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濟陽姜集劉子房遺址m6墓發(fā)掘簡報_第1頁
山東濟陽姜集劉子房遺址m6墓發(fā)掘簡報_第2頁
山東濟陽姜集劉子房遺址m6墓發(fā)掘簡報_第3頁
山東濟陽姜集劉子房遺址m6墓發(fā)掘簡報_第4頁
山東濟陽姜集劉子房遺址m6墓發(fā)掘簡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山東濟陽姜集劉子房遺址m6墓發(fā)掘簡報

劉臺遺址位于山東省濟陽縣江集市劉臺村西側(cè)約200米處。位于魯北黃河沖積線以南,南距黃河10多公里,北臨七公里浩環(huán)河2公里(圖1)。遺址高出地面2.5米,為一階梯狀臺地,面積約2萬平方米。劉臺子遺址是1957年文物普查時發(fā)現(xiàn)的。1967年村民在此耕作時發(fā)現(xiàn)銅器和瓷器,推測可能出自同一座墓葬。1979年3月,地、縣文物干部在此清理了1座西周墓②。1982年冬,地、縣文物干部在劉臺子遺址進行了第二次發(fā)掘,發(fā)現(xiàn)西周墓葬4座,發(fā)掘了其中的2座。另外2座因地下水位較高未清理到底。1985年5月,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地、縣文物干部的支持下,清理了1982年第二次發(fā)掘時未完成的1座西周中型墓(編號M6)。此墓保存完好,出土了一批重要的資料,現(xiàn)將清理情況報告如下。一墓3號石墨墓M6是劉臺子遺址目前發(fā)現(xiàn)的西周墓葬中規(guī)模最大的一座。墓口上有1米厚的擾亂土,墓室為長方形土坑豎穴,其東南角被一漢墓打破。墓向北偏東30°。墓壙清楚,墓壁規(guī)整。墓口長6.04、寬4.3、口距墓底深4.5米。生土二層臺距墓口深2.75、面寬0.8、臺面距墓底深1.75米。墓內(nèi)填五花土,經(jīng)夯打較硬,夯窩隱約可見,無規(guī)律,徑約0.05、夯層厚0.2~0.3米。墓主葬具為一槨一棺。槨、棺蓋均已坍塌,距二層臺面下0.45米處發(fā)現(xiàn)槨板灰痕。槨線清晰可辨,槨長3.8、寬2.4、高1.3米。距二層臺面下1.35米處發(fā)現(xiàn)棺板灰痕,棺長2.4、寬1、高0.4米。棺上涂滿朱砂,棺位偏南。墓主仰身直肢,頭向北。墓底未發(fā)現(xiàn)腰坑(圖二)。二墓葬形制和數(shù)量3件圖3M6隨葬器物的分布和組合有一定規(guī)律,大致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器物位于北二層臺面上,有20件銅器、4件陶器、1件瓷器和骨器、蚌器、玉器等。器物排列有序,組合有制。這些器物大致分為兩行。第一行西端用海貝擺成兩個圓圈,西圈徑約0.5米。正中放置1件陶鬲(M6:1);東圈橢圓形,徑0.45×0.35米。中部自西向東放置玉泡、蚌泡、陶鬲(M6:32)、銅觶(M6:9)、銅爵(M6:33、M6:34)、銅卣(M6:10)、銅觶(M6:11)、銅尊(M6:12)、銅盉(M6:13)、銅盤(M6:14)、銅簋(M6:15)、銅甗(M6:16)、陶罐(M6:17)和海貝等。其中陶罐(M6:17)上涂朱,口沿上粘有海貝。第二行西端放置蚌片和骨管。中部擺放2個海貝組成的圓圈,徑約0.2~0.28米,之后放置瓷壺(M6:18),再后雙行放置銅方鼎(M6:19、M6:21、M6:22)3件、銅圓鼎(M6:20、M6:23、M6:27)3件、銅簋(M6:25、M6:26、M6:28、M6:29)4件和帶蓋陶罐1件(M6:31),再其后散置蚌飾。東端發(fā)現(xiàn)一片殘破卜骨(M6:36)。第二部分器物在槨室北端,有銅鑾鈴(M6:38、M6:39)2件和不知名銅器1件。第三部分器物位于棺內(nèi),分布在棺室北端和墓主上身。玉琮、玉璜、玉璧等多放置在墓主胸部和頭上方,玉戈等多放置在頭部和肩左側(cè),玉笄在頭左側(cè),玉鐲在左腕部,玉魚放置在腹部和頭部,玉蠶放置在頸部。因棺槨倒塌,其他器物有所移動,位置不清(圖三、四)。三型園林景觀設計組本,僅存目,3件M6隨葬器物1907件。其中銅器24件、陶器446件、瓷器1件、玉器916件、石器1件、骨器9件、蚌器498件、木器12件。1.銅器24件。主要有圓鼎、方鼎、簋、鬲、爵、觶、尊、盉、卣、盤、鈴等。圓鼎3件。M6:20環(huán)形立耳,口微斂,方唇。腹較深,下腹微鼓,圜底,柱足。頸、腹部飾弦紋。通高19.1、口徑17.1、腹深8.6厘米(圖五、一九:3)。M6:23環(huán)形直耳外侈,口微斂,方唇。深腹外鼓,圜底,柱足。頸、腹部飾弦紋。腹內(nèi)壁有銘文2行8字:“王姜乍龏姒寶彝。”通高20、口徑21、腹深10.8厘米(圖六、一六:1;一九:2)。M6:27環(huán)形直耳,平沿,直口。腹近直,圜底,柱足。腹上部飾夔龍紋,間以六扉棱,以扉棱為鼻,圓眼,彎角,組成饕餮紋。三足上部向外各飾一扉棱,與腹部扉棱相間。通高23.3、口徑20、腹深9.6厘米(彩色插頁壹:1;圖一九:1;一八:2)。方鼎3件。M6:19器口長方形,平沿,環(huán)形直耳。底近平,柱足。器身四壁中心部位素面,四周以云雷紋襯地。四角和中央有扉棱,兩側(cè)分飾蛇紋和夔龍紋。足根飾牛首紋及弦紋。壁內(nèi)側(cè)有銘文4字:“夆寶鼎?!蓖ǜ?9.5、口徑16.7×12.7、腹深10厘米(封面;圖一六:2;一七:1;二〇:4)。M6:21器口長方形圓角,橋形附耳,束頸。四角和底邊渾圓,柱足。素面,頸部飾凸棱紋。壁內(nèi)側(cè)有銘文1字:“夆。”通高22.5、口徑18×14.5、腹深12.6厘米(圖七、一九:5)。M6:22器口長方形,方唇,直口,橋形直耳外側(cè)飾兩道等距凹槽。束頸,圜底,四足為象鼻狀。器身紋飾采用平雕、浮雕和圓雕三種技法。頸部以云雷紋襯地,四角和中央有八扉棱,其間飾鳳鳥紋,鳳鳥高冠,勾喙,圓眼,體態(tài)豐滿,長尾上勾下卷,二足。腹部和足部紋飾相連,以腹部角棱和足為中軸鑄做象首。象大耳,豎眼,闊嘴,短牙,長鼻上卷,鼻孔張開。額上有一對圓渦紋,鼻上飾卷云紋和鱗狀紋。壁內(nèi)側(cè)有銘文1字:“夆?!蓖ǜ?0.4、口徑14.9×11.6、腹深10厘米(圖八、一六:4;一七:3;二〇:1)。簋5件。標本M6:26侈口,束頸,平底,圈足。龍首形耳下有小垂珥,兩耳間飾對稱的卷角羊首。素面,頸飾弦紋。高14.2、口徑18.5、腹深11.4、圈足徑16.2厘米(圖九、一九:6)。標本M6:29方唇,卷沿,平底,圈足。龍首形耳,下有垂珥,耳飾卷云紋。兩耳間飾對稱的獸首。頸部飾回形變體饕餮紋,腹部飾瓦棱狀豎條紋,圈足飾三角形變體饕餮紋。高10.8、口徑18.3、腹深8.4、圈足徑14.4厘米(圖一〇、一七:2;二〇:2)。鬲1件(M6:24)。圓唇,束頸,橋形直耳,分襠,柱足。素面。通高15.6、口徑13.2、腹深8厘米(圖一一、二〇:5)。甗1件(M6:16)。敞口,方唇,絢狀直耳,深腹,束腰,分襠,象鼻足??谘叵嘛?組饕餮紋,兩眼外鼓,間有扉棱。腹飾云雷紋。通高46.6、口徑29.5、腹深17.3厘米(彩色插頁壹:2;圖一八:1;二一)。爵2件。標本M6:33寬流,尖尾,菌狀柱,深腹,半圓形帶狀鋬,圜底,錐形足。腹部飾弦紋,鋬上飾羊首。通高20.8、流至尾長17.2、腹深9.6厘米(圖二○:3)。觶2件。M6:11敞口,長頸,腹微鼓,圈足。頸部飾弦紋。內(nèi)底有銘文1字:“夆?!备?7.1、口徑7.8、圈足徑5.5厘米(圖一四、一六:3、二二:5)。M6:9橫剖面呈橢圓形,有蓋。蓋面渾圓,橋形紐,子口,身侈口,束頸,垂腹,平底,圈足殘。蓋、頸和圈足飾弦紋。殘高15.8、口徑8.4~12、腹深9.8厘米(圖一三、二二:2)。尊1件(M6:12)。侈口,長頸,腹壁呈瓦棱狀,底近平,圈足殘。頸和圈足飾弦紋。殘高20.4、口徑19.8、腹深18.2厘米(圖二二:3)。盉1件(M6:13)。有蓋,頂渾圓,橋形紐,子口。身侈口,束頸,鼓腹,管狀流,牛首形鋬,柱足。蓋、身由二節(jié)鏈環(huán)相連。蓋、頸和腹飾弦紋。蓋內(nèi)壁有銘文1字:“夆”。通高19.1、口徑10、腹深10.2厘米(圖一二、一六:5:一九:4)。卣1件(M6:10)。有蓋,頂渾圓,中間一捉手。身直口,腹壁呈瓦棱狀,底近平、圈足??谘貎蓹M耳與半圓形提梁相連,提梁兩端飾羊首。素面。通高25.6、口徑14.4、圈足徑15.6厘米(圖二二:4)。盤1件(M6:14)。方唇,窄沿,淺腹,底近平,附雙耳,寬鉤形足。腹部飾弦紋,足兩側(cè)飾夔龍紋。底中部有銘文1字:“夆”。通高8.7、口徑27.7、腹深3.8厘米(圖一五、一六:6;二二:1)。鈴2件。已殘。標本M6:38由兩個半球?qū)?兩側(cè)各9鏤孔,內(nèi)一圓球。銎長方形內(nèi)空。2.陶器446件。鬲2件。M6:1夾砂灰陶。方唇,盤口,寬斜沿,束頸,鼓腹,連襠,柱狀足。腹、足部飾粗繩紋。器內(nèi)外均涂朱。高10.3、口徑14厘米(圖二三、二七:5)。M6:32夾砂灰褐陶。盤口,方唇,束頸,斜腹,連襠,乳狀足略殘。腹和足部飾粗繩紋。殘高13.2、口徑23.2厘米(圖二四、二七:1)。罐2件。M6:17泥質(zhì)灰陶。侈口束頸,折肩,斜腹,底內(nèi)凹。通體飾繩紋,經(jīng)打磨。出土時口沿粘有海貝,涂朱。高19、口徑13.1、底徑6厘米(圖二五、二七:3)。M6:31泥質(zhì)磨光黑陶。有蓋,頂渾圓,杯狀紐,子口。身侈口,圓肩,小平底。頸、肩和腹飾乳丁紋和弦紋。高9.1、口徑7.9厘米(圖二六、二七:4)。管狀串飾442件??煞譃閮煞N:一種白色,有的略帶青色。長1~2.4、徑0.4、孔徑0.2厘米;另一種黑色,長0.1~0.3、徑0.15~0.3、孔徑0.1~0.15厘米。3.瓷器1件。壺(M6:18),豆綠色釉,灰白色胎,質(zhì)地堅硬。斜沿,束頸,寬折肩上4橋形紐,斜腹,圈足。頸部飾弦紋。通體施釉,可見開片。圈足內(nèi)底有支燒痕。高18.7、口徑10.1、圈足徑10.7厘米(封底;圖二七:2)。4.玉器916件(含瑪瑙、綠松石器)。(1)禮器9件。琮1件(M6:42)。白色,有淡綠色和土黃色斑點。兩端有較短的圓形射。表里拋光,制作精良。外表多處沾有朱砂。通高4.1、射高0.6、射徑3.3、射壁厚0.3厘米(圖三〇)。璧5件。標本M6:54青白色,有黃斑。緣為一面坡狀,孔略偏。通體拋光,制作規(guī)整。頂面徑5.1、底面徑5.4、厚0.7、孔徑0.9厘米(圖二八、三五:2)。標本M6:41墨綠色,有褐斑。緣平直。兩面飾首尾銜接的卷龍紋,走向相反。徑3.9、厚0.5、孔徑0.3厘米(圖三五:3)。標本M6:81淡黃色,有褐斑。頂面隆起。兩面飾卷龍紋。龍方鼻,團嘴,臣字形眼,尖角,身飾竊曲紋,無尾。徑4.1、壁厚0.4、孔徑1.3厘米(圖二九、三五:1)。(4)裝飾品859件。鸚鵡2件。標本M6:50淡綠色,有大片黃斑。通體拋光,體態(tài)豐滿,線刻。尖喙,圓眼,高冠。足短粗,足下有短榫。高15.2、寬5.1厘米(彩色插頁貳:3;圖四二:1)。龍3件。標本M6:106淡綠色,有大塊黃斑。體呈卷曲狀,線刻。張口,圓眼,卷尾。身飾節(jié)狀紋,頭部一圓孔。長9.5、寬1.2、厚0.5厘米(圖三六:3;三七)。標本M6:96淡綠色。體盤曲,近橢圓形,兩面拋光。各飾二龍,龍首相對,龍尾相依。外龍闊嘴,臣字形眼,身飾節(jié)狀紋。眼部一圓孔;內(nèi)龍閉口,身飾回字形紋。長4、寬3、厚0.4厘米(圖三八、三六:5)。魚19件。標本M6:76淡綠色,有黃斑。直腹,直背,體寬。圓眼,開口,張鰓。背上一長鰭,胸、腹部各一短鰭,分尾。嘴上部一圓孔。長9.1、寬2.6、厚0.5厘米(圖四二:5)。標本M6:88淡綠色,頭、尾部有褐斑。弓背,直腹。圓眼,尖嘴,背上一長鰭,鰭線較圖二一銅粗,分尾。胸、腹部飾勾連渦紋,嘴上一圓孔。長6.1、寬1.7、厚0.4厘米(圖四〇、五〇:7)。標本M6:113青白色,有黃、黑斑點。弓背,曲腹,弧度近圓周的三分之一,作跳躍狀。圓眼,張嘴,背上一長鰭,胸鰭前伸,腹部一短鰭,分尾。頭部一圓孔。長9.2、寬3、厚0.3厘米(圖五〇:1)。標本M6:104墨綠色,有白斑。弓背,卷腹,弧度近圓周的二分之一。圓眼,開口,張鰓,背上一長鰭,胸、腹部各一短鰭,分尾。嘴上一圓孔。長13.3、寬2.2、厚0.2厘米(圖四一、五O:2)。蟬4件。標本M6:118近白色。圓眼,張口,背上有脊線,雙翼緊閉??诓恳豢住iL2.4、寬0.8、高0.9厘米(圖五〇:5)。標本M6:121白色。體胖,頭大,短翼露尾。頭、尾部各一孔。長2.4、寬1.1、高1厘米(圖五〇:4)。蠶22件。標本M6:112青白色,有黃褐斑。長條形,平背,直腹。嘴前突,首尾共八節(jié),尾下垂??诓恳粓A孔。長4.6、寬0.7、高1厘米(圖五〇:12)。標本M6:64青白色。圓錐狀,弓背,曲腹。兩目微突,首尾共十二節(jié),尾垂尖??诓恳豢住iL3.7、高0.8、寬0.5厘米(圖五〇:6)。標本M6:60青白色。體短粗,彎背。兩目微突,首尾共六節(jié),垂尾。口部一孔。長2.4、高0.7、寬0.5厘米(圖五〇:15)。標本M6:55青白色,有黑斑。半圓形,弓背,曲腹。圓眼微鼓,首尾共八節(jié)。口部一孔。長5、高0.7、寬0.3厘米(圖五〇:8)。笄3件。標本M6:91淡綠色,有黃斑。扁條形,前端尖,尾端平,一孔。長5.9、寬0.4、厚0.2厘米(圖四二:2;四七)。標本M6:92乳白色,有黃斑?;⌒?尾端略殘。前端斜尖,端近平,一孔。長5.5、寬0.6、厚0.2厘米(圖四二:3;四六)。鐲1件(M6:95)。白色,通體拋光。外壁有凸棱,棱上三等距扉棱。徑6.6、高0.9、厚0.4厘米(圖四二:4;四四)。墜1件(M6:98)。綠色,有大塊黃斑。不規(guī)則臺柱形,中間穿孔。高3.6、徑2.2~2.7、孔徑0.9厘米(圖四五、五O:3)。珠86件。標本M6:160青白色,有黃斑。橢圓柱形,外飾兩龍,方嘴,高額,目字形眼,長尖角。中間有穿孔,沾有朱砂。長2.3、徑1~1.2、孔徑0.4厘米(圖五〇:9)。標本M6:180灰白色。圓柱形,外飾凹弦紋四道,呈竹節(jié)狀。中間有穿孔。長1.9、徑0.9~1、孔徑0.3厘米(圖五O:10)。標本M6:241灰白色,有黃斑。圓柱形,磨光,中間有孔。長0.6、徑0.7、孔徑0.3厘米(圖五〇:14)。標本M6:245墨綠色,有白斑。扁圓柱形,磨光,中間有孔。長0.6、徑1、孔徑0.4厘米(圖五〇:13)。綠松石珠143件(圖五五)。標本M6:820綠中泛藍。不規(guī)則管狀,中間有孔。長1.3、徑0.7、孔徑0.3厘米(圖五二:10)。標本M6:884綠色,有褐斑。腰微鼓,中間有孔。長1、徑1、孔徑0.2厘米(圖五二:9)。標本M6:949綠中泛藍。長條形,外一側(cè)有凹槽,長1.7、高0.6、寬0.5厘米(圖五二:11)。標本M6:951綠中泛藍。棋子形,中間有孔。高0.3、徑0.8、孔徑0.2厘米(圖五二:7)。(5)飾品4件。人形飾1件(M6:105)。淡綠色。圓雕。人體四肢變形,寬嘴,方頜,高蒜頭鼻,圓眼內(nèi)凹。長發(fā)自前額后披至背,發(fā)絲纖細,每毫米約4~5根。嘴下有長須,胡絲稍粗,每毫米約2~3根。兩側(cè)雕有四肢,上肢曲臂,彎肘,腕、掌、指雕刻逼真;下肢屈膝,腳掌上翹,腳趾清晰。上、下肢間有一圓孔。長3.4、寬1.3、厚0.5厘米(彩色插頁貳:4;圖五二:3)。龜1件(M6:46)。淡綠色,有白斑。圓雕。伸首,圓口,鼓眼,背脊突起,前肢伸,后肢屈,雕有四爪。背部飾兩組勾連雷紋。腹下有二孔,前孔與口相通,后孔與尾孔連接。長4.1、寬3、高1.4厘米(彩色插頁貳:5;圖五二:4)。鷹1件(M6:47)。淡綠色,有大塊黃褐斑。三角形。鉤喙,高鼻,圓眼,背部兩層翅膀,上飾四組勾連雷紋,背脊飾羽紋,短尾。腹下雙足緊收。喙部一橫向圓孔。長4.7、寬4、高1.5厘米(圖三九、五二:1)。神獸1件(M6:124)。白色,有黃斑。牛首鳳身,高鼻,圓眼,彎角。背雕雙翼,中脊裸露,長尾。腹部飾卷云紋。長5.1、寬1.6、高1厘米(彩色插頁貳:6;圖五二:2)。(6)雜器35件。柄形器3件。標本M6:116灰白色,有黃黑斑點。長條形。柄首平頂,把內(nèi)弧,端近三角形,雙面刃,鋒銳。通長13.7、寬1.8、厚0.5厘米(圖五一:1)。標本M6:127白色。長條形。柄首平頂,把節(jié)棱狀,內(nèi)凹,端為圓柱體,略殘。殘長6.5、寬1.3、厚1.1厘米(圖五一:5)。獸面器柄1件(M6:109)。淡綠色,有黃斑。正面為獸面,寬鼻,圓眼,曲眉,彎角,有冠,背面呈階狀。上頂一孔與背孔相通,下圖三五玉器底三孔,中孔與背孔連接。長3.8、寬3.5、厚1.3厘米(圖四三、五一:2)。泡2件。標本M6:151青白色,有裂痕。半球形。長1.4、寬0.9、高0.6厘米(圖五一:9)。片飾11件。標本M6:123淡綠色,有黃斑。近條形,一面平,一面有兩凹槽。長2.3、寬0.5、厚0.3厘米(圖五一:6)。標本M6:131青白色。扁條形。一端平,另一端呈榫狀。兩面雕有對稱紋飾。長3、寬0.7、厚0.2厘米(圖五一:3)。標本M6:134白色。長條形。一端近方形,另一端扁平微翹。背面有切割痕跡。長4.4、寬0.6、厚0.5厘米(圖五一:7)。殘片8件。青白色。均為璧、璜和佩的殘片,有的兩面刻有紋飾。綠松石片10件。綠色,有的泛藍。方形或長方形,長約0.2~0.8厘米。5.石器1件(M6:73)。棕紅色,砂巖。長方形,一端有一圓孔。長9、寬3.3、厚1.5厘米(圖四九、五三:3)。6.骨器9件。管2件。標本M6:4用動物肢骨加工而成。中腰略細,有捆綁痕跡。外壁光,內(nèi)壁經(jīng)修整。長10.1、上口徑3.3、下口徑4.1、壁厚0.3厘米(圖四八、五三:1)。泡5件。標本M6:143半球形,外表涂淺綠色。頂面雕龍紋。中有一圓孔。底徑2.4、高1.3、孔徑0.6厘米(圖五一:4)。珠1件(M6:142)。近扁柱形,中間有孔。徑1.3、高1、壁厚0.3厘米(圖五一:10)。卜骨1件(M6:36)。肩胛骨殘片,經(jīng)磨光。一面殘留14個灼痕,其中4個灼鑿完整。殘長4.9、寬4、厚0.2厘米(圖五一:8)。7.蚌器498件。泡12件。標本M6:155頂面渾圓,底平,中間一孔。徑3.2、高0.7、孔徑0.5厘米(圖五三:9)。標本M6:140頂面呈三棱形,底平,磨光。一角略殘。邊長2.9、高0.7厘米(圖五三:8)。標本M6:138頂面呈四面坡形,底平,磨光。邊長2.7、高0.5厘米(圖五三:10)。珠10件。標本M6:45扁球形,磨光。中間一孔。徑0.7、高0.6、孔徑0.1厘米(圖五三:6)。片16件。標本M6:37條形,上窄下寬。上端殘,留有半個孔眼;下端兩側(cè)和底邊各有一缺口。殘長6.5、下端寬2、厚0.2厘米(圖五三:2)。海貝460件。標本M6:7背削平,腹部中縫鋸齒狀。長2.7、寬1.9、厚0.9厘米(圖五三:4)。標本M6:2背部隆起,尖頭鑿有一孔。長2、寬1.5、厚0.9厘米(圖五三:5)。8.木器12件。串飾(M6:93)。白色。上部尖錐狀,下部近球形。上端一橫向穿孔。高1.3、徑0.9、孔徑0.2厘米(圖五三:7)。四結語劉臺子六號墓在黃河下游目前已發(fā)現(xiàn)的西周墓葬中,墓室面積較大,銅器組合較全,玉器種類較多,保存程度較好的一座?,F(xiàn)就有關問題談點粗淺認識。1.M6出土的青銅禮器,同長安張家坡M82、扶風云塘M13、扶風莊白豐姬墓、寶雞竹園溝M4、元氏西張村墓等所出同類器相當。比較典型的器物,如M6的圓鼎(M6:20)與云塘圓鼎(M13:13)、張家坡圓鼎(M82:1),銅簋(M6:29)與竹園溝銅簋(M4:16),銅鬲(M6:24)與云塘銅鬲(M13:17),銅觶(M6:11)、尊(M6:12)、卣(M6:10)與莊白銅觶(豐姬墓:7)、尊(豐姬墓:3)、卣(豐姬墓:1),銅爵(M6:33)與西張村墓銅爵均近同。長安張家坡M82、扶風云塘M13、扶風莊白豐姬墓、寶雞竹園溝M4、元氏西張村墓的時代均定在西周早期偏晚的昭王時期,因而推斷劉臺子六號墓在昭王時期應是合適的。2.M6墓室面積近26平方米,是黃河中、下游地區(qū)同期中型墓葬中最大的一座。此墓土坑豎穴,生土二層臺,一棺一槨,未見腰坑,是西周時期典型墓葬。銅觶、爵、卣、尊、盉等酒器集中放置在第一行中部,銅鼎、簋、鬲等食器集中放置在第二行。這些有規(guī)律的放置,表明埋葬制度的規(guī)范化。在北二層臺西部用海貝擺成兩個圓圈,并涂撒朱砂,應具有某種宗教意義。3.M6出土青銅器24件,組合齊全,鼎6簋5,其中圓鼎和方鼎各3件,似顯簋多而圓鼎少,與穆王以后比較固定的列鼎制度還有一定的差距。M6出土銅器的形制與西周初年典型器物相比,已有較大變化,如器形向低矮、橫寬方向發(fā)展,束頸、淺腹、最大腹徑下移;紋飾簡潔,素面居多。4.M6出土玉器種類較多,數(shù)量大,制作精美,在本地區(qū)西周早期墓葬少見。玉質(zhì)有白玉、青玉、墨玉、黃玉,還有瑪瑙和綠松石等。制作工藝以平雕和陰刻為主,浮雕、透雕和圓雕也有相當數(shù)量。5.M6出土銅器中有7件上有銘文,其中多件器物上鑄“夆”字,“夆”亦作“逢”。《左傳》昭公二十年有:“昔爽鳩氏居之,季荝因之,有逢伯陵因之,薄姑氏因之,而后大王因之?!薄秶Z·周語》韋昭解:“逢公,伯陵之后、太姜之侄,殷之諸侯,封于齊地?!庇袑W者考證,商時逢在青州、臨朐一帶。從濟陽劉臺子西周墓出土“夆”字銘文銅器推測,商末齊地為薄姑所據(jù),逢國西遷至今濟陽一帶。M6銅鼎(M6:23)有銘文“王姜乍龏姒寶彝”。王姜當為做器者,龏姒則應是昭王之女,可見逢國通過聯(lián)姻,與周王室保持密切關系。從M6的形制,出土器物組合,玉器等數(shù)量眾多,制作精巧等推測,此墓應是逢國某一國君夫人墓。此外,出土的青瓷四系壺,其造型之美,工藝之精,極為罕見。濟陽劉臺子六號墓的發(fā)現(xiàn),對于研究山東地區(qū)西周時期的物質(zhì)文化等,以及逢國的歷史,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學價值。銅器銘文經(jīng)羅昆先生隸定,王樹明、于海廣先生審閱本文,并提出很好的指導意見,在此一并表示感謝。璜3件。標本M6:79淡綠色,有黃斑?;《瘸^圓周的三分之一。兩面飾鸚鵡紋。一面微鼓,一面近平。兩端各一孔,尾端略殘。長10.7、寬2.6、厚0.3厘米(圖三五:7)。標本M6:78青白色,兩端有褐斑?;《冉鼒A周的三分之一。兩面飾雙龍紋。兩端各一孔。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