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與陶行知教育觀點的差異及啟示_第1頁
杜威與陶行知教育觀點的差異及啟示_第2頁
杜威與陶行知教育觀點的差異及啟示_第3頁
杜威與陶行知教育觀點的差異及啟示_第4頁
杜威與陶行知教育觀點的差異及啟示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杜威與陶行知教育觀點的差異及啟示摘要:美國哲學家、教育家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和“從做中學”的實用主義教育觀點,陶行知立足于中國國情和所處的社會時代背景,批判地吸收并發(fā)展了杜威的教育思想,提出“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焙汀敖虒W做合一”等一系列更符合中國實際的生活教育理論。兩者的教育思想既有緊密聯系,又有明顯區(qū)別,并具有現實的啟示作用。關鍵詞:陶行知;杜威;生活教育;區(qū)別引言美國近代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從做中學”的教育理論,打破了以學校、課本、教師為中心的機械的傳統(tǒng)教育桎梏,將教育的內涵外拓到社會生活中“具有劃時代意義”對歐美等許多國家的教育改革產生了重大影響,陶行知作為我國生活教育派的代表性人物,立足于我國國情及教育現狀,繼承和發(fā)展了杜威的實用主義教育理論,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钡挠^點,主張“教學做合一”,對我國教育的發(fā)展產生了深遠影響,比較分析兩者教育思想的異同,深入學習和吸收其思想精華,對于我們理性對待前人教育思想、結合國情實際推進教育創(chuàng)新具有重要的啟示作用。學界對兩者教育思想的比較研究已有一定基礎,本文力求在分析兩者教育思想的區(qū)別上更加系統(tǒng)和深入。二、杜威與陶行知教育觀點的比較(一)“教育即生活”與“生活即教育”。約翰·杜威(JhonDwey)是美國著名的實用主義哲學家、教育學家,1896年創(chuàng)辦“芝加哥大學實驗學校”,1897年發(fā)表其教育觀念的綱領性著作《我的教育信條》。他的教育生活理論形成于19世紀90年代,而此時正是美國社會變革的分水嶺,美國經歷著由農業(yè)社會向工業(yè)社會轉型的特殊時期,工業(yè)化迅速發(fā)展帶來巨大的物質財富的同時,也給社會、文化、教育帶來了一系列問題:精神文化與物質文化極度失衡,學校教育呆板,脫離社會生活,脫離兒童的生長需要,使兒童在學校頗受壓抑。杜威作為美國進步主義運動的代表,首次提出了實用主義教育思想,并倡導“教育即生活”,在他的《民主主義與教育》中,杜威提出:“教育是生活的必須?!苯逃且环N培養(yǎng)人的社會活動,是一種特殊的生活方式,從一開始就源于生活,在生活中發(fā)展,并以促進生活水平的提高為目標。杜威的“教育即生活”認為教育必須依賴于生活并改善現實生活,通過教育來使兒童獲得更好的發(fā)展,具備構建美好生活的知識和能力。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論,即生活含有教育的意義,按橫向上來說,過什么樣的生活便受什么樣的教育;從縱向發(fā)展來說,生活伴隨人的一生。其次,教育的中心是實際的生活,通過生活來開展教育內容還是教育方法,都應跟生活一致。再次,生活決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1]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有把學校外面的生活世界壓縮搬到學校生活空間來的意味,在這個學校打造的生活空間里教育受教育者這種做法使教育與生活實際有所聯系,比起以往的教育理論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這種教育方式沒有從根本上與現實生活融為一體。陶行知“生活即教育”并不是照搬杜威的教育理論,而是在中國當時現有的國情上提出的:第一,生活是教育的理論源泉,它本身就具有教育意義。第二,教育由生活決定。社會的政治經濟生活決定著教育的目的、原則、方法和內容。第三,教育功能發(fā)揮離不開對生活的參與。他的教育思想是對杜威教育理想的靈活與創(chuàng)新,真正地做到了人民大眾自己的教育。(二)“學校即社會”和“社會即學?!薄6磐逃钏枷胫械牧硪幻}“學校即社會”,所關注的主要是正規(guī)的學校教育與社會生活及個人生活的關系。他在《我的教育信條》中論述“什么是學校”時指出:“學校主要是一種社會組織。教育既然是一種社會過程,學校便是社會生活的一種形式。”兒童學習的過程實際就是他的生活過程,教育要以兒童為中心,以兒童的生活經驗為內容,在他看來,最好的教育就是從生活中學習,從做中學?!皩W校即社會”的命題有兩方面內涵:一是學校教育要與社會生活緊密結合,特別是兒童生活,是兒童在活動中,在學校生活中得到滿足和樂趣。二是通過教育創(chuàng)造一種高于現實生活的更加美好的生活,使社會生活更加完善,美好。杜威所倡導的就是要使學校生活成為兒童生活和社會生活的契合點,從而使教育既合乎兒童需要亦合乎社會需要,有益于兒童發(fā)展和社會改造。陶行知經過反復的實踐探索,逐漸認識杜威的“學校即社會”的局限性,并加以改造。他說:“學校即社會”也就是跟著“教育即生活”而來的,現在我也把它翻了個筋頭,變成`社會即學校。“學校即社會”就好像把一只活潑的小鳥從天空里捉來關在籠里一樣。他要以一個小的學校去把社會所有的一切都吸收進來,所以容易弄假。而且這種教育在“學校與社會中間造成了一道高墻”,把學校與社會生活隔開了。陶行知提出“社會即學?!保谟谝髷U大教育的對象、學習的內容。讓更多的人受教育。他主張“社會即學校”是因為在“學校即社會”的主張下,學校里的東西太少,不如反過來主張“社會即學?!保逃牟牧?,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環(huán)境,都可以大大的增加,學生、先生可以多起來。這樣一來,“社會即學?!辈攀钦嬲褜W校擺進社會里面,從而使學校與社會息息相關,學校真正成了社會生活所必需。陶行知認為,“社會即學校”,就是應當根據現實社會的需要辦學校,把學校辦成符合社會實際情況,適應廣大人民生活需要,能真正幫助人民過更好的生活的學校。陶行知提出“社會即學?!笔恰耙鸦\中的小鳥放到天空中去,使他能任意翱翔”,是要拆除學校與社會之間的高墻,“是要把學校的一切伸張到大自然界里去?!迸c“生活即教育”一樣,“社會即學?!币苍谟诜磳鹘y(tǒng)教育與生活、學校與社會相脫節(jié)、相隔離。陶行知的“社會即學?!迸c杜威的“學校即社會”有著本質的區(qū)別。杜威“學校即社會”的立意就是要沖破傳統(tǒng)意義上的死學校,使學校社會化;但社會化的學校畢竟還不是人給我們留下了許多具有時代意義的理論觀點。這些均是可供我們學習,能幫助我們縮短理論探索歷程的寶貴財富,充分吸收前人思想的精華,合理地為我所用!將無疑會對豐富我們的教育理論,發(fā)展我們的教育實踐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陶行知對杜威思想精華的繼承便是我們最好的榜樣。另一方面,我們要辯證地看待前人的教育思想,要敢于質疑和舍棄#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靜止的和十全十美的。教育思想的發(fā)展也是如此,杜威由于受到世界觀和階級立場的局限,其教育思想難免陷入唯心經驗論的誤區(qū),而在今天看來,陶行知教育思想也存在某些缺陷,如將生活和教育等同,難免淡化教育的特殊性,把社會和學校等同,難免削弱學校的教育功能等等??偠灾?,對于前人的思想理論,我們要站在唯物主義的立場,以辯證的方法來正確對待,合理取舍。第二,學習前人理論應緊密結合實際。每個民族在不同時代都具有不同的文化特質,這種文化特質根植于數千年文化發(fā)展的積淀,也體現于各個國家、各個時期的教育教學理念中。所以,我們進行教育改革的過程中,在尋求外國優(yōu)秀教育理念和辦學方法作為養(yǎng)料的同時,應注意與我國國情相結合。[4]第三,應加強對教育理論的探索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fā)達的不竭動力,于教育改革而言亦然。當我們能夠不斷調整自身的教育體制,同時將前人留下的建設性理論敲骨取髓,并與我國教育實際相結合,不斷研究探索,整合出具有中國特色的、與中國國情相適應的教育理論時,我國教育體制的改革才能真正迎來一個快速的的發(fā)展。四、結語由上述探析我們認識到!對理論的學習并不是簡單的復制"黏貼!而應當在深入理解其本質和精髓的基礎上,結合自身實際并通過反復的社會實踐總結得來。因而,我們在教育教學工作中,不應也不能用靜止孤立的觀點看問題,必須緊扣時代發(fā)展脈搏。以我國國情和教育現狀為立足點,學習陶行知與杜威生活教育思想的精華,不斷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他們的教育理念,進而為我們的教育變革服務。參考文獻:[1]周宵霜.杜威與陶行知教育觀點的比較[J].現代教育科學,2015(1):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