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京滬白話報紙啟蒙路向的比較研究京滬白話報啟蒙的兩種路向《中國白話報》、《京話日報》之比較_第1頁
晚清京滬白話報紙啟蒙路向的比較研究京滬白話報啟蒙的兩種路向《中國白話報》、《京話日報》之比較_第2頁
晚清京滬白話報紙啟蒙路向的比較研究京滬白話報啟蒙的兩種路向《中國白話報》、《京話日報》之比較_第3頁
晚清京滬白話報紙啟蒙路向的比較研究京滬白話報啟蒙的兩種路向《中國白話報》、《京話日報》之比較_第4頁
晚清京滬白話報紙啟蒙路向的比較研究京滬白話報啟蒙的兩種路向《中國白話報》、《京話日報》之比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晚清京滬白話報紙啟蒙路向的比較研究京滬白話報啟蒙的兩種路向《中國白話報》、《京話日報》之比較

《上海宣言》是中國最早的地方性報紙,與《宣言》相結(jié)合。第一份以啟蒙為目的的白話報《演義白話報》出現(xiàn)在1897年,同樣發(fā)行于上海。不管是出于商業(yè)目的或啟蒙需求,辦報者都是看中了白話的易于深入民眾,以及報紙廉價易銷的特性。晚清啟蒙運動在1903、1904年掀起了一個辦白話報的高潮,上海除了《寧波白話報》、《中國白話報》外,還有《揚子江白話報》、《初學(xué)白話報》、《新白話報》、《湖南白話報》、《福建俗話報》等。北京則出現(xiàn)了全國第一家白話日報《京話日報》。究其原因,大致與清廷宣布預(yù)備立憲、清末啟蒙運動進入高潮期有關(guān)。但是上海白話報中影響最大的《寧波白話報》和《中國白話報》分別于1903年8月和10月停刊。1905年上海沒有一家白話報創(chuàng)刊,到1906年末才有《競業(yè)旬報》、《預(yù)備立憲官話報》兩種白話報。與此同時,北京的白話報卻日漸發(fā)達。彭翼仲主辦的《京話日報》則從1904年8月16日一直辦到1906年9月28日被迫???共753期,版面從四版擴大到六版。整個中國北方,“東到奉黑,西及陜甘,凡言維新愛國者莫不響應(yīng)傳授,而都下商家百姓于《京話日報》則尤人手一紙,家有其書,雖婦孺無不知有彭先生”,(P20)成為北京第一個銷售量超過1萬份的報紙?!洞蠊珗蟆钒l(fā)行人英華稱“北京報界享大名者,要推《京話日報》為第一”。繼《京話日報》之后,北京另一份主要日報《順天時報》也于1905年6月29日起出版白話附張。北京的白話報在1905、1906兩年蓬勃發(fā)展,取代上海成為了啟蒙白話報的中心。為什么白話報在得風(fēng)氣之先的上海不能持久,反而在風(fēng)氣閉塞的北京能夠大行其道較京滬兩地具有代表性的白話報《中國白話報》和《京話日報》,過去的研究者多從它們的政治立場著眼,認為前者宣揚革命排滿,后者主張君主立憲。然而這種分類無法說明為什么后者可以堅持兩年之久,銷量過萬份,只是由于政治迫害才???而前者設(shè)在上海租界,不受政府威脅,卻不得不因編輯乏人而草草收場。就輿論環(huán)境而言,上海無疑比北京好得多。至1904年,上海的綜合性日報已經(jīng)有了30多年歷史,大報有《申報》、《新聞報》、《字林滬報》等,市民已養(yǎng)成了每日閱讀報紙的習(xí)慣,大部分商家的廣告也會以報紙為第一載體。而《京話日報》創(chuàng)辦前,北京的綜合性日報只有一家《順天時報》,“京城這樣大的地方,除了官場學(xué)堂,看報的人很不多,買賣人等,更不知報是怎樣個物件,……各種報的銷數(shù),均平扯算,也過不了兩千張?!倍以诒本┺k報,“說話格外難”不算,還要多受一層京報房的挾制。因此,《中國白話報》和《京話日報》的不同命運,似乎并不決定于直接的政治和經(jīng)濟原因,啟蒙姿態(tài)和承擔(dān)社會功能的差異才是成敗的關(guān)鍵。如李孝悌所言,“絕大多數(shù)白話報創(chuàng)辦的目的,雖然是為了使沒有受過太多教育的人,能夠有一個比較容易的管道去接觸新知識、新思想,但是它們所設(shè)定的對象,很多都并不僅局限于下層社會,而實際的閱讀者,范圍也很廣”。(P25)以《中國白話報》為例,林獬等愛國學(xué)社成員,原本對“中等社會”有著明確的指認,即楊篤生所稱“唯自居于士類者成一大部分,而出入于商與士之間者附屬焉,出入于方術(shù)技擊與士類之間者附屬焉”。1903年12月16日《俄事警聞》發(fā)表征文廣告,“擬為各種社會代籌其能盡之義務(wù),著之論說”。其中,告政府、學(xué)生社會、革命黨、科舉黨、洋務(wù)人員、各書局之編譯者、各省紳董的征文均用文言,告全國父老、兒童、女子、農(nóng)、工、商(包括寓南洋及美國商人)、各會黨、教民則使用白話??墒菍嶋H上購閱《中國白話報》的,仍然多半是學(xué)生。《中國白話報》第11期上林獬的一段文字,充分暴露了《中國白話報》預(yù)期的理想讀者決不是“下等社會”。在回答一位讀者對該報文義太深的指責(zé)時,林獬公然回答道:報館本有監(jiān)督國民的責(zé)任,這國民的范圍大得很,孩童婦女固然在國民之內(nèi),那黨派學(xué)生何嘗不是國民,而且現(xiàn)在識字的人太少,我這報并不是一直做給那般識粗字的婦女孩子們看的,我還是做給那種比婦女孩子知識稍高的人看,教他看了開通之后,轉(zhuǎn)說把婦女孩子們看,這叫做間接的教育,所以說話不免高些,……而且那程度可以合著婦女孩童的報,如今也有好幾種了,譬如杭州白話報,寧波白話報,安徽俗話報,江西新白話,那思想淺近一點的人,都可以一看便懂,我們這報單預(yù)備著看各報的人,有了一點普通智識以后,再把這報看下去,那就八九分完全了。這顯然有違林獬在《中國白話報發(fā)刊詞》中口口聲聲稱該報的預(yù)期讀者是“種田的、做手藝的、做買賣的、當(dāng)兵的、以及那十幾歲小孩子阿哥、姑娘們”,他提及的《寧波白話報》、《杭州白話報》,其實也并非“程度可以合著婦女孩童”。這些白話報雖然使用白話,但并不意味它的內(nèi)容真能讓下層讀者輕易接受。這一點從上海各白話報的欄目設(shè)置上也可以看得出來,《中國白話報》一直設(shè)有論說、歷史、地理、傳記、新聞、時事問答、科學(xué)、實業(yè)、小說、戲曲、歌謠等欄目,《寧波白話報》初設(shè)論說、評議、新聞、專件、指迷錄、調(diào)查錄、小說、歌謠等欄目,改良后增擴歷史、地理、教育、實業(yè)、格致等門類。不具備基本的文化和科學(xué)常識,很難讀懂這些白話報上的文章。精英辦報,陳義過高,是其時上海白話報的通病。彭翼仲辦《京話日報》前,辦過一份兒童刊物《啟蒙畫報》,這有助于他了解下層民眾有如稚童般的淺近文化要求。這個時候,《中國白話報》等上海白話報都已出了好幾個月,他既有可以學(xué)習(xí)的對象,也針對這些報紙的缺失提出了自己的改良舉措。彭翼仲將報紙在下層社會影響薄弱歸結(jié)為兩條原因:“第一是各報的文理太深,字眼兒淺的人看不了,第二是賣的價錢太大,度日艱難的人買不起?!卑自拡蟮牧硪粋€普遍弊端是:“南邊出的有中國白話報、蕪湖白話報、杭州白話報、紹興白話報、成都通俗報,都是極好的,但有一層,都是訂本子的,不能天天看見,也還覺得不大方便。”彭翼仲辦《京話日報》,除了降低售價和文辭難度外,銷售策略頗為靈活:“可按日零售,又恐篇幅零星,容易散失,特印成洋裝書式,散之則每日一張,合之則一月一冊,零沽整售,均聽其便?!迸硪碇僮约阂差H得意于如此設(shè)計:“以上諸端,雖不敢自詡特色,亦苦心孤詣、慘淡經(jīng)營之一端,或亦海內(nèi)外同志諸君所深許也?!薄毒┰捜請蟆返臋谀烤幣艦樗A(yù)想的中下層社會讀者考慮得十分周到,頭版為“演說”,二版編“要緊新聞”(多是危及國家社會的大事和北京民眾切身的新聞)和“本京新聞”,三版刊登“各省新聞”和“各國新聞”,有時也刊載小說或來函,而將當(dāng)時各大報都極為重視的宮門抄和上諭,壓縮后放到四版,四版下半部還逐日刊登“兒童解字”或“歌唱”。這種編法得到了下層讀者的認同,以致到1910年為止,北京出的十余種白話報,在篇幅、格式或編排上,全都模仿《京話日報》,“不敢稍有更張”。語言是《京話日報》的另一個優(yōu)勢。林獬在《中國白話報發(fā)刊詞》中表示辦報者雖然身在上海,卻希望“能夠叫十八省的人都聽得著”,所以必須使用“刮刮叫的官話”??墒菍τ谙聦由鐣x者而言,這種“官話”并不是他們的日常生活語言,不免妨礙他們對其表達言論的理解與認同?!毒┰捜請蟆穭t占了帝都的好處,有底氣做出“本報名為京話,雖不是地道京腔,亦可十得三四”的表白,《京話日報》的“白話化”可能是其時白話報中最徹底的,不僅正報“通篇概用白話”,連商家送來的廣告也要求“概用白演”。對于那些習(xí)慣于文言寫作的投稿者,編輯者寧可為拒刊來稿表示歉意:本報名為京話,雖不是地道京腔,亦可十得三四,創(chuàng)報的宗旨,本因為淺近人說話,與中華報不同,不得不勉強遷就。近接各處投函,往往長篇大論,文義很深,還有很費解的句子,要叫我們登在這報上。投函人一番熱心,不替登上,未免掃興,要照著原意編白話,我們?nèi)松偈路?也萬沒有這個工夫,要求原諒,如有高見請編成白話,跟我們宗旨相合,必可代登。彭翼仲心目中理想的白話是北京人(尤其是旗人)口語的直錄,所以稱之為“京話”,顯然,采用這種語言可以讓下層社會讀者輕易跨越語言和文字之間的障礙,也方便讓識字的讀者向不識字的人宣講報紙的內(nèi)容,更為啟蒙形式的擴大如閱報處、講報所、劇場演說等等,提供了良好的基礎(chǔ)。而且,方言成為媒體的書面語言,反映了某種啟蒙意識的推進。與19世紀末啟蒙者使用周作人稱之為“直接從古文翻譯過來”的白話相比,這種表達方式顯然更易被下層社會接受?!毒┰捜請蟆穼ι虾0自拡笄拜厒儐⒚勺藨B(tài)最根本的糾正,是改變了精英知識分子居高臨下的訓(xùn)諭姿態(tài),注重引發(fā)下層民眾的參與意識,試圖形成一種編讀對話的局面。《京話日報》用大量版面發(fā)表下層讀者的來稿,并一再強調(diào)刊登來函“不收刊資”,編輯們負責(zé)給文辭不通的讀者來稿修改潤飾,甚至將他們的口頭意見“演成白話”,并聲明“登報之后,有什么是非,都歸本館一面承擔(dān)”。《京話日報》的種種努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讀者來稿的作者既有文化程度較高的中下層官吏、職員、蒙師、書辦、學(xué)生,也有識字不多的小業(yè)主、小商販、小店員、手工業(yè)工人、家奴、差役、士兵、家庭婦女、優(yōu)伶、妓女等等。下層社會讀者甚至可以通過報紙這種載體實現(xiàn)同一社群間的交流,使他們覺得《京話日報》是一個“天下人說話的地方”,從而愿意將這份報紙作為自己社會生活的組成部分。上海的《警鐘日報》以驚異的口吻報道北京“擔(dān)夫走卒居然有坐階石讀報者”,當(dāng)可視作上海啟蒙報人對北京同行底層啟蒙效果的羨嘆。由于取得了下層民眾的贊賞和擁戴,《京話日報》可以將啟蒙形式延伸到報紙之外。閱報處和講報所在北京的勃興,《京話日報》與有力焉,以致有讀者認為閱報處都是京話日報館開的。閱報處可以為貧寒的下層讀者提供免費的信息管道,講報所更是可以將報紙承載的信息傳播到目不識丁的底層民眾中去。因之《京話日報》的編者對于林獬贊美為“學(xué)校青年、閨秀女子”的“良師益友”的小說不太感興趣,因為小說比較復(fù)雜,容易產(chǎn)生解讀上的歧義,弄不好會誤導(dǎo)民眾。他們更愿意提倡情節(jié)簡單而效果強烈的改良戲曲。《寧波白話報》第四期發(fā)表了幼漁(馬裕藻)的《論戲曲宜改良》,指出戲曲是“開人智識的一件最快最要緊的東西”,“現(xiàn)在要他進步,就叫做改良。無非是叫各人有國民的思想,曉得現(xiàn)在世界上的時勢”,他認為戲曲改良的宗旨應(yīng)當(dāng)有三點:(一)明國恥。(二)作民氣。(三)描摹社會上的現(xiàn)狀。這篇文章代表當(dāng)時啟蒙知識分子對戲曲改良的普遍見解。彭翼仲不僅提倡戲曲改良,而且著手參與北京戲曲改良的進程。他親自出面,邀集戲界名角談話,要求“唱戲的朋友們不要自輕自賤,在演戲中負起社會教育責(zé)任,要引導(dǎo)人們學(xué)好,不要引導(dǎo)人們學(xué)壞,第一不要唱‘粉戲’?!?P61)在彭的影響下,戲劇界公會“正樂育化會”禁演了三十多出戲,田際云(正樂育化會副會長)、余玉琴等名角屢次找到京話日報館,“商量改戲”。1905年5月中下旬,分別有兩出新戲由義順和與玉成班排演,早已不登戲單的《京話日報》破例為這兩出戲做了廣告宣傳(619、627號)。義順和演的《女子愛國》是由彭翼仲的兒女親家梁濟根據(jù)古書上魯國漆室女憂魯?shù)墓适赂木幎?由名角崔靈芝飾漆室女,在廣和樓上演;玉成班演的《惠興女士殉學(xué)》則是田際云在彭翼仲的幫助下,將杭州惠興女士毀家興學(xué)并以身殉學(xué)的“新近時事”改編成劇本,田際云自己飾演惠興女士,演出地點是廣德樓。這兩出新戲在北京引起了極大的轟動,并開創(chuàng)了北京梨園業(yè)“義務(wù)夜戲”的傳統(tǒng)?!毒┰捜請蟆愤@樣描述新戲上演時的盛況:“座兒擁擠不動,各學(xué)堂的學(xué)生,都要去看看新戲。合園子里,拍掌稱好的聲音,如雷震耳,不但上等人大動感情,就連池子里的老哥兒們,和那些賣座兒的,也是人人點頭,臉上的神情,與往日大不相同,可見好戲真能感人。”(622號)外城巡警廳甚至根據(jù)《京話日報》的建議,獎給義順和班一面銀牌。《京話日報》熱衷于對戲曲改良的另一個原因是,戲園可以聚集大批的中下層民眾,為思想啟蒙提供一個難得的場所和時機。彭翼仲曾經(jīng)感慨“講報所地方窄小,應(yīng)該大大的立一處宣講所,各省有戲樓的大會館,很可以借用”(518號)。結(jié)合新戲的推出,啟蒙運動又增添了一種新型的啟蒙形式,即在正戲開場之前,請幾位知名的啟蒙人士登臺演說。如玉成班新戲開演前,就邀請彭翼仲、張展云、王子貞三人登臺演說,彭演說改良戲本的益處,張演說女學(xué)的關(guān)系,王則提倡國民捐(634號)。這些演說都是連續(xù)性的,可以將一段演說分成幾天宣講,演說詞又可以登在幾天之后的《京話日報》上。這樣,新戲、演說、報章,形成了一個啟蒙的循環(huán),遠遠勝過了以前單調(diào)的提倡閱報。從上面的論述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白話報》和《京話日報》在當(dāng)?shù)厣鐣谐袚?dān)著不同的社會功能,相對于上海白話報的單純辦報,京話日報館同人的社會角色要復(fù)雜得多。從地域文化的角度分析,十里洋場的上海是一個典型的移民社會:“在滬之人多系客居,并無土著?!倍@個移民社會有兩大特征:一是商人和青年學(xué)生是移民群體的龍頭和骨干;一是移民來源廣而雜,遍及二十來個省份。這意味著上海其實缺乏嚴格意義上的本土下層社會,也沒有穩(wěn)固的底層文化。即以戲曲改良而論,上海就沒有一個底層民眾“一致喜愛”的藝術(shù)形式,設(shè)置閱報處、貼報處也非常困難。辦報以外的多種啟蒙手段難于在上海推行,而辦報的啟蒙者也很難真實感到下層社會讀者的存在。下層社會缺乏共同的關(guān)注點和通約的表達方式,使啟蒙者的眼光不得不上調(diào)到更為穩(wěn)固和顯性的紳商和學(xué)生群體。但是對于這一群體而論,白話報并不比文言報更具有宣傳優(yōu)勢。上海白話報的生存時間不長,與地域文化的制約應(yīng)該有著直接的關(guān)系。啟蒙立場、社會功能乃至地域文化的不同決定了兩份報紙的啟蒙路向有著根本的分歧。在喚醒民眾的大前提下,《中國白話報》更注重實際知識的介紹。林獬在一封通信中指出:“就是那宗旨頂好的日報旬報,里頭也不免太空疏,一些實學(xué)不講究……本報的意思,以為如今我們中國人,若光靠著宗旨好還不中用,那國學(xué)是頂要提倡的,有了國家,才有愛國心,然后才能辦各種大事,所以本報十分偏重國學(xué),拿這種實實在在的學(xué)問來教育國民,將來成材的,才不至蹈如今草頭新黨各種的弊病?!薄吨袊自拡蟆分鲝垖ⅰ皩崒W(xué)”與“愛國”聯(lián)系在一起,啟蒙首重知識的普及:“必須詳詳細細把舊書看得清楚,然后才曉得我這中國著實可愛的地方。但光是愛他也不行,如今國要亡了,必須如何去救護他。救護中國必從改革社會下手,于是又須在本地方調(diào)查了社會許多情形,又調(diào)查了許多舊書,研究社會的歷史,然后才能下手去改革他?!闭潜局@個思想,該報對中國的歷史、地理、學(xué)術(shù)等都做了比較系統(tǒng)的通俗的介紹。林獬在《中國白話報》上的連載長篇論說《國民的意見》,更是分政治、種族、學(xué)問、生計、軍事、社會、宗教七個方面系統(tǒng)地表達了啟蒙者對社會改革的看法。這些啟蒙主張和知識傳播都是《京話日報》等北京白話報缺乏的?!毒┰捜請蟆穭?chuàng)辦后,開頭也嘗試介紹一些“新知”,如“造腳踏車”(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