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蔗基本苗和莖徑及莖徑對甘蔗產(chǎn)量的影響_第1頁
果蔗基本苗和莖徑及莖徑對甘蔗產(chǎn)量的影響_第2頁
果蔗基本苗和莖徑及莖徑對甘蔗產(chǎn)量的影響_第3頁
果蔗基本苗和莖徑及莖徑對甘蔗產(chǎn)量的影響_第4頁
果蔗基本苗和莖徑及莖徑對甘蔗產(chǎn)量的影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果蔗基本苗和莖徑及莖徑對甘蔗產(chǎn)量的影響

1果蔗生產(chǎn)技術存在著提高甘蔗產(chǎn)品品質的問題,基近年來,四川甘蔗種植了22000個芽和hlm的播種量。這一播種量不是經(jīng)過田間試驗得出的,而是根據(jù)糖蔗的播種量和果蔗的出苗率等來估算的。采用這一播種量的果蔗,普遍表現(xiàn)出了基本苗數(shù)不足,有效莖數(shù)較少(多在54000株/hm2以下),從而導致了果蔗產(chǎn)量普遍偏低,多數(shù)都未達到其應該達到的產(chǎn)量水平。果蔗要獲得高產(chǎn),首先要有足夠的有效莖數(shù);果蔗有效莖數(shù)要充足,則必須使果蔗有充足的基本苗數(shù);果蔗基本苗數(shù)要充足,就必須有適當?shù)牟シN量。那么,四川果蔗的播種量多大才合適,每公頃播多少個蔗芽才能使果蔗有充足的基本苗數(shù)和足夠的有效莖數(shù),果蔗的商品性狀才優(yōu)良,其甘蔗產(chǎn)量才最高?這些問題至今沒人研究。為了解決生產(chǎn)上急需解決的上述問題,我們于2008年在我院資中試驗站(四川省資中縣明心寺鎮(zhèn)11村三社)的土地上進行了本試驗。現(xiàn)將試驗結果總結如下。2材料和方法2.1a.播種量b本試驗共設4個處理。各處理的播種量及植溝寬度如下:A處理:播種量為270000芽/hm2,植溝寬30cm。B處理:播種量為360000芽/hm2,植溝寬40cm。C處理:播種量為450000芽/hm2,植溝寬50cm。D處理:播種量為180000芽/hm2,植溝寬20cm。該處理為對照。2.2下道2.n采用下道本試驗采用隨機區(qū)組設計,重復3次。重復間設走道,周圍設保護區(qū)。走道寬60cm。行距150cm,行長447cm。每行面積6.67m2,每小區(qū)5行,小區(qū)面積33.35m2。2.3試驗實施情況2.3.1芽苗、四芽苗播種本試驗供試果蔗品種為川選果蔗2003-1。播種在3月12~13日進行。蔗種砍成三芽苗或四芽苗,播種時施尿素300kg/hm2、復混肥600kg/hm2,清水糞750挑(40~50kg/挑)/hm2。蓋細土3~5cm,然后蓋拱膜。2.3.2.施后高培肥5月4日揭去拱膜。7月7日施尿素600kg/hm2、二號肥600kg/hm2。施后高培土至25~30cm,使蔗廂呈烏魚背形狀,同時將弱小蔗苗和雜草壓埋。中耕除草分別于5月6~7日、6月4日各進行一次。2.3.2.施18%害蟲防治5月19日施18%殺蟲雙350mL/桶水(15kg)防治螟蟲等。施藥液225kg/hm2。6月3日施18%殺蟲雙350mL/桶水防治螟蟲、薊馬等,施藥液337.5kg/hm2。6月27日施18%殺蟲雙350mL+DDVP30mL/桶水防治螟蟲等,施藥液337.5kg/hm2。2.3.2.赤霉素處理單分別于6月10日和7月17日各施1次赤霉素。在上午8:00~10:00噴灑。每次都施赤霉素15g/桶水(15kg)。施藥液337.5kg/hm2。將藥液噴灑在蔗葉上下表面,至滴水為止。2.3.4月12日是一個8.0級冒充地震3月下旬氣溫較往年同期偏低。4月上旬氣溫較往年偏高。5月12日下午2點28分,汶川、北川、青川一線發(fā)生了8.0級特大地震。以后幾個月里又發(fā)生了多次6級以上余震。2.7.5有效莖和枯心苗出苗數(shù)于5月23日調查,分蘗數(shù)于7月2日調查,各處理各小區(qū)每行全數(shù)。于12月25日調查測量株高、莖徑,各處理、各小區(qū)都測量10株。于11月27日調查有效莖,各處理各小區(qū)每行全數(shù)。田間錘度分別于11月24日和12月25日調查,各處理各小區(qū)都測量10株。甘蔗蔗糖分、甘蔗纖維份、蔗汁蔗糖分、還原糖等商品性狀和工藝性狀指標分別于11月17日、12月15日砍取樣品送本院品質檢測中心檢測。枯心苗分別5月23日、7月2日各調查1次,各處理各小區(qū)每行全數(shù)。甘蔗黑穗病、甘蔗嵌紋病、甘蔗梢腐病和褐條病于7月31日調查,各處理各小區(qū)發(fā)病植株全數(shù)。2.7.5.甘蔗產(chǎn)量和甘蔗糖分及其分配出苗數(shù)、分蘗數(shù)和有效莖數(shù)都以各品種每小區(qū)每行全數(shù)的實際數(shù)為實際出苗數(shù)、分蘗數(shù)和有效莖數(shù)并取其平均值。并用這些數(shù)據(jù)計算出出苗率、分蘗率、每公頃苗數(shù)、分蘗數(shù)和有效莖數(shù)。株高、莖徑、田間錘度都取各品種各小區(qū)中調查測定的10株代表性蔗株的平均數(shù)。甘蔗蔗糖分、重力純度、還原糖等都取每次從樣品蔗汁中2個樣品化驗分析測得的平均值。各品種的甘蔗產(chǎn)量用各品種的平均株高、莖徑、有效莖計算得出。甘蔗含糖量用各品種的甘蔗蔗糖分、甘蔗產(chǎn)量算得??菪穆矢鶕?jù)枯心株數(shù)、總株數(shù)算得。倒伏程度面積百分率是根據(jù)倒伏程度、倒伏面積估計。3結果與分析3.1不同播種量對果甘蔗栽培特性的影響3.1.1.b處理苗/hm2從表1來看,本試驗中出苗數(shù)最多的是C處理,達170400苗/hm2,比對照(D處理)的出苗數(shù)74190苗/hm2多一倍以上;其次是B處理,其出苗數(shù)為138705苗/hm2,比對照多64515苗/hm2;A處理的出苗數(shù)最少,為101700苗/hm2,但仍比對照的多27510苗/hm2。這說明,同一果蔗品種在同一塊地上的出苗數(shù)有隨播種量增加而增加、隨播種量減少而減少的趨勢。3.1.1.c、b出苗率表1指出,本試驗各處理中出苗率最高的是B處理,達38.53%,但比對照的低2.69%;其次是C處理,其出苗率為37.87%,比對照的低3.35%;第3是A處理,其出苗率為37.67%,比對照低3.55%。這說明,同一果蔗品種在同一試驗地上的出苗率差異不大;同時也可看出,各處理的出苗率都比對照的低。為什么播種量多的果蔗的出苗率比播種量少的低?這還有待深入研究。3.1.2專利株/hm2的數(shù)從表1可以看出,本試驗中分蘗數(shù)最多的是C處理,達74400株/hm2,比對照多35205株/hm2。第2是B處理,其分蘗數(shù)是60405株/hm2,比對照多21210株/hm2,第3是A處理,其分蘗數(shù)為56400株/hm2,比對照多17205株/hm2。這說明,同一果蔗品種在同一試驗地上的分蘗數(shù)有隨播種量的增減而增減的趨勢。3.1.2.再次b處理的率本試驗各處理中,分蘗率最高的是A處理,達55.46%(表1),比對照高2.63%;其次是C處理,其分蘗率為43.66%,比對照低9.17%;再次是B處理,其分蘗率為43.55%,比對照低9.28%。這表明,播種量多的,其分蘗率比播種量小的低,但并不與播種量呈反比。導致這一結果的原因可能是播種量大的出苗多,苗數(shù)多,爭光、爭肥、爭水嚴重,從而使其分蘗數(shù)比苗數(shù)少的少,因而其分蘗率比播種量小的低。3.1.3c處理的株高比對照高本試驗各處理的株高都在270cm以上(表1)、280cm以下,雖然A、B2處理的株高都比對照的矮,但也只矮1~2cm。C處理的株高與對照的相等。這說明,播種量對果蔗的株高基本上沒有影響。3.1.4c處理的莖徑從表1來看,莖徑最大的是A處理,達3.02cm,比對照的大0.02cm;B處理的其次,其莖徑為3.01cm,比對照大0.01cm;C處理的莖徑最小,為2.98cm,比對照小0.02cm。這說明,在本試驗播種量的范圍內(nèi),果蔗莖徑有隨播種量增加而變小的的趨勢。3.2對照與g/株重的比較見表2從表2可以看出,單株重最重的是A處理,達1.9699kg/株,比對照的單株重1.9580kg/株重0.0119kg/株;第2是B處理,其單株重為1.9640kg/株,比對照的單株重0.0060kg/株;第3是C處理,其單株重為1.9580kg/株,與對照的單株重相等。這說明,在本試驗的播種量范圍內(nèi),果蔗的播種量與單株重之間存在著負相關關系,即播種量越大,其單株重越輕。3.2.2不同播種量對甘蔗產(chǎn)量的影響表2表明,本試驗中有效莖最多的是C處理,達82605株/hm2,比對照多24300株/hm2,增加41.67%;第2是B處理,其有效莖為75105株/hm2,比對照多16800株/hm2,增加28.81%;第3是A處理,其有效莖為73305株/hm2,比對照多15000株/hm2,增加25.73%。這說明,果蔗的播種量與有效莖之間具有正相關關系,即果蔗的有效莖有隨播種量的增加有增加的趨勢。本試驗中,甘蔗產(chǎn)量最高的是C處理,達161745kg/hm2(表2),比對照高47580kg/hm2,增產(chǎn)41.68%;第2是B處理,其甘蔗單產(chǎn)達147510kg/hm2,比對照高33345kg/hm2,增產(chǎn)29.21%;第3是A處理,其單產(chǎn)為144405kg/hm2,比對照高30240kg/hm2,增產(chǎn)26.49%。這說明,各處理的甘蔗產(chǎn)量之間存在差異,這種差異經(jīng)LSR測驗(表3、表4、表5),A、B2處理與對照比達顯著水平,C處理與對照比則達極顯著水平。同時還說明,在本試驗播種量的范圍內(nèi),甘蔗產(chǎn)量有隨播種量增加而增加的趨勢。3.3月,蔗汁多通過b處理,其符合2.11月份,蔗汁抽出率最高的是A處理,達79.39%,比對照高0.03%(表6);C處理的蔗汁抽出率其次,為79.06%,比對照低0.68%;B處理的最低,只有78.68%,與對照的相當。12月份,蔗汁抽出率最高的是C處理,達78.21%,比對照高1.42%;其次是A處理,其蔗汁抽出率為77.91%,比對照高1.12%;最少的是B處理,其蔗汁抽出率為75.61%,比對照低1.18%。這表明,各處理11月和12月的蔗汁抽出率差異不大,說明不同播種量對果蔗蔗汁抽出率的影響很小。3.3.2不同季節(jié)和12月蔗汁蔗糖的評分11月份,蔗汁蔗糖分最高的是C處理,達12.63%(表6),比對照高0.86%;B處理的其次,其蔗汁蔗糖分為12.42%,比對照高0.65%;A處理的蔗汁蔗糖分最低,為12.09%,但仍比對照高0.32%。12月份,蔗汁蔗糖分最高的是B處理,達15.63%,比對照高4.30%;C處理的蔗汁蔗糖分其次,為14.84%,比對照高3.51%;A處理的蔗汁蔗糖分最低,為14.43%,但仍比對照高3.10%。這說明,各處理11月和12月的蔗汁蔗糖分都比對照的高。同時也說明,蔗汁蔗糖分有隨播種量增加而增加的趨勢。3.3.3纖維份的比對11月份,甘蔗纖維份最低的是A處理,為6.27%(表6),比對照低0.05%。其余處理的甘蔗纖維份都比對照的高:B處理比對照高1.05%,C處理比對照高0.82%。12月份,B處理的甘蔗纖維份最低,僅6.53%,比對照的低0.43%;第2是C處理,其纖維份為7.02%,比對照高0.06%;第3是A處理,其甘蔗纖維份為7.04%,比對照高0.08%。這表明,各處理的甘蔗纖維份的差異不大。同時也說明,播種量對甘蔗纖維份的影響小。3.3.4月,c處理,a/a處理a、c處理a、c處理a、c處理a、c處理a、c處理a、c11月份,各處理的還原糖含量都低于對照(表6)。A處理比對照低0.05%,B處理比對照低0.05%,C處理比對照低0.12%。12月份,各處理的還原糖仍低于對照:A處理比對照低0.47%,B處理比對照低0.50%,C處理比對照低0.49%。這說明,播種量對果蔗蔗汁還原糖具有輕微負效應。3.4月糖糖評分11月份,甘蔗蔗糖分最高的是C處理,達11.55%(表7),比對照的甘蔗蔗糖分10.79%高0.76%(絕對值,下同);第2是B處理,其甘蔗蔗糖分為11.31%,比對照高0.52%;第3是A處理,其甘蔗蔗糖分為11.11%,比對照低0.32%。12月份,甘蔗蔗糖分最高的仍是C處理,達13.45%,比對照高3.03%;第2是B處理,其甘蔗蔗糖分為13.41%,比對照高2.99%;第3是A處理,其甘蔗蔗糖分是12.90%,比對照高2.48%。這表明,各處理的甘蔗蔗糖分比對照的顯著地高;同時也說明,播種量對果蔗的甘蔗蔗糖分具有顯著的正效應,而且有隨播種量增加而增加的趨勢。3.4.2田間錘度高11月份,田間錘度最高的是B處理,達16.53%(表7),比對照高0.86%(絕對植);第2是A處理,其田間錘度為16.32%,比對照高0.65%;第3是C處理,其田間錘度為16.04%,比對照高0.37%。12月份,仍是B處理的田間錘度最高,達17.08%,比對照高0.57%;第2是C處理,其田間錘度為16.71%,比對照高0.20%;第3是A處理,其田間錘度為16.40%,比對照低0.11%。這說明,各處理的田間錘度成熟初期都高于對照,成熟后期B、C2處理的田間錘度高于對照,而A處理的則稍低于對照。3.4.3重力純度檢測:c從表7來看,11月份,蔗汁重力純度最高的是B處理,達81.50%,比對照高1.65%(表7);其次是A處理,其重力純度為80.92%,比對照高1.07%;第3是C處理,其重力純度為79.89%,比對照高0.02%。12月份,重力純度最高的是C處理,達90.43%,比對照高11.31%;第2是B處理,其重力純度為88.81%,比對照高9.69%;第3是A處理,其重力純度是85.33%,比對照高6.21%。這說明,播種量對蔗汁重力純度具有正效應,且成熟期的效應更大,并且還有隨播種量增加而增加的趨勢。3.4.4月各月各處理的簡純度11月份,蔗汁簡純度最高的是A處理,達76.62%,比對照高1.90%(表7);第2是B處理,其簡純度為76.30%,比對照高1.28%;第3是C處理,其簡純度為75.60%,比對照高0.88%。12月份,各處理的簡純度都有了提高。該月最高的是C處理,為86.29%,比對照的高12.54%;其次是B處理,其簡純度為86.26%,比對照高12.01%;第3是A處理,其簡純度為82.00%,比對照高7.75%。這說明,播種量對果蔗的蔗汁簡純度具有正效應,特別是成熟期的效應更大。3.5枯心苗和枯心率從枯心苗來看,5月份,A處理的最少,只有450株/hm2(表8),比對照少255株/hm2;第2是B處理,其枯心苗為1095株/hm2,比對照多390株/hm2;第3是C處理,為1890株/hm2,比對照多1185株/hm2。6月份,各處理的枯心苗都增加了,但仍然是A處理的最少,只有1500株/hm2,比對照多495株/hm2;B處理的其次,為2100株/hm2,比對照多1095株/hm2;C處理的最多。為2895株/hm2,比對照多1890株/hm2。這說明,本試驗中果蔗的枯心苗有隨播種量的增加而增加的趨勢。同時也說明,各處理的枯心苗都不多。從枯心率來看,5月份,A處理的枯心率最高,達4.51%(表8),比對照多3.56%;B處理的其次,為0.79%,比對照低0.16%;C處理的為1.11%,比對照高0.16%。6月份,A處理的枯心率最低,為0.95%,比對照高0.06%;B處理的第2,其枯心率為1.06%,比對照高0.17%;C處理的最高,達1.18%,比對照高0.29%。這說明,各種處理的枯心率都不高;同時也說明,后期的枯心率有隨播種量的增加而增加的趨勢。3.5.2病株數(shù)和病株率各處理的果蔗感染甘蔗黑穗病、甘蔗嵌紋病、甘蔗梢腐病、甘蔗褐條病的病株數(shù)和病株率均為O。這表明,播種量對果蔗抗病性沒有影響。3.5.3對抗倒性的影響各處理的果蔗在9~12月甘蔗容易倒伏的時間里均未發(fā)生倒伏。這說明,播種量對果蔗的抗倒性沒有影響。4對果蔗生產(chǎn)性狀的影響⑴播種量為450000芽/hm2(C處理)的果蔗基本苗數(shù)偏多;有效莖數(shù)達到了生產(chǎn)上要求的有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