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講學課件高中地理人教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47b2c85ea1ed0e6dfaeb9bdc0630765/247b2c85ea1ed0e6dfaeb9bdc06307651.gif)
![土壤講學課件高中地理人教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47b2c85ea1ed0e6dfaeb9bdc0630765/247b2c85ea1ed0e6dfaeb9bdc06307652.gif)
![土壤講學課件高中地理人教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47b2c85ea1ed0e6dfaeb9bdc0630765/247b2c85ea1ed0e6dfaeb9bdc06307653.gif)
![土壤講學課件高中地理人教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47b2c85ea1ed0e6dfaeb9bdc0630765/247b2c85ea1ed0e6dfaeb9bdc06307654.gif)
![土壤講學課件高中地理人教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47b2c85ea1ed0e6dfaeb9bdc0630765/247b2c85ea1ed0e6dfaeb9bdc0630765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5.2土壤1通過實地觀察或運用土壤標本,掌握觀察土壤的基本內容和方法。2運用圖文資料,結合觀察活動說明土壤的主要形成要素,解釋常見的土壤現象。3結合實例,了解土壤的功能和養(yǎng)護途徑,體會養(yǎng)護土壤的重要性。(課標要求:通過野外觀察或運用土壤標本,說明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北京中山公園內保留著明代所建的社稷壇,是古代帝王祭土神、谷神的場所。壇上層鋪墊著五顏六色的土:東方為青色,南方為紅色,西方為白色,北方為黑色,中間為黃色。實際上,這五種不同顏色的土壤來自我國不同地方的五種土壤。不同類型的土壤顏色為何有差異?影響土壤形成的因素主要有哪些?進入今天的課堂,我們可以揭開這兩個謎底。提示:不同類型的土壤顏色存在差異,是由于不同土壤中的礦物質成分和有機質含量不同。影響土壤形成的因素主要有成土母質、生物、氣候、地貌、時間、人類活動等。一、觀察土壤1.土壤組成與其肥力之間的關系2.土壤質地分類土壤類型特點沙土成分以沙粒占優(yōu)勢,毛細管孔隙少,通氣、透水性強,保水、蓄水性能差,而且有機質易分解,保肥性能弱,但易耕作壤土所含沙粒、粉粒、黏粒比例適中,兼有沙土和黏土的優(yōu)點,通氣、透水性能良好,蓄水、保肥性能強,是農業(yè)生產理想的土壤質地黏土成分中黏粒占優(yōu)勢,通氣、透水性差,蓄水、保水性能強,而且有機質分解緩慢,易積累,保肥性能好,但質地黏重,不易耕作3.自然土壤剖面及各層特點土壤層特點有機層以分解和半分解的有機質為主腐殖質層腐殖質積累,顏色較深,呈灰黑色或黑色淋溶層由于溶解于水的礦物質隨水的下滲向下運移,本層礦物質淋失,顏色較淺淀積層淋溶層淋失的物質在此沉淀、積累,質地黏重、緊實,呈棕色或紅棕色母質層疏松的風化碎屑物質母巖層堅硬的巖石4.耕作土壤剖面及各層特點土壤層特點耕作層(表土層或熟土層)土質疏松,有機質比例高,顏色較暗犁底層(亞表土層)土層緊實,顏色較淺,具有保肥保水作用自然土層未經耕作熟化,不利于作物生長二、土壤的形成和養(yǎng)護1.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土壤的形成受成土母質、生物、氣候、地形等自然要素及人類活動的共同作用,體現了(1)成土母質成土母質的粒度與化學成分對土壤質地和化學元素的影響如下圖所示:(2)氣候(3)生物①生物對土壤形成的影響生物是土壤形成過程中最活躍的因素,起著主導作用。圖解如下:②生物是土壤有機物質的來源,對土壤肥力產生重要影響,如下圖所示:巖石的風化、土壤的形成為植物生長提供了條件,同時植物生長又加快了巖石的風化,促進了土壤的形成。高等植物的生長,進一步促進了土壤的形成??梢?,生物的參與加快了成土過程,使土壤發(fā)育不斷深化,形成土壤肥力。(4)地形地形主要通過對物質、能量的再分配間接地作用于土壤。(5)時間土壤發(fā)育的時間越長,土壤層越厚,土層分化越明顯。(6)人類活動人類活動主要通過改變成土因素而作用于土壤的形成與演化,其中以改變地表生物狀況的影響最為突出。①人類通過合理的耕作經營,可以培育出一些肥沃、高產的耕作土壤,如水稻土等。②違反自然成土規(guī)律會造成土壤退化,如肥力下降、水土流失、鹽漬化、荒漠化和土壤污染等消極影響。(1)土壤和各圈層的關系:土壤處于巖石圈、水圈、大氣圈和生物圈相互緊密接觸的過渡地帶,是聯系有機界和無機界的關鍵環(huán)節(jié)。(2)土壤與生物的關系:土壤為植物生長提供扎根立足的條件,也是許多動物和微生物生存的場所和營養(yǎng)來源。(3)土壤水分的作用:土壤具有蓄水、保水功能。土壤水分為植物生長提供水分,使農作物可以抵御適度的旱情。(4)土壤與人類的關系:人類種植農作物是以土壤為物質基礎的;人類飼養(yǎng)動物,也主要以植物為飼料。(5)土壤的保護:合理利用和保護土壤資源,對人類生存和發(fā)展至關重要。(6)土壤改良:為了滿足人類耕作的需求,人類需要改良土壤,如亞馬孫河流域人類利用生物炭改良土壤。優(yōu)良的土壤也需要種養(yǎng)結合,以保持土壤持續(xù)提供高效肥力的能力,如休耕、廣施農家肥等。2.土壤的功能和保護【答案】(1)黑土中含有豐富的有機質,肥力高。(2)黑土都分布在緯度較高的地區(qū),說明是在冷濕的環(huán)境中發(fā)育形成的。(3)我國南方地區(qū)氣候濕熱,降水較多,土壤的淋溶作用強烈,因此土壤中的有機質含量低,比較貧瘠。(4)可以采取休耕、輪作、秸稈還田、增施有機肥等手段進行養(yǎng)護。(1)黑土肥沃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2)黑土是在什么樣的氣候環(huán)境中發(fā)育形成的?(3)我國南方的濕熱地區(qū)植被茂密,但發(fā)育的土壤反而有機質含量
較低,比較貧瘠,其主要原因是什么?(4)我國東北黑土分布區(qū)目前都存在著黑土肥力降低的現象,我們對其應該如何進行養(yǎng)護?東北地區(qū)俗稱黑土地,主要原因是那里分布著典型的黑土,人們常說黑土地上是“捏把黑土冒油花,插雙筷子也發(fā)芽”。黑土是大自然給予人類的得天獨厚的寶藏,是一種性狀好、肥力高、非常適合植物生長的土壤。世界上僅有三塊黑土平原:美洲的密西西比平原、歐洲的烏克蘭平原、亞洲的東北平原。1.自然發(fā)育的土壤中有機質含量最高的是()A.黑土 B.紅壤 C.水稻土 D.寒漠土【典例示范】土壤的形成和發(fā)育受各種自然地理要素的影響,有機質含量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標。據此完成1~2題?!窘馕觥窟x項中四種土壤分別分布在我國的東北地區(qū)、南方低山丘陵地區(qū)、南方水稻種植區(qū)和氣候嚴寒干旱地區(qū)。有機質主要來自植物的枯枝落葉,而高溫多雨的氣候又會快速分解和淋失有機質,故土壤肥力主要與植被覆蓋率和氣候有關。我國東北地區(qū)和南方地區(qū)植被覆蓋率都較高,土壤有機質來源都較多,但南方地區(qū)與東北地區(qū)相比,氣溫高,降水多,土壤有機質的積累不如東北地區(qū)多。嚴寒干旱地區(qū)植被較少,土壤發(fā)育程度低,有機質含量低。A2.在適宜的光照和溫度條件下,巖石表面發(fā)育為“年幼”土壤的主要原因是()A.流水的堆積作用B.風力的侵蝕作用C.苔蘚類植物活動D.高等植物的生長【解析】陸地表層能夠生長植物,有一定肥力的疏松表層才是土壤。巖層發(fā)育為土壤需要經過外力的風化作用形成成土母質,并有生物提供有機質,從而排除A、B選項。題中的“年幼”土壤指土壤的發(fā)育程度低,高等植物生長對土壤要求較高,難以在成土母質上直接生長,而苔蘚類等低等植物生命力較強,可以在成土母質上生長并為土壤提供一定的有機質。故C選項正確。C1.人類活動對土壤的影響的兩面性【探究小結】2.人類活動對土壤的積極影響人類生產活動主要通過改變成土因素作用于土壤的形成與演化,其中以改變地表生物狀況的影響最為突出??梢耘嘤龇饰?、高產的耕作土壤,如水稻土。具體分析如下:3.人類活動對土壤的消極影響造成土壤退化,如肥力下降、水土流失、土壤鹽漬化、荒漠化和土壤污染等消極影響。知識拓展:土壤保護的主要措施(1)科學地進行污水灌溉,在灌溉之前對污水進行凈化處理,既利用了污水,又避免了對土壤的污染。(2)合理使用農藥,不僅可以減少對土壤的污染,還能經濟有效地消滅病、蟲、草害,發(fā)揮農藥的積極效能。(3)增施有機肥。(4)施用化學改良劑,采取生物改良措施。土壤顏色生物1.下列關于圖中各層的敘述,正確的是(
)A.①為腐殖質層B.②為淋溶層C.③為母質層D.④為淀積層2.下列關于②層的敘述,正確的是(
)A.以分解和半分解的有機質為主B.腐殖質積累,顏色較深,呈灰黑色或黑色C.礦物質淋失,顏色較淺D.質地黏重、緊實,呈棕色或紅棕色讀土壤剖面示意圖,回答1~2題。3.影響土壤質地(土壤顆粒物粗細狀況)的主要因素是(
)A.生物B.氣候C.成土母質D.人類活動4.生物在土壤形成過程中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
①成土母質的風化過程②有機物質的積累過程③水分含量的調節(jié)過程④養(yǎng)分元素的富集過程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土壤的形成受成土母質、地形、氣候、生物及人類活動的綜合影響,是地理環(huán)境整體性的一面“鏡子”。據此回答3~4題。5.讀理想土壤的成分體積比例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字母代表的是組成土壤的A
,B
。(2)土壤水分和
貯存在土壤孔隙中,兩者的組成比例常隨外界
及其他因素的變化而此消彼長。(3)性狀良好的土壤,能夠調節(jié)土壤中的
、
和
,既能
,又能
。2.下列關于②層的敘述,正確的是(
)A.以分解和半分解的有機質為主B.腐殖質積累,顏色較深,呈灰黑色或黑色C.礦物質淋失,顏色較淺D.質地黏重、緊實,呈棕色或紅棕色【解析】②為腐殖質層,其特點是腐殖質積累,顏色較深,呈灰黑色或黑色。讀土壤剖面示意圖,回答1~2題。1.下列關于圖中各層的敘述,正確的是(
)A.①為腐殖質層B.②為淋溶層C.③為母質層D.④為淀積層【解析】①為有機質層,②為腐殖質層,③為淋溶層,④為淀積層,⑤為母質層,⑥為母巖層。DB4.生物在土壤形成過程中所起的主要作用是()①成土母質的風化過程②有機物質的積累過程③水分含量的調節(jié)過程④養(yǎng)分元素的富集過程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3.影響土壤質地(土壤顆粒物粗細狀況)的主要因素是()A.溫帶草原 B.熱帶草原C.寒帶苔原 D.亞寒帶針葉林【解析】生物是土壤有機物質的來源,也是土壤形成過程中最活躍的因素,與土壤顆粒物粗細狀況關系不大;人類活動主要通過改變成土因素作用于土壤的形成與演化,其中以改變地表生物狀況的影響最為突出。土壤的形成受成土母質、地形、氣候、生物及人類活動的綜合影響,是地理環(huán)境整體性的一面“鏡子”。據此回答3~4題。C【解析】考查生物對土壤發(fā)育的作用。生物是土壤有機質的來源,也是土壤形成過程中最活躍的因素。在成土母質上滋生出生物后,通過光合作用和根系有選擇的吸收,慢慢地積累了有機物質,然后以枯枝落葉和生物殘體的形式,將有機養(yǎng)分和礦物養(yǎng)分歸還給地表,加速土壤的形成。生物對母質的改造作用,意識有機質生物積累過程,而是養(yǎng)分元素的富集過程。B5.讀理想土壤的成分體積比例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字母代表的是組成土壤的A
,B
。(2)土壤水分和
貯存在土壤孔隙中,兩者的組成比例常隨外界
及其他因素的變化而此消彼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建筑工地施工人員職業(yè)健康監(jiān)護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建筑工程造價咨詢承攬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兼職翻譯人才合作協議范本
- 2025年度房地產項目配套設施建設合作協議
- 2025年度季節(jié)性用工勞動爭議調解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處理合同范本-@-5
- 2025年度建筑攪拌站運營管理服務合同書
- 2025年中國食品塑料包裝市場競爭格局及投資前景展望報告
- 2024年烘焙食品原料市場調研報告
- 2025年度酒類產品售后服務合同范本
- QC課題提高金剛砂地面施工一次合格率
- 呼吸科護理管理制度
- TCI 331-2024 工業(yè)污染源產排污核算系數制定通則
- 浙江省(面試)公務員考試試題及答案指導(2025年)
- 設備拆裝施工方案
- 注冊安全工程師《安全生產管理知識》科目知識要點
- 《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知識競賽試題庫55題(含答案)
- 小學百科知識競賽題庫200道及答案(完整版)
- JJ∕G(交通) 201-2024公路橋梁支座壓剪試驗機
- 2019-2020學年七年級(上)期末數學試卷2附解析
- 電話接聽技巧與服務質量提升方案三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