獸醫(yī)微生物學 細菌各論_第1頁
獸醫(yī)微生物學 細菌各論_第2頁
獸醫(yī)微生物學 細菌各論_第3頁
獸醫(yī)微生物學 細菌各論_第4頁
獸醫(yī)微生物學 細菌各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細菌各論第七章革蘭氏陽性球菌葡萄球菌屬(Staphylococcus)屬的特性:1.葡萄球菌廣泛分布于空氣、飼料、飲水、地面及物體表面。人及畜禽的皮膚、黏膜、腸道、呼吸道及乳腺中也有寄生。2.致病性葡萄球菌常引起各種化膿性疾患、敗血癥或膿毒性敗血癥。當污染食物時能引起食物中毒3.典型的葡萄球菌為革蘭氏陽性,圓形,無芽孢,無鞭毛,有的形成莢膜或黏液層。4.需氧或兼性厭氧,觸酶陽性,氧化酶陰性,無運動力。5.可在普通培養(yǎng)基、血瓊脂等生長,不在麥康凱培養(yǎng)基生長,最適溫度34~40℃,最適PH7.0~7.5.6.致病性菌株多能產生脂溶性黃色或檸檬色素,不著培養(yǎng)基分類:金黃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一、形態(tài)、培養(yǎng)及生化特性:(1)革蘭氏陽性,圓形,無芽孢,無鞭毛,有的形成莢膜或黏液層。在膿汁、乳汁、液體培養(yǎng)基中呈雙球或短鏈排列。(2)普通培養(yǎng)基:光滑、濕潤、隆起的圓形菌落,初呈灰白色,繼而呈金黃色、黃色或者檸檬色。致牛乳腺炎的菌和耐藥性的菌多為深黃色。血液瓊脂平板:菌落大,致病菌多呈β溶血注意的是濃汁、乳汁、液體培養(yǎng)的染色片中常見的雙球或短鏈排列的球菌易誤認為鏈球菌普通肉湯:生長迅速,初混濁、管底有少量沉淀,培養(yǎng)2~3d后可形成很薄的菌環(huán),在管底則形成多量大黏稠沉淀。二、致病性及毒力因子引起兩類疾病分別為化膿性疾病和毒素性疾病,引起人或動物的中毒性嘔吐、腸炎及人的毒素休克綜合征等。化膿性疾?。簞?chuàng)傷感染、膿腫、關節(jié)炎、敗血癥和膿毒血癥。毒力因子包括:α毒素(α溶血素)引起牛、羊的壞疽性乳腺炎腸毒素引起人類食物中毒,刺激嘔吐中樞,表現(xiàn)嘔吐,并引起腹瀉凝固酶(致病菌的重要毒力因子)耐熱核酸酶(致病菌的重要毒力因子)三、微生物學診斷:涂片、染色、鏡檢:化膿性病取膿汁、滲出液,乳腺炎取乳汁,敗血癥取學院,中毒癥取剩余食物、嘔吐物或者糞便。將病料涂片、染色、鏡檢,如見有大量典型的葡萄球菌可做出初步診斷。分離培養(yǎng)鑒定:將病料劃線接種于5%綿羊或者兔子血液瓊脂平板,血液、剩余食品、嘔吐物、糞便等病料需增菌肉湯培養(yǎng)后再劃線接種血平板,37度培養(yǎng)18~24h,菌落金黃色,周圍呈β溶血多為致病菌株。生化實驗凝固酶、耐熱核酸酶陽性,分解甘露醇。動物實驗:皮下接種家兔后24H致局部皮膚潰瘍壞死。補充:敗血癥:這是在機體的防御功能犬為減弱的情況下,病原菌不斷侵入血流,并在血流中大量繁殖,釋放毒素,造成機體嚴重損害,引起全身中毒癥狀,如人類的不規(guī)則高熱,有時有皮膚、粘膜出血點,肝、脾腫大等。毒血癥:這是病原菌在局部生長繁殖過程中,細菌不侵入血流,但其產生的毒素進入血流,引起獨特的中毒癥狀,如白喉、破傷風等。膿毒血癥:化膿性細菌引起敗血癥時,由于細菌隨血流擴散,在全身多個器官(如肝、肺、腎等)引起多發(fā)性化膿病灶。如金黃色葡萄球菌嚴重感染時引起的膿毒血癥。鏈球菌一、屬的特性:1、鏈球菌廣泛存在于空氣、飼料、飲水、地面及物體表面。人及畜禽的皮膚、粘膜、腸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及乳腺中也有。2、部分是人和動物的正常菌群,有的可致病,引起化膿、肺炎、乳腺炎、賬血癥。3、分類:目前鏈球菌有30多個種,比較常見的有10余種??筛鶕乖瓨嬙旌腿苎卣鞣诸???乖喊▽偬禺?、群特異和型特異3中抗原。II型鏈球菌為人豬致病菌。按溶血能力分類:α溶血鏈球菌,這類細菌統(tǒng)稱為草綠色鏈球菌致病力不強,多為機會致病菌。β溶血鏈球菌,這類細節(jié)致病力強,常引起人及動物的各類疾病。γ溶血鏈球菌,這類菌一般為非致病菌。4、形態(tài)及染色特性:常排列成鏈狀或者成雙、圓形或者卵圓形、G+、有些有莢膜,除個別菌群外無鞭毛。致病性鏈球菌鏈較長。5、形態(tài)及培養(yǎng)特性:兼性厭氧,少數為厭氧菌,最適溫度為37℃,pH7.4-7.6。普通培養(yǎng)基生長不良,需添加血液、血清、葡萄糖。在血液瓊脂平板上菌落為灰白色、表面光滑、邊緣整齊的小菌落。血清肉湯中初呈渾濁,后呈顆粒狀沉淀管底,上清透明。6、抵抗力:抵抗力不強,對熱敏感,煮沸可以很快被殺死,常用濃度的各種消毒液均能殺死。對青霉素和磺胺類藥物敏感。7、免疫性:抗M蛋白的抗體具有保護作用。8、微生物學診斷:取適當的病料涂片,染色、鏡檢,見革蘭陽性,成對或鏈狀排列的球菌可作出初步判斷。確診需要血液瓊脂平板分離培養(yǎng),觀察菌落的、溶血等特征,并進行生理生化試驗和細菌的定群或定型。二、無乳鏈球菌、停乳鏈球菌、乳房鏈球菌:1、培養(yǎng)特點:無乳鏈球菌呈α或β溶血;停乳鏈球菌和乳房鏈球菌呈微弱的α溶血。普通培養(yǎng)基生長不良,需添加血液、血清、葡萄糖。在血液瓊脂平板上菌落為灰白色、表面光滑、邊緣整齊的小菌落。在血清肉湯中生長,乳房鏈球菌保持均勻渾濁,無乳鏈球菌和停乳鏈球菌初呈渾濁,后來在管底呈絮狀沉淀,上部清朗。2、形態(tài)及染色特性:無乳鏈球菌呈長鏈狀、停乳鏈球菌呈中等長度的鏈,乳房鏈球菌的鏈較短,有時成對排列。均無莢膜,革蘭陽性。3、致病性:引起牛、羊的急性和慢性乳腺炎。乳房鏈球菌還能引起嬰兒賬血癥、腦膜炎和肺炎。4、微生物學診斷:(1)涂片、染色、鏡檢:(2)分離培養(yǎng):用疊氮鈉(阻止其他雜菌生長)血平板分離培養(yǎng),挑取可疑菌落,做生化試驗加以鑒定。3、CAMP試驗:血平板上先接種一條金黃色葡萄球菌的劃線,與此線垂直接種乳汁或分離的培養(yǎng)物,原來不溶血或溶血不明顯的無乳鏈球菌,在金黃色色葡萄球菌產物的存在量,呈現(xiàn)明顯的β溶血。(借此可以區(qū)分無乳鏈球菌與停乳鏈球菌、乳房鏈球菌)三、化膿鏈球菌:引起人的化膿性炎、猩紅熱、扁桃腺炎等,牛乳腺炎。四、豬鏈球菌1、血清型:按莢膜抗原的差異分為35個血清型,包括1-34和1/2,豬鏈球菌2型是其中毒力最強、最常見的一種,豬鏈球菌1型、7型及9型也可使豬發(fā)病死亡。2、致病性:表現(xiàn)敗血癥、腦膜炎、關節(jié)炎、心內膜炎、流產、肺炎和突然死亡。豬鏈球菌2型在豬群中通常通過口鼻感染,在扁桃體中增值,還可存在于母豬的子宮或陰道中,攜帶豬鏈球菌2型的豬只對其它豬具有傳染性。豬鏈球菌2型可通過傷口感染人,致人敗血癥、腦膜炎和心內膜炎,從事養(yǎng)豬、屠宰加工及與豬肉有密切接觸的人群是高危人群。4、微生物學診斷:(1)取樣:(2)樣品的處理:將豬鏈球菌接種于高葡萄糖肉湯培養(yǎng)基中,37℃培養(yǎng)6h。取培養(yǎng)液1mL,12000r/min離心3min,去掉上清。用200μL滅菌雙蒸水充分重懸菌泥,100℃煮沸15min,再12000r/min離心5min,收集上清。上清即可以作為模板進行PCR擴增。(3)PCR:在1個PCR管中依次加入10×Buffer2.5μL,2mmol/LdNTP5μL,epf-1、epf-2各0.2μL,cps2J-1、cps2J-2、mrp-1、mrp-2各0.3μL,Taq酶0.3μL,模板1μL,補雙蒸水至25μL。94℃預變性2min,94℃50s,53℃40s,72℃50s,運行30個循環(huán),最后延伸8min。取5μLPCR產物,于1%瓊脂糖凝膠電泳,在紫外燈下觀察。補充:α溶血:在菌落周圍形成不透明的草綠色溶血環(huán),紅細胞未溶解,血紅蛋白變成草綠色。β溶血:菌落周圍形成完全透明的溶血環(huán),紅細胞完全溶解。γ溶血:菌落周圍無溶血現(xiàn)象。第八章腸桿菌科共同特性:G+、非抗酸性、無芽孢的兼性厭氧菌。一般能運動者,均為周鞭毛。廣泛存在于自然界,包括腐生菌、寄生菌和人及動物的病原菌。很多寄于人和動物的腸道內,成為正常菌群的重要成員之一。在普通培養(yǎng)基上25~37度24h內生長良好,一般都能在麥康凱培養(yǎng)基上生長。第一節(jié)埃希氏菌屬(Escherichia)本屬共有五個種,最重要的是大腸埃希氏菌(Ecoli)俗稱大腸桿菌。一、形態(tài)及染色特征:革蘭氏陰性無芽胞直桿菌。大部分有周鞭毛和菌毛。直桿狀,兩端稍圓。單在或成雙排列。某些致病菌株有莢膜或者微莢膜。二、培養(yǎng)特性:本菌為兼性厭氧菌。最適生長溫度為37℃,最適pH為7.2-7.4.1、普通培養(yǎng)基:中生長良好。隆起、光滑,整齊,灰白色。2、肉湯:渾濁,粘性沉淀,管壁有菌環(huán)。3、麥康蓋培養(yǎng)基:紅色菌落。4、伊紅美蘭鑒別培養(yǎng)基:黑色帶金屬光澤的菌落。5、SS瓊脂:一般不生長或者生長較差,生長者呈紅色。6、血平板:β溶血(致病菌株)。7、營養(yǎng)瓊脂:圓形凸起,光滑,半透明,灰白色菌落三、生化特性:大腸桿菌能分解多種碳水化合物產酸產氣。大多數菌株可發(fā)酵乳糖。乳糖蔗糖H2S尿素吲哚MRV枸椽酸鹽+___++_四、抗原及血清型:1、O抗原:菌體抗原,有173種。是S型菌的一種耐熱菌體抗原,121℃不破壞其抗原性,每個菌株只含有一個O抗原,可用單因子抗O血清做凝集以鑒定。(可以特異性決定于脂多糖(LPS)的特異多糖側鏈的結構)2、K抗原:菌體表面的一種熱不穩(wěn)定抗原,位于被膜或莢膜中。有K抗原的菌株不會被抗O血清凝集,稱為O不凝集性。分為L、A、B三型,共80種。一個菌落可以還有1~2個不同的O抗原。3、H抗原:熱不穩(wěn)。是一種不耐熱的鞭毛抗原。每一個有動力的菌株僅含有一個H抗原。抗原結構式:O:K:H如O8:K23(L):H19即表示該菌具有O抗原8,L型K抗原23,H抗原19五、致病性:1、產腸毒素大腸桿菌(ETEC):毒力因子主要是粘附素和腸毒素。引起動物腹瀉。引起嬰幼兒和旅游者腹瀉,出現(xiàn)輕度水瀉,也可呈嚴重的霍亂樣癥狀。腹瀉常為自限性,一般2~3天即愈。營養(yǎng)不良者可達數周,也可反復發(fā)作。致病因素包括黏附素和腸毒素兩類。黏附素包括菌毛和非菌毛蛋白,具有黏附于宿主的小腸上皮細胞的能力,顧稱為黏附素或定居因子,其抗原稱為黏附素抗原或定居因子抗原。(ETEC首先依賴黏附素黏附于宿主的小腸上皮細胞,才能避免被腸蠕動和腸液分泌清除,并得以在宿主腸內定居、繁殖和產腸毒素,進而發(fā)揮致病作用)腸毒素:是ETEC在體內或體外生長時產生并分泌的一種蛋白質激素可分為耐熱腸毒素ST和不耐熱腸毒素LT,兩者都可以致病或兩者同時致病。致病機理:細菌通過口腔進入易感宿主的小腸,其菌毛黏附素與小腸上皮細胞的微絨毛和細胞表面的受體結合,從而定居在腸內大量繁殖,此時大量產生并釋放腸毒素,對其靶細胞產生毒性作用。有些菌株具有定居因子,常見者為O6:K15:H16、O25:K7:H42。鑒定ETEC主要測定大腸桿菌腸毒素,血清型有一定參考意義。2、產類志賀毒素大腸桿菌(STEC):主要毒力因子是粘附性菌毛和類志賀毒素(又稱類志賀毒素),引起豬水腫和人的出血性腸炎。3、腸致病性大腸桿菌(EPEC):是嬰兒腹瀉的主要病原菌,有高度傳染性,嚴重者可致死;成人少見。細菌侵入腸道后,主要在十二指腸、空腸和回腸上段大量繁殖。切片標本中可見細菌粘附于絨毛,導致刷狀緣破壞、絨毛萎縮、上皮細胞排列紊亂和功能受損,造成嚴重腹瀉。EPEC不產生LT或ST。有人報道,EPEC可產生一種由噬菌體編碼的腸毒素,因對Vero細胞(綠猴腎傳代細胞)有毒性,故稱VT毒素。VT毒素的結構、作用與志賀氏毒素相似,具有神經毒素、細胞毒素和腸毒素性。鑒定EPEC可根據臨床表現(xiàn)與血清型。5、敗血性大腸桿菌(SEPEC):6、尿道致病性大腸桿菌:六、微生物學診斷:涂片、染色、鏡檢分離培養(yǎng)、純化生化試驗、血清學七、防治:1、抗粘附素全價或亞單位苗2、類毒素苗或LT-B亞單位苗3、基因工程苗4、抗血清(仔豬出生后立即口服和肌注ETEC腸毒素抗毒素)5、抗菌藥第二節(jié)沙門氏菌屬(Salmonella)一、形態(tài)及染色特征:革蘭氏陰性,無芽胞,周鞭毛。呈直桿狀。二、培養(yǎng)特性:與E.coli相似。只有雞白痢、雞傷寒、羊流產和甲型副傷寒在普通培養(yǎng)基上生長較差。大部分不利用乳糖。培養(yǎng)基中加入硫代硫酸鈉、胱氨酸、血清等可提高其生長效率。三、抗原及變異:沙門氏菌具有O、H、K和菌毛四種抗原。1、O抗原:細胞表面的耐熱多糖抗原,每個菌株均有。A、B、C、51個O群。2、H抗原:I相為特異相,為一部分血清型所有。II相為非特異相。常發(fā)生雙相變異。3、K抗原:Vi抗原。沙門氏菌的抗原式:O:H1:H2四、致病性:是一種人畜共患病病原,主要引起敗血癥、胃腸炎及其他組織局部炎癥。發(fā)生敗血癥的母畜可表現(xiàn)流產。沙門菌很容易在動物與動物,人與人,動物與人之間傳播,沒有中間宿主。主要傳染途徑是消化道。衛(wèi)生不良,應激以及發(fā)生病毒或寄生蟲感染,均可誘發(fā)易感動物沙門菌病。引起人的食物中毒。食物中毒者最常見的癥狀是劇烈的嘔吐、腹瀉,同時伴有中上腹部疼痛。食物中毒者常會因上吐下瀉而出現(xiàn)脫水癥狀,如口干、眼窩下陷、皮膚彈性消失、肢體冰涼、脈搏細弱、血壓降低等、最后可致休克。五、致病性分型:根據對宿主適應性和嗜性不同,可將沙門菌分成3群:第一群具有高度適應性和專嗜性,它們只對人或某種動物產生特定的疾病。例如雞白痢和雞傷寒僅使雞和火雞發(fā)病。馬流產,牛流產沙門菌分別致使馬、牛流產。第二群是在一定程度適應于特定動物的偏嗜新沙門菌,僅個別可在多宿主中致病,多在各自宿主感染。第三群是非適應性或泛嗜性沙門菌具有廣泛感染的宿主譜,能引起人和各種動物的沙門菌病,具有重要的公共衛(wèi)生意義。如鼠傷寒和腸炎沙門菌是其中突出代表。五、微生物學診斷:六、防制:1、疫苗(多限于預防各種家畜特有的沙門菌病,例如豬副傷寒、馬流產的滅活疫苗,兩次接種即可預防幼畜感染或孕畜流產)2、凈化(如凈化雞群,遇到發(fā)病的雞及時將其處理,減少其他雞的感染幾率)3、藥物(藥物有明顯的療效,但是由于耐藥性菌株不斷出現(xiàn),在使用之前最好做藥敏試驗,選擇最佳抗菌藥。)第三節(jié)鼠疫耶爾森菌(Yersiniapestis)一、形態(tài)與染色特性:革蘭氏陰性,菌體呈球桿狀。氧化酶陰性,觸酶陽性,發(fā)酵葡萄糖等時產酸但不產氣或只產微量的其。固體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菌體為卵圓形或短桿狀,散在或群集。肉湯中培養(yǎng),細菌排成短鏈狀(鼠疫耶爾森菌)或絲狀(假結核耶爾森菌)。二、培養(yǎng)特性:兼性厭氧菌。最適生長溫度為28-30℃,最適pH為7.2-7.4。1、普通瓊脂培養(yǎng)基:生長貧瘠。菌落呈半透明、奶油狀,光滑濕潤。2、肉湯培養(yǎng)基:液體清亮,液面有菌膜。4-5天后形成鐘乳石狀下垂生長物。三、抗原性:18種O抗原。還有V抗原、FI、W和MT抗原。四、致病性:鼠疫是由鼠疫桿菌所致的烈性傳染病,病死率30%~100%,《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列為甲類傳染病。歷史上記載過三次鼠疫的世界性大流行,第一次發(fā)生在公元6世紀,幾乎遍及全世界。第二次發(fā)生于14世紀,當時稱為“黑死病”,波及整個歐洲、亞洲和非洲北部。第三次發(fā)生于1894年,于1900年流傳到32個國家。自1940年后,較小范圍的流行仍在世界上不斷發(fā)生。日本侵略中國期間,曾用鼠疫殘害中國人民.耶爾森菌最顯著的特性是具有抵抗巨噬細胞殺傷作用的能力,可在巨噬細胞內存活和繁殖,但不在多形核白細胞內宿主。產生的黏附素可以幫助細菌黏附在宿主的腸道內,引發(fā)感染,引起膿腫,在感染的器官內可出現(xiàn)點狀壞死。感染途徑人感染后,死者皮下嚴重充血、出血,大量血紅蛋白轉為含鐵血紅素,致使皮膚變黑紫色,故又稱為“黑死病”病。五、微生物學診斷:1、病料的采取(敗血癥病例可惡菌采集血、肝、脾和淋巴結;有腹瀉癥狀的可取其新鮮的糞便,局部感染者可取其感染部位的病灶和分泌物)2、分離培養(yǎng):對非污染材料可用血瓊脂平板或以牛肉消化液或腦心浸出液的瓊脂平板直接劃線培養(yǎng),對污染的材料可用去氧膽酸鹽瓊脂、麥康凱、ss瓊脂等劃線分離。也可將病料接種實驗動物(豚鼠,小鼠或大鼠),待死后取其肝臟、脾和淋巴結于血平板上分離,如果樣品含菌量少,也可以先做增菌培養(yǎng)。3、鑒定:分離疑似菌落,可做生理生化實驗,同時還可以做血清學實驗和毒力實驗。第九章弧菌科(Vibrionaceae)弧菌屬特性:菌體短小,彎曲成弧狀或逗號狀單鞭毛位于菌體一側生長于堿性而非酸性培養(yǎng)基上。廣泛存在于海水和淡水中,亦可見于動物和人的消化道。有的有致病性,至少有155個血清型,其中O1,O139引致霍亂,是人類的烈性傳染病。副溶血弧菌常引致人類的食物中毒。第一節(jié)副溶血弧菌(V.parahaemolyticus)具有嗜鹽性,存在于海產品中,人類食用污染本菌的與、貝殼等引致食物中毒。一、形態(tài)及染色特性:弧狀、桿狀或絲狀。端鞭毛。革蘭氏陰性。二、培養(yǎng)特性:1、血瓊脂:在綿羊血平板上生長旺盛,但不溶血。2、TCBS瓊脂:菌落綠色。(弧菌的選擇培養(yǎng)基)三、生化特性:甘露醇賴氨酸脫羧酶精氨酸雙水解酶Na+++--高鹽7.5%NaCl利用甘露醇產酸,甘露醇鹽培養(yǎng)基變?yōu)辄S色。四、致病性:本菌致病菌株絕大部分能裂解人、兔等等紅細胞,因此可用溶血反應區(qū)分致病菌株和非致病菌株,稱為神奈川實驗。具有溶血性是因為產生了溶血菌素,名為耐熱直接溶血素(TDH)本菌存在于海產品中,人類食用污染本菌的魚、貝類等引致食物中毒。主要由溶血素和磷酸脂酶A2引起。中毒者主要表現(xiàn)為水樣腹瀉、嘔吐及發(fā)熱。五、微生物學診斷:病人糞便或可疑食品接種嗜鹽菌選擇培養(yǎng)基或SS平板,取可疑菌作生化試驗和神奈川試驗。也可用PCR等技術在基因水平檢測毒素。第十一章巴氏桿菌科第一節(jié)巴氏桿菌屬多殺性巴氏桿菌一、形態(tài)及染色特性:G-球桿菌,來自組織的細菌以美藍染色為兩級濃染。無鞭毛、無芽胞。新分離的強毒株有莢膜。二、培養(yǎng)特性:需氧或兼性厭氧。最適溫度37度,PH7.2~7.4。1、普通培養(yǎng)基:生長貧瘠。2、血清或血液培養(yǎng)基:生長旺盛。淡灰白色、閃光的露珠樣小菌落。不溶血。3、在麥康蓋培養(yǎng)基:不生長。4、肉湯培養(yǎng)基:表面形成菌環(huán),液體清朗,管底有粘稠的沉淀。三、生化特性:四、血清型:本菌以其莢膜抗原和菌體抗原分型。依莢膜抗原可分成6個血清型,用大寫字母表示。依菌體抗原可分為16個型,用阿拉伯數字表示。我國家禽分離的多殺性巴氏桿菌以5:A(菌體:莢膜)較多,其次為8:A;豬為5:A,6:B;兔為7:A,5:A。(抵抗力:抵抗力不強,在無菌蒸餾水和生理鹽水中很快死亡。陽光暴曬10min,或在56度加熱15min或60度加熱10min可被殺死。3%福爾馬林、10%石灰乳5min可殺死。)五、致病性本菌是多種動物的重要病原,對雞、鴨、鵝、豬、牛、羊都可致病,急性呈出血癥并迅速死亡,如牛出血性敗血癥,豬肺疫,禽霍亂、兔巴氏桿菌病等。慢性型則呈現(xiàn)萎縮性鼻炎(豬、羊)、關節(jié)炎、及局部化膿性炎癥。實驗動物小鼠極易感染,鴿對殺禽亞種易感性強。主要引起敗血癥。具有莢膜的菌株有較強的抗性,莢膜成分為透明質酸,有抗吞噬作用。六、微生物學診斷:1、取材:心、肝、脾、肺、腎、血液等新鮮病料。2、涂片、鏡檢:用病料涂片或者觸片,以堿性美藍液或瑞氏染色,顯微鏡鏡檢。3、分離培養(yǎng):三糖鐵培養(yǎng)基接種,細菌生長,使底部變黃。4、生化試驗:5、動物試驗:用病料懸浮液或分離培養(yǎng)菌,皮下接種小鼠,家兔或鴿,動物在24~48h內死亡。七、防治:1、疫苗(自家苗)2、血清3、抗菌藥第二節(jié)里氏桿菌屬(Riemerella)鴨疫里氏桿菌是本屬的代表種,原名鴨疫巴氏桿菌。一、形態(tài)及染色特征:G-,菌體呈桿狀或橢圓形,個別呈長絲狀,多為單個,少數成雙或短鏈,兩級濃染??尚纬汕v膜,無芽胞、無鞭毛。二、培養(yǎng)特性:需氧或兼性厭氧。初次培養(yǎng)需5-10%CO2。1、普通培養(yǎng)基:生長貧瘠。2、巧克力或胰蛋白胨大豆瓊脂(TSA):生長旺盛。圓形,表面光滑,奶油狀小菌落。3、在麥康蓋培養(yǎng)基:不生長。4、血清或胰蛋白胨的肉湯:輕微混濁,管底有少量沉淀。三、生化特性:巴氏桿菌與里氏桿菌生化特性比較

葡萄糖蔗糖果糖甘露醇半乳糖靛基質巴氏桿菌++++++里氏桿菌四、血清型:共有21個血清型,我國主要為I型。據報道,也有II型。五、抵抗力:與巴氏桿菌一樣,4℃保存易死亡。對外界抵抗力不強,對慶大霉素、新霉素、等敏感,易形成耐藥性。六、致病性:主要感染2-3周的雛鴨。引起急性或慢性敗血癥和漿膜炎。七、微生物學診斷:1、涂片、染色、鏡檢2、分離、培養(yǎng)、純化:取發(fā)病鴨的腦和心,接種巧克力培養(yǎng)基。3、生化鑒定4、血清學鑒定5、動物試驗:豚鼠八、免疫:滅活菌苗和弱毒苗第三節(jié)放線桿菌屬(Actinobacillus)(簡看)一、豬胸膜肺炎放線桿菌(A.pleuropneumoniae)(一)染色特征:G-球桿菌,組織涂片兩級濃染。有莢膜和鞭毛,具有運動性。(二)培養(yǎng)特性:兼性厭氧。初次培養(yǎng)需5-10%CO2,最適生長溫度為37℃。1、普通培養(yǎng)基:生長貧瘠。2、巧克力:生長旺盛。3、綿羊鮮血瓊脂:β溶血,金色葡萄球菌可增強其溶血。(CAMP試驗陽性)4、麥康蓋瓊脂:不生長(與巴氏同)。(三)生化特性:產生脲酶、分解蔗糖。(四)血清型:14個型,1型的毒力最強,102個細菌可使豬發(fā)病,105可致豬死亡。我國為2、3、5、7、8型。(五)抵抗力:不強(與巴氏相同)。(六)致病性:豬是本菌的高度專一性的宿主。主要引起豬的胸膜肺炎。小于6月齡的豬最易感。經空氣或豬與豬直接接觸傳染。(七)微生物學診斷:1、取材:病豬肺壞死組織、胸水、鼻及氣管滲出物。2、涂片、染色、鏡檢:病料圖片,顯微鏡檢是否有革蘭陰性兩極濃染的球桿菌。3、分離、培養(yǎng)、純化4、生化鑒定。5、血清學鑒定。6、動物試驗。(八)免疫:滅活菌苗免疫母豬。凈化。青霉素。第四節(jié)嗜血桿菌(Haemophilus)(簡看)嗜血桿菌是一群酶系統(tǒng)不完全的革蘭氏陰性桿菌,生長需要血液中的生長因子,尤其是X因子和V因子。一、形態(tài)與染色特性:短桿狀,桿狀或長絲狀。無鞭毛、無芽胞。有莢膜,兩極濃染。二、培養(yǎng)特性:需氧或兼性厭氧。最適溫度37℃,pH7.6-7.8。初次分離需5-10%CO2,同時需提供X因子和V因子。在巧克力瓊脂上,菌落為圓形、隆起、表面光滑、邊緣整齊、灰白色半透明小菌落。三、致病性:可致人和動物的多種疾病。毒力因子是莢膜、菌毛、內毒素。1、流感嗜血桿菌:人的呼吸道感染。2、副豬嗜血桿菌:引起豬的格氏病,主要表現(xiàn)為心肌炎、腹膜炎、胸膜炎、腦膜炎及關節(jié)炎。與豬流感聯(lián)合引起流感。3、副禽嗜血桿菌:雞鼻炎、打噴嚏、面部水腫、產蛋下降。四、微生物學診斷:1、取材:腦、血液、分泌物。2、染色、涂片、鏡檢:兩極濃染3、分離培養(yǎng):巧克力瓊脂或鮮血瓊脂,5~10%CO2。血瓊脂平板上生長貧瘠。4、V因子第十一章革蘭氏陰性需氧桿菌第一節(jié)布氏桿菌(Brucella)是多種動物和人布氏桿菌病毒病原,不僅危害畜牧生成,而且嚴重損害人類健康。一、形態(tài)及染色特征:球形或短桿狀、G-、鑒別染色法染成紅色(可與其他細菌區(qū)分)。不形成芽胞和莢膜。二、培養(yǎng)特性:專性需氧,但初次分離需5%-10%CO2。最適溫度37℃,pH6.6-7.41、普通培養(yǎng)基:生長不良。2、肝湯瓊脂:圓形、光滑、濕潤、初無色、后帶灰白或灰菌3、液體培養(yǎng)基:初渾濁久粘稠沉淀。三、種和生物型:馬爾他布氏桿菌、流產布氏桿菌、豬布氏桿菌、綿羊布氏桿菌、沙林鼠布氏桿菌、犬布氏桿菌6個種,20個血清型。布氏桿菌抗原結構復雜,可分為屬內抗原(包括A、M、R抗原等表面抗原)抵抗力:對外界環(huán)境抵抗力較強,在污染的土壤和水中可存活1~4個月,皮毛2~4個月。對濕熱抵抗力不強,60度加熱30min或70度5min即被殺死。1%~2%福爾馬林3h’,0.01%新杰爾滅5min即被殺死。四、致病性:毒素為內毒素。五、微生物學診斷:1、細菌學檢查(顯微鏡檢查、分離培養(yǎng)、動物試驗)(僅用于流產的動物或特殊情況)(采集流產胎兒的胃內容物、肝、肺、脾及流產胎盤和羊水,病料可以直接涂片染色鏡檢)2、血清學檢查:用已知抗體可檢查病料中是否存在布氏桿菌,或分離培養(yǎng)我是否為布氏桿菌。變態(tài)反應六、防治:疫苗第二節(jié)支氣管敗血波氏菌一、形態(tài)與染色特性:細小球桿狀,無芽胞,周鞭毛。革蘭氏陰性、兩極濃染。二、培養(yǎng)特性:1、普通瓊脂:生長良好。2、波-讓氏瓊脂:I相菌落呈珍珠狀或半圓狀、乳白色,光滑致蜜,β溶血。多次傳代后變異成II相或III相灰白色,扁平、光滑、質地稀軟、不溶血。3、蛋白胨瓊脂:灰白、透明、光滑、邊緣整齊、微隆。4、麥康凱瓊脂:菌落微紅色,周圍有小紅圈。(I相菌,周生菌毛,無鞭毛,毒力強。III相菌,無莢膜和菌毛,有周鞭毛,毒力弱。)三、致病性:1、豬萎縮性鼻炎2、犬傳染性支氣管炎四、微生物學診斷:1、細菌學檢查:2、動物試驗:3、血清學檢查:第三節(jié)軍團菌(Legionella)一、形態(tài)及染色特性:桿狀或長絲狀,無芽胞和莢膜,端生鞭毛。二、培養(yǎng)特性:需氧,2.5%CO2。在C活性炭酵母浸液瓊(CYE)中:需培養(yǎng)3-5天,菌落為雕花玻璃狀。在緩沖活性炭酵母浸液瓊脂(BCYE)中,針尖大小的菌落,園形、灰色。三、抗原性:具O抗原和H抗原。依O抗原的不同可分為多個血清型。四、致病性人和多種動物均可感染。人表現(xiàn)為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五、診斷1、取材:肺、胸腔液等。2、分離培養(yǎng):CYE和BCYE3、鑒定:對細菌作免疫熒光染色。第十二章革蘭氏陰性厭氧和微需氧無芽胞桿菌第一節(jié)彎曲菌屬(Campglobacter)一、空腸彎曲菌(C.jejuni)1、形態(tài)及染色特征:螺旋狀彎曲桿菌,呈弧狀或豆點狀,G-。有端鞭毛。接觸空氣后成球狀。2、培養(yǎng)特性:微需氧。5%O2、10%CO2、85%N2的混合氣體。42-43℃。光滑型和粗糙型二種菌落。3、分型:利用萘啶酮酸敏感試驗、馬尿酸鈉水解試驗和快速H2S產生試驗,將該菌分為生物I型和II型,前者H2S陰性、后者陽性。4、致病性:引起牛、豬、犬的腹瀉,綿羊流產、禽傳染性肝炎。人的急性胃腸炎和食物中毒。5、微生物學診斷:6、免疫防治:尚無疫苗。二、胎兒彎曲菌(C.fetus)1、形態(tài)及染色特征:螺旋狀彎曲桿菌,兩端尖細。2、培養(yǎng)特性:微需氧。5%O2、10%CO2、85%N2的混合氣體。37℃,pH7。血清或血液培養(yǎng)基。初次在瓊脂培養(yǎng)基中分離,菌落為光滑型、雕花玻璃型、粗糙型或粘液型。3、生化特性:4、分型:5、抵抗力:對氧敏感。6、致病性:引起綿羊和牛的流產,也可感染人引起流產、早產、敗血癥。7、微生物學診斷:涂片、染色、鏡檢。分離培養(yǎng):用特殊培養(yǎng)基在特殊條件下培養(yǎng)。生化鑒定。血清凝集試驗(與布氏相似)。8、免疫:可用菌苗。第十三章革蘭氏陽性無芽胞桿菌第一節(jié)單核細胞李氏桿菌(Listeriamonocytogenes)一、形態(tài)與染色特點:短桿菌,兩端鈍圓,多單在,有時排列成V型、短鏈。老齡培養(yǎng)物或粗糙型菌落的菌體為長絲狀。G+,無莢膜、無芽胞,20-25℃條件下培養(yǎng)可形成4根周鞭毛,37℃至少可產生1根鞭毛。二、培養(yǎng)特性:需氧或兼性厭氧,生長溫度為1-45℃,最適溫度為30-37℃。1、普通培養(yǎng)基:生長良好,光滑型菌落透明、藍灰色。2、鮮血培養(yǎng)基:β溶血。3、普通肉湯:輕度混濁,無菌環(huán)、無菌膜。三、生化特性:四、抵抗力:耐堿不耐酸??垢稍锬芰姡诟杉S中能存活2年以上。對氨芐青霉素敏感。五、血清型:具O抗原和H抗原。13個血清型。特別注意該菌與葡萄球菌、腸球菌、大腸桿菌、鏈球菌及多數革蘭氏陽性菌存在某些抗原交叉,故血清型診斷意義不大。六、致病性:侵害巨噬細胞,為胞內菌。犢牛和羔羊表現(xiàn)為敗血癥和肝壞死。成年牛、羊表現(xiàn)為神經癥狀,“轉圈病”。孕畜流產。健康動物帶菌從糞便中排出而污染環(huán)境。七、微生物學診斷:涂片、染色、鏡檢:分離、培養(yǎng)、純化:生化:小動物試驗:小白鼠八、免疫與治療:第二節(jié)丹毒桿菌(Erysipelothrix)一、形態(tài)與染色特點:短桿菌,兩端鈍圓,多單在,有時排列成V型、短鏈。老齡培養(yǎng)物或粗糙型菌落的菌體為長絲狀。G+,無莢膜、無芽胞,無鞭毛。二、培養(yǎng)特性:需氧或兼性厭氧,生長溫度為1-45℃,最適溫度為30-37℃。1、普通培養(yǎng)基:生長不良。2、鮮血培養(yǎng)基:光滑、透明、露珠樣小菌落,α溶血。3、普通肉湯:輕度混濁,無菌環(huán)、無菌膜。三、生化特性:丹毒桿菌與李氏桿菌的生化特點菌名溶血型4℃生長運動性接觸酶七葉苷水解VP及甲基紅試驗李氏桿菌β+++++丹毒桿菌α四、抵抗力:耐堿不耐酸??垢稍锬芰?,在干糞中能存活2年以上。對氨芐青霉素敏感。五、血清型:具O抗原和H抗原。13個血清型。特別注意該菌與葡萄球菌、腸球菌、大腸桿菌、鏈球菌及多數革蘭氏陽性菌存在某些抗原交叉,故血清型診斷意義不大。六、致病性:可寄生于哺乳動物、禽和魚類。引起3-12月豬的丹毒,羔羊關節(jié)炎,雞下痢、鴨敗血癥和類丹毒。七、微生物學診斷:1、涂片、染色、鏡檢:2、分離、培養(yǎng)、純化:3、生化:4、小動物試驗:鴿子八、免疫與治療1、疫苗:我國應用豬丹毒GC42或C4T(10)弱毒菌苗。2、抗血清3、抗菌素第十四章革蘭氏陽性芽胞桿菌第一節(jié)芽胞桿菌屬(Bacillus)一、炭疽芽胞桿菌(B.anthracis)1、形態(tài)及染色特征:G+鏈桿菌(組織中為短鏈,純培養(yǎng)為長鏈),有芽胞和莢膜。2、培養(yǎng)特性:需氧或厭氧。30-37℃,pH7.2-7.6。A、普通瓊脂:強毒長成粗糙型菌落。B、血清或血液培養(yǎng)基、5%CO2可形成粘液型菌落。C、肉湯:上清透明,有白色絮狀沉淀。D、明膠:成倒立的雪松狀,時間稍長呈漏斗狀。E、含青霉素的肉湯中:0.5U/mL呈“串珠反應”,1.0U/mL生長受到抑制。3、生化特性:4、分型:有莢膜抗原、菌體抗原、保護性抗原及芽胞抗原四種成分。5、抵抗力:60℃30-60min,常用消毒劑、常用濃度可殺死繁殖體,但芽胞的抵抗力很強。6、致病性:引起綿羊和牛的敗血癥。人感染后發(fā)生腸炭疽、肺炭疽和皮膚炭疽。7、微生物學診斷:(1)細菌學檢查:涂片、染色、鏡檢。分離培養(yǎng)生化鑒定動物試驗(2)血清學:用已知抗體檢測未知抗原A、Ascolis氏沉淀反應B、串珠熒光試驗8、免疫防治:菌苗、血清和抗菌素。炭疽桿菌與其它需氧芽胞桿菌的鑒別鑒別項目炭疽芽胞桿菌蠟狀芽胞桿菌菌落粗糙、邊緣不整齊蠟樣光澤、波紋狀莢膜形成+-肉湯生長絮狀沉淀、上層清、無菌膜均勻混濁、顆粒沉淀、有菌膜溶血反應不溶解或微溶Β溶血動力-+串珠試驗+-青酶霉素抑制+-Γ噬菌體裂解+-碳酸氫鈉瓊脂M型菌落R型對豚鼠致病力+-Ascolis反應強陽性陰性或陽性第二節(jié)梭菌屬(Clostridium)一、產氣莢膜梭菌(魏氏梭菌)(Cl.perfringens)1、形態(tài)及染色特性:菌體直桿狀,兩端鈍園,單在或成雙。革蘭氏陽性。無鞭毛。芽胞位于菌體中央,使菌體膨脹成梭狀。多數有莢膜。2、培養(yǎng)特性:厭氧生長,A、D、E型最適溫度為45℃,B和C型37℃-45℃,世代時間是8min。A、普通瓊脂:可生長。B、綿羊血瓊脂平板:菌落邊緣整齊、灰色至灰黃色、表面光滑半透明、園屋頂狀。有時呈葉狀或絲狀邊緣。溶血,雙溶血環(huán),內環(huán)由θ毒素引起的完全溶血,外環(huán)由α毒素引起的不完全溶血。3、生化特性:發(fā)酵牛乳培養(yǎng)基,“暴烈發(fā)酵”。4、抵抗力:5、抗原性:根據致死性毒素,可分為A、B、C、D、E五個型。6、致病性:A型引起人氣性壞疽和食物中毒。B型引起羔羊痢疾和其他動物的腸毒血癥。C型引起羊猝疽。D、E型引起動物的腸毒血癥?;啬c內容物上清+抗毒素靜脈接種小鼠或兔子結果8、免疫防治:三聯(lián)菌苗或五聯(lián)菌苗。二、肉毒梭菌(Cl.botulinum)1、形態(tài)及染色特性:菌體直桿狀,兩端鈍園,單在或成雙。革蘭氏陽性。周鞭毛。芽胞位于菌體近端,使菌體膨脹成球拍狀。2、培養(yǎng)特性:專性厭氧生長。生長溫度為30-37℃,但產毒素的溫度為25-30℃。A、普通瓊脂:可生長。B、綿羊血瓊脂平板:菌落為園形扇狀、裂葉狀或根狀邊緣。扁平或隆起,透明或半透明,灰色至灰白色。β溶血。3、生化特性:變化較大,同一型不同菌株間不同。4、抗原性:根據毒素的不同,可分為A、B、C、D、E、F、G7個型。5、致病性:A、B、E、F引起人食物中毒。A、B引起馬、牛、水貂中毒。C引起禽、馬、牛等中毒。6、微生物學診斷:主要作毒素檢查:材料+1/1010%胰酶37℃60min腹腔接種小鼠,若有毒素,24H內發(fā)病小鼠主要表現(xiàn)為堅毛、四肢癱瘓、呼吸困難、呼吸呈風箱式,腰部凹陷,宛如蜂腰,最終死于呼吸麻痹。毒素中和試驗:三、氣腫疽梭菌(Cl.chauvoei)1、形態(tài)及染色特性:菌體直桿狀,兩端鈍園,單在或成雙,在豚鼠腹腔滲出液中呈短鏈。革蘭氏陽性。周鞭毛。芽胞位于菌體中央,使菌體膨脹成梭狀或湯匙狀。2、培養(yǎng)特性:專性厭氧生長。生長溫度為37℃,pH為7.2-7.4。A、普通瓊脂:生長不良。B、葡萄糖血瓊脂:菌落園形,中央隆起紐扣狀。β溶血。3、生化特性:4、抵抗力:5、抗原性:共同的O抗原6、致病性:6個月-2歲的牛最易感。7、微生物學診斷:細菌的分離鑒定四、破傷風梭菌(Cl.tetani)1、形態(tài)及染色特征:G+桿菌、兩端鈍圓、細長、正直或略彎曲。單在或成雙。有鞭毛能運動。有芽胞,偏端而成球拍狀。2、培養(yǎng)特性:厭氧。37℃,pH7.0-7.5。(1)普通瓊脂上:生長旺盛。(2)血清或血液培養(yǎng)基:β溶血。3、生化特性:4、分型:10個血清型,我國為V型。各型均能產生外毒素,并只能被相應的血清中和。5、抵抗力:芽胞的抵抗力很強。6、致病性:7、微生物學診斷:一般無需作微生物學診斷。涂片、染色、鏡檢。動物試驗(小鼠)8、免疫防治:(1)菌苗:(2)血清:第十五章分支桿菌屬及相似菌屬第一節(jié)分支桿菌(Mycobactreium)近年來結核病在全球范圍內又死灰復燃,成為傳染病的首位殺手。全世界已有1/3人口約20億人感染了結核菌,現(xiàn)有結核病人2000萬,每年新發(fā)病人約900萬,每年死亡人數高達300萬。且多種耐藥病例日益增高,一、形態(tài)與染色特點:細長、直或微彎的桿菌,單在,少數成叢。G+,抗酸性染色。不產生鞭毛、芽胞或莢膜。細胞壁含有10%左右的糖脂,抗3%鹽酸酒精脫色。二、培養(yǎng)特性:專性需氧,生長溫度為37-37.5℃,最適pH6.4-7.0。1、普通培養(yǎng)基:生長不良。2、羅杰二氏培養(yǎng)基(內含蛋黃、甘油、馬鈴薯、無機鹽等):長成粗糙、隆起、不透明、邊緣不整齊,顆粒、結節(jié)狀、乳白色或米黃色的菌落。14-15小時分裂一次。3、肉湯:形成菌膜。三、抵抗力:抗干燥能力強;濕熱抵抗力弱,62-63℃或煮沸可將其殺死。對紫外線敏感,直射日2H內可殺死該菌,對75%的酒精敏感。敏感藥物有鏈霉素、異煙肼等,但易產生耐藥性。五、血清型:分為結核分支桿菌、牛分支桿菌和禽分支桿菌。六、致病性:被巨噬細胞吞噬后不被消化降解,細菌在胞內繁殖,形成病灶,產生干酪樣壞死。致病對象結核分枝桿菌牛分枝桿菌禽分枝桿菌綿羊和山羊_+++豬++++馬-++++犬++++-貓-++-家兔++++-豚鼠++++-小鼠++++++田鼠+++-家禽--++鸚武類++--七、變異:易產生耐藥性變異和毒力的變異。八、免疫與變態(tài)反應:機體主要產生細胞免疫。還產生遲發(fā)性變態(tài)反應。九、微生物學診斷:1、涂片、染色、鏡檢:2、分離、培養(yǎng)、純化:病料用6%H2SO4或4%NaOH處理15min,每份病料接種4-6支管,培養(yǎng)8周。3、變態(tài)反應:用PPD4、血清學:ELISA5、PCR:十、免疫與治療:結核病的免疫是帶菌免疫。人可用卡介苗。但在動物,為防止對檢疫的干擾,一般不作免疫。第二節(jié)副結核分枝桿菌(M.paraenberculosis)一、形態(tài)及染色特征:短桿狀,無芽胞、無鞭毛、無莢膜。病料中成叢排列。革蘭氏陽性、抗酸性陽性。二、培養(yǎng)特性:需氧,最適溫度37.5℃,最適Ph6.8-7.2。生長緩慢,初代分離及困難,需在培養(yǎng)基中添加分支桿菌抽提物,一般需6-8周,或6個月。三、抵抗力四、致病性五、微生物學診斷第三節(jié)牛放線菌(Actinomycesbovis)一、形態(tài)及染色特性:從培養(yǎng)基中來的細菌呈桿狀或棒狀,可形成Y、V或T型排列的無隔菌絲。來自病料的細菌,呈菊花狀,革蘭氏染色中央為陽性、周圍呈陰性。二、培養(yǎng)特性:初代分離需厭氧。培養(yǎng)基中加入甘油、血清或葡萄糖,生長更旺盛。在血瓊中的菌落半透明、乳白色、不溶血、粗糙。三、致病性:主要感染牛、豬、馬、羊。四、微生物學診斷:病料加5%KOH,蓋上玻片?;蜃鞲锾m氏染色鏡檢第十六章螺旋體(Spirochaeta)第一節(jié)概述一、形態(tài):呈螺旋狀或波浪狀圓柱形,具有多個完整的螺旋。二、結構:中心為原生質柱細胞膜2-100根軸絲外鞘(細胞壁和粘液層)三、染色方法:革蘭氏染色:大部分不著色。姬姆薩染色:紅色或藍色。鍍銀染色:黑褐色。印度墨汁或剛果紅:透明無色。暗視野:四、運動方式:在暗視野顯微鏡下觀察,螺旋體浮游于組織中,有三種特征性的運動方式:①旋轉式,依靠自己的長軸旋轉,向前后移動,這是侵入人體的主要方式;②伸縮螺旋間距離活動,不斷地拉長身體,使一端附著,再收縮旋距而前進;③蛇行式,彎曲,像蛇爬行。五、培養(yǎng)特性:多數厭氧,有的需血液、腹水或其它特殊成份。六、分裂方式:二等分裂。七、分類:螺旋體目螺旋體科螺旋體屬密螺旋體屬蔬螺旋體屬脊螺旋體屬細螺旋體科細螺旋體屬第二節(jié)疏螺旋體屬(Borrelia)一、伯氏疏螺旋體(B.burgadorferi)是萊姆病(Lyme)病原,感染人、犬、牛、馬等動物,致關節(jié)炎等多種疾病。伯氏疏螺旋體有數種基因型,已證實驗我國至少有3種。1、生物學特性:菌體長20-30μM,直徑0.2μM,有2-40個大而寬疏的螺旋,鞭毛纏繞菌體。致病性的疏螺旋體都能結合血小板,而且這種結合是由整合素介導。2、致病性:伯氏疏螺旋體致人、犬、牛和馬的關節(jié)炎,病人常出現(xiàn)的第一個病癥是叮咬部位呈圓環(huán)狀疹塊。犬表現(xiàn)為游走性關節(jié)炎。硬蜱吸吮后數年內具傳染3、微生物學檢查:顯微鏡檢查:用暗視野顯微鏡或姬姆薩染色等可觀察到疏螺旋體。分離培養(yǎng):用改良的Kelley氏培養(yǎng)基。血清學:ELISA,犬在感染4周后可檢測出抗體,3個月后達高峰。分子生物學方法:PCR、核酸雜交。4、防治:藥物:強力霉素、阿膜西林。疫苗:滅活疫苗、亞單位疫苗。二、鵝疏螺旋體(B.anserine)引起禽類的急性、敗血性疏螺旋體病。中國1983年發(fā)現(xiàn)有該病。1、形態(tài)及染色特性:菌體長8-20μM,直徑0.2μM。瑞氏染色呈紫蘭色,堿性復紅呈紫紅色。2、培養(yǎng)特性:微需氧。普通培養(yǎng)基中不生長,但在凝固雞蛋蛋白及馬或雞滅活血清培養(yǎng)基上,或以5倍量5%蛋白胨水和少量紅細胞裂解液稀釋的兔血清培養(yǎng)基上,或在含正常雞血清的肝素培養(yǎng)基上生長。3、抵抗力:56℃15min可滅活。常用的化學消毒劑常用的濃度均可在5分鐘內將其殺死。對多種抗生素不敏感。4、血清型:國內只有一個血清型。5、致病性:經蜱傳染,致禽類敗血癥??筛腥倦u、鴨、鵝、火雞及多種鳥類。病禽感染后體溫升高、拒食、腹瀉、貧血,死亡率高。6、微生物學診斷:鏡檢:高溫期采血作血涂片。分離培養(yǎng):血清學試驗:瓊脂擴散、凝集試驗、間接免疫熒光。7、防治:藥物:土霉素口服。疫苗:滅活疫苗第三節(jié)蛇形螺旋體屬(Serpulina)豬痢疾蛇形螺旋體一、形態(tài)與染色特性:二、培養(yǎng)特性:嚴格厭氧。培養(yǎng)基需預先還原,并置于一個大氣壓的H2和CO2的混合氣體以及冷鈀為觸媒的環(huán)境中才能生長。培養(yǎng)基中應含有10%胎牛血清或血液的TSB或BHIB液體或固體培養(yǎng)基。在血液培養(yǎng)基中,38℃培養(yǎng)48-96min可形成扁平、半透明、針尖狀、強β溶血性菌落。三、血清型:用瓊脂擴散,可將其分為8個血清型。四、致病性:主要引起8-14周齡的豬發(fā)生血性下痢。五、微生物學檢查:1、鏡檢:以病豬的新鮮糞便或表面粘液、或病變結腸粘膜或腸內容物直接制成涂片,以姬姆薩法染色。相差或暗視野檢查:組織切片:2、培養(yǎng):3、致病力鑒定:動物感染試驗:將待檢菌株的新鮮培養(yǎng)物制成懸液,給10-12周齡的仔豬灌服,連續(xù)2天,每天1次,每次灌服50ml/頭。若豬在接種后30d以內有一半下痢和產生腸道病變,即可證明其有致病力。豬結腸結扎試驗:六、防治:無疫苗,應凈化豬群。第四節(jié)鉤端螺旋體屬(Leptospira)鉤端螺旋體屬成員是一大類菌體纖鉤端、螺旋致密,一端或兩端彎曲呈鉤狀的螺旋體,故常稱其為鉤端螺旋體或鉤體。其大部分營腐生生活,廣泛分布于自然界,尤其存在于各種水生環(huán)境中。一部分為寄生性或致病性的螺旋體,可引起人和動物的鉤端螺旋體病。一、形態(tài)結構與染色特性:呈纖鉤端的圓柱形,長6-20μM,直經0.1-0.2μM。在暗視野檢查時,常形成串珠狀結構,菌體一端或兩端彎曲成鉤。革蘭氏染色陰性,但較難著色。姬姆薩染色可著色,但效果欠佳。鍍銀染色和剛果紅染色較好。暗視野顯微鏡下可見其運動。二、培養(yǎng)特性:需氧,對營養(yǎng)要求不高。在含動物血清和蛋白胨的柯氏(Korthof)培養(yǎng)基中生長良好。最適pH7.2-7.4,最適生長溫度是28℃-30℃,生長時間為2天-4周。在固體培養(yǎng)基中:長成無色、透明、邊緣整齊、平貼于瓊脂表面的菲薄菌落。在液體培養(yǎng)基中:半透明,云霧狀混濁。三、生化特性:不發(fā)酵糖類,不分解蛋白質,氧化酶和過氧化酶為陰性。四、抵抗力:在中性的濕土和水中可存活數月,45℃30min,50℃min,60℃10min即可致死。4℃冰霜可存活2周。直射陽光和干燥可將其致死。常用消毒劑、常用濃度可將其滅活。對青霉素、金霉素和四環(huán)素敏感。五、致病性:六、微生物學診斷:鏡檢:直接鏡檢染色鏡檢分離培養(yǎng):血清學檢查:七、免疫:可用疫苗第十七章支原體(Mycoplasma)第一節(jié)概述一、形態(tài)與染色特征:支原體細胞外圍只有一層胞漿膜,無細胞壁。細胞膜分為三層,內、外層為蛋白質,中間為脂質,一種脂質含36%膽固醇、另一種脂質膽固醇含量低。具有多形性,常呈球狀、環(huán)狀、桿狀,部分細胞還有分枝的絲狀。球形細胞的直經一般為0.3-0.8μM。能通過450-220nm的濾膜。無鞭毛,但能滑動。革蘭氏染色陰性,但著色不良。姬姆薩染色呈淡紫色。二、繁殖方式:以二等分裂為主,也有出芽、分支或由球狀細胞伸展成長絲,然后分節(jié),成為許多球狀和短桿狀細胞。三、培養(yǎng)特性:大部分在有氧環(huán)境下生長,但在固體培養(yǎng)基分離時加入5%CO2和95%N2,生長更好。pH為7-8,適宜溫度為36℃。一般培養(yǎng)基不生長,需牛心浸液、酵母膏、輔酶I、氨基酸等。培養(yǎng)基中加入醋酸鉈、疊氮鈉等藥物可抑制雜菌的生長。在固體培養(yǎng)基:2-6天后,菌落為圓形、透明、露滴狀。典型菌落呈“煎荷包蛋狀”,菌落中心深入培養(yǎng)基中、致密、色暗,周圍長在培養(yǎng)基表面、較透明。在液體培養(yǎng)基:數量較少,不易見到渾濁??稍诩毎囵B(yǎng)中生長,但不引起細胞病變,可妨礙病毒的細胞培養(yǎng)。四、生化特性:發(fā)酵型:能分解葡萄糖及其它糖類,產酸不產氣。非發(fā)酵型:不能分解糖類。五、分型:支原體的抗原由細胞膜上的蛋白質和類脂組成,各種支原體的抗原結構不同,交叉很少。六、抵抗力:因無細胞壁,所以對外界環(huán)境的抵抗力不強。45℃15-30min,55℃5-15min可將其殺死。常用消毒劑、常用濃度可將其殺死。但對醋酸鉈、結晶紫、亞硝酸鹽等有較強的抵抗力。青霉素、先鋒霉素對它無效。對放線菌素D、絲裂菌素C最敏感。對四環(huán)素、強力霉素等影響蛋白質合成的抗菌素也敏感。七、致病性:病原性支原體常定居于多種動物的呼吸道、泌尿生殖道、消化道粘膜表面、乳腺及眼等。引起動物的多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