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課+隋唐制度的變化與創(chuàng)新+導學案 高一上學期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1頁
第7課+隋唐制度的變化與創(chuàng)新+導學案 高一上學期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2頁
第7課+隋唐制度的變化與創(chuàng)新+導學案 高一上學期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3頁
第7課+隋唐制度的變化與創(chuàng)新+導學案 高一上學期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隋唐制度的變化與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一:選官制度【總結】中國古代選官制度的演變,分析隋唐選官制度“新”在何處?有何作用?奴隸社會戰(zhàn)國時期漢朝魏晉隋唐演變趨勢選官制度選官方式選官標準選拔范圍1.九品中正制(1)背景:(2)創(chuàng)立:曹魏。內容:中央委任中正官為各地人才評定等級,共分九等,并按等級高低授予官職;(含義)(3)選官標準:(4)影響:2.科舉制:(1)原因:(2)發(fā)展歷程:創(chuàng)立:隋文帝,廢除九品中正制,采用 的方式選拔官員隋煬帝,始建,科舉制度開始形成。發(fā)展:唐太宗增加考試科目,以和兩科為主;武則天首創(chuàng)了和;唐玄宗,提高了科舉考試地位?!艨婆e制的作用:積極:①打破了世家大族對選拔人才的壟斷,使出身社會中下層的讀書人通過相對公平的考試參與政權,擴大了統(tǒng)治基礎,促進了階層轉化,加速了社會流動。②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③形崇學重學之風,促進文化繁榮④標志著中國古代選官制度逐步走向成熟,對后世影響深遠。⑤選才方法被東亞文化圈所采用,被西方近代文官制度借鑒,從而推動世界文明的發(fā)展。消極:①重才輕品:重視才學,忽視品德的考查。②官本位思想:促進了官本位社會觀的發(fā)展,學而優(yōu)則仕至今還有消極影響。③禁錮思想:強化儒學正統(tǒng)地位,抑制其他思想文化的發(fā)展,壓抑科學技術進步。創(chuàng)新二:中央官制1.魏晉南北朝時期---------三省制2.隋唐時期---------三省六部制【探究】比較秦朝三公九卿制與隋唐三省六部制,分析三省六部“新”在何處?有何作用?創(chuàng)新三:賦稅制度1.租調制:魏晉:實行租調制,按 征收糧食和絹帛。北魏:孝文帝改革時,頒布 ,受田農民承擔定額租調,成年男子負擔一定的徭役。2、唐初:租庸調制(隋朝開始,唐完善)。目的:緩和階級矛盾,保證財政收入,鞏固封建統(tǒng)治內容:①賦稅征收對象為21-59歲成年男子;②除租、調外,男子不服徭役的可以納代役,稱為庸。影響:規(guī)定了農民負擔的上限, 保證農民有較充分的生產時間,政府的收入也有了保障。3.唐中后期:兩稅法原因:安史之亂后,土地買賣與兼并之風盛行,均田制和租庸調制無法維持,政府財政困難實施: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 的建議,實行兩稅法。內容:①每戶按人丁資產繳納戶稅,按田畝繳納地稅,取消租庸調和一切雜稅、雜役。②一年分和兩次納稅。由中央政府確定總的稅額,分配到各地征收。特征:不再按丁征稅,改為按資產和田畝征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