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竭誠為您提供優(yōu)質文檔/雙擊可除具體行政行為合理性原則篇一:論合理行政原則合理行政原則論摘要:行政法的基本原則是行政法的精髓,貫穿于行政立法、行政執(zhí)法、行政司法和行政法制監(jiān)督之中,是指導行政法的制定、修改、廢除并指導行政法實施前基本準則。合理行政原則是行政法治原則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指行政行為的內容要客觀、適度、合乎理性。即它要求行政主體的行政行為要合理。合理行政原則為規(guī)范的行政理性表現為以下三個原則:第一,公平公正原則;第二,考慮相關因素原則;第三,符合比例原則。關鍵字:合理自由裁量權合理行政論合理行政原則合理行政原則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則之一,是指行政行為的內容要客觀、適度、合乎理性。它所強調的是“合理”一詞,也即是說符合道理,符合科學公理和社會倫理道德,合乎情理,合乎理性原則,也要客觀公正,這些都對行使行政職權的行政法主體及其行政行為做出了合理的要求,從而指導行政立法、行政執(zhí)法、行政司法、行政監(jiān)督等行政行為,使這些行為符合“理”的要求。所謂合理行政,是指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應當遵循公平、公正原則。要平等對待行政管理相對人,不偏私、不歧視。行使自由裁量權應當符合法律目的,排除相關因素的干擾;所采取的措施和手段應當必要、適當;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可以采用多種方式實現行政目的,應當避免采用損害當事人權益的方式。我國行政法學家王周戶在《行政法學》中對這一原則的論述為:行政合理性原則是指政府的行為應當符合法律的意圖或精神,符合公平正義等法律理性。這里的“理”不是指“社會道德”“倫理”而是指法的精神,即法理,其具體內容包括:①政府的行政行為應符合法律的立法目的。②政府的行政行為應有正當的動機。③政府的行政行為應考慮相關因素。④政府的行政行為應符合客觀規(guī)律。⑤政府的行政行為應符合公正法則。行政合理性原則的具體要求包括以下三方面:①行政行為的動因應符合行政目的。凡有悖于法律目的的行為都是不合理的行為。②行政行為應建立在正當考慮的基礎上,要有正當的動機。行政行為不得違背社會公平觀念或法律精神,不得存在法律動機以外的目的或追求。行政機關在實施行政活動時必須出于公心,平等地對待行政相對方。③行政行為的內容應合乎情理。即應符合事情的常規(guī)或規(guī)律。還有,以合理行政原則為規(guī)范的行政理性表現為以下三個原則:①公平公正原則。要平等對待行政管理相對人,不偏私、不歧視。②考慮相關因素原則。作出行政決定和進行行政裁量,只能考慮符合立法授權目的的各種因素,不得考慮不相關因素。③符合比例原則。行政機關采取的措施和手段應當必要、適當。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可以采用多種方式實現行政目的的,應當避免采用損害當事人權益的方式合理行政產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行政裁量權的存在,即合理行政原則主要解決行政自由裁量權的問題。行政裁量權是指在法律規(guī)定的條件下,行政機關根據其合理的判斷,決定作為或不作為,以及如何作為的權力。即行政機關的自行決定權,即對具體行政行為的方式、范圍、種類、幅度等的選擇權。合理行政原則要求行政行為的內容要客觀、適度、合乎理性,要求行政機關合理地行使自由裁量權,不得濫用自由裁量權。根據法律對行政自由裁量權限制程度的不同,行政機關合理行使自由裁量權的情況有三種:①在法律沒有規(guī)定限制條件情況下,行政機關在不違反憲法和法律的前提下,所采取的必要措施。②法律只規(guī)定了模糊的標準,而沒有規(guī)定明確的范圍和方式,行政機關根據實際情況和對法律的合理解釋,在不違背常規(guī)情況下所采取的具體措施。③根據法律明確規(guī)定的范圍、幅度和方式,由行政機關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采用。當代行政的最大特點是行政自由裁量權廣泛存在,所以在很大程度上,立法者不得不授權或聽任行政機關根據其自身判斷來作出決策。正是因為行政機關自己判斷的空間十分廣闊,這就既給了行政機關靈活、高校應對復雜的行政管理問題的可能性,但也潛在地為行政機關在行使權力時摻雜進個人因素或其他不合理的因素制造了更多的機會,承認和保護行政裁量權十分必要,但行政裁量權也有被濫用的可能,應當對行政裁量權的行使加以控制。所以合理行政原則要求行政機關必須合理地行使行政自由裁量權。合理行政原則從實質方面對自由裁量行為提出了要求,即要求其內容合理。合理行政原則的出現可謂是行政法原則的一個重大發(fā)展。所以行政機關作為行使行政權力的行政行為主體,應當合理地行使行政自由裁量權,行政機關應當按照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條件、種類和幅度范圍實施行政管理,行政機關的行為應當符合法律的意圖或者精神,符合公平正義等法律理性也就是說,合理行政要求在合法行政的前提下做到合理,相對合法行政而言,合理行政是對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提出的更高要求。所以行政機關在行使行政權力,實施行政管理職能時,應當正確合理地把握法律法規(guī)賦予執(zhí)法人員的自由裁量權,堅持同樣情況同樣把握處理的原則;行使自由裁量權應當符合法律目的。行政機關行使自由裁量權,必須正確理解法律的意圖和精神實質,如果自由裁量行為違背了授權法的意圖,就是不當行政行為;行使自由裁量權采取的措施和手段應當必要、適當。行政機關在行使自由裁量權時所采取的措施和手段必須是最輕微的,不到萬不得已時,不得采取激烈手段;遵循公平、公正原則,平等對待行政管理相對人,不偏私、不歧視。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自由裁量權時,必須考慮一切應當考慮的因素,尤其是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明示或者默示的要求行政機關考慮的因素更要考慮。要依法公正辦事,盡可能排除一切不合理因素的干擾。參考文獻[1]王周戶.《行政法學》(修訂版).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xx年版.[2]羅豪中湛中樂.《行政法學》(第三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xx年版.篇二:試論行政合理性原則公平合理被公認為民法學的“精神內核”,同時又長期被視作與行政法無涉的“天國”。然而到了20世紀初,認為行政法只約束政府的羈束行為,而不約束其自由裁量行為,行政法只解決政府行為的合法性,而不解決其行為的合理性這一時代有幸被全面宣告結束。從此,“合理性”作為一項法定要求滲透到國家行政權的各個領域,并作為現代行政法的一項基本原則得到尊重。本文試就行政合理性原則確立的歷史與法理背景、行政合理性原則的適用范圍、行政合理性原則的基本內容以及該原則與行政合法性原則的關系,作一探討,以求教同仁們。行政合理性原則(theprincipleofReasonableness)是與行政合法性原則相并列的一項基本原則,而且又是對行政合法性原則的補充。它要求行政主體的行政行為不僅要合法而且同時要合理。違反合法性原則將導致行政違法,違反合理性原則便將導致行政不當。行政法只要求政府的行政行為做到合法,到同時要求政府的行政行為做到合理,換句話說,從單純的行政合法性原則,過渡到確立雙重原則,即行政合法性原則和行政合理性原則,此乃是人類行政法制進化的一個標志,是世界各國行政法發(fā)展史上的一個飛躍。行政法上合理性原則的確立,與政府行政自由裁量權的存在和發(fā)展,以及人們對行政自由裁量權認識的深化,特別是對其控制意識的加強有關。政府的行政行為在客觀上有羈束行為與自由裁量行為之分。在行政法治發(fā)展的初期,人們的目標只限于規(guī)范羈束行政行為,行政法的任務亦停留在以制定法去衡量羈束行為的合法性。此時的行政自由裁量權處于絕對的“自由”狀態(tài)。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政府行政職能的強化,特別是19世紀以來,政府行政自由裁量權不斷擴張,人們日益感受到來自于它的威脅。人類逐漸認識到,行政法不僅應控制政府的羈束行為,同時更應控制政府的自由裁量行為。正如美國行政法學者b?施瓦茨所說:“自由裁量權是行政權的核心。行政法如果不是控制自由裁量權的法,那它是什么呢?”①英國行政法學專家h?韋德認為:“所有的自由裁量權都可能被濫用,這仍是個至理名言?!雹凇霸诠ㄖ袥]有不受約束的自由裁量權。絕對的和無約束的自由裁量權的觀點受到否定。為公共目的所授予的法定權力類似于信托,而不是無條件地授予?!雹垡虼?,只以一個原則,即行政合法性原則,約束政府的行政行為是不夠的,行政合理性原則理應成為行政法的一項基本原則。列寧早在20年代就有這樣的思想:在國家管理中不僅有合法性問題,而且還有合理性問題;因為在管理方面,不僅有法律規(guī)范在起作用。而且還有技術的、經濟的、道德的和其它的規(guī)范在起作用,其中一些具有法律形式,另一些則不具有:在沒有法律規(guī)定的情況下遵循的就是合理性原則。④世界各國行政法上的合理性原則正是在這種歷史背景下和理論基礎上成立的。普通法上行政合理性原則的起源可追溯到16世紀末。當時英國一個著名的案例即魯克案件包含了一個1598年作出的著名判詞。該判詞在近400年一直未失去其準確性。英國下水道管理委員會的委員們?yōu)樾拚影墩魇召M用。但他們把所有所需費用都攤派給鄰近土地的所有人,而不是攤派給所有的受益者。法律賦予委員們有征收費用的自由裁量權,沒有規(guī)定向誰征收??瓶嗽谂性~中寫道:“盡管委員會授權委員們自由裁量,但他們的活動應受限制并應遵守合理規(guī)則和法律規(guī)則。因為自由裁量權是一門識別真假、是非、虛實、公平與虛偽的科學,而不應按照他們自己的意愿和私人感情行事。1609年的一個判例又重復了這一原則。⑤現在,英國的合理性原則已成為審查行政行為效力的一個獨立并且是重要的理由。在美國確立行政合理性原則雖在時間上稍晚于英國,但合理性原則的精神是相同的。關于政府必須”合理地“行使自由裁量權的規(guī)定源于美國憲法第5條修正案,”非經正當的法律程序,不得剝奪任何人的生命、自由或財產“的規(guī)定。許多授權行政官員或機關裁量的法律皆明文規(guī)定,裁量權的行使必須”合理“。其它的法律使用相似的字眼如:”適當的“、”必要的“、”可實行的“、”可行的“或”適合的“等等。當法律規(guī)定”公共利益“,使用”過渡“一詞時,意思都是使行政行為能有最起碼的推理及常識。⑥在中國,自建國以來大量的行政性法律、法規(guī)和規(guī)章均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合理性精神。然在學術界公認行政合理性原則為行政法的基本原則之一,那是80年代以后的事。中國行政法上合理性原則的確立,不僅是中國法學工作者長期研究的結果,是司法部門長期司法實踐的經驗總結,更是中國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發(fā)展的必然。這一原則的確立,表明中國行政法對政府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政府的行政行為既符合合法性標準,又符合合理性標準。行政合理性原則與行政合法性原則同屬行政法的基本原則,但適用范圍上略有區(qū)別。行政合理性原則在適用范圍上的特殊性來自于以下兩個方面:第一,行政合理性原則只適用行政自由裁量權范圍以內的行為,不適用羈束行為。前面說過,行政合理性原則主要基于行政自由裁量權的存在以及對它的控制而確立。行政合理性原則確立以后,也主要在行政自由裁量權限范圍內發(fā)生作用,在自由裁量權限以外以及對于羈束行為,不再是合理性問題,而是合法性問題。合理是指合法范圍內的合理,而不是指合法范圍以外的合理性。這一點我們將在后面講到。第二,行政合理性原則是行政法的原則,而不是行政訴訟法的原則。因而它對行政主體的行政行為是適用的,但不適用司法機關所主持的行政訴訟活動?!吨腥A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11第5條規(guī)定:“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對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進行審查”。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12第1條所規(guī)定的任務,不僅在于糾正“違法的”具體行政行為,而且同時要糾正“不當的”具體行政行為。這說明:行政主體的行政行為既適用合法性原則,又適用合理性原則;而司法機關的行政審理行為則僅適用合法性原則13行政合理性原則的基本內容是什么?或者說,合理性的標準是什么?國外行政法已有種種觀點。英國大法官黑爾什姆認說,兩個合理的人可以對同一事件得出完全相反的結論且不能指責這兩個相反的結論有任何不合理。14這是說,“合理性”與其說是個客觀標準,不如說是個主觀標準。但排除眾人所公認的“不合理”,也許正確立了“合理性”標準。為此,英國一些法官確立了一些“不合理”的標準:“如此荒謬以致任何有一般理智的人不能想象行政機關在正當地行使權力時能有這種標準(格林法官語)”:“如此錯誤以致有理性的人會明智地不贊同那個觀點(丹寧法官語)”:“如此無邏輯或所認可的道德標準,令人不能容忍,以致任何認真考慮此問題的正常人都不會同意它(迪普洛克大法官語)”15在美國,關于“不合理”的標準比英國更為具體。美國法院將“不合理”一詞用在各種不當行為上,諸如:為不當的目的;行使權限時基于偏見;歧視而采取行動;不附理由而作成與前決定不一致的決定;程序不公平;不當的怠于行為或遲延等等。16德國對行政合理性原則的規(guī)范比普通法國家更為系統,更具成文化標準。德國行政法把行政合理性原則的基本內容歸納為三項具體原則17,即:1?適當性原則(principleofsuitability)。該原則要求行政主體在執(zhí)行一項法律的時候,只能夠使用那些適合于實現該法目的的方法,而且必須根據客觀標準,不是按照行政主體的主觀判斷來決定某種措施的適當性;必要性原則(principleofnecessity)。必要性原則又稱為最溫和方式的原則(theprincipleofmildestmeans)。這個原則要求,行政主體在若干個適合用于實現法律的目的的方法中,只能夠選擇使用那些對個人和社會造成最小損害的措施18;比例原則(principleofproportionality)。比例原則即禁止越權的原則(prohibitionagainstexcessiveness),又稱狹義的合理性原則(theprincipleofVerhultnismdBigkeit)該原則要求適當地平衡一種行政措施對個人造成的損害與對社會獲得的利益之間的關系,也禁止那些對個人的損害超過了對社會的利益的措施。日本司法界和學術界在評價1953年“蜂巢城案”中對“合理性”所作的解釋是:就是非法律規(guī)范的條理和道理,即按社會上一般人的理解,所尊重的合乎事情性質的狀態(tài)。19在我們國內,自1980年以來,已有許多學者對行政合理性原則的基本內容和“合理性”的標準作了探討。有學者認為,“合理就是按照法令政策辦事?!?0這種“合理性”標準其實同“合法性”標準無多大區(qū)別,故不可取。有學者則認為,“合理性”系指符合五項標準:“1.符合客觀規(guī)律性;2.符合法律的目的;3.決定的依據充分、客觀;4.符合國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5.符合正義?!?11989年的司法部法學教材編輯部編審的高等學校法學教材《行政法學》認為:“合理性原則是行政法治原則的另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指行政決定內容要客觀、適度、符合理性?!焙侠硇栽瓌t的具體要求是:“(1)行政行為的動因應符合行政目的;(2)行政行為應建立在正當考慮的基礎上;(3)行政行為的內容應合乎情理。”22另有學者認為,行政合理性原則的內容有以下四項組成:“(一)行政行為必須符合法律的目的;(二)行政行為必須具有合理的動機;(三)行政行為必須考慮相關的因素;(四)行政行為必須符合公正法則?!?3以上這些論述都較為深刻和全面地闡述了我國行政合理性原則的基本內容,問題僅在于如何歸納內容。作者以為,行政合理性原則的基本內容主(具體行政行為合理性原則)要有下列三項:第一,正當性。即行政主體作出行政行為,在主觀上必須出于正當的動機,在客觀上必須符合正當的目的。第二,平衡性。即行政主體在選擇作出某種行政行為時,必須注意權利與義務、個人所受損害與社會所獲利益、個人利益與國家集體利益之間的平衡。第三,情理性。即行政主體作出行政行為,必須符合客觀規(guī)律,合乎情理。不能要求行政相對人承擔其無法履行或違背情理的義務。四中國行政法的兩大基本原則,即行政合法性原則與行政合理性原則之間,既有聯系又有區(qū)別。掌握它們之間的關系,對于我們具體適用和貫徹這兩項原則是極為重要的。要準確地把握它們之間的關系,必須注意理解以下幾點:第一,行政合法性原則與行政合理性原則是行政法的兩項基本原則,兩者不可偏廢。政府的行政行為必須既合法又合理,任何合法不合理或合理不合法的行為均是不許可的。第二,行政合法性原則是主要原則,行政合理性原則是補充原則。行政合理性原則必須以合法性原則為前提。合理是合法范圍內的合理,任何違法的所謂“合理性”概不允許。第三,行政合法性原則既適用羈束行政行為,又適用自由裁量行政行為,而行政合理性原則僅適用自由裁量行為。行政合理性原則只適用自由裁量權限范圍內的行為,但自由裁量權并不全是合理性問題。第四,行政合法性原則既適用行政管理,又適用行政訴訟,而行政合理性原則不適用行政訴訟。第五,違反行政合法性原則構成行政違法,違反行政合理性原則構成行政不當。行政違法和行政不當合稱為行政瑕疵。行政瑕疵是行政法旨在防止和排斥的行政行為??刂坪图m正行政瑕疵是我國行政法的重要任務。注釋:[①](美)伯納德#183;施瓦茨:《行政法》,徐炳譯,群眾出版社,1986年10月第1版,第566頁。[②]參見(英)h.wade:administRatiVelaw,1982.[③]參見(英)威廉#183;韋德:《合理原則》李湘如譯,載《法學譯叢》(京),1991年第6期。[④]參見《列寧選集》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四卷,第688頁,(蘇)b.m.馬諾辛等著:《蘇維埃行政法》黃道秀譯,群眾出版社,1983年7月第1版,第222頁。[⑤]參見(英)h.wade:administRatiVelaw,1982.[⑥]參見《行政法中的比例原則》,載《中國法學》京),1990年第1期。[⑦]參見:decisionsof14june1882,9proVg353andof10april1886,13proVg424,426.[⑧]參見:hirschbergl:dergrundsatzderVerh^Bigkeit,43-44,1981.[⑨]參見(?。﹎.p.賽夫:《德國行政法一普通法的分析》,周偉譯,臺灣五云圖書出版公司,1991年2月第1版,第212-222頁。見意大利1955年《行政程序法(草案)》第44條。1989年4月4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1990年10月1日起施行。1999年4月29日由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次會議通過,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有人不同意這樣的觀點,認為行政訴訟以適用合法性原則為原則,適用合理性原則為例外,理由是行政訴訟法第54條對“行政處罰顯失公平”的規(guī)定屬于合理性問題。而筆者認為,“行政處罰顯失公正”本身屬于“違法”而不是“不當”即“不合理”問題。(英)威廉#183;韋德:《合理原則》,李湘如譯,載《法學譯叢》(京),1991年第1期。引自(英)h.wade:administRatiVelaw,1982.參見臺灣《憲政時代》,1989年第3期,《比例原則》一文。參見(印)m.p.賽夫:《德國行政法-普通法的分析》,周偉譯,臺灣五云圖書出版公司,1991年2月第1版,第212-222頁。參見皮純協、胡建淼主編:《中外行政訴訟詞典》,東方出版社,1989年11月第1版,第758-760頁。見龔祥瑞:《比較憲法與行政法》,法律出版社,1985年3月第1版,第482頁。見羅豪才、孫曉民:《行政法的基本原則》,1986年中國行政法學研究會議論文。見羅豪才主編:《行政法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89年7月第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風力發(fā)電車間設備維修與技術培訓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企業(yè)合同糾紛調解及訴訟代理服務合同2篇
- 2025至2030年中國亞麻色織條數據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二零二五年度航空航天器維修服務合同6篇
- 二零二五年度汽車座椅配件銷售合同范本4篇
- 智能矯形器系統研究-深度研究
- 二零二五年度企業(yè)員工在職學歷教育合作合同3篇
- 2025年度個人自用房屋買賣合同樣本2篇
- 2025至2031年中國葉片插芯門鎖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碳鋼彈簧數據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世說新語原文及翻譯-副本
- 消除“艾梅乙”醫(yī)療歧視-從我做起
- 非遺文化走進數字展廳+大數據與互聯網系創(chuàng)業(yè)計劃書
- 2024山西省文化旅游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科普知識進社區(qū)活動總結與反思
- 加油站廉潔培訓課件
- 現金日記賬模板(帶公式)
- 消化內科專科監(jiān)測指標匯總分析
- 深圳市物業(yè)專項維修資金管理系統操作手冊(電子票據)
- 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
- 2023年鐵嶺衛(wèi)生職業(yè)學院高職單招(數學)試題庫含答案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