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逢族的年代及分布考述_第1頁
古代逢族的年代及分布考述_第2頁
古代逢族的年代及分布考述_第3頁
古代逢族的年代及分布考述_第4頁
古代逢族的年代及分布考述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古代逢族的年代及分布考述

古代,鳳后是明代齊族之王,其公職是鳳后。然而,《史記》中記載的作品很少,也很模糊?!蹲髠鳌氛压暧浻写呵锬╆套拥囊欢卧?又見《晏子春秋·外篇上》),敘及齊地古史,其文云:昔爽鳩氏始居此地,季萴因之。有(又)逢伯陵因之,蒲姑氏因之,而后太公因之。此語雖簡而極清晰,想來應有相當?shù)目尚判?但所說幾個古部族都不易考求。杜預注云:“爽鳩氏,少皞氏之司寇也。季萴,虞、夏諸侯,代爽鳩氏者。逢伯陵,殷諸侯,姜姓。蒲姑氏,殷周之間代逢公者。”此注所說諸部族的年代,實本于《漢書·地理志下》“齊地”條的如下記載:少昊之世有爽鳩氏,虞、夏時有季崱,湯時有逢公柏陵,殷末有薄姑氏,皆為諸侯,國此地。至周成王時,薄姑氏與四國共作亂,成王滅之,以封師尚父,是為太公,《詩·風》齊國是也。所說“四國”,指周初所封繼承商王室祀統(tǒng)的武庚之國及管叔、蔡叔、霍叔的三個同姓國。周武王去世后,三叔附和武庚起兵反周,均為周公東征所滅。此《地理志》之文亦《左傳》所記晏子之言的引譯,而對周以前諸部族的源流都無解釋。筆者曾撰《齊地名稱的來歷與先齊古史征略》一文,對晏子之言略作考求,后來在拙作《東夷文化通考》一書中又有概述和補充。我們的基本意見是:傳說中的爽鳩氏為上古東夷少昊集團的核心勢力“五鳩”之一(《左傳》昭公十七年),其代表人物當即后來齊人世世祀以為戰(zhàn)神的蚩尤,“蚩尤”二字實是“鳩”字之緩讀;季萴或季崱,當是指夏代齊地諸侯斟氏封國,疑“萴”、“崱”皆為“斟”字傳寫之訛,而“斟”、“則”古音仍可通轉(zhuǎn);逢伯陵當是商代逢氏侯國的始封首領,其國存續(xù)整個商代,至周初始亡;薄姑氏則為商末征東夷時所封的子姓監(jiān)國,是為監(jiān)視東夷而設立的,“薄姑”或“蒲姑”二字其實只是商人用作宗邑通稱的“亳”字之緩讀。由于近年考古又有關于逢國的新材料出土,有些具體看法還須斟酌,故這里再專就逢氏及逢國的歷史源流作一通盤的考察。1一、法律的起源—逢氏族源與逢伯陵立國逢伯陵之名,又見于《國語·周語下》:我姬氏出自天黿,及析木者,有建星及牽牛焉,則我皇妣大姜之姪、伯陵之后逢公之所馮(憑)神也。按《周語》原載,此為周景王時樂官伶州鳩談齊、周之分野時所說的話,后人知逢氏為姜姓即主要依據(jù)這段史料,另外《山海經(jīng)·海內(nèi)經(jīng)》也曾稱伯陵為“炎帝之孫”。文中所稱的大姜(通作太姜)即周太王古公亶父之妃,為王季之母、周文王祖母;所稱的逢公為逢伯陵后人,顯然是商末逢國首領,而又特別指出他是“大姜之姪”。上古“女生曰姓”,通常子女都從母姓,故凡稱姓族者皆指母系姓族,還不是指父系姓族,“姓”字古義與父系沒有關系。所謂“大姜之姪”,實際是指大姜姊妹之子,也就是指逢公之母仍為姜姓女。這反映出逢氏主支可能世世與姜姓族群通婚,因而其族也已屬于姜姓的一支。不過直到商周之際,“姓”還只是表母系的,尚未可混同于表父系的“氏”,所以也不能誤認為凡同姓的部族都出于同一父系2。逢伯陵其人,《漢書·地理志》屬之湯時,當有傳說依據(jù)。由其名號推考,我們以為他應是夏末著名人物關龍逢的族裔。關龍逢的傳說事跡頗多,如《韓詩外傳》卷4載:桀為酒池,可以運舟,糟丘足以望十里,而牛飲者三千人。關龍逢進諫曰:“古之人君,身行禮義,愛民節(jié)財,故國安而身壽。今君用財若無窮,殺人若恐弗勝,君若弗革,天殃必降而誅必至矣。君其革之!”立而不去朝,桀囚而殺之。馬國翰《玉函山房輯佚書》所輯《苻子》亦記其事說:桀觀炮烙于瑤臺,謂龍逢曰:“樂乎?”龍逢曰:“天下苦之,而君為樂。臣觀君之冕非冕也,冠危石也;君之履非履,履春冰也。未有冠危石而不壓,履春冰而不陷者?!辫顕@曰:“子知我之亡,而不自知其亡。子就炮烙之刑,吾觀子亡,我不亡?!饼埛晷?歌曰:“造化勞我以生,休我以炮烙乎!”這類故事都把關龍逢塑為諍臣的形象,雖非信史記錄,而其事必有所出,故《莊子·人間世》亦謂“昔者桀殺關龍逢”。其實這個“關龍逢”未必是人名,當只是關龍族之分支逢氏首領的代稱,其稱謂構成與商周銅器族徽中常見的所謂“復合氏名”很相似3。關龍族即神話中的豢龍氏(關、豢古字通),是個有名的馴龍(養(yǎng)蛇)族,源出祝融“八姓”之一的“董姓”?!秶Z·鄭語》載:祝融亦能昭顯天地之光明,以生柔嘉材者也。其后八姓:……己姓:昆吾、蘇、顧、溫、董;董姓:鬷夷、豢龍,則夏滅之矣;彭姓:彭祖、豕韋、諸、稽,則商滅之矣……斟姓無后……此所記“八姓”,包括己、董、彭、禿、妘、曹、斟、羋八個分支;而按所說,“董姓”是由“己姓”分化出來的,豢龍氏又是“董姓”的一個分支?!鞍诵铡钡姆Q呼是不妥當?shù)?此乃后世以“姓”、“氏”混同之后所出現(xiàn)的提法,質(zhì)諸上古母系姓族向父系姓族的轉(zhuǎn)變過程,“八姓”實應稱為“八氏”。傳說中的祝融部是個著名的大部落,有關傳說材料大都表明它本屬東夷系統(tǒng)。后來“八姓”又派生出不少支族,建立了許多國家,分布地域很廣,幾乎遍及中原及其周圍地區(qū)?!蹲髠鳌氛压吣暧涊d:“鄭(今河南新鄭),祝融之虛也?!薄秶Z·周語上》也說:“昔夏之興也,融降于崇山(降臨于嵩山)。”這類傳說可能與祝融部斟氏支系的西遷有關系。這一支系原居于今河南濮陽一帶,后向西南遷居于嵩山周圍的新鄭、鞏義(原鞏縣)等地,而到“五帝”時代之末又陸續(xù)東移,夷夏交爭之際為夏后氏所倚重(見《竹書紀年》)。大約自少康“復國”之后,斟氏即成為齊地諸侯,終有夏一代始終是夏王朝在山東半島地區(qū)的統(tǒng)治中心,故季萴氏非斟氏莫屬。史載斟氏為姒姓,當是其族與夏后氏通婚后所建立的母系之姓,與豢龍氏聯(lián)姻姜姓族群而為姜姓屬于同樣的情況。《左傳》昭公二十九年對夏末豢龍氏的事跡有具體的記載,其文云:秋,龍見于絳郊,魏獻子問于蔡墨曰:“吾聞之,蟲莫知于龍,以其不生得也。謂之知,信乎?”對曰:“人實不知,非龍實知。古者畜龍,故國有豢龍氏,有御龍氏?!鲍I子曰:“是二氏者,吾亦聞之,而不知其故,是何謂也?”對曰:“昔有飂叔安,有裔子曰董父,實甚好龍,能求其耆欲以飲食之,龍多歸之。乃擾畜龍以服事帝舜,帝賜之姓曰董,氏曰豢,封諸鬷川,鬷夷氏其后也。故帝舜氏世有畜龍。及有夏孔甲擾于有帝,帝賜之乘龍,河、漢各二,各有雌雄??准撞荒苁?而未獲豢龍氏。有陶唐氏既衰,其后有劉累,學擾龍于豢龍氏,以事孔甲,能飲食之。夏后嘉之,賜氏曰御龍,以更豕韋之后。后一雌死,潛醢以食夏后,夏后饗之。既而使求之,懼而遷于魯縣,范氏其后也?!边@一段記載,如果剝?nèi)ニ纳裨挵b,可說已把豢龍、御龍二氏的歷史脈絡表述得相當清楚。帝舜時,董氏以養(yǎng)蛇為世業(yè),并團聚了不少養(yǎng)蛇族(“龍多歸之”),因有功而被封到鬷川,遂以職名稱為豢龍氏。同時豕韋氏亦有御龍氏之號。至夏末,孔甲荒淫,豢龍氏、御龍氏皆拒絕進貢與服事。時有陶唐氏后人劉累,曾學養(yǎng)蛇技術于豢龍氏,乃進事于孔甲,能得孔甲歡心,于是孔甲以其取代豕韋氏后裔,而號為御龍氏。然御龍氏亦不能滿足夏后氏的苛求,遂懼而逃遷于魯縣(今河南魯山縣一帶),后來成為晉國的屬族(范氏)?;魁埵?、豕韋氏同源出祝融部,為近親氏族。有學者考證二氏族的原居地都在今山西南部翼城、新絳、聞喜一帶,這不能說沒有根據(jù),因為祝融部西遷后,其所屬部族完全有可能散居晉南(或是在其部擴大后吸收了一些原居晉南的部族)。但就《左傳》的記載而論,豢龍氏、豕韋氏至遲自“五帝”時代末年以來,已主要活動在今魯西豫東?;魁埵纤獾聂i川,當即史所稱“三鬷”之地,在今魯西定陶一帶?!渡袝摹犯竭z篇序云:“夏師敗績,湯遂從之,遂伐三朡,俘厥寶玉?!薄端?jīng)注》卷7云:“濟水又東北,經(jīng)定陶縣故城南,側城東注。縣故三鬷國也,湯追桀,伐三鬷,即此。”這一帶原是上古東夷族的心腹地區(qū),故豢龍氏后裔被稱為“鬷夷氏”。豕韋氏,夏商之際又單稱韋,即商湯滅夏時所伐之韋國,《左傳》襄公二十四年杜注謂其地在“東郡白馬縣東南”,即今豫東北滑縣舊城東。相傳滑縣古韋城內(nèi)亦有龍井,可見它原來也是一個養(yǎng)蛇族,并有御龍氏之號,而到孔甲時為劉累所取代。由這些線索推斷,夏末部族矛盾激化,豢龍氏被夏桀所鎮(zhèn)壓,其首領亦被殺,此當即關龍逢故事之所出。商湯滅夏時,“三鬷”大概歸服了商湯,湯對關龍逢之族給以優(yōu)禮,遂封之于東夷齊地為諸侯,取代了原斟氏侯國的地位,從此成為商王朝在東方的依靠勢力之一,此當即逢氏興起之始。實則董氏、斟氏本為同一部落的兩個胞族,出于董氏的逢氏分封于斟氏舊地,亦合于早期分封制的一般規(guī)律?!胺瓴辍敝赡苁怯伞瓣P龍逢”轉(zhuǎn)化來的:“逢”為祖名,因以為氏;“陵”即“龍”,一音之轉(zhuǎn)。不過作為祖名的“逢”,最初可能與“祝融”有關系,而不是出于后來逢氏首領的私名;或者“鬷”字本為“祝融”二字之急讀,后又轉(zhuǎn)寫為“逢”,“三鬷”猶言“三逢”,指同源于祝融部的幾個逢氏分族。春秋戰(zhàn)國時,商丘、開封一帶尚有古澤藪名逢澤,當亦是夏商時逢氏的散居地,可見“三鬷”之地兼跨豫東魯西?!洱R乘》卷一云:“按《路史》:逢伯陵,姜姓,炎帝后,太姜所出。始封于逢,在開封逢澤,后改封于齊,猶稱逢公?!贝伺c傳說的基本線索相合,但《路史》相信逢伯陵為黃帝臣的傳聞(見《路史》卷13、24),不可據(jù)。神話所傳學射于羿、后來終于殺羿的逢蒙,疑即古史所記夷夏交爭時取代有窮氏后羿為盟主的寒浞之本稱,也是豢龍氏的一支。《左傳》襄公四年稱寒浞為“伯明氏之讒子弟”,這個“伯明氏”大約也可轉(zhuǎn)譯為“伯龍氏”,實指豢龍族的侯伯身份和地位,“明”亦“龍”字之音轉(zhuǎn)。說寒浞為“伯明氏之讒子弟”,猶如傳說所稱顓頊、帝嚳的“不才子”之類,正表明逢蒙氏為豢龍氏之支族。這一支族大約在“五帝”時代夏后氏東漸之時,初隨逢氏主支遷居今豫東魯西,繼又遷居今魯北濰淄流域,當時尚依附于同時東遷的斟氏;及有窮氏崛起之時,它先是支持后羿部奪取“夏政”,進而又殺羿而自取之,夏后氏聯(lián)合斟灌、斟尋等部,費了數(shù)十年之力才把它鎮(zhèn)壓下去。關龍逢之族世居豫東魯西,逢蒙之族則較早移居魯北,故商初逢伯陵所封之地,其實也是逢蒙氏舊地。二、《豐般祠銘》所記“公”的意義商代數(shù)百年間,逢國史事均無可考,唯卜辭以“逢”為地名,有下列各條:癸未卜,在逢,貞:王旬無禍。(《合集》36904,36916同)癸未王卜,在,貞:旬無禍。(《合集》36914)在夆……衣逐……御……狐(《合集》37507)這個“逢”當即指逢國。而同時的卜辭又有地名“樂”和“尋(鄩)”:癸亥卜,在樂,貞:王旬無禍。(《合集》36904,36905同)癸酉卜,在尋,貞:王旬無禍。(《合集》36904,36905同)癸酉王卜,在尋,貞:旬無禍。王占曰:吉。(《合集》36914)我們很懷疑這個“樂”即漢代樂望故城(在今山東壽光東),“尋”則為夏代斟尋氏故邑(在今安丘東北),都距逢國都邑不遠。諸條卜辭可能都出于商末征東夷時。卜辭中的“豐(豐)”字,未見有明確用作地名的?!皨D豐”多見,亦作“婦”,不知是否為逢國之女;若是,則可表明逢國與商王室有婚姻關系。逢氏之滅國,古籍中也不見有清楚的說法。《左傳》昭公十年記載是年正月有客星出于婺女座,鄭大夫裨灶在進言于執(zhí)政的子產(chǎn)時提到:天以七紀,戊子,逄公以登,星斯于是乎出?!捌呒o”指古代天文學上的二十八宿而言,因四方各有七宿,故稱“七紀”?!暗恰笔巧斓囊馑?也就是死?!靶恰敝缚托?忽隱忽現(xiàn)之星),下“斯”字為語助詞。杜預注云:“逄公,殷諸侯,居齊地者。逄公將死,妖星出婺女。時非歲星所在,故齊自當?shù)?而以戊子日卒?!边@位逄公應該就是《國語·周語下》所記被稱為“大姜之姪”的逢公,也是商代逢國的最后一位君主,但僅據(jù)裨灶之言,還看不出他死于何時。1924年出土于陜西鳳翔(或說寶雞)的周初銅器《方鼎》銘文,則明確記載逢氏滅國于周公東征時:隹(唯)周公于征伐東尸(夷),豐(豐)伯、尃古咸ue83b(災)?!闹械摹皩牴拧奔础氨」谩?此無疑義;但“豐伯”為何人,過去多不得其解。有人說豐國在今青州或臨朐境內(nèi),也有人說其國在今曲阜西南或徐州附近,均無確據(jù)。譚戒甫先生曾別立一說,以為“豐”、“逢”聲音相同,豐伯即商代逢公。新近在先秦齊國腹地、今高青縣花溝鎮(zhèn)陳莊遺址出土的青銅器物《豐般簋》,證明譚說獨具卓識,可說確不可易。此址為一座古城址,發(fā)掘者定其年代為西周早中期,目前發(fā)掘面積近9000平方米。城中有貴族大墓、圓臺祭壇及馬坑、車馬坑,出土一批銅器、玉器及卜甲、卜骨等,并有大量陶器。全部發(fā)掘材料尚待正式整理公布,已見于報章披露的《豐般簋》銘文凡有十一字:豐(豐)般作厥祖甲齊公寶尊彝。4此銘字數(shù)雖不多,但仔細審查,可得到一系列新認識:(1)“豐般”為作器者之稱,即豐氏、名般。此“豐”字的寫法,與方鼎銘基本相同,都承甲骨文而來,證明二器所指為一國。而方鼎銘以“豐伯”、“薄姑”并舉,明言二國同滅于周公東征時,則就現(xiàn)在所知言之,豐國必是逢國,豐伯即逢國君主,不能有其他解釋。據(jù)說與豐般簋同墓(M27)出土的卜甲上還刻有數(shù)字卦,反映的也是商人風俗?!柏S般”或釋“豐啟”,以“豐”為人名,“啟”為動詞,不合于金文釋讀的一般規(guī)律。又或說“豐”為西周小國,這點由豐般簋也并不能得到證明。此墓共出土銅器十余件,文化內(nèi)涵較豐,然具體年代還須仔細鑒定;若確屬西周早期墓,則豐般當是姜齊高級官吏,而仍然保持著作為逢氏后人的上等貴族身份。(2)“祖甲”指作器者的先祖,“甲”為日名。日名制起源很早,在早用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符號表示,大致到夏代后期才改用甲乙丙丁等十天干符號。這一風俗主要流行于中原及東部地區(qū),商代尤其盛行,歷世商王(及大批王室成員)即都用日名,祖居西部地區(qū)的周人則不用。日名制的表面特征是子從母名,實質(zhì)上是子從母姓,但在族群內(nèi)部有特定的適用范圍。逢氏用日名,即承東方古俗,故西周姜齊公室在太公(呂尚)之后,二世(伋)稱丁公,三世(得)稱乙公,四世(慈母)稱癸公,仍沿用日名風俗。(3)由此器為逢氏之器可以斷定,銘文中的“齊公”必是指商代的齊國君主,而不是指西周時的齊國君主。郭沫若先生在解釋卜辭的“齊”時曾指出:“齊當即齊國之前身,蓋殷時舊國,周人滅之,別立新國而仍其舊稱也。”此銘恰可證商代逢氏侯國即國名齊,西周姜齊的封地和國名都是承商代逢氏之舊而來的。5所以嚴格地講,現(xiàn)在使用的“逢國”之稱只是后人的便宜稱呼,正式稱其國仍應使用“齊國”之名,可稱商代齊國。進而推之,其地名“齊”可能在夏代已然,說不定夏代斟氏侯國已稱齊國。古時“齊”、“萊”為相鄰地區(qū)而兩分,二名皆起于麥文化族,都是由族名轉(zhuǎn)為地名若國名的?!敦S般簋》出土后,學者已注意到逢氏與齊國的關系,然皆屬意于西周齊國,則不能會知銘文的內(nèi)涵。有人認為銘文的“祖甲”即指姜太公,這很難解釋得通。首先是祖甲為豐般之祖,而太公為呂氏,其后人也沒有自稱或別稱豐氏若逢氏者。其次,太公也絕不聞曾有日名。日名從母不從父,有時子有日名而父未必有。如西周宋國公族為商王室嫡系后裔,其始祖微子啟及其弟微仲、微仲之子宋公稽相繼在位,便都沒有日名,至宋公稽之子申才又有丁公之稱,這是由于丁公之母的姓族身份與其父、祖之母的姓族身份不同。所以姜太公完全可以沒有日名,日名的有無原則上不能以子推父,也不能以父推子。再者,以“祖甲”為姜太公,而以豐般為太公之孫乙公得,名謂全不相合6,且古人所稱之“祖”亦未必僅指三世祖,也可指三世以上。關于姜太公的身世,歷來傳說極多,而皆難理出線索,我們以為他就是商代逢氏貴族的后裔。因為逢氏本源于東夷,后又久居大東地區(qū),夷化程度愈深;加上太公初事殷紂王,后避居濱海之地,故載籍稱之為“東夷之士”。太公姜姓,承逢氏族姓;氏族稱呂,因其祖上封地;名望、字尚,則皆與“逢”字音近可通,太公望實可稱為太公逢。若說在太公封齊以前,山東地區(qū)已存在一個強大的姜姓集團,那么這個集團只能是逢氏。不過呂氏可能較早從逢氏中分化出來,而到太公時,已漸成姜姓族群中獨立的一支。商王朝晚期大規(guī)模征伐東夷,東西沖突加劇,社會局勢動蕩。太公奔周,輔佐文王、武王滅商,后被封于齊地,仍繼故逢國之絕世,確可稱是“順風人情”。商末棄商奔周的重要人物不止太公一人,如《史記·周本紀》所記辛甲大夫,周初也位至公卿。其人以日名為稱,蓋甲為母名,辛為父名,合稱辛甲,當是紂王之侄輩(紂王亦名辛)7。傳說周西伯(文王)遇呂尚于渭陽,謂“吾太公望子久矣”,“故號之曰太公望”云云(《史記·齊太公世家》),率不可據(jù),“太公”之號亦只為齊人的尊稱。陳莊遺址還出土有另一件銅簋,銘文多至70字。作器者之名的用字不識,字形與同見于本銘的“申”字同構,唯末筆下引拉長,古文字專家暫定為“引”,而也有學者以為仍當讀作“申”。這里權且稱之為《引簋》。銘文開頭記載:“隹(惟)正月壬申,王各(格)于龔(恭、共)大室。”接下以“王若曰”復述王冊命作器者的話,大意是說:“我過去已任命你繼承你先祖的官職,管理齊國的軍隊?,F(xiàn)在我再加賜命,賜給你彤弓一件,彤矢百枚,馬四匹,希望你恪盡職守,不要荒廢了你的職事?!庇质鲎髌髡呋走抵x,“對揚王休”,因而用追擊敵軍繳獲的兵器,鑄造這件祭祀先祖幽公的寶簋,子子孫孫永寶用。從文辭格式來看,這是典型的西周中后期冊命文辭,如果冊命地點“龔大室”為共王廟室,則其時已到西周中期后段。所記戰(zhàn)事,可能與周王朝常征用齊國軍隊征伐東夷、淮夷等有關。金文中涉及齊師征戰(zhàn)的最明確記錄,如《史密簋》銘記周王命師俗、史密率“齊師、族徒、遂人”及“萊伯、僰尼”等平定會合攻掠的“南夷盧、虎”與“杞夷、舟夷、雚不遂”,《師簋》銘記周王命師“率齊師、紀、萊、僰尼、左右虎臣征淮夷”,都顯示出齊國軍隊為這類征伐的主力?!兑枫懹浿芡跤H賜作器者弓矢,一般地說受賜者的身份應是侯伯,但金文中也有非侯伯而受賜弓矢之例(如虢季子白盤銘所記)。這位作器者是否即為齊國君主,暫時不易確定,其祖幽公亦待考,但其墓與豐般墓在同城中,墓主與逢氏的關系還值得研究?!蹲髠鳌份d妖星出而逢公死,也許只是逢氏滅國時其君主亦被殺的另一種說法,蓋因抵抗而死。史載周人滅奄后,成王踐奄,“遷其君于蒲姑”(《尚書·蔡仲之命》附佚篇序),而同時滅國的逢國、薄姑都不見此類記載。然在陳莊城址發(fā)現(xiàn)之前,濟南黃河北岸濟陽縣姜集鄉(xiāng)劉臺子西周墓葬的發(fā)掘已提出了新的問題。該墓地是1957年發(fā)現(xiàn)的,面積約2萬平方米,后經(jīng)1979-1985年間的三次發(fā)掘,出土了數(shù)十件銅器及近千件玉器,并有大量陶器、骨器等。其中最受矚目的是出土銅器中有10件帶“夆”字銘文,這在當時還是有關逢氏歷史的全新材料。8學者多以此與《左傳》所載晏子之語相對照,認為逢國原在今青州或臨朐一帶,商末西遷,其先前的領地已為薄姑氏所有。若此,則逢氏滅國于商末征東夷時,與薄姑氏之興起在同時。這點還不能十分肯定,由卜辭所記的商王“在逢”也看不出其時逢國已亡,也許逢氏之西遷實在周公東征滅國以后。劉臺子一帶也曾為逢氏居地,現(xiàn)在看來是沒有問題的。李學勤先生曾據(jù)出土器物的形制,估計此址幾座較大型墓的年代為周康王時或稍晚一些,可能逢氏在西遷后不久,便又受封為方國;又據(jù)“王季作鼎彝”、“王姜作龍姬寶尊彝”等銅器銘文,論證逢氏確為姜姓,并與周王室保持婚姻關系,“直到周穆王時,逢君還入朝任職為大臣”。照李先生的看法,逢氏是姜姓的重要一支,“只是由于逢國之滅較早,有關事跡漸為人們所遺忘,逢于是不能與齊、許、申、呂并稱”。其實,按《國語·周語中》:“齊、許、申、呂由大姜?!痹摹按蠼奔粗钢芴蹂?故與“大任”(王季妃)、“大姒”(文王妃)及陳之“大姬”(周武王長女)并舉。據(jù)此而言,“齊、許、申、呂”為姜姓四大支的說法是自商末以來才流行的,而逢公既為“大姜之姪”,則這個“齊”可能本指逢國,“呂”才是指姜太公受封所建的齊國。呂氏故地,舊時或說在今河南新蔡9,或說在今南陽西10,或又說在今山東日照東11,恐怕呂氏的散居之地亦不一;而傳世《晉太公碑》,卻說太公為河南汲縣人。實則汲縣一帶鄰近逢氏原居的“三鬷”之地,最有可能曾是呂氏最早的居地。姜姓的母系族源在古羌族,在“姜姓”一詞轉(zhuǎn)指父系集團之前,同為姜姓部族的父系構成也很復雜,散布各地的都有。后人拘于史載的姬、姜世為婚姻,總以為姜姓部族原都在西部地區(qū),這一觀念需要糾正。所以逢氏事跡之湮滅,毋寧說“齊”為殷時舊國之稱的失落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三、墓葬形制及其價值逢國都邑,相傳與先秦齊邑於陵有關系。《孟子·滕文公下》記載戰(zhàn)國時齊國名士陳仲子曾隱居于此,又號於陵仲子。漢置於陵縣,北魏改逢陵縣,其地即今鄒平縣南部臨池鎮(zhèn)古城村,位于周村市南、淄川西北。元于欽《齊乘》卷4云:“逢陵城,般陽府(治今淄川西)東北四十里。逢伯陵,商之諸侯,封于齊,薄姑氏代之,太公又代之。逢蒙、逢丑父皆其后?;蛟?此即丑父之邑也?!贝宋拇笾卤居谒纬鯓肥返摹短藉居钣洝范⒋鎯烧f:一說其城即商代逢國故城,一說為春秋中葉齊頃公時大夫逢丑父的封邑。但后說似有問題?!短藉居钣洝肪?8載:“都昌故城,齊頃公封逢丑父食采之邑。《春秋》云齊景公封晏子以都昌,辭而不受,即此城也。漢、魏、晉為縣,屬北???后廢,今為昌邑縣。逢丑父墳在縣南五里?!倍疾シ炅贻^遠,逢丑父之墓既在都昌,則逢陵不應是其封邑。《齊乘》謂逢丑父為商代逢氏后人,這是可信的;漢代有北海望族逢氏,出都昌,當又是逢丑父后人12。然《齊乘》又謂逢蒙為逢伯陵之后,則大謬不然,不知逢伯陵實遠在逢蒙之后,中間幾乎隔了整個夏代。以於陵城為逢國故城可能是有傳說來歷的,由北魏改稱逢陵可知南北朝時仍盛行此說。不過古部族都邑常有遷移,逢國故城亦未必僅有一處。以現(xiàn)時考古成果言之,陳莊城址和劉臺子墓址都是值得注意的,而曾經(jīng)引起轟動效應的青州蘇埠屯晚商墓址也許更值得注意。此墓地面積達5萬平方米,然盜掘和破壞嚴重,考古探查所知的墓葬還有150多座。20世紀30年代初已在這里發(fā)現(xiàn)兩組青銅器數(shù)十件,60年代中期和80年代中期又兩次發(fā)掘,復清理出兩座大型墓、4座中型墓和多座小型墓,新獲一批特點鮮明的銅器、玉器、骨器等文物。其文化內(nèi)涵有幾項重要特征格外引人矚目。一是大型墓的規(guī)模之大、級別之高,除安陽殷墟的商王墓外,幾乎沒有其他的同時代考古墓葬可比,特別是有4條墓道的1號大墓,墓室面積達160平方米,中間有“亞”形槨室,南墓道長達26米;而兩座大型墓和兩座中型墓中都見到人殉,共殉48人。二是1號墓出土兩件罕見的青銅大鉞,皆透雕半人半獸的“饕餮紋”面像,威厲猙獰,最可為商代貴族青銅文化的代表器物。三是青銅大鉞中的一件兩面均銘有“亞醜”族徽,而同出的銅錛、銅爵等器物的殘片上也發(fā)現(xiàn)有同樣的徽識;另有15件他墓出土的銅器帶有“融”字符族徽,各由兩個“鬲”形符和兩個“蟲(蛇)”形符組成,“鬲”在中間并列相對作扣蓋狀,“蟲”則頭上尾下分在兩邊,族徽的對稱性和一致性也令人耳目一新?!皝嗎h”銅器,自宋代以來即多見于著錄,僅近世羅振玉的《三代吉金文存》就著錄70余件,然均未標明出土地點;至蘇埠屯墓地發(fā)現(xiàn)后,人們才逐漸認識到用此族徽的部族曾主要活動在青州一帶??上н@里至今未發(fā)現(xiàn)相關的城址和居址。無須贅說,像蘇埠屯1號大墓這樣的規(guī)格,顯然應是諸侯或方伯一級的,不會是普通貴族的墓。不過由銅器族徽推斷墓主的族屬,迄今還是令人困惑的難題。發(fā)掘報告曾籠統(tǒng)地稱之為“亞醜族”和“融族”,這不大能說明問題,因為與載籍不能對接。具體的研究則有好多種不同的看法,比如認為大墓是:(1)商末薄姑氏的陵墓;(2)夏代斟氏后裔的墓;(3)商代齊國首領的墓;(4)商周之際紀國首領的墓;(5)周初齊侯的陵墓;(6)商朝某個重臣甚或盤庚遷殷以前某位商王的陵寢。這些看法都非全無理據(jù),而以往大抵以持第一種看法的學者為多。因本文旨在考求逢氏源流,故不準備就此展開討論。不過照我們的看法,薄姑氏的興起相當晚近,大概直到商末征東夷時才東移齊地,其首領的墓葬恐怕達不到蘇埠屯大墓的規(guī)格。紀國規(guī)模狹小,也不足以造此大陵。聯(lián)系齊地歷史言之,最容易使人想到此等大墓可能是逢國君主的陵墓,我們也曾試圖證明這一點;然而這里出土的“亞醜”銅器這樣多,卻全不見帶有“逢”字或“豐”字銘文的銅器,這一問題又著實不易解決。至于說蘇埠屯大墓為商王、商臣或周初齊侯的陵寢等,則涉及墓葬斷代、隨葬器物的文化內(nèi)涵及族徽的歸屬等問題,論據(jù)就更難把握?,F(xiàn)在若排除這幾種可能性,那么推論蘇埠屯墓地的族屬,就只能看“亞醜”族徽和“融”字符族徽與斟氏有無關系了。所以我們幾經(jīng)思考,還是認為以蘇埠屯墓地為斟氏墓地的看法更有理據(jù)一些。13“亞醜”族徽是在“醜”字外加“亞”形框,歷來對這個“亞”形框所表示的意義也還沒有一致的解釋。我們以為這個“亞”形外框可能是表示侯伯身份和官爵地位的,如同宗社祭壇和大型陵寢的“亞”形,具有特殊的政治涵義。古人或曾將部族圖騰繪在旗幟上,若在旗幟四角加裝飾,即可形成此種“亞”形?;蛘呱讨軙r流行的帶“亞”形外框的族徽,即由此演變而來。甲骨文、金文和載籍都以“亞”為官稱和職名,照陳夢家先生的意見,“此等作為匡廓的‘亞形’實為一種稱號的圖形化”,“亞某或亞形中之某,常是族邦之名”。斟氏曾為夏代諸侯,使用此種“亞”形符號在情理之中;而“醜”、“斟”又是一音之轉(zhuǎn),所以“亞醜族”實即斟族。順此來看同出的“融”字符族徽,也就較容易解釋。由于斟氏本源于祝融部,用此符號祭祀父系的始祖,以為本族群特有的文化標記,其作用已類似部族圖騰。說不定祝融部原以鬲為圖騰,在其部西遷后,因夷夏親和,遂組合西部地區(qū)通用的蛇圖騰而構造出此種復合圖騰,“融”字即起于此。14此種復合圖騰有著濃厚的部族通婚與混血的意味,而傳說的祝融部正是東西方文化融合的部族。原始圖騰本是表族名的,亦可用作氏族成員的個體名稱。帶“融”字符的蘇埠屯銅器中,有兩件署“冊融”二字,可能作器者即是出于斟氏的作冊(史官),而以“融”為族名若私名,尚存留原始圖騰命名機制的痕跡?,F(xiàn)在的問題是,假如認定所謂“亞醜族”、“融族”即是斟族,那么由蘇埠屯墓地的規(guī)模,就需要對晚商斟氏的勢力作重新估定,也就是對晚商齊地的歷史要別作些推求。這方面的具體材料不易剔發(fā),為延展思路,這里權且提出幾點假設性的意見供參考。按本文所主張的季萴氏即為斟氏之說,斟氏的諸侯地位到商代已為逢氏所取代,然斟氏宗族是否在入商后都已流散,如今并無材料能夠證明。從后世青州一帶仍長期存留斟灌、斟尋舊墟的情況來看15,也許二斟在商代也還保存著小方國式的組織。卜辭中有一條殘辭:“辛卯王……小臣醜……其作圉……于東對。王占曰:吉?!?《合集》34619)“東對”當讀作“東封”,可證直到商代后期,斟氏后裔仍曾擔任王朝委任的“小臣”之職,并在東方的封國做事。李學勤先生以為“作圉于東”即指在東土建立疆界,故青州正是小臣醜之封國所在。如是,則此辭便有可能是斟氏重新受封的記錄。斟氏為姒姓,而與同為姒姓的杞族有通婚關系。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商末杞婦卣,銘文為“亞醜杞婦”(《三代》12.60),一般認為是“亞醜族”嫁女于杞的媵器,反映的也是方國與方國之間的政治聯(lián)姻。這種同母姓部族間的通婚,通常用日名表示母系宗派,故傳世“亞醜”銅器銘文中多有日名,如《殷周金文集成》所錄的“亞醜季作兄己尊彝鼎”(2335)、“亞醜父乙鼎”(1819)、“亞醜父丁簋”(3310)、“亞醜父己方鼎”(1867)等。此亦可證東遷后的斟氏夷化程度之深。我們設想,商代晚期逢氏侯國趨向衰落,斟氏方國則一度日益坐大而至復盛。晚商社會矛盾加劇,東夷地區(qū)亦陷于動蕩,尤其是逢國的衰落可能直接導致商王朝對東土的失控?!逗鬂h書·東夷傳》說:“武乙衰敝,東夷寖盛,遂分遷淮岱,漸居中土?!辈忿o中有大量關于商王“征尸(夷)方”的記錄,表明商王朝至遲到帝乙、帝辛父子相繼在位的時期,已不得不調(diào)整一向主要對西北地區(qū)用兵的策略,轉(zhuǎn)而全力對付東夷。據(jù)說“商人服象,為虐于東夷”(《呂氏春秋·古樂》),曾取得“百克”夷人的一系列勝利。結果是這場長時間的戰(zhàn)爭既平定了東夷的反叛,又大大消耗了商王朝的國力,導致商王朝迅速走向滅亡,故《左傳》昭公十一年謂“紂克東夷而隕其身”。其時斟氏有可能曾是東夷反叛勢力的核心部族之一,也是商王朝主要的征伐對象之一??上Р忿o只記商王東征的日期和行程,很少記錄往返戰(zhàn)事的具體內(nèi)容。但下條卜辭可能與“醜族”有關系:其大出,吉。醜其至于攸,若。王占曰:大吉。其遲于之,若。(《合集》36824,《前編》5.30.1)“其大出”三字,卜辭一般是指敵方的大出動,這里應指夷方?!搬h其至于攸”句,“”字似可參照如下卜辭理解:己卯貞,來羌,其用于父丁。(《屯》725,《英》2411)趙誠先生譯此條為“把羌作為祭牲用傳車運來,為的是用于祭祀父丁”。仿此,“醜其至于攸”亦可譯為運送“醜族”戰(zhàn)俘(有可能是其首領)的傳車到達了攸地。卜辭另有一條云:丙午卜,在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