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經歷多樣過程,構建數(shù)學模型——人教版二年級上冊《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案例武昌區(qū)南湖第二小學李俊文教學背景:乘法屬于數(shù)與代數(shù)領域中數(shù)的運算的學習。本節(jié)課作為乘法知識體系的起點,也是四則運算的一個重要概念,是在學生學會數(shù)數(shù)以及加法運算的基礎上,理解乘法的意義,是學生后續(xù)學習乘法口訣、表內乘除法及多位數(shù)乘除法的基礎。修訂后的教材在細節(jié)上有著一些變化,我們可以看到主題圖還是繼續(xù)延續(xù)了游樂園情境,但是呈現(xiàn)出的素材更加豐富,包括了相同加數(shù)相加和不相同加數(shù)相加的兩種情況,例1用幾個學生喜愛的游樂項目,向學生呈現(xiàn)了日常生活中存在著計算“相同加數(shù)的和”的問題,知識呈現(xiàn)聯(lián)系生活,體現(xiàn)知識的形成過程。學情分析:通過對教材的分析,我們已經知道了學生原有的知識基礎。那么實際上,學生的狀況又如何呢?我通過幾個問題,對二年級一個班級進行了前測,第一個問題:你聽說過乘法嗎?關于乘法你都知道些什么?四分之三的孩子表示自己或多或少聽說過,回答幾乎清一色都是聽說過乘法口訣,有的能背幾句,多的甚至已經都會背了。第二個問題:你能用畫圖的方式表示出3X4的含義嗎?這個問題,只有不到百分之三十的同學能夠正確表示出來。由此看來,大多數(shù)學生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對于乘法的意義及產生過程是匱乏的。針對這一現(xiàn)狀,我認為在教學中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找準乘法意義的生長點,建立起乘法與加法之間的橋梁。教學目標:1、結合具體情境,理解乘法運算的意義,認識乘號,會讀、寫乘法算式。2、通過數(shù)一數(shù)、說一說、擺一擺、比一比等活動,經歷構建乘法意義的過程。3、感受乘法表示的簡潔性,體會乘法的應用價值。教學重難點:理解乘法的意義教學準備:PPT、小棒教學過程:一、 激趣導入,感知聯(lián)系師:(出示游樂園的畫面)仔細觀察,游樂園里都有哪些項目呀?師:有這么多游樂項目,先去玩哪個呢?生:先去玩小飛機……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先整體觀察:“都有哪些項目呀?”再引導學生細致觀察:“先去玩哪個呢?”觀察過后由學生自主提出問題“一共有幾人?”這樣的情境引入既能激發(fā)接下來的探究興趣,相同加數(shù)的呈現(xiàn)也非常自然。二、 探究新知,構建模型1、突出呈現(xiàn),感知特點(1)建立“幾個幾”的表象出示情境1——小飛機畫面:觀察:每架小飛機上坐了幾個小朋友?有幾架飛機?生:有5架飛機,每架飛機上坐了3個人。提問:根據這兩條信息,你能提出一個問題嗎?生:飛機上一共有幾人?思考:要知道小飛機里一共有幾人,你會列式嗎?生:3+3+3+……問:這個算式這么長,我要寫幾個3呀?(師板書3+3+3+3+3)生:因為有5架小飛機,所以要寫5個3。(板書:5個3)師:讀讀這個算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生:算式里的加數(shù)都是3師:他的發(fā)現(xiàn)多好呀,怎么都是3呢?生:因為每架小飛機上都是3個人,所以加數(shù)都是3。師:我們在這個算式里發(fā)現(xiàn)了5個3,你能試試用小棒擺一擺,擺出5個3嗎?學生動手嘗試。師小結:回憶一下剛才我們是如何研究“小飛機里共有幾人”問題的,我們先觀察圖,找到兩條信息,接著提出一個問題,然后列出一個連加算式求出坐小飛機的共有5個3,并用小棒試著擺了擺5個3。你們能不能用這種方法繼續(xù)研究其他游樂項目?設計意圖:這一連串的活動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算式里的加數(shù)都是相同的,每架飛機里3人,有5架這樣的飛機,所以是5個3.對于基礎好的學生,能比較快的提取出“幾個幾”,對于基礎比較弱的學生,通過情境、圖像、符號、語言等各種表征方式來建立起“幾個幾”的表象。(2)充分體會“幾個幾”從小火車、旋轉木馬、過山車中選擇一個項目,按照研究小飛機人數(shù)的方法獨立研究,并寫出算式。交流:你研究的是哪個項目?觀察到了什么?列出的算式是什么?出示情境二——小火車畫面依然按照情境圖中數(shù)一數(shù)、加法算式讀一讀、語言概括說一說、小棒操作擺一擺的學習過程活動,更進一步強化“幾個幾”的表象,積累相同加數(shù)相加的經驗。④出示情境三——旋轉木馬畫面交流:說說你是怎樣研究的?觀察到了什么?怎樣列式的?生:3+3+3+2=11(師板書)對比:這個算式3+3+3+2與前面兩個算式3+3+3+3+3、6+6+6+6有什么不一樣?生:不一樣的,前面兩個算式加數(shù)都是一樣的,這個算式中的加數(shù)最后一個不一樣。師:你很細致,這么細微的差別都觀察到了。前兩個算式是相同加數(shù)的加法,3+3+3+2這個算式中的加數(shù)都相同嗎?還能不能用幾個幾表示?(板書:相同加數(shù))生:不能設計意圖:看圖列出算式后,讓學生將這個算式與前兩個算式進行比較,通過正例、反例的比較,進一步的去理解了,體會了,在什么樣的情況下才能用“幾個幾”來表示,相同加數(shù)相加的特征更明確了,幾個幾的表象更清晰了,從而把握住乘法的本質,為引出乘法做好鋪墊和準備,培育建模基礎。2、激發(fā)需求,揭示乘法(1)體會乘法產生的必要性①出示情境四——過山車畫面交流:說說你是怎樣研究的?如何列式的?生:2+2+2+……師:請你說慢一點,我都寫不過來了,其他同學也幫忙數(shù)一數(shù)。生:7個2,好長啊師:我們以前學的加法頂多只有3個數(shù)相加,今天的加法算式有這么多數(shù),如果車廂再多一點,比如10節(jié)、20節(jié)你還能列出加法算式嗎?那你想象一下列出的加法算式會怎么樣?。可汉荛L很長,說不定黑板都不夠寫,我們的草稿紙也不夠寫……嘗試:看來這樣的算式寫起來挺麻煩,那能不能有一種簡便些的寫法,來表示這樣幾個幾相加的加法算式呢?生:我有一種簡便的辦法,可以寫成2乘7等于14(師板書2X7=14)(2)揭示乘法師:大家聽說過嗎?這是什么法?(引出課題:乘法的初步認識)師介紹乘號和算式讀法設計意圖:如何激發(fā)學生對乘法的學習需求,又如何真正體會到用乘法的簡便呢,在學生解決最后一個項目——過山車問題時,學生列出了7個2相加的算式,這個算式比之前的算式更長,已經讓學生從表達上,視覺上感到了有些麻煩,發(fā)出了好長啊的感嘆,而在這個基礎上繼續(xù)追問:如果過山車更長一些,有幾十節(jié)車廂,你還能列出加法算式嗎?讓學生進一步的意識到這樣子的算式,寫起來好長好長,一個一個的加下去,真的是太麻煩了,確實需要有新的、更簡便的表示方法,這時候無論由老師來介紹還是由學生來介紹2X7或7X2的出現(xiàn),都是水到渠成。學生大多能認得出,這是乘法,此時正好引入課題《乘法的初步認識》,接著老師來介紹乘號和算式讀法。因為讀法和寫法是已經約定俗成的,學生掌握起來還比較簡單,不用耗費過多時間,把主要精力投放到明確乘法的意義上。3、明確意義,溝通聯(lián)系師:2X7表示什么呢?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有關系嗎?生:2X7就是7個2加在一起。只是形式不一樣,7個2相加太長了,就可以寫成2X7,交流:再結合圖,同桌討論乘法算式中2和7分別表示什么?設計意圖:將加法與乘法的式子進行對比,有了前面的“幾個幾”的表象作支撐,通過溝通、交流,學生明白了乘法就是“幾個幾”相加的另一種表現(xiàn)形成,從而溝通加法與乘法之間的關系,明確了乘法的意義,建立了模型思想。此時還可以介紹“你知道嗎?”——乘號的由來,讓學生體會到數(shù)學是在不斷發(fā)展進步的,發(fā)展的過程中充滿著人類的智慧,也感受乘法背后的數(shù)學文化。三、 分層練習,強化新知第一層次:給出兩組實物圖,將實物圖轉化成“幾個幾”,再寫出加法和乘法算式。1()個()加法算式: 1()個()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或()個{)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或第二層次:根據語言文字描述,先畫出圓片圖,再寫出加法和乘法算式。?2.先按要求畫?,再寫算式。把加法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1)每組畫2個,畫3把加法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1)每組畫2個,畫3組:(2)每組畫4個,畫5組:4+4+4=6+6+6+6=2+2+2+2+2=xQ 3+3+3+3=X廠4+4+4+4+4+4=xQ 5+5=XXX
□□□□□□設計意圖:圖形表征、語言表征、符號表征,進行不同表征方式之間的轉化練習,加深學生的理解。四、全課總結,拓展延伸交流:這節(jié)課有些什么收獲?說一說生活中能用乘法表示的例子。設計意圖: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舉身邊的例子,一方面將乘法與學生熟悉的時間建立起聯(lián)系,滲透應用意識。另一方面培養(yǎng)學生能夠用數(shù)學的眼光、從數(shù)學的角度去認識身邊的世界。教學反思:這節(jié)課是乘法的起始課,也是學生后續(xù)學習乘法口訣的基礎,對學生今后學習表內乘除法以及多位數(shù)的乘除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知道乘法,最基本的意義就是要解決幾個幾的和的問題,教材圍繞著乘法的本質,凸顯了對幾個幾的認識,回顧本節(jié)課的教學,我在努力實現(xiàn)以下2個特點:1、多種表征、建構模型2、經歷過程、理解充分課標(2011)有這樣的說明:“在呈現(xiàn)作為知識與技能的數(shù)學結果的同時,重視學生已有的經驗,使學生體驗從實際背景中抽象出數(shù)學問題、構建數(shù)學模型、尋求結果、解決問題的過程”同時也新增“模型思想”作為十大核心素養(yǎng)之一。在領會教材意圖的前提下,把握乘法的本質。那么如何突出幾個幾的教學呢?我覺得有兩點是值得我們關注的,第一:建構模型,教師幫助學生建立幾個幾的表象,在引導學生解決小飛機里一共有多少人的問題的時候,學生列出了5個3連加的算式,這時候老師引導學生觀察算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加數(shù)都是3呀?數(shù)一數(shù)有幾個3呀?為什么是5個3相加呢?這個時候老師又回到了直觀圖,借助直觀圖,這一連串的問題中,讓學生發(fā)現(xiàn),每架小飛機里有3個人,有五架這樣的小飛機,所以是5個3,并用小棒操作擺一擺,初步認識了幾個幾。第二:理解充分,老師幫助學生充分的理解幾個幾的意義,一方面在解決小火車里有多少人的問題當中,進一步認識幾個幾,進一步體會了什么是相同的加數(shù)呢,另一方面,在比較中讓學生體會,只有加數(shù)相同的加法才能用幾個幾來表示,我利用了主題圖中旋轉木馬的素材,把3+3+3+2這個算式與前面的兩個算式進行了比較,學生很快的就發(fā)現(xiàn)了前面兩個算式中,加數(shù)都是相同的,而這個算式中呢,有的加數(shù)是相同的,有的加數(shù)是不同的,進一步的去理解了,體會了,在什么樣的情況下才能用乘法來表示,通過這樣的設計,對幾個幾有更逐步的,更深入的認識,從而把握住乘法的本質,為引出乘法來做好鋪墊和準備。重視從學生感受出發(fā),制造認知沖突,激發(fā)學生對乘法認識學習的需要,那么對乘法本質的揭示,不是老師直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個人入股公司合同范本
- 公司股東投資項目合同范本
- 專業(yè)聘用廚師合同范本
- 農莊合同范本
- epc項目合同范本
- led簡易合同范本
- 個人勞務簡易合同范本
- 主播輸出合同范本
- 代表公司簽合同范本
- 絲網采購合同范本
- CentOS 7系統(tǒng)配置與管理-習題及答案 楊海艷【ch07】管理文件權限
- 食品安全蔬菜水果
- 高中英語教學設計案例高中英語教學設計一等獎(四篇)
- 高中英語課外閱讀:STRANGE CASE OF DR.化身博士
- 《一起長大的玩具》閱讀測試題及答案
- 2023年四川省公務員考試行測真題
- 肱骨外上髁炎-課件
- 空氣動力學基礎
- 新外研版(一起)四年級英語下冊(全冊)同步練習隨堂練習一課一練
-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概論(第二版)》第八章 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和歷史趨勢
- 勞動教育《蒸饅頭》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