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言文字的修辭價值_第1頁
論語言文字的修辭價值_第2頁
論語言文字的修辭價值_第3頁
論語言文字的修辭價值_第4頁
論語言文字的修辭價值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論語言文字的修辭價值

修辭價值的系統(tǒng)價值理論是一門科學的社會事物之間的價值關系運動和規(guī)律。價值論認為,所謂價值,就是在某種現(xiàn)實關系環(huán)境中,某事物(客體事物)所具有的足以影響他事物(主體事物)的運動與變化的某種能量。決定價值的因素有三種:(1)主體,即價值的受益者;(2)客體,即價值的釋放者;(3)價值環(huán)境,主體與客體的現(xiàn)實性價值關系環(huán)境。在修辭學論域里,修辭性價值關系架構主要包括三大分支:(1)微觀層面上語言文字和修辭行為的價值關系系統(tǒng);(2)中觀層面上修辭行為和語辭行為的價值關系系統(tǒng);(3)宏觀層面上修辭學術和修辭主體的價值關系系統(tǒng)。陳望道先生的《修辭學發(fā)凡》(以下簡稱《發(fā)凡》)對這三種層面上的修辭價值系統(tǒng)都有論述,本文擬對有關微觀層面上語言文字的修辭價值的論述進行初步探討。從價值論的角度說,語言文字這個客體的修辭價值,是相對于修辭行為這個主體的價值,是指語言文字這個客體所具有的足以影響修辭行為這個主體的運動和變化的能量。它的決定因素是:(1)主體,即修辭行為;(2)客體,即語言文字;(3)價值關系環(huán)境,即修辭行為與語言文字的現(xiàn)實性價值關系。價值的這一特點,為我們分別從三個角度來觀察和研究語言文字的修辭價值提供了條件。就是說,我們不但可以進行客體(語言文字)本位的觀察研究,也可以進行主體(修辭行為)本位的觀察研究,還可以進行環(huán)境(修辭環(huán)境)本位的觀察研究。三種本位的觀察研究各有優(yōu)勢??腕w(語言文字)本位的觀察研究,有利于我們發(fā)現(xiàn)由語言文字本身所主導的語言文字的各種修辭價值,譬如由共時性習慣所主導的修辭價值和由歷時性遺產所主導的修辭價值等。主體(修辭行為)本位的觀察研究,有利于我們發(fā)現(xiàn)由修辭行為所主導的語言文字的各種修辭價值,譬如由積極修辭行為所主導的修辭價值和由消極修辭行為所主導的修辭價值等。環(huán)境(修辭環(huán)境)本位的觀察研究,有利于我們發(fā)現(xiàn)由修辭性價值關系環(huán)境所主導的語言文字的各種修辭價值,譬如由語體風格環(huán)境所主導的修辭價值和由題旨情境所主導的修辭價值等。一、恒量語言文字的修辭價值我們以客體(語言文字)為切入點所觀察到的,是以語言文字自身為主導變量而以修辭行為(主體)和修辭關系環(huán)境(關系環(huán)境)為參考恒量的語言文字的修辭價值。這是一種語言文字本有的修辭價值,而不是受主體或環(huán)境影響才有的修辭價值。《發(fā)凡》論述得最多最充分的也是這種修辭價值。(一).中國語境下“語言文字的一切可能性”的涵義演化《發(fā)凡》關于語言文字修辭價值的論述,主要是圍繞“引言”第三部分的一句話展開的,這句話就是:“修辭所可利用的是語言文字的習慣及體裁形式的遺產,就是語言文字的一切可能性?!?第242頁)1這句話可說是《發(fā)凡》論述語言文字修辭價值的總綱,其他的論述,都是圍繞這一總綱展開的。在“引言”第四部分述說“修辭同情境和題旨”的關系時,對“極盡語言文字的可能性”的標準作了具體說明,并視之為“成功的修辭”的重要條件之一:“凡是成功的修辭,必定能夠……極盡語言文字的可能性,使人覺得無可移易,至少寫說者自己以為無可移易?!?第245頁)《發(fā)凡》第二篇“說語辭的梗概”述說“修辭和語言”的關系時,對“語言文字的一切可能性”基本內容作了概括說明:“語言的更廣義,又是含有聲音語、文字語和‘態(tài)勢語’這三種。……所謂語言文字的可能性,一半便是這些種語言的習性。另一半是體裁形式的遺產。如前頭說過的藏詞,便是一種利用遺產的修辭法?!Z言習性的利用,卻比以前更為注意?!?第254-255頁)由此可見,陳先生所謂“一切可能性”是指語言文字本有的“一切可能性”,并不包括由修辭行為和修辭環(huán)境主導的語言文字的修辭價值。在《發(fā)凡》第二篇末尾述說“漢語文變遷發(fā)展的大勢”時,又強調“這種漢語言文字變遷發(fā)展的大勢”是“尤其需要通曉”的重要內容:“我們講究修辭,需要通曉漢語言文字的一切可能性,尤其需要通曉這種漢語言文字變遷發(fā)展的大勢,正確地靈活地加以闡發(fā)和利用?!?第272頁)在“語言文字的一切可能性”這個總綱之下,陳先生從廣義的角度把漢語言文字的變體分為“態(tài)勢語”、“聲音語”和“文字語”三種,并對“聲音語”和“文字語”還分別從共時“習性”和歷時“遺產”兩種角度,論述了它們各自的修辭價值。(二)修辭價值分析陳先生將態(tài)勢語定義為“裝態(tài)作勢的動作”,分為“表情的、指點的和描畫的”三類,并分別闡述了其不同的修辭價值。在進行了分別論述后,陳先生又從總體上對“態(tài)勢語”的修辭價值進行了分析:“在口說或記錄口說的文辭中,態(tài)勢實際也同修辭有相當?shù)年P系。它能指示說話時的情境,而本身也便是說話時的情境之一,修辭須得同它相應合。但它實在不是所要調整的語辭的本身。所以除了演啞劇,學演說,教聾啞,領嬰兒,或者另外須有特殊的研究的之外,修辭上已不將它作為可供利用的工具了。”(第257-258頁)“它實在不是所要調整的語辭的本身”這句話,抓住了“態(tài)勢語”的本質屬性?!皯B(tài)勢語”本質上是語言文字的代替品,而非真正的語言文字。(三)“聲音”原本是一種修辭價值關于聲音語,陳先生指出:“修辭上最要注意的是聲音語。我們常簡稱它為語言?!?第258頁)語音的修辭價值關于聲音語的聲音“習性”的修辭價值,陳先生分析道:“我們知道音有音別、音色等音質。音質是由于許多振動復合所成的色彩。又有強有弱,有高有低。強弱是由于振幅的大小,高低是由于振動的快慢。又有長有短。長短是由于振動延續(xù)的久暫?!?第263頁)在這里陳先生從物理屬性方面述說了語音可資利用的修辭潛能。所謂“有強有弱,有高有低”,“有長有短”等,都是語音本有的修辭價值。在“辭趣”部分論述“辭的音調”時,陳先生談到了“象征的音調”和“裝飾的音調”,其中“象征的語調”的修辭價值,就屬于語音的本有的修辭價值。陳先生把“象征的音調”分為“象物音”和“音趣”兩項。關于聲音語意義“習性”的修辭價值,陳先生特別強調了抽象意義和具體意義的不同修辭價值,其中抽象的意義的修辭價值,就屬于聲音語本有的修辭價值。關于聲音語的語法“習性”的修辭價值,《發(fā)凡》中也有不少論述。語序和虛詞是漢語語法的兩大重要手段,《發(fā)凡》中都論述到了。關于語序的修辭價值,在“消極修辭”的“倫次通順”部分多有論述。在論述消極修辭的“意義明確”時,有關“詞和詞的關系”的論述,則是關于虛詞潛在修辭價值的論述。在“倫次通順”的“照應”部分,則論述了實詞的語義搭配規(guī)律的修辭價值。裁形式的遺產在第二篇“說語辭的梗概”討論“修辭和語言”時,陳先生把“語言文字的可能性”分為兩部分,“體裁形式的遺產”是其一。所謂“體裁形式的遺產”包括什么呢?從有關論述看,大體指前人遺傳下來的優(yōu)秀的修辭成果,譬如前人文章或說話的體裁樣式、章法結構、句法結構、韻律腔調,以及成語故事、諺語格言、名言警句等,大都是些后人可以引用、仿造或伸縮加工的歷史“遺產”。這些“遺產”的修辭價值有兩種:一是語言文字客體本有的修辭價值,如“遺產”的經(jīng)典性價值等;一是運用時才顯現(xiàn)出來的由主體或環(huán)境主導的修辭價值。(四)字體字的修辭價值/形貌文字語的由客體主導的修辭價值,陳先生分析指出:“文字的形體也是社會約束的習慣的東西,同信筆涂抹不同。那約束最重要的,便是前頭說過的‘為意與聲之跡’,做書面語言的標記,代表語言的兩個因素:聲音和意義。故同單表意義的圖影,單表意義的數(shù)學記號等類標記不同,也同單表聲音的音標不同。古今中外的文字所以千差萬殊,也便是因為文字形體同約束習慣關系復雜各別的緣故?!?第265頁)文字的“具體的形體”和“抽象的形體”,“固有因素”與“臨時因素”,都各有不同修辭價值。其中“抽象的形體”和“固有因素”的修辭價值就屬于語言文字本有的修辭價值。文字語有形音義三方面的特征,但音義是屬于聲音語的,聲音語里已經(jīng)討論過,因此在這里就著重討論字形本有的修辭價值。陳先生認為字形對美化“辭的形貌”具有一定的價值:“至于文辭的形貌,前人為文也頗注意。劉勰在《文心雕龍·練字》篇中曾經(jīng)說:綴字屬篇,必須練擇:一避詭異,二省聯(lián)邊,三權重出,四調單復。中間第二項的‘省聯(lián)邊’和第四項的‘調單復’,便是關于文辭的形貌的運用?!?第473頁)所謂“省聯(lián)邊”和“調單復”利用的就是文字字形的價值,這種價值是文字本有的,而不是臨時產生的,但是“聯(lián)邊”和“單復”現(xiàn)象卻是臨時產生的,不屬于本有的。二、修辭與修辭行為的對應關系我們以修辭行為為切入點所觀察到的,是以修辭行為為主導變量而以語言文字和修辭環(huán)境為恒量的語言文字的修辭價值。這種修辭價值是與修辭行為對應的,或者說是因修辭行為的不同而不同的修辭價值?!栋l(fā)凡》把修辭行為分為積極修辭和消極修辭兩大分野,因此語言文字的修辭價值也就有積極修辭價值和消極修辭價值兩種的不同。(一)《新唐書》“寧失”論和消極修辭論消極修辭行為是特意在乎“真”而不特意在乎“美”的修辭行為,因此,“我們從事消極方面的修辭,都是循這常軌來做伸縮的工夫”(第281頁)。所以語言文字各要素的消極修辭價值,就是確保修辭行為能夠真實準確地表達出所欲表達的意義。在第一篇“引言”述說“修辭和語辭使用的三境界”時,陳先生對消極修辭價值描述道:消極修辭手法是以明白精確為主的,對于語辭常以意義為主,力主所表現(xiàn)的意義不另含其他意義,又不為其他意義所淆亂。但求適用,不計華質和巧拙。當“寧質毋華”的時候,便“寧質毋華”;當“寧拙毋巧”的時候便“寧拙毋巧”。(第239頁)他還引用劉勰《文心雕龍》和王若虛《滹南遺老集》說:劉勰《文心雕龍·情采》篇所謂“聯(lián)辭結采,將欲明理。采濫辭詭,則心理欲翳”,與王若虛《滹南遺老集·新唐書辨》所謂“作史與他文不同。寧失之質,不可至于蕪靡而無實;寧失之繁,不可至于疏略而不盡。宋子京不識文章正理,而惟異之求。肆意雕鐫,無所顧忌。以至字語詭僻,殆不可讀。其事實則往往不明,或乖本意”,可說便是針對這種情況而言。(第239頁)可見,消極修辭只要求達到“精確明白”的零度效果目標,所以特別需要避免出現(xiàn)“采濫辭詭”,“肆意雕鐫,無所顧忌。以至字語詭僻,殆不可讀”的情況,“寧失之質,不可至于蕪靡而無實;寧失之繁,不可至于疏略而不盡”。消極修辭既然是避免達意“不真”的修辭行為,自然也應該有相對應消極修辭手段,譬如同義形式的選擇,不害意義的形式節(jié)縮等等,其中所體現(xiàn)出來語言文字的價值,就是由消極修辭行為主導的修辭價值。關于同義詞語選擇的修辭價值,陳先生論述道:(消極修辭)對于語辭所有的情趣和它的形體、聲音,幾乎全不關心。固然有時也留心聲音的混同或響亮,比如說到“形式”“型式”兩詞容易混淆,“集體”“集團”兩詞聲音的差別等等,實際仍以意義為主,是為意義的明白而討論聲音,并非對于聲音本身有任何的關心。對于形體,也持同樣的態(tài)度。(第284頁)文要切合情狀,頗須辨別意義仿佛的語言。那些意義仿佛可以稱為類語的語言,瞥眼雖然相類,細辨也許仍有應辨的差異?;蛴袕V狹的不同,就如“溪”和“河”;或有強弱的不同,就如“失望”和“絕望”;或有公私上下的不同,就如“告示”和“告白”;或者含有主客施受的不同,例如“望”和“見”,“聽”和“聞”等。甚或一切都相同,單因地域有別,時代有別,卻也不能混用。(第301頁)關于句法同義形式的不同修辭價值,陳先生論述道:于是一個死犬故事,就有六種句法:⒈適有奔馬踐死一犬;⒉馬逸,有黃犬遇蹄而斃;⒊有犬死奔馬之下;⒋有奔馬斃犬于道;⒌有犬臥通衢,逸馬蹄而死之;⒍逸馬殺犬于道。依我看來,這都由于意思有輕重,文辭有賓主之分,所以各人的意見不能齊一;而前人卻都沿了存中的觀點,以為是什么工拙之別,紛紛在抽象地發(fā)揮所謂工拙論,所以終于不得要領?!偠灾匈e主可分時,賓主是須分清的,但分清賓主必須按照具體的情況,由寫說者隨著意思的輕重,而使言辭有賓主之分,并非像死犬句法論者模樣,憑空抽象地討論所能判定工拙優(yōu)劣的。(第293-294頁)(二)《發(fā)凡》第400頁:“材料上的辭格;個案上的辭格;”、“描述了語言文字的合美的積極價值和意義上的修辭價值;是對語言文字的積極修辭行為所謂由積極修辭行為主導的修辭價值,就是語言文字的積極修辭價值,也就是能夠美辭,能夠給辭的某方面帶來魅力的修辭價值。在第二篇討論“語言和文字的關系”時,陳先生曾討論過由積極修辭行為主導的文字的修辭價值:臨時因素是經(jīng)幾次經(jīng)驗之后會被抽去的成分,如我們心里的一個“大”字,便沒有一定的大小,或什么人的筆跡,乃至紙質墨色等等。(第265頁)意義上特別著重的,在聲音上可以相應地說重,文字上也就可以相應地寫大或印大。又如意義上有斷續(xù)的,在聲音上可以用斷續(xù)表示它,在文字上也可以用虛線表示它。再如一個人傳述兩個人對話的時候,在聲音上可以變更地點來表示,在文字上也就可以變更行列來表示。其他書體、方向、行式、墨色、紙質等等臨時因素,也無不可供利用。(第268頁)文字上,可以用各式的提行、空格、空行,各種的行式,各種的書體,各種的墨色,各種大小不同的鉛字,各種的地位方向,來表示意義的變化,語言上卻又覺得不能完全做到。(第269頁)《發(fā)凡》講辭格38種,每一種辭格都是對語言文字的合美的積極價值的利用。“材料上辭格”中,譬喻:就是打比方,其實就是換個更形象化的說法,實質是對語言文字的形象化價值的利用;借代:就是換個更形象化的名稱,實質是對語言文字的形象化指稱功能的利用;映襯:就是將兩種形象化說法對比映照著說,實質是對語言文字的形象化比較價值的利用;摹狀:實質是對語言文字的視覺、聽覺等形象化描寫價值的利用;雙關:利用的是語言文字的音義關系及其含蓄化價值;引用、仿擬:利用的都是既有語辭成品或語匯的經(jīng)典性價值;拈連、移就:利用的都是語言文字的常規(guī)搭配和超常規(guī)搭配相互映照出來的趣味的價值?!耙饩成系霓o格”,都是通過將語言文字投放到某種特定的意境中,以獲得某種修辭價值的積極修辭行為。如夸張辭,就是將語言文字投放到“我們主觀的情意,每當感動深切時”的意境中,才能實現(xiàn)的積極修辭行為。諷喻辭格實際上是對“講故事”文化遺產的修辭價值的利用。例如:諷喻是造一個故事來寄托諷刺教導意思的一種措辭法。大都用在本意不便明說或者不容易說得明白親切的時候。但說了故事,往往仍舊把本意說了出來,而使故事只成了對象事件的形容。(第353頁)諷喻里的故事大多是臨時創(chuàng)造的,而并非早已有之的,因此其修辭價值不是“故事”本有的,而是臨時“講故事”講出來的。“詞語上的辭格”,都是對字詞的形音義以及語法形式的修辭價值的充分挖掘和利用。如藏詞所利用的正是“詞”的藏前和藏后兩種情形的對比映照所產生的趣味性修辭價值,這種修辭價值都不是字詞本有的:要用的詞已見于習熟的成語,便把本詞藏了,單將成語的別一部分用在話中來替代本詞的,名叫藏詞。(第393頁)析字辭格是對漢字的形、音、義遺產的價值的利用:總數(shù)所有析字修辭的基本方法,共有三類:(一)化形;(二)諧音;(三)衍義。其余都是這三類基本方法(或參用他種辭格)復合所成的現(xiàn)象。(第380頁)飛白辭格就是對語言文字失誤價值的利用,即對消極現(xiàn)象的積極利用:明知其錯故意仿效的,名叫飛白。所謂白就是白字的“白”。白字本應如《后漢書·尹敏傳》那樣寫做“別字”,但我們平常卻都叫做白字。故意運用白字,便是飛白。在文章或話語中飛白的用處大約有兩類:一是記錄的,二是援用的。(第397頁)“章句上的辭格”,都是句法和章法價值的充分挖掘和巧妙利用。如倒裝辭格就是對詞序的積極利用(顛倒常序):話中特意顛倒文法上邏輯上普通順序的部分,名叫倒裝辭。(第453頁)在第九篇“積極修辭五”討論“辭趣”時則論述道:關于語感的利用,就是語言文字本身的情趣的利用,大體可以分作三方面,就是:辭的意味,辭的音調,和辭的形貌。這三個方面大體同語言文字的意義、聲音、形體三方面相對當。我們在辭趣論里所要討論的,便是如何利用各個語言文字的意義上聲音上形體上附著的風致,來增高話語文章的情韻的問題。(第463頁)三、從語辭使用的情境看我們以修辭環(huán)境為切入點所觀察到的,是以修辭環(huán)境為主導變量的而以語言文字和修辭行為為恒量的語言文字的修辭價值。這種修辭價值是與修辭環(huán)境對應的,或者說是因修辭環(huán)境的不同而不同的修辭價值。如果說消極修辭特意重視語言文字的利于“合真”的價值,積極修辭行為特意重視語言文字的利于“合美”的價值的話,那么,由環(huán)境主導的語言文字的修辭價值,則是兩種修辭行為都必須重視的利于“合善”的價值。現(xiàn)今所謂修辭環(huán)境在《發(fā)凡》中叫做“題旨情境”。關于題旨,陳先生論述道:語辭形成的過程,始終離不開一定社會實際生活的需要。必以實現(xiàn)這一定的需要,在收集材料;必以實現(xiàn)這一定的需要,在剪裁配置這收集的材料;必以實現(xiàn)這一定的需要,在說寫發(fā)表所已經(jīng)剪裁定妥、配置定妥的材料。這種需要,在語辭上常被具現(xiàn)為一篇文章或一場說話的主意或本旨。若將寫說單作寫說者個人的情事看,可說寫說便是為了發(fā)揮這個意旨起見,運用語辭來表出上述條件復雜的景象的一種工作。(第240頁)陳先生曾借用“六何”說來闡述“題旨情境”:普通作文書上常說的有所謂“六何”說:以為最有關涉的不過六個問題,就是“何故”、“何事”、“何人”、“何地”、“何時”、“何如”等六個“何”。普通常說:第一個“何故”,是說寫說的目的:如為勸化人的還是但想使人了解自己意見或是同人辯論的。第二個“何事”,是說寫說的事項:是日常的瑣事還是學術的討論等等。第三個“何人”,是說認清是誰對誰說的,就是寫說者和讀聽者的關系:如讀聽者為文學青年還是一般群眾之類。第四個“何地”,是說認清寫說者當時在什么地方:在城市還是在鄉(xiāng)村之類。第五個“何時”,是說認清寫說的當時是什么時候:小之年月,大之時代。第六個“何如”,是說怎樣地寫說:如怎樣剪裁、怎樣配置之類。(第241-242頁)像“六何”說所謂“何故”、“何人”、“何地”、“何時”等問題,就不過是情境上分題。(第242頁)另外《發(fā)凡》關于語體風格的相關論述,今天看來也有修辭的語體風格環(huán)境的味道,因此我們也歸在修辭環(huán)境內來討論。(一)第400頁:“內容的切當。”語言文字的“善”的價值的具體體現(xiàn),就是能夠使修辭行為呈現(xiàn)出“善”的有序化特征,能夠達成修辭行為內部的善與外部善的統(tǒng)一。換句話說,就是不僅所使用的語言文字與其上下文題旨環(huán)境得體相宜,相得益彰,而且修辭行為與其交際環(huán)境也得體相宜,相得益彰。陳先生的論述有:有些人不注意語言文字和題旨情境的關系,錯覺以為有些字眼一定是美的,摘出抄起,備著做文的時候用。殊不知道語言文字的美丑是由題旨情境決定的,并非語言文字的本身有什么美丑在。語言文字的美丑全在用得切當不切當:用得切當便是美,用得不切當便是丑。近來有人把那些從前以為美辭麗句的叫做爛調套語,便是因為用得不切當?shù)木壒省?第253頁)穩(wěn),就是說詞句的安排要同內容相貼切。而寫說者的目的所在,內容的情狀如何,便是決定所用詞句是否貼切的最重要的關鍵。(第300頁)除了此種語言文字的歷史或背景的襯托影響之外,由于語言文字的上下或左右包孕而來的勢力,也并不少。往往將一個辭,換了它的上下文,就可以換出一種新辭趣。那一種新辭趣,有時簡直和原辭不同到正相反對的地步。(第466頁)陳先生認為,文字語的修辭價值往往因價值主體的感受差異而不同,這種修辭價值就是由“何人”的主體環(huán)境主導的修辭價值,而非語言文字本有的修辭價值了:一個有特殊發(fā)音經(jīng)驗的,或許對于發(fā)音的運動感覺特別留心。一個特別愛好寫字或特別歡喜揣摩字眼的,或許對于字眼的好歹或筋肉感覺特別清楚,甚至并入固有因素之中??墒俏幢厝巳巳绱?。至于意義,更是這樣。意義的體會常隨經(jīng)驗而不同。常因經(jīng)驗不同而各人的聯(lián)想感想不能互相一致。例如說白馬,我此刻想起了唐僧的白馬,你也許想起了白馬將軍的白馬,另一些人或許又想起了上海跑馬廳的白馬。而對于白馬的情趣和價值,也就各人的感想不能全同。對于含情的字眼,更是如此。(第267頁)關于由時空環(huán)境主導的修辭價值,陳先生論述道:此外還有發(fā)音的時分,發(f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