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大雁塔廣場題刻唐詩研究》一、大雁塔廣場及題刻唐詩概述西安作為中國古代文化的發(fā)源地之一,保存著許多優(yōu)良的文化寶藏。正所謂“八川分流繞長安,秦中自古帝王州?!盵1]正是如此繁華的帝王之都,吸引著一批批文人墨客前來一瞻大唐風采。在這里他們留下了不少詩篇,筆者本次就通過對大雁塔廣場上的題刻唐詩研究,分析他們在長安留下的詩篇,展現(xiàn)的唐朝生活。(一)西安大雁塔廣場介紹說到大雁塔廣場,不得不提的就是慈恩寺了,大慈恩寺坐落于長安晉昌坊,在杏園的北面,與杏園所在的通善坊南北相接。據(jù)說“它的原名為無漏寺,始建于隋,到唐太宗貞觀二十一年(647),唐高宗為太子時,為思其亡母文德皇后而改建為大慈恩寺,簡稱慈恩寺,距今已有1350多年的歷史?!盵2]在當時,慈恩寺是長安規(guī)模最大的佛寺,全寺共十三院落,僧房多達一千八百九十余間,占去了晉昌坊的整個東面。到唐高宗永徽三年,玄奘為了存放從印度帶回的經卷,在高宗資助下,于寺內西院建塔,“仿照印度的建塔形式建造而成,號為慈恩寺塔,又沿襲印度塔之原名,并在塔名前加上一“大”字代表大乘佛教,俗稱大雁塔”。[2]其始建于652年,距今也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初時塔為五層,磚表土心,公元701-704年,武則天長安年間重修時改建為七層樓閣式磚塔,其后層數(shù)和高度都有所變更,最后固定為今天的七層塔身,高為64.5米,是西安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標志和象征。大雁塔廣場位置在佛教圣地大雁塔腳下,也是亞洲最大的“唐主題文化廣場”,這里已經成為西安市民、游客,休閑賞景、旅游觀光的一處熱門文化旅游勝地。國學大師霍松林教授在游覽后也欣然題詩:“水木清華樓殿新,繁花似錦草如茵。廣場兼具園林美,覽勝休閑樂萬民?!睆V場以大雁塔為中心,占地約1000多畝,包括有:北廣場、南廣場、雁塔東苑、西苑、步行街和商貿區(qū)等多個子廣場。大雁塔廣場中以北廣場最為著名,北起雁塔路南段,南接大慈恩寺北外墻東至廣場東路,西至廣場西路,于2004年1月1日竣工。其占地面積約為252畝,是定大雁塔南北的中心軸,中央還有音樂噴泉廣場,左右兩側分別是“唐詩園林區(qū)”、“法相花壇區(qū)”、“禪修林樹區(qū)”,整個廣場的建設將古今文明完美的結合,在現(xiàn)代廣場上到處都能感受到濃濃的唐代元素。我們從北廣場出發(fā),由雁塔東步行街向南走去,繞著大雁塔和慈恩寺的外墻,路上可以看到許多精巧別致的工藝燈路豎立在路的兩旁,燈柱上還刻寫著唐代著名詩人的作品,這些燈柱錯落有致的裝飾在廣場的道路兩邊,時刻在向人們彰顯著大唐的魅力與文化。再向東走去就是唐大慈恩寺遺址公園,在西北角豎立著一排石柱,與那些燈柱不同之處就在于,這些詩都刻在石柱上,脫離了現(xiàn)代元素,更彰顯出文化的魅力。游覽在這些石柱間,恍如隔世,如同與昔日的大師游園賞景、吟詩作對。青色的石板路、朱紅色的木柱,白墻灰瓦,構成了一幅帶有古建風味的美妙景象,體現(xiàn)出整個廣場的高雅氣質,不得不說大雁塔廣場充分挖掘和利用了唐代歷史的文脈,為現(xiàn)代城市帶來了個性與優(yōu)勢。在雁塔西苑還能看到一處建筑“雁塔題名”(圖一)這就歸因于唐代的科舉制度。當時每次科舉考試以后,新科進士們就要雁塔登高,留詩題名,以此來象征自己的仕途步步高升,平步青云,這在當時是很高的榮譽。到了明代,長安雖已不是國都,但當?shù)氐奈娜藢W士追慕唐代雁塔題名的韻事,在每次鄉(xiāng)試(相當于省級考試)結束后,考中的舉人都要相攜登塔,題詩留名。直到現(xiàn)在,大雁塔有的門楣和石框上還有前人的部分題詩留存。大雁塔南廣場建于大慈恩寺前,是對佛文化的完美闡釋,標志性的建筑就是玄奘立式雕像,再向南走就是大唐不夜城。這條景觀大道長約1500米,橫貫南北分布著“盛世帝王、歷史人物、英雄故事、經典藝術作品等九組主題群雕”,立體的展現(xiàn)了唐朝在宗教、文學、藝術、科技等領域的至尊地位并彰顯了大唐雄風。大唐不夜城南端是“水能載舟也能覆舟”、“房謀杜斷”群雕,由此向北依次屹立著體現(xiàn)大唐文化的詩人、文學家、書法家、畫家、雕塑家、醫(yī)藥家、天文學家的雕塑,充分體現(xiàn)了大唐時代文化的璀璨。(二)題詩情況匯總1、數(shù)量整理筆者實地對大雁塔廣場上的題刻唐詩進行收集,整理得出大雁塔廣場上題刻唐詩約一百五十余首,收錄不同作者近74余位,燈柱四面皆刻有唐詩,向對面相同,即每柱刻有兩首唐詩,但不同燈柱間內容多有重復,廣場上且設立燈柱130余個,分布在廣場道路兩旁。題刻唐詩內容或為詩人為官在游覽曲江、慈恩寺時所作,或為與友人結伴同游的贈詩,或為借景抒情的暢懷之作。除此之外,也有反映長安當?shù)孛耧L民俗,尋常百姓生活的寫照,題刻詩歌為我們展現(xiàn)了一個活靈活現(xiàn)的長安景觀。據(jù)筆者統(tǒng)計廣場上共收錄作者有:李嶠、宋之問、懷素、王昌齡、王維、孟浩然、李白、杜甫、岑參、李泌、李適之、韋應物、司空曙、盧綸、李端、章八元、孟郊、歐陽詹、王建、王涯、李絳、張籍、雍裕之、盧宗回、韓愈、劉禹錫、白居易、李紳、元稹、姚合、曹著、朱慶馀、劉滄、劉得仁、杜牧、趙嘏、趙璜、李遠、許玫、李商隱、溫庭筠、張祜、劉駕、羅鄴、許棠、薛能、章碣、李迥秀、皮日休、韋莊、徐夤、黃滔、林寬、韓偓、唐彥謙、鄭谷、喻坦之、李山甫、秦韜玉、楊玢、熊孺登、盧宗回、皎然、賀知章、荊叔、崔護、韓翃、杜奕、袁中道、曹松、太上隱者、慈恩寺塔院女仙以及無名氏的作品,詩歌多為五言和七言絕句、律詩,其中以白居易的詩歌收錄最多,共23首,筆者將大雁塔廣場題刻唐詩收集整理,具體內容見附錄一,圖片見附錄二。2、廣場題刻字體在廣場題刻字體方面,大雁塔廣場上題刻的唐詩多為顏真卿、柳宗元的楷書字體,嚴整規(guī)范,用筆剛勁有力。印刻在燈柱上與石柱上的的唐詩可以清晰的感受到其外在的紋路,不僅在展現(xiàn)唐詩語言魅力的同時,向人們描述出了中華文字的獨特美。北廣場上還有四座石質的牌坊,四座牌坊均用白麻石材貼面,形成中間高兩邊低的三門樣式,呈現(xiàn)出平衡、穩(wěn)定、簡潔、大氣的特點,牌坊題辭用唐人崇尚的字體書寫,帶有一種大氣輝煌的震懾力。3、周邊題刻唐詩調查在對大雁塔廣場的題刻唐詩整理研究后,筆者將其周邊的題刻也進行整理,其中就以芙蓉東路和大唐芙蓉園東門的題刻唐詩為例,將其詩歌與大雁塔廣場唐詩進行比較,具體內容見附錄三。4、校對正誤在將題刻唐詩與《全唐詩》進行校正中,共發(fā)現(xiàn)有三處錯誤。其一:作品《曲江亭望慈恩寺杏園花發(fā)》分別有唐代曹著和宋代陳翥兩位詩人以此為詩名作詩,廣場上所題刻的詩歌,將兩位作者的作品混淆(如圖一),詩人曹著的作品《曲江亭望慈恩寺杏園花發(fā)》內容為:渚亭臨凈域,憑望一開軒。晚日分初地,東風發(fā)杏園。異香飄九陌,麗色映千門。照灼瑤華散,葳蕤玉露繁。未教游妓折,乍聽早鶯喧。誰復爭桃李,含芳自不言。在大雁塔題刻的唐詩《曲江亭望慈恩寺杏園花發(fā)》的內容為宋代詩人?陳翥的作品:“曲江晴望好,近接梵王家。十畝開金地,千林發(fā)杏花。映雪猶誤雪,煦日欲成霞。紫陌傳香遠,紅泉落影斜。園中春尚早,亭上路非賒。芳景堪游處,其如惜物華。”題刻選材過程中將其匹配錯誤,誤將宋代陳翥的作品題刻在了唐朝詩人曹著的名下。其二:《曲江紅杏》為唐代詩人鄭谷的作品,但筆者在搜集過程中發(fā)現(xiàn)在廣場題刻上將這首詩的作者刻為兩位作家,分別為晚唐時期鄭谷和唐彥謙(如圖二),作者題刻不統(tǒng)一。通過查詢《全唐詩》,查證結果為《曲江紅杏》:“遮莫江頭柳色遮,日濃鶯睡一枝斜。女郎折得殷勤看,道是春風及第花?!睘橥硖圃娙肃嵐人?。其三:在廣場燈柱題刻中,《晦日同苗員外游曲江》的作者為中唐詩人李端,題刻上將其作者刻為杜甫,與《全唐詩》有異。(如圖三)二、題刻唐詩內容研究長安在那些風化絕代的詩人眼中算是一個多姿多彩的生活空間。他們或在終南山閑居,或在秋波泛起的渭水河畔賞景暢游,或在長安酒肆中“與爾同銷萬古愁”,或在長安東門外的灞橋依依不舍地別離,或置身于依山傍水的的曲江,欣賞這美麗的景色,一切的景物都牽動著詩人的情思,為詩人的創(chuàng)作提供靈感。(一)應制詩曲江是當時長安的游賞勝地,長安明媚的春光,三分之二就被演繹在曲江,曲江可謂是“空山之濼,曠野之湫”。[3]曲江之美,重在“曲”字,張禮《游城南記》曰:“江以水流屈曲,故謂之曲江,其深處不見底?!盵4],正因這里的曲徑幽深而更加深得游人喜愛,前來此處觀賞駐足。當時在曲江附近還設有許多的閣樓、亭臺、游樂設施,與自然景物映照著,顯得格外美如畫作。在曲江的南岸就是芙蓉園,是當時皇家的游賞之地,皇帝宴群臣就在曲江,游園賞景、訪春宴飲也都離不開曲江,長安百司衙署還特為百官專門在曲江周圍修筑“廨署”,以方便官員在曲江游園。當朝天子附庸風雅,在游宴上喜愛帶領有學識的才子一同前往,在宴會過程中,才子們都會作詩詠句,有的是歌功頌德,有的則是抒發(fā)內心情感。應制詩多是對當時宮廷文化生活的一種記錄,因為他們的創(chuàng)作多是以皇帝為創(chuàng)作的中心,因此皇帝的審美創(chuàng)作態(tài)度對當時應制詩的基本審美傾向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初唐時期詩人李嶠《春日侍宴幸芙蓉園應制》曰:“年光竹里遍,春色杏間遙。煙氣籠青閣,流文蕩畫橋。飛花隨蝶舞,艷曲伴鶯嬌。今日陪歡豫,還疑陟紫霄?!边@首詩作于唐中宗景龍三年,中宗駕臨芙蓉園時,該詩生動的描寫了當時曲江的美麗風光,飛花伴著蝴蝶起舞,動聽的曲調隨著嬌鶯恰啼,連蝴蝶、嬌鶯都帶有歡愉之感,作者內心的喜悅之情更是不言而喻的。初唐時期另一詩人宋之問的應制詩《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屠應制》曰:“鳳剎侵云半,虹旌倚日邊。散花多寶塔,張樂布金田。時菊芳仙醞,秋蘭動睿篇。香街稍欲晚,清蹕扈歸天?!弊髡吲c李嶠相同,都是中宗時期的詩人,作者描寫的是重九與中宗一同游慈恩寺的景象。全詩描繪出了游覽慈恩寺的場景以及帝王出行的景象,字里行間展現(xiàn)著唐朝的雍容華貴。初唐時期詩人李囧秀也有此類應制詩,他的作品《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屠應制》詩曰:“沙界人王塔,金繩梵帝游。言從祇樹賞,行玩菊叢秋。御酒調甘露,天花拂彩旒。堯年將佛日,同此慶時休?!迸c其他應制詩相同,作者在此展露自己的文采,為的就是能夠使得龍顏大悅,但文中通過沙界、王塔、金繩等詞語,使得全詩的內容更加祥和、從容,“同此慶時休”更是顯現(xiàn)出了當時唐朝是怎樣的一個太平盛世。廣場題刻中盛唐時期詩人王維也有應制詩《三月三日曲江侍宴應制》曰:“萬乘親齋祭,千官喜豫游。奉迎從上苑,祓禊向中流。草樹連容衛(wèi),山河對冕旒。畫旗搖浦溆,春服滿汀洲。仙籞龍媒下,神皋鳳蹕留。從今億萬歲,天寶紀春秋?!庇涗浟颂鞂毮觊g,唐玄宗上巳節(jié)駕游曲江的場面。詩中“祓禊向中流”體現(xiàn)出了在當時有上巳節(jié)這一天臨水洗濯的習俗,他們希望以此來祛病延年,這是當時的一種說法,今日早已消失。在天子出游的隊伍中有“畫旗”指代的就是儀仗中所繪有日月龍紋的旌旗,“春服”是當時百官的服裝,在不同的季節(jié)官員們的服裝也是有區(qū)別的,大概在當時就已經有了“制服”這一概念,句末則是對帝王的稱頌。王維將當時帝王出游的場面用華麗的詞藻描寫的雍容華貴、盛大壯觀,也向我們展示了當時的一些文化習俗。(二)節(jié)日題詩曲江在當時已是一所面向公眾的園林景區(qū),平日里就游人眾多,到了節(jié)日更是熱鬧非凡,毫不夸張地說,在對大雁塔廣場上的題刻唐詩進行整理時,三分之一的詩歌都是對節(jié)慶活動的描述。在當時,最重大的三大節(jié)日就是中和節(jié)、上巳節(jié)和重陽節(jié)了,如恰逢上這些節(jié)日,長安城內可謂是萬民同樂?;噬蠒n宴曲江池,百姓也會前往曲江游玩,這在唐詩中也都有應征,如“相尋不見者,此地皆相遇”、“曲江初碧草初青,萬轂千蹄匝岸行”。曲江在當時可是長安百姓節(jié)日的理想去處,而在這些節(jié)日中,因寒食與清明節(jié)相距較近,且氣溫舒適、正值仲春、景色優(yōu)美、空氣清新,往往會吸引到眾多游人前來踏青賞景、插柳泛舟。薛能《寒食日曲江》曰:曲水池邊青草岸,春風林下落花杯。都門此日是寒食,人去看多身獨來。李山甫《寒食》曰:柳帶東風一向斜,春陰澹澹蔽人家。有時三點兩點雨,到處十枝五枝花。萬井樓臺疑繡畫,九原珠翠似煙霞。年年今日誰相問,獨臥長安泣歲華。韓翃《寒食》曰: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又如我們最為熟悉的詩篇,杜牧的《清明》詩曰:“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的這首詩中,描繪了一幅雨中清明圖,在微微細雨中獨自走在途中,心中的孤獨、凄涼,與春雨相呼應,增添了“行人”的惆悵。王維的詩篇《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曰:“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首詩是對重陽節(jié)的描寫,在我國古代就有重陽節(jié)登高望遠和喝菊花酒的習俗,這首詩中的意象也成為思念親人的漂泊者、游子所借用的常例。在唐代,宴飲更是各大節(jié)日慶典活動中所必不可少的流程,在題刻唐詩中就收錄了許多節(jié)日宴飲時所作的詩歌。有關中和節(jié)的題刻詩歌有詩人李泌《奉和圣制中和節(jié)曲江宴百僚》曰:“風俗時有變,中和節(jié)惟新。軒車雙闕下,宴會曲江濱。?金石何鏗鏘,簪纓亦紛綸?;识鹘底蕴?,品物感知春。?慈恩匝寰瀛,歌詠同君臣。(缺一韻)?!痹娙死蠲谑翘频伦跁r期的官員,在德宗以前并無中和這一節(jié)日,德宗貞元五年(789)將每年的二月一日作為中和節(jié),以后,朝廷中最為重視的節(jié)日就是上巳節(jié)、重陽和中和節(jié)這三個節(jié)日了。從詩人李泌的詩中,“金石何鏗鏘,簪纓亦紛綸。”“慈恩匝寰瀛,歌詠同君臣?!奔缺憩F(xiàn)了宴會的熱鬧非凡,鶯歌燕舞,也歌詠了帝王風范,一派祥和的景象。在上巳日趙璜《曲江上巳》曰:長堤十里轉香車,兩岸煙花錦不如。欲問神仙在何處,紫云樓閣向空虛。白居易《上巳日恩賜曲江宴會即事》曰:賜歡仍許醉,此會興如何。翰苑主恩重,曲江春意多?;ǖ托咂G妓,鶯散讓清歌。共道升平樂,元和勝永和。這首詩雖未加上“應制“二字,卻也是與應制相同,稱頌圣上,“元和勝永和”。3、應舉題詩曲江、杏園、雁塔另一價值就在于它是與唐朝的科舉考試緊密相連的,在唐朝時期,曲江借助其地理優(yōu)勢,成為眾多活動的最佳宴飲去處。毫無例外,新科進士宴也在此舉行,新科進士們有“關宴”、“杏園宴”、“謝師宴”等眾多宴會,進及第的進士在赴宴后,還會前往慈恩寺大雁塔進行題名留念,這就是當時相傳的“曲江流飲”和“雁塔題名”的風俗。在這種情景之下,不少才子進士都會賦詩一首,借以抒情感慨。晚唐詩人劉滄,他在科舉考試中久試不第,最終白發(fā)蒼蒼時才中得進士,在詩人的《看榜日》中我們可以體會到詩人當時的喜悅?!敖┏跬Lm省開,列仙名目上清來。飛鳴曉日鶯聲遠,變化春風鶴影回。廣陌萬人生喜色,曲江千樹發(fā)寒梅。青云已是酬恩處,莫惜芳時醉酒杯?!痹诋敃r唐朝科舉考試后,會放榜來公布成績,詩人在詩中說道:“禁漏初停蘭省開,列仙名目上清來?!苯┦钱敃r宮中的計時漏刻,以此來判斷時間。禁漏初停,即秘書省在一大清早就出來放榜,而詩人榜上有名,故將其稱作仙榜,可見是詩人內心的激動。放榜之時正是初春,曲江中的樹發(fā)出寒梅,鶯啼鶴舞,一派喜慶氣象,在終于得第后,詩人難掩內心的喜悅。詩人黃滔一生仕途坎坷,同劉滄一樣久試不第,直到唐乾寧二年(895)才考中進士,這一年黃濤已經56歲了,在25名進士中名列第十名,喜悅之情不言而喻,故作詩《放榜日》:“吾唐取士最堪夸,仙榜標名出曙霞。白馬嘶風三十轡,朱門秉燭一千家。郄詵聯(lián)臂升天路,宣圣飛章奏日華。歲歲人人來不得,曲江煙水杏園花。”在此處,詩人將錄取進士的皇榜稱為“仙榜”,借此來表達自己的喜悅心情。這與劉滄將皇榜稱為“列仙名”和李遠將新進士稱為“仙侶”有異曲同工之妙。同為晚唐詩人的趙嘏,在出試日后也在曲江留下詩篇,其詩篇《出試日獨游曲江》就題刻在大雁塔廣場上,“江莎漸映花邊綠,樓日自開池上春。雙鶴繞空來又去,不知臨水有愁人?!碧瞥倪M士考試時間一般都在正月,這是曲江早已有了春的氣息,而詩人卻由于擔心考試結果,無暇觀賞美景,內心十分忐忑。詩人李遠在未及第后也留下詩篇《陪新及第赴同年會》,“曾攀芳桂英,處處共君行。今日杏園宴,當時天樂聲。柳濃堪系馬,花上未藏鶯。滿座皆仙侶,同年別有情?!边@是詩人李遠在未及第,卻追攀一位新進士隨行,并陪著參加杏園宴會所作。作者作為一名落選者,滿眼都是欽羨,作者將其稱為“仙侶”可見作者內心對及第的渴望,這也與當時的一個風俗有關,為及第者若能與新進士結交為朋友,則可以為自己的來年考試帶來好運,因此作者在詩中說道“曾攀芳桂英,處處共君行”,甚至是新進士的衣服也會成為他們搶奪的對象,可見當時科舉考試在人們心中的分量。(三)詩人的長安生活唐朝三百多年的歷史是我國古典詩歌發(fā)展的頂峰時期,唐代的詩人幾乎都到過長安,留下許多歌詠長安、描繪長安的詩篇,無論是巍峨壯麗的宮闕,熙攘熱鬧的街市,輝煌秀麗的曲江,還是揮手告別的灞柳,透過唐詩我們都能如臨其境,感同身受。1、王昌齡盛唐時期詩人王昌齡的詩篇《同王維集青龍寺曇壁上人兄院五韻》:“本來清凈所,竹樹引幽陰。檐外含山翠,人間出世心。圓通無有象,圣境不能侵。真是吾兄法,何妨友弟深。天香自然會,靈異識鐘音。”這首詩是王昌齡與王維一同游覽青龍寺所作,這里的“清凈所”所指代的就是寺院,在當時,長安的寺院已經成為了非常重要的社交場所,許多詩人都會聯(lián)袂而至,這也成為當時的一大景觀。2、李絳中唐時期詩人李絳、白居易、劉禹錫、群上司空也共同聯(lián)袂在杏園作詩,作出的這首《杏園聯(lián)句》:杏園千樹欲隨風,一醉同人此暫同?!荷纤究绽蠎B(tài)忽忘絲管里,衰顏宜解酒杯中?!罱{曲江日暮殘紅在,翰苑年深舊事空?!拙右锥哪炅髀湔?,故人相引到花叢?!獎⒂礤a這是李絳六十六歲時所作,其他詩人也都老去,他們在杏園為剛回長安的好友劉禹錫設宴接待,這首詩雖從內容上來看,是各說各的,不太連貫,但是他們都表達了對往昔的緬懷,劉禹錫在被貶二十四年后重回長安,在詩中表達了對于諸公的感謝之情,白居易也提及同為翰林學士的往事,來感慨時光的忽逝。詩人們大多通過作詩來表達自己的情感,或悲或喜的向我們展現(xiàn)了的當時的生活。3、朱慶馀晚唐詩人朱慶馀的作品《題青龍寺》“寺好因崗勢,登臨值夕陽。青山當佛閣,紅葉滿僧廊。?竹色連平地,蟲聲在上方。最憐東面靜,為近楚城墻?!本蛯⒆约河吻帻埶碌木坝^描繪了出來,在首詩中作者將青龍寺的地理位置做出了論述,將青龍寺位置之優(yōu)、地勢之妙、景色之佳、登臨之美一一說盡。“幸好因崗勢”這里就指代的是樂游園,在當時長安城內,地勢最高的就是樂游園,樂游園與青龍寺其實為同一處,青龍寺就建造在樂游園之上,且青龍寺與終南山正面相對,可謂是一處賞景的絕佳之處,詩中說道“登臨值夕陽”當夕陽西下的時候,登臨遠望的效果最佳。這與李商隱的作品《樂園游》中的兩句“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毕嗤?,都是對樂游園上風光無限好的的描寫,有異曲同工之妙。4、李廓中晚唐時期詩人李廓《長安少年行》“金紫少年郎,繞街鞍馬光。身從左中尉,官屬右春坊。刬戴揚州帽,重薰異國香。垂鞭踏青草,來去杏園芳?!敝芯蛯⒆约涸陂L安街上的所見所聞描繪出來,展現(xiàn)出長安街市的繁華、熱鬧。詩中所提到的“揚州帽”大概就是當時社會上流行的帽子樣式,我們現(xiàn)在對其外形已不得而知,詩中“異國香“即外國產的香料,可見在長安城內已十分普遍,說明當時唐朝已與中亞一帶的一些國家有了貿易上當來往,商業(yè)交通已經通暢,有香料的進口。在這一派熱鬧繁華的街市上,人們一起踏青賞景,十分愜意。5、章八元章八元是中唐時期的詩人,在他的詩作《題慈恩寺塔》“十層突兀在虛空,四十門開面面風。卻怪鳥飛平地上,自驚人語半天中?;靥莅堤と绱┒?,絕頂初攀似出籠。落日鳳城佳氣合,滿城春樹雨濛濛?!敝校瑢⒆约旱撬母惺芎痛笱闼臉嬙?、外形進行的描寫,對慈恩寺塔的描述“十層突兀在虛空”應證了當時大雁塔在武則天時為七層,在大歷年間增至十層的說法。大雁塔是唐代保留至今最為完整的地面建筑,也是今天西安的一個地標性建筑。章八元對慈恩寺塔的詳細說明,從紀事的角度來說有重要的意義。6、曹松晚唐詩人曹松《曲江暮春雪霽》:“霽動江池色,春殘一去游。菰風生馬足,槐雪滴人頭。北闕塵未起,南山青欲流。如何多別地,卻得醉汀洲?!痹娙嗣枥L了一副暮春下雪的罕見景象,在雪后初晴,詩人前往曲江賞景,與其他詩人不同,詩人寫出了另一番曲江景象。唐代應舉的讀書人,在落選之后,游一回曲江即告別曲江,明年再來應考,也有一些考生無顏回家,就選擇留在長安等待來年科舉。而詩人用“如何多別地,卻得醉汀洲?!眮砀锌约翰荒芑丶?,滯留異鄉(xiāng)。7、喻坦之與前文中及第舉子相對照,長安還有這么一批落第失意的讀書人,與他們相比,劉滄、黃滔也還稱得上幸運。晚唐詩人喻坦之久就是眾多失意舉子的一位,累舉進士不第,終生落魄。在他的詩篇《春游曲江》:“誤入杏花塵,晴江一看春。菰蒲雖似越,骨肉且非秦。?曲岸藏翹鷺,垂楊拂躍鱗。徒憐汀草色,未是醉眠人?!敝?,我們可以看到詩人的憂郁?!罢`入杏花塵”作者在不經意間走進杏園,而杏園與進士及第關系密切,可見科舉失意對詩人的影響重大。詩人描繪了杏園內曲江中一派春意盎然之景,卻自嘆這春景雖好,卻不是詩人可以安心享受的,內心滿懷失意與惆悵。唐朝詩人的詩歌素材一大部分都取自于生活本身,正如題刻韓愈的作品《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痹娙送ㄟ^一種淡素的、似有卻無的色彩,將長安城在早春時節(jié)的景象描繪出來,是對當時最真實的寫照。白居易《曲江憶李十一》則是詩人所作的一首懷人詩,“李君歿后共誰游,柳岸荷亭兩度秋。獨繞曲江行一匝,依前還立水邊愁?!崩钍皇窃娙送赀M士的朋友,這首詩就作于李十一死后第三年,因常來曲江,不禁引起詩人對故人的懷念,因而詩作顯得格外傷感。通過對題刻唐詩的研究,更加讓我感到唐人與詩是緊密的聯(lián)系在一起的,可以說“唐人的生活是詩的生活,他們的詩是生活化了的詩?!?,他們無論何事何物、何時何地皆有詩作,這已經成為了他們表意達情,人際交往,最普遍化的工具。透過題刻唐詩,仿佛看到了這些詩人們的生活軌跡。三、題刻唐詩的創(chuàng)作特色唐朝作為我國詩歌發(fā)展的巔峰時期,在歷史上的地位是有目共睹的,他的作品創(chuàng)作題材豐富,風格多樣,流派眾多,著名的流派有山水田園詩、邊塞詩、韓孟詩派等,風格或自然含蓄,或豪放曠達,或清奇飄逸。創(chuàng)作在繼承和發(fā)揚了《詩經》、《楚辭》以來的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的基礎上,推陳出新,將古典詩歌推向新的高度,直到唐朝詩歌體裁逐步完備,近體詩即格律詩產生,并成為官方認可的新詩體。自此有了古、近體之分,近體又可分為五、七律,五、七絕,五、七排律。這將我國詩歌的音節(jié)、文字的提煉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大雁塔題刻唐詩的整理,使我們對不同詩人的創(chuàng)作風格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一)杜甫杜甫鐘情于曲江,將其作為自己感情的寄托。詩人的一生都同長安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他的境遇使作者與曲江結下了深深地情節(jié),并且也為我們留下了不少曲江詩篇,詩人在詩歌創(chuàng)作上善于律詩,注重描寫現(xiàn)實,感情基調以沉郁頓挫為主,其詩中有蘊含了一種深沉的憂思,寫出了民間疾苦,懷友思鄉(xiāng),也寫到自己的窮困潦倒,感情都顯得深沉闊大。如廣場上收錄的杜甫作品《曲江對雨》,詩人首聯(lián)先寫景,借用春云低垂,籠罩宮城,覆壓苑墻這一動景同江亭寂寂,芳草萋萋一片靜謐相結合,雖有春意,卻無人跡,一派荒涼落寞,詩人這一動靜結合的表現(xiàn)手法,既凸顯了眼前之景的冷清,又流露出物是人非、時移世易的滄桑感。詩人曾見證過開元盛世的繁華與奢靡的曲江,如今也目睹了安史之亂后曲江的荒涼,其詩文中的情感耐人尋味。頷聯(lián)承接上文,寫出了曲江的勝景,以動態(tài)為主,詩中“落”字雖是描寫這春日落紅離枝之景,卻在此藏情,感嘆盛唐氣象一去不返,詩人不免潸然掉淚。這是移情于景的妙句,將幽思進一步的渲染?!八魻匡L翠帶長”,本是風吹水荇,詩人卻稱“水荇牽風”,賦以水荇人格化的動作,好像“水荇”因這曲江失去了往日的喧鬧而試圖借風來緩解惆悵。詩前面句雖是單純的寫景,卻字字蘊含著詩人對于曲江荒涼的、物是人非的傷感之情。后兩聯(lián)寫出了“對雨”之思,先是觸景生情,回想當年玄宗皇帝率領龍武禁軍駕臨芙蓉園的盛況,而后是詩人的狂想,詩人明知逝水難回,卻仍渴望能一展報復,如今只能借沉醉來麻痹自己。全詩寫景生動,抒情婉轉,感慨深沉曲折,抒發(fā)了詩人對往昔的追思和內心的苦楚。安史之亂后,曲江作為王朝興衰的象征性意蘊,國家動蕩不安,氣數(shù)將盡,曲江顏色盡失,破敗不堪,此時的“曲江”詩即使不是滿紙血淚,也極少有歡快的氣氛,幾乎可以說是一首首為大唐王朝唱起的挽歌。(二)李白李白詩歌的創(chuàng)作與杜甫不同,在詩體的選擇上,較少用律詩,而多用便于縱橫馳騁、隨意抒寫的以樂府體為主的古詩,尤其是七言歌行。在內容上主觀色彩很強烈,側重于抒寫豪邁的氣概和激昂的情懷,卻很少對客觀、細致的描述,詩中常貫穿著奔放的氣勢,作詩講究一氣呵成,具有豐富奇特的想象和大膽驚人的夸張。在廣場上題刻的詩篇《秋浦歌》是詩人在天寶十三載(754)所作,共十七首,廣場上題刻為其一:“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赧郎明月夜,歌曲動寒川。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詩中采用了浪漫夸張的手法,從而抒發(fā)了詩人懷才不遇的苦衷?!斑@首詩大約作于唐玄宗李隆基的天寶末年,這時候唐王朝政治腐敗,詩人對整個局勢深感憂慮。此時,李白已經五十多歲了,理想不能實現(xiàn),反而受到壓抑和排擠。這才使得詩人愁生白發(fā)。(三)元稹中唐詩人元稹的詩歌創(chuàng)作善于在平淺中呈現(xiàn)華美,細節(jié)刻畫真切動人,比興手法富于情趣。廣場上題刻有他的作品《使東川·梁州夢》:“夢君同繞曲江頭,也向慈恩院院游。亭吏呼人排去馬,忽驚身在古梁州?!贝藶樵「袎舳?。前兩句通過“夢君同繞曲江頭,也向慈恩院院游”將人們引入夢境,這里的“君”詩人有所備注,是夢見同李建、白居易同游曲江,還游了慈恩寺。據(jù)史料記載,元稹與白居易中進士后又同“拔萃”登科,一起赴宴宴、題名留念。正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詩人寫詩時,身處梁州遠離長安,思念曲江之春,更思念昔日好友,借詩表達同友人的深厚友誼。后兩句“亭吏呼人排去馬,忽驚身在古梁州”,寫出好夢隨著亭吏的吆喝,而從夢中驚醒,面對現(xiàn)實。這是實境,實中又有虛,前后相映成趣。(四)同名作品在題刻的唐詩中也有收錄不同作者的同題作品,如劉禹錫、羅鄴、盧綸和唐彥謙都曾做過《曲江春望》,各具特色。劉禹錫的詩風頗具獨特性,他性格剛毅,饒有豪壯之氣。在《曲江春望》“鳳城煙雨歇,萬象含佳氣。酒后人倒狂,花時天似醉。?三春車馬客,一代繁華地。何事獨傷懷,少年曾得意?!敝性娙嗽谇傲渲型怀雒鑼懥碎L安人外出游曲江的熱鬧景象,詩人用“鳳城”來指代長安,可見在作者的心目中長安地位之重,而在最后一句詩中感懷時光飛逝,自己少年時也曾在此意氣風發(fā),如今自己已經老了,不免有些傷感。羅鄴《曲江春望》“故國東歸澤國遙,曲江晴望憶漁樵。都緣北闕春先到,?不是南山雪易消。瑞影玉樓開組繡,歡聲丹禁奏云韶。?雖然未得陪鴛鴦,亦酹金觴祝帝堯?!绷_鄴是唐末憤世嫉俗的詩人,他的作品《曲江春望》主要是一首頌時的詩,詩歌前兩句用“故國東歸澤國遙,曲江晴望憶漁樵?!眮硎惆l(fā)作者思念家鄉(xiāng),有心歸隱之情。而全詩的整體思路是對當時統(tǒng)治者的嘲諷與挖苦,將其口上稱為堯舜,實則暗示其為桀紂。盧綸《曲江春望》“菖蒲翻葉柳交枝,暗上蓮舟鳥不知。?更到無花最深處,玉樓金殿影參差。?翠黛紅妝畫鹢中,共驚云色帶微風。?簫管曲長吹未盡,花南水北雨濛濛。?泉聲遍野入芳洲,擁沫吹花草上流。?落日行人漸無路,巢烏乳燕滿高樓?!北R綸《曲江春望》這是一首描寫曲江春深的詩篇,作者通過在詩中將花鳥與時令相對,展現(xiàn)了曲江的春景,并且這首詩還反應了曲江的水源等信息,成為研究曲江水源的寶貴資源。唐彥謙《曲江春望》“杏艷桃光奪晚霞,樂游無廟有年華。?漢朝冠蓋皆陵墓,十里宜春漢苑花?!边@是一首借景抒情的詩,開頭第一句寫曲江,其他都是望中所見,緬懷秦漢,也將詩人的感慨寄托其中。不同的詩人有著不同的人生經歷,因而在面對曲江這一共同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作品版權合同范本
- 農村種牛養(yǎng)殖合同范本
- 代保管股合同范本
- 農機跨區(qū)收割合同范本
- 中止施工合合同范本
- 中國稀土貿易合同范例
- 綠色環(huán)保的講話稿13篇
- 公司車輛報廢合同范本
- 代簽汽車購買合同范本
- 公司倉儲保管合同范本
- ESAP法律英語教程全冊配套優(yōu)質教學課件
- 水資源保護知識競賽試題及答案
- 道路清掃保潔-組織機構框架圖、內部分工
- PCB制程漲縮系數(shù)操作指引
- 標準 DB37T 3690.1-2019 液體菌種制備技術規(guī)程 第1部分:香菇規(guī)范
- 2021五年級道德與法治培優(yōu)輔差計劃3篇
- 靜脈藥物配置中心課件
- 最新2022年減肥食品市場現(xiàn)狀與發(fā)展趨勢預測
- 發(fā)展?jié)h語初級綜合1:第30課PPT課件[通用]
- 馬工程西方經濟學(第二版)教學課件-(4)
- 醫(yī)療廢物管理組織機構架構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