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樹山口《一步》的文化解讀_第1頁
周樹山口《一步》的文化解讀_第2頁
周樹山口《一步》的文化解讀_第3頁
周樹山口《一步》的文化解讀_第4頁
周樹山口《一步》的文化解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周樹山口《一步》的文化解讀

周樹池是一位著名的大海劇作家。在我們驚訝的時候,在《生為王差遣》之后,他創(chuàng)作了第一部關于他所在的小說《綠綠》(出版社,2005年3月版)。作品寫的是一個被命運推來搡去的家族。應該說一個優(yōu)秀劇作家的高遠眼界,連同對時代回應的迅捷,對大題材的駕輕就熟,對沖突的收放自在都可從這部長篇里見些端倪,但作品展示最多的是他作為一個小說家不容辯駁的活力和成功?!八囆g家以尊重、信賴的態(tài)度來對待生活,生活對藝術家也常常報以善意的微笑”。(1)作品沒有向消費主義妥協(xié)的跡象,顯示了一個藝術家在名利誘惑襲來時風雨不動的可貴操守?!兑黄邓{》敘述前衛(wèi),或可干脆指認為一部新寫實小說。在這部作品中,時間與空間統(tǒng)被拆掉了圍墻,人物、事件可以任意穿梭往來,歷史與現(xiàn)實僅一步之遙;作家隱身在敘事的身后不動聲色,內容無所謂經驗也無所謂教訓,不避生活細事,記錄的不過是一大群人逼真的生平,作家似乎并未表態(tài),暫時放下了啟蒙與救贖的重擔,盡管在演示了巨大的悲愴之后他已沒法做到若無其事;小說借回憶與想像完成,我們看到了一個家族從上個世紀源頭走到今天的路線,初看以為作家用的是“ABAB”式結構,而事實上衛(wèi)婉不過是一根陳述的粗枝(還有一個中性敘事視角),她仍長在衛(wèi)家的大樹上,兩條線索相輔相成,一條直視當下一條留給回憶,一條鄭重端詳一條悠然遠望。一、商業(yè)文化的沖擊雖然“我們現(xiàn)在需要的決不是進一步將藝術同化于思想,或者(更糟)將藝術同化于文化”。(2)但文化最終能把人和動物截然分開,縱使是微不足道的匹夫匹婦,也會以自身的經驗同歷史形成一種呼應,而歷史是時間史,更是文化史?!兑黄邓{》憑一扇家族之窗勾勒了中國的百年風云,文化意味水繞山環(huán)、指向駁雜,大體表現(xiàn)為中國傳統(tǒng)文明與外來文化的撞擊、融合,特殊歷史時段文化的畸變,還有社會變革攜來的物質需求與精神衛(wèi)護間的和諧與分裂。不論是大到意識形態(tài)板塊,還是小到社會幽微,作家皆苦心經營,最終完成了一部長約百年、用家族檢索的文化辭書。權力魔杖在作品中揮動的次數(shù)不多,卻讓人心驚膽寒。運動中因大人物們也同樣遭到輪番的審問和毒打,“我父親在挨揍中感到欣慰和隱約的自豪,逆來順受地迎接拳腳和皮鞭,精神上的自我療救減輕了許多肢體上的痛苦”。這是小百姓對權勢仰望后的自輕自賤,特殊境遇抹平了一種巨大的不平等,會輕易便給弱者帶來的一種病態(tài)的心理平衡?!按笕撕托∶裨谕画h(huán)境中經受相等的痛苦,他們對痛苦的體驗是決不一樣的”。這樣的結論里已有了作家按捺不住的悲憤。一向玩世混世天王老子也不在乎的衛(wèi)冕,在權杖面前似被懾住魂魄出奇的乖巧、精明,先前埋藏極深的奴性立刻跳將出來,獻給當市長的大伯的那束鮮花以及一封封情辭懇切的信即為對權力的投靠。商業(yè)文化深刻地改變了我們的人生、我們的世界,作品多寫它的負面影響。“財富能使一個傻子變得聰明,使一個平日木訥沉默的人變得口若懸河,使一個自卑委瑣的人變得自信風度翩翩,使一個死氣沉沉暴躁乖戾對世界充滿仇恨的人變得溫文爾雅渾身散發(fā)著溫暖可愛的人情味兒”,衛(wèi)冕的變化真的讓人嘆為觀止。而精英文化對商業(yè)文化的妥協(xié)更令人心顫,一個編劇低聲下氣地捧上名片,制片人卻不理不睬,衛(wèi)婉“瞟了一眼那張名片,見印著:《中華名人大詞典》入選者;國務院特殊津貼享受者;國家一級編劇……許多頭銜”。這絕對是作家的自況,我們甚至可以聽到他投向暗處的一個苦笑?!兑黄邓{》似是寫到一個有些東西被錯接了的時代,但這至少也是我們的時代一角,盡管我們有時會懷疑它的合理性。我們不忍卒讀兒子那樣處置父親的便條:“衛(wèi)冕打開門,進了衛(wèi)生間,把揉皺的紙團扔到了馬桶里。他撒了一泡尿,在尿流的沖擊下,那紙團在馬桶里亂轉。最后他放水把它們沖掉了?!边@一舉動的寓意太刺激。這是同傳統(tǒng)人情觀的粗暴決裂,連同一家人對云姑老而不死的倦怠和憤怒,都可看出在商業(yè)文化的沖擊下,中國人千百年來引以為榮的孝道日見式微。任性取代了溫情,狼性遮蔽了人性,現(xiàn)代人精神的赤貧讓作家憂心如焚。金娃、銀娃“有一種懶洋洋的傲慢,雖然睜著一雙好看的眼睛,但是似乎什么也沒看”,這是最小一代的冷漠,連衛(wèi)婉這個刻薄女人都自愧弗如,她們后來之所以到衛(wèi)冕處興師問罪,是因為她們認定他與市長父親有過交易,而不是基于什么親緣關系。一些現(xiàn)代人慣于把自己幽閉在個人世界里?;橐龀闪艘姿槠?愛情成了一句調笑,男女之間沒有尊重,只剩下肉欲的宣泄。衛(wèi)婉“選中姜的理由決不是他的學問和名聲,是因為他的成熟、瀟灑、‘獅子’的外號、黝黑有力的臂膀和兩條長腿”,也就是說衛(wèi)婉選中的是男人的生物性,她的投懷送抱也與愛情無關。(作家給衛(wèi)婉的辯護理由是“在女人意識的深層都潛藏著一個隱秘的當婊子的愿望”,這當然令人難以置信,更像是作家的異想天開。一個女權主義者曾說過:“男人所寫的關于婦女的一切,都是可疑的。因為男人的身份。如像在訴訟案中,既是訴訟的一方,又是法官?!?這群男女幾乎放棄了千萬年進化的艱辛,又回到了爬蟲時代。各種文化景觀疊加起來就是一個豐富的社會了。云姑在最缺少美食的年月遙想美食,美食成為一種遙不可及的暗喻,凸顯的是人生的變數(shù);“千千萬萬的人漂在北京,就像遮天蔽地的海鳥飛往一處海島,在那里尋找著覓食和孵化的機會一樣”,寫的是京漂兒,這更是商業(yè)時代的人生縮寫;衛(wèi)其寧與章一蘭為新生的兒子張羅了一個抓周的測試,這種風習本身就有文化意味,那小童別的不取卻抓牢裝壯陽藥的小瓶子,又顯露了性文化的一脈。衛(wèi)冕上網來到虛擬空間與“九妹”調情,成為一些現(xiàn)代人精神萎縮的生動寫真。作品也寫到了尋常人身上的光彩,比如金鼎的重情尚義,內含儒家思想,連同他的覺醒他的愛國,都讓人心生感動;唐玉華收下了兒子的錢,但“生活的內容沒什么改變”,她身上有了讓人敬重的堅強,這種亮色顯得異常珍貴。拉美作家卡彭鐵爾說過:“有氣無力地坐在路邊的人不知在等待什么,也許什么也不等待。但是他需要人們對他說句話,好讓他站起來繼續(xù)趕路。照我看來,這就是小說家的作用,這就是他的社會作用?!?3)周樹山做到了,作家巧用時空間便利的通道,把樁樁家族往事指給我們,“日子還過得去”其實真的有著不輕的分量。二、“自己也活得了”,結果卻“我”出了問題《一片蔚藍》中有一個顯在的女性主題。衛(wèi)婉的經歷是一條不可或缺的全知線索,她不僅是目擊者,是參加事件的重要角色,她的態(tài)度還深隱著一種人生評判,其為小說的獲勝提供了一種強有力的支撐;作品中的女性群像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文化鏈條。我們至今仍未能走出男權時代,西蒙娜·德·波伏娃說:“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變成的。”(4)她們的遭際也許更逼近人生真相,她們的故事再現(xiàn)了近百年來女性苦澀的生存現(xiàn)實,從一個側面標示了我們這個社會一路曲折行進的足跡。在遠離文明的時代,每一個女性都是一座苦難的雕像。在觸及老一代時,作家強調的是舊式婚姻的凋零,川上一郎一語道破二姨太的處境:“把自己關在雞籠里,吃很少的米?!比烫c家仆馬三私奔,馬三死后又短暫做過一個團長的三姨太,團長死后她淪為妓女。從“大夫第”走出來的衛(wèi)文璉對她說的那句“無論怎樣,活著吧”有一種寒徹骨髓的無奈破空而來?!白杂深A設了個人具有某種確獲保障的私域,亦預設了他的生活環(huán)境中存有一系列情勢是他人所不能干涉的”。(5)自由對她們而言是一種奢侈品無緣得到,作為特別的玩物她們只能仰男人和社會的鼻息。逾百歲方歿的云姑壽則多辱,更是飽嘗了世態(tài)炎涼。她曾同衛(wèi)文璉有過琴瑟和諧的幸福,但是戰(zhàn)亂和男性的偏見很快將這點兒有限的歡娛化為烏有,衛(wèi)不問她的苦衷,遷怒她與川上一郎的曖昧關系而斷然與之決裂,作為妻子她從此有名無實。衛(wèi)向川上一郎開槍不是為了女人而是為他男人的自尊,這一點云姑自也深知。母親是女人天賦的角色和職責,云姑受川上一郎蹂躪之后最終沒尋短見,包括她后來被迫委身于潘雨松,都因為她割舍不下自己的孩子,都因為她是個母親,我們能見到動人的母性光輝,但回報她的卻是望也望不到盡頭的心靈啃嚙。云姑只能依著殘存的記憶活在往昔了,她還連累了堂姐。云姑與川上一郎生子仲亭,堂姐是仲亭的遺腹女,仲亭的一生短到來不及與開朗的圖畫老師結婚。尷尬的身世使可憐的堂姐“一輩子就跟沒活過似的”,單調機械的生命現(xiàn)實使她覺得“自己也活得太久了”,這是對人生的徹底絕望?!拔夷棠淘谒砗筮鐑哼鐑簶?‘買洋蠟的不來你跑不了,你跑不了……’?!彼齻兌急灰环N宿命束住了手腳,變成行尸走肉了,生命早已被榨干了水分,我們看到世上用呼吸證明的另一種死亡?!霸谶@個陽光熾熱的正午,在這個大都市的幽暗的海底礁叢中,在一個螺螄殼般的小雜貨店里,兩個女人久久地枯坐著……”這已然完成了一個輪回,兩個女人其實是一個女人,堂姐不過是永遠接踵云姑的影子,女人的故事始于雜貨店又終于雜貨店,這也極像是給更多女人的設喻。唐玉華幾乎是一個當代棄婦了,可連兒子也對她沒有一點同情。衛(wèi)冕“每次回來,母親總要流淚,絮絮地說一些過去的事情,父親對不起她,這使衛(wèi)冕煩透了。誰對得起誰呀,在這個世界上!只要你自己對得起自己就行了,總要別人對得起你,豈非天真的昏話”,“他要用八千塊錢證明,他衛(wèi)冕總算對得起母親”。一切酷似寫實,所以越發(fā)讓人戰(zhàn)栗?,F(xiàn)代青年知識女性心靈的幽閉更加令人不安。開放是表面的,自閉才是實質,衛(wèi)婉一群就是明證,她們自詡的成熟包含了太多的假想,根本不堪一擊。且來看女大學生衛(wèi)婉的性認知:“我曾對此有過很多的想像,這些想像來自我的閱讀經驗,來自電影、電視、錄像和互聯(lián)網,來自同性和異性的戲謔與交談,來自一個漁色者露骨的情書,也來自一個被我拒絕的惱羞成怒的求愛者的一封羞辱和謾罵的‘伊妹兒’……”盡管這些“多得像樹上的葉子”,但太過蕪雜無序,與真實之間到底隔著萬水千山。衛(wèi)婉們在知識面前竟表現(xiàn)出了一致性的眩暈。姜那本論著扉頁上寫的“獻給W,我的神,我的愛……”把她們一一俘獲。衛(wèi)婉也能想個明白:“衛(wèi)、吳、汪,它是我們三個姓氏的第一個字母,我們誰也不是他的惟一。況且W還可以指其它的姓氏,王、魏、萬、武……等等等等?!迸嗽谒莾浩鋵嵅o姓名,姜確有一種令人作嘔的狡猾與下作,但迷失或被騙她們自己也要負責任,衛(wèi)婉、汪們的自薦枕席,正是寫給青春的悼詞,時代已發(fā)展到今天,她們跪伏的姿勢竟一如從前。她們流淚時,知識暴力正在一旁竊笑!還有一些穿場人物也給我們留下了極深的印象?;银澴訉πl(wèi)冕的性啟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成人方式,把衛(wèi)冕過早地拉入了成人世界,她忘了所有的成人都該是一個教育者,她忘記了他還在成長,她其實也是在自殘。本與丈夫分居有年的基督徒畢明綺,為了拯救已難承受運動的非人折磨但求一死的衛(wèi)元亭,再次呈上自己的肉身,這更像是她悲壯的自我獻祭,她的生命耀亮之后,遺下了更為沉重的黑暗!金娃、銀娃是新新人類的代表,作家用墨不多,她們對人世的冰冷讓人背脊生涼,我們感到透不過氣來。最新一代的女性,身上已無枷鎖,可她們心在牢籠。有了家庭成了大老板成了能人之后的衛(wèi)冕“改掉了許多毛病,惟一保留的是對女性持久的熱情,但這不能算毛病,這是一個男人充滿活力和生命力強勁的表現(xiàn),所以現(xiàn)在看衛(wèi)冕,他是一個很杰出的成功人士了”。這表明女人只是男人“性工具”的論調至今仍舊陰魂不散,悲劇的女性故事無疑仍將繼續(xù)。還有那么多女性在受難,看來我們這個時代離文明依然很遠。三、管守衛(wèi)仲亭小說家都是不折不扣的象征主義者,而“色彩是象征主義者都偏愛的一種手段,被用來豐富他們的風格和更好地運用隱喻,同時色彩也成為了一種尋求和擴展語言的類比的創(chuàng)作欲望”。(6)我們早就承認顏色常與一種審美習慣甚至是民族心理契合,“藍”無疑是這部作品的主色調,在中國文化傳統(tǒng)里它曾是“壽”的同義詞,在現(xiàn)代漢語中它更多的指“希望”、“生機”,但這部作品則反其意而用之,重重地倒向歐美語境。其實在西方“藍”的義項也是復雜多元的,它可以指“忠誠、名望、純潔、無形、逃跑、不幸、遙遠、男性、軟弱、排斥、神秘、剝奪”等等,但“blue”在英語里卻是強調情緒“沮喪、憂郁”的常用修飾詞。在這部小說里作家把自己的全部心事都托付給了藍色,藍色也是一種極富深意的判詞。聯(lián)系小說的題記:“還是這里,秘密的飛鳥/在歷史的轟鳴之上/歌唱一個傍晚和它的記憶”,其援引的是博爾赫斯詩作《得克薩斯》中的幾行,也許這首詩的結尾有著更加明顯的昭示性,它更直接地讓我們窺見作家的用意:“還是這里,這不得而知的/渴望的,短暫的事物就是生命”,作品中洋溢著一種空空蕩蕩,了無一物的空漠之感;藍色更多地起到了一種彌合、清掃的作用,讓一切喧嘩歸零。所有的抗爭者最終都頹然跌坐下來。衛(wèi)文璉是懷有報國之志的,他曾積極地投身革命,很想做一回共和政府的官,可革命失敗了,他只好解甲為商,就在其大展宏圖之時日本的飛機把他的房產變成了一片瓦礫,他開槍自殺。“命運之神要擊垮一個不可一世的巨人就在覆掌之間,在你猝然驚愕之際,你已無可挽回地完蛋了”。衛(wèi)仲亭的結局更讓人心情復雜,他雖死在敵人的監(jiān)獄里,卻是被自己的同志掐死的。人生可以選擇但命運不可以選擇,命運可以選擇但歷史不可選擇。頗有斗爭經驗的革命者、處決衛(wèi)仲亭的策劃者潘雨松逃過了敵人的槍口卻在“肅反”運動中“畏罪”自殺。時間劃下一個凄美的弧線,為的就是標出那種荒謬感,懵懂的茍活者也同樣未被饒過。“我父親身上半點兒也沒有我爺爺和我二叔三叔的氣質和秉性,他是高貴的喬木家族變異的灌木,他是鷹巢里孵化出的鷦鷯,他只想卑怯的小心翼翼的生活,可是,厄運并沒有放過他”。在運動年代衛(wèi)元亭一次次地被揪斗,他所遭受的殘害一點也不比別人少。生如草芥日子寡淡無昧,什么也不驚動的他也沒能得到災難的豁免,這讓我們更加心氣難平。小說像一卷以家族為主腦的浮世繪,離得越近的時段,寫得越圓熟、生動。夢靨終于過去的歲月,人與人之間再也沒有那些怕人的仇視與設防,但心靈竟又多了隔膜。衛(wèi)冕“離開那個樓區(qū),來到大街上,他忽然有一種很惆悵的感覺。滿街的車流和人流和他沒有什么關系……”衛(wèi)婉也有“我是誰”的詰疑、孤寂,“自小我就沒了娘,我顛躓在這險惡而崎嶇的世間”?!俺鞘胁皇羌亦l(xiāng),也永遠成不了家鄉(xiāng),即使一個人在一座城市生活了一輩子,那也不是他的家鄉(xiāng),它只能算作人生羈旅的驛站。城市是變動和喧囂的,你的鄰居像魚一樣一撥一撥地更換,熟悉的面孔不斷被陌生的面孔代替,一撥又一撥,一切印象如海灘上的沙跡,轉瞬無蹤。城市永遠是陌生和兇險莫測的”。拒絕加入的現(xiàn)代人無家可歸,他們是時代的一個個棄嬰缺少歸屬感。歷史和生活都有它們自己的邏輯,現(xiàn)代化也只能滿足我們有限的期待,同時它還會帶給我們些許沮喪。“現(xiàn)代性饋贈給我們一個分裂為諸多社會片斷的世界,每一個片斷都由其自身的規(guī)則所統(tǒng)治,不論這些規(guī)則是暗指的還是明示的”。(7)衛(wèi)其寧說:“薩特的小說《惡心》描寫的感受正是我們對于存在的體驗,我們的存在是偶然的,無緣無故和無可辯解的,沒有理由,沒有方向,沒有賦予它以意義的外在目的,因此生命是荒謬的……”從某種程度說這是作家在點題。再聯(lián)系章一蘭往書架上放書時,她讓《當代英雄》挨著《復活》與《毀滅》,直取字面義,應是作家的有意安排。雖似無美丑判斷,但客觀的文字背后可見作家已然動容。我們明顯地感到作家寫的藍不是那種閃閃發(fā)亮、晶瑩剔透的藍,而是滯重、渾濁的藍,一種逼近“灰”的色彩,所以閱讀作品時我們感覺沉悶、壓抑。中國當代文學研究的主將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