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高考語文一輪總復習第3部分古代詩文閱讀專題1文言文閱讀任務3基礎知識第3講知特殊句式明古文含義-特殊句式教師用書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27673def187c0778f41450db067d2e4/a27673def187c0778f41450db067d2e41.gif)
![2024版高考語文一輪總復習第3部分古代詩文閱讀專題1文言文閱讀任務3基礎知識第3講知特殊句式明古文含義-特殊句式教師用書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27673def187c0778f41450db067d2e4/a27673def187c0778f41450db067d2e42.gif)
![2024版高考語文一輪總復習第3部分古代詩文閱讀專題1文言文閱讀任務3基礎知識第3講知特殊句式明古文含義-特殊句式教師用書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27673def187c0778f41450db067d2e4/a27673def187c0778f41450db067d2e43.gif)
![2024版高考語文一輪總復習第3部分古代詩文閱讀專題1文言文閱讀任務3基礎知識第3講知特殊句式明古文含義-特殊句式教師用書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27673def187c0778f41450db067d2e4/a27673def187c0778f41450db067d2e44.gif)
![2024版高考語文一輪總復習第3部分古代詩文閱讀專題1文言文閱讀任務3基礎知識第3講知特殊句式明古文含義-特殊句式教師用書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27673def187c0778f41450db067d2e4/a27673def187c0778f41450db067d2e4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3講知特殊句式,明古文含義——特殊句式一、判斷句判斷句是對事物的性質(zhì)、情況,事物之間的關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斷的句子?,F(xiàn)代漢語一般是在主語和謂語之間用動詞“是”來表判斷。但在古代漢語里,一般用名詞或名詞性短語作謂語,對主語進行判斷。常見的判斷句式有以下幾種:1.由“者”和“也”構成的判斷句由此變形組合的句式主要有“……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幾種。這些句式,也是古代漢語中表示判斷的典型句式。如:項脊軒,舊南閣子也。(《項脊軒志》)2.采用副詞“乃”“即”“則”“皆”“是”“誠”“為”等表示判斷如:此乃臣效命之秋也。(《信陵君竊符救趙》)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梁父即楚將項燕。(《項羽本紀》)此皆良實,志慮忠純。(《出師表》)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師表》)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鴻門宴》)汝是大家子。(《孔雀東南飛并序》)3.采用否定副詞“非”表示否定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勸學》)4.表因果關系的判斷句如: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過秦論》)5.無標識的判斷句如:劉備,天下梟雄。(《赤壁之戰(zhàn)》)劉豫州王室之胄。(《赤壁之戰(zhàn)》)二、省略句句子中省略某一詞語或某種成分的現(xiàn)象,是古今共有的。不過,文言文里這種現(xiàn)象更突出,而且有些在現(xiàn)代漢語中一般不能省略的句子成分,古文中也經(jīng)常省略。最常見的省略句有以下幾種:1.省略主語(1)承前省略。如:永州之野產(chǎn)異蛇,(異蛇)黑質(zhì)而白章,(異蛇)觸草木,(草木)盡死。(《捕蛇者說》)(2)承后省略。如:沛公謂張良曰:“(公)度我至軍中,公乃入?!?《鴻門宴》)(3)自述省略。如:(予)愛是溪,(予)得其尤絕者家焉。(《愚溪詩序》)(4)對話省略。如:(孟子)曰:“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王)曰:“不若與人?!?《莊暴見孟子》)2.省略謂語如: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為樂)。(《鴻門宴》)一鼓作氣,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劌論戰(zhàn)》)3.省略賓語如:可燒而走(之)也。(《赤壁之戰(zhàn)》)4.省略介詞賓語如:私見張良,具告(之)以事。(《鴻門宴》)5.省略介詞“于”如:今以鐘磬置(于)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石鐘山記》)6.介詞“自”也可省略如: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fā)(自)白帝,暮到江陵。(《三峽》)三、倒裝句文言文中的倒裝句,是相對于現(xiàn)代漢語的句子順序而言的,常見的倒裝句式有賓語前置、定語后置、狀語后置、主謂倒裝等。1.賓語前置賓語前置,就是把通常作賓語的成分,放在謂語動詞的前面,以示強調(diào)。如:“忌不自信”中的“自”就是前置的賓語。譯為:“鄒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辟e語前置通常分為四種情況:(1)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在古代漢語里,使用頻率高的疑問代詞為“何”字,其他還有“誰”“孰”“惡”“安”“焉”“胡”“奚”“曷”等,它們作賓語時,也常放在謂語動詞之前。如:大王來何操?(《鴻門宴》)正常語序為:大王來操何?(2)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所謂否定句是表示否定的句子,即凡句中有否定副詞“不”“弗”“未”“非”“否”“毋”等,或表示否定的動詞“無”,或否定代詞“莫”,這種句子叫否定句。如果它的賓語是代詞,一般放在謂語動詞之前。如: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鐘山記》)正常語序為:古之人不欺余也。(3)借助“之”或“是”把賓語提到謂語動詞前,以加重語氣。這種現(xiàn)象在古代漢語中并不多見。如: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師說》)正常語序為:不知句讀,不解惑。(4)文言文中,常見的介詞有“于”“以”“為”“與”“從”“自”“向”等,它們往往與后面的名詞或名詞短語結合,組成介詞結構。這些在介詞后的名詞或名詞性短語,叫介詞賓語。介詞賓語一般放在介詞之后,有些情況會放在介詞前。如:何以解憂?(《短歌行》)正常語序為:以何解憂?(5)固定句式。①何……之有如:何陋之有?何厭之有?②唯(惟)……是……如:唯(惟)利是圖、唯(惟)命是從。2.定語后置定語用來修飾或限制名詞。定語一般要放在中心詞前,這種語序古今一致。文言文中,定語也可以放在中心詞之后,我們稱為“定語后置”。常見的定語后置有以下幾種格式:(1)定語放在中心詞之后,用“者”字煞尾,構成“中心詞+定語+者”的格式。這種格式中的“者”,相當于結構助詞“的”。如:送匈奴使留在漢者。(《蘇武傳》)“留在漢”為“匈奴使”的定語后置。(2)在中心詞和后置定語之間加“之”,構成“中心詞+之+定語”的格式。如: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勸學》)“利”為“爪牙”的定語,“強”為“筋骨”的定語,均后置。3.狀語后置文言文中,介詞結構作狀語往往都會置于句后作補語。翻譯的時候,按現(xiàn)代漢語習慣,這類補語應放在謂語動詞前作狀語,這種情況稱為“狀語(介賓結構)后置”。(1)介詞“于”組成的介賓短語后置,譯成現(xiàn)代漢語時,大多數(shù)都要移到動詞前作狀語。如: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出師表》)這是“于南陽躬耕,于亂世茍全性命”的倒裝,介賓結構“于南陽”“于亂世”后置,譯為“在南陽親自耕種,在亂世中茍且保全性命”。(2)介詞“以”組成的介賓短語后置,譯成現(xiàn)代漢語時,一般都前置作狀語。如:為壇而盟,祭以尉首。(《陳涉世家》)“祭以尉首”是“以尉首祭”的倒裝,介賓結構“以尉首”后置,可譯為“用將尉的頭來祭祀”。4.主謂倒裝主謂倒裝的情況很少,往往是為了表示強烈的感嘆。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正常語序為:汝之不惠甚矣。渺渺兮予懷。(《赤壁賦》)正常語序為:予懷渺渺兮。四、被動句被動句,是指句子的主語和謂語動詞之間的關系是被動關系,也就是說,被動句的主語是謂語動詞所表示的行為的被動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動者、施事者。文言文中被動句的表達方式有兩大類型:一是從語義上表示被動;二是借助某些表示被動的詞來表示被動。1.從語義上表示被動即不用任何專門表示被動的詞語來表達,主語的被動性質(zhì)只能從意思上去理解。如:兵挫地削,亡其六郡。(《屈原列傳》)2.借助某些詞來表示被動(1)用介詞“被”表示被動。如: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屈原列傳》)(2)用“見”“見……于……”(“于”引出動作行為的主動者)表示被動。如: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莊子·秋水》)(3)用“于”“受……于……”表示被動。如:六藝經(jīng)傳皆通習之,不拘于時。(《師說》)(4)用“為”“為……所……”或“……為所……”表示被動。如: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過秦論》)五、固定句式1.表示疑問(1)奈何,可譯為“怎么辦”“怎么”“為什么”。如:沛公曰:“今者出,未辭也,為之奈何?”(《鴻門宴》)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阿房宮賦》)(2)何如,可譯為“怎么”“怎么樣”“怎么辦”。如:求,爾何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3)何以……,可譯為“根據(jù)什么……”“憑什么……”“為什么”“怎么會”。如: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托于趙?(《觸龍說趙太后》)(4)何所……,可譯為“所……的是什么”。如: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木蘭詩》)(5)奈……何、若……何、如……何,可譯為“對……怎么辦”“拿……怎么樣”。如: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6)孰與……,與……孰,可譯為“跟……比較,哪一個……”。如:我孰與城北徐公美?(《鄒忌諷齊王納諫》)(7)何故,可譯為“什么原因,為什么,怎么”。如: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屈原列傳》)2.表示反問(1)何……哉(也),可譯為“怎么能……呢”。如:何可勝道也哉?(《游褒禪山記》)(2)何……為,可譯為“為什么要……呢”“還要……干什么呢”。如: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鴻門宴》)(3)何……之有,兼表賓語前置,可譯為“有什么……呢”“怎么能……呢”。如:何陋之有?(《陋室銘》)(4)如之何……,可譯為“怎么能……呢”。如: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論語·微子》)(5)豈(其)……哉(乎、耶、邪),可譯為“哪里……呢”“難道……嗎”“怎么……呢”。如:嗚呼!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五代史伶官傳序》)(6)安……哉(乎),可譯為“哪里……呢”“怎么……呢”。如: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陳涉世家》)(7)不亦……乎,可譯為“不是……嗎”。如: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8)……非……歟,可譯為“……不是……嗎”。如:子非三閭大夫歟?(《屈原列傳》)(9)寧……耶,可譯為“哪里……呢”。如:當時雖觭夢幻想,寧知此為歸骨所耶?(《祭妹文》)(10)顧……哉,可譯為“難道……嗎”。如:顧不如蜀鄙之僧哉?(《為學》)(11)獨……哉(乎、耶),可譯為“難道……嗎”。如: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豈獨伶人也哉?(《五代史伶官傳序》)3.表示設問何者、何則,可譯為“為什么呢”。如:百仞之山,任負車登焉。何則?陵遲故也。(《荀子》)4.表示感嘆(1)何其,可譯為“為什么那么”“怎么這樣”“多么”“怎么那么……啊”。如:至于誓天斷發(fā),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五代史伶官傳序》)(2)直……耳,可譯為“只不過……罷了”。如: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國也》)(3)惟……耳,可譯為“只是……罷了”。如:吾已無事可辦,惟待死期耳!(《譚嗣同》)(4)一何,可譯為“多么”“那么”。如:吏呼一何怒!(《石壕吏》)(5)亦……哉,可譯為“也……啊”。如:且立石于其墓之門,以旌其所為。嗚呼,亦盛矣哉!(《五人墓碑記》)(6)……何如哉,可譯為“該是怎樣的呢”。如:痛定思痛,痛何如哉?(《〈指南錄〉后序》)5.表示揣度(1)無乃……乎,可譯為“恐怕……吧”“只怕……吧”。如:無乃爾是過與?(《季氏將伐顓臾》)(2)得無……耶(乎),可譯為“大概……吧”“恐怕……吧”“該不是……吧”“能……嗎”。如:覽物之情,得無異乎?(《岳陽樓記》)(3)其……歟,兼表反問。如: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師說》)(4)……庶幾……歟,可譯為“……或許……吧”。如:吾王庶幾無疾病歟?(《莊暴見孟子》)6.表示選擇(1)與其……孰若……,可譯為“與其……,不如……”。如:與其有譽于前,孰若無毀于其后;與其有樂于身,孰若無憂于其心。(《送李愿歸盤谷序》)(2)……歟(耶),……歟(耶),可譯為“是……還是……呢”。如:先生在民間,審知故揚州閣部果死耶,抑未死耶?(《梅花嶺記》)(3)其……其……也,可譯為“是……還是……呢”。如: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馬說》)7.表陳述語氣(1)無以、無從,可譯為“沒有用來……的東西、辦法”“沒有什么用來”。如:壽畢,曰:“君王與沛公飲,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鴻門宴》)(2)有以,可譯為“有用來……的辦法”“有機會”。如:袁人大憤,然未有以報也。(《書博雞者事》)(3)有所,可譯為“有……的”“(人、物、事)有什么……”“有……的地方”“有……的原因”“有……的辦法”。如:今臣亡國賤俘,至微至陋,過蒙拔擢,寵命優(yōu)渥,豈敢盤桓,有所希冀。(《陳情表》)(4)無所,可譯為“沒有……的”“(人、物、事)沒有什么……”“沒有什么地方……”“沒有什么辦法”“沒有條件”。如:今入關,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此其志不在小。(《鴻門宴》)(5)比及,可譯為“等到……的時候”。如: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課時質(zhì)量評價(十八)文言實詞、虛詞、特殊句式(建議用時:30分鐘)1.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例句: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A.茍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B.見賢思齊焉C.朝聞道,夕死可矣D.就有道而正焉C解析:例句,“內(nèi)”,名詞作狀語,在內(nèi)。句意:遇見沒有德行的人,要學會反省自己是否有和他一樣的錯誤。A項,“事”,名詞作動詞,侍奉。句意:如果不擴充它們,那就連侍奉父母都做不到。B項,“賢”,形容詞作名詞,有賢德、有才華的人。句意:看到有賢德、才華的人就向他學習,希望能和他看齊。C項,“朝”,名詞作狀語,在早上。句意:早晨得知了真理,就算是當晚死去,也沒有遺憾了。D項,“正”,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自身行為端正。句意:接近有道德的人,糾正自己的缺點,使自身行為端正。2.下列句子加點的實詞意義相同的一組是()A.申之以孝悌之義亡去不義,不可不語B.素善留侯張良善哉!技蓋至此乎C.可使有勇,且知方也方六七十,如五六十D.其若是,孰能御之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D解析:A項,“義”,道理。句意:把孝順父母、敬愛兄長的道理反復講給他們聽?!傲x”,信義,仁義。句意:逃走是不守信義的,不能不告訴他。B項,“善”,友善、交好。句意:一向同留侯張良交好?!吧啤?,贊美,好。句意:好啊!(你解牛的)技術怎么高超到這種程度???C項,“方”,合乎禮義的行事準則。句意:可以使那里人人有勇氣、個個懂道義?!胺健?,方圓。句意:方圓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小國家。D項,“若”,像。句意:如果像這樣的話,誰能阻止它呢?“若”,像,好像。句意:只要有知心朋友,四海之內(nèi)不覺遙遠。即便在天涯海角,感覺就像近鄰一樣。兩句中的“若”含義相同。3.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A.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適:適應B.后五年,吾妻來歸歸:歸來C.故病且怠?。荷.自京師乘風雪乘:冒著D解析:A項,“適”,享用。句意:這是造物者(恩賜)的沒有窮盡的寶藏,你我可以一起享用。B項,“歸”,女子出嫁。句意:過了五年,我的妻子嫁到我家來。C項,“病”,困苦。句意:所以我們既這樣困苦,又這樣疲勞。D項,“乘”,冒著。句意:從京城里出發(fā),冒著風雪。4.下列加點詞語的解釋,不完全正確的一項是()A.木直中繩中繩:合乎木匠用來取直的墨線枉用相存存:問候、探望B.羈鳥戀舊林羈鳥:被關在籠中的鳥我欲因之夢吳越因:依據(jù)C.越陌度阡阡:東西向的田間小路契闊談契闊:聚散,這里指久別重逢D.須行即騎訪名山須:等到下飲黃泉黃泉:地下的泉水C解析:C項,阡:田間南北方向的小路。陌:田間東西方向的道路。句意:穿越縱橫交錯的小路。5.下列句子中與“不期而遇”的“期”意義相同的一項是()A.失期,法皆斬B.良劍期乎斷,不期乎鏌铘C.期年之后D.期曰,暮見火舉而俱發(fā)D解析:例句:“期”,約定。句意:沒有約定而遇見。A項,期限。句意:錯過期限,按照法律應該判處斬刑。B項,希望。句意:好劍只希望它能斬斷東西,不希望它一定是鏌铘。C項,滿一年。句意:滿一年之后。D項,約定。句意:約定說,晚上看見(樹下)火光亮起,就(萬箭)齊發(fā)。6.下列加點詞意義和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例句:夫列子御風而行A.人而不仁,如禮何B.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C.死而不亡者壽D.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B解析:例句中的“而”,連詞,表修飾。A項,“而”:連詞,表假設,如果。B項,“而”,連詞,表修飾。C項,“而”,連詞,表轉折,卻。D項,“而”,連詞,表轉折,卻。7.下列各句中的虛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A.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兩狼之并驅如故B.于其身也,則恥師焉三人行,則必有我?guī)烠.不拘于時,學于余不拘于時,學于余D.其皆出于此乎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A解析:A項,兩個“之”均為助詞,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B項,第一個“則”,連詞,表轉折,卻;第二個“則”,連詞,表承接,那么。C項,第一個是介詞,向;第二個是介詞,被。D項,第一個“其”,副詞,加強揣測語氣,相當于“恐怕”“或許”“大概”“可能”;第二個“其”,代詞,他。8.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與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敏于事而慎于言死而后已B.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于帝C.邇之事父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D.江南金錫不為用剖之以為瓢B解析:A項,“而”,表并列,可不譯;“而”,表承接。B項,兩個“于”均為介詞,對。C項,“之”,助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之”,代詞,指代前面的“一言”。D項,“為”,介詞,被;“為”,動詞,當作。9.下列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A.謂其君不能者,賊其君者也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B.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雖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C.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齊諧》者,志怪者也D.海運則將徙于南冥知所先后,則近道矣D解析:A項,其,代詞,他的;其,語氣副詞,表選擇,還是。B項,雖,雖然;雖,即使。C項,者,……的人;者,用在判斷句中,表停頓。D項,則,副詞,表承接,就。10.下列“所以”的意義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A.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B.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C.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D.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D解析:A項,“所以”,……的原因。句意:分析莊宗取得天下的原因。B項,“所以”,……的原因。句意:之所以派遣將士守衛(wèi)關口,是為了防止有偷盜及意外變故的發(fā)生。C項,“所以”,……的原因。句意:這就是做學問的人不能不深思熟慮且慎重舍取的原因。D項,“所以”,用來。句意:老師是用來傳授道理講授學業(yè),解答疑難問題的人。11.下列加點詞語不是古今異義的一項是()A.企者不立,跨者不行B.大學之道C.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D.皆起不相愛C解析:A項,不行:古義,行走不穩(wěn);今義,不可以。句意:踮起腳的人不能久立,跨大步的人行走不穩(wěn)。B項,大學:古義,一為“博學”;二與“小學”相對,指窮理、正心、修身等;今義,實施高等教育的學校的一種。句意:窮理、正心、修身的原則。C項,古今同義,均為“一輩子”之意。句意:有沒有一句話可以用來終身奉行呢?D項,相愛:古義,互相愛護;今義,產(chǎn)生愛情。句意:都是因為人與人不互相愛護。12.下列語句中加點的詞語,沒有詞類活用現(xiàn)象的一項是()A.故虧臣而自利B.齊人勿附于秦C.而高其直D.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者也B解析:A項,利:使動用法,使……獲利。句意:損害臣下而使自己獲利。B項,附:動詞,依附,沒有活用。句意:如果齊人沒有依附秦國。C項,高:形容詞作動詞,抬高。句意:就抬高它的價值。D項,賊:名詞作動詞,傷害。句意:有了四種發(fā)端卻自認為不行的,是自暴自棄的人。13.下列句子中沒有都涉及詞類活用現(xiàn)象的一項是()A.則劉病日篤猶望一稔,當斂裳宵逝B.客逾庖而宴垣墻周庭,以當南日C.死生亦大矣樂琴書以消憂D.水石相搏,聲如洪鐘非有能早而蕃之也D解析:A項,“日”,名詞作狀語,一天天、一天比一天。句意:但祖母劉氏的病卻一天比一天重?!跋保~作狀語,在夜里、當夜。句意:只再等上一年,便收拾行裝連夜離去。B項,“宴”,名詞作動詞,吃飯、用飯。句意:客人越過廚房去吃飯。“垣墻”,名詞作動詞,砌上圍墻。句意:院子四周砌上圍墻,用來擋住南面射來的日光。C項,“大”,形容詞作名詞,大事。句意:死生畢竟是件大事啊?!皹贰?,意動用法,以……為樂。句意:彈琴讀書能使我快樂,讓我忘記憂愁。D項,沒有活用。句意:水和石頭互相拍打,發(fā)出的聲音好像大鐘一般?!霸纭?“蕃”: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結實早/結實多。句意:并沒有能使果實結得早又多的辦法。14.下列句子中沒有詞類活用現(xiàn)象的一項是()A.夫六國與秦皆諸侯B.辭樓下殿C.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D.義不賂秦A解析:A項,無詞類活用現(xiàn)象。句意:六國和秦國都是諸侯國。B項,下,名詞作動詞,走下。句意:辭別六國的宮樓,走下六國的宮殿。C項,前一個“明”,形容詞作動詞,彰明,發(fā)揚、弘揚的意思。后一個“明”作形容詞,光明正大的。句意: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揚光明正大品德的人。D項,義,名詞作動詞,堅持正義。句意:堅持正義,不賄賂秦國。15.下列句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項是()A.刑于寡妻,至于兄弟技蓋至此乎B.令將軍與臣有郤不復一一自辨C.河海不擇細流稱心快意,幾家能彀D.振之以威怒且君嘗為晉君賜矣D解析:A項,“刑”,同“型”,給……作榜樣。句意:給自己的妻子作榜樣,推廣到兄弟?!吧w”,同“盍”,怎么。句意:(你解牛的)技術怎么高超到這種程度?。緽項,“郤”,同“隙”,隔閡、嫌怨。句意:使將軍和我有了隔閡。“辨”,同“辯”,辯護。句意:不再逐一替自己辯護。C項,“擇”,同“釋”,舍棄。句意:江河湖海不舍棄細流。“彀”,同“夠”。句意:有幾家能夠稱心滿意呢?D項,“振”,同“震”,震懾。句意:用威風怒氣來嚇唬(人們)。第二句無通假字。句意:而且您曾經(jīng)給予晉惠公恩惠。16.下列各項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A.被發(fā)行吟澤畔B.空自苦亡人之地C.且單于信汝,使決人死生D.離騷者,猶離憂也C解析:A項,“被”同“披”,披散。句意:披散頭發(fā),在水澤邊一面走,一面吟詠著。B項,“亡”同“無”,沒有。句意:白白地在這荒無人煙的地方受苦。C項,無通假字。句意:況且單于信任你,讓你來裁決別人的生死。D項,“離”同“罹”,遭受。句意:“離騷”,就是遭遇憂愁的意思。17.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項是()A.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B.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C.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D.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D解析:A項,“共”通“供”,供給。句意:秦國的外交使者經(jīng)過鄭國,鄭國可以供給他們所缺少的資糧。B項,“振”通“震”,害怕,懼怕。句意:燕王確實非常害怕大王您的威風。C項,“蚤”通“早”。句意:第二天不可以不早早來向項王謝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三人共同租賃合同協(xié)議書
- 專科醫(yī)院護士招聘合同
- 與合作單位合同解除聲明
- 中外房地產(chǎn)開發(fā)貸款合同書范本
- XX項目維修工程施工合同
- 交通事故理賠快速處理合同協(xié)議
- 專業(yè)法律顧問服務合同樣本
- 個人購房合同定金協(xié)議
- OEM購銷合同代理協(xié)議
- XX公司與柳梅的離職合同
- 消防維保服務方案及實施細則
- 保衛(wèi)管理員培訓課件
- 香港朗文4B單詞及句子
- 數(shù)據(jù)中心運維方案
- 小龍蝦啤酒音樂節(jié)活動策劃方案課件
- 運動技能學習與控制課件第五章運動中的中樞控制
- 財務部規(guī)范化管理 流程圖
- 蘇教版2023年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學計劃+教學進度表
- 斷絕關系協(xié)議書范文參考(5篇)
- 量子力學課件1-2章-波函數(shù)-定態(tài)薛定諤方程
- 最新變態(tài)心理學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