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遇真宮考述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9cc0f6a23051f9745163ed8166b304a/89cc0f6a23051f9745163ed8166b304a1.gif)
![明代遇真宮考述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9cc0f6a23051f9745163ed8166b304a/89cc0f6a23051f9745163ed8166b304a2.gif)
![明代遇真宮考述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9cc0f6a23051f9745163ed8166b304a/89cc0f6a23051f9745163ed8166b304a3.gif)
![明代遇真宮考述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9cc0f6a23051f9745163ed8166b304a/89cc0f6a23051f9745163ed8166b304a4.gif)
![明代遇真宮考述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9cc0f6a23051f9745163ed8166b304a/89cc0f6a23051f9745163ed8166b304a5.gif)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明代遇真宮考述
明代學者王岐山在《太和山游史》中說:“入山之宮,以真遇為托”。73、明末的朝山游客經(jīng)過少林寺,經(jīng)過北麓玄岳門后的第一個道教宮殿,即以景觀為中心的崇武老街張三豐的出現(xiàn)而聞名的余真宮。這里巒表縈紆,溪澗前繞,蒼松古檜,翛然數(shù)里。如果再有“童冠羽人數(shù)十,提香、鳴樂、持幡旆來導”,7游人伴隨著步虛飄渺,神閑意廣,悠悠然定有超凡脫塵之想。那么,沐浴在晨鐘暮鼓中的遇真宮有著怎樣的文化背景?其建筑在風水堪輿、規(guī)制布局、審美鑒賞等方面,是值得探尋一番的。一、張三豐的道教功能在武當?shù)澜探ㄖ飞?曾有兩處建筑都被稱為遇真宮,而且每一處都富有豐厚的宗教文化氣息。最早的遇真宮建筑是一座庵,由高道張三豐親修。道教廟宇有各種稱謂,如宮、觀、殿、廟、祠、庵、館等,其中“庵”指圓形草屋,小草房。武當?shù)澜探ㄖ飞嫌胁簧兮?如漢代馬明生、戴孟等曾依巖結(jié)茅,架屋為自然庵。為祭祀東晉華陰令徐子平棄官學道成仙,修有石鼓庵。宋皇室推崇道教,信奉真武,道士興工修建了沖虛庵、白雪庵、云窟庵。道教修庵祀神延至明代。洪武年間,張三豐為奉祀玄帝香火也建起了草廬茅庵——遇真宮,原址于今玉虛宮所在。張三豐所建簡陋的草廬茅庵,為何偏偏以“宮”來稱謂呢?古代的宮本來是對房屋的通稱,無特殊涵義,秦漢以后“宮”才有了特殊尊崇的涵義。對重要的道教廟宇,宮是較為隆盛的稱謂。張三豐如此命名,反映出他對奉祀玄帝香火的“庵”有著特殊的情感,是他精通三教,道行高深,狂傲灑脫,不拘俗禮的個性表現(xiàn)。這座草廬茅庵與道教有著不解之緣,稱得上武當?shù)澜探ㄖ?雖然現(xiàn)在這里已沒有一星半點實物可以彌補這一闕佚。如何理解張三豐的遇真宮?首先,遇真宮是張三豐奉玄帝香火的凈地。張三豐對勝景福地很是看重,認為吉地有祥瑞之氣。當他游歷至武當展旗峰北陲的一片闊地,特別清盼留意這塊殊勝景致,駐足于這塊山環(huán)水繞的風水寶地不舍離去,然后“結(jié)庵于其上,以奉玄帝香火”。270通過虔誠祀奉以隆興神恩,渴望得其點化保佑,從而修成大道,飛升成仙。其次,遇真宮是張三豐修煉真道之所。明王世貞的游記有:“道人姓張,當高皇帝時游人間,筑凈室于茲地”,14凈室是經(jīng)過開壇設醮,除穢凈塵,清凈肅靜而無妖塵囂鬧,以供養(yǎng)真仙或修真的靜室。張三豐修煉于此,必然心地凈明,別無他物,通過對陳摶老祖的內(nèi)丹思想和蟄龍睡法的繼承,以清凈陰陽,雙修雙成的方式,修煉先天真一之道,煉就純陽不壞之體,希圖獲得真道。再次,遇真宮是張三豐作為武當高道、占卜預言大師,作出“他日此地必大興也”270讖語之所。道教的語言具有非凡的魔力,有使人獲福成仙、維護生命、消災治病、啟示未來的神奇功效,道門中普遍存在著語言崇拜的現(xiàn)象。張三豐選取風水絕佳之地,攝取神力,運用各種道教修持法門,聚集起能量和信息的真氣,預測日后隆興必至,進行著他的宗教實踐活動。明任自垣纂修的《敕建大岳太和山志》載:“庵前有古木五株。師獨棲其下,久則猛獸不據(jù),攫鳥不捕,人皆異之”,270此句源于老子“含‘德’之厚,比于赤子”的思想,276表明張三豐是一位修養(yǎng)深厚具有神性的人。如今的遇真宮是明代大修武當?shù)澜探ㄖ褐械木艑m之一,為永樂皇帝敕建,前址于張三豐的會仙館。任志卷六“張全一”條載:“洪武初來入武當,拜玄帝于天柱峰。遍歷諸山,搜奇攬勝……黃土城卜地立草庵,曰‘會仙館’。語及弟子周真德:‘爾可善守香火,成立自有來時,非在子也’”;257卷八載:“洪武年間,三豐張真仙結(jié)庵于其上,名為會仙館”。275張三豐所修遇真宮和會仙館何者先?從任志“玄天玉虛宮”條中“既后,游方之外,聲跡杳然”270句分析,先建會仙館,后修遇真宮可能性較大。明成祖時修建玄天玉虛宮,才將遇真宮遷建擴修于距玉虛宮以東八里處的黃土城,即會仙館的舊址上。館是能夠寄寓其間的狹小客舍。東晉以后道教的一些廟宇便有“館”的稱謂。會仙館屬于張三豐修葺的道教建筑小房舍,但這并不影響會仙館的名氣,因張三豐以善守玄帝香火,修煉養(yǎng)形存生仙道,通曉大道之功而名留武當?shù)澜探ㄖ穬浴!皶庇忻靼?、理解、通曉的意?“仙”是一個道教名詞,這里指養(yǎng)形存生之道。通過修養(yǎng)身體來葆固生命的人即“仙”。使精氣神保持高度集中,不為凡俗瑣事累,不以得與失做為泯滅和氣的理由,心智和氣魄始終處于淡泊寧靜狀態(tài),精神才能完整,才能在虛無之間暢行無阻,與大道同在,長生久視,飛升成仙。張三豐深通養(yǎng)形存生之道,他用“會仙”喻通曉大道之義,顯示了卓越智慧。永樂皇帝敕建的遇真宮落成于永樂十五年(1417年),大小殿堂97間,建筑面積約2.7萬余平方米,其規(guī)模與壯觀為遇真宮建筑史之最,也使張三豐預言應驗。永樂皇帝為什么會對武當山一座小小的會仙館感興趣,做如此大手筆的改動呢?從永樂皇帝下達的兩道圣旨可窺其端倪。其一為永樂十年(1412年)二月初十日所下的“御制書”:“皇帝敬奉書真仙張三豐先生足下:朕久仰真仙,謁思親承儀范,嘗遣使致香奉書,遍詣名山虔請。真仙道德崇高,超乎萬有,體合自然,神妙莫測。朕才質(zhì)疏庸,德行菲薄,而至誠愿見之心,夙夜不忘。敬再遣使,謹致香奉書虔請,拱俟云車夙駕惠然降臨,以副朕拳拳仰慕之懷,敬奉書”。96其二為永樂十年三月初六日所下的“敕諭”:“敕右正一虛玄子孫碧云:朕敬慕真仙張三豐老師道德崇高,靈化玄妙,超越萬有,冠絕古今,愿見之心,愈久愈切。遣使祗奉香書,求之四方,積有年歲,迨今未至。朕聞武當遇真,實真仙老師然于真仙老師鶴馭所游之處,不可以不加敬。今欲創(chuàng)建道場,以伸景仰欽慕之誠。爾往審度其地,相其廣狹,定其規(guī)制,悉以來聞,朕將卜日營建。爾宜深體朕懷,致宜盡力,以成協(xié)相之功”。97事物或興或衰必有因緣巧合。關于明代遇真宮修筑的緣由,綜合這兩道圣旨可明確:即遇真宮的大盛因緣際會,應在明成祖朱棣身上,源于這位皇帝的精神需求。分析如下:(一)突出水分控制“靖難之役”后,燕王朱棣登基稱帝為永樂大帝。他文韜武略,平定九州,把控天下。健康長壽,永鎮(zhèn)帝位是中國封建社會每任皇帝的渴求。遇真宮的大肆修筑,反映了他孜孜以求張三豐的養(yǎng)形存生之道,希圖長生久視,皇圖永固,永存萬萬年禎祥的愿望。(二)真武顯化,彰顯神惠朱棣作為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第四子,曾封燕王,就藩北平。當建文帝朱允炆削藩漸及燕府時,朱棣起兵發(fā)動了“靖難之役”。他利用聚集將士誓師祭纛時天氣驟變、烏云遮天蔽日的情勢,仗劍披發(fā),佯作真武附體,制造起兵奪嫡符合“君權(quán)神授”的輿論。大修武當?shù)摹饵S榜》可見朱棣的感慨:“我自奉天靖難之初,神明顯助,威靈感應至多言說不盡……及即位之初,思想武當正是真武顯化去處……去那里創(chuàng)建宮觀,報答神惠,上資薦揚皇考皇妣,下為天下生靈祈?!?。100把玄天上帝看作自已成就帝業(yè)的肇基神,具有祈福禳災的神性職司。為了酬報玄天上帝“陰翊默贊”的保護之功,把武當?shù)缹m修成皇室家廟。從這個意義上講,朱棣與張三豐的宗教信仰異曲同工,興工大修遇真宮成為必然。(三)才質(zhì)疏慎,行菲薄永樂皇帝尊稱張三豐“老師”、“先生”、“真仙”,謙稱自已“才質(zhì)疏庸,德行菲薄”,表達了敬慕之情。他派遣官員“致香奉書”,“至誠愿見之心,夙夜不忘”,迫切渴求與真仙一晤,原因在于:1、請張三豐奏朝張三豐是民間極有影響的游方道士,永樂皇帝為了點綴升平,收攬民心,渴望延請張三豐詣朝。因為張三豐在民間有“每遇事,輒先知”的仙名,所以皇帝當然會以實現(xiàn)仙人的預言為樂事。永樂大修遇真宮道場,對當時的政治及社會輿論必定產(chǎn)生影響,以掩蓋勞師動眾的真相,欺騙百姓,穩(wěn)定民心,鞏固政權(quán)。2、封三豐三豐從明太祖起,整個明朝統(tǒng)治者都對張三豐敬慕景仰之至。洪武年間,張三豐高徒丘玄清以武當?shù)朗可矸荼凰]入朝為官,深受明太祖重視,官至太常寺卿。明太祖從丘玄清處得知張三豐道德崇高,神妙莫測,有長生久視之術,遂下詔征請張三豐,未獲。據(jù)《明史·張三豐傳》記載,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元璋遣使尋覓,但沒能找到。永樂皇帝延續(xù)著這一傳統(tǒng),對張三豐欽崇褒重,對以后明室諸帝都有影響。如英宗天順三年(1459年),詔封張三豐為“通微顯化大真人”。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明憲宗誥封張三豐為“韜光尚志真仙”。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明世宗封張三豐為“清虛元妙真君”。天啟三年(1623年),明熹宗又封張三豐為“飛龍顯化宏仁濟七真君”。3、張三豐的超越性張三豐,遼寧懿州(今遼寧彰武)人,為元明之際的著名道士,尤顯名于明。任自垣《山志》描述為:“張全弌,字玄玄,號三豐……或處窮山,或游鬧市,嬉嬉自如,傍若無人。有請益者,終日不答一語。及至議論三教經(jīng)書,則絡繹不絕。但凡吐詞發(fā)語,專以道德仁義忠孝為本,并無虛誕禍福欺誑于人。所以心與神通,神與道一,事事皆有先見之理?;蛉迦找徊?或兩三月一食。興來穿山走石,倦時鋪云臥雪,行無常行,住無常住。人皆異之,咸以為神仙中人也”,表明張三豐高蹈隱逸的風范?!皸墔s功名浪蕩游,常將冷眼看公侯。文官武將皆塵土,綠黛紅妝盡髑髏”,209他的詩顯示出不慕世榮,逍遙自在的超然性。他在《道言淺近說》中講:“大道以心煉性為首。性在心內(nèi),心包性外,是性為定理之主人,心為棲性之廬舍。修心者,存心也;煉性者,養(yǎng)性也”,112表明與道合一,修身養(yǎng)性的目的性。他開創(chuàng)了武當三豐派,主張以道為主,三教合一,重視修煉內(nèi)丹功法,并創(chuàng)立了內(nèi)家拳。正是他淡泊名利,散淡逍遙的道教精神魅力十足,才深受永樂皇帝的推崇。永樂皇帝給孫碧云的“敕諭”講:“朕聞武當遇真,實真仙老師。然于真仙老師鶴馭所游之處,不可以不加敬”,求賢若渴,緬懷景仰至誠。明察暗訪不能構(gòu)成遇真宮修筑的真實理由,而永樂皇帝在張三豐真仙修煉過的地方修建道宮,渴望與真人相會,學習其養(yǎng)生之道,傾聽其縱論三教,以崇高道德,升華精神,才是這位雄才大略天子的內(nèi)在需求。二、遇真宮與水環(huán)境從理論上講,理想的風水寶地應是背山面水,左右圍護的格局。具體而言,遇真宮建筑基址背后高山連綿,千里來龍止息于此。太祖山大巴山脈,山勢挺拔雄偉,巍峨壯觀,是群山之首;大巴山脈一路蜿蜒起伏,再起星峰形成了武當山展旗峰北陲的鴉鵠嶺為少祖山;鴉鵠嶺盡頭是父母山——鳳凰山,為遇真宮的靠山屏障。遇真宮左右都有低嶺崗阜環(huán)抱圍護,呈虎踞龍盤之勢,而且外護砂山層層不斷?!扒帻埳健碑?shù)胤Q望仙臺,為煙霞霧靄的崗阜山丘;“白虎山”當?shù)胤Q黑虎洞,也稱“黑虎玄天洞”,相傳是為真武神巡山守衛(wèi)的黑虎所居穴洞,得名于道教的附會。遇真宮隔水面對的是連綿、低矮的小山崗,其案山為九龍山。當天氣晴好,空氣潔凈之時遠眺天柱峰金殿,金光閃耀,遠山近丘的朝案對景呼應。鳳凰山有三條水源,溪流出入無端,負坎抱離,河水清明,緩和婉轉(zhuǎn)流動的地表水,形成水抱之勢,讓宮內(nèi)多處水井味甘色瑩,還灌溉了宮外廣闊的田疇平野?!暗┣皵?shù)武,開朗夷曠,可耕之地數(shù)百塍,皆官壤也。故遂為諸道子所業(yè)。阡陌相通,殆不異桃源”,556有“仙室靈境”之譽地?!皹蜷g之馳道益辟,左右杉松萬株,大者合抱”。14“始入山,自草店行二三里,忽兩山厄于澗口,口不復可辨。循山趾下窮之,始得其坎,然狀從其上,卻望若逆流于山,因憶桃源,小口意其中,必有佳境”,556都說明遇真宮水源充溢,生氣凝聚而不散泄。遇真宮背依鳳凰山,坐北朝南而建,“前有東流水,后有鳳凰山,左有望仙臺,右有黑虎洞,山環(huán)水繞,宛若城焉”,275這種山環(huán)水抱,地勢平坦,明堂形狀完整,屈曲回環(huán),高低分明,是龍脈生氣凝聚之吉地。當年永樂皇帝派遣右正一虛玄子孫碧云主持遇真宮的堪輿相地,這位風水大師運用中國傳統(tǒng)的風水理論,擇中這塊占地4平方千米的盆地,作出獨特的布局設計。這里冬暖夏涼,清幽靜瑟,適宜修煉,風水格局自成一體,昔日有八景:九龍朝鳳、黑虎歸洞、三山九樹、水繞玄關、犀牛望月、青龍入海、黑虎巡山、石橋遇仙,一景一傳說,可見遇真宮是明初敕建道宮中風水堪輿的上乘之作。獨特的設計給古代文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明沈鐘詩贊遇真宮:“尋真直到遇真宮,地隔塵寰自不同;翠壁丹崖懸暮景,琪花瑤草領春風;云房寂寞燒丹灶,鶴發(fā)飄簫避世翁;靈境相傳非一日,元來開創(chuàng)自鴻蒙”,621抒發(fā)和贊頌了遇真宮的綺麗風光和對張三豐的傾慕。三、承獨人石壩門,大天堂石堂遇真宮由皇家敕建?!坝罉肥迥?1417年),(孫碧云)奉敕創(chuàng)建真仙殿宇、山門、廊廡、東西方丈、齋堂、廚室、道房、倉庫、浴室,共九十七間”。275從其規(guī)格形制上看,屬宮觀式建筑,但規(guī)制較之宮殿式的玉虛宮為次。遇真宮建筑采用規(guī)整式布局,按南北軸線展開,主體建筑三路并列,院落進深規(guī)矩。軸線以東為東宮,以西為西宮,圍以高3.85米,厚1.15米,長697米的宮墻。布局突出特點為三重兩進。第一重為山門(宮門)。面闊三間17.67米,進深6.5米,通高9.67米,是筑于方整石作崇臺之上的拱券門。歇山式黑筒瓦頂,磚石雙重拱結(jié)構(gòu),石雕須彌座。兩山接“八”字照壁,均飾琉璃瓊花,石磚雙重雕瓊花須彌座。山門前是74米長的寬廣入宮神道,一色青石鋪就。神道東有一座四合院式的古建筑叫前宮,為兩層磚木建筑,為接待各方掛單道士和客人使用。進入山門,為寬闊的廣場,中軸線為方整石御路。廣場有東西對稱的小型宮門,稱東華門、西華門,兩門外各自形成東西兩宮。西宮范圍略大,為神廚,修井一口;東宮為方丈、道房,修井二口。第二重為龍虎殿。通面闊三間16米,明間面闊6.15米,進深二間5.9米,通高8.21米。建于崇臺之上,前后均有石磴道,石欄望柱。歇山式黑筒瓦頂,磚木結(jié)構(gòu),抬梁式木構(gòu)架。兩山接廂房廊道,圍以崇臺。方整石墁地,東西寬28.5米,南北長29.9米。第三重為大殿。面闊進深均為三間,面闊20.30米,進深11.15米,高11.23米。歇山式黑筒瓦頂,磚木結(jié)構(gòu),抬梁式木構(gòu)架。有東西配殿,東配殿亦稱真仙殿,又名荷葉殿,面闊三間14.8米,進深三間7.3米,通高8.8米。懸山黑筒瓦屋頂,磚木結(jié)構(gòu),抬梁式木構(gòu)架,檐下施重昂五踩斗拱,單檐飛展,彩棟朱墻,雕欄圍護,巍立于崇臺之上。其它為廂房、廊廡相接圍成的一座巨大四合院。宮東1公里有“治世玄岳”牌坊,為明修武當宮觀的標志性建筑。西南0.5公里有“仙關”,經(jīng)其“過濾”,朝拜者成為虔誠的信士前往金殿面圣,以求真武大帝保佑。四、余鎮(zhèn)宮建筑藝術評論歷史上的遇真宮殿閣高崇,瓊臺偉岸,而歷經(jīng)五百多年風雨蒼桑后則一片殘敗破損。本文對遇真宮建筑藝術鑒賞把握的主要原則是:(一)真仙殿的裝飾特點,根據(jù)一般分遇真宮建筑的高超技巧突出表現(xiàn)在真仙殿檐下施用的重昂五踩斗拱和大殿采取有包心柱工藝。遇真宮大殿檐下四周重昂五踩真昂斗拱,是整個武當山現(xiàn)存唯一真昂斗拱。斗拱是中國古代木構(gòu)建筑中最有特點的部分,其發(fā)展由大而小,由雄偉而纖麗,由結(jié)構(gòu)中的有機體逐漸消弱了結(jié)構(gòu)的功能而成為裝飾品。真仙殿沒有使用天花的殿宇,通過室內(nèi)斗拱來加強梁、檁、枋之間的聯(lián)系,增加了裝飾效果,這是真仙殿斗拱的一大特點。張華鵬先生認為,明代的工匠們很聰明,不采用杠桿“痕跡”,而采用真昂斗拱的杠桿作用,根根連接歇山屋架,永不坍塌,很巧妙地解決了力學問題。采用既經(jīng)濟又實用且能保證工程質(zhì)量永固的真昂斗拱,是明代工匠的聰明之舉。2003年1月19日,真仙殿及其它部分道房被大火燒毀。從被燒毀的柱子上可以看到明代包心柱和鐵箍施工工藝,“是全國唯一可見包心柱施工工藝的實物佐證,科研價值極高”。(二)《三豐雕塑》建筑作為一種空間造型藝術,具有觀賞的意義,雕塑是建筑中的重要設計要素。明英宗朱祁鎮(zhèn)于天順三年(1459年),下圣旨鑄塑張三豐及其侍童組像,置于真仙殿。銅像西向座,身著道袍,頭戴斗笠,腳穿草鞋,面貌豐潤,姿態(tài)飄逸,頗有仙風道骨。高1.415米,座寬1.5米。左右侍童二,侍童高1.28米,杖刻龍頭一,鏤蕉葉扇一,造型生動逼真,富有生活氣息,鑄塑工藝之高超世所罕見。將這組張三豐雕塑作品落位于遇真宮建筑中,加之檐下重昂五踩斗拱,梁枋紋飾彩畫,明間前開蓮弧拱券門等,增強了遇真宮建筑環(huán)境的藝術性,加強其建筑的藝術感染力。加之其它一些建筑元素,如山門口琉璃照壁中心的海棠形盒子上“鴛鴦臥蓮”浮雕,照壁四角“岔腳”的大葉卷花裝飾,富于藝術變化,恬靜溫暖;望柱欄板蓮柱樣式雕刻;一對造型極為生動的鐵獅雕塑,左雄獅昂首望右母獅,母獅前足愛撫一窩活潑小獅,都美化了建筑,符合道教審美個性,并借助于這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商業(yè)流通倉儲服務項目申請報告模稿
- 2025年公益贈與合同范本協(xié)議書
- 2025年上海住宅銷售合同樣本
- 2025年企業(yè)資本注入?yún)f(xié)議書樣本
- 2025年供需平衡合同藍寶石
- 2025年公立幼兒園轉(zhuǎn)讓合同樣本
- 2025年式樣店面租賃合同協(xié)議
- 2025年企業(yè)市場拓展合作戰(zhàn)略協(xié)議文本
- 2025年二手房買賣雙方贈送學位房補充協(xié)議
- 2025年企業(yè)促銷品量身定制合同
- 2023年心理咨詢師之心理咨詢師基礎知識考試題庫附完整答案【有一套】
- 路緣石安裝一級安全交底
- 一級建造師繼續(xù)教育最全題庫及答案(新)
- LS/T 1226-2022糧庫智能通風控制系統(tǒng)
- 肺隔離癥醫(yī)學課件
- 直線加速器專項施工方案
- 聯(lián)苯二氯芐生產(chǎn)工藝及產(chǎn)排污分析
- 儲能設備項目采購供應質(zhì)量管理方案
- 美國房地產(chǎn)市場特征、框架與周期演變
- 光伏發(fā)電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施工工程光伏發(fā)電工程光伏發(fā)電施工組織設計
- 民政局離婚協(xié)議書模板(4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