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節(jié)巖石的成因和分類下列礦物中遇冷稀鹽酸劇烈起泡的是()石英B.方解石C.黑云母D.正長石摩氏硬度所反映的是()。礦物相對硬度的順序B.礦物相對硬度的等級C.礦物絕對硬度的順序D.礦物絕對硬度的等級礦物受力后常沿一定方向裂開成光滑平面的特性稱為()斷口B.節(jié)理C.層理D.解理關于礦物的解理敘述不正確的是()A.礦物解理的完全程度和斷口是互相消長的礦物解理完全時則不顯斷口礦物解理不完全或無解理時,則斷口顯著礦物解理完全時則斷口顯著巖石按成因分為()1.巖漿巖2.沉積巖3.花崗巖4.片麻巖5.變質(zhì)巖1、2、3B.2、3、5C.1、2、5D.2、4、5按照冷凝成巖漿巖的地質(zhì)環(huán)境的分類,淺成巖是()。A.巖漿侵入地殼某深處冷凝而成的巖石B?巖漿沿地表裂縫上升到距地表較淺處冷凝而成的巖石巖漿沿地表裂縫上升噴出地表冷凝而成的巖石巖漿沿地表裂縫侵入到地表某部位冷凝而成的巖石根據(jù)物質(zhì)組成的特點,沉積巖一般分為:()碎屑巖類、化學巖類、生物巖類碎屑巖類、粘土巖類、化學及生物化學巖類粘土巖類、化學巖類、生物化學巖類碎屑巖類、生物化學巖類、粘土巖類變質(zhì)巖是由原來的巖石(巖漿巖、沉積巖和變質(zhì)巖)在地殼中受到高溫、高壓及化學成分加入的影響()。礦物化學性質(zhì)及結構發(fā)生變化后形成的新巖石在固體狀態(tài)下發(fā)生礦物成分及結構變化后形成的新巖石在固體狀態(tài)下發(fā)生礦物的物理性質(zhì)及結構變化后形成的新巖石在固體狀態(tài)下發(fā)生礦物的化學和物理性質(zhì),以及結構變化后形成的新巖石下列屬于沉積巖中的化學和生物化學巖類的是()。A.大理巖B.石灰?guī)rC.花崗巖D.石英巖下列結構中,()不是巖漿巖的結構。A.全晶質(zhì)結構B.隱晶質(zhì)結構C.玻璃質(zhì)結構D.化學結構下列結構中,()不是沉積巖的結構。A.斑狀結構B.碎屑結構C.生物結構D.化學結構下列結構中,()不是變質(zhì)巖的結構。A.變晶結構B.隱晶質(zhì)結構C.變余結構D.碎裂結構下列結構中,()是巖漿巖的結構。A.全晶質(zhì)結構B.變晶結構C.碎屑結構D.化學結構下列結構中,()是沉積巖的結構。A.斑狀結構B.碎屑結構C.玻璃質(zhì)結構D.變晶結構下列結構中,()是變質(zhì)巖的結構。A.碎屑結構B.隱晶質(zhì)結構C.變晶結構D.化學結構下列構造中,()不是巖漿巖的構造.A.塊狀構造B?氣孔構造C?流紋構造D?片理構造下列構造中,()不是沉積巖的構造.A.平行層理B.波痕C.斜層理D.氣孔構造下列構造中,()不是變質(zhì)巖的構造。A.塊狀構造B.片麻構造C.杏仁構造D.千枚構造19?不屬于按巖漿巖的化學成分(主要是Si02的含量)和礦物組成分類的為()。A.酸性巖B.基性巖C.中性巖D.噴出巖下列構造中,()是巖漿巖的構造。A.層理構造B.氣孔構造C.層面構造D.片理構造下列構造中,()是沉積巖的構造。層理構造B.杏仁構造C.片理構造D.氣孔構造下列構造中,()是變質(zhì)巖的構造.A.流紋構造B.片麻構造C.杏仁構造D.層理構造按巖漿巖的化學成分(主要是Si02的含量)和礦物組成巖漿巖分為()酸性巖2.中性巖3.深成巖4.淺成巖5.基性巖6.超基性巖1、2、4、5B.2、3、4、6C.1、2、5、6D.1、3、4、5按巖石的結構、構造及其成因產(chǎn)狀等將巖漿巖()三大類。1.酸性巖2.中性巖3.深成巖4.淺成巖5.噴出巖1、2、4B.2、3、4C.3、4、5D.1、3、4不屬于巖漿巖的巖石是()。A.流紋巖B.花崗巖C.正長巖D.砂巖26.不屬于沉積巖的巖石是()。A.頁巖B.礫巖C.大理巖D.石灰?guī)r根據(jù)沉積巖的物質(zhì)成分和結構構造,可將沉積巖分為()。1.碎屑巖2.粘土巖3.化學及生物化學巖4.中性巖5.片理巖1、2、3B.2、4、5C.2、3、5D.1、3、4不屬于變質(zhì)巖的巖石是()。A.千枚巖B.大理巖C.片麻巖D.白云巖下列巖石中遇冷稀鹽酸劇烈起泡的是()A.石灰?guī)rB.花崗巖C.片麻巖D.礫巖變質(zhì)巖的典型構造是()。A.杏仁構造B?片理構造C?層理構造D?流紋構造沉積巖的典型構造是()。A.片理構造B?流紋構造C?層理構造D?塊狀構造下列巖石中()是由巖漿噴出地表冷凝后而形成的巖石。A.玄武巖B.石灰?guī)rC.千枚巖D.石英巖沉積巖常見的膠結方式有()三種1.基底式膠結2.接觸式膠結3.鐵質(zhì)膠結4.孔隙式膠結5.硅質(zhì)膠結1、3、5B.2、3、4C.1、2、4D.1、4、5下列結構中,()是變質(zhì)巖的典型結構。A.變晶結構B?隱晶質(zhì)結構C?碎屑結構D.斑狀結第二節(jié)地質(zhì)構造和地史概念1.褶皺構造有()兩種基本形態(tài)1.傾伏褶曲2.背斜3.向斜4.平臥招曲1和3B.2和3C1和4D.3和4兩側巖層向外相背傾斜,中心部分巖層時代較老,兩側巖層依次變新,并且兩邊對稱出現(xiàn)的是()。向斜B.節(jié)理C.背斜D.斷層兩側巖層向內(nèi)相向傾斜,中心部分巖層時代較新,兩側巖層依次變老,并且兩邊對稱出現(xiàn)的是()。節(jié)理B.向斜C.背斜D.斷層如圖所示的褶曲要素表述全部正確的是()ABC所包圍的內(nèi)部巖層為褶曲的核、AHB和CBH為褶曲的翼、DEFH為褶曲的軸面、DH為褶曲的軸、BH為褶曲的樞紐ABC所包圍的內(nèi)部巖層為褶曲的核、ABH和CBH為褶曲的翼、DEFH為褶曲的軸面、DH為褶曲的樞紐、BH為褶曲的軸ABC所包圍的內(nèi)部巖層為褶曲的軸面、ABH和CBH為褶曲的翼、DEFH為褶曲的核、DH為褶曲的軸、BH為褶曲的樞紐ABC所包圍的內(nèi)部巖層為褶曲的核、ABH和GBH為褶曲的翼、DEFH為褶曲的樞紐、DH為褶曲的軸、BH為褶曲的軸面
關于褶曲分類正確的是()A.按褶曲的軸面產(chǎn)狀分為水平褶曲、直立褶曲傾伏褶曲直立褶曲傾伏褶曲直立褶曲傾伏褶曲按褶曲的樞紐產(chǎn)狀分為水平褶曲、按褶曲的樞紐產(chǎn)狀分為水平褶曲、斷裂構造主要分為()兩大類。1.節(jié)理2.斷層3.向斜4.背斜1和3B.2和4C.1和2D.3和4未發(fā)生明顯位移的斷裂是()斷層B.解理C.節(jié)理D.背斜發(fā)生明顯位移的斷裂是()斷層B.向斜C.節(jié)理D.背斜下列節(jié)理不屬于按節(jié)理成因分類的是()A.構造節(jié)理B.原生節(jié)理C.風化節(jié)理D.剪節(jié)理節(jié)理按成因分為()1.構造節(jié)理2.原生節(jié)理3.風化節(jié)理4.剪節(jié)理5.張節(jié)理1、4和5B.1、2和3C2、3和4D.2、4和5節(jié)理按力學性質(zhì)分為()1.構造節(jié)理2.原生節(jié)理3.風化節(jié)理4.剪節(jié)理5.張節(jié)理A.4和5B.1、2和3C.2、3和4D.2、4和5按斷層的兩盤相對位移情況,將斷層分為()1.正斷層2.逆斷層3.平移斷層4.走向斷層5.傾向斷層A.1、3、4B.2、3、5C.1、2、3D.3、4、5上盤相對下移,下盤相對上移的斷層是()A.正斷層B.平移斷層C.走向斷層D.逆斷層上盤相對上移,下盤相對下移的斷層是()A.正斷層B.平移斷層C.走向斷層D.逆斷層下列不屬于沉積巖層間的接觸關系的是()A.整合接觸B?侵入接觸C?假整合接觸D?不整合接觸屬于巖漿巖與沉積巖層間的接觸關系的是()A.整合接觸B?侵入接觸C?假整合接觸D?不整合接觸同一地區(qū)上下地層在沉積層序上是連續(xù)的,產(chǎn)狀一致的是()A.整合接觸B?侵入接觸C?假整合接觸D.不整合接觸。上下地層產(chǎn)狀基本一致,但有明顯的沉積間斷的是()A.整合接觸B?沉積接觸C?假整合接觸D?不整合接觸上下地層間有明顯的沉積間斷,且上下地層產(chǎn)狀不同的是()A.整合接觸B?沉積接觸c.假整合接觸D?不整合接觸某一地區(qū)出現(xiàn)的地層C、P和J地層,P和J地層之間呈一定角度相交,則P和J地層之間為()A.整合接觸B?沉積接觸c.假整合接觸D?不整合接觸某一地區(qū)出現(xiàn)的地層為C、P和J地層,P和J地層之間在地質(zhì)圖上地層分界線相互平行,則P和J地層之間為()A.整合接觸B?沉積接觸c.假整合接觸D?不整合接觸某一地區(qū)出現(xiàn)的地層為?3、01與02地層,01與02地層之間產(chǎn)狀一致,則它們之間為()A.整合接觸B?沉積接觸c.假整合接觸D?不整合接觸若質(zhì)平面圖上巖漿巖的邊界線被沉積巖界線截斷,則巖漿巖與沉積巖之間為()。A.整合接觸B?沉積接觸C?侵入接觸D?假整合接觸侵入巖先形成,其上沉積了較新的沉積巖層,則巖漿巖與沉積巖之間為()。A.沉積接觸B,整合接觸C?侵入接觸D?不整合接觸沉積巖與巖漿巖接觸面附近的沉積巖中有巖漿巖風化碎塊,但沒有蝕變現(xiàn)象,則巖漿巖與沉積巖之間為()A.沉積接觸B?整合接觸C?侵入接觸D?不整合接觸若地質(zhì)平面圖上沉積巖被巖漿巖穿插,界線被巖漿巖界線截斷,則巖漿巖與沉積巖之間為()。A.沉積接觸B?整合接觸C?侵入接觸D?不整合接觸地殼運動促使組成地殼的物質(zhì)變位,從而產(chǎn)生地質(zhì)構造,所以地殼運動亦稱為()A.構造運動B.造山運動C.造陸運動D.造海運動“大陸漂移說”認為地殼以()水平運動為主,且大陸塊在不斷地運動水平和升降運動為主,且大陸塊在不斷地運動升降運動為主,且大陸塊在不斷地運動構造運動為主,且大陸塊在不斷地運動國際性通用的地質(zhì)年代單位是()A.代、紀、時B.代、紀、世C.代、紀、期D.代、系、世第三節(jié)地貌和第四紀地質(zhì)構造和剝蝕作用形成的地貌單元是()A?山地、丘陵、剝蝕殘山、剝蝕準平原B?山地、沙漠、剝蝕準平原C?山地、丘陵、構造平原D?山地、高原、剝蝕殘山山地按地貌形態(tài)的分類是()A.最高山、高山、中山、低山B.最高山、高山、中山、丘陵C.最高山、高山、高原、丘陵D.高山、中山、低山由斷裂作用上升的山地稱為()。A.褶皺斷塊山B.斷塊山C.高山D.剝蝕殘山構造平原分布極廣,依照其所處的絕對標高的高度進行劃分,絕對標高在200m以下的平展地帶是()A.洼地B.平原C.高原D.盆地下面()情況不是河間地塊的特點。河間地塊表現(xiàn)為較平坦的地形;河間地塊上的地表水從一個微高的地表流入河流;河間地塊的地下水位隨地形的起伏而起伏;河水補給河間地塊中的地下水洪積扇是由()作用形成的。A.山坡漫流的堆積作用;B.山谷洪流堆積作用;C?降雨淋濾作用;D?淋濾與漫流堆積作用。坡積物主要分布在()A.山溝溝口處;B.河流漫灘處;C.山坡坡腳處;D?山頂處。階地根據(jù)形態(tài)特征可分為()A.橫階地、縱階地;B?堆積階地、侵蝕階地;C?基座階地、堆積階地;D?上疊階地、內(nèi)疊階地。河漫灘是洪水期()A.能被淹沒的淺灘B.不能被淹沒的淺灘1/3的地方能被淹沒的淺灘1/4的地方能被淹沒的淺灘牛軛湖地區(qū)的堆積物主要是()A.泥炭、淤泥B.泥沙、泥炭C.粘土、淤泥D.泥沙、淤泥()屬于大陸停滯水堆積的地貌A.河口三角洲B.湖泊平原C.河間地塊D.河漫灘砂堤和海洋之間與大海隔離的部分海面稱為()。A.砂咀B.海灘C.瀉湖D.半軛湖黃土能保持高聳的直立陡壁是因為(A.黃土中含有鈣質(zhì)結核B?黃土強度高C?具有垂直的節(jié)理D.含有植物根系主要的冰蝕地貌是()A..冰斗、幽谷、冰蝕凹地B.冰斗、幽谷、冰前扇地C.冰斗、幽谷、冰磧平原D.冰斗、峽谷、冰蝕凹地終磧堤是由()的地質(zhì)作用形成的。A?河流B?冰川C?湖泊D?海洋戈壁灘主要是由()物質(zhì)組成的A.細砂B.礫石或光禿的巖石露頭C.粘土夾礫石D.各種大小顆粒的細砂北京城位于()沖積扇上。A.桑乾河B.溫榆河C.海河D.永定河18?第四紀分期中的Q4是指()A.中更新世B?早更新生C?晚更新世D.全新世在第四紀歷史上發(fā)生的兩大變化是()A.人類出現(xiàn)、火山活B?構造作用、冰川作用C?人類出現(xiàn)、冰川作用D?人類出現(xiàn)、構造作用土壤是第四紀松散沉積物成土后,再在一個相當長的穩(wěn)環(huán)境中經(jīng)受()。生物及化學的成壤作用所形成的土體生物化學及物理化學的成壤作用所形成的土體生物及物理的成壤作用所形成的土體生物及物理化學的成壤作用所形成的土體工程地質(zhì)學中的土體是指()A.未經(jīng)受成壤作用的松散物質(zhì)所形成的土體B?受外力剝蝕、侵蝕而在破碎、搬運、沉積等地質(zhì)作用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穩(wěn)定性的土體未經(jīng)受成壤作用的松散物質(zhì),經(jīng)過地質(zhì)作,時代較老的土體受上覆沉積物的自重壓力和地下水作用,以受壓密團結作用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強度和穩(wěn)定性的土體經(jīng)過生物化學及物理化學的成壤作用所形成的具有一定強度土體第五節(jié)動力地質(zhì)關于地層的震級與烈度的關系,()是正確的。A.震級越高,烈度越大B?震級越低,烈度越大C?震級與烈度無任何關系D.烈度的大小不僅與震級有關,還與震源深淺、地質(zhì)構造有關各種地震波破壞能力大小的關系是()A.縱波v面波v橫波B?橫波v縱波v面波C?縱波v橫波v面波D?橫波v面波v縱波有關場地條件與震害的關系不正確的是()。A.基巖埋藏越淺,震害越強B?孤突地形可能導致地震振幅增加而使震害加重C?在一定土質(zhì)條件下,地下水越淺,震害加重D.當建筑物的固有周期與地基的卓越周期相等或相近時,震害加重地震易發(fā)生在()地區(qū)。A.強烈褶皺帶B.活斷層分布帶C.節(jié)理帶D?沉積巖與巖漿巖交界帶根據(jù)斷層面位移的矢量方向與水平面的關系,可將活斷層劃分為傾滑斷層與走滑斷層。其中走滑斷層又稱()。A.正斷層、逆斷層B.平移斷層C.橫斷層D?逆掩斷層按斷層活動方式可將活動斷層分為()兩類。A.地震斷層、蠕變斷層B.粘溶斷層、逆斷層C.正斷層、蠕溶斷層D.地震斷層、粘溶斷層、有關活斷層與工程之間相互影響的描述,不正確的是()建筑物場址的選擇一般應避開活動斷裂帶;若工程必須跨越活斷層時,也應盡量使基與之高角度相交避開主斷層活斷層上修建的水壩宜采用混凝土重力壩和拱壩有些重大工程必須在活斷層發(fā)育區(qū)修建,應在不穩(wěn)定地塊中尋找相對穩(wěn)定的地段,即所謂“安全島”作為建筑場地有活斷層區(qū)的建筑物應采取與之相適應的建筑型式和結構措施。8、下面幾種識別活斷層的標志中其中()不能單獨作為活斷層的識別標志。伴有強烈地震發(fā)生的斷層山區(qū)和平原直線相接的地方泉水呈直線狀分布第四紀中、晚期的沉積物被錯斷風化作用按風化因素的不同,可分為()三個類型。1.物理風化2.化學風化3.生物風化4.風蝕作用5.側蝕作用A.1、2、3B.2、3、4C.3、4、5D.1、4、5巖石在()過程中只發(fā)生機械破碎,而化學成分不變。A.碳酸化作用B.溫差風化C.水化作用D.氧化作用巖石在()過程中在原地發(fā)生化學變化逐漸破壞并產(chǎn)生新礦物。A.溫差風化B.巖石釋重C.冰劈作用D.氧化作用有關巖石的風化作用描述不正確的為()。巖石的風化作用使巖體的結構構造發(fā)生變化,即其完整性遭到削弱和破壞巖石的風化作用使巖石的礦物成分和化學成分發(fā)生變化巖石的風化作用巖石的工程地質(zhì)性質(zhì)惡化D?巖石的風化作用僅發(fā)生在地表河流的截彎取宜是河流地質(zhì)作用中哪種作用造成的?()A.下蝕作用B?側蝕作用C.向源侵蝕作用D.機械侵蝕作用河流的襲奪是由河流的向源侵蝕作用形成的,向源侵蝕作用由于河流地質(zhì)作用的()A.下蝕作用B?側蝕作用C.化學溶蝕作用D.機械侵蝕作用如果地殼經(jīng)歷多次的間斷性上升,即可在河谷上形成若干級河谷階地,()的工程地質(zhì)性質(zhì)最好A.一級階地B.二級階地C?三級階地D?四級階地牛軛湖相沉積是()地質(zhì)作用造成的A.河流地質(zhì)作用B.湖泊地質(zhì)作用C.海洋地質(zhì)作用D.風的地質(zhì)作用海水侵蝕作用的動力,包括()3個方面A.物理作用、化學作用和生物作用B.海水運動、化學作用和物理作用C?海水運動、生物作用和化學作用D?海水運動、生物作用和物理作用海水運動有()4種形式A.蒸發(fā)、降雨、洋流和潮汐B?蒸發(fā)、降雨、海浪和洋流C?蒸發(fā)、降雨、海浪和潮汐D?海浪、潮汐、洋流和濁流在海洋的侵蝕作用中,對濱岸帶破壞作用最強烈的是海水運動4種形式中的()A?海浪B?潮汐C?洋流D?濁流()是一股沙泥攪和的水團在清澈的海水中運動。它的沖刷作用被認為是海底峽谷的成因。A?海浪B?潮汐C?洋流D?濁流海水對物質(zhì)的搬運方式,可分為機械搬運和化學搬運兩種。其中()是海水搬運作用的主要動力。A?海浪B?潮汐.C?洋流D?濁流海洋沉積物主要來源于()A.宇宙物質(zhì)B?生物物質(zhì)C?大陸物質(zhì)D?火山物質(zhì)風沙流中含有多種粒徑的砂、粉塵和氣溶膠,其中()是風蝕的風積作用的重要因素。A.多種氣溶膠B?粉塵C?流動的砂D?風的上舉力風蝕作用包括吹蝕和磨蝕兩種方式。其中吹蝕作用的主要對象是()A.干燥的粉砂級和粘土級的碎屑B.風吹揚起的沙和礫石C.基巖風化座粉D.氣溶膠風的搬運力的大小與風速的()成正比A.0.5次方B.1.0次方C.2/3次方D.2.0次方當風速大于5.0m/s時,粉砂的運動方式主要為()A.懸浮B.跳躍C.滑動D.滾動下述四種地貌中,()不屬于風的沉積作用的結果。A.沙丘B(yǎng).沙堆C.風蝕谷D.荒漠斜坡上的巖土體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滑動面以一定的加速度向下滑動的過程和現(xiàn)象是()。A?崩塌B?錯落C?滑坡D?巖堆斜坡體上的滑動部分是()。A.滑坡體B?滑坡臺地C.滑坡床D.滑坡壁由于各段滑體下滑速度不同,在滑坡體上部形成的階梯狀地形稱為()A.滑坡舌B.滑坡壁C?滑坡臺地D.滑坡體滑坡體在滑運過程中,各部位受力性質(zhì)和移動速度不同,受力不均而產(chǎn)生滑坡裂隙。其中分布在滑坡體后緣,多呈弧形,與滑坡壁大致平行的是()裂隙。A?扇形B?拉張C?鼓張D?剪切分布在滑坡前緣,因滑坡體受阻土體隆起而形成的垂直于滑動方向的張裂隙稱為()A.扇形裂隙B?拉張裂隙C?鼓張裂隙D?剪切裂隙分布在滑體中部兩側,因滑坡體與滑坡床相對位移而產(chǎn)生的裂隙稱為()A.扇形裂隙B?拉張裂隙C?鼓張裂隙D?剪切裂隙分布在滑坡體前緣(尤以舌部為多),因滑坡體向兩側擴散而形成的射狀分布的張裂隙,稱為()A.拉張裂隙B?鼓張裂隙C?剪切裂隙D?扇形裂隙從滑坡形式的地形地貌條件分析()地段不易發(fā)生滑坡。A.高陡斜坡B?山地緩坡,地表水易滲入C?山區(qū)河流的凸岸黃土地區(qū)高階地前級坡腳被地下水侵蝕和地下水浸潤地層巖性是滑坡產(chǎn)生的物質(zhì)基礎。在()地層中不易發(fā)生滑坡。A.第四系粘性土與黃土B?煤系地層C.泥質(zhì)巖的變質(zhì)巖系D.不易風化的凝灰?guī)r滑坡的發(fā)育過程,一般可分為三個階段。其中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斜坡的穩(wěn)定狀態(tài)受到破壞。此時滑坡面基本形成,但未全部貫通。這個階段稱為()A.壓密穩(wěn)定階段B.蠕動變形階段C相對平衡階段D.滑動破壞階段滑動面貫通后,滑坡開始整體向下滑動。這個階段稱為()A.崩塌破壞階段B.滑動破壞階段C.蠕動變形階段D?塌陷階段滑坡在滑動面摩阻力的作用下停止滑動,在重力作用下巖土被壓密,裂縫被充填。該階段稱為()A.相對平衡階段B.壓密穩(wěn)定階段C.蠕動變形階段D.滑動破壞階段“馬刀樹”是用于判斷下面哪種地質(zhì)現(xiàn)象的?()A.崩塌B.滑坡C.地面沉降D.地震巖體在重力作用下,突出脫離母體向下墜落或滾動的現(xiàn)象稱為()A.錯落B.崩塌C.滑坡D.塌陷崩塌產(chǎn)生的地形條件,一般是()的斜坡上。A.坡度大于200,高度大于10mB?坡度大于350,高度大于15mC?坡度大于450,高度大于25mD?坡度大于550,高度大于30m從巖性條件分析()組成的斜坡,不易形成崩塌。A.塊狀,厚層狀的堅硬脆性巖石B.由非均質(zhì)的互層巖石C.單一均質(zhì)巖面D?軟弱結構面的傾向與坡向相同的巖石從地質(zhì)構造條件分析()為崩塌的發(fā)生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A.沉積巖層的整合接觸B?巖體破碎;C?軟弱結構面與坡向相反D?無結構面切割的完整巖體下面巖石中,()可產(chǎn)生巖溶。A.頁巖B.粘土巖C.砂巖D.碳酸鹽巖下面條件中,()易產(chǎn)生巖溶。A.靜水環(huán)境B?含C02的水C.純凈水D?含氡的水巖溶是地下水和地表水對可溶性巖石的侵蝕——溶蝕作用,及其所產(chǎn)生的地貌和水文地質(zhì)現(xiàn)象的總稱。其中以()作用為主。A.化學溶解;B.機械侵蝕;C.化學溶解和機械侵蝕;D.先以機械侵蝕。下列條件中不是巖溶發(fā)育的必需條件為()。A.具有可溶性巖層B.具有溶解能力(含C02)和足夠流量的水C.地表水有下滲、地下水有流動的途徑D.存在斷裂褶皺等地質(zhì)構造巖溶發(fā)育的基本條件是()。A.具有可溶性的巖石B?可溶巖具有透水性C?具有溶蝕能力的水D?循環(huán)交替的水源巖溶發(fā)育的必要條件是()。A.具有可溶性的巖石B?可溶巖具有透水性C?具有溶蝕能力的水D?循環(huán)交替的水源巖溶發(fā)育的外因是()。A.具有可溶性的巖石B.可溶巖具有透水性;C?具有溶蝕能力的水D?循環(huán)交替的水源;巖溶不斷地發(fā)展的內(nèi)部條件是()A.具有可溶性的巖石B.可溶巖具有透水性;C?具有溶蝕能力的水D?循環(huán)交替的水流。53水對碳酸鹽類巖石的溶解能力,主要取決于水中()的含量。A.硫酸根離子B.二氧化碳C.氯離子D?氧巖溶的發(fā)育與深度的關系是()。A.隨深度而增強B.隨深度而減速弱C?與深度無關D?隨具體情況而走斷層和裂隙是地下水在巖層中流動的良好通道,所以當?shù)刭|(zhì)構造為()斷層時,巖溶十分發(fā)育。A.壓性;B.張性;C.扭性;D.壓扭性。激發(fā)泥石流發(fā)生的決定性因素為()。A.合適的地形條件B?有利于泥石流發(fā)生的地質(zhì)條件短時間內(nèi)有大量水的來源人類破壞森林植被,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57、泥石流的形成條件:1地勢陡峻、縱坡降較大的山區(qū);2地質(zhì)構造復雜;3崩塌滑坡災害多;4暴雨;5地表徑流平緩A.125B.1234C351D,2451土洞按其產(chǎn)生的條件,有多種成因機制,其中以()最為普遍。A?潛蝕機制B?溶蝕機制C.真空吸蝕機制D?氣爆機制根據(jù)我國南方巖溶地面塌陷的統(tǒng)計,當覆蓋層厚度()者,塌陷的可能性很小。A.大于5mB.大于15.0mC.大于20.omD.大于30.0m土層的性質(zhì)是造成土洞發(fā)育的根據(jù)。最易發(fā)育成土洞的土層性質(zhì)是()A.含砂量較高的土體B?抗水性強的粘性土地段C?碳酸鹽巖D?透水性強的碎石,硬石層61、地表水滲入方式為()時,是滲入水流造成土洞發(fā)育的最主要方式。A.利用土中孔隙滲入B?土中的裂隙滲入C.—些洞穴流入D.—些管道流入第四節(jié)巖體結構和穩(wěn)定分析下列幾種結構面中()不屬于原生結構面。A.沉積結構面B?火成結構面C?變質(zhì)結構面D?層間錯動面下面各種結構面中()屬于構造結構面A.斷層面B.層理面C.片理面D.流層()面屬于次生結構面A.沉積間斷面B.劈理C.板理D.風化裂隙屬于沉積巖結構面的是()A.片麻理B?假整合面C?卸荷裂隙D?褶皺軸面沉積巖中的沉積間斷面屬于()。A.原生結構面B.構造結構面C.次生結構面D.層間錯動面完全張開的結構面中的常見的充填物質(zhì)成份中的()抗剪強度比較高。A.粘土質(zhì)B.砂質(zhì)C.鈣質(zhì)D.石膏質(zhì)7.赤平極射所使用的投影網(wǎng)是()A.極點投影網(wǎng)B.某面積投影網(wǎng)C.吳氏網(wǎng)D.周氏網(wǎng)8.以南極作為發(fā)射點將四個點進行赤平投影,其中()才能投影到赤平面上,如圖4—1所示A.R點B.M點C.P點D.F點9?如赤平極射投影圖4—2上AMB的結構面,其傾向是()A.SWB.NEC.SED.NW在赤平極射投影圖(4—3)上反映四種結構面的產(chǎn)狀,其中()為水平結構面。A.A1AB.A2AC.A3AD.A4A赤平極射投影圖(如圖4—4所示)上的結構面NMS的走向是()。A.EWB.SNC.NED.SE在赤乎極射投影圖(圖4—5)上,反映了四種結構面與邊坡的關系,其中()屬于不穩(wěn)定邊坡。AMC為邊坡的投影,I、2、3、4為結構面投影。判斷隧道洞頂?shù)慕Y構體屬于比較穩(wěn)定的是()A?刃角向上的楔形體B.立方體C.刃角向下的楔形體D.垂直節(jié)理切割的水平板狀結構體巖體的穩(wěn)定性主要取決于()組成巖體的巖石化學性質(zhì)組成巖體巖石的物質(zhì)成分巖體內(nèi)的各種結構面的性質(zhì)及對巖體的切割程度D?巖體內(nèi)被切割的各種巖塊的力學性質(zhì)第六節(jié)地下水1?依據(jù)達西(Darcy)定律計算地下水運動的流量時,系假定滲流速度與水力坡度的()成正比。A.二次方B.-次方C.1/2次方D.2/3次方2?非線性滲透定律(A?Chezy)定律,適用于地下水()的情況。A.運動速度相當快B?運動速度相當慢C.滲流量相當大D.滲流量相當小粘性土的-系列物理力學性質(zhì)都與()水有關。A?吸著B?薄膜C.毛細管D?重力()水的密度比普通水大-倍左右,可以抗剪切,但不傳遞靜水壓力。A?氣態(tài)B?吸著C?薄膜D.毛細管能夠給出并透過相當數(shù)量重力水的巖層或土層,稱為()A.給水層B.含水層C.透水層D.隔水層巖石允許水流通過的能力稱為()A.給水性B.透水性C.持水性D.容水性地下水按其埋藏條件可分為()A.包氣帶水、潛水和承壓水三大類B.空隙水、潛水和承壓水三大類C.巖溶水、潛水和承壓水三大類D?包氣帶水、裂隙水和承壓水三大類補給潛水的主要來源是()A.大氣降水B.地表下C.深層地下水D.凝結水潛水徑流強度的大小與()無關。A.含水層的透水性B.過水斷面面積C?水力坡度D.補給量承壓水一般()。A.容易受氣候的影響B(tài)?容易受氣候的影響,但不易被污染C?不易受氣候的影響,且不易被污染D?容易被污染承壓水常常以()的形式進行排泄。A.泉B.直接排人地表C.通過蒸發(fā)逸入大氣D.通過透水通道排水潛水層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較穩(wěn)定隔水層以上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叫()A.上層滯水B?潛水C.承壓水D.自流水基礎施工中,土層出現(xiàn)流砂現(xiàn)象一般是由()引起的。A.地下水產(chǎn)生的靜水壓力B.地下水的產(chǎn)生的動水壓力C.承壓水對基坑的作用D?開挖基坑坡度過陡所謂承壓完整井是指()A.抽水時產(chǎn)生的降落漏斗在隔水頂板范圍內(nèi),且過濾器底端到達不透水層抽水時產(chǎn)生的降落漏斗在隔水頂板范圍內(nèi),但過濾器底端位于含水層中自由水面位于融水頂板以下,且過濾器底端到達不透水層D?抽水時產(chǎn)生的降落漏斗,位于潛水層,但過濾器底端到達不透水層15?地下水的酸堿度(PH值)是由水中的()離子濃度確定的。A.K+B.Na+C.H+D.HCO3-16?地下水按PH值分類,當PH值()時為中性水。A.v5.0B.5.0-6.4C.6.5—8.0D.>10.0每升地下水中()的總量稱為礦化度。A.各種離子B.Cl-離子C.NaCl分子D?各種離子,分子與化合物水的硬度是由每升水中()離子的含量確定的。當其含量6.0—9.0時為硬水A.鈣B.鎂C.鈣、鎂D.鈉根據(jù)各種化學腐蝕所引起的破壞作用,將()離子的含量的歸納為結晶類腐蝕性的評價指標。A.HCO3-B.SO42-C.Cl-D.NO3-根據(jù)各種化學腐蝕所引起的破壞作用,將()離子含量和PH值,歸納為分解類腐蝕性的評價指標。A.CO2、HCO3-B.Ca2+、Mg2+C.SO42-、NO3-D.Cl-、Fe2+地下水中分布最廣,含量較多的4種陽離子和3種陰離子是()Na+、K+、Ca+、Mg+和Cl-、SO42-、HC03-Na+、K+、Ca+、Mg+和Cl-、SO42-、OH-Na+、K+、Ca+、Mg+和Cl-、SO42-、HCO3-Na+、K+、Ca+、Fe+和Cl-、OH-、HCO3-凍土解冰后,土的強度()A.往往高于凍結前的強度B?往往低于凍結前的強度C.-般不發(fā)生變化D.提高或降低與凍結時間有關習慣上用()溫度將地下水樣蒸干后所得干涸殘余物總量來表示礦化度。A.1009B.1059C.1209D.105—1109在沿海軟土層進行深基礎施工時,往往需要人工降水,但若降水不當,會使周圍地基地層產(chǎn)生()A.不均勻沉降B.固結沉降C.降水漏斗D.流砂不合理的地下水流動會誘發(fā)某些土層出現(xiàn)()A?流砂現(xiàn)象B?不均勻沉降C?機械潛蝕D.流砂現(xiàn)象和機械潛蝕混凝土不論在地面或地下,無干濕交替作用時,其腐蝕強度比有干濕交替作用時()A.相對降低B?相對升高C?不變D.不一定按照結晶類腐蝕評價標準,在II類場地環(huán)境下,地下水中SO42-離子〉3000(mg/L)時,對建筑材料腐蝕的等級為()A.中腐蝕性B?強腐蝕性C?弱腐蝕性D?特強腐蝕性按照分解類腐蝕評價標準,在直接臨水、或強透水土層的地下水、或濕潤的強透水土層環(huán)境下,pH值為5.0--4.0時,對建筑料腐蝕的等級為()A.強腐蝕性B?特強腐蝕性C?弱腐蝕性D?中腐蝕性用三點法測定地下水流向時,()為地下水流向平行等水位線并向水降低的方向垂直等水位線并向水位升高的方向平行等水位線并向水位升高的方向垂直等水位線并向水位降低的方向0.利用指示劑或示劑來測定地下水流速時,要求鉆孔附近的地下水流為()。A.非層流動的穩(wěn)定流B?呈層流運動的非穩(wěn)定流C.呈層流運運的穩(wěn)定流D?非層流運動的非穩(wěn)定流31.鑿穿承壓含水層的頂板后,又穿透一部分含水層,地下水可從井的四周及井底進人井內(nèi),其取水構造物為()A.潛水完整井B.潛水非完整并C.承壓水完整井D.承壓水非完整井第七節(jié)巖土工程勘察與原位測試技術1、巖土工程勘察等級劃分時,下面()因素不屬于考慮的范圍:A:工程安全等級B:場地復雜程度C:施工條件D:地基復雜程度2、巖土工程勘察等級分為()級A:3級B:4級C:2級D:5級3、擬建工程的工程安全等級為三級,場地地形地貌簡單,地基土為多年凍土,則其巖土工程勘察等級應定為()A.-級B.二級C?三級4、對于復雜場地,I、II級建筑物等大、中型工程,在軟土地區(qū)一般應按與()相適應的勘察階段進行勘察工作。A:設計B:計劃C:測繪D:施工5、巖土工程勘察一般應()進行勘察。A?按可行性研究勘察,初步勘察和詳細勘察階段B.合并勘察階段C?僅按詳細勘察階段D?僅按初步勘察階段要求6、對于抗震設防烈度等于或大于()的建筑物,應進行場地與地基的地震效應評價A.5度B.6度C.7度D.8度7、對于基坑工程,其勘察深度宜為開挖深度的()倍A.1.5—2.0B.2.0一3.0C.3.0—3.5D.4.0一4.58、在工程地質(zhì)勘察中,采用()能直接觀察地層的結構和變化。A?坑探B?鉆探C?觸探D.地球物理勘探9、巖土工程勘探方法主要包括()。I、坑探2、鉆探3、地球物理勘探4、地質(zhì)雷達勘探5、采樣A.1、4、5B.2、3、5C.3、2、1、D.1、3、410、試坑展視圖一般采用()法。A.四壁輻射展開B?兩壁展開c.四壁平行展開D.四壁相連展開11、巖土工程鉆探巖心采取率對一般巖石不應低于()。A:80%B:60%C:90%D:65%12、對破碎巖石要求的巖心采取率不應低于()。A:65%B:50%C:75%D:80%13、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控制勘探孔宜占勘探孔總數(shù)的1/5—1/3;在預定濃度范圍內(nèi)遇基巖時,非控制孔在確定達到基巖后即可終孔;當預計基礎埋深以下有厚度超過3—5m且均勻分布的堅實土層時,控制性勘探孔深度可適當減小當預定深度內(nèi)有軟弱土層時,控制性勘探孔深度應適當加大;14、電阻率法屬于()A.交流電法B?直流電法C?放射性勘探D?聲波勘探15、下列勘探方法中,()可能獲取原狀土樣A.麻花站B.洛陽鏟C.坑探D.鉆機沖擊鉆進取樣16、若需對土樣進行定名,測定含水量,則土樣的擾動程度最差可以控制到()。A.不擾動土B?輕微擾動土C?顯著擾動土D?完全擾動土17、采取I級土不擾動土樣,必須保持()A.天然濕度和結構B.天然溫度C.天然礦物成分D.天然結構18、巖土工程勘察的不同階段所采用的測試技術也不同,其中原位測試通常是()階段采用的。A.選址勘察B.初步勘察C.詳細勘察D.施工勘察19、原位測定飽水軟粘性土的抗剪強度及其靈敏度的測試方法是()A.十字板剪力試驗B.靜力觸探試驗C?靜載荷試驗D?旁壓試驗20、平板載荷試驗適用于()A?深層地基土B.地下水位以下地基土C?地表及淺層地基土D.地表完整巖石21、十字板剪切試驗是為了測出土的()然后換算成土的抗剪強度。A.抵抗力矩B.阻力C.摩擦力D.粘滯系數(shù)22、十字板剪切試驗適用于()土層。A.硬粘土B.軟粘土C?礫石砂土D?破碎巖石23、標準貫入試驗可用于()地層。A.節(jié)理發(fā)育的巖石類;B?砂土、粉土和一般性粘土;C?碎石類土;D.軟土。24、標準貫入試驗貫人器是()A.圓錐形探頭;B.圓筒形探頭;C.十字板探頭;D?圓柱體探頭25、旁壓試驗的原理是通過量側旁壓膜對孔壁施加的壓力和土體變形之間的關系,計算()A.變形模量和地基承載力;B?靜止側壓力系數(shù);C?水平固結系數(shù);D?砂土抗剪強度。26、以旁壓試驗P—V曲線計算旁壓模量Em,應在()進行。A.工段;B.R段;C.m段;D.E、E段交點上。27、評定碎石土地層的承載力時,下列試驗中宜采用()進行原位測試。A.靜力觸探試驗;B.動力觸探試驗;C.標準貫入試驗;D.扁脹試驗;28、評定強風化,全風化的硬質(zhì)巖石天然地基承載力時,下列試驗中宜采用()進行原位測試。A.靜力觸探試驗;B.動力觸探試驗;C.標準貫入試驗;D.扇脹試驗。評定淤泥,淤泥質(zhì)土天然地基承載力時,在下列試驗方法中,宜采用()進行原位測試。A.標準貫人試驗;B.旁壓試驗;C.動力觸探試驗;D.扁脹試驗;評定粘土、粉土和砂土的靜止側壓力系數(shù)時,在下列試驗方法中,宜采用()進行原位測試。A.標準貫人試驗;B.扁脹試驗;C.旁壓試驗;D.動力觸探試驗。評定粘性土的不排水抗剪強度時,在下列試驗方法中,應采用()進行原位測試。A.標準貫入試驗3B。扁脹試驗;C.旁壓試驗3D.動力觸探試驗。32、標準貫入試驗使用的穿心錘重與穿錘落距分別是:()。A.錘直二10kg,落距二50cmB.錘直二63.5k8,落距二50cmC.錘直二63.5k8,落距二76cmD.錘直二10kg,落距二76cm33、下列圖表中,哪一種不屬于巖土工程勘察報告中應附帶的必要圖件?(A?工程地質(zhì)柱狀圖B.工程地質(zhì)剖面圖C.室內(nèi)實驗成果圖表D.地下水等水位線圖34、下列何項不屬于原位測試?()A.地基靜載荷試驗B.固結試驗C.旁壓試驗D.觸探試驗35、對同一工程地質(zhì)單元(土層)取的土樣,用相同方法測定的數(shù)據(jù),通常是()。A.-致的;B.離散的,且是無規(guī)律分布的;C.離散的,并以一定規(guī)律分布的;D.有時是一致的,有時是離散的。36、同-工程地質(zhì)單元(土層)取的土樣,用相同方法測定的數(shù)據(jù),()都接近于總體數(shù)據(jù)的算術平均值。A.多數(shù);B.-般;C?絕大多數(shù);D.很少。37、()是反映數(shù)據(jù)的集中情況或中心趨勢的,被作為評價巖土性狀需要的巖土參數(shù)的典型代表。a.標準差;B?變異系數(shù);C.算數(shù)平均值;D.方差。38、同一工程地質(zhì)單元(土層)取的土樣,用相同方法酗定的數(shù)據(jù)頻率分布直方圖,一般可以認為()曲線。A.接近于均勻分布;B.接近于正態(tài)分布;C?接近于對數(shù)正態(tài)分布;D?接近于指數(shù)分布。39、標準差和變異系數(shù)都是反映數(shù)據(jù)分布的離散程度的。兩者之間的基本區(qū)別是()。A.前者比較準確;B?前者是有量綱的,不能比較不同參數(shù)的離散程度;C?后者是有量綱的,不能比較不同參數(shù)的離散程度;D?后者比較準確。40、試驗指標中的重大誤差或非代表性的數(shù)據(jù)必須臺棄,當采用GrMbbs法剔除租差數(shù)據(jù)時,其系數(shù)g(舍棄值的臨界值),除與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的個數(shù)有關處,還與風險率有關。這個關系是隨著數(shù)據(jù)的個數(shù)增多,8值()。A.減??;B.增大;C.不變;D.隨參數(shù)類型增大或減小。41、地基最終沉降量分層總和法計算公式中,P0是()的應力。A.計算土層頂;B.計算土層底;C.計算土層頂和底乎均;D.荷栽標準值產(chǎn)生于基礎底面處。42、在深度Zo處,向上取厚度AZ(該值由基礎寬度B決定)的計算變形值,不大于深度Zn范圍內(nèi)土層總變形的()%時,則Zn可作為地基漢降的計算深度。A.10;B.5;C.2.5;D.1.0.43、在計算深度范圍內(nèi)存在基巖時,則地基沉降計算深度可取至()。A.基巖表面以上1.0m;B.基巖表面以下1.0m的;C?基巖表面;D.基巖表面以下0.5m44、地基土在固結過程中,某時刻的固結沉降量與最終沉降量的比值,一般稱為()。A.固結系數(shù);B?固結度;C?沉降系數(shù);D?沉降比。45、土層的固結系數(shù)的大小與()成正比.A.土的滲透系數(shù);B.土層在固結過程中的平均孔隙比;C?土的壓縮系數(shù);D?水的密度。46、地基承載力是指()A.地基在建筑物荷重作用下抵抗破壞的能力;B?滿足變形條件下地基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載;C?地基在同時滿足變形和強度兩個條件下,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載。47、當濕陷系數(shù)6s滿足()條件時,應定為濕陷性黃土。A.6s之0,015;Bo8s>0。030;C。8s>0.050D.8s>0.001548、黃土場地濕陷類型,應按實測自重濕陷或計算自重濕陷制定。當自重濕陷重()時,應定為自重濕陷性黃土場地。A.>7.0cmB.>3.0cmC,>5.0cmD.>9.0cm49、黃土地基存在濕陷和壓縮兩種不同性質(zhì)的變形。對于飽和黃土,則主要應考慮()變形進行計算。A.濕陷;B.壓縮;C.濕陷與壓縮;D.長期。50、在確定紅粘土層上的基礎埋置深度時,基礎應()。A.盡量深埋;B.盡量淺埋;C.盡量避開;D.應另考慮下臥層承載力要求。51、從土性條件分析,在()條件下愈不容易液化。A.顆粒愈細;B?粘性土含量愈高;C?地下水位降低;D?液化層埋深很深。52、產(chǎn)生液化的必要外部條件是()。A.地震或振動;B?粘性土的存在;C?地下水位降低;D?液化層埋深很深。53、()填土,不宜作為天然地基。A.堆積年限較長的素填土;B?堆積年限較長的沖填土;C?性能穩(wěn)定的工業(yè)廢料組成的雜填土;D?有機質(zhì)含重較多的生活垃圾和對基礎有腐蝕作用工業(yè)廢料組成的雜填土。54、采用分層總和法計算膨脹土地基的膨脹變形量或收縮變形量時,其計算深度應按()確定。A.—般地基沉降計算深度相同取值方法;B?大氣影響深度;C.基巖面埋藏深度;D.穩(wěn)定地下水位的深度。55、膨脹巖石地基的穩(wěn)定性,在()情況下,可按圓弧滑動進行檢算。A.土層均勻且無節(jié)理面;B.巖石層較差、層間存在軟弱層;C.層面與坡面交角小于45度;D.地面有建筑物或填料荷栽。56、季節(jié)性凍土地區(qū),對于()土,可認為不凍脹。A.天然含水量較高的粉砂;B.天然含水量較高的粉土;C.碎石土、粗砂、中砂、細砂;D.天然含水量較高的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剪力墻防水砂漿施工方案
- Unit 10 Wind Period 3 (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滬教牛津版深圳用英語五年級上冊
- 2025至2031年中國電子病歷掌上系統(tǒng)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第二章有理數(shù)的運算 2.3.1乘方(第一課時)教學設計人教版(2024版) 數(shù)學七年級上冊
- 涉江采芙蓉(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高一語文必修上冊同步備課系列(統(tǒng)編版2019)
- 2025至2031年中國前端加擾器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低鉻合金微球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VRU電話銀行系統(tǒng)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霓虹燈粉管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轉門式門禁系統(tǒng)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QC課題提高檢查井周邊壓實
- 應征公民體格檢查表(征兵)
- ACL磁致伸縮液位計說明書
- 優(yōu)秀教研組評比制度及實施細則
- 慈善祖師—太乙救苦天尊經(jīng)文選集拼音版
- 3建筑工程規(guī)劃放線、驗線多測合一成果報告書
- JJF 1752-2019全自動封閉型發(fā)光免疫分析儀校準規(guī)范(高清版)
- GB 1886.300-2018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 離子交換樹脂(高清版)
- 尾礦庫安全技術規(guī)程釋義
- 如何寫數(shù)學新授課教學設計
- 五年級上冊期末考試數(shù)學試卷含答案(最新人教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