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屆河北省石家莊市元氏縣物理八年級第一學期期末統(tǒng)考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1頁
2024屆河北省石家莊市元氏縣物理八年級第一學期期末統(tǒng)考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2頁
2024屆河北省石家莊市元氏縣物理八年級第一學期期末統(tǒng)考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3頁
2024屆河北省石家莊市元氏縣物理八年級第一學期期末統(tǒng)考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4頁
2024屆河北省石家莊市元氏縣物理八年級第一學期期末統(tǒng)考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屆河北省石家莊市元氏縣物理八年級第一學期期末統(tǒng)考模擬試題請考生注意:1.請用2B鉛筆將選擇題答案涂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請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主觀題的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的答題區(qū)內(nèi)。寫在試題卷、草稿紙上均無效。2.答題前,認真閱讀答題紙上的《注意事項》,按規(guī)定答題。一、選擇題1.某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由速度公式可知,該物體的()A.路程與時間成正比 B.速度與路程成正比C.速度與時間成反比 D.速度是由路程和時間共同決定的2.關于透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凸透鏡和凹透鏡都有焦點,凸透鏡有實焦點,凹透鏡有虛焦點B.平行于主光軸的光,通過透鏡后必過焦點C.凸透鏡只對平行光有會聚作用D.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因此通過凸透鏡光一定會聚在焦點3.下列描述最接近實際的是A.人頭發(fā)的直徑約為1mm B.人步行的速度約為1.1m/sC.一個蘋果的質(zhì)量約為1.5kg D.我國的最低氣溫約為-273.15℃4.下列做法能使水的蒸發(fā)加快的是()A.將濕衣服晾在密閉的衛(wèi)生間內(nèi)B.將弄濕的作業(yè)本子打開放在向陽的窗臺上C.將用后的墨水瓶蓋擰緊D.用保鮮袋將水果包好放在冰箱內(nèi)5.控制噪聲是城市環(huán)保的主要項目之一,下列措施中不能減弱噪聲的是()A.減少二氧化碳氣體的排放B.市區(qū)內(nèi)禁止機動車鳴笛C.在汽車的排氣管上裝消聲器D.城市街道兩旁多植樹6.如圖所示的實例中,屬于利用大氣壓的是A.用回水管的“水封”阻隔臭氣B.利用微小壓強計進行測量C.用幾杯水就能撐裂木桶D.利用拔火罐進行治療7.電影《流浪地球》講述了多年以后太陽急速衰老膨脹,無法再給地球提供能量,人類為了拯救地球而點燃木星周圍的可燃氣體,逃離太陽系的故事。其中點燃木星將地球推開相當于內(nèi)燃機的()A.吸氣沖程 B.壓縮沖程 C.做功沖程 D.排氣沖程8.夏天,向盛有牛奶的杯內(nèi)充人少量液態(tài)氮,可以快速制成一杯看似“熱氣騰騰”的冰激凌,貿(mào)然食用易凍傷食道,看似“熱氣騰騰”,其實是A.液氮汽化后形成的氮氣B.液氮凝固后形成的固態(tài)氮C.冰激凌中的水汽化后形成的水蒸氣D.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后形成的小水滴9.有一種專門存放貴重物品的“銀行”,當人們存放了自己的貴重物品后,要用儀器記錄下自己的“手紋”、“眼紋”、“聲紋”等,以便今后用這些自己獨有的特征才能親自取走東西,防止被別人盜領走,這里的“聲紋”主要記錄的是人說話的()A.音調(diào) B.響度 C.音色 D.三者都有10.下列圖像中,能正確反映同種物質(zhì)的質(zhì)量和體積關系的是()A. B.C. D.11.某同學要用天平和量筒測量綠豆的密度,下列四種方法中最合理的是A.先用量筒和水測量一些綠豆的體積,再用天平測量這些綠豆的質(zhì)量B.先用天平測量一粒綠豆的質(zhì)量,再用量筒和水測量這粒綠豆的體積C.先用天平測量一些綠豆的質(zhì)量,再將這些綠豆直接倒入量筒測出體積D.先用天平測量一些綠豆的質(zhì)量,再用量筒和水測量這些綠豆的體積12.如圖是“探究某物質(zhì)熔化和凝固規(guī)律”的實驗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在t=5min時,該物質(zhì)處于固液共存狀態(tài)B.在BC段,該物質(zhì)不吸熱C.該物質(zhì)凝固過程持續(xù)了5minD.該物質(zhì)的凝固點是55℃二、填空題13.如圖的港珠澳大橋是在“一國兩制”框架下,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設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它是全球最長跨海大橋,于2018年10月24日正式通車運營。大橋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________現(xiàn)象,倒影看起來較暗是由于光在水面發(fā)生了______導致的。14.從冰箱中取出的凍魚在空氣中放置一會兒,凍魚身上出現(xiàn)一層白霜,又過一段時間凍魚身上的霜變成了水.此過程經(jīng)歷的物態(tài)變化是先_______后_______.(均物態(tài)變化的名稱)15.如圖所示的體溫計示數(shù)是_______℃,它是根據(jù)液體__________制成的,它_______(填“能”或“不能”)離開人體而讀數(shù)。16.如圖所示,照鏡子時,小紅能從鏡子里看到自己的像,是由于光的______形成的;當小紅向豎直的平面鏡走近時看到自己的像變大了,而實際上她的像的大小是填______(“變大”、“變小”或“不變”)的。三、實驗題17.(8分)如圖,小紅探究光的反射規(guī)律時,在平面鏡的上方垂直放置一塊光屏,光屏由可以繞折轉的、兩塊板組成。讓一束光貼著光屏左側的板沿方向射到點,在右側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線。(1)如果他將入射光線逐漸靠攏法線,則反射光線將逐漸______(選填“靠攏”或“遠離”)法線。(2)若將板向后折轉一定的角度,則在板上_____(選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則說明__________。(3)畫出實驗所需的表格。(_______)18.(8分)小明用凸透鏡、蠟燭、光屏和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1)測量焦距:如圖甲所示,讓一束平行光經(jīng)過凸透鏡,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此現(xiàn)象說明了凸透鏡對光具有_____作用,并可得出此透鏡的焦距為_____cm。(2)如圖乙所示,移動光屏到適當位置,可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倒立、_____(填“放大”或“縮小”)的實像,依據(jù)此原理,人們制成的光學儀器是_____。(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3)一段時間后蠟燭變短,要使燭焰的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應將光屏向_____移動。19.(8分)小明同學在做研究某物質(zhì)熔化時的規(guī)律的實驗時得出如下數(shù)據(jù):(1)此物質(zhì)一定屬于______(選填“非晶體”或“晶體”)(2)此物質(zhì)的熔點是______,在第10min時,物質(zhì)處于______(選填“固態(tài)”、“液態(tài)”或“固液共存態(tài)”)加熱時間(min)0246810121416182022溫度(℃)646872768080808084889296則由裝置圖(如圖)和上表數(shù)據(jù)可知:(3)此物質(zhì)的溫度達到72℃時,物質(zhì)處于______(選填“固態(tài)”、“液態(tài)”或“固液共存態(tài)”)(4)將溫度計插入試管中時,溫度計的玻璃泡要全部插入固體粉末中,不要碰到試管底或______。(5)把試管放在有水的燒杯中加熱是為了使固體粉末受熱______;其中燒杯中的水面應______(選填“高于”或“低于”)試管中物質(zhì)的上表面。(6)此物質(zhì)熔化過程的特點是______。四、作圖題20.(8分)圖中,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特點,畫出物體AB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A'B';(___________)21.(8分)根據(jù)下圖中的入射光線或折射光線,畫出相應的折射光線或入射光線。(_____)五、計算題22.(10分)一捆銅線,質(zhì)量是89kg,橫截面積是25mm2.不用尺量,請你計算出這卷銅線的長度l=?(ρ=8.9×103kg/m3)23.(12分)小明翻越一座小山坡,小山坡模型如題圖所示,他以A處為起點出發(fā),上坡的速度為2m/s,1min后登上坡頂B,休息10s,接著下坡再到達另一側的終點C處,下坡速度為4m/s。已知AB段路程等于BC段路程。求:(1)上坡的路程AB為多少?(2)下坡的時間是多少?(3)AC全程的平均速度為多少?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A【題目詳解】由于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則速度v始終保持不變,大小與路程和時間無關,由可知,其路程與時間成正比。故選A。2、A【題目詳解】A.凸透鏡的焦點是由實際光線的會聚點,是實焦點,凹透鏡的焦點是折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的會聚點,是虛焦點,故A正確;B.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通過凸透鏡后必過焦點,通過凹透鏡后不過焦點,而是折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一定通過焦點,故C錯誤;C.凸透鏡不僅對平行光有會聚作用,對發(fā)散光也有會聚作用,故C錯誤;D.凸透鏡的會聚作用是指通過凸透鏡的折射光線相對入射光線而言,是會聚了一些或發(fā)散程度減小了一些,只有平行于凸透鏡主光軸的光線經(jīng)透鏡折射后通過焦點,因此通過凸透鏡的光不一定會聚在焦點,故D錯誤。故選A。3、B【解題分析】A.一張紙的厚度約100μm,一根頭發(fā)的直徑與此差不多,在100μm=0.1mm左右,故A不符合實際;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約為1.1m/s,故B符合實際;C.一個蘋果的質(zhì)量約為0.2kg~0.35kg,故C不符合實際;D.我國最低氣溫,在漠河地區(qū),約為-50℃左右,故D不符合實際。4、B【題目詳解】蒸發(fā)的快慢和溫度有關,溫度高則蒸發(fā)的快,和表面積有關,表面積大蒸發(fā)的快,和空氣流動的速度有關,空氣流動越快蒸發(fā)越快.A.密閉的衛(wèi)生間減慢了空氣流動,蒸發(fā)減慢,A錯.B.放在向陽的窗臺上,溫度高空氣流動快,所以蒸發(fā)加快,B對.C.擰緊瓶蓋減緩了空氣的流動蒸發(fā)變慢.C錯.D.用保鮮袋將水果包好放在冰箱內(nèi)使得溫度低而且空氣流動慢,減慢了蒸發(fā),D錯.5、A【題目詳解】A.減少二氧化碳氣體的排放可以防止大氣污染,減小溫室效應,不是減弱噪聲的途徑,故符合題意;B.市區(qū)內(nèi)禁止機動車鳴笛可以在噪聲的產(chǎn)生處減弱噪聲,故不符合題意;C.排氣管上裝消聲器可以在聲源處減弱噪聲,故不符合題意;D.街道兩旁多植樹可以在噪聲的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故不符合題意。故選A。6、D【題目詳解】A.用回水管的“水封”阻隔臭氣,是利用了連通器原理,故A不符合題意;B.利用微小壓強計進行測量,是利用了液體壓強與深度的關系,故B不符合題意;C.用幾杯水就能撐破木桶,也是利用了液體壓強與深度的關系,故C不符合題意;D.利用拔火罐進行治療,是利用大氣壓來工作,故D符合題意;故選D.7、C【題目詳解】影片“流浪地球”中“點燃木星”將地球推開,內(nèi)能轉化為機械能,相當于內(nèi)燃機的做功沖程。故選C。8、D【題目詳解】AD.夏天,向盛有牛奶的杯內(nèi)充人少量液態(tài)氮,液態(tài)氮迅速汽化,吸收熱量,使周圍溫度降低,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后形成小水滴.故A錯誤,D正確.B.液氮發(fā)生的是汽化,不是凝固,故B錯誤;C.冰激凌中的水汽化后形成的水蒸氣是看不見的,故C錯誤.9、C【題目詳解】因為每個人發(fā)聲的特點都不同,即音色不同,這樣我們可以通過音色進行辨別不同人的說話,所以“聲紋”記錄的是主人的音色,故選C。10、B【題目詳解】因為密度是物質(zhì)的一種特性。同種物質(zhì),在一定狀態(tài)下密度是定值,即當質(zhì)量(或體積)增大幾倍時,其體積(或質(zhì)量)也增大幾倍,其圖像為過原點的直線。故選B。11、D【題目詳解】一粒綠豆的質(zhì)量和體積不便于測量,因此要測量一些綠豆的質(zhì)量和體積;綠豆是圓形的,它們放在一起時有很大的縫隙,因此不能直接倒入量筒中測量體積,應采用排水法,并且從減小誤差的角度考慮應先測質(zhì)量,再測體積.故選D.12、A【題目詳解】A.圖中的ABCD是晶體的熔化圖像,DEFG是晶體的凝固圖像,在第5min時晶體正在熔化,是固液共存狀態(tài),故A正確;B.晶體熔化時的溫度雖然不變,但要持續(xù)吸熱,故B錯誤;C.由圖像知道該物質(zhì)由第12min開始凝固,到第15min結束,凝固時間為3min,故C錯誤;D.晶體的熔化和凝固點相同,圖中物質(zhì)的凝固點為45℃,故D錯誤。故選A。二、填空題13、反射折射【題目詳解】[1]大橋在水中的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是光發(fā)生反射形成的;[2]光射到水面時,一部分光線發(fā)生了反射,另一部分發(fā)生了折射而進入水中,所以大橋在水中的倒影的看起來比實際物體本身“暗”一些。14、凝華熔化【題目詳解】剛取出的凍魚溫度很低,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冷的凍魚直接變?yōu)楣虘B(tài)小冰晶,物質(zhì)由氣態(tài)直接變?yōu)楣虘B(tài),故該過程的物態(tài)變化為凝華;過一段時間凍魚身上的霜變成了水,物質(zhì)由固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是熔化過程.15、37.8熱脹冷縮能【題目詳解】[1]該體溫計分度值為0.1℃,則讀數(shù)為37.8℃。[2][3]該體溫計內(nèi)的液體是水銀,利用液體的熱脹冷縮規(guī)律制成。體溫計的玻璃泡與玻璃管之間有一很細的縮口,能夠在體溫計離開人體時斷開水銀柱,使玻璃管中的水銀位置不變,示數(shù)不變。所以體溫計可以離開人體讀數(shù)。16、反射不變【題目詳解】[1]平面鏡成像的本質(zhì)是光的反射成的虛像;[2]由平面鏡成像特點可知物與像大小相等,因此實際上她的像的大小是不變的。三、實驗題17、靠攏不能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在同一平面內(nèi)實驗次數(shù)123入射角/度反射角/度【解題分析】(1)[1]當入射光線逐漸靠攏法線,入射角減小,由反射定律,反射角也減小,則反射光線將靠攏法線。(2)[2][3]將部分向后翻折,就不會看到反射光線,只有當為一平面時,才能夠看到反射光線,說明入射光線、反射光線、法線共面。(3)[4]需要測量反射角和入射角,也需要多次實驗。實驗次數(shù)123入射角/度反射角/度18、會聚10.0縮小照相機上【題目詳解】(1)[1]太陽光可以近似看為平行光源,將凸透鏡正對著太陽光,太陽光經(jīng)凸透鏡后將會聚在光屏上,改變光屏與凸透鏡間的距離,直到光屏上出現(xiàn)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說明凸透鏡對光具有會聚作用;[2]會聚在光屏上的這個光斑便為焦點。測出光斑到凸透鏡的距離,便是焦距。由圖知道,凸透鏡的焦距是:f=40.0cm-30.0cm=10.0cm;(2)[3][4]由圖知道,此時蠟燭距凸透鏡40cm,即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所以,光屏上能得到倒立、縮小的實像,根據(jù)這一原理制成照相機;(3)[5]實驗一段時間蠟燭變短,由于凸透鏡成的是倒立的實像,所以,成的像將靠近光屏的上方,此時應向上移動光屏。19、晶體80固液共存固態(tài)試管壁均勻高物質(zhì)熔化時吸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