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物理下冊作圖題試卷試卷(word版含答案)_第1頁
八年級物理下冊作圖題試卷試卷(word版含答案)_第2頁
八年級物理下冊作圖題試卷試卷(word版含答案)_第3頁
八年級物理下冊作圖題試卷試卷(word版含答案)_第4頁
八年級物理下冊作圖題試卷試卷(word版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八年級物理下冊作圖題試卷試卷(word版含答案)1.如圖所示,用100N的拉力拉著重為300N的勻質(zhì)實心方木勻速前行,請畫出木箱受到的拉力示意圖。答案:【詳解】拉力的作用點在繩子與實心方木的接觸點,方向沿繩子向上,大小為100N,木箱受到的拉力示意圖如下所示:解析:【詳解】拉力的作用點在繩子與實心方木的接觸點,方向沿繩子向上,大小為100N,木箱受到的拉力示意圖如下所示:2.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5kg的某長方體靜止在斜面上,畫出該物體受到斜面對它的作用力的示意圖。答案:【詳解】由于長方體受重力的作用,有沿斜面向下運動的趨勢,而長方體靜止在斜面上,所以物體受到斜面的摩擦力f,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作用點在物體的重心;由于長方體受重力的作用,因此會產(chǎn)生對斜面的壓力,解析:【詳解】由于長方體受重力的作用,有沿斜面向下運動的趨勢,而長方體靜止在斜面上,所以物體受到斜面的摩擦力f,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作用點在物體的重心;由于長方體受重力的作用,因此會產(chǎn)生對斜面的壓力,長方體則受到斜面的支持力F作用在物體上,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作用點在物體的重心,如圖3.一物體靜止在斜面上,如圖所示,物體受到的斜面的支持力為8N,請在圖中作出壓力的示意圖。答案:【詳解】壓力的方向是垂直于斜面向下的,壓力的大小為8N,作用點在接觸面的中點,壓力的示意圖如圖所示解析:【詳解】壓力的方向是垂直于斜面向下的,壓力的大小為8N,作用點在接觸面的中點,壓力的示意圖如圖所示4.物體重6牛,靜止在水平地面上,請在圖中用力的圖示法畫出它對地面的壓力F。答案:【詳解】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壓力,壓力作用在物體的表面,并指向物體的內(nèi)部。物體重6牛,靜止在水平地面上,壓力大于等于物體的重力大小。先規(guī)定標(biāo)度大小,一格表示3N,它對地面的壓力的示意圖如解析:【詳解】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壓力,壓力作用在物體的表面,并指向物體的內(nèi)部。物體重6牛,靜止在水平地面上,壓力大于等于物體的重力大小。先規(guī)定標(biāo)度大小,一格表示3N,它對地面的壓力的示意圖如下所示5.重為6牛的小球漂浮在水面上,請在圖中用力的圖示法畫出小球所受的浮力。答案:【詳解】因為重力與浮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由重力的大小和方向知道,浮力的大小為6N,方向豎直向上,作用點在小球重心,設(shè)標(biāo)度為3N,力的圖示如下圖解析:【詳解】因為重力與浮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由重力的大小和方向知道,浮力的大小為6N,方向豎直向上,作用點在小球重心,設(shè)標(biāo)度為3N,力的圖示如下圖6.如圖為某杠桿示意圖,O為杠桿的支點,請在圖中作出力F的力臂L。答案:【詳解】由支點O向F的作用線作垂線,垂線段的長度為F的力臂;如圖所示:解析:【詳解】由支點O向F的作用線作垂線,垂線段的長度為F的力臂;如圖所示:7.在圖中畫出活塞式抽水機的搖桿的動力F1的力臂l1及阻力F2。答案:【詳解】先延長F1的作用線,從支點O作F1作用線的垂線,垂線段為動力臂l1;將抽水機的搖桿看成杠桿,由圖知,O為支點,動力F1使杠桿逆時針轉(zhuǎn)動,作用在B點的力阻礙杠桿的轉(zhuǎn)動,方向豎直向上,由此畫解析:【詳解】先延長F1的作用線,從支點O作F1作用線的垂線,垂線段為動力臂l1;將抽水機的搖桿看成杠桿,由圖知,O為支點,動力F1使杠桿逆時針轉(zhuǎn)動,作用在B點的力阻礙杠桿的轉(zhuǎn)動,方向豎直向上,由此畫出阻力F2;如圖所示:8.請在圖中畫出杠桿受到的阻力F2,并畫出使杠桿在圖示位置平衡最小的動力F1,保留作圖痕跡。答案:【詳解】由圖可知,杠桿所受的阻力為物體給杠桿豎直向下的拉力,經(jīng)過杠桿的重心做豎直向下的有向線段即為阻力的示意圖;因為杠桿處于平衡狀態(tài),要使杠桿所受的力最小,即力臂最大,最大力臂就是連接支點和力的解析:【詳解】由圖可知,杠桿所受的阻力為物體給杠桿豎直向下的拉力,經(jīng)過杠桿的重心做豎直向下的有向線段即為阻力的示意圖;因為杠桿處于平衡狀態(tài),要使杠桿所受的力最小,即力臂最大,最大力臂就是連接支點和力的作用點的線段,所以連接OA,過A點做OA的垂線,該垂線即為最小力的作用線,因為杠桿所受阻力和動力使杠桿轉(zhuǎn)的方向相反,所以最小力應(yīng)該是垂直于OA向上,如圖所示:9.如圖所示,用杠桿(自重忽略不計)將重物吊起,O點是支點。請畫出動力F1的力臂和阻力F2的示意圖。答案:【詳解】延長力F1的作用線,從支點O向F1的作用線引垂線段,垂線段的長即為其力臂l1;杠桿受到的阻力是物體對杠桿的拉力,方向豎直向下,作用點在杠桿上,由此畫出阻力F2的示意圖。如圖所示:解析:【詳解】延長力F1的作用線,從支點O向F1的作用線引垂線段,垂線段的長即為其力臂l1;杠桿受到的阻力是物體對杠桿的拉力,方向豎直向下,作用點在杠桿上,由此畫出阻力F2的示意圖。如圖所示:10.如圖所示,請畫出作用力F的力臂l。答案:【詳解】由圖知,O為支點,由支點O向F的作用線作垂線段,得到力F的力臂;如圖所示:解析:【詳解】由圖知,O為支點,由支點O向F的作用線作垂線段,得到力F的力臂;如圖所示:11.如左圖所示,輕質(zhì)杠桿的支點為O,請畫出物塊G的重力100N的示意圖和力F的力臂。在下圖中畫出滑輪組最省力的繞線方式。答案:(1)(2)【詳解】(1)物塊G的重力方向始終是豎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點在物體的重心上;畫出動力F的作用線反向延長線,從支點向這條力的作用線作垂線,支點到垂足的距離就是力F的力臂,如下圖所解析:(1)(2)【詳解】(1)物塊G的重力方向始終是豎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點在物體的重心上;畫出動力F的作用線反向延長線,從支點向這條力的作用線作垂線,支點到垂足的距離就是力F的力臂,如下圖所示:(2)圖中滑輪組有兩種繞線方法,一種是由兩根繩子承擔(dān)重物,一種是由三根繩子承擔(dān)重物,要想最省力,應(yīng)選用三根繩子承擔(dān)的繞法,即從動滑輪的上掛鉤開始纏繞,如圖所示:12.如圖所示工人用滑輪組省力將貨物提至高處,請在圖中畫出繞線方式。答案:【詳解】由工人站在地上可知拉力方向向下,繩子先系在定滑輪的固定掛鉤上,然后再繞過下面的動滑輪再向上繞到定滑輪上,依次反復(fù),如圖所示:解析:【詳解】由工人站在地上可知拉力方向向下,繩子先系在定滑輪的固定掛鉤上,然后再繞過下面的動滑輪再向上繞到定滑輪上,依次反復(fù),如圖所示:13.小女孩要用如圖裝置提起重物,請畫出該滑輪組達(dá)到此要求最省力的繞線方式。答案:【詳解】要使滑輪組最省力,需要承擔(dān)物重的繩子段數(shù)最多,所以要從動滑輪繞起。如圖所示:解析:【詳解】要使滑輪組最省力,需要承擔(dān)物重的繩子段數(shù)最多,所以要從動滑輪繞起。如圖所示:14.如圖所示,請畫出滑輪組最省力的繞法。答案:【詳解】對由一個動滑輪和一個定滑輪組成的滑輪組,可繞線方法有兩股和三股兩種,兩種方法都達(dá)到了省力的目的,但拉力的方向不同,有三股繞線的方法拉力方向向上,有兩股繞線的方法拉力方向向下,在不計滑輪自解析:【詳解】對由一個動滑輪和一個定滑輪組成的滑輪組,可繞線方法有兩股和三股兩種,兩種方法都達(dá)到了省力的目的,但拉力的方向不同,有三股繞線的方法拉力方向向上,有兩股繞線的方法拉力方向向下,在不計滑輪自重及摩擦的情況下,動滑輪和重物由幾股繩子承擔(dān),拉力就是滑輪組提升物重的幾分之一。由此可知繩子股數(shù)越多越省力,根據(jù)題意滑輪組最省力的繞法是繩子股數(shù)最多,即三股繞線的方法。具體圖形如下15.如圖所示,以筆代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