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語文教材部編版選擇性必修中冊課件10蘇武傳_第1頁
高二語文教材部編版選擇性必修中冊課件10蘇武傳_第2頁
高二語文教材部編版選擇性必修中冊課件10蘇武傳_第3頁
高二語文教材部編版選擇性必修中冊課件10蘇武傳_第4頁
高二語文教材部編版選擇性必修中冊課件10蘇武傳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單元10蘇武傳2021語文內容索引晨讀篇聞雞起舞課前篇一起預習課內篇一起思考課外篇一起閱讀[學習目標]1.了解故事發(fā)生的背景,把握作品的內容,概括內容要點,歸納整理常見的文言字詞和特殊句式。2.分析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3.品味文中體現(xiàn)的史學價值和文學價值;學習蘇武的民族氣節(jié),弘揚愛國精神。晨讀篇聞雞起舞短篇美文中國人自古以來就具有家國情懷。國是第一位的,沒有國就沒有家,沒有國家的統(tǒng)一強盛就沒有家庭的美滿和個人的幸福。這種情懷始終銘刻在國人的骨子里,薪火相傳,綿延不絕。這種情懷是蘇武的持節(jié)南望。當大漠的風無情地吹刮著他,他的手皸裂開來;當大漠的霜雪染白了他的雙鬢,他手上依舊緊握著早已節(jié)毛盡落的旄節(jié),眼睛似跨越了千山萬水,尋找著回家的方向。叛將衛(wèi)律的威脅不能讓他容色稍變,匈奴千金封侯的利誘沒有讓他動搖片刻,皆因他心中始終裝著兩個字“祖國”。為了這兩個字,他把“生是大漢人,死是大漢臣”的信條銘記心間,牧羊十九年方得回國。于是我知道了,愛國需要一種堅毅的品格。誦讀鑒賞[原文]蘇

[唐]溫庭筠蘇武魂銷漢使前,古祠高樹兩茫然。云邊雁斷胡天月,隴上羊歸塞草煙。回日樓臺非甲帳①,去時冠劍是丁年。茂陵②不見封侯印③,空向秋波哭逝川。注①甲帳:武帝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錯雜天下珍寶為甲帳。②茂陵:漢武帝的陵墓。③封侯印:蘇武持節(jié)歸來,漢宣帝賜爵關內侯,食邑三百戶。[賞析]

此詩為作者瞻仰蘇武廟時所作,含蓄地表達了作者對蘇武所懷的敬意,熱情地贊揚了蘇武的民族氣節(jié),寄托著作者的愛國情懷。全詩借憑吊古跡而感慨,遙念先賢,啟迪后人,感情極為真摯。藝術方面的造詣有三,其一,在有關時間、空間描寫方面,詩篇深得縱橫捭闔、馳騁自如之妙;其二,靈巧、活潑的用典,使詩歌更加情思雋永,耐人尋味;其三,靈巧的對仗,增強了詩歌的語言美。課前篇一起預習[作者簡介]東漢著名史學家——班固班固(32—92),字孟堅,扶風安陵(今陜西咸陽東北)人,東漢史學家、文學家。其父班彪曾續(xù)司馬遷《史記》作《史記后傳》,未成而故。班固立志繼承父業(yè),他在《史記后傳》基礎上,進一步廣搜材料,編寫《漢書》。后因有人向漢明帝誣告他篡改國史,他被捕入獄。其弟班超上書解釋,他始得獲釋,被任命為蘭臺令史。經(jīng)過二十多年努力,他寫成了《漢書》。漢和帝永元元年(89),班固隨竇憲出征匈奴,不久竇憲因“謀反案”被逼自殺,班固也受牽連被捕,死于獄中。[作品背景]漢朝自高祖劉邦白登之圍后,歷經(jīng)惠帝、高后、文帝、景帝,幾十年間始終面臨著匈奴的威脅,但是國家還需要積累實力,便一直隱忍不發(fā)動反擊。經(jīng)過六十多年的休養(yǎng)生息,尤其是文帝、景帝在位的約四十年里,國家日益發(fā)展富強起來。武帝即位后,對匈奴發(fā)起反擊的時機已經(jīng)成熟。匈奴作為一個流竄于塞北大漠的野蠻部落,生產(chǎn)極其落后,要靠互相兼并、搶掠、侵略獲取財富來補充他們的需要,因而人人好戰(zhàn)。漢朝則與此相反,對匈奴發(fā)動戰(zhàn)爭,從財物上考量實際就是得不償失。每一次軍事行動,都要拿出大量的軍費,這對國家的財政造成極大的壓力,勢必也會影響到國家的經(jīng)濟發(fā)展和人民生活。所以在取得了幾次勝利后,漢朝轉而重視結盟。恰好匈奴單于有意示好,漢朝也想趁機和解,這便構成了蘇武出使匈奴的背景。[相關常識]《漢書》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它記載了從漢高祖劉邦元年(前206)到王莽地皇四年(23)之間229年的歷史。全書有十二本紀、八表、十志、七十列傳。其中,八表和十志中的《天文志》是班固死后由班昭和馬續(xù)補寫的。黃門駙馬黃門駙馬是宮中掌管車輛馬匹的官。其中,駙馬是對中國古代帝王女婿的稱謂,因駙馬都尉得名。漢武帝時始置駙(副)馬都尉,駙,即副。駙馬都尉,掌副車之馬。到三國時期,魏國的何晏,以帝婿的身份授官駙馬都尉,以后又有晉代杜預娶晉宣帝之女安陸公主,王濟娶司馬昭(文帝)之女常山公主,都授駙馬都尉。魏晉以后,帝婿照例都加駙馬都尉稱號,簡稱駙馬,非實官。以后駙馬即用以稱帝婿。清代稱額駙。[知識梳理]1.讀準字音2.辨析通假(1)蹈其背以出血(蹈,同“搯”,叩擊,拍打)(2)畔主背親(畔,同“叛”)(3)與旃毛并咽之(旃,同“氈”,毛織的氈毯)(4)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去,同“弆”,收藏)(5)空自苦亡人之地(亡,同“無”)(6)信義安所見乎(見,同“現(xiàn)”)(7)與武決去(決,同“訣”,辭別、告別)(8)前以降及物故(以,同“已”)········3.古今異義

4.詞類活用(1)單于壯其節(jié)(形容詞的意動用法,認為……豪壯)(2)欲因此時降武(動詞的使動用法,使……投降)(3)反欲斗兩主(動詞的使動用法,使……相斗)(4)武能網(wǎng)紡繳,檠弓弩(名詞活用為動詞,結網(wǎng)、用檠矯正弓弩)·····5.一詞多義

6.文言句式(1)漢天子我丈人行也。(判斷句,“也”表判斷)(2)非漢所望也。(判斷句,“也”表判斷)(3)緱王者,昆邪王姊子也。(判斷句,“……者……也”表判斷)(4)單于子弟發(fā)兵與戰(zhàn)。(省略句,省略介詞“與”的賓語“之”)(5)送匈奴使留在漢者。(定語后置句)(6)為降虜于蠻夷。(介詞結構后置句)(7)何以汝為見?(賓語前置句)(8)子卿尚復誰為乎?(賓語前置句)(9)何以復加?(賓語前置句)(10)見犯乃死,重負國。(被動句)(11)大臣亡罪夷滅者數(shù)十家。(被動句,定語后置句)(12)皆為陛下所成就。(被動句)7.文化常識(1)丈人:對長輩的尊稱,如“子路從而后,遇丈人”(《論語·微子》)。后來,丈、丈人專指妻父,又稱泰山,妻母稱丈母或泰水。(2)單于:匈奴人對他們部落聯(lián)盟首領的專稱。此稱號始創(chuàng)于匈奴著名的冒頓單于之父頭曼單于,之后該稱號一直沿襲至匈奴滅亡。(3)閼氏(yān

zhī):匈奴單于正妻的稱號,類似漢朝中的皇后。(4)奉車:奉車都尉,皇帝出行時的侍從,掌管皇帝的車駕。(5)通侯:爵位名。秦代置爵二十級,最高一級叫徹侯。漢朝繼承秦制,后因漢武帝名徹,避諱改為通侯。(6)中郎將:漢朝武官,排在將軍之后,掌管皇家衛(wèi)隊。[文白對譯]課內篇一起思考[思維導圖][文章主旨]《蘇武傳》集中敘述了蘇武出使匈奴,面對威逼利誘堅守節(jié)操,歷經(jīng)千辛萬苦而不辱使命的事跡,表現(xiàn)了蘇武崇高的民族氣節(jié)和愛國精神,贊揚了他忠貞不渝、大義凜然、視死如歸的氣節(jié),再現(xiàn)了一個“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愛國志士的光輝形象。[文本研讀]研讀任務一

把握文章內容,感受蘇武氣節(jié)“蘇武留胡節(jié)不辱,雪地又冰天,窮愁十九年,渴飲雪,饑吞氈,牧羊北海邊”,歌曲中傳頌的蘇武讓人產(chǎn)生無盡的悲憫,請同學們了解史傳中的蘇武都有哪些經(jīng)歷,他又是如何不辱使命的。任務設計1.本文是如何運用對比映襯手法來塑造蘇武這一形象的?點撥

①在出使匈奴之初,與副使張勝對比。張勝因謀反事發(fā),在虞常被斬后心驚“請降”,作為副使,張勝置兩國關系于不顧,表現(xiàn)出膽怯與軟弱。兩相對比,更見蘇武以死保全氣節(jié)、鎮(zhèn)定無畏的使臣風度和高貴品質。②在威逼利誘之時,與叛徒衛(wèi)律對比。衛(wèi)律先是以言相逼,理屈詞窮后舉劍威脅,威逼不成,又轉而以利誘來勸降;衛(wèi)律恬不知恥的現(xiàn)身說法不能奏效,又轉為威脅。衛(wèi)律的驕橫無恥、色厲內荏,蘇武的堅定鎮(zhèn)靜、深明大義,使忠奸之別如同冰炭不能相容。③在以情相勸之時,與降將李陵對比。李陵誠心相待,情理俱在,蘇武卻置家人命運和個人恩怨于度外,表明自己的忠貞不貳,終使李陵自責。在與李陵“喟然嘆”“泣下沾衿”的對比中,更見蘇武胸襟之廣、信念之堅。2.作者在刻畫人物時詳略得當,請舉例說明并分析作用。點撥

詳:衛(wèi)律、李陵勸降,蘇武寧死不降,嚙雪牧羊等。略:蘇武得於靬王賞識及牛羊被盜等。作用:突出蘇武崇高的民族氣節(jié)、強烈的愛國意識、艱苦卓絕的斗爭精神。3.《蘇武傳》一文是如何以典型環(huán)境襯托蘇武的愛國情操的?點撥

文章開頭介紹了蘇武出使匈奴的背景,“時漢連伐胡,數(shù)通使相窺觀。匈奴留漢使郭吉、路充國等,前后十余輩。匈奴使來,漢亦留之以相當”。從客觀上,作者交代了蘇武出使匈奴時的政治環(huán)境。盡管政治環(huán)境瞬息萬變,兇險萬分,但蘇武仍手持漢節(jié),率使出行,置個人安危于不顧。特別是當匈奴內部發(fā)生政變以后,單于悍然扣留了蘇武等人,企圖用艱苦的生活條件來逼迫蘇武投降,“乃幽武置大窖中,絕不飲食。天雨雪,武臥嚙雪,與旃毛并咽之,數(shù)日不死”。流放北海,廩食不至,蘇武“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杖漢節(jié)牧羊,臥起操持,節(jié)旄盡落”。在這樣極端惡劣的環(huán)境中,蘇武以堅強的意志,克服了難以想象的困難。文章通過這種典型環(huán)境的襯托表現(xiàn)了蘇武臨危不懼、堅強不屈的愛國情操。4.本文塑造了蘇武怎樣的形象?簡要談談你的理解。點撥

蘇武有清醒的外交意識,待人接物不卑不亢,面對威逼利誘忠貞不貳,長達十九年守節(jié)不移,表現(xiàn)了“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氣節(jié)。5.蘇武入胡遭遇變故曾兩度欲引刀自決,后來被困地窖、牧羊北海時卻又千方百計要活下去。這前后不一的做法是否矛盾?會不會影響他愛國志士的光輝形象?點撥

不矛盾,也不會影響蘇武的形象。蘇武兩度欲引刀自決是表示堅決不投降的決心,維護尊嚴;堅強地活下去是打消匈奴摧毀其肉體、征服其意志的念頭,同樣是在維護尊嚴。研讀任務二

賞析藝術特色,傳承蘇武精神有人說,閱讀班固的《蘇武傳》,如同觀賞了一部英雄傳奇大片,那么這部大片運用了哪些藝術手法來突出英雄的形象,有哪些一波三折讓人記憶猶新的故事情節(jié)呢?讓我們一起來觀看這部大片,仔細分析,傳承蘇武精神吧!任務設計6.蘇武痊愈后,單于卻并沒有打算放蘇武歸漢。當然,蘇武已沒有再死的理由和必要,但生存比死亡更需要智慧,更需要勇氣,蘇武面臨的困境有哪些?他又是如何走出這些困境的?點撥

①誘惑困境。單于想招降蘇武,首先派出了漢降臣衛(wèi)律前來勸降。衛(wèi)律勸說蘇武只要投降,階下囚可以一躍而成為匈奴王,可以“擁眾數(shù)萬,馬畜彌山”,極盡富貴榮華,但蘇武依然沒有答應,蘇武抵制住了誘惑。②生存困境。單于先“幽武置大窖中,絕不飲食”,后又“徙武北海上無人處”“廩食不至”,企圖使蘇武屈服。但蘇武卻頑強地活了下來,他“嚙雪,與旃毛并咽之”“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③情感困境。李陵歸降匈奴“久之”,單于派出了李陵前來勸降蘇武。李陵從二人過去的情誼,到現(xiàn)在蘇武的處境,再到假使蘇武回國后茫茫未知的結果,可以說李陵都替蘇武想到了,不可謂不全,不可謂不細,試圖以情感來軟化蘇武。但蘇武卻不為所動。李陵不死心,想再次勸說蘇武時,蘇武卻說“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請畢今日之歡,效死于前!”一個“王”字,從情感上拉開了與李陵的距離;一個“死”字,表明了自己誓死不降的決心。④心靈困境。對于蘇武而言,高官誘惑可以抵制,生存困難可以克服,情感軟化可以不為所動,但蘇武無時無刻不面臨著心靈困境——孤獨、絕望、寂寞、無助……受不了孤獨,忍不了絕望,耐不了寂寞,抗不了無助,是人類的通病。但蘇武卻毅然決然地忍受著心靈的煎熬,持節(jié)牧羊,終于等到了歸漢的那一天。7.什么是忠誠?忠誠是忠誠于國家、人民,而非忠誠于君主。換句話說,就是要忠誠于明君(因為明君善治國),而非昏君。而那些不分黑白、一味盲目服從君主、為君主做無謂犧牲的行為,我們稱之為“愚忠”。那么你認為蘇武的忠誠是愚忠嗎?點撥

觀點一:蘇武的忠誠里有一些愚忠的成分。比如:李陵勸降時曾經(jīng)提到蘇武的兩個兄弟盡心為國卻枉死,但蘇武卻一味堅持漢武帝對他們父子有莫大的提拔之恩,因此愿意為皇帝肝腦涂地?;实鄣闹鲋鞴倘粦摳屑蟠?但兄弟的枉死也不應該被忽視,皇帝的恩情不能抵消對其親人的傷害之過,該報的恩要報,該爭取的權利也要爭取。這就是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權利與義務的問題。觀點二:如果我們從國家利益的角度看,蘇武的忠誠不能說是愚忠。他忠誠的對象是國家,是人民。身為漢使,當被卷入匈奴的政變時,他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漢使身份,不能引起漢匈兩方不必要的誤會和紛爭,他甚至愿意以性命來平息禍端。他是把國家的和平、利益放在第一位的。8.優(yōu)秀的史傳文學,往往圍繞歷史人物,選取恰切的歷史事實,既敘寫人物生平,又展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同時將史家對人物的評價和對歷史的態(tài)度蘊含其中,請以《蘇武傳》為例,探究史傳文學的敘事藝術,歸納出若干特點,并舉例說明。點撥

(1)記事方面:①以順敘為主,兼以插敘、補敘?!短K武傳》按照奉命出使—因變被扣—自殺殉漢—衛(wèi)律勸降—幽置大窖—苦守北?!盍陝窠怠@釋歸漢的時間順序來依次敘述,脈絡清晰,但不是平鋪直敘,將相關事件以插敘、補敘的方式進行追述。②虛實結合,富有傳奇色彩。蘇武被幽置大窖時“嚙雪,與旃毛并咽之,數(shù)日不死”,用傳奇化的語言描寫了蘇武所處環(huán)境的惡劣,反襯出蘇武強大的意志力。(2)寫人方面:①人物的刻畫,蘊含作者的主觀傾向。對衛(wèi)律和李陵勸降的描述寄寓著作者態(tài)度的主觀傾向。②選擇符合人物的語言、動作等細節(jié)刻畫人物。如從李陵和蘇武的談話部分可以得出李陵是站在個人利益的角度,關注的只是個人生死、家族興亡;而蘇武則是大義凜然,以維護國家利益為己任。9.司馬遷寫《屈原列傳》,在敘事中穿插議論,并在文末以“太史公曰”點題,直接發(fā)表對人物的看法和評價。借鑒這種寫法,揣摩《蘇武傳》中班固對蘇武的認識和評價,嘗試以班固的視角,寫一則人物短評。點撥

(示例)固曰:蘇武,真乃大丈夫!羈留匈奴十九載,始終不泯愛國心。他不為富貴所動,當衛(wèi)律馬畜彌山,當李陵千金封侯,他無動于衷,默默堅守那顆對大漢矢志不渝的拳拳之心;他不受威逼所迫,當衛(wèi)律舉劍恐嚇,當張勝屈服投降,他不屑一顧,緊握漢節(jié),選擇對大漢執(zhí)著而圣潔的守望;他不怕惡劣環(huán)境,當饑寒交迫成為生活的常態(tài),當孤獨寂寞時刻相伴,他選擇窖臥嚙雪,氈毛并咽,杖節(jié)牧羊,直至須發(fā)皆白,節(jié)旄盡落。蘇武的骨頭是最硬的。“時窮節(jié)乃見,一一垂丹青?!笔泡d不改初衷,不辱使命,青史將永遠鐫刻你的名字。課外篇一起閱讀求仁而得仁[群文呈現(xiàn)]材料一

……昔高皇帝以三十萬眾,困于平城。當此之時,猛將如云,謀臣如雨,然猶七日不食,僅乃得免。況當陵者,豈易為力哉?而執(zhí)事者云云,茍怨陵以不死。然陵不死,罪也。子卿視陵,豈偷生之士而惜死之人哉?寧有背君親、捐妻子,而反為利者乎?然陵不死,有所為也。故欲如前書之言,報恩于國主耳,誠以虛死不如立節(jié),滅名不如報德也。昔范蠡不殉會稽之恥,曹沫不死三敗之辱,卒復勾踐之仇,報魯國之羞。區(qū)區(qū)之心,竊慕此耳。何圖志未立而怨已成,計未從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足下又云:“漢與功臣不薄?!弊訛闈h臣,安得不云爾乎?昔蕭、樊囚縶,韓、彭葅醢,晁錯受戮,周、魏見辜。其余佐命立功之士,賈誼、亞夫之徒,皆信命世之才,抱將相之具,而受小人之讒,并受禍敗之辱,卒使懷才受謗,能不得展。彼二子之遐舉,誰不為之痛心哉?陵先將軍,功略蓋天地,義勇冠三軍,徒失貴臣之意,剄身絕域之表。此功臣義士,所以負戟而長嘆者也。何謂不薄哉?且足下昔以單車之使,適萬乘之虜,遭時不遇,至于伏劍不顧,流離辛苦,幾死朔北之野。丁年奉使,皓首而歸;老母終堂,生妻去帷。此天下所希聞,古今所未有也。蠻貊之人,尚猶嘉子之節(jié),況為天下之主乎?陵謂足下當享茅土之薦,受千乘之賞。聞子之歸,賜不過二百萬,位不過典屬國,無尺土之封,加子之勤。而妨功害能之臣,盡為萬戶侯;親戚貪佞之類,悉為廊廟宰。子尚如此,陵復何望哉?且漢厚誅陵以不死,薄賞子以守節(jié),欲使遠聽之臣,望風馳命,此實難矣,所以每顧而不悔者也。陵雖孤恩,漢亦負德。昔人有言:“雖忠不烈,視死如歸?!绷暾\能安,而主豈復能眷眷乎?男兒生以不成名,死則葬蠻夷中,誰復能屈身稽顙,還向北闕,使刀筆之吏弄其文墨邪?愿足下勿復望陵。(選自《古文觀止·答蘇武書》,有刪改)材料二

孔子稱“志士仁人,有殺身以成仁,無求生以害仁”,“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蘇武有之矣。(選自《漢書·李廣蘇建傳》)蘇武在匈奴,十年持漢節(jié)。白雁上林飛,空傳一書札。牧羊邊地苦,落日歸心絕??曙嬙驴弑?饑餐天上雪。東還沙塞遠,北愴河梁別。泣把李陵衣,相看淚成血。(李白《蘇武》)[閱讀思考]1.“泣把李陵衣,相看淚成血”有人翻譯成“蘇武拉著李陵的衣袖,哭盡眼淚,替之以血”,還有人翻譯成“蘇武成為了千古忠臣,而李陵卻萬古蒙羞,使人扼腕出血”,請通讀材料一,結合課文,說說你贊同哪種翻譯。為什么?參考答案

贊同第一種,蘇武“使于四方,不辱君命”,以國家大局為重,不計較個人得失,相反李陵在衡量人生價值時是以個人利益得失為標準的。贊同第二種,李陵以幾千人抵抗了匈奴十幾萬人的圍攻,最終兵盡力竭負傷被俘,但漢武帝卻殺他全家,“怨陵以不死”,所以面對蒼天椎心泣血。2.相傳蘇武歸漢后,曾致書李陵,望其歸漢,李陵作《答蘇武書》回復。材料一即是《答蘇武書》的內容,請閱讀后,說說這段文字側面塑造了蘇武怎樣的形象。參考答案

這段文字向我們展現(xiàn)的是蘇武回國后不忘舊友的品質,因為在李陵勸降蘇武時,蘇武看到李陵尚存愛國之心,而李陵自己也曾表達愧悔之意,所以蘇武歸國后希望能幫他“改邪歸正”,讓他回歸到節(jié)義的道路上來。這是蘇武由己及人、不忘舊情的表現(xiàn)。3.閱讀材料一、材料二,結合課文《蘇武傳》,請你選擇一個角度說說“蘇武精神”,寫一段150字左右的文字。要求:條理清晰,見解獨到。參考答案

“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蘇武在匈奴,十幾年持漢節(jié),其精神是一種可貴的愛國精神。因為愛國,他牢記國家榮辱,慷慨奉獻,不為威逼所動,不為富貴所誘。他對漢朝充滿思念卻是歸期無望,忍饑挨餓,志節(jié)不改,在苦難中做了最執(zhí)著的堅守。與李陵相見,愛國之心如鐵石堅。蘇武的精神在當今同樣具有現(xiàn)實意義。參考譯文材料一

……以前高皇帝率領三十萬大軍,被匈奴圍困在平城。那時,軍中猛將如云,謀臣如雨,然而還是斷糧七天,只不過勉強脫身而已。何況像我這樣的人,難道就容易有所作為嗎?而當權者卻議論紛紛,一味怨責我沒有以死殉國。不過我沒有以死殉國,的確是罪過。但您看我,我難道是貪生怕死的小人嗎?難道有背離君子寵愛、拋棄妻兒卻反而認為對自己有利的人嗎?我之所以不死,是因為想有所作為。本來是想如前一封信上所說的那樣,要向皇上報恩,實在因為徒然死去不如樹立名節(jié),身死名滅不如報答恩德。前代范蠡不因會稽山投降之恥而殉國,曹沫不因三戰(zhàn)三敗之辱而自殺,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