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課《詩詞三首水調(diào)歌頭》課件(共23張)語文九年級上冊_第1頁
第14課《詩詞三首水調(diào)歌頭》課件(共23張)語文九年級上冊_第2頁
第14課《詩詞三首水調(diào)歌頭》課件(共23張)語文九年級上冊_第3頁
第14課《詩詞三首水調(diào)歌頭》課件(共23張)語文九年級上冊_第4頁
第14課《詩詞三首水調(diào)歌頭》課件(共23張)語文九年級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靜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对孪陋氉谩贰咎啤坷畎?/p>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对乱箲浬岬堋贰咎啤慷鸥κ臄嗳诵?,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锻聭堰h》【唐】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1、通過反復朗讀,體會詩歌的音韻美、意境美,培養(yǎng)語感和對詩歌的熱愛,豐富古典文化修養(yǎng)。2、通過結合注釋,積累文言詞語,提高整體感知文本內(nèi)容的能力。3、通過結合作者資料和寫作背景,深入探究作品的藝術特點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提高詩詞的鑒賞能力。學習目標作者簡介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文學家、書法家、畫家。蘇軾是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稱“蘇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水調(diào)歌頭蘇軾古往今來,文人騷客都喜歡以月亮為題材來吟詩賦詞。情境導入“中秋詞自東坡水調(diào)歌頭一出,余詞盡廢?!薄纤挝膶W家胡仔《苕溪漁隱叢話》【朗讀環(huán)節(jié)】

水調(diào)歌頭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quèchénɡqiónɡchùqǐchánshēnɡ誦讀要求1.速度要稍慢,邊讀邊體味,使作品中的形象在腦中浮現(xiàn)。2.要有節(jié)奏,韻腳讀出延長音。3.有感情。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疏通上片內(nèi)容明月從什么時候才開始出現(xiàn)的?我端起酒杯遙問蒼天。我想要乘著清風回到天上去,又擔心在月中仙宮里,受不住高聳九天的寒冷。我在月光下翩翩起舞,影子也隨著舞動,(月宮中的生活)哪里比得上在人間呢。不知道天上的宮殿里,今晚是哪一年。質(zhì)疑1:為什么說想要回到天上去?

熙寧四年(1071年)蘇軾上書談論新法的弊病。王安石很憤怒,讓御史謝景在皇帝跟前說蘇軾的過失。蘇軾于是自請外放,出京任職。熙寧四年(1071年)被派往杭州任通判,熙寧七年(1074年)秋調(diào)往密州(山東諸城)任知州。公元1076年,京城傳出消息,蘇軾將離開密州,遷任汝州知州。汝州緊鄰汴梁,地理位置及其重要。這次升遷讓蘇軾心里很矛盾。這年中秋,皓月當空,銀輝遍地,詞人面對一輪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興正酣,揮筆寫下了這首名篇。寫作背景1我欲乘風歸去,又恐不勝寒天上宮闕、瓊樓玉宇、高處:朝廷:想回到朝廷一展宏圖,又害怕朝廷中的排擠和誹謗讓人心寒。人間:地方“又恐……”“何似……”在地方,有皎潔的月光,可以把酒起舞,與清影為伴,怡然自樂;為政一方,也可以為國效力。(直面人生,開解自己)情感變化上片:望月問天,抒發(fā)政治失意的苦悶?!安恢保簩Τ⒄值膹娏谊P注“我欲……”:期望重返汴京:擔心再遭排擠和誹謗復雜矛盾心情樂觀豁達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丙辰年的中秋節(jié),(我)高興地喝酒到第二天早晨,喝得大醉,寫下了這首詞,同時思念弟弟蘇轍?!按笞怼鼻矐咽侵?,“兼懷子由”是輔。小序:交待寫詞時間和緣由,總領全詞。質(zhì)疑2:“歡飲達旦”,是真正歡飲呢,還是“借酒澆愁”?質(zhì)疑3:為什么思念的是弟弟,不是別的人?作者家庭父親:蘇洵母親:程氏大姐二姐三姐大哥自己小弟早夭:結婚第二年去世:五歲時去世(1059年去世)(1066年去世)

蘇軾自請外放,熙寧四年(1071年)被派往杭州任通判。后要求調(diào)任到離蘇轍較近的地方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會。公元1074年(熙寧七年)蘇軾徙知密州。到密州后,這一愿望仍無法實現(xiàn)。公元1076年,詞人與胞弟蘇轍分別之后,已六年未得團聚。對唯一親人的思念,讓詞人在中秋這一特定的時間,面對一輪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興正酣,揮筆寫下了這首名篇。寫作背景2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轉過朱紅色的樓閣,低低地掛在雕花的門窗上,照著不能入睡的我。人有悲歡離合的變遷,月有陰晴圓缺的轉換,這種事自古以來難以周全。(月兒)不該(對人們)有什么怨恨吧,為什么偏在人們離別時才圓呢?只希望人人都能長久平安,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這一輪美好的月亮。從月圓想到人圓,再想到分別已久的弟弟。因悲歡離合才有思念,強調(diào)對人事的達觀。(開解自己)突破時間空間的局限阻隔,渴望團圓,表達祝福,再現(xiàn)對弟弟的思念。指月亮的移動,暗示夜已深。下片:問月懷人,表達對弟弟的思念。過渡:因思念弟弟難以入眠疏通下片內(nèi)容質(zhì)問月亮開解自己美好祝愿質(zhì)疑4:中秋佳節(jié),作者對弟弟的思念是如何體現(xiàn)出來的?情感變化(月兒)藝術特點上闋—望月問天(寫景)想象:明月—天上宮闕—瓊樓玉宇下闋

—問月懷人(抒情)

聯(lián)想:明月(月圓)—團圓(人圓)小序—總領全詞(敘事)2.多種表達方式結合(情景理結合)3.運用聯(lián)想想象,富于浪漫主義色彩1.借景抒情哲理:月有圓缺,人有聚合,人生無法十全十美,要以豁達胸襟去面對。(議論說理)【主旨】本詞通過對中秋

的描寫,抒發(fā)了詞人

的苦悶和對弟弟子由的

之情,表達了詞人

的人生態(tài)度和對天下離人的

。醉酒賞月政治失意思念樂觀豁達美好祝?!端{(diào)歌頭》向我們傳遞著一種超然、達觀的思想,希望每一位同學都能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做樂觀豁達的好少年。課堂小結作業(yè)布置1.背誦默寫這首詞2.完成《水調(diào)歌頭》學歷案3.《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作文改寫要求:營造情境,關注人物思想變化,運用細節(jié)描寫作者思想何似在人間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遺世獨立)真要飄然仙去,又猶豫不決對人間生活的熱愛出世入世豁達矛盾豁達惆悵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此事古難全不能團聚的惆悵自我開解美好祝愿(情感升華)(哲理提升)對仙境的向往(為國效力)中秋之夜,皎潔的月亮緩緩地升起來了。庭院里顯得特別幽靜,詩人蘇軾獨自在涼亭下自斟自飲,面對如此優(yōu)美的月色,詩人浮想連篇,在這本應家人團聚的佳節(jié),只有月亮在我身邊陪伴,舉起一杯酒面對天上的月色,想邀請月娥一起來歡飲,這美好的月亮在什么時候才出現(xiàn)呢?請問你居住天宮,至今已有多少年了?你回答呀!你為什么不回答?哦!那我就飛到月宮上問個明白,那里是我向往的地方,也許會比人間潔凈吧?可是聽說月亮雖有美玉砌成的樓閣,卻是“水氣”結成的寒宮,凡人怎能忍受得了那份高處的寒氣呢?算了,那就只好在月下獨舞自娛,與那舞動的影子歡愉吧,畢竟那天上冷清清的月宮又怎么比得上在人間好呢?你看,此刻的月光慢慢地轉過紅色樓閣,又低低地照進美麗的窗閣里,復照著深夜不能入眠的詩人,是什么原因使詩人無法入睡呢?是思念,是離愁,思念遠在他方的弟弟,詩人不由埋怨起月亮來了:你為何總在人們離別時這樣圓滿呢?哦,月亮,這不是你的錯,人世間萬事萬物都是如此,時盛時衰,既然人間自古以來就有悲歡離合,月亮當然也會有陰晴圓缺了,又怎能強求?只要彼此永遠健康,能在千里之遙共賞明月,有了這份心愿也就足夠了,祝福天下的離人總有團圓的一天。)又是一個中秋之夜,那圓月如過往所有的十五一樣,高掛在夜空中。這清明之月,幻化成一地清泉,彌漫時空,我的身邊卻少了不該少的人……這充滿悲情的月圓之夜,這撩人的月,它銀盤似的高掛在空中,群星的光輝被一掃而光,伴著秋色,映入我的酒杯之中。抬頭仰望,那遙遠的仙宮啊,現(xiàn)在又是怎樣的光景?觸碰那幻影,殊不知,一光年的距離足以讓我無法逾越。我多么想如同那嫦娥一般,隨風而逝,到達那廣寒仙宮,那白玉成墻,漢瓦遍地,月桂飄香的地方??扇缃竦奈乙驯陡屑拍?,難道還要到另一個孤寂的遠方嗎?我飲著烈酒,想象著舞女曼妙的舞姿,水袖輕拂,薄紗繽紛,猛地將杯中之物灌入口中。那濃重的酒香在舌尖暈散,不禁訕笑,空曠的天宮怎么比得上這塵世的燈紅酒綠呢?我只是個俗人罷了!多情的月兒輕輕轉過朱紅色的樓閣,悄悄地爬上窗臺,窺視著世間的一切,那香陳的女兒紅已泡濃了我的惆悵。于是,我微啟薄唇,又呷一口苦澀。月兒呀,你對人們又有什么怨恨呢,為何偏偏在子由與我們分離時如此圓呢?此刻,子由的音容笑貌在腦?;厥?,我無限惆悵!也罷,也罷,這世間又有什么是完美無缺的呢?再斟滿一壺月色,如同烈酒一般,讓我醉在悠悠的夢中吧……

1.“何事長向別時圓”中的“何事”表達的情感是:

。

2.“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表達的情感是:

。

3.“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化用李白《把酒問月》詩句:

4.詞中最富有哲理的一句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