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中壩遺址1998年度發(fā)掘簡報_第1頁
重慶中壩遺址1998年度發(fā)掘簡報_第2頁
重慶中壩遺址1998年度發(fā)掘簡報_第3頁
重慶中壩遺址1998年度發(fā)掘簡報_第4頁
重慶中壩遺址1998年度發(fā)掘簡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重慶中壩遺址1998年度發(fā)掘簡報

一、關于重慶三峽地區(qū)古代遺址的發(fā)掘和研究重慶峽谷的考古工作與峽谷水庫建設的興衰是一致的。這一地區(qū)歷史上曾經(jīng)有三個階段相對集中開展工作的時期。一是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先后開展了川東長江沿岸新石器時代遺址調(diào)查1,四川省長江三峽水庫考古調(diào)查1,四川巫山大溪新石器時代遺址發(fā)掘2,四川忠縣洽甘洽甘井溝遺址試掘3等。二是20世紀70、80年代,先后開展了涪陵地區(qū)小田溪戰(zhàn)國土坑墓清理4,巫山大溪遺址第三次發(fā)掘5,重慶市長江河段新石器時代遺址調(diào)查與試掘6,巫山境內(nèi)長江、大寧河流域古遺址調(diào)查7。三是20世紀90年代,先后開展了忠縣中壩遺址試掘8,四川省三峽水庫淹沒區(qū)考古調(diào)查9,奉節(jié)白帝山遺址試掘10,云陽李家壩遺址試掘11,萬縣麻柳沱遺址試掘12,忠縣哨棚嘴遺址試掘13,忠縣李園遺址試掘14,豐都玉溪遺址試掘15,涪陵鎮(zhèn)安遺址試掘16,奉節(jié)老關廟遺址三次發(fā)掘17,巫山縣魏家梁子遺址發(fā)掘18等。1997年三峽水庫重慶庫區(qū)文物保護工作正式實施以來,這一地區(qū)開展的考古發(fā)掘工作不勝枚舉??傊?通過建國近50年來這一區(qū)域的歷次考古工作,基本上弄清了該地區(qū)古遺址的分布狀況。但是,對其文化面貌的認識,除大溪文化得到學術界的公認外,其它都還比較模糊。隨著近年考古工作的不斷深入,不少同志在這方面做了不少嘗試,并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如吳耀利、劉國祥通過對巫山魏家梁子遺址的發(fā)掘和研究,提出了“魏家梁子文化”,趙賓福通過對奉節(jié)老關廟遺址的發(fā)掘和研究,提出了“老關廟下層文化”,孫華先生通過對忠縣哨棚嘴和瓦渣地遺址的發(fā)掘和研究,提出了“哨棚嘴文化”。這些分析和研究,無疑將會對認識和建立重慶三峽地區(qū)古代文化譜系和構建時空框架起到積極的推動和促進作用,但同時也必將會受到層出不窮的新材料的檢驗。中壩遺址這兩年的發(fā)掘取得了重大成果,特別是1998年度的發(fā)掘,獲得了不可多得的地層疊壓和遺跡打破關系,出土了非常重要的實物資料,為我們認識和把握重慶三峽地區(qū)的古代文化面貌以及建立新石器時代年代序列,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本文試用中壩遺址新石器時代遺存的一些典型材料,就上述問題進行粗淺的探索,不足或謬誤之處,請方家不吝賜教。二、中壩遺址地質(zhì)概況中壩遺址位于忠縣縣城正北約6公里洽甘洽甘井河兩岸的臺地上,遺址東西最長約350米,南北最寬約140米,總面積約50000萬平方米。由于河水的常年沖刷,該遺址的主體部分已淪為河床左側(cè)一座面積約7000平方米的孤島,人稱“中壩”,故將遺址命名為中壩遺址。遺址中心地理座標為東經(jīng)108°1′16″,北緯37°17′14″,海拔高度135—148米,隸屬重慶市忠縣洽甘洽甘井鎮(zhèn)佑溪村一社。洽甘洽甘井河發(fā)源于梁平縣南,自北向東南流經(jīng)忠縣縣境后,在忠縣城北3公里處注入長江。洽甘井河上游名黃金河,在忠縣黃金鎮(zhèn)與同發(fā)源于梁平縣西南、自西北向東南流經(jīng)忠縣縣境的戚家河匯合后,始稱洽甘洽甘井河。洽甘洽甘井河出羊子巖峽谷后,形成較為寬闊的河谷地帶,東有李公山,南有灶柏山,西有鳳凰巖,北有甘田壩,中壩遺址即處于該群山環(huán)抱的河谷臺地之間。中壩呈西北東南向橫列,地貌為三級階地,西北高,東南低。最高處為中部偏西一直徑約13米的圓形土臺,據(jù)老鄉(xiāng)介紹,此處為奎星閣廟宇廢址,高出二級階地約2米。二級階地分布于中壩西部至中部,相對較平,面積約2800平方米,高出一級階段地約2米。一級階地分布于中壩中部與東部,自西向東傾斜至河灘,面積約4000平方米。現(xiàn)三級階地全為菜地。從調(diào)查、試掘和發(fā)掘情況分析,二級階地近中部應是遺址的中心區(qū)域。遺址文化層厚達9至10米,從上到下依次為明清、宋、唐、南朝、漢代、周代、夏商時期、新石器時代。中壩遺址的考古調(diào)查工作最早開始于1959年19,當時挖了三條探溝,由于種種原因,資料未正式發(fā)表。1987年,四川省全省文物普查中重新發(fā)現(xiàn)和確認后,立即引起學術界的高度重視和廣泛關注,此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國社科院考古所、北京大學考古學系等文博單位多次對該遺址進行了復查。1990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報請國家文物局批準,對該遺址進行了試掘。1997年,重慶市三峽水庫淹沒區(qū)文物搶救工作正式實施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承擔了該遺址的搶救性發(fā)掘工作,至今已進行完兩個年度的發(fā)掘工作。為了搞好中壩遺址的搶救性發(fā)掘工作,根據(jù)遺址保存情況,我們將中壩孤島和其西南洽甘井河右岸的臺地規(guī)劃為Ⅰ、Ⅱ兩個發(fā)掘區(qū)來進行,Ⅰ區(qū)以島中部偏西最高處通信線桿為基點,用直角座標系四個象限覆蓋全島,將Ⅰ區(qū)分為A、B、C、D四個小區(qū);Ⅱ區(qū)以臺地西北角為基點,用直角座標系第四象限覆蓋遺址的主要部分。1997年的發(fā)掘集中在ⅠA、ⅠD區(qū),發(fā)掘面積1000平方米,發(fā)現(xiàn)漢代房址3座,龍窯3座,墓葬2座,發(fā)現(xiàn)東周房址41座,墓葬23座。1998年度的發(fā)掘分布在ⅠB、Ⅱ區(qū),Ⅰ區(qū)發(fā)掘700平方米,Ⅱ區(qū)發(fā)掘200平方米,共計900平方米,發(fā)現(xiàn)漢代龍窯2座,墓葬2座,發(fā)現(xiàn)周代墓葬6座,商周窯址1座,發(fā)現(xiàn)新石器時代至周代房址80余座,新石器時代墓葬7座,灰坑、窖藏67個。三、疊壓打破關系出土遺跡中壩遺址新石器時代遺存在Ⅰ、Ⅱ兩區(qū)都有分布,文化層相互疊壓,地層堆積比較簡單,但遺跡繁多,有房子,墓葬、灰坑、窯藏等,發(fā)現(xiàn)疊壓打破關系多組,出土遺物非常豐富,主要有陶、石、骨器等。下面介紹幾組典型地層和遺跡疊壓打破關系,作為后面我們文化分期的依據(jù)(→表示疊壓或打破關系)。1、t0606方東部瓷器質(zhì)鑒定情況Ⅱ區(qū)南部共開探方5個,分別編號為98ZZⅡT0406(以下剩略98ZZⅡT)、0407、0408、0409、0509,地層堆積從南向北,從西向東傾斜,T0406探方東北角最深,厚約3.8米。上列疊壓打破關系為T0406至T0409東壁地層,新石器時代以后者略。從堆積情況觀察,T0406方東部陶片量極多,90%以上為陶片堆積,但基本不見窯具和燒流變形器物,應排除生產(chǎn)堆積的可能,估計應是選擇自然低洼處,集中傾倒廢棄物所致。根據(jù)室內(nèi)資料整理,其出土物明顯可分為3組。第1組為22層,出土陶器以夾粗砂灰陶為主,次為夾粗砂紅陶,有少量夾粗砂褐陶、黑陶和磨光陶。紋飾以繩紋菱形紋為主,次為附加堆紋和戳印紋,少量劃紋。器物種類主要有敞口深腹小平底缸、折沿罐等。第2組為21、20A、20B層,陶器中夾細砂陶數(shù)量增加,磨光陶比例增大,紋飾上繩紋菱形紋減少,繩紋增加,素面陶比例增大。器物種類以內(nèi)沿缸為主,盤口罐多見。第3組包括19至11層,陶質(zhì)以夾粗砂為主,泥質(zhì)陶極少,磨光陶占一定的比例。紋飾繩紋占絕大多數(shù),器物種類以厚唇尖底缸和侈口卷沿罐最具特色。2、區(qū)域地層表的f?ⅠB區(qū)共開探方23個,現(xiàn)所獲資料正在修復整理過程中,地層尚未最后統(tǒng)一,上列為單獨編層的98ZZⅠBT0205至T0505探方南壁新石器時代地層疊壓關系(以后者略)。其中F(?)110在揭露的新石器時代地層層表都有分布,且被大小不等、數(shù)量眾多的“洞”所打破,性質(zhì)不明。1、2、3層僅分布在T0205方東北部,12層僅在T0205與T0305探方中部有部分分布,沒有分布到南壁。其它地層在ⅠB區(qū)大部都有分布。5層為自然間隙層,以此為界,可以將ⅠB區(qū)新石器時代地層分為上、下兩大層,結(jié)合出土遺物的觀察分析,亦明顯可分為3組。第1組為12層,與Ⅱ區(qū)22層基本相同。第2組為6至11層,與Ⅱ區(qū)21、20A、20B層基本相同,第3組1至4層,與Ⅱ區(qū)11至19層基本相同。3、文物中的沖突h98h318h308h309↓H303H329↓中壩遺址金融資源的疊壓格局到目前為止,共發(fā)現(xiàn)新石器時代的灰坑和窯藏67個,發(fā)現(xiàn)打破關系多組,上列2組僅是其中部分與下面介紹典型單位有關的打破關系。根據(jù)上述地層和遺跡間的疊壓打破關系與出土遺物的初步整理研究,我們認為,中壩遺址的新石器時代遺存可分為一、二、三期。由于這批資料尚在修復整理過程中,現(xiàn)在我們還難完整、系統(tǒng)地將三期文化介紹給大家,現(xiàn)選擇部分經(jīng)過整理的、迭壓打破關系明確、包含物時代特征清楚、早晚混雜可能性小的灰坑或窯藏做為各期文化的典型單位,將各期的文化特征介紹給大家。四、典型不同時期的單元示例1、中水庫一期的典型單位(1)普通復合紋,多態(tài)形貌A、地層關系:12→H283→生土B、形狀與結(jié)構:平面呈不規(guī)則圓形,口大底小,弧壁、平底。壁、底用黃粘土加工,底部殘剩6塊鋪底石,性質(zhì)應為窯藏??趶?35—125、底徑100—110、殘深85—45厘米。C、出土遺物:該窖出土遺物極為豐富,據(jù)室內(nèi)資料整理,修復拼對后統(tǒng)計,共有陶器4907件(片)。陶質(zhì)以夾粗砂陶為主,約占98.18%,所夾粗砂幾乎全為粗白色石英顆粒,磨光陶很少,約占1.01%,陶色以灰陶為主,約占59.09%,次為紅陶,約占29.94%,黑陶和褐陶較少,分別占0.91%和9.96%。缸類器物陶色多不勻,多為口部黑或灰色,腹部灰、紅混雜,下腹至底多為紅色。紋飾以繩紋菱形紋占絕大多數(shù),達97.55%,次為復合紋,多為菱形紋、繩紋、附加堆紋、戳印紋相復合,繩紋極細,劃紋、弦紋、蓖點紋較少。陶器種類以沿口深腹小平底缸和各類罐為主,此外有甕、缽、器蓋等。缸標本H283:4,夾粗砂紅陶,局部灰色,唇面呈鋸齒狀,器表飾繩紋菱形紋。敞口,口部外侈,方唇,上腹斜直,殘??趶?0、殘高15.2厘米(圖一:1)。標本H283:5,夾粗砂紅陶,器表與器底內(nèi)外飾繩紋菱形紋。下腹斜直,平底,殘。底徑10.4、殘高22.9厘米(圖一:10)。罐標本H283:1,夾粗砂灰陶,器表飾繩紋、菱形紋,腹部飾凹弦紋3道。侈口,斜折沿,方唇,上腹微弧,下腹近直漸收至平底。口徑22、底徑10.4、通高30厘米(圖一:5)。標本H283:2,夾粗砂褐陶,口部外沿飾繩切紋,器表上腹飾“之”形草紋,腹部飾附堆紋4道,其上施戳印紋,間隙處飾繩紋菱形紋。下腹?jié)M布煙炱。侈口,斜折沿,圓唇,微鼓腹,平底??趶?1.6、底徑9.2、高25厘米(圖一:4)。標本H283:3,磨光褐黃陶,頸與上腹部各施凹弦紋3道。侈口,卷沿,鼓下腹,平底??趶?3.2、底徑8.8、高29.6厘米(圖一:9)。標本H283:6,夾粗砂灰陶,口外下施戳印紋,其下飾凹弦紋??谖⒈P,方唇,殘。殘高4.8厘米(圖一:3)。標本H283:7,磨光黑陶,素面。殘剩口部。卷平沿,侈口,圓唇。口徑22、殘高1.2厘米(圖一:2)。小罐標本H283:8,夾粗砂黑褐陶,唇部壓印繩紋,器表飾繩紋菱形紋??谖⑼獬?圓唇,腹近斜直,底殘。殘高12.8厘米(圖一:6)。甕標本H283:9,夾粗砂褐黃陶,口內(nèi)沿磨光,素面。侈口,卷沿,圓唇,高領,領以下殘。口徑28、殘高14.4厘米(圖一:11)。缽標本H283:10,磨光黑陶,陶色不勻,部分地方偏褐黃色,素面??谖⑼獬?圓唇,淺腹,圜底。口徑22、高4.5厘米(圖一:12)。標本H283:11,磨光黑陶,素面??诮?折腹,上腹微內(nèi)斜,下腹近直,腹較深,底殘??趶?4、殘高5.4厘米(圖一:7)。器蓋標本H283:12,夾粗砂紅褐陶,器表飾繩紋。覆盤狀,壁微曲,圓唇??趶?6、殘高2.6厘米(圖一:8)。(2)錨點紋物,細紋,盤紋,大小t,A、地層關系:B、形狀與結(jié)構:平面呈橢圓形,弧壁,平底。壁用黃粘土加工性質(zhì)應為窯藏。長徑250、短徑208、深85厘米。C、出土遺物:以陶器為主。經(jīng)室內(nèi)整理,修復,拼對后統(tǒng)計,共有438件。陶質(zhì)以夾粗砂為主,約占64.38%,次為磨光陶,約占23.06%,夾細砂和泥質(zhì)陶較少,分別占6.85%和5.71%。陶色以紅褐陶和灰陶為主,分別占37.44%和34.02%,次為褐陶,約占26.48%,紅陶較少,約占4.11%。紋飾以繩紋菱形紋為主,約占44.29%,次為復合紋,約占11.87%,繩紋比例增加,約占11.64%,弦紋、劃紋、方格紋、鏤孔等較少。陶器種類以缸、罐為主,另有甕、缽、碗等。缸標本H297:35,夾粗砂灰陶,口部黑色,器表飾繩紋菱形紋。敞口,方紋,上腹斜直,殘。殘高6.8厘米(圖二:4)。標本H297:33,夾粗砂灰陶,口部黑色,器表飾繩紋菱形紋??诮?方唇,直上腹,殘。殘高6厘米(圖二:3)。罐標本H297:25,夾粗砂灰陶,局部紅褐,口沿外下凸棱上飾戳印紋,上腹飾豎繩紋。侈口,斜折沿,沿面微內(nèi)凹,圓唇,腹微鼓,殘。殘高8厘米(圖二:5)。標本H297:6,夾粗砂灰陶,口沿外下與上腹部施戳印放,上腹飾凹弦紋數(shù)道。盤口外侈,斜立沿,圓唇,弧腹,殘。口徑25.2、殘高16.8厘米(圖二:1)。缽標本H297:10,夾細砂灰陶,內(nèi)壁磨光,下腹飾繩紋。口近直,斜折沿較窄,圓唇,弧淺腹,底殘。口徑25.2、殘高4.8厘米(圖二:6)。標本H297:17,夾細砂灰陶口及內(nèi)壁黑色。磨光,素面??谖⑼獬?圓唇,弧腹較深,殘。殘高4.4厘米。(圖二:7)。圈足碗標本H297:4,夾細砂灰陶,內(nèi)壁磨光,素面。直口,方唇,弧腹內(nèi)收至圈足,圈跳不明顯,足沿飾繩紋。口徑17.2、足徑7.6、通高7.2厘米(圖二:2)。2、中水庫一期的典型單位(1)紅陶、黑陶和紅陶的裝飾藝術價值A、地層關系:H306→H309→11B、形狀與結(jié)構:平面呈不規(guī)則圓形,直壁,平底。壁、底無加工痕跡。口、底徑116、深43厘米。C、出土遺物:經(jīng)室內(nèi)整理,修復拼對后統(tǒng)計,共出陶器72件。陶質(zhì)以夾細砂為主,約占94.44%,次為磨光陶,僅占約5.56%。陶色以灰陶為主,約占48.61%,次為紅陶和黑陶,分別占27.78%和23.61%。紋飾以繩紋為主。約占51.39%,附加堆紋,復合紋,弦紋較少。素面陶比例較大,約占41.67%。陶器種類以缸,罐為主,另有甕,缽、器蓋等,新出現(xiàn)豆。缸標本H309:3,夾細砂紅陶,唇面與器表飾繩紋。口近直,方唇,上腹近直,殘。殘高5.2厘米(圖三:2)。標本H309:9,夾細砂灰陶,器表飾繩紋??诮?殘。殘高4.4厘米(圖三:1)。罐標本H309:6,夾細砂灰陶,唇面飾戳印紋,上腹施鏤孔。侈口,圓唇,殘。殘高2厘米(圖三:6)。標本H309:7,夾細砂灰陶,素面。侈口,圓唇,殘。殘高2.8厘米(圖三:3)。缽標本H309:1,磨光紅陶,下腹施凸弦紋1道??谕獬?圓唇,弧腹,殘??趶?0、殘高4厘米(圖三:5)。器蓋標本H309:4,夾細砂灰陶,內(nèi)壁紅色,素面。覆盤狀,方唇,唇面內(nèi)凹,殘??趶?8、殘高2.8厘米(圖三:4)。(2)工壩型結(jié)構組合A、地層關系:H298→H318→H308B、形狀與結(jié)構:暴露部分呈不規(guī)則圓形(部分壓在發(fā)掘區(qū)外,未全部清理),弧壁,圜底。壁、底用黃粘土加工,性質(zhì)應為窖藏。口徑約420、深170厘米。C、出土遺物:經(jīng)室內(nèi)資料整理,拼對修復后統(tǒng)計,共有陶器354件。陶質(zhì)以夾細砂為主,約占66.67%,次為夾粗砂陶,約占22.32%,磨光陶約占11.02%。陶色以灰陶為主,約占42.94%,次為紅褐陶,約占26.55%,紅陶和黑陶較少,分別占16.67%與13.84%。紋飾以繩紋為主,約占59.66%,繩紋菱形紋、復合紋、蓖點紋、弦紋、劃紋、波浪紋、戳印紋、附加堆紋等所占比例較小,素面較多,約占31.35%。器物種類以缸、罐為主,另有甕、壺、圈足盤、碗等。缸標本H318:5,夾細砂紅陶,唇面與器表飾斜向繩紋。口近直,方唇,上腹近直,殘。殘高6.4厘米(圖四:1)。標本H318:6,夾細砂灰陶,唇面飾壓印紋,口外沿按壓痕明顯,器表飾斜向繩紋??谖?圓唇,上腹斜直,殘。殘高5.6厘米(圖四:2)。標本H318:7,夾細砂灰陶,唇面戳印,器表飾斜向繩紋??谖?口沿內(nèi)壁起棱呈內(nèi)沿狀,方唇,上腹斜直,殘。殘高6.8厘米(圖四:3)。標本H318:8,夾細砂紅陶,內(nèi)壁黑色,素面,刮抹痕明顯。尖底,殘。殘高4厘米(圖四:6)。罐標本H318:9,夾細砂褐陶,唇外下緣施壓印紋,器表飾斜向繩紋。侈口,方唇,殘。殘高3.8厘米(圖四:4)。標本H318:10,夾細砂灰黑陶,唇面飾繩紋。侈口,方唇,唇面微內(nèi)凹,殘。殘高3.6厘米(圖四:5)。標本H318:11,夾粗砂褐陶,內(nèi)壁黑色,磨光,口沿外下凸棱施戳印紋。盤口,圓唇,殘。殘高2.4厘米(圖四:9)。圈足盤標本H318:3,磨光黑陶,局部褐色,素面。敞口,方唇,盤較深,圈足微外撇。足內(nèi)壁有斜豎短劃紋3道??趶?3.2、足徑8.4、通高7.6厘米(圖四:7)。圈足碗標本H318:4,磨光褐陶,素面。敞口,圓唇,弧腹內(nèi)收,圈足外撇。口徑14.2、足徑7.6、通高7.2厘米(圖四:8)。缽標本H318:12,磨光黑陶,素面。敞口,圓唇,弧腹,殘。殘高5厘米(圖四:11)。由于二期遺物目前只在中壩遺址發(fā)現(xiàn),下面介紹同期其它單位出土的完整器物,使我們對該期器物組合有比較全面的了解。豆標本H314:1,夾細砂紅褐陶,素面。敞口,方唇,盤較深,喇叭狀矮圈足。口徑24.4、足徑6.4、通高10厘米(圖四:13)。標本H314:2,磨光黑陶,圈足下部紅褐色,形制同H314:1,唯圈足增高,盤稍淺??趶?2.4、足徑12、通高11.4厘米(圖四:10)。簋標本H308:1,磨光褐陶,素面。侈口,圓唇,鼓腹,喇叭狀圈足。口徑11.6、足徑9.2、通高17.6厘米(圖四:14)。器蓋標本H281:1,磨光紅褐陶,局部灰黑色,素面。覆舟狀,敞口,方唇,圈足鈕??趶?0、鈕徑9,通高5.6厘米(圖四:12)。3、中水庫iii的典型單位(1)罐頭制備的罐頂和裝飾物A、地層關系:F(?)110→H292→H297B、形狀與結(jié)構:平面約呈圓角方形,弧壁,圜底。壁、底用黃粘土加工,底部平鋪數(shù)塊卵石,性質(zhì)應為窖藏??趶?70~250、深125厘米。C、出土遺物:經(jīng)室內(nèi)整理,拼對修復后統(tǒng)計,共出陶器207件。陶質(zhì)以夾粗砂為主,約占58.45%,所夾粗砂與一期明顯不同,極少夾白色石英顆粒者。次為磨光陶,約占37.20%,磨光陶內(nèi)包含有夾粗砂、細砂和泥質(zhì)三類陶質(zhì)。夾細砂陶很少,約占4.35%。陶色以紅褐和紅陶為主,分別占46.38%與30.92%,灰陶和黑陶較少,分別占11.59%與11.11%。紋飾以繩紋為主,約占57%,復合紋、弦紋、劃紋所占比例較小,素面陶約占26.57%。陶器種類以敞口尖底缸和侈口卷沿罐為主,另有盆、缽、圈足器、器蓋等。缸標本H292:42,夾粗砂紅陶,局部灰色。唇面施繩切紋,器表飾斜向繩紋。敞口,花邊唇,上腹近直,殘。殘高9.2厘米(圖五:2)。標本H292:41,夾粗砂灰陶,口部黑色。唇面施繩切紋,器表飾斜向繩紋??诮?花邊唇,殘。殘高6.4厘米(圖五:1)。標本H292:45,夾細砂紅褐陶,口部與內(nèi)壁黑色。唇面施戳印紋,器表素面。敞口,辮形唇,有內(nèi)沿,上腹斜直,殘。殘高6.4厘米(圖五:9)。標本H292:68,缸底。夾粗砂紅陶,內(nèi)壁黑色,素面,器表抹痕清晰。豬嘴狀。殘高4.8厘米(圖五:3)。標本H292:69,缸底,夾粗砂紅陶,器外壁表層脫落,乳突狀,殘高5.2厘米(圖五:7)。罐標本H292:26,夾粗砂紅陶,沿面及唇部飾繩紋,沿外下飾戳印紋,腹部飾斜向和橫向繩紋與附加堆紋。內(nèi)壁簡單刮抹。侈口,卷洞,圓唇,上腹近直,殘。殘高16.4厘米(圖五:8)。標本H292:23,夾粗砂紅褐陶,內(nèi)壁磨光,唇及外沿面和器表飾斜向繩紋,上腹飾附加堆紋1道。侈口,圓唇,鼓腹,殘??趶?5.6、殘高8.4厘米(圖五:4)。小罐標本H292:37,夾細砂紅褐陶,唇面與器表壓印繩紋。侈口,卷洞,圓唇,腹微鼓,殘。殘高6厘米(圖五:5)。標本H292:35,夾細砂黑陶,唇面與器表飾繩紋。侈口,方唇,殘。殘高3.6厘米(圖五:6)。缽標本H292:14,磨光紅陶,素面。斂口,圓唇,弧腹。殘。殘高6.8厘米(圖五:11)。標本H292:21,磨光灰黑陶,素面。敞口,方唇,唇面微內(nèi)凹,弧腹,殘。殘高3.2厘米(圖五:10)。圈足盤標本H292:4,磨光紅陶,素面。喇叭狀圈足,圓唇,殘。足徑14、殘高6厘米(圖五:14)。器蓋標本H292:34,夾粗砂紅褐陶,素面。覆盤狀,敞口,圓唇,殘。殘高2.8厘米(圖五:12)。標本H292:20,夾粗砂褐陶,磨光、唇面飾繩紋。覆盤狀,敞口,圓唇,殘。殘高2厘米(圖五:13)。(2)灰炭質(zhì)量較多,程序不老A、地層關系:4→H291→5B、形狀與結(jié)構:平面呈圓形,弧壁,弧底。壁、底用花粘土加工,性質(zhì)應為窖藏。殘剩近底部。口徑100、殘深22厘米。C、出土遺物:經(jīng)室內(nèi)整理、拼對后統(tǒng)計,共有陶器69件。陶質(zhì)以夾粗砂為主,約占97.10%,泥質(zhì)陶和磨光陶各1件,約各占1.45%。陶色以紅褐和紅陶為主,各占約27.54%與24.64%,次為灰陶和灰褐陶,約各占14.49%,黑褐陶較少,約占18.84%。紋飾以繩紋為主,約占78.26%,復合紋、菱形紋和附加堆紋所占比例很小,素面陶僅占7.24%。陶器種類主要為尖底缸、罐、盆等。缸標本H291:1,夾粗砂灰陶,口局部黑色??趦?nèi)外沿面飾繩紋,腹部飾斜向繩紋。敞口,尖唇,上腹斜直,殘??趶?0.8、殘高6.4厘米(圖六:4)。標本H291:2,夾粗砂紅陶,口局部灰色??趦?nèi)外沿面飾繩切紋,腹部飾斜向繩紋。敞口,尖唇,上腹斜直,殘??趶?7.6,殘高4.8厘米(圖六:1)。標本H291:3,缸底。夾粗砂紅陶,下腹飾繩紋,底部刮削痕明顯。尖底,殘。殘高9.6厘米(圖六:5)。罐標本H291:4,夾粗砂灰陶,局部黑色,素面。侈口,方唇,殘。殘高2.4厘米(圖六:3)。盆標本H291:5,磨光紅陶,上腹飾瓦棱紋。敞口,折平沿,圓唇,殘。殘高4.4厘米(圖六:2)。五、各期文化間的關聯(lián)與相互關系上述6個典型單位雖然不足我們發(fā)現(xiàn)灰坑、窖藏的十分之一,而且出土遺物多寡不勻,在同期文化中也存在年代早期的差別,每兩個典型單位分別代表該期文化的偏早、偏晚兩個階段,但我們從出土陶器的陶質(zhì)、陶色、紋飾和器物組合與形制特征等各方面觀察,每期文化的共性都占主導地位,并且,各期文化間聯(lián)系緊密,存在一定的承繼發(fā)展關系,現(xiàn)歸納各期特征與相互間關系如下,并對其相關問題試作探討。1、紅陶、黑陶和深腹罐陶質(zhì)以夾粗砂為主,所夾粗砂幾乎全是白色石英顆粒,磨光陶由少到多增加,泥質(zhì)陶很少。陶色以灰陶、紅陶和紅褐陶為主,褐陶和黑陶較少。紋飾以繩紋菱形紋為主,次為菱形紋、繩紋、附加堆紋、戳印紋,劃紋組成的復合紋,弦紋、方格紋、蓖點紋、波浪紋、鏤孔等較少。陶器以敞口深腹小平底和侈口折沿深腹罐與盤口罐數(shù)量最多也最具特色。另有甕、小罐、缽、圈足碗、器蓋等。陶器多為平底,圜底和圈足器很少。2、灰陶為主,細胞較小陶質(zhì)以夾細砂為主,夾粗砂陶較少,一期所夾白色石英顆粒少見,磨光陶占一定比例。陶色以灰陶為主,次為紅陶和黑陶,陶色多不純正。紋飾以繩紋為主,復合紋、附加堆紋、弦紋、劃紋、蓖點紋、戳印紋、鏤孔較少,一期占主導地位的繩紋菱形紋在此期極少見,素面陶所占的比例較大。陶器種類仍以缸、罐為主,典型陶器組合為內(nèi)沿缸以及磨光素面的粗矮圈足豆、簋、盤、碗。3、陶色、紋紋較少,其紋/紋結(jié)合面為紅褐陶較少陶質(zhì)以夾粗砂為主,所夾粗砂與一期有明顯差別,磨光陶所占比例較大,可分為內(nèi)、外與雙面磨光,夾細砂和泥質(zhì)陶很少。陶色以紅褐陶和紅陶占絕大多數(shù)灰褐陶和黑褐陶較少,陶器內(nèi)壁大多呈黑色。紋飾以繩紋為主,復合紋、弦紋、強紋、附加堆紋、鏤孔較少,素面陶較少。陶器種類以尖底缸和侈口卷沿罐最具代表性,另有圈足盤、盆、缽、器蓋等。4、由早、晚、偏早到結(jié)(1)中壩一、二、三期無論從陶質(zhì)、陶色、紋飾還是典型器物組合上看,都獨具特色,即使是同類器物,形質(zhì)特征亦差別明顯,再結(jié)合地層疊壓和遺跡間打破關系,我們把它們劃分為不同的期。(2)從上列6個典型單位看,即使是屬于同期文化的兩個典型單位,陶質(zhì)、陶色、紋飾與器物組合和形制特征都在發(fā)展、變化,反映出其年代早、晚的差異與變化過程。特別是上一期偏晚與下一期偏早的單位相同因素比較多,又反映出它們之間的連續(xù)性。例如:從紋飾上看,繩紋菱形紋由一期偏早階段的占主導地位,發(fā)展到偏晚階段為主,到二期仍能少見,到三期就只剩下一點遺風了;繩紋則由一期的很少且細,發(fā)展到二期為主,到三期則占絕大多數(shù)。從器物形態(tài)上看,缸口從一期唇面以鋸齒狀為主,繩紋較少,發(fā)展到二期以繩紋為主、外沿按壓直至形成內(nèi)沿,到三期的唇、外、內(nèi)沿三面施紋至形成明顯花邊狀;缸底由一期的小平底,發(fā)展到二期少量出現(xiàn)豬嘴狀,到三期形成尖底;盤口罐由一期偏早階段的量少不明顯,到偏晚階段的量多明顯,延用到二期等等。無不反映出其間一脈相承、連續(xù)發(fā)展的關系。綜合起來考慮,似可將其命名為“中壩文化”。5、文化因素遺址就筆者目前所能收集到的材料和參觀重慶庫區(qū)涪陵至奉節(jié)段近兩年發(fā)掘所獲資料,除中壩二期不見于其它遺址外,有中壩一期文化因素的遺址有:巫山魏家梁子遺址18、奉節(jié)老關廟遺址17,萬州麻柳沱遺址12,忠縣哨棚嘴遺址20,瓦渣地遺址21,豐都玉溪遺址22、麻柳嘴遺址22、黃柳嘴遺址22。有中壩三期文化因素的遺址有:奉節(jié)老關廟遺址,萬州中壩子遺址23,豐都鳳凰嘴遺址22,涪陵石沱遺址24。其分布范圍應以忠縣、豐都、萬州為中心,東及巫山,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