限諱字以下兩個皇帝的嫌名是否不加避諱;4、然后才能確定此書避諱至某帝,是其時的刻本。
利用諱字鑒定版本,同樣須注意幾種情況:朝代不同,避諱的寬嚴有別,方法亦不同;同一朝代,官刻避諱較嚴謹,家刻、坊刻就相對隨意些;后世翻刻古書,往往照刻原書諱字;一些影刻本、影印本諱字更是與原書一般無二;書賈有意作偽,剔除某些字的末筆,或另刻一二頁加進晚出的書中。查找諱字的工具書有陳垣《史諱舉例》(中華書局2006年版)、王彥坤《歷代避諱字匯典》(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等,七、字體古書的字體非常復雜,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幾種類型:依漢字演變的先后次序分類,有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等。依書法流派分類,有歐體、顏體、柳體、趙體等。依字體大小分類,有大字、小字等。依筆畫繁簡分類,有繁體、簡體等。另外,古籍字體,不管是抄本還是刻本,多為楷體。除了歐、顏、柳、趙諸體之外,還有匠體、館閣體等。匠體(一名為宋體)是指那種非歐非顏非柳非趙的字體,其筆畫特點豎粗橫細,字形方正。是專業(yè)刻工發(fā)明的。館閣體是流行于館閣及科舉試場的一種字體,因館閣及翰林院官僚擅寫此體而得名,館閣體始于明永樂間,當時叫“臺閣體”。明成祖朱棣召善書之士為宮廷服務,稱為“中書舍人”。到了清代,“臺閣體”易名“館閣體”,許多書工擅長此體。其書法特點正如清人的一首打油詩所說:軟而圓,勻而細,松煙黑,筆毫紫。個個簪花妝,行行紅格子。上下兼四旁,而無不方矣。其名伊何歟?則日館閣體。八、刻工?利用刻工鑒定版本,必須注意五種情況:1、有的刻工從業(yè)時間很長或處在朝代交替之際。鑒定版本時就不能把時限估計得過短。 2、不同地域的刻工可以流動,所以我們不能機械地認定某地刻工刻的書就一定是某個地區(qū)的刻本。
3、刻工的同名同姓。
4、重修、遞修的刻工。古書經(jīng)過補版再行刷印時,書版上還會加刻補版、刻工的姓名,所以要注意區(qū)別。
5、明清影寫覆刻宋元本,有時連刻工姓名也照樣翻刻,這種情況還相當普遍。九、用紙古籍用紙的種類繁多,以時代而言,有宋紙、元紙、明紙、清紙等;以原料而言,有麻紙、樹皮紙、草紙、竹紙等;以產(chǎn)地而言,有宣紙、開化紙、麻沙紙等;以形態(tài)分,有硬黃、羅紋、玉版宣等、麻紙:分黃、白兩種。黃麻紙色略黃,稍粗糙,有的較白麻紙略厚;白麻紙潔白光滑,背面較正面粗糙且有草棍等粘附,質(zhì)地細薄,堅韌。紙紋均寬,約一指半。宋刻本多用白麻紙,元后期多用黃麻紙,時紙紋漸窄,約一指。明初仍用之。羅紋紙:色白,質(zhì)地柔軟,具明顯橫紋,似絲織羅綢,故名。自宋以來代有制造,但宋刻本有此紙者鮮見。棉紙:又稱皮紙,分黑、白兩種。白棉紙色白,質(zhì)地細柔,纖維多,韌性強;黑棉紙色黃黑,韌性稍差。明前期多用。嘉靖前較細薄,隆、萬后稍粗厚。清初僅見少數(shù)印本。竹紙:色微黃,稍脆,宋元至明初間有使用,嘉靖后較為普遍。開化紙:細膩、潔白,薄而韌性強,柔軟。清內(nèi)府刻本及揚州詩局刻書多用之。嘉、道后質(zhì)次量少,家刻本中偶有采用。連史紙:潔白純凈,正面光滑,背面稍粗糙,但無草棍紙屑粘附,紙料較細。乾隆后所用甚多。宣紙;因產(chǎn)于安徽宣城而得名。分為多種。料半紙,薄而質(zhì)地細,色潔白,綿軟有彈性,可以作繪畫印書,晚清、民國有些書用之。玉版紙,能吸水,晚清、民國印金石、書畫冊等多用此紙。棉連紙,摹拓銅器、碑刻及印書畫用。毛邊紙:米黃色,正面光滑,背面稍粗,質(zhì)脆,乾隆后用得較多。太史連紙:稍黃,質(zhì)地細潔而有韌性,乾隆后與上述毛邊紙為兩種最常使用的印書紙。十、藏書印藏書印,就其材料而言,或銅或金,或玉或石,明代以來石質(zhì)者居多。就字數(shù)而言,或一印一字,或一印多字,或是一首小詩,或是一篇短文;從其形狀來看,有方印、套印、亞字印、六面印、葫蘆印、琵琶印等;就字型而言,有大篆、小篆、鳥蟲篆、楷書、隸書、一部古書的版刻年代,肯定要早于它的藏書印主人的時代。古人鈐蓋印記,一般是從各卷首下方往上蓋起。通過眾多的藏書印記,我們便能理出此書曾經(jīng)被那些人士分別收藏過,以及先后的收藏順序,即理順一書的遞藏關系,然后可以依此查閱各家私人藏書目錄、題跋集等有無著錄,從而了解到前人對此書的鑒定意見。十一、室名有以下幾種類型:1、以所居之室命名。其中又可以分為以居室、環(huán)境、形狀、建筑、時間、建筑地點、建筑材料等命名。2、以所寓之志命名。3、以所藏之書命名。其中又可以分為以藏書規(guī)模、藏書目的、藏書方法、藏書內(nèi)容命名者。4、以所敬之人命名。5、以所寶之物命名。6、以難忘之事命名。室名與版本鑒定第一、根據(jù)室名可以考證同書異名,而同書異名正是不同版本的重要標志。古籍以室名命名是造成同書異名的重要原因之一。第二、根據(jù)室名可以考證著者姓名。而著者姓名與考證版本作偽關系極大。二、根據(jù)內(nèi)容鑒定版本
(一)卷數(shù):卷是古籍的重要計量單位之一
篇與卷:篇和卷都是古籍計量單位,二者既有區(qū)別又有聯(lián)系。就產(chǎn)生時間而言,篇早于卷,因為“篇”開始是簡策的計量單位,“卷”開始于帛書的計量單位,簡策的出現(xiàn)比帛書要早。就作用而言,“篇”主文義起訖,不可分合;“卷”主帛書短長,可以分合。但是漢代竹帛并用,沒有嚴格的界限了。
分卷方法:一書多卷,分卷方法并不一樣,或一篇就是一卷,《漢書·孝經(jīng)類》著錄十一家五十九篇,五十九篇就是五十九卷。但是《漢志》著錄為二十八卷。紙書盛行后,卷大于篇的現(xiàn)象十分普遍。既然卷大于篇,那么一卷到底有多少篇呢?這要考慮各卷篇幅長短的平衡、各卷內(nèi)容相對獨立等因素,因書而異。
卷次的命名:一書多卷,卷次的命名方法也很復雜,一般說來,絕大多數(shù)古籍都用一、二、三……依次命名,但也有下述情況:二卷本用“上下”“內(nèi)外”“前后”等命名三卷本用“上中下”命名四卷本用“甲乙丙丁”“春夏秋冬”“元亨利貞”等命名五卷本用“甲乙丙丁戊”“宮商角徵羽”等命名六卷本用“禮樂射御書數(shù)”等命名七卷本用“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等命名八卷本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黃絹幼婦外孫齏ji臼”八音(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八卦(乾坤震巽坎離艮gen兌)等命名。十卷本用天干命名十二卷本用地支命名還有用二十八宿、千字文命名的
卷數(shù)的增減:第一,內(nèi)容有所增加第二,內(nèi)容有所亡佚第三,刻書者的任意分合。有的刻書者喜歡改變卷數(shù),標新立異。第四,計算方法不一第五,一書原無定本卷數(shù)與版本鑒定卷數(shù)是我們鑒定版本的重要依據(jù)之一,卷數(shù)差異往往是同書異本互相區(qū)別的一個重要標志。卷數(shù)不同,也就意味著版本的不同。利用卷數(shù)鑒定版本一定要詳審卷數(shù)。詳審卷數(shù),僅僅查看目錄是不行的,必須翻閱正文,因為目錄和正文不一致的情況還是有的。有時候,可能“有書無錄”即正文卷數(shù)多,目錄卷數(shù)少。(二)編例:所謂“編例”,就是指一書內(nèi)容的編制體例。編例有時代性,一個時代的版本在編例方面往往會有某種傾向,這種時代傾向可以作為我們鑒定版本的一個依據(jù)。宋代類書盛行,這些類書基本上都是依內(nèi)容分類編排(大類、小類)。在類書的影響下,宋本唐詩別集常常將內(nèi)容分類編排。宋人喜歡分類原因,除了官修類書外,還有兩個原因:第一,宋代公牘、應酬文常作四六之體,為文辭藻華麗,多掇拾前人佳句,別集分類編次,正可備作獺ta祭之用。四六駢文講求工對,分類之書不可或缺。第二,宋代舉業(yè)甚盛,士子為了金榜題名,常常投機取巧、舍本逐末,遍求分類之書,權作敲門之磚。明本唐詩別集則與宋本不同,往往將內(nèi)容分體編排。為什么明人喜歡分體呢?這與明代前后“七子”掀起的復古運動有關。早在“七子之前”,為反對虛浮的臺閣體。茶陵派領袖李東陽就提出了效法唐詩的文學主張,后來,“七子”正式提出“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文學主張。明人推崇唐詩,重于各種詩體的寫作方法,而不大關心其內(nèi)容是“送別”或是“寄贈”等。為了迎合這樣的社會風氣,明本唐詩別集多因體而變,以便人們模擬。也不能絕對化,在不少宋本唐集中,常常是分類、分體并用,只不過以分類為主。(三)學術源流,學術的發(fā)展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這個過程通常可以分為若干階段。這些階段有先有后,有源有流,不可顛倒其先后關系。例如古代詩歌有古體詩和近體詩之別:古體詩在前,泛指唐以前的詩歌,有四言、五言、六言、雜言諸體,不求對仗,平仄和用韻比較自由;近體詩在后,泛指唐代形成的律詩和絕句,字數(shù)、句數(shù)、平仄。用韻等都有嚴格的規(guī)定。另外,在學術發(fā)展的各個階段中,通常又有不同的派別,這些派別除了具有共性之外,亦各具特征。實際上,在各個派別中,每個詩人也有區(qū)別于他人的作品風格和學術思想,就是對一個來說,他的早期思想和晚期思想也常常會有變化,不可能始終如一,古今中外莫能例外。一根據(jù)內(nèi)容鑒定版本不是可有可無的而是非常必要的。二根據(jù)內(nèi)容鑒定版本并非易事,沒有對有關學術演變源流的深刻認識,即使注意到版本內(nèi)容,也仍然難以得到正確的結論。注意:(四)名物制度我國歷史悠久,朝代眾多,名物制度常常因時而異。不了解名物制度的變遷歷史,就會犯常識性錯誤。陳垣先生在《元典章校補釋例》第五卷中專門談了沈刻《元典章》在名物制度上的九條錯誤:不諳元時年代而誤例:元祐、正統(tǒng)分別是宋、明年號,而沈刻《元典章》卻誤作元代年號不諳元時帝號、廟號而誤例:元有太祖、世祖而無圣祖,而沈刻有之不諳元時部族而誤例:元時部族分為蒙古人、色目人和漢人,而沈刻誤“色目”為“色日”不諳元時地名而誤例:元有“重慶路”而無“重慶府”沈刻“重慶府”不諳元時人名而誤例:“帖木兒”為元時常見人名,而沈刻作“站木兒”不諳元時官名而誤例:“總把”為元代官名“把總”為清代官名。沈刻為“把總”不諳元時物名而誤例:元稱“被絮”為“絮被”沈刻為“冬則終以被絮暖匣”不諳元時專名而誤例:元代“腹里”專指中書省所轄山東西、河北之地,而沈刻“腹里”為“腸里”不諳元時體制之誤例:元代皇帝圣旨稱“欽此”皇太后懿旨及太子令旨稱“敬此”沈刻多把“敬此”誤作“欽此”。元代規(guī)定每月朔(初一)、望(十五)二弦(初八、二十三)為禁刑日,四天之內(nèi)不得殺害生物。沈刻不諳此制,遂有“禁刑日每月初二、初八、十五、二十五”之誤陳垣先生講的雖然是刻書、校書,但是對于鑒定古籍版本也完全適合。古籍涉及大量的年號、廟號、地名、人名規(guī)章制度等,這些名物制度常常因版本的不同而不同,不熟悉這些名物制度,就無法從內(nèi)容上鑒定版本。(五)內(nèi)容時限:任何人物的活動,都不能超越特定的歷史時期;任何事件的發(fā)生,都不能超越特定的歷史背景。作為記人記事的古籍,也有相應的時限范圍。我們鑒定版本時,必須詳察內(nèi)容的下限,做到版刻時代與內(nèi)容時限一致。鑒定方志尤應注意這種情況,因為方志刻版之后,續(xù)修續(xù)刻之舉司空見慣,如將續(xù)刻之本混同原刻,那就不符合客觀事實。(六)內(nèi)容文字:內(nèi)容文字是古籍的主要組成部分,不同版本的文字差異大量存在。一字之差,意識甚或大相徑庭。
(七)篇目安排:篇是古籍的最小單位。篇目的數(shù)量、排列等也是鑒定版本的依據(jù)。明凌氏四色套印本有六卷本和八卷本兩種,兩種版本均用同一版片印成,孰先孰后,世鮮知之。王重民先生從對照兩本的篇目入手,發(fā)現(xiàn)八卷本將六卷本的文學、賞譽、輕詆三類各分上下兩篇,并變易分卷方法,遂多出兩卷。又通過對校兩本文字異同,終于得出結論:六卷本先印,八卷本后印。三、寫本與活字本的鑒定(一)寫本的鑒定寫本的時間跨度很長,從先秦到明清都有大量寫本,但就傳世情況而言。簡策、帛書以至宋元寫本已是鳳毛麟角、屈指可數(shù),明清寫本數(shù)量較多。因此,寫本的鑒定只要指明清寫本的鑒定。鑒定寫本可分兩步:第一步,首先把寫本同刻本區(qū)別開來,由于制作工藝的不同,刻本一般具有下列特征a.字體比較規(guī)整(匠體字尤如此);b.筆畫的鋒芒棱角比較明顯,這與刀刻有關;c.版面常有模糊殘缺之處,間有斷裂痕跡,這與木板多次刷印受潮腐爛有關;d.卷末空白部分常常有大塊墨跡,這是刻工為了省事,沒有把空白部分刮去所造成的第二步,即弄清是誰家寫本,這主要通過以下三個方面加以考察:1、書法。一般來說,明代寫本字體飄灑,書寫自然,毫無拘束;清初寫本亦有明末遺意,落落大方,不拘一格;康雍乾寫本則受館閣體影響較大,千篇一律。2、紙張。就整體而言,寫本用紙同刻本一樣,具有時代特點。但就各家寫本而言,用紙有三點區(qū)別:一是有格無格之別;二是欄線顏色之別;三是題名不同。寫本書口或欄外多題室名,室名因人而異。掌握了各家寫本的用紙?zhí)攸c,鑒定起來就容易多了。3、題跋。不少寫本卷末都有跋,這些題跋或抄書自題,或藏書家寫。內(nèi)容多記抄寫情況或版本源流,對于鑒定版本十分有用。(二)活字本的鑒定活字本與雕版的不同之處有:1、欄線連接:由于活字版的欄線是臨時用木(竹或金屬)條拼成的,所以活字本的欄線連接不甚嚴密,欄線間都有寬窄不等的空隙;而雕版的欄線是在一塊整板上刻成的,其印本欄線連接十分緊密,渾然一體2、界行:如上所言,活字本的行線由木(竹或金屬)條制成,而這些材質(zhì)本身容易變形,平放到字行間則高低不平。刷印時,高出受力大,著墨多;低處受力小,著墨少。因此,活字本的界行常常著墨不勻,時有時無;而雕版界行是在版上直接刻出,其印本不存在上述情況。3、版面長短:活字印刷完畢,即行拆掉,基本不存在熱戰(zhàn)冷縮的問題,因此,活字本的版面長短一致,上下欄線整齊劃一;而雕版由于熱脹冷縮等原因,天長日久,版面可能長短不齊,上下欄線或高或低,不盡一致。裝訂時一般是齊下不齊上,即不管上欄,只要下欄整齊就行了。4、版面斷裂:活字版是由單字排成,印罷即行拆去,循環(huán)往復,無斷版、裂版現(xiàn)象;而雕版由于木質(zhì)不堅,加上風吹日曬、寒暑干濕的影響,版面常常斷裂,其印本常留下斷裂痕跡。5、字行:其印本常有左右彎曲,不是那么筆直,甚或有臥字、倒字的現(xiàn)象;而雕版是在一塊整板上連續(xù)刻出的,其印本字行比較整齊,沒有左右傾斜的現(xiàn)象。6、字的大小和筆畫粗細:活字版是一字一刻、多人匯刻,字的大小和筆畫粗細不免因字而異、因人而異,其印本常常字體大小不一,筆畫粗細不一;而雕版的字是在一整塊上由一人一氣刻成,能夠前后照應,其印本字體大小、筆畫粗細比較均勻。7、字與字的關系:活字版排版之前,字與字各自獨立,排版之后,字與字界限分明,其印本字與字絕不交叉;而雕版因是在一整塊板上雕刻完成,字與字的界限不太分明,有時為了版面的整體美,還會采取搶擋讓步、互相穿插筆畫的辦法,使其協(xié)調(diào)一致。8、墨色:活字版,高低不平,受墨不均;而雕版版面平整,印刷受力均勻,故墨色較為一致。武英殿聚珍版武英殿聚珍版與一般的木活字略有不同:刻制套格,即在整塊木板上刻制欄線和界行;刷印套格,即將書名、卷次、頁碼、叫看人姓名等文字嵌入套格版心,先行印刷;套印正文,即將正文文字排在版槽內(nèi),以印好的相應套格覆于版槽上印刷故,《武英殿聚珍版叢書》也有相應特點:欄線界行的連接完整無缺,這與刻制套格有關;書內(nèi)文字與欄線、界行時有重疊,這與套印不慎有關;行款為半頁九行、行二十一個字,白口,書口下右側有??惫傩彰?;卷首有《提要》和高宗《御題聚珍版十韻詩序》,目錄前下方有“武英殿聚珍版”六字;紙張有連史紙和竹紙兩種,尤以連史紙較多。四、古籍版本作偽作偽方法附記書名作偽即用挖改書名的辦法冒充新本著者作偽即用挖改著者姓名的辦法冒充新本卷數(shù)作偽以殘重全欺人序言作偽增刪序言作偽年號作偽改刻年號以欺售牌記作偽增刪牌記欺人藏章作偽偽造名家藏書印欺人題跋作偽偽造名家題跋欺人紙張作偽新紙偽作舊紙欺人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水箱安全檢測與銷售服務合作協(xié)議3篇
- 2025年度銷售合同終止及市場拓展合作管理協(xié)議2篇
- 個體工商戶商鋪租賃標準協(xié)議模板版A版
- 2024年度商鋪離婚協(xié)議及企業(yè)經(jīng)營權轉(zhuǎn)讓與風險分擔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豪華二手車經(jīng)銷合作框架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砂石料買賣協(xié)議3篇
- 2024標準窗簾買賣合同樣本版B版
- 二零二五版25MW柴油發(fā)電機電站發(fā)電設備安裝調(diào)試服務協(xié)議3篇
- 西安明德理工學院《項目管理與案例分析》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2024版家政服務三方合同范本
- 心理學專業(yè)知識考試參考題庫500題(含答案)(一)
- 2024年浙江高考技術試題(含答案)
- 資管行業(yè)投研一體化建設
- 提高保險公司客戶投訴處理能力的整改措施
- 物業(yè)費收取協(xié)議書模板
- 電工(中級工)理論知識練習題(附參考答案)
- 工業(yè)設計概論試題
- 起重機的維護保養(yǎng)要求與月度、年度檢查記錄表
- 消防設施維護保養(yǎng)記錄表
- 城區(qū)生活垃圾填埋場封場項目 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 垃圾分類巡檢督導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