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治國思想的歷史考察_第1頁
德國治國思想的歷史考察_第2頁
德國治國思想的歷史考察_第3頁
德國治國思想的歷史考察_第4頁
德國治國思想的歷史考察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德國治國思想的歷史考察

如果漢代建立的“以德報德”是一項積極的統(tǒng)治政策,那么董仲舒的“以德報德為國”(春、夏、元神)在國民政府的概念上為這一政策提供了系統(tǒng)的理論支持。本文認為,“以德為國”的德治思想既是代黃老之學而興的一種積極的治國理念,同時也是對武帝時期刑法酷烈在理論上的補偏救弊,其實質和落腳點在于以德正君。武帝時期,在加強中央集權的同時,必然伴隨著“百姓貧耗,窮民犯法”(《漢書·刑法志》)等社會矛盾的激化,刑法之酷正是這樣的歷史條件下的產(chǎn)物。當此之時,刑網(wǎng)密集,條律眾多,酷吏奸臣弄法,冤獄比比皆是,百姓怨聲載道。司馬遷的《史記》開歷代正史為酷吏做傳的先河。《史記·酷吏列傳》共記載酷吏十八人,其中數(shù)量最多、政績最典型、記載也最詳博的十二人,都是漢武帝的臣子,武帝時期刑法之酷烈可見一斑。此外,武帝時期還制定了繁多的律令,由酷吏張湯、趙禹負責修訂,一系列新的律令如《越宮律》、《朝律》、《左官律》等紛紛出臺。從班固的《漢書·刑法志》中可以看出,律令繁多博雜,甚至到了連司法官也難以遍睹的程度。針對法網(wǎng)日密、酷吏肆虐、律令繁多的情形,董仲舒對漢武帝的德刑觀提出了批評(見《漢書·董仲舒?zhèn)鳌?,這種批評通過兩種比較而展開。首先,與秦的比較。他認為,秦朝的問題是人所共知的,“自古以來,未嘗有以亂濟亂,大敗天下之民如秦者也”,嚴刑峻法導致秦朝二世而亡,這是無可辯駁的事實。但秦朝的歷史后遺癥并沒有隨秦朝的滅亡而退出歷史舞臺,“其遺毒余烈,至今未滅,使習俗薄惡,人民盤頑,抵冒殊扦,孰爛如此之甚者也”。他引用孔子的話說,腐朽之木不可雕,糞土之墻不可圬。如今的漢朝,“如朽木、糞墻矣,雖欲善治之,亡可奈何。法出而奸生,令下而詐起,如以湯止沸,抱薪救火,愈甚亡益也”,董仲舒的言下之意,治國理念上的“當更化而不更化”,是“漢得天下以來,常欲善治而至今不可善治”的根本原因,漢朝如不改弦更張,將走上與亡秦一樣的危險之路。要轉變治國理念,當務之急是拋棄法家的嚴刑峻法而轉向儒家的德治學說。其次,與古代治世的比較。董仲舒認為,成康之世刑措四十年而不用,囹圄空虛,而民大治,并非刑罰的結果,而是德教使然,“古者修教訓之官,務以德善化民,民已大化之后,天下常亡一人之獄矣”,而如今的情況則不然,“今世廢而不修,亡以化民,民以故棄行誼而死財利,是以犯法而罪多,一歲之獄以萬千數(shù)”。董仲舒以儒家心目中德刑關系理想模式的成康之世與漢代進行比較,通過對比社會治理效果上的巨大反差,旨在強調,德治是更為根本的社會治理手段。通過比較,董仲舒指出,武帝不但必須要進行治國理念上的轉換,而且必須將治國理念轉換到儒家的思想軌道上去。董仲舒提出“以德為國”的德治思想并非偶發(fā)奇想,而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選擇。在董仲舒的時代,法家的思想已經(jīng)被此前的陸賈、賈誼、賈山等人批判得體無完膚,“以法治國”幾乎成為“暴秦”和“亡國”的同義語。盡管嚴刑峻法在政治的操作層面仍大行其道,但在理論層面上如有誰敢公然提倡無疑是冒天下之大不韙。同時,漢初所實行的黃老思想固然產(chǎn)生了休養(yǎng)生息的重要作用,但在實施的過程中,黃老思想也暴露出一些消極方面,如土地兼并嚴重,社會不公平問題加劇,對周邊少數(shù)民族的侵擾缺乏有力的措施等等。隨著酷愛黃老的竇太后的去世,一種統(tǒng)治漢初長達幾十年的治國思想也隨之壽終正寢。漢初的黃老思想在完成自己歷史使命之時,也就是它退出歷史舞臺之日。因此,武帝時期在轉變治國理念,尋求新的統(tǒng)治策略時,既不能“以法治國”,重蹈亡秦的覆轍,也不能“無為而治”,繼續(xù)奉行黃老的寬馳政策,而是要“以德為國”,俯拾起先秦儒家苦心孤詣的德治思想,實行積極的而穩(wěn)健的統(tǒng)治策略。遵循儒家的一貫思路,董仲舒認為:“國之所以為國者,德也?!?《春秋繁露·保位權》)治理國家只有“以德為國”才能可以達到“甘于飴蜜,固于膠漆”(《春秋繁露·立元神》)的社會治理效果。董仲舒的“以德為國”涵蓋其政治思想的方方面面,大致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第一,實施德政。董仲舒認為,天覆載包函萬物而無所殊,和之以日月風雨,成之以陰陽寒暑,因此與之相對應的人間社會的政治法則就應該是效法天道,即“圣人法天而立道”,應溥愛而無私,遍施仁德,只有“為政而宜于民者”,方可“受祿于天”(《漢書·董仲舒?zhèn)鳌?。因此,要改變民生困窘的實際,只有實施德政,“然后可善治也”(《漢書·食貨志》)。具體說來,其一,關心民生疾苦。包括:“限民名田,以澹不足,塞并兼之路。鹽鐵皆歸于民”(《漢書·食貨志》)等措施;輕徭薄賦,“什一而稅,不奪民時”,使百姓“家給人足”(《春秋繁露·王道》),改變“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的局面。其二,修五常之道,“仁、誼、禮、知、信五常之道,王者所當修飭也”(《漢書·董仲舒?zhèn)鳌罚F淙?尚德不尚刑,上天是用德多而用刑少,因此王者就要承天意以從事,“王者欲有所為,宜求其端于天”,采取任德教而不任刑罰的統(tǒng)治政策。第二,教化為先。董仲舒認為,人與萬物同受命于天,但又超然于萬物之上,為萬物之靈,“生五谷以食之,桑麻以衣之,六畜以養(yǎng)之,服牛乘馬,圈豹檻虎,是其得天之靈,貴于物也”。人之所以貴于萬物,在于人“入有父子兄弟之親,出有君臣上下之誼”,具有萬物所不具有的仁義禮節(jié),并能夠自覺按照社會的要求來規(guī)范自身,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說,人是道德性的動物。但人的性情中有善之質而非善,他舉例說:“善如米,性如禾。禾雖出米,而禾未可謂米也;性雖出善,而性未可謂善也。米與善,人之繼天而成于外也,非在天所為之內也?!?《春秋繁露·實性》)所以,在董仲舒看來,“質樸之謂性,性非教化不成”,人雖有先天的善的資質,但德性的養(yǎng)成是后天教化的結果。董仲舒認為,沒有刑罰是不可能的,但僅僅靠刑罰來維持社會秩序也是不可能的。兩者相比較,道德教化更為根本,因為它的最大作用就是使人們在內心深處建立起一道防止犯罪的道德堤防:“夫萬民之從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是故教化立而奸邪皆止者,其堤防完也;教化廢而奸邪并出,刑罰不能勝者,其堤防壞也?!闭驗榕c刑罰相比較,教化具有無可替代的優(yōu)勢,因此,“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為大務。立太學以教于國,設癢序以化于邑,漸民以仁,摩民以誼,節(jié)民以禮,故其刑罰甚輕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習俗美也”。他得出結論:“教,政之本也;獄,政之末也。”(《春秋繁露·精華》)董仲舒認為,治世之所以天下大治,此乃教化之功,而非刑罰之效。因此,古代圣王治理國家,莫不以教化為大務,“教化已明,習俗已成,子孫循之”,故享國五六百年而不衰。成康之世,“囹圄空虛四十余年,此亦教化之漸而仁誼之流,非獨傷肌膚之效也”,相反,“至秦則不然。師申商之法,行韓非之說,憎帝王之道,以貪狼為俗”,致使“刑者甚眾,死者相望,而奸不息,俗化使然也”(《漢書·董仲舒?zhèn)鳌?。歷史上正反兩方面的經(jīng)驗足可以證明這一點。第三,德刑互補。與其他的漢儒一樣,董仲舒在強調德治的同時,看到并承認刑罰作為社會的控制手段之一,在治理國家中有重要作用。從陰陽互補的角度,董仲舒認為,根據(jù)天意,陽主而陰輔,陰的功用是“佐陽”,因此陰的作用是不可缺少,沒有陰的輔佐,陽也不能構成四時之變,但最終陽起到主導的作用,即“陽以成歲為名”。在德刑的關系上也是如此。他認為,正如陰不能獨自成歲一樣,為政也不可只任刑罰,因此在治理國家中,德教的一手和刑罰的一手都是不可少的,他認為“慶賞罰刑之不可不具也,如春夏秋冬不可不備也?!瓚c賞罰刑各有正處,如春夏秋冬各有時也”(《春秋繁露·四時之副》),正如春夏秋冬不可互相代替的一樣,德教和刑罰也不能互相代替。這表明,隨著統(tǒng)治經(jīng)驗的豐富,統(tǒng)治者和統(tǒng)治階級的思想家們在批判法家片面的法治論的同時,吸收其思想中的合理因素,使自己“以德為國”的德治思想更臻豐富和完善。應該說,董仲舒的“以德為國”不僅僅是孔子“為政以德”在漢代的翻版,而且是儒家思想在大一統(tǒng)的條件下與時俱化的時代產(chǎn)物。儒家一貫認為,人君者乃一國之首善,其道德人格會對其他社會成員、對整個社會的道德風氣發(fā)生重要影響,并通過上行下效、“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式的道德感召模式,實現(xiàn)為民表率,以德化民的教化目的。如孔子說:“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論語·顏淵》)孟子也說“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孟子·離婁上》)荀子更是在《君道》篇中開宗明義便提出“有治人,無治法”。這些觀點無非都是強調“為政以德”的重要作用,強調明君賢相們以道德人格的力量統(tǒng)率政治、由一人而及多人,達到眾星共北辰、一人正而天下正的社會治理效果。因此,董仲舒的“以德為國”最終也必然要落實到以德正君。董仲舒認為,人君不正,則百姓無以為正。這個觀點與傳統(tǒng)儒家是一致的,但他對該觀點的論述卻與傳統(tǒng)儒家不同。他對《春秋》的第一句話“元年春,王正月”進行了特殊的解釋,他認為,元乃天之始,天之端來自于元,天的運行表現(xiàn)為四時,而春則為四時之始,因此《春秋》特別重視“元”的概念,“元”不僅為萬物之始,也是王道的最終根源:“《春秋》何貴乎元而言之,言本正也。道,王道也。王者人之始也。王正則元氣和順……?!?《春秋繁露·王道》)因此,董仲舒從中得出必須要正王道、正人君的結論,他在給漢武帝的對策中說:“臣謹案《春秋》之文,求王道之端,得之于正。正次王,王次春。春者,天之所為也;正者,王之所為也。其意曰,上承天之所為,而下以正其所為,正王道之端云爾?!?《漢書·董仲舒?zhèn)鳌?根據(jù)這樣的思路,董仲舒認為,人君正所以朝廷正,朝廷正所以百官正,百官正所以萬民正,萬民正所以四方正,四方正所以天下正,人君正則可使天下向善,而人君不正則可使天下習俗大壞。他說:“爾好誼,則民鄉(xiāng)仁而俗善;爾好利,則民好邪而俗敗。由是觀之,天子大夫者,下民之所視效,遠方之所四面而內望也。近者視而放之,遠者望而效之,豈可以居賢人之位而為庶人行哉!”那么如何從事才可謂“正”?董仲舒認為,在其位者要當其行,即“居君子之位,當君子之行”,《易》曰:“負且乘,致寇至?!币馑际钦f,乘車者君子之位,而擔負者小人之行,“居君子之位而為庶人之行者,其患禍必至也”。他從社會階層的角度,認為,“皇皇求財利??址T者,庶人之意也;皇求仁義??植荒芑裾?大夫之意也”,不同的社會階層,社會角色不同,對社會所負的使命也不同,在上位者不能將自己等同于一般老百姓,而應以仁義為本,把以德化民看做自己的本分。董仲舒從自己的階級立場出發(fā),當然有輕視一般社會民眾之意,但他的宗旨是針對當時社會上的豪強盤剝百姓,與民爭利的社會不公正現(xiàn)象而發(fā)的議論。他認為,根據(jù)天意的所分所予,受大者不能取小,在上位者已受祿于天,就不能再與百姓爭利,而現(xiàn)在的情況則是,“身寵而載高位,家溫而食厚祿”者“與民爭利于下”,豪強侵吞社會財富,占有土地,盤剝百姓,生活奢侈,致使百姓生活貧苦,這是“刑罰之所以蕃而奸邪不可勝”的最根本原因。從正人君的視角,董仲舒對災異與政治的關系進行闡述。他認為,君權乃神授,即“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王者受命于天,以德為國,積善累德,老天就會降下祥瑞以示嘉獎,“天下之人同心歸之,若歸父母,故天瑞應誠而至”。反之,“淫佚衰微,不能統(tǒng)理群生,諸侯背畔,殘賤良民以爭壤土,廢德教而任刑罰”,刑罰不中,則生邪氣;邪氣積于上,則怨惡聚于下;上下不和,則陰陽悖謬,妖孽滋生,這時,老天就會降下災異以示警告。因此,在董仲舒看來,不施德政,廢德教而任刑罰,是“災異所緣而起也”。從《漢書·五行志》中可見,董仲舒對災異似乎是情有獨鐘,專言災異的約有七十七事。他之所以格外關注災異,這與他關注現(xiàn)實政治的一貫宗旨是一致的。他以災異與政治相比附,認為現(xiàn)實中的不合理必定在災異中體現(xiàn)出來,強調二者不但有必然的關系,而且“此天意也”。此說雖荒謬不堪并貽害無窮,但董氏的出發(fā)點卻是極為嚴肅。他將災異與人事,特別是與施政措施相聯(lián)系,其目的旨在希望通過強調人君的責任,強調人君之正,而將“以德為國”的德治思想落到實處,而這正是“以德為國”的實質之所在。從董仲舒的德治思想中可見,他的立論來自于對社會危機的深刻體察和對民生艱難的深切關注。在董氏的時代,刑法之酷烈已經(jīng)發(fā)展到令人觸目驚心的地步,任何一個有使命感的知識分子,都不會對此無動于衷,而是要積極尋求解決的良策。在給漢武帝的對策中,董仲舒批評時政之意已是十分明顯,“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共是天下,古以大治,上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