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年幼兒園數學教學反思(篇)幼兒園數學教學反思1
我班大多數幼兒都會口頭數數從1數到100,但是要把這100個數字按依次排列起來,對幼兒來講還是有困難的,幼兒園數學教學反思:擺數字。
剛起先時,我參照蒙臺梭利教具投放了一份材料,包括畫有10×10一共100個正方形格子的底版和數字1-100,讓幼兒根據從1到100的依次把數字排列出來。但發(fā)覺玩的幼兒很少,好像愛好不高,這100個數字要放好長時間,幼兒堅持不了。
可有一次,杰杰和圻圻一起玩的方法卻提示了我。圻圻按規(guī)律找5、10、15、20、25、30……數字擺放,杰杰負責放其他數字,到嬉戲結束時,他們全都放好了。他們的玩法讓我受到了啟發(fā),他們兩人之間的合作自然地為活動設置了一個梯度,使得活動變得簡單而好玩一些了。我更留意視察孩子的狀況了。
(一)
區(qū)角活動時,元元不能確定選什么活動,我建議他擺數字。見他有些遲疑,我補充說:“陳老師和你一起玩”。他馬上去拿擺數字的材料。
一起先,我們倆各管各的,他拿他的數字,我擺我的數字。過了一會兒,他覺得很慢,便說:“陳老師,我們一起來玩”。
我問:“怎么玩”?
他說:“你把有7的(含有7的數字)都給我”,幼教之友《幼兒園數學教學反思:擺數字》。
我請他講講擺的方法,他說:“把1--10先放好,然后找出有7的,對準上面的7,有8的對準上面的8,這樣就快了”。
我說:“很好”,然后按他的要求找出27、37、47……如57對準7豎著第五格,依次類推,在較短的時間內,我們倆合作擺好了1--100的數字。
(二)
昌昌不聲不響地玩擺數字,他不緊不慢地在眾多的數字中找1、2、3、4……按依次地擺放數字,待嬉戲結束時,他只放到28。
(三)
在嬉戲起先時,婕婕對我講她要玩擺數字嬉戲,我給她提了個小小的要求,希望她在規(guī)定的時間里擺放好1--100的全部數字。婕婕心中有數地起先擺放。她先放好了最左邊的一列數字1、11、21、31……,作為基準。然后隨意取一個數字,依據它十位上的數字,找到相應的行,再在一行中數出數字的'位置。
案例分析:
幼兒在這個活動中的表現,有三個發(fā)展層次。
第一種是按依次從1、2、3、4……,這種方法是最慢的。在與同伴溝通后,昌昌還是根據他原來的擺法活動,很仔細地一個一個數字按依次找尋。這說明他并沒有真正理解別人的方法,尚未從整體上形成一種策略。
其次種是先找到依據,如最上面的一行數字或最左邊的數字作為線索,然后再找到數字的相對位置。
第三種是拿到一個數字就干脆找到數字的位置,這種方法是最快的。這時幼兒已對數序很熟識,采納前后左右計數、找相對位置的方法,而不局限于根據數字的依次來擺放,形成了一種綜合的策略。
為了使材料更加適合不同發(fā)展水平的幼兒,我實行了以下措施:①在底版格子中先粘貼上幾個關鍵數字,這樣便于幼兒找尋擺放,如:1、5、10、12、16、21、25、30、32、36……,100個數字中有25個數字已擺好,讓幼兒把其它數字填進去,待稍嫻熟后,漸漸削減事先擺好的數字。②將100分為1-30、31-70、71-100三個部分,供幼兒選擇,而不須要每次都完成全部的內容;③供應一個電子鐘,讓幼兒自己設定時間,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活動。
幼兒園數學教學反思2
數的組成是數概念中教化內容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孩子們剛接觸過數的組成不久,所以在設計流程時,我主要思索如何增加活動的趣味性,運用操作和嬉戲覆蓋傳統的記憶和訓練。幼兒在學習數字2—4的組成的基礎上,雖然已經知道數字如何分成,并且能有多種分成方法。但在動手操作記錄上面卻不怎么好。因此,在接下來組織幼兒學習5的組成時,我把重點放在幼兒動手操作上面,并進一步學習5的組成。使其更深化的了解整體與部分,部分與部分的關系。同時,我又考慮到學習數字組成的枯燥性,采納了嬉戲的形式開展本次活動,讓幼兒在玩中學,以達到活動目標與幼兒愛好最優(yōu)化的結合。
本次活動設計了四個環(huán)節(jié),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是復習4的`組成,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通過出手指嬉戲讓幼兒集體說出4的組成。但在活動后,發(fā)覺這個嬉戲過于簡潔,假如再增加一些趣味性就更好了。其次個環(huán)節(jié)是“找尋5”的嬉戲,讓幼兒找找教室里數量是5的東西,對于這個環(huán)節(jié)孩子們還是比較感愛好的,在提問中就知道了這一點。第三個環(huán)節(jié)是撒瓶子蓋嬉戲,幼兒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自主探究5的組成,好多孩子都紛紛說出自己的答案。第四個環(huán)節(jié)是學習5的組成,以兔媽媽請客的嬉戲讓幼兒學習5的組成,并比一比看誰想得方法多,把每次的放法記錄在旁邊的格子里。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讓幼兒充分地操作,并請幼兒到黑板上演示分法。幼兒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始終保持著很深厚的愛好,許多孩子基本上都能說出5的組成。
整個活動過程,通過讓幼兒自主嘗摸索索,層層遞進,每個環(huán)節(jié)發(fā)散幼兒思維,從而知道了5的組成,并能用較為清晰的語言表達分與合的過程。在活動中,幼兒表現出深厚的愛好,又體驗到了勝利的喜悅,活動效果較好。
幼兒園數學教學反思3
小班孩子在進行看圖講解并描述時,習慣于看圖片的局部而很少去看整體,特性是圖片所要表達的深層含義。
在進行活動《愛唱歌的大恐龍》時,我就關注到了孩子們的這一特點,引導孩子們學習看圖片。圖一,孩子們首先看到的是圖片最明顯的`部分,前右下角的幾個小摯友。于是,我就讓孩子們說說這些小摯友怎樣了留意視察小摯友的表情,發(fā)生了什么事情了他們在做什么動作你在什么時候會做這樣的動作把這幾個問題解決以后,就立即能明白,原先是恐龍在發(fā)出不好聽的聲音,吵到小摯友了,大家覺得聲音刺耳,所以都捂住了耳朵。
最終一幅圖,孩子們只是說出了有位小姑娘爬在屋頂上,但是她要干什么呢孩子們都不明白了。我提示孩子們想想,結合前面發(fā)生的事情去猜猜小姑娘會做什么事情,一下子,朱悅小摯友猜到了,小姑娘說:大恐龍,你的聲音太響了,請你輕點吧!
這個活動孩子們說的特性棒,我也很簡潔、歡樂的參加著孩子們的描述??磮D講解并描述就要讓孩子們學會關注整體,同時要結合其他的圖片去發(fā)覺圖畫背后所要表達的真正含義。只要相宜的引導,小班孩子的看圖講解并描述一樣會很出彩的。
幼兒園數學教學反思4
1、嫻熟駕馭6以內數的計算。
2、培育幼兒的口算實力。
3、培育幼兒書寫實力。
4、了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5、培育幼兒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習慣。
課件、掛圖、題卡。
小摯友們看春天來了,柳樹發(fā)芽了,小動物們打算出去郊游。他們來到小河邊,河水很急,它們過不去,這時長頸鹿伯伯說;回答出問題我就讓它們過去6+1=、2+2=/4+1=.
母雞大嬸還想考一考小摯友們,一只母雞用數字來表示,生:一只母雞用數字“1”表示一只公雞用數字幾來表示,生:一只公雞用數字“1”來表示,那現在一共有幾只雞用加法還是減法?生:加法。這時母雞大嬸又叫來了兩只小雞用數字幾來表示?生;用數字“2”來表示。問:一共有多少只小雞/我們來用加法來計算,1+1+2=4.
剛才我們小摯友是數出來的`,現在老師就告知你們計算方法,看1和1相加等于2用頭兩個數相加的結果再加上第三個數得出的結果就是這道題的結果。
池塘里有2只小鴨我們用數字2來表示,又游來2只小鴨也用數字2來表示有游來2只小鴨也用數字2來表示想在一共有多少只小鴨?列出算式2+2+2=6
聰慧的寶寶填一填:2+2+2=2+1+1=2+2+2=1+1+3=
嬉戲:放風箏
教學反思:
數學活動對于小摯友來說是個很開心的課程,因為整節(jié)活動中嬉戲的時間多,而且小摯友動手操作的機會比較多,但是要讓孩子們能真正的理解這節(jié)教學活動的內容,并做到嫻熟駕馭、敏捷運用卻不是那么簡單。
本文擴展閱讀:加法是基本的四則運算之一,它是指將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數、量合起來,變成一個數、量的計算。表達加法的符號為加號(+)。進行加法時以加號將各項連接起來。把和放在等號(=)之后。例:1、2和3之和是6,就寫成︰1+2+3=6。加法也分小數加法,分數加法及整數加法等。
幼兒園數學教學反思5
活動目標:
1、相識1-10的序數,并會從不同的方向辨別數序,學習確定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2、駕馭序數詞,會用第幾精確的表示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3、發(fā)展幼兒的邏輯思維實力,體驗數學嬉戲的歡樂。
活動打算:
繪本課件,五臺電腦,幼兒人手一根藏有數字標記的魔法棒。
活動過程:
一、繪本導入,激發(fā)學習愛好。
1、以繪本《真正的魔法師》導入課題,激發(fā)幼兒參與魔法師考試的挑戰(zhàn)。
老師:前幾天我們看了一本叫《真正的魔法師》的書,今日魔法學校的校長說他們的法術柜考試起先了,你們想不想去挑戰(zhàn)一下他們的法術柜考試?假如挑戰(zhàn)勝利了,你們就能成為真正的小魔法師,還能得到魔法學校奇妙的魔法棒呢。
2、引導幼兒排隊接受挑戰(zhàn)。
老師:我們來看看,法術柜考試一共要闖幾關呢?
老師:每一組上剛好有四個小摯友,正好每個小摯友可以闖一關,那么你們商議一下,誰來闖第一關,誰來闖其次關,把小凳子上的數字貼到胸口。
二、輪番闖關,精確辨別數序。
(一)第一關:小魔法師排隊。
1.出示第一關題目,引導幼兒看圖示,小結排隊要求:按從矮到高的依次給10個小魔法師排隊。2、個別幼兒嘗試示范,小結排隊要點:小魔法師的腳要站在同一線上。3、幼兒操作:給十個小魔法師排隊,勝利的魔法師得到一根魔法棒。
(二)其次關:找出9張法術明信片。學習6以內的序數。1.出示“法術柜子”,引導幼兒看圖示,小結:明信片在法術柜子從下往上數第6個抽屜中。2、幼兒操作,找出9張法術明信片,正確的魔法師得到一根魔法棒。
(三)第三關:找出法術柜子的鑰匙。學習7以內的序數。
1.出示圖書館書架,引導幼兒看圖示,小結:鑰匙在最大的書架、從上面數起第7層抽屜。2、幼兒操作:找出最大的書架,從上面數起第7層抽屜,勝利的魔法師得到一根魔法棒。
(四)第四關:找通往魔法學校的階梯。學習10以內的序數。
1.出示“法術柜子”,引導幼兒看圖示,小結:通往魔法學校的階梯在上往下數第3層的衣柜中,從左邊數起第10件衣服里。
2、幼兒操作,找到通往魔法學校的階梯,勝利的魔法師得到一根魔法棒。
三、遷移閱歷,有序排隊。
1、幼兒依據魔法棒上的數字,按從1-10的數序排隊。
老師:你們想去魔法學校嗎?那怎么去呢?引導幼兒依據魔法棒上的數字排隊。2、幼兒隨音樂動身去魔法學校。
活動延長:
1、區(qū)域活動:數學區(qū)中投放相應操作材料。
2、家園協作:在生活中請幼兒按類似的提示幫助成人取放物品。
真正的魔法師
——中班數學活動《真正的魔法師》活動反思
活動反思:
《綱要》中明確指出:教化方法運用要恰當、敏捷、多樣;充分體現兒童是教化過程的'主體的原則,注意師幼互動、幼幼互動。以往,我們老師所關切的是如何把教材中的學問灌輸給兒童,而無視兒童的愛好、相識規(guī)律及發(fā)展水平,幼兒只是簡潔的接受學問的容器,只管跟著老師思路走,缺乏自己的思索。而《綱要》中要求在活動中充分體現兒童是教化過程的主體原則,就要求我們老師轉變陳舊的教化觀念,變更自己的角色和教化方法,和兒童建立良好的伙伴關系,引導幼兒自主學習。整個活動創(chuàng)設情境以嬉戲貫穿始終,引導幼兒學習數學,使幼兒在沒有思想負擔的狀況下,自然、輕松、開心地獲得粗淺的數學學問,從而激發(fā)幼兒學習數學的愛好。
對于相識9以內的序數,大多數孩子都對它有著感性的相識。這次活動我結合幼兒的這種感性相識,整個活動以嬉戲貫穿始終,設計了給小魔法師排隊,找明信片,找鑰匙,找通往魔法學校的階梯四道關,第一關,接觸序數,將9個魔法師從矮到高地排隊。其次關,從下往上數第6個抽屜,找出9張法術明信片,從方向和數量這兩個緯度來學習6以內的序數。第三關,在最大的書架、從上面數起第7層抽屜中找出鑰匙,即從大小、方向和序號這三個緯度來學習7以內的序數。第四關,則設置了兩個不同方向、兩個代表不同意義的數來考驗幼兒,完成10以內序數的學習。以及實現了教學重難點的逐層遞進。
本活動充分利用嬉戲的動力性、趣味性,幫助幼兒理解序數的方向性,強化序數在生活中的應用。制作的課件操作性強,注意動靜結合;在關注幼兒數學概念建立的同時,做到層層遞進,突出重難點?;顒舆^程中,電腦與課件可以說是我唯一的教學具,課件的特點是突出了操作性與交互性。其中,我運用拖曳功能讓幼兒為小魔術師排隊,找尋明信片這一關,可以在大家驗證是否正確以后,以形象的關上抽屜重新找尋的方式進行改正,特別的貼近幼兒生活閱歷。課件還幫助我設下了牢牢抓住幼兒留意力的玄機,“依據提示究竟會找到什么”,讓幼兒的新奇心一次又一次地被激發(fā),使幼兒在整個活動中都充溢斗志。幼兒始終沉醉在過關嬉戲情境中,充分體驗了數學活動的樂趣。
幼兒園數學教學反思6
活動目標
1.仿照小魚、小鳥、螞蟻和青蛙的運動方式,發(fā)展動作的協調、敏捷性。
2.體驗與同伴在肯定范圍進行追逐嬉戲的歡樂。
3.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4.讓幼兒學會聽口令玩嬉戲,熬煉反應實力和傾聽實力。
活動打算
1.小魚、小鳥、螞蟻、青蛙動物頭飾若干,大灰狼頭飾2個。
2.場地布置:在場地四角分別放4張椅子,分別掛上小河、鳥窩、草地、池塘的圖片,代表動物們的家。
3.歡快的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1.聽音樂幼兒自由選擇動物頭飾,四散站立在場地上,做打算活動。
2.幼兒相互介紹并仿照自己所扮演得小動物。
3.引導幼兒根據所扮演得小動物的運動的'方式,找一找自己的家。
4.玩嬉戲“小動物找家”。
(1)老師引出嬉戲情節(jié):“今日天氣真好,小動物們一起來玩嬉戲吧?!庇變喊缧游镌谝魳返陌樽嘞伦杂苫顒?。老師扮大灰狼出現,“小動物”按自己的運動方式快速回到各自的“家”。
(2)嬉戲規(guī)則:“大灰狼”出現后接著按所扮動物的運動方式“回家”。
(3)每次嬉戲結束后,老師進行小結,表揚能遵守嬉戲規(guī)則的幼兒,提示個別幼兒在“大灰狼”出現后能接著按規(guī)則嬉戲。
(4)幼兒交換頭飾,大灰狼由多名幼兒扮演,以提高嬉戲難度。
活動延長
組織幼兒在戶外活動時接著玩嬉戲“小動物找家”。
教學反思:
我在本次教學活動中,注意幼兒的活動多一些,忽視了幼兒紀律的養(yǎng)成。
本文擴展閱讀:動物是生物的一個種類。它們一般以有機物為食,能感覺,可運動,能夠自主運動。活動或能夠活動之物。包括人。依據化石探討,地球上最早出現的動物源于海洋。
幼兒園數學教學反思7
一、活動目標
1、理解5以內的減法。
2、通過故事,相識“-”的意義。
二、活動打算
1、提前把卵生動物的'圖片放入玩具蛋殼中。
2、《獅子和蛋》幼兒用書。
3、白紙
三、活動過程
1、出示玩具蛋殼,請幼兒猜猜哪種卵生動物會從蛋里走出為。
2、出示幼兒用書,請幼兒看圖講故事。
第一組圖:
池塘邊,鴨媽媽生了兩個蛋,有1只小鴨子誕生了,池塘邊還有多少個蛋?
其次組圖:鳥媽媽筑了個窩,生了3個蛋,有兩個蛋孵化小鳥,窩里還有多少個蛋?
第三組圖:鱷媽媽在沙灘上生了5個蛋,5個蛋中有3個孵化小鱷,沙灘上還有多少個蛋?
第四組圖:雞媽媽生了4個蛋,有1只小雞先誕生了,還有多少個蛋?
第五組圖:
不知誰在草叢里生了3個蛋,3個都孵化出小寶寶,葉片還有多少個蛋?
3、相識“-”減號,每次講完一促故事,老師引導幼兒在白板上寫算式,找出答案。并請幼兒說說“-”表示什么?
4、幼兒兩人一組,師給每組幼兒5個玩具蛋殼,請他們輪番用玩具蛋殼講解并描述有關動物寶寶誕生的故事,并在紙上寫下5以內減法算式。
5、師與幼兒一起檢查算式是否正確。
四、活動延長
小摯友們可以在生活還可以利用什么東西進行5以內的減法學習的?
反思:這堂課整個過程是通過講故事的形式進行的,一起先動物和他們的蛋出現時,孩子們都很感愛好,都很想知道答案,所以課堂氣氛很好,孩子也很主動協作,故事一個接著一個出現,起先時孩子們還很清晰起先有幾個最終剩幾個,后面就有點亂,有些是不明白講的是什么,有些是知道但是結果卻算錯了,但總體而言還是達到了整個活動的效果。
幼兒園數學教學反思8
《花燈會》是中班建構式教材上中班其次學期的一個復習活動。目標是
1:目測數群,復習7以內的數量。
2.留意傾聽活動要求,并按要求操作。詳細要求是通過按特征分類復習用7以內數字表示數量。
圍繞目標老師設計了看花燈、數花燈大環(huán)節(jié),分層目標是
1.能說出“幾個誰用數字幾來表示”;
2.看標記數數并記錄。操作材料中的教具是以圖片形式出現的。其中是三個男孩,4個女孩;五個手上拿燈籠,六個拿煙花。幼兒操作材料是一張各種花燈的圖片。在實際操作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須要老師反思和調整。
數學活動的開展能夠培育幼兒在數、邏輯、空間等概念的實力,這是數學活動無可厚非的重點。但是,孩子在活動中怎樣才能更高效、更快速地獲得這些實力,這與幼兒的品質養(yǎng)成也有很大的`關系。當孩子沒有良好的學習品質、思維品質,如:不會傾聽、不會表達、不會自主思維、遇到困難簡單退縮、解決問題思維不開闊、集中留意力時間較慢、思維敏捷度差等等,就會大大影響幼兒在數學活動中的學習質量,導致活動低效、低質。
1、確立隱性的品質目標
數學活動當然要獲得一些相關的數學概念,但是思維品質的獲得是更為重要的。如在本次活動第一環(huán)節(jié)中,老師可以把數數活動的目標落實在幼兒敏捷的思維實力的養(yǎng)成上,用不同的數數方法幫助幼兒知道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使思維更加敏捷;又如在其次環(huán)節(jié)中可嘗試記錄,用不同的標記來概括對數量匹配的認知,提高思維的概括實力;而第三環(huán)節(jié)操作活動則更應幫助幼兒獲得獨立解決問題的實力等等,這些隱性目標的達成能夠幫助幼兒建立起初步的學習實力,從而使幼兒能夠更好地獲得學問。
2、解決幼兒的分層培育:
幼兒的發(fā)展是特性化的,這一問題在幼兒數概念、邏輯思維發(fā)展上尤為突出,突出表現在操作活動過程中,幼兒完成作品的快慢極不一樣,有的幼兒在2-3分鐘內就能完成相關的任務,而有的幼兒則須要幾倍的時間也不肯定能完成,有時甚至會產生“幫別人完成、抄別人的答案、”等等一系列現象發(fā)生。此時老師必需要關注不同實力幼兒的分層培育,可以給實力強的幼兒在完成基礎任務的基礎上賜予更高的任務目標;可以給速度較慢但有實力完成任務的幼兒以獨立寧靜的思索空間;更可以給實力弱須要老師進一步指導的幼兒單獨建組進行培育。細致、敏捷、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的應用可以進一步解決幼兒在操作過程中的實際問題,從而讓不同層次的幼兒各取所需、各得所長。
幼兒園數學教學反思9
《遠航》這課主要內容是相識4、5、6三個數字,是數概念中最基礎的學問之一,是幼兒學習數學的起先。這節(jié)課在上節(jié)課相識1、2、3三個數的基礎上來學習4、5、6的相識,讓學生初步經驗從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數的過程,為學生了解數學的用處和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打下扎實的基礎。
《幼兒指導剛要》強調:“要引導學生聯系自己身邊詳細、好玩的事物,通過視察、操作、解決問題等豐富的活動,感受數的意義,體會‘數’是用來表示和溝通的作用,初步建立數感,讓學生感受到生活與數學的聯系?!痹诮虒W《遠航》這節(jié)課中,依據課標精神,我把認數與生活相聯系,進行了“數學問題生活化、生活問題數學化”的嘗試。通過培育學生建立數的概念,使學生感到數字就在自己身邊,運用數可以簡潔明白地表示很多現象。
本節(jié)課結合幼兒的年齡特征,首先讓學生親自動手去數,讓幼兒實際物體的個數與抽象數字的關系,依據小摯友寵愛小動物的特點,讓學生通過視察小兔子采蘑菇的多少,進行比較來加深幼兒對數字的理解,并通過動手粘貼來調動幼兒學習的樂趣。其次是寫一寫。寫數字是學生初次接觸,先由學生仔細視察老師范寫,再讓學生伸出手指在空中和老師一起反復寫三遍,再讓學生自己試一試,描一下書上的范例,再把這些數字寫在自己的本子上,從4寫到6。寫完后,老師剛好評價。最終再說一說?!皩W生視察生活中的數字,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是師生共同探討、探討的重點。讓學生想想生活中哪些地方你見到過1-6這幾個數字?學生找找四周生活中1-6各數的'應用,學生充分運用已有的閱歷,舉出各種以一個數字為代表的實例。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他們深深地體會到了數字就在我們的身邊,數字與生活的親密聯系,再現了數字的意義。
但教學時還存在許多不足:比如,在教學時也可以引用兒歌幫助學生記憶數字的字形。注意培育學生仔細書寫的習慣。還要在學生進行回答問題或練習時,充分發(fā)揮評價的激勵功能,多表揚,如進行課堂評價:“你的動手實力真強!把你想到的動手擺了出來,真了不得!”。通過剛好、特性顯明、特點突出的評價語,不僅有效地幫助學生理解和駕馭基本的數學學問與技能,而且?guī)椭鷮W生相識自我、樹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念。
總之,本節(jié)課重視了學生通過學具操作主動參加學習并進行小組合作溝通的過程。學生在視察、操作、嘗試、溝通、合作等數學活動中,感受了數的意義,初步建立了數感,同時也感受到生活與數學的聯系。但是從課堂學生駕馭狀況反饋來看,學生在“寫一寫”一部分存在肯定的困難。反思整個課堂教學過程,感覺此部分教學中我有些高估了孩子對數字的書寫,有一部分孩子不能用正確的格式書寫4-6這幾個數字。因此,今后課堂教學中還應更深化地了解學生學問基礎和生活閱歷。有的放失的進行課堂教學。
幼兒園數學教學反思10
1、學習辨別前、中、后的位置。
2、學習聽指令做動作。
3、讓孩子們能正確推斷數量。
4、引導幼兒對數字產生愛好。
1、三個海獅頭飾。
2、魚的圖卡。
3、《動物真好玩》幼兒用書或電子書第5頁。
1、請三名幼兒戴上海獅頭飾,扮演小海獅,面對扮演訓練員的老師排隊。
2、請“小海獅”說出自己的位置,例如“我在(同伴的名字)的前面。”
3、三名“小海獅”聽老師的指示,仿照海獅做動作,例如:
前面的小海獅拍拍手。
中間的小海獅扭扭腰。
后面的小海獅跳兩次。
4、動作表演完成后,老師表示要把魚獎給小海獅,請幼兒留意聽老師的指示出來取魚的圖卡,例如:
中間的小海獅出來拿一條大魚。
在最終面的小海獅出來拿兩條魚……
5、請其他幼兒輪番扮演小海獅,進行上述嬉戲活動,相識前、中、后的位置。
6、出示幼兒用書或電子書第5頁,請幼兒說說圖中海獅的`位置。
老師可以通過調整嬉戲,增加幼兒參加活動的機會。如:請其他幼兒給前面的“海獅”送一條魚,請幼兒與中間的“海獅”跳圓圈舞等。
利用生活環(huán)節(jié)加深幼兒對“前、中、后”方位的相識,如:排隊環(huán)節(jié)等。
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教學活動,讓我了解了孩子對數學都很薄弱,為了能夠使他們對數學感愛好,我打算在以后的數學活動中多加嬉戲,做到讓幼兒在玩中樂、玩中學的目的。真正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子,不斷提升幼兒的自主探究實力。
本文擴展閱讀:海獅(學名:Otarriinae)包括5屬7種。分布北半球。體型較小,體長一般不超過2米。北海獅為海獅科最大的一種。雄性體長310-350厘米,體重1000千克以上。雄性成體頸部四周及肩部生有長而粗的鬃毛,體毛為黃褐色,背部毛色較淺,胸及腹部色深。雌性體色比雄獸淡,沒有鬃毛。面部短寬,吻部鈍,眼和外耳殼較小。前肢較后肢長且寬,前肢第一趾最長,爪退化。后肢的外側趾較中間三趾長而寬,中間三趾具爪。
幼兒園數學教學反思11
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堅持師生間、生生間雙主體多邊互動的原則,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促進學生的主體性發(fā)展。信任他們的創(chuàng)建潛能,敬重學生之間的差異。
在教學中,我首先讓學生說一說一個蘋果可用幾表示,一枝鉛筆用幾表示,一筐蘋果又用幾表示?讓學生知道了“1”可以表示生活中很多不同的事物;“1”它可以表示單個物體,也可以表示一個整體,有時它還不是表示數量的.多少。如運動服上的數并不表示運動員的人數,而是表示運動員依次的序號或代號。
通過這課的教學,使我相識到雖然學生的年齡較小,但他們的生活閱歷是特別豐富的,當我讓學生舉例說誕生活中的單個“1”和整體“1”時,他們都特別踴躍地搶著回答。數學來源于生活,學習的是生活中的數,學生表現出了極大的愛好。
幼兒園數學教學反思12
《好玩的圖形》是我們中班教研組的一次數學研課活動,教學目標是通過對比,讓幼兒感知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能夠區(qū)分三種幾何圖形?;顒忧拔覀儗顒拥膬热葸M行了探討,在確定這一內容時,教研組的老師們都覺得這一內容很簡潔,但經過對中班幼兒認知特點的分析發(fā)覺,中班的幼兒已有了粗淺的幾何概念,這一階段的幼兒雖然能正確地相識圓形、三角形、正方形,但他們不是從這些形態(tài)的特征來相識,而是將其和自己日常生活中熟識的物體相比照。因此,我們最終確定了《好玩的.圖形》這一活動,讓孩子在嬉戲探究中對圖形產生愛好,并通過視察、比較、想象、動手等,感知不同圖形的不同特征。
本次活動,除了讓幼兒感知圖形特征外,還有一個活動目的是探究兩種不同導入方式在同一教學內容中的課堂運用實效。因此,執(zhí)教的兩位老師在基本確定了活動過程后,對導入環(huán)節(jié)進行了重點的設計。兩個活動,我們分別運用了兩種導入方式:一種是實物干脆導入,老師出示魔術袋引起幼兒愛好,然后通過讓幼兒摸一摸,通過對摸出的實物形態(tài)的區(qū)分來初步感知三種圖形的基本特征。另一種是手指嬉戲變魔術導入,老師通過魔術變出三種圖形,然后通過與實物的對比感知三種圖形的基本特征。在執(zhí)教過程中我們發(fā)覺,兩種不同導入方式,都能激起幼兒的活動愛好,只是嬉戲的方法具有神奇感,并與下面環(huán)節(jié)有較好的連接,因此能更快地調動幼兒的心情,激發(fā)孩子們的學習愛好。
兩次活動,幼兒參加性都較高,但同時活動過程中也出現了很多問題,雖然我們在活動前對這一內容的目標定位進行了細致的考慮斟酌,但在活動后發(fā)覺,我們設置的其它幾個環(huán)節(jié)還是過于簡潔,沒有將活動目標真正的達成,在最終環(huán)節(jié)中,孩子們在找找身邊的三種形態(tài)時,對于正方形的認知出現了偏差。教研組老師們聽課后向我們執(zhí)教老師也反映了這個問題,爭對這一問題,我對自己的活動進行了反思。
依據活動目標,老師除了運用嬉戲讓幼兒感知圖形特征外,還必需在相識時讓幼兒用語言來描述圖形特征,通過多次的描述鞏固幼兒對圖形基本特征的相識。如:三角形:三個角三條邊;圓形:沒有角,圓滾滾;正方形:四邊一樣長,四角一樣大:老師在向幼兒正確描述圖形特征時,讓幼兒也來描述,通過多次找尋圖形,描述圖形來認知圖形特征。這樣在最終環(huán)節(jié)時或許就不會出現圖形區(qū)分時的偏差,而活動目標也會達成的更好。
一次教研組的研課活動,從內容的選擇確定到執(zhí)教,從活動后的研課到反思,都給了老師很大的啟發(fā),剛好地反思,總結會讓你收獲更多。
幼兒園數學教學反思13
《相識鐘表》這節(jié)課的目的旨在使幼兒相識時鐘,能區(qū)分時針、分針,了解鐘面上數字的排列規(guī)律,初步了解時針、分針的運轉規(guī)律,相識整點、半點。為提高幼兒學習的愛好,我采納課件教學,使幼兒在保持愛好的同時更直觀、更主動的去駕馭教學目的。整節(jié)課堂上幼兒學得主動,課堂氣氛熱情,學問獲得與情感體驗同步進行。
我用參觀鐘表店的方式引出課題,出示了形態(tài)、大小、顏色不一的時鐘,引導幼兒充分視察鐘面相同的地方有哪些,孩子們一下子就找到了,七嘴八舌的說開了,課堂氣氛一下子就高漲了。
接著,我引導幼兒先視察并相識鐘面上的1—12個數字,重點相識12、3、6、9這四個數字的位置。了解12個數字的排列規(guī)律,知道這些數字是按順時針方向走。然后讓幼兒相識時針與分針,讓孩子們細致看看這兩根針有什么不同,依據指針的'長短、粗細辨別時針與分針。并通過實物演示,讓幼兒知道時針和分針之間的運轉關系,兩根指針朝著一個方向走,叫順時針方向,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一格,通過演示,幼兒看得清楚明確,愛好深厚。
在相識整點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在課件中出示了12個整點的鐘面,讓幼兒自己通過視察發(fā)覺整點時時針在哪里,分針在哪里。接著我再出示幾個整點的鐘表讓幼兒鞏固對整點的相識。然后我就請他們拿出學具“企鵝鐘”聽老師報時,他們來撥一撥整點,這一環(huán)節(jié)因為有了實際操作,幼兒大多駕馭得較好。
活動的難點是相識半點,如何讓孩子輕松駕馭難點呢?
我采納了對比的方法:讓幼兒視察整點、半點兩個時鐘,孩子們大多說出了整點的時間,亦有個別幼兒說出了半點的時間,我就請他來說說‘你是怎么看出來的?’最終我再來引導幼兒自己小結:半點時分鐘總是指向6,時鐘指在2個數字的中間。對于原委是幾點半這個難點中的難點,我借助實物大鐘邊撥鐘邊說明:看現在時針在4和5的中間,那么時針已經走過的數字4,有沒有走到數字5上,所以現在應當是4點半而不是5點半。當再出示課件請他們看看、說說幾點半時,發(fā)覺孩子們大多駕馭了半點。接著又讓幼兒看數字時間,自己撥一撥學具,幫助他們對于半點的鞏固。
整個活動由淺到深、按部就班,以嬉戲作引導,以幼兒操作為手段,讓幼兒從感知入手,以多媒體、實物教學具為媒體,給孩子清楚、精確的概念。在活動中始終以幼兒為主體,在活動中遵循活動性原則,綜合運用發(fā)覺法、嬉戲法,讓幼兒通過操作活動、言語活動,促進幼兒主動學習。
幼兒園數學教學反思14
一.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留意力簡單轉移,有意留意時間短,依據幼兒愛玩、好動的天性,我用三個好玩的嬉戲來構建活動的新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技術貿易壁壘及其應對考核試卷
- 圖冊制作合同范本
- 科技引領生態(tài)優(yōu)先-打造現代化的科技小鎮(zhèn)環(huán)境
- 托兒所服務的資源整合與社會資源優(yōu)化考核試卷
- 知識產權管理實踐案例分享
- 化學實驗安全與操作規(guī)范考核試卷
- 電子競技產業(yè)發(fā)展中的人文關懷與社會責任
- 泥工木工合同范本
- 油井維修合同范本
- 康復輔具適配服務培訓考核試卷
- 電氣設備安裝調試工詳細上崗崗前培訓制度培訓
- 《系統集成項目管理工程師》必背100題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 課件 第四章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 湘少版3-6年級詞匯表帶音標
- 采購部組織結構圖
- 土力學與地基基礎(課件)
- 股票入門-k線圖基礎知識
- 全國大全身份證前六位、區(qū)號、郵編-編碼
- 種植林業(yè)可行性研究報告
- 金和物業(yè)公司簡介
- 廣東省五年一貫制考試英語真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